地理课微教案模板(共14篇)
高中地理微型课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高中地理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地理概念或原理。
-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根据具体课程内容填写,以下为示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或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核心概念或原理,重点突出难点。
- 讲解内容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 结合实例,加深学生对概念或原理的理解。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概念或原理的理解。
- 教师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地理现象。
- 案例应具有代表性,便于学生理解。
- 案例分析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提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评价和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或原理进行总结。
- 总结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 回顾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强调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或原理,如:气候类型、地形地貌等。
- 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如:气候类型有哪些?地形地貌对气候有何影响?二、新课讲解(20分钟)- 教师讲解核心概念或原理,重点突出难点。
- 结合实例,如: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图片、介绍不同地形地貌的特点。
-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地理微型课教案
地理微型课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世界的奥秘——地理微型课教学目标:1. 通过地理微型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 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3. 学习如何使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工具获取信息;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
教学重点:1. 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使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工具获取信息。
教学准备:1. 电子设备(电脑、投影仪等);2. 地理教材和地图资料;3. 学生练习册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和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例如旅行、天气等;2. 引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好奇心,例如提问:“你知道地理学科是研究什么的吗?”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地理学科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包括地球的构成、地球表面的特征、人类活动与环境等;2. 讲解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例如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保护环境和解决问题等。
三、地理工具的使用(15分钟)1. 介绍地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例如表示地球表面特征、定位和导航等;2. 演示如何使用地图获取信息,例如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寻找目的地等;3. 引导学生使用地图练习,例如找到指定地点、规划旅行路线等。
四、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地理主题(如气候、地形等);2. 引导学生使用地理工具(地图、互联网等)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讨论和分享;3.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何规划一次旅行、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等;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地理知识和技能;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地理实地考察或实验,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体验;2. 指导学生进行地理研究项目,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推荐相关地理学科的书籍、电影或网站资源,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面。
地理微课教学设计7篇
地理微课教学设计7篇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的计划,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地理微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地理微课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认识地球”是七年级地理的第一章,也即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起首章,而本节又是其中的起首章。
由此本课设想通过多媒体和充分利用章首页、设计动手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与赤道的平均半径以及赤道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讨论地球形状的活动和相关事例,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地球的大小教学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教学案例[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进入地理知识殿堂!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老师亲切地说,配合屏幕文字动画进行)[合格地球人的考察]:1. 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2. 小时候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3. 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4. 你能用数据说明描述地球的大小吗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
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问题1:太阳石圆的,引申得出太阳是球形的结论;月亮看起来不同时间形状不同,实际上也是球体,至于为什么不一样,有的同学说的出,有的同学说不出来也没关系,以后我们是要讨论的;星星是点状的,其实也是球形,只是离我们太远,就缩小成点了。
问题2:实话实说,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地理社团微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微课名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二、微课目标1.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掌握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及特点。
2. 认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土地资源保护的基本措施。
3. 培养学生关注地理问题、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三、微课时长10分钟四、微课内容1. 我国土地资源概述2.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及特点3.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4. 土地资源保护的基本措施五、微课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土地资源状况。
(2)提问:我国土地资源有哪些类型?各类型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什么?2. 讲解(1)我国土地资源概述: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面积、分布特点及利用现状。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及特点:介绍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筑用地等土地资源类型,分析各类土地资源的特点。
(3)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方面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土地资源保护的基本措施:从政策、法规、技术、宣传教育等方面介绍土地资源保护的基本措施。
3. 互动(1)提问:针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如何保护土地资源?(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土地资源的建议。
4. 总结(1)回顾微课内容,强调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六、微课评价1. 学生对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互动、讨论的积极性。
3. 学生提出保护土地资源建议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七、微课拓展1.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
2. 组织学生开展土地资源保护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八、微课制作1. 收集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2. 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微课,确保内容清晰、简洁、生动。
3. 调整微课时长,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本微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认识到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
地理说课微课制作教案模板
地理说课微课制作教案模板教案标题:地理说课微课制作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地理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如地球的构造、地球的运动等。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4. 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整理能力。
教学重点:1. 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地球的构造和地球的运动。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分析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
2. 白板、彩色笔等教学辅助工具。
3. 学生教材、学生练习册等教学资源。
一、导入(约5分钟)1. 引入地理学科的概念和研究对象,与学生进行简要讨论。
2. 通过图片展示或短视频介绍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二、知识讲解(约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的构造和地球的运动的相关内容,并进行简要讲解。
2. 引导学生整理和记录重要知识点,如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自转和公转等。
三、微课展示(约25分钟)1. 将录制好的微课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
2. 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记录自己的疑问和问题。
四、讨论与互动(约15分钟)1. 学生就观看的微课内容展开讨论,解答彼此的疑问。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讲解。
五、巩固与拓展(约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地理现象,并记录下来。
本节课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球的运动,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通过讨论和互动的环节,增强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巩固与拓展环节,通过练习题和自主观察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平衡讲解和互动的比例,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2、通过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3、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教学重点: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及分布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思路及策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图片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同学们回顾一下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几级阶梯?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2、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同学们回想一下,地形包括哪五种类型?3、引导学生读图2.4(《我国地形图》),找一找这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是否都有?(我国五种地形都具有)4、引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课题。
(板书)地形复杂多样(二)新课,合作探究:1、从图2.4上可以看到,我国不仅有纵横交错的山脉、雄伟广袤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以及起伏和缓的丘陵。
请同学们判断以下画片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地形。
2、提到地形:(读图)我国有哪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呢?同学们在《我国地形图》上分别找出来,并注意它们的方位、名称及其写法。
活动:首先教师把中国轮廓图画在黑板上,然后根据学生读图《我国地形图》,分别请三个学生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都板书在黑板上。
地理微课讲课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课视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关注全球地理现象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2. 举例说明地理现象,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3.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
2. 微课视频讲解- 视频内容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视频时长控制在10-1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 视频中穿插提问环节,引导学生思考。
3.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4. 总结归纳- 教师对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总结;- 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 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后作业,如阅读教材、完成练习题等;- 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微课视频中的参与度;3.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4. 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
五、教学资源1. 微课视频:制作高质量、内容丰富的微课视频,包括动画、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2. 教材: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3. 案例资料: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4. 作业题库:整理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2. 学生对微课教学形式的反馈和建议;3. 不断优化微课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备注:本模板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地理微课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名称《我国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能够在地图上识别我国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地图和气候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表达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环境的态度;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我国气候多样性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重点1. 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2. 我国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
四、教学难点1. 在地图上识别我国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2. 分析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的原因。
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气候类型分布图、气候资料、相关图片等;2. 地球仪或地图;3. 小组讨论材料。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关于我国气候多样性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提问:同学们,我国气候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吗?(二)讲授新课1. 讲解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高原气候:全年低温,温差大。
2. 通过地图展示我国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气候类型,分析其分布原因;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我国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的特点;2. 布置课后作业:观察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思考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的原因。
微课教学设计高中地理
微课教学设计高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高中地理篇一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从容说课本节内容较为系统、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
教材通过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的对比,引出区位的概念以及农业不同区位选择的原因。
泰国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方面的区别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以对比。
使学生理解: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农业的()区位选择在本质上就是综合考虑多种区位因素从而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就较容易回答出两地农业生产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了。
图3.3是本单元核心原理的概念图,是本单元的其他内容的基础,教学中应在分析各个案例和“活动”的过程中反复运用,从而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
P43的三个活动的设计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这一内容,以提高对学生探究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活动l和活动2在教学时应出示地图,让学生找到孟买、罗马、江西泰和县的地理位置。
使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进而帮助他们分析这三个地区的地理区位条件。
活动3是“我国_带沿海地区农业景观的变迁”,教学中需要出示一些这一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资料以及稻米、甘蔗、花卉三种作物的市场价格,最后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农业区位的选择受市场因素的影响。
P44案例1的目的在于说明农业的区位选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地中海农产品种类及消费地的变化,通过对法国和西班牙两国的农业区位差异的比较,使学生学会进行地理区域比较的方法和思想。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结果。
教材中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多图综合,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同时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022地理微课教学设计7篇
2022地理微课教学设计7篇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的计划,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示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2022地理微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阅读!2022地理微课教学设计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在自然界的印证。
(二)德育渗透点一切现象背后都有支配它的原因和规律。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和难点:地方时差的产生和计算。
2.疑点:在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真会偏向吗?3.解决办法:绘图理解和演示。
三、课时安排1.5课时。
四、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时差产生的原因和计算方法。
2.地转偏向力原理和自然现象。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演示:在地球仪上标定一个红点,旋转地球仪,观察并说出一个人在地表随地球自转所发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产生时差;水平移动物体的偏向),逐一分析。
讨论: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学生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活动:请学生画一张表达地球昼夜半球的图。
(注意:黄赤交角的度数,黄道与太阳光线的平行关系,晨昏线垂直于太阳光线,把夜半球涂成阴影)2.地方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相邻15度经线内所用的同一时间是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
区时经度每隔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1度差4分钟。
3.地转偏向力:自然事例,水在进入下水道时是旋转而下;台风是一个旋转的云团(录像或图片)。
在地球上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固、液、气)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而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高中地理微课教案模板
一、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地球的运动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和速度;(2)掌握地球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地球运动的特点;(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地球运动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2)激发学生关注地球运动现象,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2)地球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差异;(2)地球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运动的特点;2. 提问:地球运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二)新课讲授1. 地球自转(1)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4)速度:赤道处约为1670公里/小时。
2. 地球公转(1)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恒星年365.25天;(4)速度:平均约为29.8公里/秒。
(三)案例分析1.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自转线速度、昼夜长短、四季变化、五带划分的影响;2.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运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实际应用?(四)课堂小结1. 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2. 强调地球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地球运动对其他行星的影响;2. 思考:地球运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实际应用?五、教学反思1. 通过微课教学,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2. 注重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等能力的培养;3. 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地理微课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名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掌握地球的半径、直径、表面积和体积等基本数据;(3)学会运用地球仪和地图等工具,观察和描述地球的形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料,激发学生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好奇心;(2)引导学生运用地球仪和地图等工具,进行观察和探究;(3)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敬畏之情;(2)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树立学生环保意识,关注地球环境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的半径、直径、表面积和体积等基本数据。
2. 教学难点:(1)地球的形状;(2)地球的半径、直径、表面积和体积等数据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地球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好奇心;(2)提出问题: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怎样的?2. 课堂讲授(1)地球的形状: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并介绍地球的形状;(2)地球的大小:介绍地球的半径、直径、表面积和体积等基本数据,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数据。
3.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对我们有什么影响?(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4. 实践操作(1)学生运用地球仪和地图等工具,观察和描述地球的形状;(2)学生尝试绘制地球的半径、直径、表面积和体积等基本数据。
5.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合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观察、描述、绘制等;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六、教学资源1. 地球仪、地图;2. 地球形状和大小相关图片、视频;3. 地球半径、直径、表面积和体积等基本数据表格。
地理微课讲解教案范文模板
一、课题:《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特点;掌握地球的经纬度系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1.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特点。
2. 地球的经纬度系统。
四、教学难点:1.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特点的理解。
2. 地球经纬度系统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地球仪3. 地图4. 地球形状、大小及特点的图片、视频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地球仪转动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
2. 提问:地球仪上的地球是真实的地球吗?它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解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展示地球形状、大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讲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球的极点、赤道等概念。
(3)播放地球形状、大小的视频,加深学生理解。
2. 地球的经纬度系统(1)展示地球经纬度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讲解经纬度的概念、度数、方向等。
(3)演示如何使用地球仪和地图确定位置。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尝试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
2. 让学生尝试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特点,地球的经纬度系统。
2. 强调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特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利用地球仪或地图,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积极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地理微课地理教案模板
一、课题名称:《(具体课题名称)》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注环境保护。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理解(具体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2)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微课内容,自主梳理知识点。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归纳重点、难点。
3. 合作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2)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
(3)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4. 应用实践(1)教师给出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难点。
(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理图片、视频、图表等,丰富教学内容。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 教学工具:地球仪、地图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初中地理微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中国地形特征及其影响》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地形的基本类型、分布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地理事物特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树立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我国地形的基本类型、分布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难点:分析、比较、归纳地理事物特征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我国地形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地形有哪些特点?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2)教师总结: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对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
2. 讲授新课(1)介绍我国地形的基本类型: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2)分析我国地形分布特点:山地面积广大,平原、高原、盆地相间分布。
(3)讲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a. 山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但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林业、旅游业等;b. 高原:气候寒冷,氧气稀薄,但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畜牧业、旅游业等;c. 平原: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d. 盆地:气候适宜,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农业、畜牧业等;e. 丘陵:地形起伏,适宜发展林业、旅游业等。
3. 案例分析(1)展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该地区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形对该地区农业、交通、旅游业等方面的影响。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学生反思:如何合理利用我国地形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5.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查找资料,了解我国某地区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撰写一篇小论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形基本类型、分布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分析、比较、归纳地理事物特征的能力。
3. 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环保意识的提高。
六、教学资源:1. 地形图2. 我国某地区地形图3. 地形相关视频4. 课后练习题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中地理微课设计教案范文模板
课题:《地球自转与公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2)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方向、速度。
(3)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球运动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地理学科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方向、速度;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成因。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吗?地球运动有什么规律呢?(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2. 教师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方向、速度,通过图表和动画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四季变化、五带划分等。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并总结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成因。
2. 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实际案例,如极光、海陆变迁等。
2. 学生分析案例,探讨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重要性。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
2.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地球运动现象,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地理微课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课题名称:《XX地区的地理特征及人文景观》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XX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自然地理特征。
- 认识XX地区的主要人文景观,如历史遗迹、文化特色等。
-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地理工具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探索地理奥秘的热情。
-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XX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 XX地区的主要人文景观。
2. 教学难点:- 地理信息图表的分析与应用。
- 不同地理特征对人文景观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微课视频:包括XX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景观等内容。
- 地图、图表等教学辅助材料。
- 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 观看微课视频,了解XX地区的基本情况。
- 收集有关XX地区的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XX地区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XX地区的知识。
(二)新课讲授1. 教师播放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XX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 学生结合微课视频,分析XX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自然地理特征。
3. 教师讲解XX地区的主要人文景观,如历史遗迹、文化特色等。
4.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地理特征对人文景观的影响。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XX地区的地图,让学生找出主要的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等。
2. 学生结合地图,分析XX地区的人文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XX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搜集有关XX地区的资料,撰写一篇地理小论文。
地理微课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中国的气候特点与影响》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气候的特点,掌握不同气候类型的基本特征;能够运用地图分析我国气候的分布情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图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1. 我国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2. 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 气候类型的判读。
2. 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的深入分析。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气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我国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展示相关地图。
a.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等。
b. 通过地图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
2. 分析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a. 气候影响农业生产,如气候适宜的作物生长、气候对农业灾害的影响等。
b. 气候影响交通运输,如气候对道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的影响。
c. 气候影响城市建设,如气候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影响。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2.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如地图分析、作文等。
3.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地理微课教学设计
地理微课教学设计第1篇:地理微课堂——教学设计地理微课堂——教学设计(模板)“微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要求基本内容:根据指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即通过针对某一个具体知识点或独立的学习内容来进行的相对环节完整的“微课堂”教学设计,从目标设计、过程设计、评价设计三个板块进行教学架构(说明:实际课堂教学用时应不超过15分钟)。
借助网络教学资源,教师现场独立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文字输入、排版,完成教学设计的电子文档。
基本要求:“微课堂”教学设计要坚持“目标、教学过程、评价”一致性原则。
1.目标设计(1)目标制定要符合课标要求;(2)结合学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合理定位;(3)目标语言描述要规范、准确。
2.过程设计(1)整合有效资源:整体环节设计科学,准确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根据需要有效整合教学资源;(2)教学方式科学:灵活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3)结构和模式符合学生特点和内容要求,时间分配合理;(4)重视问题设计,强化思维和方法训练,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和反思;(5)学生活动设计有层次性,拓展延伸符合课标要求。
3.评价设计(1)评价贯穿始终,形式灵活;(2)评价手段科学,不繁琐、可操作。
1 / 5地理微课堂——教学设计(模板)“微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评价标准1.验收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师根据指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
通过针对某一个具体知识点或独立的学习内容来进行的相对环节完整的“微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根据给定的知识点或学习内容,从目标设计、过程设计、评价设计三个板块进行教学架构。
教学设计最终以完成教学设计的电子文档来呈现、教师需要独立完成内容设计、文字输入、排版和提交等任务。
2.评价标准一级指标目标设计(15分)教学思路(10分)过程设计(60分)教学方式(15分)内容处理(20分)活动设计(15分)评价设计(10分)文档设计(15分)评评价价总等分级对各项评价指标逐项评定,先定性后量化,在,并在“评价等级”栏二级指标目标制定符合课标要求(结合学情,目标定位合理(语言描述规范、准确(教材把握到位,资源整合合理(教学程序设计巧妙(5分)5分)5分)6分)得分4分)教法选择得当(10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恰当(重视问题设计、反思和总结(训练思维,点拨到位(5分)10分)10分)设计有层次性(10分)拓展延伸符合课标要求(5分)评价贯穿始终(4分)设计巧妙,有艺术性,可操作(6分)(10分)文档版式规范、格式准确;文字输入和设置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课微教案模板(共14篇)第1篇:初中地理微课地图方向的教案地图方向的判读【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学会判读不同地图的方向2、过程和方法:判读不图地图的方向,建立起学生读懂地图的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空间思想能力【教学着重】:地图的方向判读【教学难点】:经纬网地图方向的判读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能不能通过学校的平面地图上来描述学校的食堂楼位于教学楼的什么方向呢?要要正确的判断地理事物的方向我们必需要学习地图的另为一次重要的要素——方向【讲解新课】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地图,(插入ppt)在这次地图中我们能够看到有一次方向标,这种有方向标的地图,我们要依据方向标来确定方向,方向标的箭头指示正北方【活动】完成学习卡第一题【讲解新课】接下来我们再来看这样的一张地图,(插入ppt )在这次地图中我们没有看到方向标而是看到有经纬网,这样的地图我们怎样来确定方向呢?前面的章节我们了解到了经纬线是可以指示方向的,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所以有经纬网的地图了我们要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来确定该地图的方向。
【活动】完成学习卡第二题【难点知识的处理】注意如果经纬网是倾斜时候的处理【新课讲解】如果同学们拿到的地图既没有方向表也没有经纬网,就像我们现在看到这幅地图,(插入ppt)我们怎样来确定方向呢?在这种情况下呢,我们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插入ppt)进一步我们可以确定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次方向。
【活动】完成学习卡第三题【总结】地图方向的判读,我们就讲完了。
我们来小结一下刚才讲的知识点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定方向既无指向标有无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教学效果的预计】:我要通过简单地图来描述几种确定地图方向的方法。
学习每一种判读方法的时候,插入练习题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点掌握。
最后的总结可以再一次加起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
【教学反思】第2篇:微课教案古诗文阅读中的互文修辞公开课教案授课人:曹晓玲授课时间:2016-4-21教学目标:1、复习初中至高中阶段古诗文中所运用过的互文修辞手法。
2、理解什么是互文,互文有几种形式。
3、积累古诗文名句并理解其含义和意境。
教学着重难点:1、着重是互文修辞的判断和理解,如何运用此知识解释相关的诗文。
2、难点是区分对偶和互文两种修辞的不同。
教学方法:朗读、讲授、讨论、实践教具:教案、PPT、学案教学过程:一、导语:在我们的古诗文阅读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如:比方、拟人、对偶、夸张等等。
但是除了这些常见的以外,我们也会遇到另一种修辞:互文。
什么是互文呢?怎样运用互文的修辞来翻译诗文句子呢?先请大家看演示屏:1、播放“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图片2、教师讲解3、学生讨论释义二、知识点:1、什么是互文?“互文”是汉语中特有的修辞手法,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
2、如何理解互文的诗词语句?所谓“互文”,指的是一次完整的意思,根据表白的需要,有意将它拆开,分别放在两句中(多数情况是这样,有时也放在一句中),在理解时应前后拼合,才干正确理解语意。
3、互文有什么样的特点?其特点是上下文意互相呼应,互相弥补,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互文的语言形式多为两句式,也有单句式,排句式三种。
在具体的使用中,互文能使文字简洁、含蓄、生动并强化语气;也能使语言表白具备形式美和音乐美,以达到理要的表白效果。
三、课堂探索:1 理论知识明确之后,接下来我们着重复习从初中至高中的古诗词中运用了“互文”修辞的一些语句吧。
初中阶段: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释义:将军和壮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释义:打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一坐我旧时的床。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释义:当窗对镜理云鬓贴花黄。
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释义:从东西南北的市场里买回的奔赴战场的各种装备行头。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释义:不以外界景物和自己的境遇好而喜,也不以外界景物和自己的境遇坏而悲。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释义:受任奉命于败军危难的时刻。
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深夜鸣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释义:深夜时分,明月升起,清风吹拂,惊动了栖息枝头的鸟鹊;送来了阵阵蝉鸣。
8、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释义:烟雾迷离,月色朦胧,笼罩着这片寒水和沙滩。
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残暴,若出其里。
《观桑田》释义:日月星辰都似乎在这大海中升起落下。
10、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释义:千万里都是大雪纷飞,冰封大地。
高中阶段: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少女。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释义:那皎洁的牛郎织少女星,它们分隔得那么遥远。
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释义:东西左右都种植了松柏和梧桐。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阿房宫赋》释义: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的金银财宝都被掠夺而来。
4、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释义:将军和都护的角弓都冻得僵硬无法拉开,铠甲也冰凉难以穿上。
5、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释义:正遇上十天之假,胜友高朋们从千里之外赴宴坐满厅堂。
6、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滕王阁序》7、释义:贾谊被贬谪在长沙,梁鸿被发配到海曲,不是没有圣明君主,也不是没有遇上英明时代。
7、主人下马客在船。
《琵琶行》释义: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上船了。
四、理解对偶和互文的区别:在现代汉语中区别对偶和互文的关键是理解其表白内容(语意):对偶可以独2 立完成语意的表白,不需要前后(或上下)内容相互拼合。
而互文则必需相互拼合才干正确全面的理解语意。
我们可以举两组对偶句式,大家比拟一下: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有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如何翻译理解呢?前者上句极言”先忧”而下句极言“后乐”;后者则上下句皆言相思之悲、离别之恨。
这都是对偶,不必参互才见其义。
上句的内容不需要下句的内容来兼指拼合,下句的内容也不需要上句的内容来兼指拼合,上下句都可以独立表白其语意。
所以,对偶的修辞不具备互文“参互成文,合而见义”等特点。
简单一点总结便是:对偶句应该单独的释义,而互文是互补的释义。
五、扩大和运用:(学生们自主解答)其实互文的修辞不光是在古诗文中出现,它也常见于我们的实际生活,特别是一些耳熟能详的成语。
如“风调雨顺”“南腔北调”“别树一帜”“吞云吐雾”“残羹冷炙”。
大家可以拭着用互文见义的方式更为准确的理解它们。
古诗文阅读中的互文修辞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复习初中至高中阶段古诗文中所运用过的互文修辞手法。
2、理解什么是互文,互文有几种形式。
3、积累古诗文名句并理解其含义和意境。
学习着重难点:1、着重是互文修辞的判断和理解,如何运用此知识解释相关的诗文。
2、难点是区分对偶和互文两种修辞的不同。
学习方法:朗读、讲授、讨论、实践一、互文的理解:1、互文是一种汉语中特有的(),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
2、互文的翻译方式是:(),()。
这样理解之后,我们翻译古诗文语句时便轻松简单了。
3、互文有三种语言形式,分别为单句式,双句式,排句式。
判断下列句式分别属于哪种形式:(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4)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5)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6)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二、理解下列语句的释义,判断其是对偶还是互文。
1、将军阵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释义: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释义: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释义: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深夜鸣蝉。
()释义:5、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释义:总结:对偶句式和互文的双句句式虽然结构是一样的,但在理解和翻译时是不同的,简单而言,对偶语句可以单独理解,下下句分别有独立的含义;而互文则需要我们“互文见义”,上下句互相弥补,整合在一起,才干完整的表示出诗句特有的意境。
三、理解下列成语中的互文修辞,解释成语的含义。
风调雨顺:————————————————————————————南腔北调:————————————————————————————别树一帜:————————————————————————————吞云吐雾:————————————————————————————残羹冷炙:————————————————————————————第3篇:微课教案微课教案——《人物形象之外貌巧刻画》湖北省黄梅县第三小学王恺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外貌描写。
2、了解外貌描写的种类。
3、了解外貌描写的方法和注意要点。
教学着重:了解外貌描写的方法。
教学着重:明晰外貌描写的注意要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羊和狼两组图片的对比引导学生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
二、介绍外貌描写的定义。
简单来讲就是人的样子。
具体来说即是人物的体貌特征,以揭示人物的思要性格,表白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三、外貌描写的种类。
通过图片和优秀描写例文来展示:包含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一般包含神态描写和肖像描写两局部。
四、外貌描写的注意事项和要点。
1、抓住外貌特征有选择,有顺序地描写。
2、外貌描写应突出人物性格。
3、善用修辞。
五、实践训练。
1、写一写。
2、评一评。
六、结束。
第4篇:微课教案微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PEP教材小学三年级下册,At the zoo单元中的一局部内容。
本课时主要学习It has句型的运用,动物园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教师可以展开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进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了一学期的英语学习,对英语这种外来语有了初步的认识,词汇和句型也有了简单的积累,通过之前的学习,能够初步说出一些动物名称。
【教学目标】了解句型It has...【教学着重、难点】在现实情境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Step1热身/复习(Warm-up)1、学生抢答动物园中动物名称Step2浮现新课(Presentation)1、学生听录音,并回答What animal do they talking about?引出本节课师生讨论的动物——大象。
2、通过描述图中的动物,引出短语如a long nose,a short tail, small eyes and big ears引导孩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