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语习得中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论二语习得中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论二语习得中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摘要:二语习得研究是一种系统的试图为第二语言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答案的研究。
在二语习得的研究中,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二语习得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一、定性研究定性研究也被称作自然的后实证主义的研究,最早是从人种学和社会学发展而来。
根据Seliger & Shohamy的研究,定性研究中每一个主体和现象都是不同的,必须对他们做整体性的研究,因为每个现象发生的背景完全不同。
所以,定性研究不是对某个现象或主体的部分进行研究,而是对整个复杂的现象研究。
有些人甚至认为不能从人类特点和进程中总结出任何结论。
定性研究学者主张调查的目的是发展出一套对于被研究者独一无二的理论体系,同时可以用来开发关于被研究者的工作假设。
1.二语习得中定性研究的特点(1)定性研究是在自然环境下的整体性调查。
(2)人是数据收集的主要工具而不是非借助纸笔测试的测量仪器。
(3)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观察和访谈。
(4)定性研究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意的。
(5)定性研究主要采用归纳数据分析。
(6)定性研究强调实证理论。
(7)研究规划随着研究的发展而呈现。
(8)研究对象在解释研究结论中起到重要作用。
(9)研究对象的直觉洞察力在定性研究中起到一定作用。
2.二语习得中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
观察法被认为是定性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
研究者通过观察被试者和情景状态来收集数据,并记录整个观察过程。
通过观察,无论是否参与活动,研究者都能与参与者建立联系、获得信息。
(2)访谈法。
定性研究者通常采用非结构式访谈,被访谈者不需要遵循任何指令,在整个访谈中保持了绝对自由。
(3)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是深入纵向地对一个案例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研究者对此案例的发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对未来的广泛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也称作实证主义研究,是一种事实判断。
它建立在生物和物理学科的基础上,强调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语言学研究中定性、定量和类比方法的应用分析
究传 统 , 但其 主要 哲 学基 础 为 现 象 学 。现 象 学 的基
本观点是研究者在研究现象时 , 不 以任何假设或信 仰 为前 提 , 而要 “ 中止” 一 切有 关 “ 生 活世 界” 的“ 自然 态度” 。定性分析就是对研 究对象进行“ 质” 的方面 的分析 。 定 性研 究法 是 根据社 会 现象 或 事物所 具 有 的属 性及 其 在运 动 中 的矛 盾 变 化 , 从 事 物 的 内在 规 律 性 来研究事物 的一种方法或角度 ( 朱永生 , 2 0 1 0 ) 。定
文章编号 : 1 0 0 9 —4 3 1 8 ( 2 0 1 5 ) 0 1 —0 0 8 5 一o 4
语 言 学 研 究 中定 性 、 定 量 和 类 比方 法 的 应 用 分 析
刘 宾 , 桑 爱 江
( 1 . 中国传媒 大 学 , 北京 1 0 0 0 2 4 ; 2 . 连云 港职 业技 术学 院 , 江苏 连 云港 2 2 2 0 0 6 )
、
定 性
方法 , 我们 以《 方言》 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 河北无极 方言形容词的重叠》 为例进行论述 , 以下此文均简称
为《 河》 。
1 . 定义 描 写对 象 定 性研 究 虽 然 不设 限制 , 采 取 的是 开 放性 的态
( 一) 定性研 究方 法
“ 定 性研 究 ” 所 包 含 的 内 容 以及 它 的性 质 、 特征 异 常复 杂 , 以至 于很难 对 其作 定义 性 的表 述 。 因此 ,
这里我们仅从宽泛的层面对其进行探讨和定义。 定
性研 究 并非 源 自某 一 种 哲 学 、 社 会 理 论 或 某 一 种研
度, 但所描写对象必 须清晰 、 明确。因此, 定义描写 对象其实是规定了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在描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二语习得研究是语言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旨在探讨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机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增多,二语习得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究背景主要包括学习者的动机、学习环境、语言输入等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以及不同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过程中表现出的个体差异。
通过深入研究二语习得的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指导语言教育实践,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是二语习得研究的基础,对于深入理解和探讨二语习得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二语习得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语言习得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因素和机制,以及通过研究了解如何更有效地教授第二语言。
通过深入研究二语习得的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语言教师和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言习得的复杂性,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语言习得的效率和质量。
二语习得的研究也有助于拓展我们对语言习得的认识,促进语言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的发展。
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探讨其在语言习得领域的重要性和意义,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准确的理论框架,从而促进二语习得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 正文2.1 认知心理学模式认知心理学模式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式,该模式主要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和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模式认为,学习二语是一个认知过程,学习者通过对语言的认知和处理来逐渐掌握二语。
这一模式强调学习者的注意力、记忆、思维和语言处理等认知功能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认知心理学模式认为,学习者在学习二语时会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来理解和处理语言输入,通过积极的认知活动来获取和消化语言知识。
在认知心理学模式的框架下,研究者可以通过实验研究和认知心理学理论来探讨二语习得的认知机制和规律。
可以通过眼动实验来研究学习者在阅读时的注意分配和理解过程,通过记忆实验来研究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存储和激活方式。
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第17卷第4期1999年12月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 A L OF L U OYANG IN STITUTE OF TECHN OLOG Y(HU MANITIES)V ol.17N o.4Dec.1999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马广惠关键词: 外语教学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关系摘 要: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外语教学研究领域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兴起的两大研究模式,二者各有特点,并非对立关系,而是交互应用、相互补充。
作者简介: 马广惠:洛阳工学院外语系副教授,博士。
收稿日期: 1999—06—09 60年代到80年代末,外语教学研究领域盛行定量研究。
从80年代末开始,定性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领域悄然兴起①②。
定性研究一进入外语教学研究领域,便与定量研究形成了并立的两大研究模式。
定性研究的倡导者认为,定量研究无法从整体上揭示语言学习的本质,已经过时③。
定量研究的倡导者认为,定性研究缺乏定义明确的参数,缺乏效度和信度④。
那么,这两种模式是对立的吗?回答是否定的。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既有共同点,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二者应该是交互应用、互相过渡和互为补充的。
一、定量研究定量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存在一个客观现实,或者说至少存在一个可以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或领域发现的现实②;客观现实中的事实和法则是客观存在,不以研究主体的主观认识为转移,但可以为研究主体所认识。
研究主体可以发现和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相关知识,现实是由实体和过程组成的,实体的组成成份和过程的构成要素,可以用变量来表示,可以进行计量;人们既可以对各个单变量加以研究,也可以研究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大量的观察,从获得原始资料入手,然后对其进行综合整理,分析推断,揭示事物的数量规律,发现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建立起一个具有概括性结论构成的知识体系②⑤。
其中,概括性结论指适用于某个特定总体中的每个个体的结论;相关关系体现量化事物之间的变动关系,即一个变量的变化如何预示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因果关系体现量化事物之间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即一个现象的变化会直接引起另一个现象的变化。
词汇笔记本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作用——定量定性综合视角的考察
提 高学 习者 自主 [ 。也 有研 究者 通过 教师 和学 3 ]
基 金 项 目 : 感 学 院 科 研 项 目(2 10 1 孝 r0 2 0 ) 作 者 简 介 : 旭 琳 ( 93 席 16一 ) 女 , 北 安 陆人 , 感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副教 授 , 士 。 , 湖 孝 硕
一
样 , 实验 组使 用 了为 期 8周 的词 汇 笔 记本 方 案 。 接 受 性 和 可 控 产 出 性 词 汇测 试 表 明 : 验 组 对 目标 词 的 学 对 实
习效 果 显著 地 好 于 两个 对 照 组 。 在 自 由写 作 中 实验 组 也 更 倾 向干 使 用 目标 词 。 不过 , 回溯 访 谈 的结 果 来 看 , 从 词 汇 笔 记 本 虽然 是 一种 二 语课 堂 词 汇 学 习 的有 效 工 具 , 对 学 习者 自主 并 未 产 生 积 极 的作 用 。 本 研 究 为 Z 语 但 - 词 汇 习得 中笔 记 本 的使 用 提 供 了实 验 支 持 。
条词 汇学 习 策 略 中 , 归为 “ 固策 略 ” 架 内的 划 巩 框
一
种 认 知策 略 , 以看 成 是 一 种 个 人 词 典 。学 习 可
者记 下所 遇 到 的词 , 同 其 词 义 和认 为 重 要 的 该 连
词 的其 他 方 面的信 息 , 比如词 性 、 他 词形 、 配 、 其 搭 同义词 、 义 词 或 例 句 。词 汇笔 记 本 往 往 被 认 为 反
找 到其 中的答 案 。我们 的研 究 问题 是 :
有 效性 , 们借 鉴 L ue 我 a fr& Nain的做 法[ , t o 6 进 ]
教学论文-浅析语言教育研究中的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的论文
浅析语言教育研究中的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的论文论文关键词: 语言教育研究定量研究定性研究论文摘要: 目前,关于语言教育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多。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两种主要方法。
本文在比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基础上,介绍和讨论了几种常见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相关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和观察研究,并对这两种研究方法进行了评价。
说明在教育研究中应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对提高教育研究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前,语言教育研究已经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视,并被深入推广到各个层次层面。
教育研究通过对教育过程的各项实证研究来尝试解决现有教育活动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求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研究有其独有的特性,以实证研究为主,具有系统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教育研究也可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就是两种主要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对比1.1内涵定量研究就是对事物的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而定性研究是主要针对事物的质的方面。
事物的质是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也就是说定量研究是通过解决“有多少”的数量问题,定性研究是通过解决“是什么”、“有没有”的性质问题,从而分别对复杂的教育问题作出数字的描述和语言的描述,来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和倾向的方法。
定量研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假设,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抽样、选择测量工具、控制无关变量、实施测量、检验效度、数据运算与分析、验证假设。
定量研究是一个具有标准化程序的、自上而下的演绎过程,是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情境中去的。
1.2适用范围从哲学上讲,任何事物都存在量的方面,但每种事物的量的“显易”程度不同,能够量化的程度也不同,一般来说,物质现象的量比较“外显”,而精神现象的量“外显”不明显。
在教育领域中,属于是物质现象的,如教材与教学质量、教育结构与教育投资、学生的身体状况等,一般可以尝试采用定量研究法。
而属于精神现象的,如学生的焦虑心理、教师的师德状况、教学方法的改革等,则可以尝试定性研究法。
论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问题对我国二语习得研究的启示
论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问题对我国二语习得研究的启示作者:罗辉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08期摘要: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两大基本范式,定量与定性研究在哲学基础、研究目的和手段,以及研究者的方法态度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这也说明二者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互补关系,具有结合的可能性。
本文试从分析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异与同,探讨二者结合基础与方式,以期能对我国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带来新的启示,促进二语习得研究方法日益成熟,缩小与国外研究的差距。
关键词: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结合;二语习得研究[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1自20世纪60年代起,教育部将英语列为第一外语,并开始在初中课程开设英语,英语教学在中国开始发展。
这份“外语热”的逐渐兴起,使人们将研究兴趣慢慢转向相对于母语来说的第二语言,尤其是获得外语能力的机制。
大概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二语习得研究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
本文试从分析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的可能性基础,希望能给二语习得研究带来新的视角和启示。
一、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可以结合的因素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两大基本方法。
定量研究是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和信息,形成相关数据,并对该数据加以量化處理分析,从而在研究过程中得出有效的结论。
定性研究方法是依从已被人们接受认可的公理、已有的历史事实和较完善的演绎逻辑体系作为分析基础,从事物的矛盾性出发,分析、阐释所研究的事物。
随着研究的发展深入,单纯使用单一研究模式并不能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考虑能否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运用到研究过程中。
笔者试从前人理论中总结二者结合的可能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定性研究来源于批判理论等哲学思潮,而定量研究则以实证主义为基础,虽然二者主要哲学基础相差较远,但仍存有相似之处。
定性研究虽然强调思辨和逻辑分析,但并非是依据研究者主观的个人猜想和臆断,它依据的仍然是已有的历史事实和人们普遍接受的公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都注重事实依据,或是经验主义成分,无论哪种研究方式都必须建立在细致全面的研究资料基础之上。
第二语言习得
7、关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框架
R.Ellis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框架 R.Ellis 的三部著作: 1、第二语言习得概论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85. 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4. 3、第二语言习得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7.
15
3、中介语理论
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 “中介语”中的一些语言觃则、语言现象等等是从学习者的 第一语言转秱过来的; 对第二语言觃则的过度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 比如“他把那个电影看了”这个句子可以看作是过度概括化的 结果; 语言训练的迁秱:有些“中介语”的成分是产生于教师的 训练方式 如,许多初学英语的中国人,当他们用英语跟外国人打招 呼时,常常说:“How are you?”,外国人回答说: “I’m all right, but quite busy.”(顺便提一下,在澳大 利亚墨尔本,则用“Good”回答。),中国人好像没有理会 外国人的答话,而是接着说“I’m fine too. Thank you.” 16 这可以看作是教学中反复迚行机械训练的结果;
14
3、中介语理论
产生: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elinker于1969年发表论文 “Language Transfer”,首先提出“Interlanguage”一词, 1972年发表论文“Interlanguage”,从次,正式揭开了第二 语言习得的研究。 他指出,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它产生于学习 者试图掌握第二语言所作出的努力。也就是说,第二语言学习 者的语言系统具有独立性,这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本族语和目 的语之间的中间状态。当学习者试图运用第二语言迚行表达时, 他的语言运用就是一种中介语。中介语既包含母语的特征,也 包含目的语的特征,而又不两者都有区别,它是一种独立于本 族语和目的语,幵丏介于两者之间的一套独立的语言系统。
二语习得研究方法
二语习得研究方法
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外语学习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当今社会,学习第二语言无处不在,从孩子们在学校学习外语到成年人把外语作为职业技能来学习。
而如何有效地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方法非常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理论性方法和实践性方法。
理论研究是外语习得的基础,是每一名语言学习者必须了解的内容。
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以便准确地确定语言学习者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外语习得者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在语言学习的理论研究方面,以埃德加赫胥黎定义的“交际理论”为基础,作为一种社会学和心理学联合分析的框架,被公认为是学习语言的理论和实践指南。
实践性的研究是指根据理论研究的结果,对外语习得过程中的问题和技巧进行系统化的观察分析,以期提出改进建议,有效地提升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实践性研究的内容包括:外语能力测试,语言学习者活动和实践,以及语言技能训练等。
以听力能力的测试为例,测试的目的在于为语言学习者提供对听力水平的准确评估,以便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语言能力。
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角度来说,二语习得的研究方法应该是更加系统化的,综合性的。
在理论研究中,应实施基于交际理论的研究,结合实践研究,以解决语言学习者遇到的具体问题。
以此,语言学习者可以更加准确有效地掌握第二语言,从而获得更多的言语能力,更好
地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
总而言之,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角度来看,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方法至关重要。
理论研究为语言学习者提供有价值的认知,而实践性研究则能够帮助他们尽快准确地掌握外语,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环境。
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与范式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中介语特征理论和生成语法新范式的内在和互动机制。 同时,可以运用这两种理论来深入探究二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习环境、教 学方法等因素对二语习得过程的影响。此外,还可以尝试将这两种理论与其它 语言学理论相结合,以产生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解释。
谢谢观看
中介语特征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 中的应用
中介语特征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 地理解学习者的语言发展过程。在语音方面,中介语特征理论可以解释学习者 在习得目标语言发音时的困难和挑战。例如,对于某些学习者来说,发出目标 语言中的某些音可能会很困难,这会导致他们在中介语阶段使用类似的音来代 替。此外,该理论还可以应用于词汇和句法方面的研究。
中介语特征理论概述
中介语特征理论主要二语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和语言特征。该理 论认为,二语学习者在向目标语言靠近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系统, 我们称之为“中介语”。中介语是一种混合了母语和目标语言的特征的语言现 象,它反映了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认知和理解。例如,一个英语学习者可能会 在中介语阶段使用“主语+动词+宾语”的语法结构,这种结构既不同于母语, 也不同于目标语言。
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与范式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目录0Fra bibliotek 理论引言
二语习得是指学习者在掌握母语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第二语言,逐渐获得语言 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二语习得研究旨在揭示第二语言学习的本质、过程和规律, 为语言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次演示将探讨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与 范式,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理论
1、语言学习与语言习得
语言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触到语言材料后,通过各种方式学 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语言习得则是指学习者在自然语言环境中,通过与 他人的交流和互动,逐渐掌握语言的过程。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学习者在课堂内 外如何学习第二语言。
浅谈定性与定量语言学研究方法
浅谈定性与定量语言学研究方法
佚名
【期刊名称】《经济视野》
【年(卷),期】2013(000)011
【摘要】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语言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语言学研究方
法的发展,由于时代不同,研究的方法也不同。
我们拟把诸多研究方法分为两大类: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本文将从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的含义、特点、作用和发展趋势等角度出发,探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合理性。
定性和定量的结合才是促进语言学研究和发展的根本之法。
【总页数】2页(P361-361,36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析教育研究中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结合运用 [J], 李雨珊
2.第二语言心理语言学研究方法新论--《二语心理语言学研究方法》评述 [J], 贾
冠杰;
3.第二语言心理语言学研究方法新论--《二语心理语言学研究方法》评述 [J], 贾
冠杰
4.量化民族志:一种融合定性与定量的教育研究方法 [J], 吴忭;彭晓玲
5.量化民族志:一种融合定性与定量的教育研究方法 [J], 吴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年来国内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概述
近年来国内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概述摘要:本文阐述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内容和性质,并对近年来国内外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方法作了简要的回顾。
关键词:国内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内容和性质第二语言习得是指人们逐步提高自己的第二语言或者外语水平的过程,是人们获得语言的心理活动过程、大脑运转过程及认知过程。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目标是对以上这些过程进行的描述、分析和解释,以达到揭示人们是怎样习得第二语言,以及在这些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第二语言的习得。
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是作为从事第二语言教育的学者们最早关注的研究范畴,很多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者语言的研究——特别是语法的特征,后来的工作旨向就是学习者语言的语用方面,具有社会语言学的前景。
很多研究者主要是继续集中精力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是如何发展他们的语法能力,也有很多研究者主要集中精力去研究学习者如何发展他们从事言语活动的能力。
有很多人试图发现或是去解释第二语言获得和使用的内在的心理语言学过程,还有人试图寻找影响发展的社会因素。
以上种种研究使得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语言学理论有了更大的关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乔姆斯基语法理论模型(普遍语法)及以语言的功能模型(Givon,1979a;1995)为基础的工作也变现得很清楚及语言类型学(如Comrie,1984)总的来说,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也同样受到行为主义理论和普遍语法理论的影响,学者们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介语理论、对比分析理论、语误分析理论、Krashen的监控理论等,其中中介语研究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开始。
总的来看,目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大的部分:(1)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研究:如词汇的使用特点分析、会话分析等。
(2)影响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研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近年来国内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概述
近年来国内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概述作者:周元元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07期摘要:本文阐述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内容和性质,并对近年来国内外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方法作了简要的回顾。
关键词:国内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内容和性质第二语言习得是指人们逐步提高自己的第二语言或者外语水平的过程,是人们获得语言的心理活动过程、大脑运转过程及认知过程。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目标是对以上这些过程进行的描述、分析和解释,以达到揭示人们是怎样习得第二语言,以及在这些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第二语言的习得。
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是作为从事第二语言教育的学者们最早关注的研究范畴,很多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者语言的研究——特别是语法的特征,后来的工作旨向就是学习者语言的语用方面,具有社会语言学的前景。
很多研究者主要是继续集中精力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是如何发展他们的语法能力,也有很多研究者主要集中精力去研究学习者如何发展他们从事言语活动的能力。
有很多人试图发现或是去解释第二语言获得和使用的内在的心理语言学过程,还有人试图寻找影响发展的社会因素。
以上种种研究使得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语言学理论有了更大的关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乔姆斯基语法理论模型(普遍语法)及以语言的功能模型(Givon,1979a;1995)为基础的工作也变现得很清楚及语言类型学(如Comrie,1984)总的来说,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也同样受到行为主义理论和普遍语法理论的影响,学者们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介语理论、对比分析理论、语误分析理论、Krashen的监控理论等,其中中介语研究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开始。
总的来看,目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大的部分:(1)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研究:如词汇的使用特点分析、会话分析等。
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方法述评
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方法述评在第二语言习得(L2)领域,Ambrose Bierce曾说过:“语言是由那些拥有着同样的习语的人群所共有的调和”,用来进行交流的工具。
因此,学习第二语言和语言习得顺序,尤其是理解习得语言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于研究语言教育及其实践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第二语言习得(L2)顺序研究的方法,以期为学习第二语言及其过程的研究提供参考。
首先,本文介绍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历史沿革,以及讨论了不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阶段上的差异。
其次,本文探讨了常见的L2习得研究方法,尤其是采用质性和定量方法进行研究的优势及其限制。
最后,本文指出了未来研究L2顺序时需要考虑的方向,以及未来如何运用这些研究结果来提高掌握第二语言能力的可能性。
第二语言习得(L2)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从最初的语言教学实践视角出发,语言习得理论、研究方法和知识获得研究已有了一定的发展。
此外,随着学习第二语言成为普遍现象,拓展循证方法以及利用新技术研究学习者习得过程,成为L2习得研究的主要流派之一。
语言习得者在学习阶段上存在差异,其中,最常见的是性别、年龄、文化及所处的语言环境等因素。
性别因素的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对于语言习得的进度有所不同,而年龄因素的研究发现,婴儿和少年的语言习得速度和进度均超于成年人,并有时限的模式可见。
此外,当语言学习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以及接触低熟悉度式语言时,他们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习得程度和方式。
因此,系统探究L2习得者习得水平的变化,对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也十分重要。
研究第二语言习得顺序时,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和质性分析。
通过定量分析,可以量化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从而揭示语言教学的趋势和学习者的水平,而质性分析则可以深入探究学习者习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习得策略。
因此,系统探讨L2习得研究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语言习得阶段,以及确定如何更有效地支持学习者掌握第二语言能力。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_孔霜梅
理论研究商品与质量2010年8月刊140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孔霜梅(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109)摘要: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外语教学研究中常用的有两大方法。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各自有各自的理论基础、特点和缺点,它们在外语教学研究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定性研究的目标是词语,定量研究的目标是数字,而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既是词语,也希望表示为数量关系。
二者应该是交互应用、互为补充。
外语教学研究发展的未来在于发挥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各自优势,在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外语教学1、引言语言学研究一直朝着一个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在理论和方法论上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
桂诗春、宁春岩(1997)曾经把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归结为三大类:理论方法、描写方法和实验方法。
理论方法主要用于理论语言学的研究,包括逻辑方法和定性方法。
描写方法指定性和定量方法,主要用于人类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
实验方法具体指定量方法,广泛应用于计算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外语教学研究中常用的有两大方法: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外语教学研究已逐渐由简单粗糙的印象型、感觉型的经验总结或主观的思辨性研究转向有数据、有统计、有分析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实证研究。
80年代末起,定性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领域兴起(Seliger,H.W.&Shohamy E,1989)。
定性研究一进入外语教学研究领域,便与定量研究相对立。
然而,二者的关系不是对立的。
各自有各自的理论基础、特点和缺点,它们在外语教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定性方法的目标是词语,定量方法的目标是数字,而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既是词语,也希望表示为数量关系。
二者应该是交互应用、互为补充的。
2、定量研究定量研究强调世界万物的因果关系,认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刘润清等,1999)。
二语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1]
[收稿日期]2000-06-12[作者简介]庞继贤(1953-)男,浙江宁波市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二语习得、语言学方法论和语言理解的认知理论研究;王敏(1972-)女,陕西安康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二语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庞继贤,王 敏(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27)[摘 要]在国外,应用语言学研究开始越来越注意到定性研究的重要性,改变了定量研究几乎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我国,定性研究也开始逐步得到应用语言学界的重视。
本文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对比的基础上,从哲学基础、过程、特点等方面对定性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析,指出定性研究方法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手段。
[关键词]定性研究;二语习得;定量研究[中图分类号] H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42X (2001)02-0138-06Q ualitative R esearch Method in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 Studies :a Critical R evie wPANGJi 2xian ,W ANG Min(School o f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China )Abstract :In the W est ,there is a gradual shift of em phasis from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n ap 2plied linguistics.The near dominance of quantitative methods has thus begun to change.The field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China hasals o recognized the im portance of this research paradigm.Based on a com parative analysis of these tw o methods ,the present paper ex 2amines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research tradition from a philos ophical basis.It is our contention that qualitative method 2ology offers an im portant tool in the realm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K ey w ord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近十年来,二语习得研究已逐渐由简单粗糙的印象型、感觉型的经验总结或主观的思辨性研究转向有数据、有统计、有分析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实证研究。
教育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对立与调和
教育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对立与调和教育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教育学研究中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强调统计和量化分析,而定性研究则注重描述和理解现象。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和限制,但并非孤立的对立关系,而应当相互调和运用,以深化对教育问题的认识。
教育定量研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值数据来揭示教育问题的普遍模式和规律。
它依赖于统计学和计量学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实验设计、量表评估等手段获取大量的数据,并通过统计分析来得出结论。
优点是能够对大规模样本进行研究,得出具有代表性的结论,并且结果可重复和可比较。
定量研究过于注重数值和量化分析,可能忽视了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以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意义。
相反,教育定性研究则注重对现象的深入描述和理解,通过观察、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来收集和分析质性数据,以揭示出更丰富和具体的教育现象。
定性研究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理解研究对象的细节和背景,并能够针对性地挖掘个体差异和独特性。
定性研究结果的一般化和可比较性较差,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尽管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方法和目的上存在差异,但是它们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补充与调和的。
可以结合定量研究的统计结果来验证和支持定性研究的结论,从而增强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也可以借助定性研究的深入描述和理解,为定量研究提供背后的真实意义和解释,避免结果过于肤浅和片面。
应用这两种方法还要考虑研究问题和资源的特点。
对于一些问题,比如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的效果评估,定量研究可能更加适用。
而对于一些通过定量方法难以回答的问题,比如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意义,定性研究可能更为合适。
在研究设计中,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教育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教育学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两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其综合运用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解决教育问题。
研究者应该在选择方法时灵活考虑,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并将其有效融合,以促进教育研究的发展。
二语习得研究
二语习得研究二语习得研究是指关于人类习得第二语言(L2)的一项学科。
它探讨了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策略、问题和成果。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介绍二语习得研究。
首先,二语习得研究关注习得过程。
习得是指通过自然和隐含的过程获取语言能力。
二语习得过程可以通过研究学习者的产出(如口语和写作)和反思来了解。
研究表明,习得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的阶段和特点。
例如,许多学习者在早期阶段会使用第一语言的结构和词汇,而随着习得的深入,他们会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目标语言的结构和词汇上。
另外,习得过程中的错误也被认为是学习的一部分,因为通过错误,学习者可以意识到自己的语言知识的不足,并进行修正和改进。
其次,二语习得研究关注习得策略。
习得策略是学习者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来促进第二语言习得的方法和技巧。
研究者发现,不同的学习者倾向于使用不同的策略。
例如,有些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记忆策略,通过背诵和重复来记住单词和句子;而其他学习者则更倾向于使用交际策略,通过与他人交流来提高语言能力。
研究还发现,对于某些策略,如重复和积极反馈,学习者的习得效果更好。
最后,二语习得研究也关注习得问题和成果。
学习第二语言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如语音和语法的困难、词汇的习得和文化适应等。
研究发现,学习者的母语背景、年龄和学习经历等因素对习得过程和成果有明显影响。
例如,在学习语音时,成年人往往比儿童更难以掌握非母语的音位。
此外,二语习得研究还关注习得成果的度量和评估,研究者使用各种方法进行评估,如口试、写作、自评和他评等。
综上所述,二语习得研究涵盖了习得过程、习得策略以及习得问题和成果。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并为提供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支持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专业的语言教学研究方法
专业的语言教学研究方法语言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领域,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开始关注其中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探讨一些专业的语言教学研究方法,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进行语言教学实践。
一、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一种科学而系统的研究方式,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大量的数值数据来研究语言教学问题。
在定量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使用实验设计、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来收集和解释数据。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结果具有普适性和可比性,能够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
例如,在研究语言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时,研究者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另一组接受新的教学模式。
然后,通过考试或测试来比较两组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以确定新的教学模式是否更有效。
二、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强调对语言教学现象的深入理解和描述性分析。
与定量研究不同,定性研究更加注重对个别案例的研究,通过观察、访谈和文本分析等方法来获取信息。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深入洞察个别学习者或教师的经验和观点,帮助揭示复杂的语言教学现象。
例如,在研究教师的反思过程时,研究者可以通过访谈教师,了解他们在课堂上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学习的看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访谈数据,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教师的思考过程和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因。
三、行动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方法是一种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方法,其目的是改善教学实践和提高学生学习成果。
与传统的研究方法不同,行动研究是由教师自己来进行,通过实践和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学反馈和不断改进。
例如,一个语言教师可能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满意,于是她决定进行行动研究来改善这一问题。
她首先了解学生的需求,然后设计了一系列口语练习活动,并在课堂上实施。
之后,她通过观察和评估学生的表现,以及收集学生和自己的反馈来不断改进教学方案。
综上所述,专业的语言教学研究方法包括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和行动研究方法。
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综述
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综述王璐璐1戴炜栋2提要:本文针对二语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从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文化、认知等视角对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把学习者语言准确性、复杂性、流利性测量方法和语料库分析方法作为补充研究视角,阐述了各研究视角对二语习得研究的不同认识及其不同语料收集分析方法。
文章最后总结了我国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应用现状,指出研究方法本身没有对错优劣之分,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者应灵活选择和组合运用不同视角下的研究方法并使之本土化,开展多方验证以推进二语习得研究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研究视角Abstract:This study provides a general surve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research methods according to such domains as linguistic,psycholinguistic,sociocultural,cognitive,language proficiency(the measurement of lan-guage accuracy,complexity and fluency)and corpus analysis research.It examines thoroughly the techniques of col-lecting learner language samples and the methods of analyzing them in the research domains,and points out that each method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he paper finally makes a summary of SLA research method appli-cation in China,and suggests that SLA researchers should employ effective methods for their research topics and seek various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to ensure scientific research.Key word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research methods;research domains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112(2014)05-0029-091.引言二语习得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二语习得中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摘要:二语习得研究是一种系统的试图为第二语言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答案
的研究。
在二语习得的研究中,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二语习得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一、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也被称作自然的后实证主义的研究,最早是从人种学和社会学发展
而来。
根据Seliger & Shohamy的研究,定性研究中每一个主体和现象都是不同的,必须对他们做整体性的研究,因为每个现象发生的背景完全不同。
所以,定性研
究不是对某个现象或主体的部分进行研究,而是对整个复杂的现象研究。
有些人
甚至认为不能从人类特点和进程中总结出任何结论。
定性研究学者主张调查的目
的是发展出一套对于被研究者独一无二的理论体系,同时可以用来开发关于被研
究者的工作假设。
1.二语习得中定性研究的特点
(1)定性研究是在自然环境下的整体性调查。
(2)人是数据收集的主要工具而不是非借助纸笔测试的测量仪器。
(3)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观察和访谈。
(4)定性研究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意的。
(5)定性研究主要采用归纳数据分析。
(6)定性研究强调实证理论。
(7)研究规划随着研究的发展而呈现。
(8)研究对象在解释研究结论中起到重要作用。
(9)研究对象的直觉洞察力在定性研究中起到一定作用。
2.二语习得中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被认为是定性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
研究者通过观察
被试者和情景状态来收集数据,并记录整个观察过程。
通过观察,无论是否参与
活动,研究者都能与参与者建立联系、获得信息。
(2)访谈法。
定性研究者通常采用非结构式访谈,被访谈者不需要遵循任
何指令,在整个访谈中保持了绝对自由。
(3)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是深入纵向地对一个案例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研究者对此案例的发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对未来的广泛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也称作实证主义研究,是一种事实判断。
它建立在生物和物理学科
的基础上,强调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定量研究有较成熟完整的理论和
操作系统,研究结果具有普遍应用价值。
定量研究要求研究的主体与客体互相分离。
定量研究尤其适用于大规模的实验,包括六个必须的成分:模型、理论和假
设的生成,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选择,实验和变量的控制,实验数据的收集,模型
和数据的分析以结果的评估。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定量研究通常用实验法和调研法。
实验涉及控制一个输入变量,使其他要素尽可能保持不变,当控制变量变化时,测量对输出变量的影响。
实验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其他变量的控制。
应用语言学中常用到的三种实验是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这三种实验研究的
最大不同就是随机性和控制组的缺失和存在。
前实验研究属于典型的随机性和控
制组的缺失,包括一次设计实验和一组前设计和后设计。
真实验既有随机性也有
控制组,而准实验只涉及到控制组,没有随机性。
总得来说,在二语习得研究中,
这些实验的实施包括以下程序:规划、选择被试者和实施。
在选择被试者进行实
验时,要考虑到数量和对照组的数量。
一般来说,理想的状况是一组不少于30
人,对照组应不少于两组。
在正常的班级教学中,自然班级通常作为实验组和控
制组。
如果对照组是完全随机形成的,就没有必要进行前测试。
当然,如果进行
前测试,研究者就有机会更深入地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不同。
调研是一种非实
验的、描述性的研究方法。
语言研究者和语言教师经常运用调研法来收集不能在
教学中直接观察到的数据,例如学生对听和写的意见。
在二语习得调研中,由于
数量庞大,研究者通常随机抽取一部分作为调研对象。
调研可以是横向研究也可
以是纵向研究。
横向研究是对相匹配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同一时间内就有关变量
进行分析比较研究。
纵向调研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对同一批被试者观察收集数据的
过程。
纵向研究主要有三种类型:趋势研究、定群研究和小组研究。
在调查研究中,收集数据通常使用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可以是定性的开放型问题,也可以是
定量的选择题。
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区别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最大的区别就是收集数据的方法不同。
定性研究是自然的、没有控制的观察,定量研究是控制的强制性的测量;定
性研究是理论性的,而定量研究是实验性的;定性研究是归纳式的,定量研究是
推论式的;定性研究是整体性的,定量研究是分析性的;定性研究是描述性的,
定量研究是推理式的;定性研究是主观性的,而定量研究是客观性的;定性研究
以过程为主导,定量研究以结果为主导。
综上所述,尽管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有很大区别,但两者都是科学
研究的合理形式,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很多研究者将两种研究方法相结合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外语教学汇总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王立非第二语言习得入门[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