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转变理论分析

合集下载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内容摘要:对人口转变理论的研究始于近代,目前在社会学和人口学关于人口转变的理论存在着死亡率和流行病转变理论、生育率转变理论、人口迁移转变理论和人口转变的现代化理论。

但当加入民族国家的概念考察某一时段某一国家的人口变化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四个因素:一、这个时期开始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二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三、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四、移民的数量。

本文回顾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重大转变,详细阐述我国人口变化的种种特征以及探讨深层次原因,预测我国未来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如:老龄化、人口红利等等。

关键词:人口转变、死亡率、出生率、人口寿命、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中国作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

一、自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翻开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它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

西汉时人口为5959万多人,到1949年全国人口已达5.42亿的规模,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24.36亿的22.25%。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基本保障,加上城乡医疗卫生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历史上曾经制约人口增长的战乱、饥饿、疾病等因素的作用大为削弱,导致人口死亡率急剧下降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则大幅度上升。

1949年全国人口死亡率为2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0‰,到1957年这两项指标则分别为10.8‰和23.23‰。

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转变。

到1957年时,全国的人口已增至6.47亿,建国后的8年间人口净增了10,486万人,平均每年净增1311万,形成了建国以来的第一个人口增长高峰。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有原始传统型人口再生产模式向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转变的过程,即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期间经历了一个由高死亡率、高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经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和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转变为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的全过程。

人口理论就是针对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规律的总结,人口转变理论包括死亡率和流行病转变理论、生育率转变理论、人口迁移转变理论和人口转变的现代理论等。

一、死亡率转变理论1、死亡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人口的增长。

死亡率的下降是人口转变的第一阶段,研究表明人口的增长应该归功于20世纪早期死亡率的下降。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直到20世纪早期,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统计资料来精确地描述威胁人类死亡的种种因素的变化。

当今社会,原始意义上的高死亡率现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过去,人口再生产步入已经能控制高死亡率的阶段。

2、死亡率下降与流行病转变理论。

欧姆兰提出流行病转变理论的五个基本命题和四种转变类型。

五个基本命题:(1)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要素(2)死亡率的变化是通过死因变化而变化的,是一个从恶性传染病猖獗到人为疾病增加的过程(3)流行病转变的过程对不同的群体功效是不同的(4)对于欧洲来说,流行病的转变主要是生活水平和营养水平的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主要是医药水平的提高(5)流行病转变具有四种模式四种模式:(1)典型的西方模式。

以西方近200年来流行病转变为代表,随着环境的改善,流行病逐渐减少,存活率上升,儿童女性群体尤为突出(2)加速转变模式。

以日本、东欧和苏联为代表,流行病转变开始晚但转变时间少,人工流产成为节制生育的主要手段(3)延迟转变模式。

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代表,死亡率下降时间晚,生育率水平高,人口爆炸式增长(4)改变的延迟模式。

以中国台湾、新加坡为代表,政府号召节制生育行为,生育率迅速下降3、死亡率下降的原因(1)本质上得益于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包括食品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2)取决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这些条件的差异导致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改善能否使所有的阶层人受益(3)人类对于各种死因认识水平和控制能力的提高死亡率的下降绝非单一因素,可以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手段和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了死亡率的下降,这是死亡率下降的首要原因:而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生活水平和医学进步能够平等的达到每个人,使死亡率持续下降。

人口转变理论的概念和意义

人口转变理论的概念和意义

人口转变理论的概念和意义人口转变理论是人口学中关于人口结构变动的理论,描述了不同阶段人口结构的演变过程。

它通常分为五个阶段:高死亡率和高出生率阶段、高出生率和下降死亡率阶段、下降出生率和下降死亡率阶段、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阶段、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阶段。

人口转变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出了人口随经济发展不断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对人口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人口转变理论对于了解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化非常重要。

在高死亡率和高出生率阶段,由于生育高峰和死亡率较高,人口增长缓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死亡率开始下降,但出生率仍然较高,这是高出生率和下降死亡率阶段。

进一步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人口结构开始呈现出下降出生率和下降死亡率的特征。

最后,当社会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后,人口结构进入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阶段,人口增长率趋向平稳。

其次,人口转变理论对人口政策的制定及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阶段的人口结构变化需要针对性的人口政策。

例如在高出生率和下降死亡率阶段,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生育保险、医疗保健等措施鼓励人们生育。

随着人口结构的转变,政府需要优化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此外,人口转变理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人口的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不同阶段的人口结构对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高出生率和下降死亡率阶段,由于人口快速增长,人力资源相对较丰富,这对于工业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

而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阶段,人口结构老龄化,就业人口减少,劳动力市场紧张,这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

因此,了解人口转变理论,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引导和支持。

最后,人口转变理论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口的转变,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资源的减少等。

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阶段,社会需要重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健康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口学家利普西和格尔茨发表了他们关于未来社会人口结构变动趋势的著名论文《人口转变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在未来的社会中,家庭将会减少,父母对子女的抚养负担将由政府、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承担。

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生育率的上升速度和降低生育水平,未来社会的人口数量将出现很大的增长。

根据这一理论,他们提出了鼓励生育的三项建议:①推迟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始实施;②对妇女增加教育和职业培训;③对所有的孩子采取同样的看待态度。

他们还设想了一种新型的亲子关系——“民主型的亲子关系”。

他们预言,发达国家每个孩子都会从社会获得更多的报酬,他们成年后应当接受高等教育并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

然而,研究发现,即使对发展中国家也可能没有益处。

如果仅仅限制生育,家庭仍然会迅速减少,但它的作用不会象他们想像的那么明显。

因此,“人口转变理论”并非完全正确。

一个家庭规模的缩小是导致少儿抚养比增加的主要因素。

在独生子女政策下,我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儿童抚养问题,即所谓“隔代抚养”。

父母的离婚率上升,再婚后又离婚,由单身父母抚养子女的现象日益普遍。

从总体上说,第一次生育期( 25岁~35岁),夫妻年龄差距大(如25~30岁)时生育意愿强,晚婚晚育率高,生育多;反之,生育率则较低。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劳工组织对“人口转变理论”进行了批评,但他们也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以至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人口转变理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许多西方国家对人口控制的实践证明,社会福利制度、医疗卫生保健系统等公共服务的改善才是最重要的。

在目前情况下,继续坚持“人口转变理论”,必然带来失望。

总之,发展中国家控制生育的政策选择,与发达国家相比并无本质区别,甚至可能优于发达国家。

不同之处仅在于:发达国家侧重经济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而发展中国家则更注重人口质量,侧重改善生活条件,扩大内需。

发展中国家如果要使自己的人口迅速转变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人口,最好把人口控制的重点放在改善人口质量方面,在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上稳步调整产业结构。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

问题:人口转变理论综述答:人口转变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过渡。

人口转变理论是由汤姆森、诺特斯坦、布莱克等人口学家在上世纪40—50年代从发达国家人口发展过程中研究得出的一般结论。

它是由死亡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联系中提出的关于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

下面介绍几种人口学家的人口转变理论:一、欧姆兰提出的“流行病转变理论”欧姆兰认为人类疾病类型的变化直接作用于死亡率的下降。

他提出了五个基本命题和四种转变类型,来说明流行病的历史性变化对死亡率下降及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

他提出的五个基本命题是:1、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要素;2、死亡率的变化是通过死因变化而发生作用的,这是一个从恶性传染病猖獗到人为疾病增加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3、流行病的转变过程对不同群体的功效是不同的;4、对于欧洲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来说流行病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5、流行病转变具有四种模式:(1)典型的西方模式,以西方社会近200年来的流行病的转变为代表;(2)加速的转变模式,以日本、东欧和苏联的流行病转变为主;(3)延迟转变模式,反映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变化;(4)改变的延迟模式,以中国的台湾、新加坡等为代表。

二、戴维斯提出的“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1、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首次把宏观上的社会人口变迁与微观的个人日常生活变迁联系在一起,由此迁出地描绘出死亡率下降所导致的社会运作方式的转变。

前工业社会由死亡率控制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变化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它意味着由抗衡高死亡率的多育生活方式向低死亡率的少育生活方式的转变;2、戴维斯的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目的在于回答“死亡率的下降如何能够导致生育率的下降”。

他将个人的生活变化---自我发展的愿望---和人口变化结合起来考察,结论是:个人对人口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自我发展的愿望,但他没有指出引起一种反应所需要的发展水平。

3、戴维斯认为,人们通过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感受人口压力,因此死亡率下降后的二三十年生育率便会下降。

人口转变理论的概念界定

人口转变理论的概念界定

人口转变理论的概念界定人口转变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人口转变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口变化不仅与自然因素有关,还与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人口转变理论可以通过研究人口数量的变化、年龄结构的变动、人口迁移、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等方面来揭示人口变化的规律性和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人口转变理论的概念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首先,人口转变理论强调人口数量的变化。

传统的人口理论主要关注人口数量的增长,而人口转变理论从人口数量的角度出发,研究人口数量的变动规律和趋势。

人口转变理论认为,人口数量的变动既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出生率、死亡率等,也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医疗条件等。

从人口数量的角度来看,人口转变理论可以研究人口数量的增长、减少、波动等变化过程,揭示人口数量的变动规律和趋势。

其次,人口转变理论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

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按照不同的特征和属性进行的分类,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

人口转变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结构会发生变化,表现为年龄结构的变动、性别比例的改变、教育程度的提高等。

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策制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人口转变理论通过研究人口结构的变化,可以揭示人口结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再次,人口转变理论关注人口迁移的变化。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或社会群体向另一个地区或社会群体的流动。

人口迁移对社会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变革。

人口转变理论通过研究人口迁移的规律和趋势,可以揭示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为制定人口迁移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人口转变理论关注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生育率和死亡率是人口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人口转变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育率会下降,死亡率会减少,从而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

问题:人口转变理论综述答:人口转变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过渡。

人口转变理论是由汤姆森.诺特斯坦、布莱克等人口学家在上世纪40-50年代从发达国家人口发展过程中研究得出的一般结论。

它是由死亡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联系中提出的关于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

下面介绍几种人口学家的人口转变理论:一.欧姆兰提出的“流行病转变理论”欧姆兰认为人类疾病类型的变化直接作用于死亡率的下降。

他提出了五个基本命题和四种转变类型,来说明流行病的历史性变化对死亡率下降及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

他提出的五个基本命题是:1> 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要素;2.死亡率的变化是通过死因变化而发生作用的,这是一个从恶性传染病猖獗到人为疾病增加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3.流行病的转变过程对不同群体的功效是不同的;4.对于欧洲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来说流行病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5.流行病转变具有四种模式:(1)典型的西方模式,以西方社会近200年来的流行病的转变为代表;(2)加速的转变模式,以日本、东欧和苏联的流行病转变为主;(3)延迟转变模式,反映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变化;(4)改变的延迟模式,以中国的台湾、新加坡等为代表。

二.戴维斯提出的“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h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首次把宏观上的社会人口变迁与微观的个人日常生活变迁联系在一起,由此迁出地描绘出死亡率下降所导致的社会运作方式的转变。

前工业社会由死亡率控制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变化宜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它意味着由抗衡髙死亡率的多育生活方式向低死亡率的少育生活方式的转变;'2、戴维斯的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目的在于回答“死亡率的下降如何能够导致生育率的下降”。

他将个人的生活变化一-自我发展的愿望一-和人口变化结合起来考察,结论是:个人对人口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自我发展的愿望,但他没有指出引起一种反应所需要的发展水平。

3.戴维斯认为,人们通过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感受人口压力,因此死亡率下降后的二三十年生育率便会下降。

人口转变理论分析

人口转变理论分析

(2)柯尔、胡佛的四阶段模型 《低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一阶段,属于农业低收入经济,以高出生 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 第二阶段,经济进步且变得相互依存、专业 化和受市场的支配,死亡率开始持续下降,出生 率也于晚些时候下降,自然增长率逐渐上升。 第三阶段,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生率起初下 降的速度慢于死亡率,但其后紧跟死亡率以达到 或多或少的平衡下降。 第四阶段,实现高收入经济的转移。死亡率 难以进一步降低,相对稳定,出生率在波动中重 新和死亡率实现平衡,但已是低水平的平衡。
《人口转变理论再思》 ---安斯利.J.科尔提交给1973年国际人口科学研究会全会的论文。
本文的目的是重新考察人口转变思想在现在是否像其最初流行时那样有效和恰当。
一、人口转变前不同人口中婚内生育率的差异 在发生人口转变以前的人口当中,一般来说,最高婚内生育率至少比 最低婚内生育率高出一半。 婚内生育随年龄序列的急剧下降则粗略地显示出生育控制的存在。更 确切的说,一位在25岁以前结婚的妇女的末胎婴儿出生的时间要比一位在 30岁以后结婚的妇女的末胎婴儿出生时间要早得多。婚内生育的年龄结构 表明,在近代持续性的生育下降以前,若干国家的人口中已经存在生育控 制。
2.人口转变的四阶段模型
(1)诺特斯坦的四阶段模型 《人口变动的经济问题》
第一阶段是工业化以前的阶段。出生率保 持稳定的高水平,死亡率也处于高水平,但略 有起伏波动,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 第二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出生率基 本上维持不变,死亡率开始下降并且逐渐加快, 二者的差距逐渐加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上 升。 第三阶段是工业化经一步发展的阶段。死 亡率继续下降,但起初出生率下降速度滞后于 死亡率的下降速度,二者差距加大,人口自然 增长率在这个阶段最高。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是一种有助于我们了解和预测人口变化模式的形式化框架。

它是
一种近代人口学中发展起来的有趣模型,并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人口统计、分析、预测计划等工作中。

人口转变理论主要涉及五个基本阶段的变化:繁殖生育成熟期、凝聚期、生育
衰退期、增加期和减少期。

这五个阶段反映了一个地区整体年龄结构的定义和发展。

繁殖与生育成熟期是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的基础期,其特点就是性状平衡,即
女性出生率男性出生率基本相当。

凝聚阶段只是暂时的,这个期间人口总量下降而出生率却有所上升,这通常是由于难民流动或危机所致。

生育衰退期出生率在持续下降,人口数量随之下降。

在增加期,大多数国家出生率处于稳定水平,但人口数量仍在增长,因为处于较年轻的年龄段人口增加得比处于较大阶段的人口更多。

减少期是实际人口减少的结果,其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保持平衡,这是由于人口的衰老和移民导致的。

人口转变理论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基本原理在于,根据一
个地区的年龄结构,可以判断其人口增长的趋势,并指导当地政府制定合理的社会安排和发展规划,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口变化的预期目标。

同时,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人口结构,也有助于优化政策结构,应对实际人群属性变化,从而使社会和环境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当代中国的人口转变呈现出一系列显著特点。

本文将从社会经济发展、政策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

首先,中国的人口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开放以来,中国实施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通过产业转型、城乡发展差距缩小等措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导致了人口转变的加速。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育观念逐渐转变,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生活品质,减少了生育欲望,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这导致了人口的流动性增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形成了大规模的工业和服务业人口。

社会的分工更加细化和多样化,人们的就业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次,政策调整对人口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不断出台和调整相关政策,以应对人口结构的变化。

例如,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人口出生率产生了明显影响。

由于人们对生育率的限制,中国的出生率大幅下降,形成了人口出生率极低的情况。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通过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政策,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此外,政府还推动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受教育水平,进一步加速了人口转变。

最后,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是人口转变的重要表现。

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主要包括老龄化和人口流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长寿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老年人口增加,老年支出也成为社会和家庭的重要负担。

与此同时,人口流动也造成了结构的变化。

城乡人口的转移、人口的密集区域变动等,使得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出现巨大差异。

这也为社会管理、资源配置和社会服务等带来了新的挑战。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可以从社会经济发展、政策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等方面来进行。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政策调整是人口转变的主要动因,人口的结构变化则是其重要表现。

中国人口转变理论

中国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摘要:中国人口转变发生在中国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

中国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初的死亡率下降得益于新中国的建立,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婴儿死亡率。

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率迅速下降,总和生育率迅速下降。

中国人口转变是在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国家人口政策控制之下发生的。

中国人口转变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人口转变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一、概念:人口转变理论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人口再生产经历了一个由高死亡率、高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经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和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转变为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的全过程。

它描述的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过渡的趋势,反映社会经济现代化过程与人口在生产的内在联系。

二、分析方法:当加入民族国家的概念考察某一阶段一国人口的增减时,有四个最基本的要素需要考察:一是这个时期开始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二是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三是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四是移民的数量。

具体到中国,中国人口转变的制约因素及研究方法有:1.社会生产方式等经济因素,人口转变过程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及相应的经济制度转变是影响人口转变的决定因素。

2.计划生育政策因素,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除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人口政策影响。

中外学者一致认为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主导因素是计划生育政策,大致占60%~70%。

我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促进我国人口迅速转变的重要原因。

3.社会文化因素,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对现代化进程有很大的影响,并影响到生育。

在现代文明已经比较发达的条件下,传统文化还有很大影响,中国人口控制工作的巨大成就,实际上已经利用了社会文化中的有利因素。

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口转变——理论与现实

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口转变——理论与现实

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口转变——理论与现实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口转变——理论与现实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基本的资源,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人口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的趋势和人口结构变化,这些变化既有理论指导的因素,也受到现实条件的影响。

人口增长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关注的问题。

第一个人口爆炸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当时人口增长率远远超过了资源增长率,导致生活条件恶劣和社会不稳定。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逐渐放缓,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依然较快。

人口负增长是当前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

由于生育率下降和人均寿命延长,一些国家的人口已经开始出现萎缩。

这种趋势在欧洲国家尤为明显,例如日本、意大利等国家,他们的人口数量已经开始减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是世界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过去,人口结构主要由年龄和性别组成,但现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口结构趋于多元化。

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对社会养老、卫生保健等方面产生了新的需求。

此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的增加也导致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人口转变受到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人口趋势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提高时,人口负增长率往往会增加,人口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人均寿命提高,死亡率下降,导致人口老龄化。

政府的政策也会对人口转变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一些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人口数量,一些国家则通过吸引外来移民来促进人口增长。

然而,人口趋势和人口转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例如,全球性的疫情爆发可能会对人口增长和结构产生严重影响。

另外,社会和文化的变革也会对人口转变产生重要作用。

人们的教育水平、就业机会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会影响人口转变的方向和速度。

人口转变的四个理论

人口转变的四个理论

一、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1963年,戴维斯提出人口变迁反响理论,目的在于回答死亡率的下降如何能够导致生育率的下降。

他首先的问题是:死亡率的下降给个人带来了什么?他认为婴儿和儿童死亡率的降低提高了孩子的成活率,使他们有更大的可能活到成年,这给家庭资源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人们开始对死亡率下降这一变迁作出反响,即通过感受到的家庭生活的变化感受人口压力,第一个反响是通过更加努力的工作来增加资源,这是一种非人口型的反响,第二个反响是人口型的反响,人口增长导致一些家庭成员迁移到别处,这种反响的意义体现在死亡率下降后的第二代人身上,他们有机会避免父辈经历过的大家庭问题,体验经济改善的种种好处,这种改变的动机是为了子女们能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因此死亡率下降后的二三十年生育率便会逐渐下降。

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首次把宏观上的社会人口变迁与微观的个人日常生活变迁联系在一起,清楚地描绘出死亡率下降所导致的社会运作方式的改变,前工业社会由死亡率控制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变化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它意味着由抗衡死亡率的多育生活方式向低死亡率的少育生活方式的转变。

二、子女价值理论该理论从原因层面解释了死亡率下降的层面上生育率的下降,诺特斯坦认为,死亡率的下降最终改变了人们对子女价值的看法,由此减少了生育率。

1953年,诺特斯坦指出,传统社会的高死亡率必然导致人类为了确保人口的生存而采取高出生率的人口再生产模式,但死亡率的降低改变了人们的生育意愿。

由于工业社会子女经济价值的降低和养育成本的提高,削弱了养育子女的动机,人们乐于接受控制生育的思想,因此养育子女的动机的变化是生育率下降的根本原因。

70年代,弗瑞德曼提出子女价值的概念,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子女价值的异同,由此理解生育率的异同。

他认为,人们的生育意愿植根于社会基本系统中,对子女价值的认识建立在下面九个方面:1.如何认识社会的连续性传统和保障;2.如何认识成为子女的满意程度;3.对角色动机的认识;4.对幸福爱情的认识;5.对生育子女目标和动机的认识;6.对子女社会地位的看法;7.对养育子女外在因素的看法;8.对养育子女成本的看法;9.养育子女的决策。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

问题:人口转变理论综述答:人口转变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过渡。

人口转变理论是由汤姆森、诺特斯坦、布莱克等人口学家在上世纪40—50年代从发达国家人口发展过程中研究得出的一般结论。

它是由死亡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联系中提出的关于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

下面介绍几种人口学家的人口转变理论:一、欧姆兰提出的“流行病转变理论”欧姆兰认为人类疾病类型的变化直接作用于死亡率的下降。

他提出了五个基本命题和四种转变类型,来说明流行病的历史性变化对死亡率下降及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

他提出的五个基本命题是:1、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要素;2、死亡率的变化是通过死因变化而发生作用的,这是一个从恶性传染病猖獗到人为疾病增加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3、流行病的转变过程对不同群体的功效是不同的;4、对于欧洲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来说流行病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5、流行病转变具有四种模式:(1)典型的西方模式,以西方社会近200年来的流行病的转变为代表;(2)加速的转变模式,以日本、东欧和苏联的流行病转变为主;(3)延迟转变模式,反映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变化;(4)改变的延迟模式,以中国的台湾、新加坡等为代表。

二、戴维斯提出的“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1、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首次把宏观上的社会人口变迁与微观的个人日常生活变迁联系在一起,由此迁出地描绘出死亡率下降所导致的社会运作方式的转变。

前工业社会由死亡率控制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变化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它意味着由抗衡高死亡率的多育生活方式向低死亡率的少育生活方式的转变;2、戴维斯的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目的在于回答“死亡率的下降如何能够导致生育率的下降”。

他将个人的生活变化---自我发展的愿望---和人口变化结合起来考察,结论是:个人对人口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自我发展的愿望,但他没有指出引起一种反应所需要的发展水平。

3、戴维斯认为,人们通过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感受人口压力,因此死亡率下降后的二三十年生育率便会下降。

【人口问题】中国人口转变与人口红利分析.docx

【人口问题】中国人口转变与人口红利分析.docx

中国人口转变与人口红利分析中国人口转变与人口红利分析一、我国的人口转变过程十九世纪初期,欧洲一些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开始出现长期下降的趋势。

随着死亡率的下降,生育率在十九世纪中期左右也开始下降。

由“高生育率、高死亡率”的人口再生产模式,经过死亡率和生育率的先后降低,最终实现“低生育率、低死亡率”的人口变化过程被称为人口转变。

人口转变在现代世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只有将人口转变作为核心,才能真正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口再生产模式也经历了上述人口转变过程。

在死亡率方面,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经历了迅速提升的过程。

如图1所示,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估计结果,在1950~1965年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相对稳定,在45岁上下波动,而女性预期寿命比男性略高,但差别不大。

可能受三年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1960~1965年间的男性预期寿命降为42岁,而女性预期寿命则略有上升。

预期寿命在1965~1970年则上升至59.4岁,1975-1980年进一步上升至64.6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死亡率虽然上升速度相对缓慢,但仍处于上升阶段。

在2005~2010年期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2.7岁,其中,男性预期寿命为71.1岁,女性为74.5岁。

在生育率方面,我国人口经历了阶段性下降过程。

如图2,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估计结果,尽管我国总和生育率在1955~1960年有所下降,但在20世纪50、60年代一直处于每名妇女生育5.5~6个子女的高水平上。

高生育水平和低死亡率导致人口迅速增长。

1973年,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确定了“晚、稀、少”的人口政策方针,并提出了“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

这一政策后来经过完善,发展为以“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为主要内容的人口政策。

这一政策对生育率的降低起了重要作用。

20世纪70年代总和生育率从5.9降至2.9,在20世纪80年代生育率似乎停止了下降,总和生育率一直处于2.6左右,直到20世纪90年代,生育水平才出现了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总和生育率从2.6降至1.8左右。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内容摘要:对人口转变理论的研究始于近代,目前在社会学和人口学关于人口转变的理论存在着死亡率和流行病转变理论、生育率转变理论、人口迁移转变理论和人口转变的现代化理论。

但当加入民族国家的概念考察某一时段某一国家的人口变化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四个因素:一、这个时期开始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二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三、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四、移民的数量。

本文回顾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重大转变,详细阐述我国人口变化的种种特征以及探讨深层次原因,预测我国未来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如:老龄化、人口红利等等。

关键词:人口转变、死亡率、出生率、人口寿命、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中国作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

一、自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翻开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它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

西汉时人口为5959万多人,到1949年全国人口已达5.42亿的规模,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24.36亿的22.25%。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基本保障,加上城乡医疗卫生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历史上曾经制约人口增长的战乱、饥饿、疾病等因素的作用大为削弱,导致人口死亡率急剧下降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则大幅度上升。

1949年全国人口死亡率为2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0‰,到1957年这两项指标则分别为10.8‰和23.23‰。

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转变。

到1957年时,全国的人口已增至6.47亿,建国后的8年间人口净增了10,486万人,平均每年净增1311万,形成了建国以来的第一个人口增长高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转变理论分析
从经济学理论出现的那天开始,人们就从未停止对人口-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

其中,最早的研究源于西方学者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他对人们的生育行为、人口增长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了大胆预测。

但对于人口-经济问题,虽然不同学者立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学者们长期将研究重点集中于人口数量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故得出的结论也并不一致。

直到20世纪90年代,当学者们逐渐将目光投向人口转变理论时,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才有了新突破。

人口转变理论(demographic transition)作为人口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它于20世纪30年代产生,但直到70年代后,才得以广泛应用。

人口转变理论的基本研究思路:从对人口统计资料的分析开始,根据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变化,以及符合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来描述并概括性地总结世界人口发展的演变规律、人口发展阶段以及预测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

根据已有研究,总体而言,在人口转变过程中,人口数量的增长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高人口出生率与高人口死亡率并存、人口死亡率下降但人口出生率仍较高、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同步下降。

而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类型会沿着这三个阶段有规律的向前推进,从发展初期的高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的“高高低”型人口增长模式,逐步过渡到高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和高人口增长率的“高低高”型,后又过渡到低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的“低低低”的三低型阶段。

法国人口经济学家兰德里作为人口转变理论的开创者,收集并整理了大量西欧国家的有关人口统计信息方面的历史资料,通过对各个国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经济人口进程”这一概念,并将经济要素尤其是劳动能力看作影响各国人口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性因素。

首先,在1909年,兰德里在其名为《人口的三种主要理论》一书中将人口发展历史进程划分为原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这三个阶段,并首次提出了“人口转变”这一思想。

随后,在1934年,兰德里在其名为《人口革命》的一书中将人口发展的三个阶段作了进一步描述:第一阶段,原始阶段是指从史前的西欧社会一直到新石器时代。

在这一阶段人口生育无节制,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经济发展落后且无
法对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进行任何限制,食物的多少成为决定人口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原始阶段,人口再生产呈现出“两高”现象,即高人口出生率和高人口死亡率现象并存。

也就是说,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资料不断增加,人类生育增殖的速度不断加快,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幅度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受到饥荒、瘟疫等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之这一时期战乱频繁,致使人口发展到这一阶段时,死亡率非常高。

因此,高人口生育率也正是为了弥补因高人口死亡率所导致人口大幅消亡的情况。

但是,由于受到食物供应量等方面的生活资料限制,人口也并非无限增长,由此导致人口增长率在长期内仍无法提高,一直处于极低水平。

第二阶段,中期阶段是指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中世纪时期。

在这一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与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们的温饱问题和基本生活需求得以解决,经济逐渐成为影响人口转变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不断更新,生育行为逐渐趋于理性,为了保持生活质量水平不降低,大多会选择晚婚晚育甚至是不婚不育,从而使人口生育率在这一阶段比原始阶段有了显著下降,这直接导致家庭规模开始受到限制,减缓了人口增长。

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动了工业、农业的高速发展,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水平不断突破,由此大大降低了人口死亡率。

第三阶段,具有低人口出生率和低人口死亡率的“两低”现代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经济体,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并且由于人们在生育观念上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能够自觉理性地对家庭人口再生产进行控制,因此,人们的生育行为受经济因素影响有限。

兰德里的人口转变思想的提出虽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其思想主要来源于对法国人口统计资料的经验分析,还未形成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因此后来的学者对其人口转变思想进行了补充完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转变理论又有了新突破。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有美国人口学家汤普森,他在兰德里的人口转变理论基础上将人口转变思想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扩展,试图将其人口结构有效运用到其他地区的人口理论中。

汤普森在综合分析了世界各地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三十年代这一期间内的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的情况,将人口增长模式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指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且不受限制的亚洲和非洲等一些欠发达国家,而且这些国家的人口死亡率下降速度要明显快于人口出生率上升的速度,人口增长
潜力大。

第二类是指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均在下降,人口增长率从较高水平降低到很低水平,而后人口规模不再变化,甚至可能会出现人口规模缩减的现象。

这类代表国家包括了西欧、美国以及北欧等一些国家。

第三类是指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快速下降,但为了增加生存机会人们会对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行指导干预,因此虽然人口增长缓慢但总体上处于稳定或减退阶段。

汤普森的三阶段论虽然是对兰德里人口转变理论的拓展,但在其分析中,并没有考虑到由人口变动产生的社会经济因素。

之后,在1947年,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提出了有关人口转变的“五阶段论”,他将人口发展的进程细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高位静止阶段,即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在高水平上达到均衡时的阶段,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时,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这一阶段通常会发生在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中;第二,初期扩张阶段,即人口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而人口死亡率则开始下降的阶段。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开始发展而医疗技术水平得以大幅提升,因此降低了死亡人口的增加,但是由于尚处于初级扩张阶段,经济增长发挥的作用仍较小,而高人口出生率使得人口发展在这一阶段上的自然增长率达到了顶峰;第三,后期扩张阶段,即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出现同步下降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上,由于变动幅度略低,因此人口增长速度缓慢;第四,低位静止阶段,即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均在低水平上达到均衡的阶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育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即从对生育数量的追求转向生育质量的追求,人们开始自觉采取各种避孕、节育等措施;第五,减退阶段,即人口出生率低于人口死亡率,且人口开始减少的阶段。

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使得平均人口死亡率逐渐上升,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使得人口发展到这一阶段时,人口死亡率高于人口出生率,最终使得人口数量规模逐渐缩小。

诺特斯坦在1953年的《人口变动的经济问题》一书中,将汤普森的人口转变理论进行了改进,以时间代替空间来阐释人口增长模式,提出了人口转变的“四阶段说”,逐步完善了人口转变理论。

第一阶段,具有高人口出生率和高人口死亡率的高速人口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属于前工业化阶段。

第二阶段,具有高人口出生率而人口死亡率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人口死亡率虽继续下降,但下降速度减缓,且人口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逐渐放缓,属于
工业化早期阶段。

第三阶段,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极低,人口增长愈加放缓,属于工业化持续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均下降到较低的均衡状态,人口增长率趋近于零,属于工业化完全成熟阶段。

通过收集大量相关资料,诺特斯坦在经过分析与论证后得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促使人口转变的根源。

一方面,妇女经济地位不断提升并得到社会认可,其经济价值的改变以及在传统家庭中的功能变化等经济因素使得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技术水平得以不断提高,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口死亡率。

这进一步反映出人口转变的主要动力归功于社会生产率由低到高的发展,并且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也意味着人口红利效应的产生。

此后,仍有众多学者对人口转变理论继续进行补充完善,其基本观点类似,均认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发展进程关系紧密,人口转变作为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传统逐渐向现代转变的重要阶段,需要经历从高位均衡过渡到非均衡再向低位均衡转变的长期过程。

总体而言,这一过程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口出生率基本不变,但人口死亡率开始逐步下降,人口增长率提高;第二阶段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同时人口死亡率也稳步下降,但前者的下降速度低于后者的下降速度,人口增长率居高不下;第三阶段人口出生率继续下降至一个较低水平,人口死亡率也逐步下降至一个稳定的低水平状态,人口增长率相应地下降至较低水平,最终得以形成“三低”的现代化人口再生产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