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转变理论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转变理论分析

从经济学理论出现的那天开始,人们就从未停止对人口-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其中,最早的研究源于西方学者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他对人们的生育行为、人口增长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了大胆预测。但对于人口-经济问题,虽然不同学者立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学者们长期将研究重点集中于人口数量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故得出的结论也并不一致。直到20世纪90年代,当学者们逐渐将目光投向人口转变理论时,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才有了新突破。

人口转变理论(demographic transition)作为人口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它于20世纪30年代产生,但直到70年代后,才得以广泛应用。人口转变理论的基本研究思路:从对人口统计资料的分析开始,根据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变化,以及符合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来描述并概括性地总结世界人口发展的演变规律、人口发展阶段以及预测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根据已有研究,总体而言,在人口转变过程中,人口数量的增长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高人口出生率与高人口死亡率并存、人口死亡率下降但人口出生率仍较高、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同步下降。而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类型会沿着这三个阶段有规律的向前推进,从发展初期的高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的“高高低”型人口增长模式,逐步过渡到高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和高人口增长率的“高低高”型,后又过渡到低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的“低低低”的三低型阶段。

法国人口经济学家兰德里作为人口转变理论的开创者,收集并整理了大量西欧国家的有关人口统计信息方面的历史资料,通过对各个国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经济人口进程”这一概念,并将经济要素尤其是劳动能力看作影响各国人口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性因素。首先,在1909年,兰德里在其名为《人口的三种主要理论》一书中将人口发展历史进程划分为原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这三个阶段,并首次提出了“人口转变”这一思想。随后,在1934年,兰德里在其名为《人口革命》的一书中将人口发展的三个阶段作了进一步描述:第一阶段,原始阶段是指从史前的西欧社会一直到新石器时代。在这一阶段人口生育无节制,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经济发展落后且无

法对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进行任何限制,食物的多少成为决定人口死亡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原始阶段,人口再生产呈现出“两高”现象,即高人口出生率和高人口死亡率现象并存。也就是说,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资料不断增加,人类生育增殖的速度不断加快,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幅度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受到饥荒、瘟疫等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之这一时期战乱频繁,致使人口发展到这一阶段时,死亡率非常高。因此,高人口生育率也正是为了弥补因高人口死亡率所导致人口大幅消亡的情况。但是,由于受到食物供应量等方面的生活资料限制,人口也并非无限增长,由此导致人口增长率在长期内仍无法提高,一直处于极低水平。第二阶段,中期阶段是指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中世纪时期。在这一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与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们的温饱问题和基本生活需求得以解决,经济逐渐成为影响人口转变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不断更新,生育行为逐渐趋于理性,为了保持生活质量水平不降低,大多会选择晚婚晚育甚至是不婚不育,从而使人口生育率在这一阶段比原始阶段有了显著下降,这直接导致家庭规模开始受到限制,减缓了人口增长。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动了工业、农业的高速发展,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水平不断突破,由此大大降低了人口死亡率。第三阶段,具有低人口出生率和低人口死亡率的“两低”现代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经济体,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并且由于人们在生育观念上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能够自觉理性地对家庭人口再生产进行控制,因此,人们的生育行为受经济因素影响有限。兰德里的人口转变思想的提出虽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其思想主要来源于对法国人口统计资料的经验分析,还未形成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因此后来的学者对其人口转变思想进行了补充完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转变理论又有了新突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有美国人口学家汤普森,他在兰德里的人口转变理论基础上将人口转变思想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扩展,试图将其人口结构有效运用到其他地区的人口理论中。汤普森在综合分析了世界各地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三十年代这一期间内的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的情况,将人口增长模式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指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且不受限制的亚洲和非洲等一些欠发达国家,而且这些国家的人口死亡率下降速度要明显快于人口出生率上升的速度,人口增长

潜力大。第二类是指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均在下降,人口增长率从较高水平降低到很低水平,而后人口规模不再变化,甚至可能会出现人口规模缩减的现象。这类代表国家包括了西欧、美国以及北欧等一些国家。第三类是指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快速下降,但为了增加生存机会人们会对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行指导干预,因此虽然人口增长缓慢但总体上处于稳定或减退阶段。汤普森的三阶段论虽然是对兰德里人口转变理论的拓展,但在其分析中,并没有考虑到由人口变动产生的社会经济因素。

之后,在1947年,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提出了有关人口转变的“五阶段论”,他将人口发展的进程细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高位静止阶段,即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在高水平上达到均衡时的阶段,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时,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这一阶段通常会发生在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中;第二,初期扩张阶段,即人口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而人口死亡率则开始下降的阶段。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开始发展而医疗技术水平得以大幅提升,因此降低了死亡人口的增加,但是由于尚处于初级扩张阶段,经济增长发挥的作用仍较小,而高人口出生率使得人口发展在这一阶段上的自然增长率达到了顶峰;第三,后期扩张阶段,即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出现同步下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上,由于变动幅度略低,因此人口增长速度缓慢;第四,低位静止阶段,即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均在低水平上达到均衡的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育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即从对生育数量的追求转向生育质量的追求,人们开始自觉采取各种避孕、节育等措施;第五,减退阶段,即人口出生率低于人口死亡率,且人口开始减少的阶段。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使得平均人口死亡率逐渐上升,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使得人口发展到这一阶段时,人口死亡率高于人口出生率,最终使得人口数量规模逐渐缩小。

诺特斯坦在1953年的《人口变动的经济问题》一书中,将汤普森的人口转变理论进行了改进,以时间代替空间来阐释人口增长模式,提出了人口转变的“四阶段说”,逐步完善了人口转变理论。第一阶段,具有高人口出生率和高人口死亡率的高速人口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属于前工业化阶段。第二阶段,具有高人口出生率而人口死亡率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人口死亡率虽继续下降,但下降速度减缓,且人口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逐渐放缓,属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