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信仰孔子名言100句与解释
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
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文章一:孔子的名言解析孔子是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的名言被广泛引用,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鼓舞和指南。
以下是100句孔子的名言及解析: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能够拥有远方的朋友,是一件很乐趣的事情。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勿做自己不愿被别人做的事。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道不如喜欢,喜欢不如享受。
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逐渐提高,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吗?5. 三人行必有我师。
——每个人都有可以从中学习的地方。
6.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要让自己站起来,就要让别人站起来,要让自己成功,就要帮助别人成功。
7. 治人者必先自治。
——治理他人之前,必须先管好自己。
8.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怕缺少,怕的是不平等;不怕贫穷,怕的是不安全。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果你不思考,你就不会学到东西;如果你学习而不思考,你会变得幼稚。
10. 有教无类。
——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无论他们的出生和背景如何。
11. 知足者常乐,富贵者常忧。
——知道足够就会很快乐,追求富贵会带来忧虑。
12.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当自己的父母还在时,不要轻易离开,如果离开了也要遵循正确的方法。
1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拥有适当的工具和设备。
14. 示人以温,徐听以舍。
——在教育他人时,要表现出耐心和温和,同时应该听取他们的讲话。
15. 行成于思,毁于随。
——通过出色的思考可以获得成功,随意将会导致失败。
16. 哭泣着向前迈步,胜过低头舒服地不动。
——哭泣地向前迈步,即使比不动,也是一种进步。
1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后不断实践,与朋友相处带来快乐,保持冷静和镇定是君子的品质。
18.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00句有关孔子的名言和解析
100句有关孔子的名言和解析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100句有关孔子的名言和解析。
下面是摘抄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有关100句有关孔子的名言和解析,欢迎大家来阅读!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孔子《中庸》(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孔子《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孔子《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孔子语录100句附释文
孔子语录100句附释文[标签:栏目] ,孔子语录100句附释文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摘孔子《论语》2、译文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4、译文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5、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摘孔子《论语》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孔子《中庸》7、译文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8、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摘孔子《论语》9、译文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10、译文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
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11、礼之用,和为贵。
——摘孔子《论语》1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摘孔子《论语》13、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摘孔子《论语》译文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14、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15、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16、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摘孔子《论语》17、译文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孔子名言名句100句及解释
孔子名言名句100句及解释以下是孔子名言名句100句及解释: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解释:学习后及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这句话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释: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句话强调了诚实和谦虚的重要性,在知识面前应保持敬畏之心。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释:通过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这句话强调了持续学习和反思的重要性。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则注意改正自己。
这句话鼓励人们虚心向他人学习,并时刻保持自我反省和改进的态度。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释: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鼓励人们以开放的心态去寻求知识和帮助。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
这是孔子所倡导的“仁”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解释: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和睦关系,但对问题的看法却不盲目附和;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这句话强调了和谐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释: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这句话强调了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充分准备才能取得好的结果。
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解释: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自我反省的重视。
孔子的名言警句及翻译
孔子的名言警句及翻译孔子的及翻译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
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
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
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
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
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
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
三、忠学,是修养学。
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之答禄夫天创作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4、士不成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
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
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忌,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成穷尽。
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成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成雕也。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
比方人不成造就或事物和局势废弛而无可救药。
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
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
三、忠学,是修养学。
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涵他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的教育名言(附解释)
孔子的教育名言(附解释)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能够当我的老师。
理应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4、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
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
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
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
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
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
研究如何提升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
三、忠学,是修养学。
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名言及解释
孔子名言及解释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教诲和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言辞思想简洁明了,言之凿凿,其中的经典名言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传颂。
本文将探讨并解释孔子的一些重要名言。
1. 人而不学,其儒贵则不足以为人。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在一个人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上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去学习,没有追求知识和智慧的意愿,那么他将无法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每个人身边都有值得学习的人。
孔子认为,无论一个人的地位多高,经验多丰富,总会有其他人的知识和智慧值得借鉴和学习。
每个人都应当保持谦虚的心态,不断从他人身上汲取知识。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仅仅拥有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并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只有善于行动、热爱行动的人,才能够真正获得乐趣和成功。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道德观念和待人态度。
孔子强调了人们应当尊重他人的利益和尊严,不要做自己不愿意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
他倡导的道德行为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关心的基础之上的,通过真诚的关心和善意的待人,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解释:这句话描述了君子和小人的根本区别。
孔子认为,君子是有道德原则并能够理解并履行义务的人,而小人则只追求私利,缺乏道德操守。
他强调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真正的君子才能够成为伟大的领导者和贡献社会的人。
6.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智慧、仁爱和勇气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认为,有知识的人不会困惑迷茫,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会忧虑焦虑,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困难和挑战。
智慧、仁爱和勇气是一个人成就自己和影响他人的基石。
孔子的这些名言传达了他对于教育、道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100句国学经典名人名句及译文赏析
100句国学经典名人名句及译文赏析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
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篇一: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孔子的名言出处及解释100句正文孔子的名言出处及解释100句已有.人查看过本文标签:古诗词鉴赏发布时间:2015-4-1514:07:08100%好评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孔子《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孔子《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孔子《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
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1)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2)未知生,焉知死——孔子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
——孔子4)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孔子5)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6)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孔子7)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孔子8)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9)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10)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孔子1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子12)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孔子13)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14)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15)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1)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2)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3)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孔子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6)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7)夫子莞尔而笑。
——孔子8)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9)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10)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1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12)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孔子1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14)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孔子15)学而不思则惘。
——孔子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孔子的名言及解释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名言都不陌生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名言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的名言及解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
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
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
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
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
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
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
孔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孔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孔子名言名句及解释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能够当我的老师。
理应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4、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
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
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
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
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
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
研究如何提升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
三、忠学,是修养学。
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本文是关于孔子的名言及解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有教无类。
翻译: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给别人。
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翻译: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谋划那方面的政事。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翻译:君子应该说话谨慎,做事勤劳敏捷。
6、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翻译: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翻译: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翻译: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翻译: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10、听其言而观其行。
翻译: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肯相信。
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翻译: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1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翻译: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3、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1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15、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翻译: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16、名不正,则言不顺。
翻译: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17、见得思义。
翻译: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18、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翻译:用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
19、割鸡焉用牛刀?翻译: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2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翻译: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
21、朝闻道,夕死可矣。
翻译: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
”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2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翻译: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孔子语录100句附释文
孔子语录100句附释文1、有教无类。
——摘孔子《论语》译文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摘孔子《论语》译文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朽木不可雕也。
——摘孔子《论语》译文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摘孔子《论语》译文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5、礼之用,和为贵。
——摘孔子《论语》译文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6、有杀身以成仁。
——摘孔子《论语》译文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7、道不同,不相为谋。
——摘孔子《论语》译文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8、小不忍,则乱大谋。
——摘孔子《论语》译文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9、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孔子《大学》译文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0、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译文政就是正的意思。
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1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摘孔子《论语》译文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1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译文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1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摘孔子《论语》译文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14、《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孔子《大学》译文《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译文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16、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摘孔子《论语》译文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17、当仁,不让于师。
——摘孔子《论语》译文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1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子名言100句与解释
孔子名言100句与解释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为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他的名言更是被人们广泛传颂和应用。
本文将为大家列举孔子的100句名言,并附上解释,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解释:学习永远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反复学习和训练,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只有做到这一点,人才会感到快乐和满足。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释:通过回顾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才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学习、向往的榜样。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解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只要我们愿意虚心向别人学习,就能够从每一个人身上找到自己的老师和启发。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不要做那些你不愿意别人对你做的事情。
这是对待他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石。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知识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习惯和享受。
只有喜欢和快乐地去做一件事情,才能真正做到好。
6.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解释: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纽带,没有信任的话,就不会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作为一个人,要懂得守信用,并且以身作则,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7.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解释:真正的智者不会困惑和迷失,因为他们内心有自己的坚守和信念。
仁者不会忧虑,因为他们的心胸宽广,心怀善意。
勇者不会害怕,因为他们有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
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要善待他人,就不要对他人做出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
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的学习,而应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思考和实践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关于孔子的名言以及解释100句
关于孔⼦的名⾔以及解释100句1.孔⼦名⾔的解释孔⼦名⾔及解释学⽽时习之孔⼦名⾔。
语出《论语·学⽽》:“⼦⽈:‘学⽽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废业,所以为悦。
”王释“学”与“习”为⼀义,似专指诵读。
但孔⼦教⼈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
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
”⼀指年岁,⼆指季节,三指晨⼣。
近⼈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三经概论》)。
敏于事⽽慎于⾔孔⼦名⾔。
语出《论语·学⽽》:“⼦⽈:‘君⼦⾷⽆求饱,居⽆求安,敏于事⽽慎于⾔。
’”⼜《论语·⾥仁》:“君⼦欲讷于⾔⽽敏于⾏”。
义相同。
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
慎于⾔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
”(《论语集注》)⼜释:“事难⾏,故要敏;⾔易出,故要谨。
”(《朱⼦语类》卷第⼆⼗⼆)另外在《荀⼦·⼦道》、《韩诗外传》、《说苑·杂⾔》等篇都有孔⼦语⼦路“慎⾔不哗”的记载。
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孔⼦名⾔。
语出《论语·为政》:“⼦⽈:‘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罔”,迷惘。
郑⽞注:罔,犹罔罔⽆知貌。
“殆”有两义:⼀为危殆,疑不能定。
⼀为疲殆,精神疲怠⽆所得。
当从前解。
此句可与“温故⽽知新”章合参。
近⼈杨树达注:“温故⽽不能知新者,学⽽不思也,不温故⽽欲知新者,思⽽不学也。
”(《论语疏证》)孔⼦⾸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有很深影响。
如⼦夏⾔博学近思,《中庸》⾔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信不知其可也孔⼦名⾔。
语出《论语·为政》“⼦⽈:‘⼈⽽⽆信,不知其可也。
’”郑⽞注:“不知可者,⾔不可⾏也”。
孔安国注:“⾔⼈⽽不信,其余终⽆可”。
朱熹说:“⼈⾯⽆真实诚⼼,则所⾔皆妄。
”(《朱⼦语类》卷⼆四)近⼈蒋伯潜区分信有⼆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
孔子的名言警句及翻译
孔子的名言警句及翻译孔子的名言警句及翻译导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孔子的警句及翻译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孔子的名言警句及翻译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
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
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
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
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
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
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
三、忠学,是修养学。
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教育信仰孔子名言100句与解释
一、孔子教育信仰的内
涵孔子的教育信仰就是孔子对教育的教育工作崇尚和标榜。
孔子
自述“学不厌,教不倦”,一生志学致道,从教四十余载,只为培养
君子仁人,实现教育救世。
他把教育提升到了拯救何以沧桑的唯有高度,还赋予自己“拯救者”的使命和责任,勇于担当、乐于担当。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执德不弘,信道
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无?”(《论语·子张》)为了传道救世,
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性相近,习相远”之人性观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的基点,
他正是看到了教育工作对人的发展的意义,才做到了有教无类、因材
施教,开创了平民教育之先河,取得了德育上的伟大成就;“大
同”“小康”之社会理想是孔子对教育价值认识从人到社会的延伸,“讲信修睦”“修道致和”,教育不仅可以育人美善,也可以协和社会,谋天下大同。
这是孔子对教育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他
对教育意义高度认同的体现,更是他对教育事业积极追求的一种目标
和驱动;“君子”“仁人”是孔子的教育目标。
孔子要培养的是具有
完整人际关系、并能行仁致道、实现“大同”的君子。
“仁”是君子
人格的核心,礼是君子的道德规范,义是君子的收藏价值取向,知是
君子的智慧能力,中庸是君子的处事原则;“修己”“立人”体现了
孔子的师德修养。
为了培养君子,实现教育价值,孟子先从自身的完
善做起,修己之德,具备为师学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安贫乐道,献身教育。
同时他全力钻研立人之法,确立社
会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学
思行结合。
二、孔子教育信仰的形成
孔子说:“诸君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
政》)通过孔子的终其一生年谱,我们能够发现,教育信仰在他心中
的位置,随着他的爱情境界是逐步人生提升的。
1.幼年习礼,好古敏求——孔子教育信仰崩坏阶段
孔子出生鲁国,西周文物比较佛经保存比较完好,这样的社
会风气文化环境为他“志于学”和树立坏人生榜样提供了好条件;孔
子幼年时就对“礼”个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孔子母亲也注重教养;
孔子的先世原是商代王室,家族中多有邹韬奋名士,这对孔子志学、
致道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孔子三岁丧父,幼年时的艰苦磨炼对他求
学问道也有很大影响。
2.十五志学,学而不厌——孔子教育信仰初步形成阶段
孔子自述说十五志于学,这一志向的稳定建立,是他对教育
工作认同的首要体现。
十六岁时,同时代人物子产在郑国造刑书,以“礼”“法”救世,是孔子讲授的一个榜样;时发生的阳虎事件对他
也有很大打击;二十岁左右他曾两次出仕,但只是“会计当而已矣”,“牛羊茁壮而已矣”(《孟子·万章下》),他仍然以学习为主,可
见孔子是志于学而非志于仕。
孔子一旦确立了志学之向,便学而不厌。
他研习首先是为完善自己,修己而后安人。
生命与学养并进,同时以
学会友,共同长进,乐在其中。
3.三十而立,诲人不倦——孔子教育信仰确立阶段
孔子自十五志学以来,学无常师,有闻孔子师郯子、苌弘、
师襄、老聃,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到三十岁时卓然有立,即二十五
已能达到知“礼”知“道”的程度,能依“礼”而行以致其“道”。
[1]同时据记载他三十设教,有教无类,诲人不倦,这是立人。
三十立教,投身教育,未尝无诲,这是他对教育高度认同的体现。
他曾这样
自谦:“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
已矣。
”(《论语·述而》)所以说,这一阶段孔子教育信仰确立。
4.五十知命,教育救世——孔子教育信仰淬炼阶段
三十五岁时,孔子为避鲁国内乱而去齐国晋国两年,此后回
来的十四年里就一直从事教育,他对自己志学致道的道德观念、教育
救世的人生选择不再感到疑惑,这十几年中,孔子弟子弥众;到五十
一岁时,由于鲁国内乱一时间,孔子行仁致道,见危授命,在鲁出仕。
然而孔子的礼乐之道在鲁国终究无法施行,但他深信自己就是周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于是他开始了在其他欧洲联盟的游学活动,坚持传道,一路上遇有艰险也能以苦为乐,被追杀流亡也能诲人不倦。
用钱穆先生的话讲,人当以行道为职,此属天命。
但天命人以行道,而道有不行之时,此亦是天命。
[2]经过这十四年周游列国的磨炼,他对教育工作成就君子人格、实现社会大同的极其意义更加认同,也更加同时实现明确了自己做到天命的最好方式,那就是教育。
5.七十大成,传承泽被——孔子教育信仰升华阶段
五十的知天命为孔子日后的人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纵使遇有斥、逐、困、厄,他也能不违天命,坚守仁道以教育救世,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六十而耳顺”。
他一路上与很多隐者的对话就是体现。
六十八岁,莒国鲁国面临吴国齐国的争霸越南战争,孔子被请回鲁国。
周游期间他在魏国、卫国就一直设坛教学,这次回国之后就潜心教育,不再出仕。
晚年期间,除了收徒设教,他还做了很多存留、整理、传承古代文化的其他工作,他对德育传道的教育工作信服已经由早期培养能完成救国治世使命的君子转变为培养承担传经教学、延续茹基夫文明的儒者。
在这一阶段他已能随心所欲地从事自己的志业(学与教),一生的所学、所思得以沉淀,最终正式成为集大成者。
三、孔子教育工作信仰的启示
从老子教育信仰的形成过程来看,“十五志学”是个起点和方向,这为他三十设教奠定四十了基础。
在孔子的教育信仰形成转型和发展当中,“学”一直贯穿其中,不断地学、教、问、思,使得教育其人在其不断心中不断澄明,所以说,“学”是孔子教育信仰得以确立的途径。
孔子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培养君子人格。
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具备成人的基本素质,即爱人之心。
能否做到“仁”,是判断其对教育有信仰的起码标准。
同时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能乐于付出、乐享教育成果,这也是“爱人”的自然延伸和情感体认。
而能否“至诚”,尽全力地去“爱人”,去投身教育,则反映其对教育信仰的程度。
最后“命”作为一种对自己的定性和此生,则是孔子教育生涯乃至人生旅程中克服苦难、提升境界的最大者动力。
没有这几个因素,孔子难有教育工作信仰。
当代教师其实最缺乏以上几点,尤其
是刚入职的全新教师和在校师范生,能尽早固执立志于教育,进行教
师职业生涯规划,并且花大力气学习和积累为师的素养,乐在其中、
竭尽全力、最终把教育看成是自己一生的使命,这很重要。
孔子一生在教育事业赢得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皆根源于他“学不厌、教不倦”的执著精神。
而他之所以“学不厌、教不倦”,
在于他内心对教育的那份深深的和信服,他始终坚信教育可以成就人才、协和社会。
正是有着这份对教育收藏价值的崇尚,他才对教育有
着精确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生行道救世、竭诚奉献、无怨无悔、
乐此不疲。
可以说,如果没有对教育的信仰,孔子就不可能开私学之风,更不可能有教育上的巨大成就。
孔子的教育信仰,不仅对其意义
此人有着根本性的意义,同时也对其弟子和后世学者深刻的影响。
“我国真正系统化、形成独立体系的教育工作思想,就主要是从远在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开始的。
”[3]融为一体以孔子为代表一脉相承的儒
家教育对东亚的教育、文化乃至整个历史的发展都具有巨大而深远的
影响。
“今日的世界大问题,正本清源,首应著重于教育问题上所”,“孔子思想,本于人心,达到大同,始乎人文,通乎天地。
其亲切、
平实、简易、单一之教育宗旨与其教育方法,必将为世界文化奠定其
基础,导其新生”。
[4]
参考文献:
[1]于建福.孔子的中庸教育哲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
社,2004:74.
[2]钱穆.孔子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7.
[3]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1987:11.
[4]钱穆.孔子与论语[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351.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文学院)
(责任编辑:刘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