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8.23知识拓展: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意义
中国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da3686569dc5022abea002b.png)
中国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后,为亚太经济添加了活力,保证了亚太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中国来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
中国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要积极主动,化阻力为机遇,使得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为促进亚洲各国经济健康发展、政治和谐稳定的区域合作组织。
标签: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经济合作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于1989年11月成立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
作为亚太地区政府间经济合作的最高级别机制,是亚太地区唯一一个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区域间合作组织,对推动区域贸易发展和投资自由化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入该组织极大的提升了中国在亚太地区甚至在全球的地位。
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中最大的成员国,同时也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进口市场。
不可否认,中国对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需要中国的参与,中国也需要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提供的发展机遇。
1 中国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的地位1.1 中国是亚太地区的客观地理中心中国是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的陆海复合型国家。
不仅邻国最多(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陆地邻国15个),而且处于大国最密集的地区。
中国作为亚太的地理中心,东部沿海地区拥有辽阔的大陆架并含有大量天然气和石油资源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能源储备,浅海海域拥有着种类繁多的鱼类资源。
凭借着天然优势,在东部沿岸形成了许多天然良港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绝对的便利。
这些天然优势对于中国的海洋经济与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东部沿海地区作为中国早期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最为繁荣的区域影响并带动着内陆的经济发展。
西北内陆深入到亚洲腹地,自古代就一直与中亚、西亚、欧洲保持着非常好的经济友好关系。
中国政府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开拓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与亚洲、非洲、欧洲的商业联系,对中國古代经济发展,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作用巨大。
中国加入rcep的积极意义
![中国加入rcep的积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1fb828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2.png)
中国加入rcep的积极意义
中国加入rcep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rcep是当前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其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这有助于加强中国与亚洲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
2.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rce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加速区域经济的整合和发展,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3.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入rcep将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将促进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这将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4.维护国家利益:加入rcep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之一,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
通过加强与亚洲国家的经贸合作,可以降低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强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
总之,中国加入rcep对于自身的发展和区域的繁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亚太经济合作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浅谈亚太经济合作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12600c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3.png)
浅谈亚太经济合作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亚太经济合作(APEC)是一家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它成立于1989年,总部设在新加坡,由21个经济体组成。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旨在促进亚太地区贸易、投资和经济发展。
它在促进贸易和投资、发展小企业、促进产品市场、改善技术培训和计算机化、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基础设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推进区域经济整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带动了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后,特别是入世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更加势不可挡,中国政府积极投身于亚太经济一体化,全面参与到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大力推动中国与亚太其他成员国之间便利贸易、开展投资、发展技术合作和人员交流等,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宏观层面来看,加入APEC的中国经济发展受到了四个重要的启示:首先,加入APEC有助于中国实现贸易放开和开放。
在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定和APEC实施的各项措施、例如增强外国投资、放宽准入条件、扩大服务贸易、优化投资环境以及发展规范的贸易投资环境的需要和适用性的要求,获得了极大的促进。
这有助于加快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以及促进西部大开发,这也强化了中国的外贸水平。
其次,加入APEC的中国政府继续向外国投资者放宽了准入条件,发展了客观、公正、透明的投资法规和便利的投资环境,这有助于促进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
另外,扩大服务贸易和技术合作有助于推动产业在中国落地发展,扩大就业市场,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中国实现更高、更稳定的经济增长。
第三,加入APEC有助于中国政府改善宏观经济政策,不断完善外商投资的激励措施、制定发展社会福利的政策和实施发展节能环保的措施,从而有效地提高社会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加入APEC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由于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这使得中国经济在亚太经济体共赢和平衡发展的大地图更加深入地融入其中。
高中历史必修二8.2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导学案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二8.2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导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d437a46529647d2628520b.png)
亚太经合组织历史必修二8.2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课标要求】:掌握亚太经合组织的相关史实;会比较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的异同。
【学案使用说明】:1、课前用30分钟自学完成课前独学预习案。
2、课堂上组内合作探究解决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完成课内合作探究案。
3、课后完成拓展延伸案,提高解题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记忆亚太经合组织难点:亚太经合组织的创新之处。
一、我自主,我夯基——课前独学预习案:(学习流程:课前自学教材155~156页,结合学案在教材中处理好笔记并加强记忆,完成巩固练习题,结束后立即核对答案,如有错误、再深研;如理解不深、请教对面同学,直至深透掌握。
)整体感知 形成原因形成扩大组织原则合作方式影响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形成原因:20世纪70~80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
(2)形成扩大: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12国外长会议宣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该组织。
(3)组织原则:在多年实践中,亚太经合组织形成了共同的组织原则,即: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
(4)合作方式: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称为APEC 方式。
(5)影响: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和壮大,不仅使亚太地区地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大提高,而且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中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创造出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引进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6)性质:是一个具有广泛协商功能的官方论坛和协商机构补充: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性质、政治、经济、地理位置等方面)它是一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既包括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也包括大量的发展中国家。
各成员国之间差异明显,但在经济上又有很强的互补上性。
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8.23知识拓展: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意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8.23知识拓展: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8bdc63feff9aef8941e06c6.png)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意义中国参与APEC进程,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意义:(1)参与APEC进程,有利于中国把握全球经济合作的最新发展形势,因势利导地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做出规划。
APEC的目标是2010年/2020年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分别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贸易壁垒。
中国可以根据APEC的进程,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持续推动改革开放事业。
事实上,自参加APEC以来,中国已经在改善市场准入条件方面做出了很多承诺。
1995年的大阪会议上,江泽民主席宣布中国将从1996年起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税率的决定。
过去几年中,中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已经数次降低了平均税率。
到2001年,中国的进口商品平均关税已经下降到15%左右。
(2)参与APEC进程,有利于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为中国企业创造一个更好的、更加稳定和开放的外部环境。
自由化进程是没有例外的。
市场的开放是相互的。
现在中国的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外市场的扩大,将会为中国的企业和产品提供更多的商机。
(3)参与APEC进程,有利于中国学习其他成员经济管理体制中的先进经验,完善自身的市场体制建设。
中国虽然搞了这么多年市场经济建设,但还有很多方面不完善。
APEC提供了一个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流的场所,让中国了解和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
最近几年来,中国在政府采购制度、国际电子商务管理、海关程序等方面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4)参与APEC进程,有利于中国学习其他成员先进的科学技术。
通过与APEC成员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可以加强与其他成员的交流与合作,及时把握和了解世界科技发展动态,提高中国的技术发展水平。
2001年10月21日,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01年10月21日在上海落幕。
APEC上海会议发表了《领导人宣言》、《上海共识》、《反恐声明》等一系列文件。
以此APEC上海峰会是一次历史性的、里程碑式的会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https://img.taocdn.com/s3/m/8631b6c40242a8956bece45f.png)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B.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C.重新确立欧洲的国际中心地位 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相继 成立。其中以“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促进国 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以 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主要目标的是
4. 影响:
⑴成立来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 作三个方面取得成就。 ⑵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发展有一 定影响。
名称
欧盟
建合立作时水间平 1993年
成最员高国之间 欧洲发达的差异性 Nhomakorabea国家
合作领域 经、政、军
北美自由贸 亚太经合组
易区
织
1994年
1989年
发达国家和 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
本课的重点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提取材料有效信息,了解区域经济集团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影响。 本课难点是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认识到经济区域 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区域集 团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既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又对经济全球 化起阻碍作用。锻炼学生把具体的历史现象与整体的社会背景联系 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起全面的历史观。
什么是区域经济集团?
经济区域集团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 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区域集团化的“三个代表”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一、欧洲联盟的建立
简称欧盟 European Union -- EU
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Word版含答案
![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ca21f18e9951e79a892745.png)
教学设计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整体设计本课概述战后世界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这是由于“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迅速上升;各国之间围绕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国际经贸领域的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于是,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了走经济区域化的道路。
这说明在共同的机遇和利益的驱动下,地理位置相近、政治意愿趋同,但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不仅有可能,而且还有一定的内在动力。
本课重点介绍了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向学生讲明这些组织的性质、特点及其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路设计●教学重点世界三大区域集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教学难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的原因以及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方法本课重点介绍了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即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教材知识结构清晰明了,而且内容与现实联系非常密切,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图片文字和影视资料,增加学生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感性认识,加深了解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
除了让学生了解以上三个区域集团,还应提到东盟,联系博鳌亚洲论坛,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欧洲联盟的形成过程,剖析欧洲国家的一体化由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转变的原因和实质。
(2)了解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过程,由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原因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3)了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过程,明确其特点及出现此特点的原因。
掌握中国在加入该组织后所发挥的作用,并由此引申出中国在经济区域集团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对三大经济区域集团形成过程和特点的比较,锻炼学生把具体的历史现象与整体的社会背景相联系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全面的历史观。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da9fc0fffc4ffe473268abd0.png)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首次提出:澳大利亚总理霍克2、成立:1989,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
12个成员国:美、日、加、澳、新西兰、韩国、东盟等3、1991年《汉城宣言》正式确定宗旨和目标: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变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
5、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
6、1994年《茂物宣言》提出了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时间表:发达成员不晚于2021年,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1年完全实现这一目标。
1995年《执行茂物宣言的大阪行动议程》使实现这一目标有了保障。
7、1993年,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西雅图召开,中国在会议上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提出了“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的十六字原则。
8、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
中国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重大意义:1、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表明我国改革开放的决心是坚定的。
2、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外融资和经济交往与合作,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的进步化,提高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3、进一步完善我国外经贸管理体制,促进外经贸事业的稳步发展,这对于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有利于加强反恐合作,为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创造和平与安全的环境。
相关高中历史知识点:欧洲联盟欧洲联盟的建立:1、原因:(1)受苏联威胁,所以要联合御强(2)受美国控制,想要联合自强(3)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联系日益紧密,所以要联合起来,重振雄风。
2、过程:(1)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订: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2)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签订(即《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3)1965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4)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又称《欧洲联盟条约》);(5)1993年生效,欧盟正式建立。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37776d0033687e21af45a985.png)
必修2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导与练【重点讲解】一、欧洲联盟成立的意义1.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2.对世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3.对中国:欧盟的关税、规则、壁垒,包括手续都是统一的,中国如进入其中一国,也就进入了欧盟各国,减少了入关和流通成本。
同时,欧盟各领域都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的原因1.20世纪60、70年代后美国世界霸主地位衰落,日本和西欧崛起,使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向美国、日本、西欧相抗衡的三极格局转变。
2.随着世界政治和军事局势的日趋缓和,国际斗争的焦点逐渐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
各大国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都不失时机的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3.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商品、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4.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三、经济区域集团化产生的利与弊1.利:促进了各集团内部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强和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促进各国更加着重于经济科技力量的较量;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加速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
2.弊: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虽然是历史发展潮流,但他也有些负面影响。
经济区域集团经济合作的优惠措施只是针对成员国的,不利于非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也不利于缩小当今世界的贫富差距,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更不利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难点分析】一、三大经济区域集团的特点1.欧洲联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经济集团,它不但是经济实体,也是政治实体,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合作内容囊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
2.经济区域集团并不要求成员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必须一致,北美自由贸易区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这也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最大特点。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5.25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积极意义文本素材岳麓版必修2.doc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5.25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积极意义文本素材岳麓版必修2.doc](https://img.taocdn.com/s3/m/753c1e981711cc7930b7160e.png)
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积极意义
第一,维护和平稳定。
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增进了成员国人民和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在争议敏感的问题上,中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发挥了很好的协调作用,对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促进共同发展。
由于APEC是距离中国最近的区域经济组织,又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不言而喻,中国对APEC区域内的经济起到了很大影响。
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既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
第三,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推行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主张与其他国家建设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促进双边、多边合作,在有力地推动了亚太区域合作格局形成的同时,也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的前进步伐,提高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作用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dcba93431126edb6f1a10cc.png)
17 年后,中国已取代四小龙成为亚洲向工业化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从 亚洲出口到日本、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中国的平均市场份额上升了 42%。而同时,四小龙对这些市场的占有份额却显著下降了。1993 年亚洲向工业化国家出 [3] 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份额。如下图
中国在整个亚洲向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比重亦从 1998 年的 2%迅速增加到 1 993 年的 41%。 第二,中国 APEC 中的贸易创造呈上升趋势,促进 APEC 经济的快速发展。 [4] 如下表亚洲、中国和四小龙的贸易创造(1978-1993)
7p1821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中国坚持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两个轮子一起转反对apec中某些个别成员提出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先于经济技术合作的观点始终不渝的坚持两个轮子一起转摆明自己的立场给apec各成员树立榜样同时也为apec提供强有力的信号
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作用与影响
从 1978 年到 1993 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可看出:中国的经济发展给 APEC 带来机遇,推 动 APEC 自身的发展。 第三,为 APEC 创造稳定的环境,使 APEC 的地位更加坚定。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亚洲各国带来沉重的打击,加速 APEC 各成员之间的动乱, 加剧亚洲局势的紧张。在本次经济危机阴影的笼罩下,APEC 中除中国外的各成员纷纷宣布 货币贬值,加剧各国货币的竞争;而中国则宣布人民币不贬值,避免各国货币的竞争与经济 陷入恶性循环发展的状态,给亚洲各国经济的稳定,复苏提供可靠的保障与强有力的支撑。 推动 APEC 的正常运转,为 APEC 注入强大的动力,推动亚洲经济的复苏与发展,维持亚 洲经济增长的势头, 维护亚洲和平, 促进亚洲经济的发展。 同时, 维持亚洲经济环境的稳定, 树立中国在 APEC 中的经济形象,使 APEC 的地位不容置疑。 第四,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推动 APEC 的深化,拓展与推移。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 保持约三十年的增长。 中国于 2007 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2009 年上半年中国的出口 额微超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2010 年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中 国还是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恢复过程中最重要的引擎。[5](P15)2010 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 本,拿到经济总量的银牌,排名世界第二。[6]经济实力的增长,不断地与 APEC 开展经贸合 作。在 APEC 中,中国本着平等互利,共同繁荣的宗旨;本着平等,公平,公正,合理, 多边与双边,区域开放,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与 APEC 展开合作。[7](P18-21)在贸易 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中国坚持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经济技术合 作两个轮子一起转,反对 APEC 中某些个别成员提出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先于经济 技术合作的观点,始终不渝的坚持两个轮子一起转,摆明自己的立场,给 APEC 各成员树 立榜样,同时也为 APEC 提供强有力的信号。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方面,尽管中国 作为发展中国家, 推行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会给中的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 但中国加入 APEC 后,积极参加 APEC 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的行动。1995 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宣 布:中国对 APEC 贸易投资自由化”首次投入”,包括从 1996 年起大幅度降低进出口关税等内 容。1996 年 11 月中国与 APEC 其他成员一起提交自由化单边行动计划;至 1998 年,中国 于 APEC 其他原有的 17 个成员提交三次行动计划。另外,中国也积极参与 APEC 贸易投资 集体化行动,加强 APEC 各成员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推进 APEC 的发展。在经济技术合作 方面,中国不断地率先进行经济技术合作,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产业科学与技术,能源与贸 易,海洋资源保护,农业技术合作,技术设施等项目并根据国家领导人的承诺选择相应的高 新技术开发区,在各高新技术开发区之间展开合作,建立密切联系。2009 年,在新加坡举 行的 APEC 第十七次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中国将拨款 1000 万 美元设立中国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基金,用于鼓励中国相关企业同样部门参与 APEC 经济技 术的合作。为 APEC 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自然而然的推动 APEC 的深化,拓展与推移。 第五, 中国与 APEC 的关系是:中国的发展需要 APEC,APEC 的发展同样需要中国。 APEC 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需要 APEC,没有中国的参与,APEC 是不完整 的。首先,中国参与 APEC 的进程,有利益中国把握全球经济最新发展的新形势,因势利 导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进程。这是中国强国之路,富国之民的必然选择。中国参与 APEC 不断地降低进出口关税,至 2001 年已降至 15%左右。其次,中国参与 APEC,有利益提高 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创造出更加有利的环境。同时,又可以借鉴 APEC 各成员的经济管理之先进经验,完善自身的经济体制建设。今天的市场是开放与竞争 并存的市场。现在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是过去无以伦比的,国内国际市场明显扩大;将为中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8.23课文注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进程及特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8.23课文注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进程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00fbeb4a0116c175e0e480b.png)
课文注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进程及特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成立于1989年,是亚太地区影响最大的地区合作组织。
其宗旨是维护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增进成员国间的相互了解和经济交往,推进区域内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
该组织现有21个成员国、地区,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本区域国家和地区加强多边经济联系、交流和合作的重要组织之一,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或亚佩克。
A.进程1980年9月成立的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ECC)可以说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雏形,它是由亚太地区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界、学术界和以个人身份参加的政府官员组成的,探讨、协商区域经济合作的半官方性质的论坛。
虽然该组织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和协调工作,但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其作用越来越有限。
为此,1989年1月,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在访问韩国时提出“汉城倡议”,建议召开亚太地区各国部长会议,以讨论加强地区经济合作问题。
经过磋商,同年11月5—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首届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1991年11月,在“一个中国”和“区别主权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原则基础上,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同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随后,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与智利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成为成员国。
1998年11月,秘鲁、俄罗斯和越南也被吸纳为成员国,从而使亚太经合组织拥有21个成员国及地区。
1990年7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2届部长级会议首次明确将“贸易自由化”作为APEC的中心议题;翌年11月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3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亚太经济合作汉城宣言》,强调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了APEC的宗旨、目的、活动范围和合作方式;1992年9月的曼谷第4届部长级会议决定在新加坡设立秘书处,从而向建立合作机制化方面迈进了一步;1993年11月在西雅图召开了第5届部长级会议,发表了《贸易与投资框架宣言》,将合作的重心开始定位在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方面,同时还召开了第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决定APEC每年举行一次成员国首脑非正式会议,使组织级别有了重要的提升;1994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召开的第6届部长级会议以及随后在茂物举行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就实现贸易自由化问题进行磋商,通过了《茂物宣言》,各国领导人对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技术合作做出了承诺,发达国家不晚于2010年、发展中国家不晚于2020年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目标。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https://img.taocdn.com/s3/m/c85f1dac2e3f5727a4e9624c.png)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1、原因:(1)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联系加强。
(2)经济区域化趋势的推动。
2、过程:(1)1989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2)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汉城会议,通过《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3、组织宗旨: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4、组织特点: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5、组织性质:是一个经济贸易合作论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对中国的贡献: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积极支持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出“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原则;在上海举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意义:1、亚太经合组织自成立以来,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
2、亚太经合组织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成员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相关高中历史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国家外交纲领性政策,由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于1953年底在访问印度时提出,并于1954年成为指导中印,以及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后来渐渐发展成为指导中国与多国关系的处理原则。
首先与苏联建交原因:1、美国与一系列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不与中国建交;2、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愿同中国建交并互派大使;3、为了在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中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原因与目的: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提出:1953,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3、完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4、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中国加入APEC的原因与意义
![中国加入APEC的原因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61aa7c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1.png)
中国加入APEC的原因与意义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曼蜀田2002年第6期中国加入APEC的原因与意义.赵志(中共成都市委党校科技文史部,四川成都610081)内容摘要: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得利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而对外开放无疑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怎样认识中国与APEC的关系,在加入了WTO以后是否还有必要加强在APEC中的活动?本文拟将从中国为什么要加入APEC的角度,通过分析中国加入APEC的动机,进而阐明了中国加入APEC并不是一种短期行为,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广泛的现实需求.因此,本文认为在加入wro以后.中国与APEC的关系不仅不会疏远,相反中国将更多的致力于在APEC中的发展.关键词:中国;改革开放;亚太经济合作组织j地区经济一体化.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79(2002)06—0037—02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决策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机会,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升,经济增长率出现了中国经济史上罕见的快速.而正是在此时,中国在1991年正式加入了亚太地区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为了该组织的正式成员.中国何以要在这时加入APEC,加入APEC又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呢? 本文认为中国加入APEC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 其具体的原因与意义分述如下:首先.中国加入APEC是改革开放的需要.在中国进行的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经过了艰苦奋斗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又经历了正反两种实验之后才找到的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从康梁的变法到洋务运动,在列强的欺辱之下,中国人民便开始了寻找一条能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其后孙中山的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中国皇帝,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面貌,没有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振兴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浴血奋斗之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制度,才从制度上解决了为中国经济发展与振兴的根本问题.但建国以后的特殊国际环境,造成了不能实事求是地按经济规律发展经济的行为,以及不恰当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这些冒进的结果,严重的约束了生产力的发展并阻碍了中国经济的进步.正是出于对发展经济失误的思考,尤其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中国共产党才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将发展经济,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改革开放的发展思路,完全符合了当时的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但中国共产党却以务实的与中国的国情相吻合的,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度进行了稳健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白走了一条从实验到推广,从部分到全部,从沿海到内部,从东部到西部的渐进式的改革开放道路.它不是象前苏联东欧那样,推翻已有的宪法和法律制度,完全以建立西方式的民主社会为终极目标,而是在保证已有的社会主义的宪法和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的改革.中国的这种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完全符合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文化与民主意识还不够完全的现实,在保证安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的发展现实,证明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与英明.但当改革开放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怎样从经济环境,现实连接上保证改革开放道路越走越广,改革开放的程度更加深入,更加广泛,这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加入APEC 既是适应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猛发展的需要,也是从经济环境,现实连接上保证改革开放道路继续往前走并取得更大成绩的最好保证.其次.中国加入APEC也是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开始便伴随着发展对外经济,通过对外贸易,国际投资,利用外资等诸多方式,在融入国际经济的收稿日期:2002—10—27作者简介:赵志(1960一),男,四川成都人,中共成都市委党校科技文史部副教授,主研亚太地区经济与文化.37过程中,最大可能的利用国际资源以推动中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提出改革开放的治国方略,到中国加入APEC的1991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十分迅猛,1980年进出口总额为381.4亿美元,1985年上升为696.0亿美元,1988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27.9美元,1991年达到1357.0亿美元.中国在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还积极利用外资,1979年到1991年批准外商投资企业的项目与金额也都逐年增长,1979年至1986年七年共只有7819个项目.协议外资金额为191.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是65.9亿美元;而1988年一年便达到5945个项目,协议外资金额为53.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31.9亿美元;1991年批准外商投资项目为12978个,协议外资金额119.8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43.7亿美元.除此之外,中国还广泛地进行劳务输出,国际承包等.中国通过发展对外经济.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已经离不开对外经济.然而,在当今国际经济中保护主义与地区集团化不断发展的时候,中国要能持续地发展对外经济,便不能只依靠单边的经贸协议,而必须加入多边的和诸边的经济合作.因此,加入APEC既能是适应世界经济地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保持对外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第三.中国加入APEC是维护地区安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地区环境的需要.邓小平曾指出:”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之,我们诚心诚意地希望不发生战争,争取长时间的和平,集中精力搞好国内的四化建设.”(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江泽民也明确指出:”我们常说我们外交工作的根本目标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我们的国际和平环境,特别是和平的周边环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为祖国的统一大业服务.”(江泽民《在第八次驻外使节会议上的讲话》).自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国的竞争进入了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中国政府敏锐地观察到了当代世界的这一特征,积极地利用世界变化的这一趋势,以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但在中国国力日益增长的同时,一种与中国经济发展极不协调的,给中国经济发展造成障碍的”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也甚嚣尘上,与日俱增.当然,就其论调的名称是一致的,但其论调后面的担心却是各异的.有的是别有用心, 有的却是多余的担心.如美日的右翼势力,其论调的核心是担心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会更多的威胁他们的价值观和国家利益;而象东盟这样的一些集团和国家,地区,由于其生产与产品与中国有更多的相似,更多地是担心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会冲击他们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担心强大的中国会以国家力量影响因同质经济品质而发生的经济争端.由”中国威胁论”造成的对中国发展经济的担心和冷漠,不仅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引发了许多经济纠纷.如日本对中国产品可能冲击日本市场,而偏激地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作法;怕日本企业对中国投资过度,造成日本国内的产业空洞化而采取的限制措施等.38中国加入APEC,便可以利用APEC这样一个平台,尽量解释中国发展经济的根本目标,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安全稳定的作用.并在APEC经济体中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展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负责的形象.同时,作为经济体的一员,中国可以通过历届会议的协商,在融入地区经济的过程中,申诉自己的主张并努力构筑一个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展环境.第四,中国加入APEC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的,最好的选择.当今世界经济趋势是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地区经济集团化不断涌现,全球化和区域化经济并行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在增强国力和发展经济的时候,都十分重视顺应这两种趋势,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区内资源发展自己的经济.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之初,便是以对外开放作为重要的部分,在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发展自己.就中国经济今天取得的成绩来看,融人世界经济,共享世界经济与科技成果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无疑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应是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当今国际经济的环境下, 中国经济要持续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大环境.融人世界经济是保持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在今天地区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时候,要融人世界经济,避免贸易壁垒的阻拦,加入全球多边体系和地区经济体系将是最大限度保护本国利益,参加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最佳方式. 为此,中国政府在1986年便向GAIT提出了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合法地位的问题.此后,中国在1991年又加入了亚太地区最大的地区性经济组织——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很显然,中国加入APEC是中国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融人世界经济的最好方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可进一步看到,中国加入APEC不仅是对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适应,而且也为中国加入wro提供了一个准备的环境,即我们可以把加入APEC看成中国加入wro 的”预备学校”.由于APE(;合作所倡导的”自愿,协商,平等,互利”的大家庭合作原则,使中国在加入APEC时不必付出象加入wro那样的高昂代价.但在加入APEC后,中国却可以在APEC自愿和协商的框架内,学习世界经济规则;逐步改革中国经济运转中与世界经济不相吻合的部分;并根据中国的国内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有步骤的逐渐降低中国较高的关税保护,逐渐废除非关税措施;更多地开放中国的市场,尤其是服务业的敏感部门,为加入wro准备运行环境.事实也清楚地证明了这一效应:中国市场经济环境的形成与完善;中国关税的大幅下降;中国非关税壁垒的大力清除;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的日益完善等等,无一不是在中国加入APEC后逐步进行的.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到,中国加入APEC既是一种被迫行为,也是一种主动行为.但无论怎样,中国加入APEC后所得到的收益是丰厚的,它不仅使中国在联系世界上找到了一个途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它为中国展示大国风采,构建稳定的地区安全环境找到了一个平台.同时,客观上, 它还为中国加入wIU准备了充分的环境.责任编辑:曹福田。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中国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02b35b4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8.png)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中国引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一个由21个符合太平洋地区的经济体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
中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也是APEC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本文将探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中国的关系,包括中国的参与背景、合作领域和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
中国的APEC参与背景中国于1991年加入APEC,并成为了该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中国的APEC参与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时期。
当时,中国正在转变其经济发展模式,并希望加入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以推动其对外开放政策。
中国的加入为APEC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潜力和机遇。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和第二大的经济体,其市场的开放和经济增长对整个亚太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在加入APEC后,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
合作领域APEC与中国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合作,包括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等。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合作领域:贸易与投资自由化APEC与中国一直致力于促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
双方致力于降低贸易壁垒、提供投资便利,为亚太地区的企业创造更有利的商业环境。
中国通过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并参与了APEC的自由贸易区倡议。
区域经济一体化APEC与中国共同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双方通过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加强经济合作和区域连接,致力于实现更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国主动参与APEC的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APEC与中国共同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等。
双方积极合作,通过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行动,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对中国的影响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经济领域,APEC为中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合作平台,促进了中国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知识点3_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知识点3_亚太经济合作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b8987ab6d4d8d15abe234ed5.png)
由于成员国之间政治经济上的巨大差异,在推动区域经济 一体化和投资贸易自由化方面要想取得“协商一致”是非常困 难的,APEC成立之初就决定了其决策程序的软约束力,是一种 非制度化的安排。不具有硬性条件,只能在自愿经济合作的前 提下,以公开对话为基础。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答案】
表现:二战后,环太平洋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最有活力实 力令世界瞩目;美国经济保持首位;亚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飞 速发展,亚洲经济崛起,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的提升; 环太平洋地区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影响力巨大:北美自由贸 易区、东盟、亚太经合组织;(2分)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
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 、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 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 。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11月,中国 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华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 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目前 ,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
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四大洲,成员国之 间存在着文化与历史的差异,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存在差异。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中国的关系】
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华台北和香港( 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5.秘书处组织特点: 北美自由贸易区三国同时也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
(2)松散性的经济论坛 APEC是一个区域性的官方经济论坛,在此合作模式下,不
存在超越成员体主权的组织机构,成员体自然也无需向有关机 构进行主权让渡。 (3)开放性
高中历史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备课资料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备课资料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a47cb84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5.png)
此刻世界的经济地区公司化- 备课资料学习目标1.正确剖析经济地区公司化趋向出现的原由。
2.掌握理解欧洲结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个重要观点。
3.总结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过程。
4.剖析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
5.剖析理解经济地区公司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害。
教材习题商讨一、本课测评1.你以为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有什么重要意义?分析:因为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审题很重点,既要答出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对中国的作用,还要答出中国对亚太地域的贡献。
参照答案:( 1) APEC作为亚太地域级别最高的经济合作论坛,为中国领导人睁开领袖外交和对外宣传供给了一个重要的场所。
中国领导人就国际、亚太地域和中国的发展发布了一系列主张,对稳固和发展我国与各大国及周边国家的关系起到了重点性的作用。
(2) APEC是我国参加世界经济全世界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度,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渠道。
APEC包含了美国、日本在内的我国大多数主要贸易伙伴。
也有益于我国挣脱长久游离于多边和地区经济组织以外的不利境地,加快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3) 10 多年来,我国在电信、交通、能源、人力资源开发、环保和科技、大海资源保护等领域,充足利用了APEC的信息和技术。
(4)中国对保护亚太地域的稳固与安全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且中国仍是最大的投资和贸易区,跟着中国开放步伐的逐渐扩大,势必为各成员创建更大的发展空间。
2.简述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过程。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依据事件的进度正确表达即可。
参照答案:( 1) 20 世纪 80 年月初,美国和加拿大为扩大经济往来、促进自由贸易,踊跃进行谈判和协商。
1988 年,美国和加拿大签订了《美加自由贸易协议》,其内容除对于商品、劳务方面的自由来往,还包含放松金融管束和实现投资自由化等,《美加自由贸易协议》,标记着北美贸易区的萌生。
( 2)《美加自由贸易协议》后,协议范围又扩展到墨西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意义
中国参与APEC进程,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意义:
(1)参与APEC进程,有利于中国把握全球经济合作的最新发展形势,因势利导地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做出规划。
APEC的目标是2010年/2020年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分别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贸易壁垒。
中国可以根据APEC的进程,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持续推动改革开放事业。
事实上,自参加APEC以来,中国已经在改善市场准入条件方面做出了很多承诺。
1995年的大阪会议上,江泽民主席宣布中国将从1996年起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税率的决定。
过去几年中,中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已经数次降低了平均税率。
到2001年,中国的进口商品平均关税已经下降到15%左右。
(2)参与APEC进程,有利于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为中国企业创造一个更好的、更加稳定和开放的外部环境。
自由化进程是没有例外的。
市场的开放是相互的。
现在中国的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外市场的扩大,将会为中国的企业和产品提供更多的商机。
(3)参与APEC进程,有利于中国学习其他成员经济管理体制中的先进经验,完善自身的市场体制建设。
中国虽然搞了这么多年市场经济建设,但还有很多方面不完善。
APEC提供了一个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流的场所,让中国了解和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
最近几年来,中国在政府采购制度、国际电子商务管理、海关程序等方面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4)参与APEC进程,有利于中国学习其他成员先进的科学技术。
通过与APEC成员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可以加强与其他成员的交流与合作,及时把握和了解世界科技发展动态,提高中国的技术发展水平。
2001年10月21日,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01年10月21日在上海落幕。
APEC上海会议发表了《领导人宣言》、《上海共识》、《反恐声明》等一系列文件。
以此APEC上海峰会是一次历史性的、里程碑式的会议。
它所取得的进展将对APEC组织的未来、亚太区域政治与经济的未来发挥深远影响。
4.中国在APEC进程中的贡献
自加入APEC以来,中国积极参与APEC组织的各种活动。
在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APEC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自加入APEC后,中国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出发,参与APEC基本原则的讨论和制定。
1991年11月,在出席加入APEC后首次部长级会议──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代表钱其琛和李岚清就提出,亚太经济合作应坚持三项原则:多样性、互利性和开放性。
在1993年西雅图第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江泽民主席指出APEC应当是一个开放的、灵活的、生动活泼的、较为宽松的经济合作论坛和磋商机构,而不应成为一个封闭的、机制化的经济集团;提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是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的原则。
1994年,在茂物会议上,江泽民对亚太经济合作的未来提出五项原则性建议:①相互尊重、协商一致;②循序渐进、稳步发展;③相互开放、不搞排他;④广泛合作、互利互惠;⑤缩小差距、共同繁荣。
1995年,在大阪会议上,江泽民提出了开展经济合作的五项主张:①要把亚太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展开合作的根本目标;②要为发展中成员经济秩序增长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③要坚持自主原则;④要尊重差别,把握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合理速度;⑤要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与经济技术合作并重的方针。
(2)参与APEC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行动。
尽管作为发展中国家,推行贸易投资自由化对于国内产业将造成较大的冲击,但中国在加入APEC后还是积极参与了APEC的主要贸易投资自由化行动。
1995年,在大阪会议上,江泽民宣布了中国对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的“首次投入”,包括从1996年起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平均关税水平从35.9%降至23%)等内容。
1996年11月,中国与其他APEC 成员一道提交了贸易投资自由化单边行动计划。
到1998年,中国也同其他原17个成员一样提交了三次单边行动计划。
中国还积极参加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的集体行动,加强与APEC其他成员的协调和合作,以共同推进APEC的贸易投资自由化。
(3)积极推动APEC的经济技术合作。
在APEC成员中,中国一贯主张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均衡发展,强调成员之间密切合作对增强经济增长潜力,尤其是对发展中成员的重要性。
在1997年温哥华会议上,我国领导人建议,要充分开放技术贸易市场;鼓励和加快高新技术向所有成员特别是发展中成员转移;促使知识产权制度更加合理化;并倡导制定《走向21世纪的科技产业合作议程》。
1998年的吉隆坡会议通过了这一文件,中国政府专门援款
1000万美元,设立“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科技产业合作基金”,用于资助我国与其他成员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并提出了一系列合作项目建议。
在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众多领域中,我国积极参与了人力资源开发、产业科学与技术、能源、贸易和投资数据、贸易促进、海洋资源保护、农业技术合作、技术设施建设等项目,并根据领导人会议的承诺,选择了五个对APEC开放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在各成员高科技工业园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这些方面的具体行动,发挥了我国作为发展中成员的优势,是对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积极贡献。
(4)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地区经济。
中国是APEC成员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亚太地区最具潜力的大市场,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是APEC成员中表现最出色的经济体之一。
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经济仍能保持较快增长,并且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即使在1998年对亚洲出口比上年减少了90.75亿美元,降幅达12.5%的情况下,我国仍然承担了巨大压力,避免了各国货币竞相贬值,使地区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的不良局面。
对于中国市场在亚太地区的重要性,APEC 各成员有非常充分的认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从APEC成员的进口年增幅保持在11%左右,为各成员的资金提供了安全的、可预见的、具有巨大盈利潜力的投资环境。
因此,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对于稳定亚太地区经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推进APEC进程所必需的宏观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