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诗五步法顺口溜

合集下载

教孩子背诗七步法

教孩子背诗七步法

教孩子背诗七步法
教孩子背诗七步法
睡前:
第一步:睡前妈妈或爸爸慢慢读诗三遍,加深孩子对古诗的印象。

如果孩子跟读更好,但我女儿是从来都不配合的,不过这也锻炼了她很好的倾听能力。

第二步:再一字一顿读诗一遍,故意不读最后一个字,等孩子来接。

如不配合就再读一次,再给她机会接,直到接的流畅为止。

(我家宝贝一般两遍即可。


第三步:再一字一顿读诗,故意不读最后两个字,等孩子来接。

反复练到熟练为止。

(此步骤我女儿一般也是一两遍搞定。

)晨起:
第四步:宝爸或宝妈有感情朗诵古诗一遍,重新唤起孩子的记忆。

第五步:直接让孩子接诗。

(最后两个字或一个字。


第六步:家长读第一句,让孩子接下一句。

如果孩子记的不好,其间家长可教读几遍。

第七步:你说题目,让孩子自已背吧!别忘记再表扬孩子一句哟!。

小学古诗词“五步”教学法

小学古诗词“五步”教学法

小学古诗词“五步”教学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由于文言词语较多、意义浓缩性强,且内容时空跨度大,加之小学生认知层次较低,对历史背景与生活环境缺乏认识,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使得他们在学习古诗时有一定的障碍。

因此正确、深入地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成为学习中的难点。

这就要求教师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好地给学生提供学习古诗词的平台,激发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让学生不仅能背而且会学。

一、以读入诗,看图初悟这里的“读”是让学生初读诗词,整体感知,对古诗词有一个大概了解。

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文,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

然后,用同桌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诵读。

这里,教师可相机范读。

加强这一环节,才能充分发挥诗歌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学生才能辨味诗的语言,才能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每首古诗词都配有中国画,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画,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让学生学会看图结合诗歌说话,初步感悟诗歌讲的大概内容。

如第八册课本古诗《乡村四月》中,景物的描写仅寥寥几字,要让学生领会到景物的“翠绿”“有趣”,离不开有色彩的配图。

欣赏图画后,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原野一望无际的绿,以及乡村四月人们一片忙碌的情形。

二、创境解题,知人论世现代的古诗词教学除了可以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去理解诗题外,更要讲究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既是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也是一种基本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比如在二年级教《赠汪伦》时,我给学生讲述汪伦奉邀李白的趣闻:汪伦是唐时泾县人,喜与文人相交……李白与汪伦在桃花潭每日朝夕相伴,饮酒论诗,观赏美景,情谊深长。

数日后李白辞行,汪伦特赠名马8匹,官锦10段,亲自将李白送至泾川岸边。

诗歌教学的五步法

诗歌教学的五步法

诗歌教学的五步法一、读通诗句。

诗歌嘛,首先得读得通顺。

就像我们走路得先把路走顺溜了一样。

学生拿到一首诗,先让他们大声地读出来,把每个字的音都读准咯。

有些古诗里的字现在不常用,读音可能比较特别,比如说“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这个“斜”字可不能读成“xié”。

读通诗句就像是给诗歌的大门找到了钥匙,要是连字都读不对,那后面可就全乱套了。

在这个阶段呢,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第一遍可能磕磕巴巴的,但是读着读着就顺了。

而且在读的过程中,他们能初步感受到诗歌的节奏。

就像儿歌一样,诗歌也是有它自己的节奏的,读通了才能体会到这种节奏美。

二、理解字词。

读顺了诗句,就得开始琢磨里面的字词了。

这就好比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得知道他叫啥名字,是做什么的。

诗歌里的字词都很有讲究,一个小小的词可能就蕴含着大大的学问。

拿“春风又绿江南岸”里的“绿”字来说,王安石可是费了好大的心思才选了这个字呢。

之前他用过“到”“过”“入”等字,最后才确定为“绿”,这个“绿”字啊,一下子就把春天那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给写出来了,它不只是说春天到了江南岸,还让我们仿佛看到江南岸一片翠绿的景象。

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就要带着学生一个词一个词地去理解,这个词在诗里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什么特殊的用法或者含义。

三、剖析意象。

理解了字词,接下来就要走进诗歌的意象世界啦。

意象就像是诗歌的密码,每个意象都代表着一种情感或者一种意境。

比如说月亮这个意象,在很多诗里都有出现。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里的月亮就代表着思乡之情。

在教诗歌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然后分析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或者意境。

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里面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表达了游子漂泊在外的愁苦。

通过剖析意象,学生就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了。

学古诗五步法顺口溜

学古诗五步法顺口溜

学古诗五步法顺口溜学古诗五步法顺口溜学古诗,五步法,先读懂,再模仿,默写诵,反复练,善用典,用意显。

一步目,读懂诗,通读全文,把握节奏。

研究句意,体味语感,深入思考,领略精髓。

二步目,模仿诗,笔锋飘逸,意境流动。

千头万绪,思路宽广,心中乐曲,吟咏动容。

三步目,默写诵,字字流畅,字音婉转。

速度适宜,声音优美,情感融入,表达淋漓。

四步目,反复练,刻苦钻研,勤奋刻苦。

多读多写,不断修炼,诗词功夫,将无穷无尽。

五步目,善用典,古人智慧,谋取参考。

典故比喻,表达生动,情景交融,用意显明。

学古诗,五步法,顺口溜,易记牢。

读懂诗,模仿憭,默写诵,反复练。

善用典,用意显。

如此练诗,功夫到家。

学古诗可以让人开阔视野,裨益人生。

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到人类的智慧和情感。

下面详细介绍五步法。

第一步是“读懂诗”,这一步非常关键,只有真正理解了诗的含义,才能更好地模仿和吟诵。

首先,应该通读整篇诗,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接着,要仔细研究句意,体味语感,深入思考,领略精髓。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作者的生平和历史背景,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境界尤为高深。

第二步是“模仿诗”,这是锻炼写作能力的关键步骤。

模仿诗可以在语言、用词、意境等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诗的结构和特点。

在模仿时,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不断琢磨,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掌握描绘情感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然而,模仿不等于抄袭,应该注意保持自己的创新和独特。

第三步是“默写诵”,这个过程可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提高口感和手感。

在默写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古人的语言和节奏,感受情感的真实和魅力。

第四步是“反复练”,这是任何技能的必经之路。

只有坚持不懈地练习,不断地琢磨和改进,才能将熟悉和掌握古诗的技巧。

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句子的层次和呼吸,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的发音和语调。

第五步是“善用典”,这是诗歌的精华所在。

中学语文古典诗词鉴赏口诀

中学语文古典诗词鉴赏口诀

中学语文古典诗词鉴赏口诀表达技巧和形象,思想内容加语言。

素质修养固根本,神游于古想联翩。

诵读咏叹兴会至,语言突破发先端。

平仄对仗适格律,押韵也使语序缠。

语言风格有特质,术语种类要记全。

质朴清新别绮丽,简练隽永意味先。

诗中意象无限广,主客相融滋味长。

离愁别绪托折柳,望月怀远尽思乡。

竹菊梅兰君子范,春草无涯友情芳。

燕飞世迁夫妻苦,杜鹃啼血寄凄凉。

蝉鸣高洁虫悲误,鱼传尺素鸿雁忙。

凡此种种难尽举,骚人寓意话衷肠。

分门别类条理化,意境初解识诗章。

抒情方式要记清,直抒胸臆显爱憎。

更兼触景生情意,融情入景风雨惊。

托物言志诗魂寄,尽吐块垒见真情。

侧陪正面静衬动,乐景哀情反相成。

烘云托月手法老,虚实结合更鲜明。

双关互文兼对仗,铺陈排比并比兴。

跨过表达技巧隘,评价顺水有乘风。

思想内容怎评价?胸存类型不驳杂。

写景寄旨表不群,咏物抒怀写高雅。

羁旅行役寻常见,思亲怀乡拟不差。

故道长亭别情重,多言不忍少旷达。

怀才不遇思明主,舒啸山水访道家。

咏史写人堪自比,借古讽今漫叹嗟。

边塞风火燃诗意,或欲建功或挞伐。

对号入座须谨慎,莫让定式缚自家。

古诗浩淼如烟海,读品思评四步法。

如今识尽个中味,居高临下六分抓。

(二)一看题目明含义。

三看背景知来历。

四看意象析主旨。

五看典故解用意。

分析风格与手法。

时代、流派要牢记。

诗经表现是现实。

楚辞浪漫多比喻。

汉代乐府很灵活。

北魏风骨颇大气。

两晋山水寄情意。

陶潜首推属第一。

南朝爱情缠绵意。

北朝边塞铿锵诗。

唐代鼎盛两高峰。

李诗浪漫杜现实。

白诗兼备李杜风。

无题含蓄刘禹锡。

初唐清新有四杰。

晚唐哀婉数李煜。

词生唐代兴于宋。

豪放、婉约两分枝。

苏词、辛词多豪放。

高歌“大江东去”。

低吟“廉颇老矣”。

婉约首推李清照。

国恨家愁蕴笔底。

元代诗型有变异。

曲中可寻诗痕迹。

明清诗作讽现实。

锋芒毕露抒胸臆。

古诗源远一脉承。

多吟、多背、多深思。

(三)内容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

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怀古咏史吊前贤,壮志难酬空自怜。

五步读诗法

五步读诗法

五步读诗法:知作者、
明诗题、
懂诗意、
悟诗情、
解手法。

一、知作者: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就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

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派的鼻祖。

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代表作有《饮酒》(二十首)、《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

他性情朴实,平生不慕钱财,一生澹泊名利,不求闻达,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传为美谈。

他人品高洁. 厌恶当时官场的黑暗,世风的浑浊,酷爱莲花、菊花。

二、明诗题:
三、懂诗意:
题目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归”。

1、从何而归?
2、归来原因?
3、归来处何?
4、归来如何?
四、悟诗情
五、解手法:
1、比喻
2、视听(动静)结合
远近结合。

学写七言绝句56法

学写七言绝句56法

学写七言绝句56法学写绝句56法第一法他乡羁旅他乡恨不如,长空雁过忆当初。

纯菜鲈鱼无心食,却话他乡口味殊。

横塘燕子客寄横塘七八年,乌衣往返旧亭轩。

出巢黄口尝飞翼,直认横塘是故园。

横塘燕子家住钱塘六十年,少时懵懂老时怜。

行过地北天南后,方识钱塘是故园。

第1法: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

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

惟此类,则第四句必与第一、二句呼应极紧,盖四句一气转下者也。

如唐贾岛《渡桑乾》“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学写绝句56法第二法愁思莫名愁绪又萦怀,底事愁思难剪裁?玉盏金瓯愁隐匿,哪知笔下溢愁来。

采莲出水清莲赛绛仙,采莲人没叶田田。

嗅莲未觉莲心苦,摘取馨莲献佛前。

梦缠绵入梦忆华年,竹马交欢玉阶前。

已是青丝飞白雪,依然入梦忆谁怜?第2法:或四句,或三句,与第一、二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

如宋王安石《游钟山》“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闲。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明僧德祥《爱闲》:“一生心事只求闲,求得闲来鬓已斑。

更欲破除闲耳目,要听流水要看山”;清江湜《舟中二绝》(其一):“浮生已是一孤舟,更被孤舟载出游。

却羡舟人挟妻子,家于舟上去无愁”。

学绝句56法第三法知音自家心事自吟哦,无有知音奈若何。

莫道世人青白眼,世人更懂事研磨。

天涯人生多少喜相逢,但得相逢热语浓。

莫数天涯山水路,天涯还隔更多重。

第3法:第三、四两句,轱辘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还”、“又”等字以紧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

如宋李遘《绝句》:“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掩映,碧山还被暮云遮”;明姚汝循《回雁峰》:“回雁峰头望帝京,寒云黯黯不胜情。

贾生已道长沙远,今过长沙又几程”。

古诗词五步教学法

古诗词五步教学法

]古诗词五步教学法: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赏诗句。

[/L][L]一、解诗题[/L][L]诗词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因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解读诗词题目,以达到管中窥豹的目的。

[/L][L]1、教会学生通过解读题目了解诗词的文体特点和文化常识[/L][L]中国古典诗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由诗到词,由词到曲,有它自身的特点。

像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分为古诗和乐府,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有五律、七律和排律,绝句有五绝和七绝;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曲分为小令和套数;诗的对仗与押韵、律诗的四联名称、词的标题与词牌、曲的宫调与曲牌等知识。

所以,在学习诗词以前,要让学生有意识地从题目中过滤出这些方面的知识加以了解,熟悉了文体特点和文化知识,对学习诗词其他方面的知识都大有裨益。

[/L][L]2、教会学生从题目上判断诗词的题材类别[/L][L]从诗词题目的有限文字里及时分辨“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送赠思乡诗”的题材类别,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古典诗歌。

[/L][L]写景抒情诗。

古人作诗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感情,寓情于景,这些内容往往体现在题目上。

如杜甫的《望岳》和《春望》诗,从题目中一个“望”字,可知诗歌一定是写景抒情诗。

[/L][L]咏物言志诗。

诗人的志向和品质要表达出来,往往寄托在景(物)上,把景(物)作为咏吟的对象。

当然,所咏之物要和所表达的志向品质或形似、或神似。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就可以从题目知道它是首咏物言志诗,进而推测它所表达的志向。

[/L][L]边塞征战诗。

古诗人有军旅生活者也不乏其人。

他们往往把征战生活、征战的感慨融入诗中,我们也就称这些诗人为“边塞诗人”。

因此,我们可以从题目中“关”、“塞”、“山”等与边塞有关的字眼去判断诗词的题材。

读懂古诗五步曲

读懂古诗五步曲

【摘要】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简洁,情感饱满,这也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难点之一。

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古人想到表达的思想心境,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五点实现。

【关键词】读题;注解;括号大法;五字口诀读懂古诗五步曲万芸琦【南昌一中,江西南昌330009】下面我将呈现简单易行的五个读懂古代诗歌的步骤。

第一步,读题。

很多情况下,我们能够把诗歌当作记叙文来阅读,怎么读?记叙文有六要素,很多情况下诗歌也会包含几个要素。

读文先读题,因为题目能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第二步,读注解。

诗人抒情是由于具体的事情情境,而心有所感,所以诗人的感情都有针对的事情,需要我们了解写作背景,这可以通过文下注解来了解。

在一张卷子中的古代诗歌题,如果提供了注解,那一定是有用的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有用的,还是以2016年江西中考古诗歌题目为例,浣溪沙,注解①,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他提供了信息给你,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信息都是有价值的,可以帮助你解题的,需要你主动思考,去提炼出有价值的词语信息。

那么这首诗歌有没有有价值的信息呢?有,因为题目,是词牌名,没有提供任何价值和信息,换言之,我们需要了解它真正的标题究竟是什么,而有一些同学就会发现在注解①里,有关键的信息,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赛。

第三步,记叙文六要素法。

抒情都是因为具体的事情而生发。

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诗歌当作一篇记叙文来看待。

一篇记叙文,少不了记叙文六要素,在对待一篇陌生的诗歌时采用记叙文六要素,能更好地整体把握诗歌。

还是以2016年浣溪沙这首词为例,由于之前的我们从文下注解中提炼出了真实的标题,所以说我们可以按照记叙文六要素先列一个小表:时间:秋地点:荆州人物:我、马举先事件:起因、登城楼观塞经过:上片写景,写事结果:下片抒情第四步,括号大法抓重点。

要读懂诗歌,并不意味着你要每个字都读懂,即便是语文老师也不一定能做到每个字都能理解到位。

古诗词教学五步法

古诗词教学五步法

古诗词教学五步法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化之瑰宝,也是我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还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所以,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那么,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教,才能让学生轻轻松松的学会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我总结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和步骤。

一、知作者学习一首古诗,首先要知道诗人所在的朝代、字号、生平,更要了解他作这首诗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经历遭遇。

诗是诗人思想感情的真情流露,而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遭遇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以说,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遭遇决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所以,在进行小学高年级诗歌教学时,要是能让学生对诗词的创作背景有一定了解,对古诗词的理解和体会作者情感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在教学《牧童》这首诗时,我先用课件出示了作者的简介:吕岩,也叫吕洞宾,唐代人。

考过科举,做过县令。

后来唐朝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岩就带着家人躲入山中修道。

后来不知去向,传说他已得道成了神仙。

学习这首诗前,先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的一些情况,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又积累了一些古诗词的文学常识,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二、解字词、明诗句古诗词语言精练,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在教学时,中、高年级的学生可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或查字典的方法自主学习。

先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意思,再连词成句,理解诗意,初步感知全诗内容。

对一些稍难的字眼,教师应予以点拨指导。

比如学习《牧童》时,我让学生重点理解“铺”“横野”“弄”“饱饭”“蓑衣”“卧月明”的词义。

其中,对“蓑衣”一词作了形状的描述,并出示“蓑衣”实物图,让学生有更直观地了解。

对诗眼“弄”字,我特别作了赏析。

我先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然后播放课件《牧笛》音频,学生听着时断时续、悠扬飘逸的笛声,感受到牧童吹笛取乐的趣味,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学诗者所用到的《诗律口诀》

学诗者所用到的《诗律口诀》

学诗者所用到的《诗律口诀》诗律口诀(一)两抑两扬交替时,插同加异五言诗。

句需七字前添二,粘对分明谱不离。

平声长,是扬;仄声短,是抑。

两抑是指仄仄,两扬是指平平。

插同,也叫插腰,即在两抑两扬或两扬两抑之间插上一个音节,所插音节的平仄必须跟前一个音节的平仄相同,故称插同。

加异,也叫加尾,即在两抑两扬或两扬两抑后面加上一个音节,所加音节的平仄必须跟前一个音节的平仄相反,故称加异。

例如:仄仄平平加异成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加异成为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插同成为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插同成为仄仄仄平平上面右边自上至下的平仄,正好是一首五绝的格律。

前添二,是插同或加异成五言律句之后,再在前面加两个音节,所加音节的平仄必须跟后面一个音节的平仄相反。

例如:平平仄仄平,前添二成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按上法可以写成五言或七言各种不同的律句。

做诗时任选其中一种作为首句,然后按照对和粘的规律接连写下去,写四句即绝句,写八句即律诗。

奇句叫出句,偶句叫对句。

出句和对句合称一联。

口诀中的对,即对仗、对立、对偶,指对句跟出句的平仄相反。

首句用不用韵是自由的,若用韵,则因同韵即同声调,出句和对句三字尾的第一、第三字的平仄不可能对仗,这是合律的,不是失对。

所谓粘,有两种粘的方法:一是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

如上述五绝,第二句平平仄仄平,第三句平平平仄仄。

这两句第二字都是平。

二是把上联对句的三字尾的第一、第三两字的平仄互换,作为下联出句的平仄。

如上述五绝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三字尾的第一、第三字的平仄互换,则成为平平平仄仄,这正是第三句的平仄。

其余类推。

诗律口诀( 二 )五言之一七之三,不犯孤平两可兼。

七字前头均不论,其余平仄要从严。

这首口诀第一、二句是说,只要不犯孤平,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第三字可以不拘平仄。

什么叫孤平?有的文章说:两个仄声字中间夹着一个平声字叫孤平,两个平声字中间夹着一个仄声字叫孤仄。

又有的文章说:平仄平平仄仄平这句的第一个字拗,认为该字必须用仄。

古诗词教学五步法

古诗词教学五步法

古诗词教学五步法作者:颜霞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3年第05期古诗词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教学的薄弱环节,我们在常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古诗词教学五步法”,即读、品、想、悟、比,现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的教学加以说明。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教学流程(一)用诗一样的语言引入暖暖的,春风抚摸着你的脸,痒痒的,柳丝梳弄着你的秀发,春天,总在你不经意间,来到你的身边!吸一吸甜润的空气,尝一尝清凉的甘泉,春天,总在你留意间离你而去!同学们,我们今天追寻诗人的足迹,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一起学习《古诗两首》。

过渡语:一首优美的诗歌就是一曲精美的乐章,每一个文字都是跳动的音符,让我们反复吟唱,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1.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节奏、停顿、重音等。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画出节奏,标出重音。

3.学生朗诵,师生评价。

(三)品——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过渡语:诗歌语言凝练,短短28个字就包含了无限风光,无尽的韵味。

因此,需要我们细细咀嚼,对重点词句反复琢磨,不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结合注释,边读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学生读书、理解,然后交流(只要说出大体意思即可)。

3.你认为诗中哪个词句用得好,为什么?4.学生思考、交流。

(四)想——感受诗歌的图画美过渡语:诗歌是读不尽的,诗中有画,我们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画中,才能感受到诗歌的图画美。

1.再读这两首诗,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语言将头脑中呈现的画面描述出来,也可用彩笔画出来。

2.学生读后作画、交流(鼓励学生走出诗句,想象更大的空间)。

(五)悟——感受诗歌的情感美过渡语:诗言情,每首诗都是诗人情感的积淀,你从这两首诗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1.思考、交流。

学习古诗的五个步骤

学习古诗的五个步骤

学习古诗的五个步骤鉴赏古诗词要注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

如何在短时间内准确地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习古诗的五个步骤,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拓展:学习古诗技巧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

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

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

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词简表”,列出“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学习效率。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

例如“至于劝善规过足矣”一句,课文下面注解为“能够做到规劝行好事,不行坏事就不坏了”。

脱离字词的既定意义,造成错误概念。

其实“至于”和“足”不解释也行。

而若认为“劝=规劝”,就又脱离了具体语境,因为“规劝”与行善搭配不起来。

教你五步学律诗

教你五步学律诗

教你五步学律诗此方法的押韵是以《中华新韵》为基础的,平仄是按现代拼音的四声来确定的,即拼音中的一、二声为平。

三、四声为仄。

学好这个,以后可以自己再去浏览一下宋朝流传下来的《平水韵》,提高一下认识。

用《新韵》还是用《平水韵》,学员各人自便。

我个人还是认为用韵也应该与时俱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音、语调,所以,盲目地应用千年前的古人韵调,有食古不化之嫌。

个人之言,悉听尊便。

学律诗先从五律讲起,弄懂了五律,其它的律诗,绝句就水到渠成了。

第一步:强行背出这四句基本格式,这是五律,七律,排律,五绝,七绝等诗的变化之根本。

背出这四句,学律诗就算入了门。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其实是两个对仗工整的联。

平平仄仄平”这句更要背熟。

第二步:上面的四句格式重复写一遍。

就是一首五律诗的完整格式之一了。

五律有两种基本格式;仄起式,平起式。

五律仄起式,平起式里面又各自分了两种,其实只是第一句变化了一下,一共就只有个四种格式了。

仄起式:第一种: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第二种:只是把上面的格式的第一句改成“仄仄仄平平”,其他不变,就成了另一种格式的五律了。

这种五律的格式,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是韵字。

和上面那首不一样。

全称叫“仄起入韵式”。

第三步:五律平起式。

平起式:第一种: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二种:只是把上面的格式的第一句改成“平平仄仄平”。

其他的和上面的“仄起式”原理一样。

看看清楚,五律诗翻来覆去,其实就是四句基本格式在变而已。

(复习上面的)。

第四步:学七律。

七律其实和五律一样,只是在五律的每句前面加两个字就是。

加的方法也很简单,如:在五律仄起式“仄仄平平仄”最前面是“平”音,那么在它前面加两个“平”音就可以了。

变成了七律的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或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读懂诗词五步曲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读懂诗词五步曲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4、 抓关键句,深入体会整首
诗词的意境。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体现整首诗意境的一个 关键句,作者将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的同 情和对和平的向往这一主题,放到“秦时明月 汉时关”这一历史发展的层面去关注,让人感 到“战争”是历史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 世事沧桑,物是人非,但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 却是历朝历代都有的。作者站到历史长河中去 审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这一主题,不由让 人产生一种高古悲凉之感。抓住此关键句理解, 就会对此诗的意境有更深入的体会。
天净沙 江上

张久可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
隔岸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题目“江上”自然让人想到与“水”有关的 事物,即点明了诗词所写的内容范围,再结合 诗文中的“小舟”、“渔歌”等信息,自然使 人联想到“渔人”的形象。的确这首诗写的就 是渔人对恬静生活的热爱。
2、 抓敏感词,整体把握诗词
3、 抓中心词,准确掌握诗词 的思想。
中心词是作者思想感情流露的关键所在, 抓住中心词细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就能较准确的掌握该诗词的思想。例如: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中“但”是“只要”之意,此句意为: “只要有龙城飞将在,胡马就不敢度阴 山”。细细品味,言外之意即当时没有 像龙城飞将一样的人在,所以胡人肆意 度过阴山,侵犯中原。从中我们不难感 到作者对当时无能人镇守边关,以致于 使胡人可以肆意横行残害百姓的悲愤和 无奈。从中不难理解作者对战争给人民 带来痛苦的同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读懂诗词五步曲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朵 奇葩,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欣赏价值。 高中阶段适当的鉴赏一些古典诗词,对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文化情操, 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其它教学形式不 可替代的作用。有鉴于此,特总结出读 懂诗词五步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古诗的五个步骤口诀:拆、看、读、懂、赏。

学习古诗常用的五种步骤:
一、拆题目。

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可以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杜少府之任蜀州”我们知道这首诗是写给即将到蜀州任职的友人杜少府的。

由题目我们可以对诗歌内容有大体的了解。

二、看作者及背景。

知人才能论事,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我们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经历、诗作风格才能对其诗歌有高度的共情,同时我们只有了解了写作背景才能知道诗歌具体要表现的内容和情感是什么。

三、读诗歌明诗意。

首先我们要根据诗歌内容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概括诗句内容。

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悟诗情。

四、懂主旨和情感。

通过诗句内容的了解,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诗人想要写作对象或读者传达什么的内容,想要表达什么的思想感情。

五、手法作赏析。

不同的诗它都会运用不同的写作方法来表情达意,将其用于找出并逐步赏析能够更深入地去理解诗句内容和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做到三必看:
1、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2、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3、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