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吴珺-第三章 心理应激及心身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第一节心理应激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当一个人面对心理冲突、挫折、烦恼等心理压力时,会体验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还会出现相应的生理及行为反应。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困惑更多,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受到挑战。

应激(stress)一词原意是一个系统在外力的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荷状态,从医学的角度,一般把心理应激定义为:当个体觉察到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心理应激在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人们维持正常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必要条件,是人们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应激水平超出个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则有损于身心健康。

二、心理应激的过程

心理应激是一个外界环境与机体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应激源、中介机制、应激反应和应激结果四个部分。

(一)应激源

应激源是指来自环境或机体内的,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物的统称,是引发心理应激的原因。根据应激源的不同性质,可分为:

1、躯体性应激源

指作用于躯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学刺激物。如高温、低温、噪音、疼痛、损伤、病原微生物和疾病等。

2、心理性应激源

指来自人们头脑的,能引起机体心理失调的某些事件。包括不良的预感、工作压力、人际矛盾、心理冲突和挫折等。

3、文化性应激源

指因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改变所造成的刺激。如迁移异国他乡、留学、南北迁移、名族文化不同所产生的不适应等。

4、社会性应激源

指来自社会方面的刺激因素,如重大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动、天灾人祸、战争、婚姻家庭危机、重大生活事件等。

(二)中介机制

应激源可以是客观事件,如疾病,也可以是个体的主观产物,如不良的预感。刺激物是

否会使个体产生心理的失衡或不适应的反应,取决于中介机制的作用。中介机制指介于应激源与反应之间起调节作用的中间环节,其中察觉、认知与评价是关键因素。

1、觉察

个体是否觉察到来自环境或机体内的威胁叫做觉察。由于个体对环境的觉察能力会因为性格、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等存在差异,因此,所作出的反应也存在差异。

2、认知与评价

个体对各种应激事件的认知与评价,直接影响到个体的情绪与行为反应,认知评价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倾向,分别对应积极和消极的应激反应。

3、其他

如个性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生活经验、信仰、人生观等其他因素。其中,社会支持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社会人和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缺乏社会支持的个体往往对应激的承受力比较弱。

(三)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指当个体察觉到应激源的威胁后,所产生的各种生理、心理、行为变化。应激反应可分为急性应激反应和慢性应激反应。前者是由强烈的或威胁性的刺激短暂作用引起的,如突然的噩耗、地震、车祸等,虽然作用时间短暂,但反应强烈;慢性应激反应一般是由持续时间较长的刺激长期作用难以摆脱引起的,如家庭关系不和谐、长期的生活压力、疾病缠身等。反应虽然不是瞬间达到最强烈的程度,但往往对心身健康的损害更大。

1、应激的生理反应

1936年,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结合对处于紧急情况下的病人的生理反应的观察,提出了著名的应激适应机制学说。他认为应激状态下机体为抵御各种有害刺激会产生一种相同的反应,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一般适应综合征分为三个阶段:①警戒期:肾上腺皮质激素大量分泌,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唤醒状态,准备对抗有害刺激;②抵抗期:机体充分调动各种生理和心理功能,激素水平恒定,如果应激源消失或削弱,机体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是如果强度依然很大或继续持续存在,便会进入第三阶段。③衰竭期:机体经过长时间的持久对抗,激素分泌紊乱,然后耗竭,从而导致心身疾病。

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主要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进行调节。

(1)中枢神经系统:主要通过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进行调节,当机体处在急性应激状态时,神经冲动经过中枢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被激活,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大量分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从而导致心理的、躯体的和内脏的功能改变,为应激源的应对提供必要的能量。

(2)内分泌系统:主要通过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进行调节,当应激源作用强烈或持久时,冲动传递到下丘脑,下丘脑调节着腺垂体的活动,促使腺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与合成加快,抑制葡萄糖的消耗,使血糖升高,有时盐皮质激素也增加,引起血容量增加。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

(3)免疫系统:短暂而不太强烈的应激不会影响人的免疫功能,甚至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但是,强烈或持久的应激损害下丘脑,造成皮质激素分泌过多,使内环境严重紊乱,从而导致胸腺和淋巴组织退化或萎缩,抗体反应抑制,巨噬细胞活动能力下降,从而造成免疫功能抑制,降低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研究显示,一些与免疫有关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恶性肿瘤等均可受到心理应激的影响。

2、应激的心理反应

心理应激是一种综合的反应,不仅涉及生理方面,也会引起广泛的心理反应。

(1)认识反应:心理应激可影响个体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分析能力及应对能力等认识活动。适度的应激可提高机体的认识能力,表现为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理智地判

断与决策。若应激过强,则对认识活动产生相反的影响。

(2) 情绪反应:在应激过程中,会体验到焦虑、恐惧、愤怒、抑郁等各种不良情绪。焦虑是应激反应中最常出现的情绪反应,是人们预期将要发生危险或不良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适度的焦虑可提高机体的应对能力,而过度的焦虑则对机体有害;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会受到伤害或生命受威胁的危险情景时的情绪状态;抑郁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严重者会产生厌世情绪,乃至自杀,个体往往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性欲减退等表现;愤怒是与挫折有关的情绪状态,由于目标受到阻碍,自尊心受到打击,常可激起愤怒。

(3) 行为反应:生理和心理的一系列反应必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若应激反应超过了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可表现为攻击、争吵、回避退缩或颤抖昏倒。如一位慢性病人长期忍受病痛折磨时可表现出敌对的行为,包括不友好、谩骂、憎恨或羞辱别人。也可表现为攻击,攻击的对象可以是人或物,可以针对别人,甚至自己。

心理应激的四个部分是紧密联系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的图表图3-1加以说明。

应激源 中介机制 应激反应 行为结果

图3-1:应激过程的心理模式

心理应激产生的客观因素是各种有害的、机体感觉到威胁的应激源,应激源对机体是否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应激的中介机制,机体为了对抗应激源,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心理反应及行为反应,而反应的结果可表现为适应和不适应两种。积极的心理应激反应表现为适度的情绪唤醒、良好的认识能力、理智的行为;

而消极的心理应激反应则相反,表现为过度的情绪唤醒、认识功能紊乱、行为退化或冲动。

三、心理应激与健康

(一)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1、适度的应激是促进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婴儿研究表明,

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婴儿的身心健康,多变的环境可促进大脑皮质的

增生。另外,早年的心理应激经历可提高个体耐受刺激和压力的能力,而被过分保护的孩子,

易受外界环境刺激和致病因素的侵袭,社会适应能力差。

2、 适度的应激是维持个体正常生理与心理功能的必要条件

人离不开刺激,关于“感觉剥夺”的实验研究证明,缺乏适度的环境刺激会损害人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出现错觉、幻觉、情感障碍、智力障碍等心理功能的紊乱。一直处在温室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