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原子干涉陀螺仪在惯性导航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原子陀螺研究进展及展望
收稿日期:2022-10-03基金项目:上海航天先进技术联合研究基金(USCAST2019 23);上海交通大学“深蓝计划”基金项目(SL2021ZD202);“十三五”装备预研领域基金项目(重点)(61405170103)引用格式:骆曼箬,李绍良,黄艺明,等.原子陀螺研究进展及展望[J].测控技术,2023,42(10):1-10.LUOMR,LISL,HUANGYM,etal.ReviewandProspectofAtomicGyroscopeDevelopment[J].Measurement&ControlTech nology,2023,42(10):1-10.原子陀螺研究进展及展望骆曼箬1,李绍良2,黄艺明1,张 弛1,吴招才3,刘 华1(1.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2.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上海 201109;3.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12)摘要:原子陀螺是基于量子物理原理和量子技术的新型高性能惯性传感器,在国防、军用以及民用等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国内外惯性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原子陀螺主要分为核磁共振陀螺、无自旋交换弛豫陀螺和原子干涉陀螺,分别对它们的研究历程和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原子陀螺的未来发展趋势方向进行了展望,最后针对国内原子陀螺技术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原子陀螺;惯性导航;组合陀螺系统;芯片级陀螺中图分类号:V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829(2023)10-0001-10doi:10.19708/j.ckjs.2023.01.210ReviewandProspectofAtomicGyroscopeDevelopmentLUOManruo1牞LIShaoliang2牞HUANGYiming1牞ZHANGChi1牞WUZhaocai3牞LIUHua1牗1.SchoolofElectronicInformationandElectricalEngineering牞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牞Shanghai200240牞China牷2.ShanghaiInstituteofSpaceflightControlTechnology牞Shanghai201109牞China牷3.SecondInstituteofOceanography牞MNR牞Hangzhou310012牞China牘Abstract牶Atomicgyroscopeisanewhigh performanceinertialsensorwhichisnewlydevelopedbasedonquantumphysicsprinciplesandquantumtechnology.Ithasbroadapplicationprospectsinnationaldefense牞militaryandcivilfields牞andhasbecomearesearchhotspotinthefieldofinertialtechnologyathomeanda broad.Atpresent牞atomicgyroscopesaremainlydevidedintonuclearmagneticresonancegyroscope牞spinex changerelaxationfreegyroscopeandatom interferometergyroscope.Theresearchhistoryandcurrentsituationofthesegyroscopesareintroducedindetail牞andthefuturedevelopmenttrendofatomicgyroscopesisprospec ted.Finally牞somethoughtsondomesticresearchofatomicgyroscopesareputforward.Keywords牶atomicgyroscope牷inertialnavigation牷combinatorialgyroscopesystem牷chip scalegyroscope 陀螺仪是惯性导航系统中的核心器件,用于测量载体运动的角加速度。
2023年惯性导航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惯性导航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标题:惯性导航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一、引言惯性导航是一种基于惯性原理的导航方式,通过利用惯性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测量物体在空间中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以及计算机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从而实现定位和导航功能。
惯性导航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导弹制导、海洋勘探、交通运输等领域。
二、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1. 市场规模:惯性导航市场在过去几年里持续增长。
据市场研究公司预测,到2025年,全球惯性导航系统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00亿美元。
2. 应用领域:惯性导航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占据市场份额的最大部分。
此外,汽车导航、无人驾驶、船舶导航、运动健康监测等领域也是惯性导航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3. 发展趋势:a. 精度提升:随着技术的发展,惯性导航的定位精度和导航精度不断提高,逐渐逼近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GPS)的精度水平。
b. 多传感器融合:为了进一步提高定位和导航的精度,惯性导航系统开始与其它传感器(例如GPS、视觉传感器)融合,形成多传感器融合导航系统。
c. 小型化与低成本化:随着芯片制造技术的进步,惯性导航系统的体积不断缩小,成本也逐渐降低,促进了其在消费电子和移动设备中的应用。
d. 应用拓展:新兴的应用领域,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以及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等,也为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三、主要市场参与者1. 全球主要惯性导航系统制造商:包括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SAFRAN Group等。
2. 传感器制造商:包括STMicroelectronics、Bosch Sensortec、InvenSense等。
3. 软件开发商:提供惯性导航算法和数据处理软件,如Xsens Technologies、VectorNav Technologies等。
4. 系统集成商:负责将各个组件整合为惯性导航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如NovAtel Inc.、Orolia Holding SA等。
惯性导航系统发展应用现状
惯性导航系统发展应用现状测绘10-2班张智远 07103094摘要:阐述了惯性导航技术的核心技术构成(陀螺定向),总结了惯性导航的发展概况,并列举出陀螺仪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方向。
同时,概括了惯性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当前应用情况。
最后指出,随着新型惯性器件的涌现和完善,以惯性导航为基础的组合导航系统将成为未来导航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惯性导航陀螺仪惯性导航技术惯性导航系统惯性导航(Inertial Navigation)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完自主式的导航技术。
通过惯性测量组件(IMU)测量载体相对惯性空间的角速率和加速度信息,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自动推算载体的瞬时速度和位置信息,具有不依赖外界信息、不向外界辐射能量、不受干扰、隐蔽性好的特点,且惯导系统能连续地提供载体的全部导航、制导参数(位置、线速度、角速度、姿态角)。
惯性导航技术,包括平台式惯导系统和捷联惯导系统。
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将陀螺通过平台稳定回路控制平台跟踪导航坐标系在惯性空间的角速度。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利用相对导航坐标系角速度计算姿态矩阵,把雷体坐标系轴向加速度信息转换到导航坐标系轴向并进行导航计算。
惯性导航系统通常由惯性测量装置、计算机、控制显示器等组成。
惯性测量装置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又称惯性导航组合。
3个自由度陀螺仪用来测量飞行器的三个转动运动;3个加速度计用来测量飞行器的3个平移运动的加速度。
计算机根据测得的加速度信号计算出飞行器的速度和位置数据。
控制显示器显示各种导航参数。
陀螺仪是惯性系统的主要元件。
陀螺仪通常是指安装在万向支架中高速旋转的转子,转子同时可绕垂直于自转轴的一根轴或两根轴进动,前者称单自由度陀螺仪,后者称二自由度陀螺仪。
陀螺仪具有定轴性和进动性,利用这些特性制成了敏感角速度的速率陀螺和敏感角偏差的位置陀螺。
由于光学、MEMS等技术被引入于陀螺仪的研制,现在习惯上把能够完成陀螺功能的装置统称为陀螺。
陀螺仪种类多种多样,按陀螺转子主轴所具有的进动自由度数目可分为二自由度陀螺仪和单自由度陀螺仪;按支承系统可分为滚珠轴承支承陀螺,液浮、气浮与磁浮陀螺,挠性陀螺(动力调谐式挠性陀螺仪),静电陀螺;按物理原理分为利用高速旋转体物理特性工作的转子式陀螺,和利用其他物理原理工作的半球谐振陀螺、微机械陀螺、环形激光陀螺和光纤陀螺等。
陀螺仪技术进展及其在导航和航空领域中的应用
陀螺仪技术进展及其在导航和航空领域中的应用引言:导航和航空领域中,陀螺仪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
陀螺仪以其高精度和高鲁棒性,成为现代航空器和导航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技术的进步,陀螺仪技术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本文将探讨陀螺仪技术的进展,并详细介绍它在导航和航空领域中的应用。
一、陀螺仪技术的进展陀螺仪技术是基于陀螺效应的原理而实现的一种测量仪器。
它可以检测和测量物体的旋转和角度变化,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陀螺仪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1. 光纤陀螺仪光纤陀螺仪是一种基于光纤干涉原理的陀螺仪。
它通过测量光束在光纤中传输时的干涉效应,来确定物体的旋转角度。
光纤陀螺仪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和较长寿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导航以及地震监测等领域。
2. MEMS陀螺仪MEMS陀螺仪是一种微型化的陀螺仪,采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制造。
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的特点,适用于嵌入式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
然而,由于其精度相对较低,主要用于一些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
3. 激光陀螺仪激光陀螺仪利用激光和干涉原理,测量物体旋转产生的角位移。
相比于传统的机械陀螺仪,激光陀螺仪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长的工作寿命。
它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导航、船舶定位和无人车辆等领域。
二、陀螺仪在导航中的应用导航系统中的陀螺仪主要用于测量车辆、船舶、飞机等运动物体的姿态和方位。
通过与其他传感器(如加速度计)组合使用,陀螺仪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导航信息。
1. 惯导系统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不依赖外部参考物的导航系统。
它通过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传感器,测量和计算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姿态。
惯导系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和导弹等领域,能够在无法接收卫星信号的环境下提供可靠的导航解决方案。
2. 电子稳定平台电子稳定平台是一种利用陀螺仪技术来稳定摄像机或传感器的装置。
它可以通过实时测量物体的角度变化,并根据这些数据来控制摄像机或传感器的姿态,使其始终保持水平或指定的角度。
论文精选惯性导航传递对准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论文精选惯性导航传递对准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惯导技术具有完全自主、高度隐蔽、数据频率高等特性,因而在军事上得到广泛应用。
传递对准技术是惯性导航的关键技术,对于保证精确制导武器搭载的以惯导为主的导航系统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欢迎同行学者参考引用该文献,并将引用情况回复微信互动,谢谢!宋嘉钰,杨黎明,李东杰. 惯性导航传递对准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6(2):139-143.SONG Jia yu, YANG Li ming, LI Dong jie.Development of Tra nsfer Alignment for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J].Journal of Ordnance Equipment Engineering,2016(2):139-143.以下文字摘编自《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6年2期《惯性导航传递对准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本文作者:宋嘉钰,杨黎明,李东杰作者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本文介绍了传递对准技术的基本原理,简要总结了传递对准技术中系统误差模型、匹配方式、可观测性分析、误差补偿、滤波方法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归纳了近年来传递对准技术研究的进展,探讨了传递对准技术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1传递对准的模型传递对准过程中,系统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的基本形式分别由惯导系统误差方程和匹配方式决定。
为了确定滤波器能否收敛,一般还要先对模型进行可观测性分析。
在传递对准的模型中,状态方程的基本形式是由惯导系统误差模型决定的。
2匹配方法Kain和Cloutier[4]于1989年提出“速度+姿态”的组合匹配方法,同时利用姿态匹配和速度匹配的优势,以提高传递对准性能。
采用这种匹配方法的传递对准方案在飞行实验中取得了传递对准时间10s以内,对准精度达到1m rad的结果[17]。
在此之后,综合利用角运动参数匹配优势和线运动参数匹配优势的这一类的匹配方法得到了很大发展,“速度+姿态角”匹配[4,14]、“速度+姿态角变化量”匹配[18]、“速度+姿态矩阵”匹配[19]、最优姿态匹配[15,20]等匹配方法相继被提出。
浅述陀螺仪与惯性技术的发展现状
浅述陀螺仪与惯性技术的发展现状激光陀螺仪[激光陀螺仪的定义]激光于1960年在世界上首次出现。
1962年,美、英、法、前苏联几乎同时开始酝酿研制用激光来作为方位测向器,称之为激光陀螺仪。
激光陀螺仪的原理是利用光程差来测量旋转角速度(Sagnac效应)。
在闭合光路中,由同一光源发出的沿顺时针方向和反时针方向传输的两束光和光干涉,利用检测相位差或干涉条纹的变化,就可以测出闭合光路旋转角速度。
激光陀螺仪的基本元件是环形激光器,环形激光器由三角形或正方形的石英制成的闭合光路组成,内有一个或几个装有混合气体(氦氖气体)的管子,两个不透明的反射镜和一个半透明镜。
用高频电源或直流电源激发混合气体,产生单色激光。
为维持回路谐振,回路的周长应为光波波长的整数倍。
用半透明镜将激光导出回路,经反射镜使两束相反传输的激光干涉,通过光电探测器和电路输入与输出角度成比例的数字信号。
[技术难点]激光陀螺仪需要突破的主要技术为漂移、噪声和闭锁阈值。
1. 激光陀螺仪的飘移激光陀螺仪的飘移表现为零点偏置的不稳定度,主要误差来源有:谐振光路的折射系数具有各向异性,氦氖等离子在激光管中的流动、介质扩散的各向异性等。
2. 激光陀螺仪的噪声激光陀螺仪的噪声表现在角速度测量上。
噪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激光介质的自发发射,这是激光陀螺仪噪声的量子极限。
二是机械抖动为目前多数激光陀螺仪采用的偏频技术,在抖动运动变换方向时,抖动角速率较低,在短时间内,低于闭锁阈值,将造成输入信号的漏失,并导致输出信号相位角的随机变化。
3. 激光陀螺仪的闭锁阈值闭锁阈值将影响到激光陀螺仪标度因数的线性度和稳定度。
闭锁阈值取决于谐振光路中的损耗,主要是反射镜的损耗。
[国外概况]美国斯佩里公司于1963年首先次做出了激光陀螺仪的实验装置。
1966年美国霍尼威尔公司开始使用石英作腔体,并研究出交变机械抖动偏频法,使这项技术有了使用的可能。
1972年,霍尼威尔公司研制出GG-1300型激光陀螺仪。
冷原子物理学的研究现状
冷原子物理学的研究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对物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冷原子物理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以研究温度极低的原子和分子的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包括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学、光学等等。
冷原子物理学是一门比较新的科学,相对于传统物理学而言,它最大的特点是研究对象温度非常低,通常在0.1 - 1微开尔文之间,这样就可以避免热涨落和其他难以控制的因素对实验的干扰。
这样,科学家们可以更加关注被研究的原子和分子本身的特性。
此外,现代冷原子物理实验可以测量并精确控制原子的位置、速度、旋转以及能级等状态,这为冷原子物理学研究的深入提供了条件。
冷原子物理学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主要包括原子光学、量子统计力学、量子信息和凝聚态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
其中,原子光学研究中光与原子的作用,例如激光冷却、原子与光场的相互作用,而量子统计力学主要是用于描述冷原子系统中的量子现象,包括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费米-狄拉克凝聚等。
因此,冷原子物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现象,并提出更准确的理论模型。
正是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和实验的高可控性,冷原子物理学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
特别是在量子信息的研究方向上,冷原子物理学已经涉及到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等应用领域,为未来的信息技术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冷原子物理学方向上,最早的研究是从激光冷却开始的。
激光冷却通过频率选择性吸收和辐射的方法,降温了钠原子到几微开尔文的温度,这项工作于199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后,人们已经把激光冷却应用到多种原子上,比如铷、钙、镧,成为几个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基础。
目前,冷原子物理学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例如,2012年,美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科学家利用钙原子固体的方法制造了最凉的物质,使原子温度下降到了270纳开尔文以下,创造了新的低温纪录。
另外,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也是冷原子物理学的重要成果。
原子陀螺仪用激光稳频技术进展与趋势分析
CJ
CU
吸收光谱稳频法利用同一激光器产生的反向传播的
两束激光通过碱金属气室形成的饱和吸收光谱进行 稳 频 ,利用去掉多普勒背景的饱和吸收光谱和外部调 制稳频电路能够实现每小时几百千赫兹的频率稳定
-4 000 -2 000 0
2 000
v-p〇MHz
图 3 饱和吸收光谱
4 000
控制。
消 多 普 勒 饱 和 吸 收 系 统 原 理 图 如 图 4 所 示 。通
第 42卷 第 6 期 2021 年 6 月
激光杂志
LASER JOURNAL
V o l . 4 2 ,No.6 J u n e ,2021
•综合评述•
原子陀螺仪用激光稳频技术进展与趋势分析
庄铭今K2 ,范晓婷i’2 ,王天顺K2 ,刘院省U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量子工程研究中心,北 京 100094; 2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北 京 100039
2. 1 工作原理 饱和吸收光谱稳频法的基本光路结构如图1 所
示 ,激光经过分束成为一束较强的泵浦光和一束较弱 的 探 测 光 。两 束 激 光 在 原 子 气 室 中 反 向 交 叉 传 播 ,通 过 光 电 探 测 器 检 测 透 过 气 室 的 探 测 光 信 号 [5]。
碱金厲原子气室
过 三 角 波 发 生 器 向 激 光 控 制 器 注 入 电 流 扫 描 信 号 ,激 光 经 过 分 束 棱 镜 后 进 行 分 束 ,分 成 透 射 光 束 和 反 射 光 束 。透射过分 光 棱 镜 的 激 光 功 率 较 大 ,作为栗浦光; 在 分 光 棱 镜 前 后 表 面 反 射 的 激 光 功 率 相 对 较 小 ,作为 探 测 光 。泵 浦 光 与 其 中 一 路 探 测 光 在 原 子 气 室 中 对 射 产 生 饱 和 吸 收 光 谱 ,经 过 光 电 探 测 器 后 将 光 信 号 转 换成电信号,并且与另外一路参考光做差。将得到的
陀螺旋转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陀螺旋转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概述陀螺旋转技术是一种基于陀螺效应的技术,通过利用陀螺的旋转来实现稳定性、导航和定向控制等功能。
近年来,陀螺旋转技术在航空航天、导航系统、自动驾驶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陀螺旋转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陀螺旋转技术的发展现状1.传统陀螺旋转技术传统的陀螺旋转技术主要依靠机械陀螺仪和光纤陀螺仪。
机械陀螺仪通过旋转陀螺实现测量,具有高精度和稳定的特点,但体积大、重量重、寿命短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光纤陀螺仪利用光学干涉原理,具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但价格较高且受外界振动影响较大。
2.微型化陀螺旋转技术随着微纳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型化陀螺旋转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
微型化陀螺旋转技术主要包括MEMS陀螺仪和微纳光纤陀螺仪。
MEMS陀螺仪利用微机电系统技术制备微型陀螺仪,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智能手机和汽车导航系统等领域。
微纳光纤陀螺仪相比传统的光纤陀螺仪,体积更小,稳定性更高,可以满足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测量需求。
3.集成化陀螺旋转技术随着多元化信息互联时代的到来,陀螺旋转技术与其他传感器和导航技术的集成化成为了发展的趋势。
例如,将陀螺旋转技术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相结合,可以实现更精确的导航和定位功能。
此外,陀螺旋转技术还可以与加速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进行融合,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二、陀螺旋转技术的未来趋势1.高性能微型陀螺旋转技术未来的陀螺旋转技术将更加注重实现高性能微型化。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对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精度高的微型陀螺仪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将集中在微纳制造技术、材料研究和电子电路设计等方面,以实现更好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
2.智能化陀螺旋转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未来的陀螺旋转技术将更加智能化。
智能化陀螺旋转技术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适应能力,实现智能辨识和动态调整,避免外界干扰和振动对测量的影响,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光学陀螺在惯性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光学陀螺在惯性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光学陀螺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高精度、高稳定性的陀螺仪,其利用光波的传输特性来测量物体的旋转角速度。
它具有测量范围大、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在惯性导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光学陀螺在惯性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分析其优势和应用前景。
光学陀螺作为一种非接触型角速度传感器,可以测量平面和空间中物体的角速度,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出。
与传统机械陀螺相比,光学陀螺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精度,能够满足高精度导航系统的需求。
光学陀螺可以通过传感器阵列的方式实现多自由度的测量,例如三维空间中的转角和转速。
这使得光学陀螺在航空航天、导航定位、惯性导航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光学陀螺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光学陀螺可以作为惯性导航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定位、导航和姿态控制。
在宇航器中,光学陀螺可以实时测量宇航器的姿态变化,并将数据传输给姿态控制系统,实现精确的姿态控制。
在飞机、导弹等航空器中,光学陀螺可以提供准确的导航信息,帮助飞行员和导航系统确定位置、航向和速度,提高导航精度和安全性。
其次,光学陀螺在导航定位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光学陀螺可以用于车辆和船舶的导航定位,提供高精度的定位信息。
在车辆定位系统中,光学陀螺可以实时测量车辆的转向角速度和加速度,并结合车速和地图数据进行精确的定位。
在船舶定位系统中,光学陀螺可以测量船舶的姿态、航向和转速,帮助船舶实时定位和导航。
光学陀螺的高精度和稳定性可以提供可靠的定位信息,为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突破。
最后,光学陀螺在惯性导航系统中的应用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独立于外部信号的导航系统,能够实现精确的位置和姿态测量。
光学陀螺可以作为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传感器,提供准确的角速度和加速度测量值。
通过结合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测量数据,惯性导航系统可以实时计算出物体的位置和姿态信息,实现精确导航。
惯性稳定平台中陀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研究
本文2010-07-18收到,杨业飞系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工程师,申文涛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惯性稳定平台中陀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研究杨业飞申文涛摘要从惯性稳定平台中陀螺的应用角度出发,概述陀螺技术的发展现状,详细阐述平台中常用陀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总结国内外典型稳定平台中陀螺的应用情况,以及平台和陀螺的相关性能指标,并探讨和展望了各类陀螺在稳定平台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惯性稳定平台动力调谐陀螺激光陀螺光纤陀螺微机械陀螺引言惯性稳定平台由于能够隔离载体(导弹、飞机、战车及舰船)的运动干扰,不断调整平台的姿态和位置的变化,精确保持动态姿态基准。
例如,坦克、装甲车等地面车辆需要频繁机动、停止、快速瞄准和行进间射击,其作战平台不仅应具有高度的机动能力,还应具备行进间瞄准、跟踪和射击的能力。
同时,稳定平台还可用于安装昼视、夜视、测距功能三合一的观察瞄准设备,获取稳定的视场。
随着武器装备水平的发展,对装备的快速反应和机动能力以及运动间瞄准、跟踪和打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对高精度陀螺稳定平台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
惯性稳定平台的发展,与陀螺等惯性器件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陀螺用于测量敏感平台相对于惯性空间的角速率,稳定平台根据陀螺测得的惯性角速率,输出一个反向作用力以抵消载体运动的影响,从而保持平台的姿态稳定,因此,陀螺的性能对平台的稳定精度有较大影响。
早期的稳定平台主要采用机械陀螺,这种类型的陀螺由于采用了高速旋转的机械转子,因此在抗冲击力、使用寿命及可靠性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惯性技术的飞速发展,代表着现代应用光学领域突出成果的激光陀螺和光纤陀螺成为高精度稳定平台中陀螺应用的发展趋势,而应用现代微机电技术的微机械陀螺则成为小型化及低成本稳定平台的应用趋势。
总之,各种新型的陀螺都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稳定平台中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对于研制人员来说,不必一味地强调陀螺的精度,应根据平台的设计指标及具体的载体环境来选择合适的陀螺。
冷原子技术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冷原子技术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精密测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冷原子技术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并在精密测量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介绍冷原子技术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研究,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起初,人们对于冷原子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物理学领域。
通过将原子冷却到绝对零度附近的极低温度,原子的运动速度大大降低,从而使得对其的测量变得更加精确。
这为精密测量提供了一个更加稳定的基准。
例如,在光频谱测量中,冷原子被用作一个高度稳定的频率参照,以提供精确的测量结果。
随着冷原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在精密钟表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传统的原子钟虽然已经具有很高的精度,但是冷原子钟可以进一步提高时钟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通过将原子冷却到极低温度,冷原子钟可以避免原子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提高时钟的稳定性。
这在卫星导航、无线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另一个冷原子技术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是重力测量。
重力是地球上一个基本的物理现象,通过测量重力的微小变化,人们可以揭示地质演化、矿产资源分布等信息。
传统的重力测量方法受到地下介质的影响较大,精度有限。
而使用冷原子技术进行重力测量可以排除干扰源,提高测量的精度和灵敏度。
这对于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冷原子技术还在惯性导航和惯性测量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传统的惯性导航和测量仪器通常体积庞大、重量笨重,且易受外界环境和振动干扰,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冷原子技术可以实现小型化和微型化,从而提高设备的便携性和使用灵活性。
这对于航天探测、车辆导航以及精密测绘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然而,尽管冷原子技术在精密测量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冷原子技术的实验设备复杂且昂贵,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
其次,冷原子技术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在低温、低振动的实验环境中进行研究。
这对于一些实际应用场景的要求较高,需要进一步解决技术难题。
新型超高精度惯性传感器-----冷原子陀螺仪
新型超高精度惯性传感器-----冷原子陀螺仪摘要: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正积极研制的原子干涉仪。
它是建立在激光冷却、囚禁与操控原子理论基础上,利用原子本身作为自由下落的“测试物体”来测量仪器所受到的惯性力。
这种新型惯性敏感器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同时测量物体的旋转角速度和线性加速度,并可通过原子对抛技术实现两种量测量的区分,这已为诸多实验所验证。
报道了国内外原子干涉仪的最新研制进展。
原子干涉仪的紧凑性和长时稳定性将使其在惯性测量领域获得更广泛的工程应用。
关键词: 原子干涉仪;惯性技术;冷原子;激光冷却1.引言原子和光子、中子一样,具有波粒二像性,利用其波动性,可以实现跟光学干涉仪类似的原子干涉仪。
它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激光冷却与操控原子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1]。
原子干涉仪能精确测量旋转角速度[2-3]和线性加速度[4-5],从而用作原子陀螺、原子绝对重力仪和原子重力梯度仪,其短时灵敏度已超过目前的光学干涉仪,可以用作下一代高精度惯性敏感器。
在实际应用中,冷原子较热原子具有更小的速度及其速度分布,利用冷原子实现的冷原子陀螺仪在小型集成化及其惯性导航领域的应用中更具有优势, 因此, 冷原子陀螺仪的实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冷原子惯性器件正在从实验室研究逐步向实用化转化,因此我国紧跟国际先进研究方向,加大了冷原子惯性传感器原理的研究力度。
2.原子干涉仪基本原理拉曼型原子干涉仪通常采用π2−π−π2构型,第一个π2拉曼脉冲和原子相互作用时原子相干分束,π 拉曼脉冲和原子相互作用时, 两个态的原子发生布居数互换的同时都获得了双光子反冲动量,原子相干反射,第二个π2拉曼脉冲和原子相互作用时原子合束发生干涉。
在原子干涉过程中,初始态的原子经过第一个拉曼脉冲实现分束时,原子有一半的几率继续呆在初态,有一半的几率发生跃迁而呆在激发态,在激发态的原子同时获得激光的相位ϕ1,形成一个相干叠加态,当原子与第二个拉曼光脉冲作用时,原子正好感受到一个 π 的跃迁,,原子布居数发生交换的同时均获得激光的相位ϕ2,当原子与第三个拉曼光脉冲作用时,初态的原子有一半的几率继续呆在初态,有一半的几率发生跃迁而呆在激发态,同样,激发态的原子有一半的几率继续呆在激发态,有一半的几率发生跃迁而呆在初态,他们均获得激光的相位ϕ3,因此,原子经过三个拉曼脉冲作用后原子内态为初态和激发态的相干叠加态,原子在初态或激发态的几率为:p=[1±cos(ϕ1−ϕ2ϕ2+ϕ3)]/2(1)从公式(1)可以看出, 拉曼光的相位参与到原子内态的布居数变化上,当扫描任意一个拉曼光相位时,可以得到原子干涉条纹。
惯性传感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惯性传感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本文对惯性传感器的主要仪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技术现状及应用进行阐述,并对惯性传感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总结。
为惯性导航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惯性传感器;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引言惯性传感器是惯性导航技术的核心和发展标志。
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是惯性系统的核心仪表,其技术指标直接影响惯性导航系统整体性能,由于陀螺仪研制难度相对更大,所以陀螺仪表技术一直是惯性技术的重要标志并受到格外重视。
从国内外发展来看,干涉型光纤陀螺等新型陀螺仪表已逐步成为当今惯性技术领域的主导陀螺仪表之一,并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
目前,惯性传感器正向着“高性能、小体积、低成本”的方向不断进步。
1.惯性传感器技术现状1.1陀螺仪技术陀螺仪当前的技术现状及应用情况如图1所示,精度较高的转子陀螺仪,主要应用于战略导弹;导航精度达到1海里/小时的动调陀螺和光纤陀螺,主要应用于航姿、水下导航等;零偏稳定性在地球转速量级的光纤量子陀螺主要应用于战术导弹、飞行控制、轻型武器。
1.1.1转子陀螺国外的单轴液浮陀螺精度已达0.001°/h (1),采用铍材料浮子后可优于0.0005°/h (1),高精度液浮陀螺主要用于远程导弹、军用飞机、舰船和潜艇导航系统中,中精度液浮陀螺则在平台罗经、导弹、飞船及卫星中得到应用;静电陀螺是公认的精度最高的转子陀螺,典型精度一般在10-4~10-5°/h (1)水平,目前主要用于潜艇等高精度军用领域[1]。
因工艺及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国外浮子陀螺应用领域正在逐步被新型陀螺替代。
图1 陀螺技术现状及应用1.1.2光学陀螺1975 年,美国Honeywell 公司研制出机械抖动偏频激光陀螺,激光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真正进入了实用阶段,之后美国又研制出了无机械抖动的四频差动激光陀螺。
激光陀螺良好的标度因数精度及综合环境适应性能,使其在飞机、火箭等许多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开始了对转子式陀螺的替代。
惯性导航技术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惯性导航技术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惯性导航是一种基于惯性仪器测量物体运动状态的导航方法,其具有无需外部参考、适用于各种环境、高精度和实时性好等优点。
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历经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多的重要进展,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成为现代导航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惯性导航技术的新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进展1.惯性测量单元(IMU)的发展惯性测量单元是惯性导航系统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主要由三个陀螺仪和三个加速度计组成。
目前,IMU的精度和鲁棒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以在极端环境下进行长时间的稳定运行。
同时,IMU的重量和体积也得到了大幅度缩小,适用于小型无人机、移动设备和穿戴式设备等应用场景。
2.惯性导航算法的改进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陀螺仪漂移和加速度计误差等。
传统的惯性导航算法通常基于卡尔曼滤波器或扩展卡尔曼滤波器,但它们仅仅是线性或非线性滤波器的变种,并不能在充分利用惯性测量单元的多传感器数据。
因此提出了一些新的算法,包括基于图优化的方法、集群Kalman滤波器、不确定模型蒙特卡洛方法、深度神经网络等,这些算法通过有效地处理传感器融合问题,改善了惯性导航系统的性能。
3.视觉惯性融合导航系统的发展视觉传感器可以提供具有高精度的跟踪信息和相对于地标的方位信息,而惯性测量单元可以提供连续的姿态和加速度信息,两者的融合可以显著提高导航精度。
近年来,基于视觉惯性融合导航系统的研究逐渐成熟,广泛应用于自主驾驶车辆、机器人和无人机等领域,将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二、发展趋势1.小型化和低成本化相较于传统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的优势在于其不依赖外部参考信号,可以在无GPS信号的环境下独立工作。
对于小型无人机、穿戴式设备等应用场景,惯性导航系统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将是关键和热点方向。
2.多传感器融合多传感器融合是惯性导航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将惯性测量单元与其他传感器,如GPS、LIDAR、摄像头等融合使用,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实时性和抗干扰能力。
干涉型原子陀螺仪研究进展与应用
21 02年 7月
电讯技术
T lc mmu iain E gn e n ee o nct n ier g o i
V 1 5 No 7 o .2 .
Jl uy.2 1 02
文 章编 号 :0 1 9 X 2 1 }7 2 6 6 10 —8 3 (0 2 0 —1 1 —0
ln e st i , ea piaino od ao grso ei n r a aia o e t n ivt t p l t fc l tm yoc p n iet ln vg t n,tsso e ea rlt i d g o s i yh c o i i et f n rl eai t a e — g vy n
( VC X nFi t u m t ot l eer stt, i n7 0 6 , hn ) A I i l h A t a cC nr s c I tu X 10 5 C ia a g o i o R a h ni e a
Ab tac : e b sc p icp e o tm nef rmee n e eo me t i h ed o tm y o c p r n r — s r t Th a i rn i l fao i treo tr a d d v lp n n t e f l fao g r s o e a e ito i d c d,i cu ig tr e—p le g r s o e,f u ue n l dn e h u s yo c p o r—p le g rs o d ao c i yo c p .Ba e n t e e c l u s yo c pea tm hp gr s o n e s d o x e — h
20 年由 S n r 和 Y e 00 t fd ao l a 大学联合实现第一台实验 室陀螺仪_ 原子陀螺仪实现 了快速的发展 , 目 5, 5 _ 到 前
冷原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冷原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冷原子技术是近年来在物理学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的一项研究方向。
它利用激光等手段将原子冷却到极低的温度,使其行为完全受量子力学规律控制,从而展现出许多奇特的性质。
冷原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基础物理研究的进展,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冷原子技术在精密测量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冷原子的运动速度较慢,其内禀的量子力学性质可以被完整地研究和利用。
比如,在时间的测量方面,冷原子钟能够提供极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成为地方标准频率的重要来源。
此外,冷原子技术还可以用来测量引力、磁场等物理量,为科学研究提供无与伦比的工具。
其次,冷原子技术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密码等领域都离不开冷原子技术的支持。
冷原子作为理想的量子比特,其稳定性和可控性远远超过其他物理实现手段。
目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如利用冷原子实现的量子模拟器可以模拟复杂的物理系统,研究量子相变等基础问题,为量子计算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冷原子技术在物质科学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冷原子技术可以制备出高质量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和费米狄拉克气体等冷原子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超流性、超导性等独特的性质。
而这些性质在材料科学、超导材料、拓扑绝缘体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冷原子还可以被用来研究低维物理现象,如量子霍尔效应等,为新型电子器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冷原子技术在粒子物理学领域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冷原子技术制备出的超高能量密度物质,可以模拟宇宙早期的高温高能态,为宇宙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冷原子还可以被用来模拟强作用等基本粒子物理学中关键的非平衡态过程,从而揭示物质的基本结构和行为规律。
总之,冷原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它在精密测量、量子信息科学、物质科学和粒子物理学等领域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冷原子技术有望继续取得更大的突破,为人类的探索和创造带来更多惊喜。
光学陀螺仪技术在惯性导航中的应用研究
光学陀螺仪技术在惯性导航中的应用研究惯性导航是一种不依赖于外部引导设备,仅靠自身传感器组合进行导航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飞行器、船舶、汽车等领域中。
传统惯性导航系统常用的惯性传感器有加速度计和陀螺仪。
其中,陀螺仪能够测量角速度,从而得到姿态角信息。
现在,随着光学陀螺仪技术的成熟应用,它已经成为惯性导航系统中更加准确、稳定的传感器之一。
本文将对光学陀螺仪技术在惯性导航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光学陀螺仪原理简介光学陀螺仪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测量转角的传感器。
它基于光波在加速旋转器件中传输时受到的振幅变化引入的相位差来测量转角。
相比传统的机械旋转陀螺仪,光学陀螺仪具有更高的精度、更长的工作寿命和更小的体积。
它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测量微小角位移,并且不受温度、磁场等环境的干扰。
二、光学陀螺仪的应用1. 飞行器导航在飞行器导航中,光学陀螺仪可以作为重要的姿态传感器使用。
传统的飞行器姿态传感器采用互补滤波与卡尔曼滤波等算法融合加速计和陀螺仪数据来完成姿态估计,但存在计算量大、失真累积等问题。
而光学陀螺仪可以直接测量姿态角,避免了误差累积的问题,提高了导航精度。
另外,光学陀螺仪对外界干扰的抑制能力更强,能够应对更为复杂的气流环境和飞机飞行状态。
2. 船舶导航在船舶导航中,光学陀螺仪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方向和速度信息。
与传统的磁力计导航技术相比,光学陀螺仪不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如气象条件、铁磁性物质等。
因此,光学陀螺仪能够在恶劣海况下稳定工作,并且准确度更高。
3. 汽车导航光学陀螺仪在汽车导航方面的应用还处于实验阶段。
目前,一些高端汽车品牌已经开始将光学陀螺仪引入到车载导航系统中。
利用光学陀螺仪测量车辆的角速度和角位移等参数,通过算法处理获取车辆行驶轨迹和速度等信息,从而提高导航精度和稳定性。
未来,光学陀螺仪有望在自动驾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三、光学陀螺仪技术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已经取得了很多在光学陀螺仪技术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
冷原子干涉陀螺仪在惯性导航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i n t e r f e r o me t r y yr g o s c o p e a r e d i s c u s s e d b y f o c u s i n g o n i t s c u r r e n t l i mi t a t i o n s , a i mi n g a t i t s wi d e r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 i n e r t i a l n a v i g a t i o n
随时 间迅速 积 累 ,即导航精 度 随时 间而 发散 ,长期
0 引言
惯性导航系统作为一种 自主式导航系统,与卫
星 导航 系统相 比具有 全天 候 、全 时空 、 隐蔽性好 、 不 易被干 扰 、无法 被 反利 用和 生存 能力 强等 优 点 ; 但是 作为 一种 推 算式 导航 系统 ,陀螺 仪和 加速 度计 误差 ( 特 别是 陀螺 仪 误差 )将导致 其 导航 参数 误差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a mo n g t h e t h r e e d i s t i n c t t y p e s o f c o l d a t o m i n t e r f e r o me t r y yr g o s c o p e s i n S t a n f o r d Un i v e r s i t y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原子干涉陀螺仪在惯性导航领域的研
究现状及展望
摘要:冷原子干涉陀螺仪作为以光学技术为基础的创新技术,在现代惯性导
航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为此,必须充分掌握冷原子干涉陀螺仪的结构原理
和应用特点,对比不同干涉结构类型,研究冷原子干涉陀螺仪在惯性导航领域在
的研究与发展方向,推动冷原子干涉陀螺仪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冷原子干涉陀螺仪;惯性导航;应用展望
0引言
惯性导航是新时期的自主式导航系统,其中通过冷原子干涉陀螺仪的应用,
能够提高测量精度和灵敏度,为此,人们必须重视对冷原子干涉陀螺仪原理与结
构的细化研究,为惯性导航领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满足我国惯性导航新时
代的发展潜力。
1冷原子干涉陀螺仪工作原理与应用特点
1.1冷原子干涉陀螺仪系统结构
全新原子内态干涉仪器是以光脉冲跃迁为基础,与传统的原子干涉仪器相比
具有强大的性能优越性。
这种新型原子内态干涉仪利用物质波束来改变原子内态
结构,其中的分束元件选用激光束。
原子在发射或吸收光子时,也转变成了能态,由于获取光子动量与反冲,达到运行轨迹改变效果。
因此,内态干涉仪的结构是
通过内态或外态变化结合而成。
冷原子干涉陀螺仪的系统功能丰富,其中涉及多个模块,包括激光系统、机
械系统、真空系统以及电路系统,其中激光系统内包括探测光、拉曼光以及冷却
光等;机械系统包含磁屏蔽层、干涉腔以及磁光阱。
真空系统的功能是为干涉环
节提供良好的真空环境;电路系统具备信号处理以及时序控制功能。
机械系统内
部的磁光阱利用泵浦光与冷却光,对原子进行有效制备,并将其成精细化能级|a〉态,通过高效推射将磁光推送到真空腔内,不同脉宽拉曼脉冲导致反射与合束,达到干涉效果。
在冷原子干涉陀螺仪的运用中,通过探测效果实现信号干涉,并且在信号处理中准确获取被测惯量。
1.2冷原子干涉陀螺仪测量原理
冷原子干涉陀螺仪受到加速度(a)和旋转角速度(Ω)的影响,会出现冷
原子跃迁现有,由原来的|a〉态跃迁到|b〉态,整个概率计算如(1)式:
(1)
如上式冷原子跃迁概率的计算分析,表示受到Ω影响后所产生的相移;
表示a影响所产生的相位;受到拉曼脉冲相位影响。
而干涉结构也会随着
冷原子干涉陀螺仪类型的改变发生改变,因此在实际测量中运行原理也会具有一
定差异。
以法国竖向拉曼脉冲冷原子干涉陀螺仪为例,运行原理是当冷原子以v速度
倾斜方向引入真空腔内部,运动到抛物线顶端位置时,受到拉曼脉冲影响,整个
干涉环节运动会受到单束脉冲限制。
因此冷原子干涉陀螺仪相位计算公式如(1)式:
(2)
如上式的相位计算来看,其中脉冲相位φ1和φ3为π/2、φ2为π,k eff表
示拉曼光适量,T表示脉冲间隔。
为了区分线加速度和旋转加速度产生的相位,
一般会将冷原子团由干涉腔通过反向初速度对射,最终构建路径一致的干涉环路。
以上两个冷原子干涉陀螺仪中的的具有干涉反向且大小相等的特点,但是
并未发生改变,因此可以基于差分测量来阻止线加速度产生影响。
1.3冷原子干涉陀螺仪应用特点
当选用的冷原子干涉陀螺仪内部干涉结构为抛物线型时,可以发挥真空腔优势,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也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改变冷原子运行轨迹。
当系统处
于超重状态下,冷原子干涉陀螺仪无法顺利运行,抛物线干涉结构由于整个环路
面积狭窄,因此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敏度也有所下降。
但是抛物线型干涉结构能够
扩展成多个自由度的惯量,因此系统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此外,对于拉曼脉冲
的射出来说,可以有效简化激光设计,确保脉冲矢量相等,降低激光引入测量误差。
将原本的冷原子干涉陀螺仪中加设2D-MOT,能够全面提升冷原子干涉陀螺仪
的冷原子制备速度,在提高测量信噪比的基础上,降低整个测量作业时间,达到
高效测量的效果。
由于拉曼脉冲具有空间分离特点,因此在跃迁环节中也会具备
一定敏感度,可以采用三脉冲矢量平行的方式来进行测量。
针对上述陀螺仪内部干涉结构的实际特点分析,通过对原子干涉结构的合理
选择,能够基于差分测量来达到旋转角速度与线加速度的区分,还能消除共模噪声。
但是该系统在测量时需要建立完全对称的干涉结构,即便是存在细微的干涉
结构偏差,也会影响最终的测量结果。
所以系统稳定性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从(2)式中来看,冷原子速度被热干涉仪的相位关系所干扰,频率漂移也会造成
影响,频率分步将导致条纹对比度的减小,同时原子旋转角速度也越大,而条纹
对比度的反之则将进一步降低。
相对于以往的冷原子干涉陀螺仪而言,新的冷原
子干涉陀螺仪可以只安装一个热原子干涉仪,从而形成了两个对称干涉环,以实
现自旋角频率测定的目的。
而且这个新的设计原理和对抛原子干涉陀螺仪很相似,都可以减少因加速度而产生的测量误差。
不过从相对于干涉环的相位测量结果出发,自旋角频率稳定性限制在g值内,而并非冷原子的分布,所以如果旋转角速
度增大,系统理论上会获取较高的对比度,但是通过这种新型干涉仪的研究,也
引入了多功能便捷式的冷原子干涉陀螺仪设备,为系统更新迭代奠定基础。
2冷原子干涉陀螺仪在惯性导航领域中的发展
随着各界人士对冷原子干涉陀螺仪的不断研究与实践,也引入了诸多创新理念,对陀螺仪内的设备持续更新。
在实际研究中,对传感器的创新研究取得了良
好的成果,但是这些新型的重力梯度仪运用到实际测量中还具有一段距离。
在人
们提出的自由空间干涉结构中,打破了以往冷原子干涉陀螺仪运行原理的局限性,
通过测量跃迁概念就能获得相位。
在开展重力蹭了过程中,也通过多次测量改变
啦曼光频率,提高测量重力加速度,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仍需不断完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冷原子干涉陀螺仪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开展惯性测量,可以推动惯性导航领域的发展,对平台高精度导航和战术提供可靠支持。
为此,人们也要深入研究当前冷原子干涉陀螺仪的发展现状,分析未来研究目标,
满足冷原子干涉陀螺仪的长远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润兵,姚战伟,鲁思滨,蒋敏,李少康,王谨,詹明生. 原子干涉陀螺仪精
密测量及应用[J]. 导航定位与授时,2021,8(02):8-17.
[2]张淋. 原子干涉陀螺惯性测量与监控导航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
学,2019.
[3]李明泽,褚鹏蛟,张超. 冷原子干涉陀螺仪技术专利分析研究[J]. 导航与
控制,2017,16(06):106-112.
[4]邹鹏飞,颜树华,林存宝,王国超,魏春华. 冷原子干涉陀螺仪在惯性导航
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现代导航,2013,4(04):26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