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计算题(2)汇总

合集下载

统计学计算题

统计学计算题

统计学原理复习1(计算题)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解:(1)(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3)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解: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5.5/==∑∑=x m m X(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3.5==∑∑=f xf X (元/斤)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50.291001345343538251515=⨯+⨯+⨯+⨯==∑∑fxf X (件)986.8)(2=-=∑∑ff X x σ(件) (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267.0366.9===XV σ甲305.05.29986.8===X V σ乙因为0。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

《经济统计学》习题平均、变异指标1.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日产量件数工人数(人)10~201520~303830~403440~5013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产量差异程度大?时间数列2.某企业1996年四月份几次工人数变动登记如下:4月1日4月11日4月16日5月1日1210124013001270试计算该企业四月份平均工人数。

3.某企业1995年各季度计划产值和产值计划完成程度的资料如下:计划产值(万元)产值计划完成(%)第一季度860130第二季度887135第三季度875138第四季度898125试计算该企业年度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

4.已知某钢铁公司1993年上半年职工人数及非生产人员数资料如下:月份1月1日2月1日3月1日4月1日5月1日6月1日7月1日职工人数(人)2000202020252040203520452050非生产人员数(人)362358341347333333330试分别计算一季度、二季度非生产人员比重,并进行比较分析。

5.已知某企业第二季度有关资料如下:月份4567计划产量(件)105105110实际产量(件)105110115月初工人数(人)50505246试计算:(1)第二季度平均实际月产量;(2)第二季度平均工人数;(3)第二季度产量月平均计划完成相对指标;(4)第二季度平均每人月产量和季产量。

6.根据下表已有的数字资料,运用动态指标的相互关系,确定动态数列的发展水平和表中年所缺的定基动态指标。

年份总产值(万元)定基动态指标增长量(万元)发展速度(%)增长速度(%) 1986741-100-1987591988115.6198923.91990131.719912981992149.9199355.219944611995167.27.运用时间数列指标的相互关系,根据已知资料,确定某纺织厂棉布生产的各年发展水平、逐期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和增长1%的绝对值指标。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统计学原理历年试卷计算题和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统计学原理历年试卷计算题和答案

8. 某市场销售洗衣机, 2014 年共销售 60000 台,年底库存 50 台。这两个指标是(
A. 时期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B. 时点指标 D.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9. 在一般情况下,商品销售量指数和工资水平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A. 商品销售量、平均工资水平
E 职工人数指数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题目正确与否,在括号内正确于丁、J , 错误打 X o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6.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17. 平均指标是将一个总体内每个单位在某个品质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一
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18. 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调查的范围小,组织方便,省时省力,所以调查项目可以多一
28
试卷代号 :2019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7 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统计学原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开卷)
(供参考)
2017 年 6 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l. B
2. B 7. C
3. C
4. B
5. D
10. D
6. B
8. C
9. 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题目正确与否,在括号内正确打 .j. 错误打×。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6. 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17. 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18.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l 组距。(
19. 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独立的应用意义。( 20.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答案]统计学计算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答案]统计学计算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答案]统计学计算题及答案【试卷考卷】统计学计算题及答案篇(一):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从标志与统计指标的对应关系来看,标志通常与( )相同。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8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9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

3.国民收入中消费额和积累额的比例为1:0.4,这是( )相对指标。

4.在+A的公式中,A称为( )。

5.峰度是指次数分布曲线项峰的( ),是次数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

6.用水平法求平均发展速度本质上是求( )平均数。

7.按习惯做法,采用加权调和平均形式编制的物量指标指数,其计算公式实际上是( )综合指数公式的变形。

8.对一个确定的总体,抽选的样本可能个数与( )和( )有关。

9.用来反映回归直线代表性大小和因变量估计值准确程度的指标称( )。

二、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统计史上,将国势学派和图表学派统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2.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变换关系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3.学生按身高分组,适宜采用等距分组。

4.根据组距数列计算求得的算术平均数是一个近似值。

5.基尼系数的基本公式可转化为2(S1+S2+S3)。

6.对连续时点数列求序时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方法。

7.分段平均法的数学依据是Σ(Y-YC)2=最小值。

8.平均数、指数都有静态与动态之分。

9.在不重复抽样下,从总体N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则所有可能的样本个数为Nn个10.根据每对x和y的等级计算结果ΣD2=0,说明x与y 之间存在完全正相关。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模型推断法2.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A.复合分组B.层叠分组C.平行分组体系D.复合分组体系3.交替标志方差的最大值为A.1B.0.5C.0.25D.04.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D.四项数值5.可变权数是指在一个指数数列中,各个指数的A.同度量因素是变动的B.基期是变动的C.指数化因数是变动的D.时期是变动的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反映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指标总体系包括A.社会统计指标体系B.专题统计指标体系C.基层统计指标体系D.经济统计指标体系E.科技统计指标体系2.典型调查A.是一次性调查B.是专门组织的调查C.是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D.调查单位是有意识地选取的E.可用采访法取得资料3.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月末商品库存额B.劳动生产率C.历年产值增加额D.年末固定资金额E.某市人口净增加数4.重复抽样的特点是A.各次抽选互不影响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E.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5.下列关系中,相关系数小于0的现象有A.产品产量与耗电量的关系B.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的关系C.商品价格与销售量的关系D.纳税额与收入的关系E.商品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额的关系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要求:(1)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否则,酌情扣分。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2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2

习题一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进行湖北地区三资企业从业人员调查,则()。

A总体是全省三资企业B总体单位是全省的每一个三资企业C总体是全省三资企业的所有从业人员D全省三资企业的从业人员是标志2.某班进行数学考查,3名学生的分数分别为75分、80分、98分,这3个数字是()。

A标志B变量C指标D变量值(标志值)3.一个统计总体()。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可以有多个标志C 只能有一个指标D 可以有多个指标4.变异的含义是指()。

A统计标志的不同表现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指标D品质标志的具体表现5.离散变量可以()。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C用相对数表示D用平均数表示6.统计指标体系是指()。

A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B各种相互联系的数量标志组成的一个整体C各种相互联系的数量指标组成的一个整体D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质量指标所组成的整体7.统计学中的变量是指()。

A数量标志B统计指标C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的统称D品质标志、数量标志和指标的统称8.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B“文化程度”是品质标志C“平均年龄”是数量标志D“性别比”是品质标志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

A 大量性B 同质性C 变异性D 可比性E综合性2.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

A 商店个数B 商店销售额C 职工人数D 学生身高3.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得到如下资料,指出其中的统计指标( )。

A某企业为亏损企业B全地区工业净产值2500万元C某企业职工人数1800人D全地区工业机器台数4800台4.统计一词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它们是()。

A统计工作B统计资料C统计学D统计分析E统计报告5.全国“国有工业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

A总体是全国的“全部国有工业企业”B总体单位是全国的“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C全国“国有工业企业总数”是指标D每个“国有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是标志6.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

《经济统计学原理》考试题库及带答案大全(二)

《经济统计学原理》考试题库及带答案大全(二)

《经济统计学原理》考试题库及带答案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核分人题分复查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有六名同学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如下:85,70,64,90,74,82。

成绩的中位数是()A 64B 90C 77D 782.应用几何平均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目的在于考察()A 期初水平B 期末水平C 全期水平D 期中水平3.线性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是()A r =0B r ≤1C r≥1D -1≤r ≤14.平均指标可以反映总体分布的()A 集中趋势B 离中趋势C 偏态D 峰度5.按月平均法计算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A 100%B 400%C 1200%D 200%6.属于时点指标的是()A 石油产量B 出生人口数C 国内生产总值D 年末人口数7.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A 一项数值B 二项数值C 三项数值D 四项数值8.已知某地区连续五年的工业增加值的环比增长速度为:5%,8%,10%,9%,11%,则五年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是()A 5%)11%9%10%8%5(÷++++B 5%)111%9%110%108%105(÷++++C 111.109.11.108.105.15-⨯⨯⨯⨯D 111.009.01.008.005.05-⨯⨯⨯⨯9.假设检验中的弃真错误是指()A 原假设为真时不拒绝原假设B 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C 原假设为伪时不拒绝原假设D 原假设为伪时拒绝原假设10.拉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A 基期B 报告期C 任意时期D 特定时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第四章)一、判断题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

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D)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D )A、无名数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C、有名数D、无名数与有名数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8、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B)A、累计法B、水平法C、简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9、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D)。

统计学原理课后计算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后计算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后计算题答案一、描述性统计1. 平均数计算给定一组数据:10, 15, 20, 25, 30平均数 = (10 + 15 + 20 + 25 + 30) / 5 = 202. 中位数计算给定一组数据:10, 15, 20, 25, 30中位数为中间的数值,即203. 众数计算给定一组数据:10, 15, 20, 20, 25, 30众数为浮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即204. 极差计算给定一组数据:10, 15, 20, 25, 30极差 = 最大值 - 最小值 = 30 - 10 = 205. 方差计算给定一组数据:10, 15, 20, 25, 30平均数 = (10 + 15 + 20 + 25 + 30) / 5 = 20方差 = [(10-20)^2 + (15-20)^2 + (20-20)^2 + (25-20)^2 + (30-20)^2] / 5 = 506. 标准差计算给定一组数据:10, 15, 20, 25, 30平均数 = (10 + 15 + 20 + 25 + 30) / 5 = 20方差 = [(10-20)^2 + (15-20)^2 + (20-20)^2 + (25-20)^2 + (30-20)^2] / 5 = 50标准差= √方差= √50 ≈ 7.07二、概率计算1. 单个事件概率计算一个骰子有6个面,每一个面的数字为1到6,每一个面浮现的概率相等,即1/6。

2. 互斥事件概率计算一个骰子有6个面,每一个面的数字为1到6,投掷骰子浮现奇数的概率为3/6 = 1/2。

投掷骰子浮现偶数的概率为3/6 = 1/2。

由于奇数和偶数是互斥事件,两者之一必然发生,所以概率之和为1。

3. 独立事件概率计算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取一张牌,不放回,再抽取一张牌。

第一次抽到红桃的概率为13/52 = 1/4。

第二次抽到红桃的概率为12/51 = 4/17。

由于两次抽取是独立事件,所以两者同时发生的概率为(1/4) * (4/17) = 1/17。

[管理学]统计学原理题库2

[管理学]统计学原理题库2

[管理学]统计学原理题库2第一章总论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社会经济统计?试述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和作用?2、举例说明变异、变量、变量值的关系?3、确定某一研究目的,指出你所熟悉的统计总体和总单位,并说明统计总体为什么必须具备同质性、大量性和差异性。

4、统计工作可分为哪几个阶段?二、填空题1.标志是说明_______特征的,指标是说明_______特征的。

2._______是统计的前提条件。

3.标志按特征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与______。

4.变量按性质不同,可分为______变量与______变量。

5.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可变的数量标志就是_______,变量的数值表现就是_______。

7.变量按其值是否连续出现,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8.______是构成______的个别事物,它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

9.标志的具体表现是在标志名称之后所表明的_______或_______10.统计总体按其所包括的单位数以及相应的变量多少可分为_______总体和_______总体。

三、简答题1、试从联系的角度阐明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什么是变异?为什么说没有变异就没有统计?3、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有什么主要的区别和联系?4、统计工作过程是怎样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相一致?第二章统计设计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设计?为什么要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设计有哪些种类?2.试述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3.统计指标的概念及构成要素?4.统计指标的特点和作用。

5.整体设计包括哪些内容?6.全阶段(全过程)设计包括哪些内容?7.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设计包括哪些内容?二、填空题1.统计设计要从__________两个方面对整个统计工作做出通盘的考虑和安排、这是保证统计工作质量的__________。

统计学练习题(2)

统计学练习题(2)

《统计学原理》习题2及答案52、当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

(C)(单选题)A、该数列众数等于中位数,B、该数列众数等于均值,C、该数列无众数,D、该众数等于最大的数值。

57、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各组单位数占单位总数的比重称频率。

5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标志值和次数两大因素的影响。

59、结构相对指标是各组(或部分)与总量(总体总量)之比。

60、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61、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

(单选题)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62、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C)(单选题)A、中位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

63、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BC)(多选题)A、算术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方程式法;D、调和平均法,E、加权平均法。

64、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CE)(多选题)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65、若不断重复某次调查,每次向随机抽取的100人提出同一个问题,则每次都能得到一个回答“是”的人数百分数,这若干百分数的分布称为:(D)(单选题)A、总体平均数的次数分布,B、样本平均的抽样分布,C、总体成数的次数分布,D、样本成数的抽样分布。

66、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测量值中,最常用的是(B)(单选题)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

67、将报告期两个城市物业管理费用的物价水平进行综合对比,属于(D)(单选题)A、强度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结构影响指数,D、静态指数。

68、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统计学原理作业2答案(新)

统计学原理作业2答案(新)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第四章)一、判断题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能计算总量指标的总体必须是有限总体。

(×)4、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5、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6、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

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7、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8、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

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9、用相对指标分子资料作权数计算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

(×)10、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D)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4、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B)A、具有可加性B、不具有可加性C、可加或可减D、都不对5、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6、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7、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D )A、无名数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C、有名数D、无名数与有名数8、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9、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B)A、累计法B、水平法C、简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10、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D)。

统计学原理试题试卷答案真题

统计学原理试题试卷答案真题

统计学原理试卷一、单项选择 (每题1分,共20分)1.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全距不变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

A.正例关系B.反比例关系C.乘积关系D.毫无关系2.某种商品的年末库存额是( )。

A.时期指标和实物指标B.时点指标和实物指标C.时期指标和价值指标D.时点指标和价值指标3.统计调查方案的核心部分是( )。

A.调查的任务和目的B.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C.调查表D.调查时间4.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值相加有意义的是( )。

A.相对数时间数列B.时期数列C.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5.已知同一指标不同年度的数值顺序排列,欲求季节指数,则( )。

A.用按月平均法B.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C.其它两种皆可以D.其它两种皆不行6.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可以是原始资料,也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

A.原始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次级资料来源于上级单位B.次级资料是由原始资料加工整理而成C.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之间无必然联系D.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没有区别7.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6%,产量增长6%,则生产总费用( )。

A.增加B.减少C.没有变化D.无法判断8.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5%,商品销售量增长5%,则商品价格( )。

A.增长10%B.增长5%C.增长1%D.不增不减9.方差是数据中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 )。

A.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B.离差平方的平均数C.离差平均数的平方D.离差平均数的绝对值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抽样平均误差为原来的1/3,则样本单位数必须( )。

A.增大到原来的3倍B.增大到原来的9倍C.增大到原来的6倍D.也是原来的1/311.抽样调查中( )。

A.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B.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C.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D.既没有登记性误差,也没有代表性误差12.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 )。

统计学原理习题2 精品

统计学原理习题2 精品

Tjxt2一.单项选择题1.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1)各百货商店(2)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3)一个百货商店(4)每位工作人员2.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1)全国人口(2)每一个人(3)每一户(4)工人工资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1)全部设备(2)每台设备(3)每个工业企业(4)全部工业企业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1)普查(2)典型调查(3)抽样调查(4)重点调查5.统计调查项目是()(1)调查过程中进行的工作总和(2)统计调查计划(3)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必须得到回答的问题目录(4)用统计调查的结果来得到答案的项目6.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1)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2)确定调查的范围(3)确定调查的单位(4)登记的方便该组的分组标志是()。

(1)性别(2)男、女(3)文化程度(4)性别和文化程度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

又如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1)520 (2)510 (3)530 (4)5409.次数密度是()。

(1)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次数(2)各组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3)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率(4)单位次数的组距长度1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综合应该()。

(1)小于1 (2)等于1 (3)大于1 (4)不等于111.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07,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

依习惯上规定()。

(1)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2)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3)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4)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12.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1)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2)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3)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4)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13.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它们是()。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参考word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参考word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1. 见教材P402 2. 见教材P402-403 3. 见教材P403-404第三章 综合指标1. 见教材P4322. %86.1227025232018=+++=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3.所以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1.85%完成。

4. %22.102%90%92(%)(%)(%)===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未完成计划,还差2.22%完成计划。

5.%85.011100%8%110%1=⨯++==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计划完成数;所以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标因为,计划完成程度指%105%103== 1.94%%94.101%103%105,比去年增长解得:计划完成数==()得出答案)将数值带入公式即可以计算公式,上的方程,给大家一个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也可以得出答案,鉴于(根据第三章天)。

个月零天(也即是个月零(月)也就是大约)(上年同季(月)产量达标季(月)产量超出计划完成产量达标期完成月数计划期月数超计划提前完成时间达标期提前完成时间完成计划的时间万吨。

根据公式:提前多出万吨,比计划数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二季度方法二:从第四年第三PPT PPT 6868825.8316-32070-7354-60--3707320181718=+=+=+==+++()天完成任务。

个月零年第四季度为止提前(天),所以截止第五)(根据题意可设方程:万吨完成任务。

天达到五年第二季度提前万吨。

根据题意,设第万吨达到原计划,还差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一季度方法一:从第四年第二6866891-91*20)181718(1916707016918171816=++++=+++x xx6. 见教材P432 7. 见教材P433)/(2502500625000)/(2702500675000亩千克亩千克乙甲======∑∑∑∑f xf X x mm X在相同的耕地自然条件下,乙村的单产均高于甲村,故乙村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做得好。

统计学原理试卷二

统计学原理试卷二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A .全部人口 B.每个人 C.全部人口数 D.每户家庭;2.将由显著性水平所规定的拒绝域平分为两部分,置于概率分布的两边,每边占显著性水平的二分之一,这是()A.单侧检验B.双侧检验C.右单侧检验D.左单侧检验3.产品质量的检查应该采用( )A.重点调查的方法B.典型调查的方法C.普查的方法D.抽样检验的方法4.某组向上累计次数表示( )A.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5.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α-1越大,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A.越大B.越小C.不变D.确定6.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抽样平均误差比原来扩大2倍,则样本容量( )。

A.扩大为原来的4倍B. 扩大为原来的2倍C.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 缩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7.某年某地区甲乙两类职工的月平均收入分别为1060元和3350元,标准差分别为230元和680元,则职工月平均收入的离散程度( )。

A.甲类较大B.乙类较大C.两类相同D.不确定8.所谓显著水平是指 ( )A.原假设为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B.原假设不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C.原假设为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D.原假设不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9.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 a bx =+中,b 表示( )A.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a 的数量B.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b 的数量C.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量D.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增加量1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不重复抽样误差( )A.大于重复抽样误差B.小于重复抽样误差C.等于重复抽样误差D.与重复抽样误差何者更大无法判定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综合评价指数的编制方法有( )和功效系数法。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答案

3.某地区历年粮食产量如下:1、某集团公司销售的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提高幅度资料如下:3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2) 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

(20分)则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17.38301145===∑∑fxf x2、某企业第二季度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要求:(1)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多少?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预测单位成本为多少元?(15分) 解:(1)所需计算数据见下表:xbx a y n x b n y a x x n y x xy n b c 5.2808010703125.232105.26151441502520250512503210128353)(222-=+==+=⨯+=-=-=-=--=-⨯⨯-⨯=--=∑∑∑∑∑∑∑因为,5.2-=b ,所以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即x 增加1单位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平均减少2。

5元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即10=x 时,单位成本为55105.280=⨯-=c y 元18。

甲.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9.5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5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解: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fxf x ,所需的计算数据见下表:75554125===∑∑fxf x (比较甲。

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要用变异系数σν的大小比较.)甲班%73.11815.9===xσνσ 从计算结果知道,甲班的变异系数σν小,所以甲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统计学练习题2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2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2答案1.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A.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B.体现当前工作重点的单位C.规模较大的单位D.在所要调查的数量特征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2.根据分组数据计算均值时,利用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做为代表值,使用这一代表值的假定条件是。

A.各组的权数必须相等 B.各组的组中值必须相等 C.各组数据在各组中均匀分布 D.各组的组中值都能取整数值3.已知甲、乙两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甲班平均分为70分,标准差为7.5分;乙班平均分为75分,标准差为7.5分。

由此可知两个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A.甲班较大B.乙班较大C.两班相同D.无法作比较4.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公斤,其余亩产为500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平均亩产为A.520公斤B.530公斤C.540公斤D.550公斤5.时间序列若无季节变动,则其各月季节指数应为 A.100% B.400% C.120% D.1200%6.用最小平方法给时间数列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a+bt,当b<0时,说明现象的发展趋势是A. 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水平态势D.不能确定7.某地区今年和去年相比商品零售价格提高12%,则用同样多的货币今年比去年少购买的商品。

A.10.71%B.21.95%C.12%D.13.64%8.置信概率表达了区间估计的A.精确性B.可靠性C.显著性D.规范性9.H0:μ=μ0,选用Z统计量进行检验,接受原假设H0的标准是A.|Z|≥ZαB.|Z|-Zα10.对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几组不同样本数据拟合的直线回归方程如下,你认为哪个回归方程可能是正确的?A.y=125-10xB.y=-50+8xC.y=150-20xD.y=-15-6x三、多项选择题1.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A.抽选调查单位时必须遵循随机原则B.抽选出的单位有典型意义 C.抽选出的是重点单位 D.使用部分单位的指标数值去推断和估计总体的指标数值 E.通常会产生偶然的代表性误差,但这类误差事先可以控制或计算2.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80%B.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101.05%C.没完成单位成本计划D.完成了单位成本计划E.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少降低了1个百分点3.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A.极差 B.异众比率 C.四分位差 D.标准差 E.离散系数4.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是A.增加人口数B.在校学生数C.利润额D.商品库存额E.银行储蓄存款余额5.两个变量x与y之间完全线性相关,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相关系数 ?r?=1B.相关系数 ?r?=0C.估计标准误差Sy=0D.估计标准误差Sy=1E.判定系数r2=1F.判定系数r2=0五、简答题加权算术平均数受哪几个因素的影响?若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各组平均数没变,则总平均数的变动情况可能会怎样?请说明原因。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第一篇: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题目1 连续型数据的分组()(单选)选择一项:a.可以进行单项式分组b.不能进行组距式分组c.进行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都可以d.一般不能进行单项式分组,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题目2 统计学是()选择一项:a.实质性科学b.方法论科学c.纯自然科学d.社会学科学题目3 重点调查所选的重点单位,必须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项:a.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b.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c.按随机原则选出的调查单位d.填报调查数据的填报单位题目4平均指数法是总指数的另一种形式,其计算基础是()选择一项:a.综合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c.个体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题目5 各个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单选)选择一项:a.最小值b.最大值c.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d.零题目6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值和等于()(单选)选择一项:a.最小值b.最大值c.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d.零题目7 有关强度相对指标的正确论述是()(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是不同情况下同一指标对比的比率b.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c.一般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d.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e.一般是以有名数表示的,但也有采用千分数等形式表示的题目8 用综合指数形式计算的商品销售价格指数表明()(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幅度b.商品销售的品种规格的变动c.商品销售价格的变动趋向d.商品销售价格的变动程度e.销售价格变动对销售额产生的影响题目9 某班学生分别按性别和政治面貌分组的结果,男生30人、女生20人;党员3人、团员39人、非党团员8人,这是一种复合分组。

请判断正误()(单选)选择一项:a.对b.错题目10 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c=a+bx,其中参数b 为负值,则这条直线是()(单选)选择一项: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平稳趋势d.发展趋势不明显题目11 在统计调查阶段,对有限总体()选择一项:a.只能进行全面调查b.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c.既不能进行全面调查,也不能进行非全面调查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能进行题目12 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是()选择一项: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题目13 我国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了9.1%,这个指标是()(单选)选择一项:a.发展速度b.增长速度c.发展水平d.增长量题目14统计指数区分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是依据()(单选)选择一项:a.对比基期的不同b.对象范围的大小c.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d.同度量因素的固定与否题目15 在组距数列中,各组频(次)数增加1倍,则计算出的算术平均数()选择一项:a.不变b.增加1倍c.增加2倍d.减少1倍题目16我国财政收入,2003年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这是()(单选)选择一项:a.发展水平b.增长量c.发展速度d.增长速度题目17统计指数按其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单选)选择一项: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个体指数与总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与调和平均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题目18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拥有小轿车数是()选择一项:a.平均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题目19200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86‰是()(多选)选择一项: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题目20某地为了推广先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对效益最好的几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选择一项: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题目21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计算,在实际运用时()(单选)选择一项:a.采用样本资料b.多采用非全面资料c.采用全面资料d.多采用全面资料题目22假定一个总体由5 个数据组成,3,7,8,9,13,该总体的方差是()(单选)选择一项:a.8b.7.5c.9.7d.10.4题目23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单选)选择一项:a.1025b.1050c.1100d.1150 题目24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不同是()(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作用有别b.计算公式的依据不同c.对正负离差综合平均的方法不同d.说明同质总体的变异程度有差异e.受极端值的影响程度不同题目25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选择一项:a.人口按年龄分组b.人口按性别分组c.居民家庭按总收入分组d.居民家庭按生活消费量分组题目26两组数据的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单选)选择一项:a.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大b.均值大的,离散程度大c.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小d.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相同题目27下列现象的相关密切程度最高的是()(单选)选择一项:a.某商店的职工人数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0.87b.流通费用水平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为-0.94c.商品销售额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1d.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81 题目28和算术平均数的计量单位一致的标志变异指标有()(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标准差系数b.平均差系数c.全距d.平均差e.标准差题目29在进行统计分组时,组距和组数的关系是()(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成正比b.组数越多,组距越大c.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成反比d.组数越少,组距越大题目30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b.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c.指标名称d.计量单位e.计算公式题目31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选择一项:a.个体指数b.平均指数c.综合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题目32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选择一项:a.职工按工龄分组b.职工按职别分组c.职工按民族分组d.职工按性别分组题目33各组的组中值代表组数据值的()(单选)选择一项:a.平均水平b.最高水平c.最低水平d.随机水平题目34两组数据的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选择一项:a.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大b.均值大的,离散程度大c.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小d.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相同题目35一项实验中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称为()(单选)选择一项:a.事件b.简单事件c.样本空间d.基本事件题目36预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2000—2020年间增长了3倍b.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4倍c.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7.18%d.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5.65%e.每年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7.2%以上题目37以下分组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性别b.年龄c.职业d.月收入e.职称题目38全年12个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是()(单选)选择一项:a.120%b.1200%c.100%d.1000%题目39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选择一项:a.1025b.1050c.1100d.1150题目40预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说法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a.2000—2020年间增长了3倍b.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3倍c.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7.18%d.每年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7.2%以上第二篇:统计学原理问卷调查作业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问卷编号:亲爱的同学你好: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答案无对错之分,只作为学术性课题时用,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公开个人的信息。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汇总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汇总

计算题1、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工人数如下:555 506 220 735 338 420 332 369 416 548 422 547 567 288 447 484 417 731 483 560 343 312 623 798 631 621 587 294 489 445试根据上述资料,要求:(1)分别编制等距及不等距的分配数列(2)根据等距数列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的频数和频率数列。

解:1)等距分配数列不等距分配数列2)2、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分别为: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81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72 70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析该班学生考试情况。

解:)(1(2)分组标志是“成绩”,其类型是数量标志,分组方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分组;本班学生考试的成绩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

(3)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7 25 45 29 43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25 30 46 29 3438 46 43 39 35 40 48 33 27 28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解:(1)40名工人加工零件数次数分配表为:(2)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方法1、(x 取组中值)( 件)方法法2 (件) 答: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为37.5件4 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汇编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汇编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汇编1.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03%,实际⽐上年增长了5%,试问计划规定应⽐上年增加多少?⼜该企业某产品成本计划在上年699元的⽔平上降低12元,实际今年每台成本672元,试确定降低成本计划完成指标. 1)计划规定⽐上年增加1.94%根据100%100%100%+=?+提⾼实际率降低计划完成程度提⾼计划率降低则100%100%100%+=-实际提⾼率计划提⾼率计划完成程度105%100%101.94%100% 1.94%103%=-=-=2)根据100%100%100%+=?+提⾼实际率降低计划完成程度提⾼计划率降低100%100%==实际完成率实际数计划完成率计划数则降低成本计划完成程度=67269969912699-==(或96.14%98.28%=97.82%)2.某企业计划⽣产某单位产品⼯时消耗较上期降低4.5%,实际较上期降低5%.试计算降低劳动量计划完成程度。

根据100%100%100%+=?+提⾼实际率降低计划完成程度提⾼计划率降低则降低劳动量计划完成程度=5%100%99.48%4.5%100%-+=-+3.某年⼄国与甲国经济⼒量的有关资料如下:试就以上资料⽤各总量指标以及强度相对指标和⽐较相对指标进⾏对⽐,并简要分析.(分析略)4.试根据下列某车间⼯⼈⽇产零件的资料,计算⼯⼈的平均⽇产量.⼯⼈的平均⽇产量xf xf∑=∑=7435100=74.35(件/⼈)5.某管理局所属15个企业,2006年按其⽣产某产品平均单位成本的⾼低分组资料如下表:试计算这个15个企业的平均单位成本。

该15个企业的平均单位成本f xx f=?∑∑=13.70(元/件)6.2006年某⽉份甲、⼄两个农贸市场某些农产品价格及成交额的资料如下(见下页),试问哪个农贸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并说明其原因。

根据M xM H∑=∑甲市场平均价格=950000.237540000=(元/⽄);甲市场平均价格=930000.232540000=(元/⽄)甲市场平均价格(0.2375)⾼于⼄市场平均价格(0.2325),其原因为在丙产品权数相同的前提下,价格较⾼的⼄产品的权数甲市场⾼于⼄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汇总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5.5/==∑∑=x m m X (元/斤)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3.5==∑∑=fxf X (元/斤)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50.291001345343538251515=⨯+⨯+⨯+⨯==∑∑fxfX (件)986.8)(2=-=∑∑ffX x σ(件)(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267.0366.9===XV σ甲 305.05.29986.8===XV σ乙 因为0.305 >0.267故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4.某工厂有15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出50个工人作为样本,调查其月平均产量水平,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抽样平均误差(重复与不重复)(2)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该厂工人的月平均产量和总产量的区间。

解: (1)样本平均数560==∑∑fxfX样本标准差1053)(2=-=∑∑ffX x σ重复抽样: 59.4501053===nx σμ不重复抽样:1500501(501053)1(22-=-=N n n x σμ(2)抽样极限误差x x t μ=∆ = 2×4.59 =9.18件总体月平均产量的区间: 下限:-x △x =560-9.18=550.82件上限:+x △x =560+9.18=569.18件总体总产量的区间:(550.82×1500 826230件; 569。

18×1500853770件)5.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要求:(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t=2)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

(3)如果极限误差为2.31%,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解:(1)样本合格率p = n 1/n = 190/200 = 95%抽样平均误差np p p )1(-=μ = 1.54%(2)抽样极限误差Δp= t·μp = 2×1.54% = 3.08%x△p=95%-3.08% = 91.92%下限:-x△p=95%+3.08% = 98.08%上限:+则:总体合格品率区间:(91.92% 98.08%)总体合格品数量区间(91.92%×2000=1838件98.08%×2000=1962件)(3)当极限误差为2.31%时,则概率保证程度为86.64% (t=Δ/μ)6.某企业上半年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3)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解:计算相关系数时,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不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考虑到要配和合回归方程,所以这里设产量为自变量(x),单位成本为因变量(y)(1)计算相关系数: [][]∑∑∑∑∑∑∑---=2222)()(y y n x xn yx xy n γ[][]9091.0426302686217964262114816-=-⨯-⨯⨯-⨯=9091.0-=γ说明产量和单位成本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

(2)配合回归方程 y=a+bx∑∑∑∑∑--=22)(x x n y x xy n b =-1.82x b y a -==77.37回归方程为:y=77.37-1.82x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减少1.82元(3)当产量为6000件时,即x=6,代入回归方程: y=77.37-1.82×6=66.45(元)7.根据企业产品销售额(万元)和销售利润率(%)资料计算出如下数据:n=7∑x =1890∑y =31.1 ∑x2=535500∑y 2=174.15∑xy=9318要求: (1) 确定以利润率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2)解释式中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3)当销售额为500万元时,利润率为多少?解:(1)配合直线回归方程:y=a+bxb=()∑∑∑∑∑--2211x n x yx n xy =21890715355001.311890719318⨯-⨯⨯- =0.0365 a=∑∑-=---x n b y n x b y 11=1890710365.01.3171⨯⨯-⨯ =-5.41则回归直线方程为:y c=-5.41+0.0365x(2)回归系数b的经济意义:当销售额每增加一万元,销售利润率增加0.0365%(3)计算预测值:当x=500万元时y c=-5.41+0.0365500=12.8%8.某商店两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两种商品销售额指数及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2)计算两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3)计算两种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

解:(1)商品销售额指数=%09.12922002840150125081601460100==⨯+⨯⨯+⨯=∑∑qp q p 11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640=2200-2840=-∑∑00q p q p 11元 (2)两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09.1092200240022001601260800==⨯+⨯=∑∑qp q p 1销售量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200=2200-2400=-∑∑000q p q p 1元(3)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33.118=24002840=∑∑101q p q p 1 价格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440=2400-2840=-∑∑101q p q p 1元9.某商店两种商品的销售额和销售价格的变化情况如下:要求:(1)计算两种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和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

(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计算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增加(减少)的支出金额。

解:(1)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43.11033.15016612.1361.1130361301==++=∑∑1111qp k q p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67.1532.1501661=-=-∑∑1111q p kq p 万元 (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101111011111qp q p qp p p q p qp k q p 1111而从资料和前面的计算中得知:16000=∑qp32.15010=∑qp所以:商品销售量总指数=%35.9316033.15000==∑∑qp q p 1, 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增加减少的支出金额:∑11q p -67.916033.15010-=-=∑qp10.已知两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表:要求:(1)计算销售量总指数;(2)计算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增加(减少)的支出金额。

(3) 计算两种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和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

解:(1)销售量总指数∑∑K =0qp q p q45005000450093.0500023.1+⨯+⨯=%79.108=950010335=(2)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多支付金额∑∑0000-K =q p q p q =10335-9500=835(万元)(3)计算两种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和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

参见上题的思路。

通过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与调和平均数指数公式之间的关系来得到所需数据。

11.某地区1984年平均人口数为150万人,1995年人口变动情况如下:计算:(1)1995年平均人口数;(2)1984-1995年该地区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 解:(1)1995年平均人口数∑--++++++=ff a a f a a f a a a n n n 11232121222Λ=181.38万人(2)1984-1995年该地区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74.1115038.181110=-==nn a a x 12.某地区1995—1999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各年的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2)计算1995年-1999年该地区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和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3)如果从1999年以后该地区的粮食产量按8%的增长速度发展,2005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平均增长量=461518410=-=--n a a n (万斤)46434684438=+++==逐期增长量个数逐期增长量之和平均增长量(万斤)(2)平均发展速度%24.10943461840===nn a a x (3)6008.1618.⨯==nn x a a =980.69(万斤)13、甲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46 43 39 35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 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和标准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