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
对金融危机下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思考

对金融危机下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思考摘要: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接着对我国外向型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
如何应对金融风暴的挑战,抓住发展机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外向型经济;经济增长方式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4-0092-01一、前言(一)外向型经济的定义外向型经济就是一国或地区为推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利益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而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
(二)外向型经济的理论基础:资源禀赋理论一国出口的产品是它需要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要素生产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要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两国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产品开展专业化生产,这一过程持续到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相等为止。
二、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困境(一)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
接着对我国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
因此,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作为2009年的工作重点。
(二)“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的转换机制不畅通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的转换机制不畅通,其原因大致如下:首先,中国储蓄——投资转换率低;其次,中国的投资率过高;再次,中国的投资效率低下。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以内需促增长根据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出口。
具体到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以内需促进增长很有必要:首先,金融危机下出口的受阻;其次,“高储蓄—高资本—高投资—高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
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

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在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遭遇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危机,这场危机不仅深刻影响了美国经济,也对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确切地说,这场危机的爆发起源于美国金融市场,随后蔓延至全球各地,给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成为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代表之一。
与此这场危机也引发了对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思考和质疑。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具体来说,可以追溯到1999年的《格拉姆-利奇法案》。
这项法案取消了对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的商业活动的限制,允许银行从事证券公司的业务,同时也允许证券公司从事银行的业务。
这项法案的颁布让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的业务上的界限逐渐模糊,刺激了金融市场的创新活动,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更大的业务空间,但也埋下了金融危机的隐患。
接下来,随着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如次贷市场、信贷违约掉期、金融杠杆产品等。
这些新型的金融工具为金融机构带来了快速的利润增长,但也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
特别是次贷市场的兴起,让银行开始向信用记录不佳的借款人提供高风险贷款,这些贷款放大了金融市场的泡沫,并将金融危机的风险转移到了金融市场中。
在这一过程中,美国的监管机构和监管制度也没有跟上金融市场的发展步伐,监管的滞后导致了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和泡沫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最终形成了金融危机的爆发条件。
二、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许多金融机构的倒闭和资产的大幅度贬值,这一连锁反应迅速蔓延到了全球范围内。
因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高度关联性和相互依存关系,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首先是金融市场上的大规模资产贬值,这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资金链断裂和信用危机。
大量的金融机构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金融机构间的信任关系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市场上的信贷环境急剧恶化,这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冻结和资金链断裂。
三次代表性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若干启示与思考

危机 、墨西哥金 融 危 机 ;也 有 全 球 性 的 ,被 称 为 国 际
金融 危机 。通 俗 地讲 ,金 融 危 机 指 的是 与 金 融 相 关 的
危机 ,也就是金融 资 产 、金 融市 场或 金融 机 构 的危 机 ,
的分 水 岭。 能 否 更 早 地 摆 脱 危 机 ,甚 至 化 “ ” 为 危 “ ” 机 ,是对 一个 国家 战略 选 择 的 考 验 。前 车 之覆 ,后 车之鉴 。2 0世纪 以来 的三 次代 表 性 国 际金 融 危 机 留给 我们诸多启 示与 思考 :
一
券 、房地产 等金 融 指标 急 剧 地 恶 化 ;企 业 和金 融 机 构 大量破产 、倒 闭 ;投 资者 基 于 资 产 价格 急 剧 下 降 的预 期 而大量抛售不 动产 或 长期 金融 资产 ,兑换 成 货 币 。 u
若 干 启 示 与 思 考
姜 爱 林
( 中华全 国总工会 研究 所 .北 京
【 摘
lo6 ) o85
要】2 世纪 以来 , 0 全世界先后发 生 了三 次代 表性 的国际金 融危机 ,引发或 留给 我们诸 多启 示与思
考 :预防和应对金融危机 ,需要保持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市场机 制和政 府 干预要相 辅相成、虚
【 中图分类 号】 3 .9 【 O9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o 44 (0 9 3— o3— 5 o9— 18 2 o )o 0 5 0
金融危 机又 称金 融 风 暴或 金 融 海 啸。所 谓 金 融 危
安 , 受到 的影 响 却 有 明 显 的 差别 。 这 既有 各 国不 同 但
、
从次贷危机到主权债务危机思考

从次贷危机到主权债务危机的思考中图分类号:f03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6-001-01摘要从2008年第3季度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世界金融风暴势头不止,骨牌效应已经逐渐显现,继国际大型金融机构落难之后,矛头直指欧亚及美洲的一些小国。
本文主要基于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理论,分析了从次贷危机到主权债务危机的传导过程并引发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次贷危机主权债务危机国际传导理论一、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理论1.含义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又被称作传染(contagion),其基本意思是:金融危机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传输过程。
2.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理论分类(1)贸易溢出效应贸易溢出效应(trade spillovers effect)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实现,一般分为直接双边型的贸易溢出效应和间接多边型的贸易溢出效应。
(2)金融溢出效应金融溢出效应(financial spillovers effect)是指一个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造成其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迫使金融机构清算在其他国家金融市场上的资产,从而通过直接投资、银行贷款或者资本市场渠道导致另一个或几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市场流动性不足,造成大规模的资本抽逃。
(3)季风效应季风效应最早是由masson(1998)提出的,他把由于共同的冲击产生的传导称为“季风效应”(monsoonal effects),包括主要因工业化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以及主要商品价格的变化等全球性的原因,从而导致新兴市场经济的货币危机或者资本的流进流出。
(4)净传染效应净传染效应的传导机制是通过投资者预期经心理渠道传导的,是传染概念的核心。
净传染是指危机的传导无法从宏观基本面的基础变量来解释,但是,一个国家的危机导致投资者重新评价其他类似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产生“自我实现”的多重均衡。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1.概述美国次贷危机自2007年8月全面爆发以来,迄今为止愈演愈烈。
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考

一
从 中 国 的经 济 实 力 上 看 ,完 全 可 能 支 持 人 民 币 成 为 国 际 化 货 币 。 改革开放 3 O多 年 来 . 国的 G P增 长速 度是 世 界 上经 济 增 长 最 快 的 中 D 国 家 之 一 。尤 其 是 2 0 0 5年 到 20 09年 期 间 , 然 经 历 了 全 球 性 金 融 危 虽 机 的 侵 袭 . 是我 国 的 G P仍 保 持 良好 的增 长 势 头 . D 但 D G P总 量 也 逐 年 增长。( 下表) 见
兀 )
货 币具 有 价 值 尺 度 、 流通 手段 、 藏 手 段 、 贮 支付 手段 和世 界货 币 五 种 职 能 。其 中最 基 本 的 职能 是 价 值 尺 度 和 流 通 手段 。当一 国 货 币 跨越 国 界 , 国际 上 执 行 其 基本 职 能 时 , 被 称 作 国 际货 币 。 国 内货 币发 在 就 从 展 成 为 国 际货 币的 过 程 就 叫做 货 币 国际 化 。 人 民 币 国际 化 是 指 人 民 币 的货 币职 能 超 越 了 中 国 的地 域 限 制 . 在 国 内 外 发挥 其 价 值 尺 度 、 流通 手段 、 藏 手 段 、 付 手 段 和 世 界 货 币 的 贮 支
二 、 国 货 币国 际 化 的 影 响 因素 一
影 响一 国货 币 国 际地 位 的 因素 有 很 多 , 最 主 要 的还 是 取 决 于 作 但 为 其基 础 的该 国经 济 规模 以及 对 外 经 济 关 系模 式 。具 体 而 言 。 国货 一 币 的 国 际化 必 须 具 备 三 个最 基 本 的条 件 : 1 具 有 一 定 的 经 济 规 模 、 种 货 币 要 成 为 国 际 货 币 .该 货 币 发 行 国 的 经 济 规 模 要 足 够 强 大 。 时 要 与 世 界 各 国有 着 广 泛 的 贸 易 联 系 , 且 在 世 界 进 出 口贸 易 同 并
08年金融危机降低利率

岁月如梭,光阴似剑,回顾2008,这一年有太多的经济事件和经济现象值得我们思考,例如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央行的货币政策从紧缩转向逐渐宽松等等,请结合现实经济发展现象和所学的知识,对以下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1.2008年9月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当局改变从紧的货币政策,开始逐渐降低利率,请问我国货币政策当局降低利率的原因是什么?降低利率对经济各方面的影响有哪些?答:2008年9月之前,我国的股市沪指从1800多点,一直上涨到6500点以上,主要是由于国际热钱的大量涌入,将中国股市迅速炒热,内含了大量的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必将对中国的经济造成致使打击,所以当时的货币政策一直从紧,提高了两次基本利率并增加存款准备金率。
而到了2008年9月,国际上出现了几件大的突发事件,包括美国投行排名第三的雷曼兄弟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引发中国股市泡沫瞬间破裂,股指一路下滑,股民心中已有崩盘预期,经济迅速衰退。
为了尽快遏制下滑速度,以控制经济混乱局面,保证国民经济安定,我国货币政策当局迅速出台降低利率等政策。
利率的降低有助于刺激贷款从而使各个实业部门有能力来贷款,从而恢复生产。
同时,利率降低使得人们不愿意将自己的资金存入银行,不存入银行就只能用于消费或投资。
总之,降低利率就是为了刺激生产与消费。
影响:一方面是对居民储蓄的作用影响:体现在利率对储蓄的替代效应上,一般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随利率降低而减少,转而把减少的储蓄用于消费或投资。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发,所有经济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亏损,居民原有的投资项目都在缩水,于是大多居民都收回投资存入银行,加上对预期收入降低,未来生活保障减小,也大幅消减消费开支,这种情况形成规模效应后,对经济形成更致命的打击。
所以,国家适时降低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增加消费、扩大内需、在对外贸易严重受挫的情况下有效缓解国内经济压力。
另一方面利率变化对投资也起很大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厂商对资本边际效益与市场利率的比较形成的。
“中国信心”抗击金融风暴的思考

“中国信心”抗击金融风暴的思考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自其爆发以来,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冲击着世界经济、政治以及人们的生活。
很多人在这场金融灾难面前不知所措,恐慌的阴霾曾经笼罩着整个世界。
面对金融风暴的袭击,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淡定自若、不屈不挠,以其特有的信心和勇气,通过卓有成效的努力,向世界展示了抗击金融风暴的坚定信心,并通过特有的“中国信心”影响了世界。
关键词:“中国信心” 抗击金融风爆思考1 金融风暴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初,甚至对整个世界的信心都产生了摧毁性的打击。
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突然性和蔓延的迅速性,导致世界各国的经济出现大幅度的滑坡,社会财富大幅缩水,失业率急剧上升。
1.1 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衰退。
当金融危机国际化的趋势初露端倪之时,国际货币基金等组织就曾预测在今后一个时期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下降,几乎所有发达工业国的经济都将出现负增长。
世界银行资深经济学家汉斯·蒂莫曾经指出“世界可能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长的经济衰退周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风暴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比预想的还要严重。
进入2008年以后,英国房地产价格出现大幅下滑,迫于经济压力,许多英国人不得不低价抛售房产。
当金融风暴从美国移至欧洲大陆后,冰岛金融系统的恶化几近失控,冰岛三大银行全部被政府接管,国家面临“破产”危险。
1.2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新一轮动荡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加深,世界主要的投资银行深陷泥淖。
由于资产质量不断恶化、亏损严重、资本金不足等原因,多家重量级金融机构濒临破产,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两房”及AIG被美国政府接管,高盛与摩根斯坦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摩根大通收购华盛顿互惠银行,花旗银行实质上被实行国有化,从而掀起全球金融市场的新一轮动荡,导致全球股市大幅下挫。
《二零零八》读后感

《二零零八》读后感
《二零零八》这本书是我最近读过的一本引人深思的作品。
作者通过对当年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展现了那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年代。
在这本书中,我不仅了解到了那段历史的重要性,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在书中,作者对二零零八年的金融危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揭示了当时全球经济体系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这场危机不仅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更深刻地影响了全球政治格局和社会结构。
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我认识到了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和金融市场的脆弱性,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除了经济领域,书中还对当年的政治事件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
作者通过对各国政治领袖和重要人物的生平和政治理念的描述,展现了当时世界政治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年代,各国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都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通过对这些事件和人物的描述,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政治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样性,也更加珍惜和珍视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环境。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二零零八年这一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这段历史不仅是一段充满挑战和变革的时期,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回顾和思考,我更加珍惜和珍视现在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二零零八年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也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珍视当下所拥有的一切。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引发的对中国经济的思考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引发的对中国经济的思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震荡在各个国家蔓延开来,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本文将探讨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应对危机的经验与启示。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贸易受挫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于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较大,外贸一度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但金融危机冲击了全球贸易体系,致使需求下降,许多出口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了影响,出口额明显下降,对中国经济难免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特别是对外贸易仍然是中国经济的突出特点,当前在全球贸易战的背景下,对外贸易的风险也在上升。
资金紧缺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时间长、影响深远,导致国内外市场信心下降,国内外资金难以有效进入,导致中国经济进一步出现资金瓶颈。
在危机的冲击下,广大人民群众的家庭、企业和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这同时也加剧了中国市场的不稳定性。
环境转变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
除了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也受到了波及,这使得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全球话语权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与其他国家国际关系的转变。
中国应对危机的经验和启示稳定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国政府一方面实施了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进行了货币政策调控,控制了通货膨胀,维护了人民币汇率稳定。
这些政策的有效实施,为中国经济应对危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加快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危急时刻的改革更是推动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关键。
历经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际商贸、服务等领域发展得非常迅猛,为全球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优化消费环境中国政府着力优化国内消费环境,出台一系列措施,刺激居民消费和创新服务业。
改革营商环境,加大对民间投资的引导和鼓励,提高消费税收政策的效率。
这些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的稳定增长。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加工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
中国加 工贸 易发 展概 述
一
总值 2 9D 猢 3 423 B 苎5 同比
4 8 7 9 9 7 1 9 6n l 8 l . 25. 3 3 5置6 69 9 9 7 丑 0 怕 4 6 45 4
17 9 8年 8月 。广东省签订 了第 一份毛纺织 品来料加工 协 议, 在珠海创 办了我国第一家加 工 贸易企业——珠海海鲜 宪州 毛纺 厂, 从此加工贸易在我 国开始发展起来 了。 2 0 到 0 9年的近 3 0年间 , 加工贸易取 得了很 大发展 。加工 贸易是 目前我 国最 主 要 的对外贸易方式 , 推动 了吸收外资的起 步和迅速 发展 , 促进 了中国经济水平的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键 词 】 金融危机 ; 关 加工 贸易 ; 转型升 级 【 中图分类号】 72 8 【 F 5. 6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4 26(O0o— 110 10—782 l)705— 3
改革开 放 以来 , 国主动参 与 国际 产业分工 与合作 , 我 大力 发展对外贸易 , 出口总额从 1 8 进 9 1年的 2 5亿美元增长到 20 08 年的 2 1 5 6亿美元 , 6 增长 1 2 。其中加工贸易 出口总额从 5倍 0 1 8 年 的 1.1 91 1 亿美元 扩展 到 2 0 3 0 8年 的 67 1 3亿 美元 , 5 . 8 增 长 57 。08 , 9 倍 2 0 年 加工贸易 出口累计 67 1 3亿美元 , 5 . 8 占同期 出 口总额 4 .6 加 工贸易 进 口累计 32 3 72 %。 8 . 美元 , 4亿 占同期 进 口总额 的 3 .%。加 工贸易 出口 自 19 33 9 5年 以来 一直超过一 般 贸易 , 成为我 国第 一大 出 口方式 , 且基 本维持在 5 %左右 的 5 份 额。 目前 , 加工贸易 出口已经成为支撑 我国出 口增长的主要 方式 。它对扩大 出口、 促进就业和带动地 区经 济增 长等方面的 作用有 目共 睹( 见表 1 。 )
看金融危机观后感

看金融危机观后感金融危机是现代经济中经常出现的重大事件,它对整个社会和经济体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个经济学爱好者,我一直对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后果感到非常感兴趣。
最近,我有幸观看了一部探讨金融危机的纪录片,深受启发和触动。
在这篇观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对金融危机的思考和认识。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金融危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在这个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金融市场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也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
纵观历史,金融危机几乎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常态,不同国家和时期的危机有着不同的原因和表现,但其中的共同之处是人性的弱点,比如贪婪、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等。
金融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
从物物交换到货币经济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成为了必然,金融危机也随之而来。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危机多数源于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比如股市崩盘、房地产泡沫破裂等。
这些异常波动的原因往往与金融市场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和外部变量有关。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这次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低利率、高杠杆和金融创新等因素共同作用。
由于金融市场的杠杆过高,随着次贷违约的扩散,整个金融系统陷入了信任危机和流动性冻结。
美国次贷市场的危机迅速蔓延到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
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切感受到金融危机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痛苦。
失业率的上升、企业的倒闭、家庭的破碎,这一切都成为了金融危机的后果。
人们不得不面对失去工作、收入下降以及财富缩水的困境。
同时,金融危机还对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社会动荡、政治不稳定甚至战争的发生,都可能成为金融危机的延伸和加剧。
然而,金融危机也是一个反思和改进的机会。
从历史的角度看,每一次金融危机都催生了一系列改革和监管措施,以期防范类似的风险和危机。
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以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和影响。
浅谈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案【精选文档】

浅谈解决金融危机的方案摘要: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
面对如此多样的危机类型,以及给我们带来的严重影响,我们该怎样去应对呢?关键词:金融危机影响解决措施正文:2007年-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
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
从最初的抵押贷款风险越演越烈,最终蔓延到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风波未息,实体经济上又见波澜,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华尔街金融风暴越演越烈,日本、欧洲一些国家都出现了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悲观的情绪在市场上蔓延,国际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使中国经济正经受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值此艰难时刻,关键是鼓起勇气和信心,这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
金融危机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影响,更多企业倒闭,特别是一些外贸企业,受国外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亏损,当企业资不抵债的时候,就会倒闭,而企业倒闭自然会殃及百姓,企业再掀裁员潮,工作越来越难找,股市也发生了不小的波动。
至今此次环球性金融危机已经经历了两年左右的时间,这两年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每况愈下。
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在惊恐中煎熬,苦苦期盼危机的终结。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无法看到危机的终结。
为此,我国政府、金融机构纷纷拿出种种不同招数应急处置金融危机。
美国的危机挽救政策可谓是其中的典型,并对中国应对危机的政策进行了一定层面的思考。
面对金融危机,一定要与本国的国情结合起来。
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国内经济稳定发展。
国内经济风险主要包括:一是通胀转向通缩的可能性在增大,二是国内资本流入转为流出的可能性在增强,三是信贷紧缩形势下,国内的非法集资形势比较严峻,四是中国经济不稳定的因素在增加。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体现的联系与发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体现的联系与发展1.引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自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金融市场崩溃、国际贸易急剧下滑、消费萎缩、失业率上升……这一系列连锁反应,让人们对全球经济体系的可持续性产生了质疑。
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事件面前,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体现的联系与发展,以更好地认识这一事件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影响。
2.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从2007年次贷危机开始,到2008年的金融市场动荡,再到全球经济陷入衰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话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严重的危机?其中的联系又是如何导致全球经济的混乱?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来进行剖析。
3.国际金融危机与全球化的联系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发展也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全球资本市场的相互联系、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国际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等,在危机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们需要对这些联系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探讨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
4.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监管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一定程度上也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监管问题有关。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暴露、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不平衡、审计公司的失职等问题,都为金融危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在探讨金融危机的联系与发展时,我们也需要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监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5.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与反思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映出了全球经济体系的一些结构性问题。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不完善、发达国家和发展我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金融体系的失衡等问题都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和思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在何种程度上凸显了这些问题?在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中,我们又该如何化解这些矛盾?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分析金融危机联系与发展时更深入地进行思考。
谈谈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法思考

谈谈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法思考
对于全球经济体来说,最近几年遭遇的最大挑战就是金融危机。
开始于2007年欧
洲金融危机,经济大萧条继续蔓延到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家,比较严重的经济萧条终于彻底改变了政府和金融机构的经济思维。
因此,要实现稳定的经济发展,政府和金融机构都要在法律思考中持续创新。
首先,建立健全金融体系。
金融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金融市场改革和资源配置,全面实施金融法规,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改进银行贷款审核制度,强化客观、合理的招商银行贷款管理,加强金融行业信息共享,增加投资者保护措施,以及依法查处金融犯罪并维护正常金融秩序。
其次,加强金融风险管理。
通过开展央行政策工作,完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给和流通,改善货币发行模式,进一步实施央行市场化定价政策和资本管理政策,强化和完善全球经济环境观测、识别与分析风险,以及及时应对和管控金融风险等方法,积极促进金融工具和可能的金融革新方式的发展,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有效地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
此外,还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研究和解读。
应当加强对现有金融法规的完善和审查,减少金融市场的违法行为,增加金融机构的强制性规范,及时发布金融政策及法律法规,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以保护消费者利益。
总之,对金融危机的应对,需要金融机构在法律思考方面持续创新,在政策方面采取恰当措施,构建健全的金融体系,全面提高金融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和审查现行金融法规,形成有效的法律保护框架,逐步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努力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
只有遵循这些规则,才能确保我们共同抵抗下一次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若干思考

工 作 。 是 必 须 严 格执 行 贷 款 审 贷分 离制 度 , 确 岗 位 责 任 , 一 明 将 贷 款 的调 查 岗 、 查 岗 、 批 岗 、 督 发 放 岗 严 格 分 离 , 审 审 监 各
第 三 , 善 风 险 控 制 考 核 激 励 机 制 。一 是 要 从 制 度 上 规 改
究. 结合 实 际情 况 , 出全 球 应 对金 融 危 机 的 若 干 对 策 。 提
关键 词 : 产 消 费 通 货膨 胀 金 融 危机 生
首 付 , 价 上 涨 , 更 多 的 人 存 钱 买 房 , 致 其 他 行 业 消 费 房 让 导
萎缩 , 场萧 条。 市
第 三 。 同社 会 环 境 下 经 济 规 律 不 相 同 。新 自 由主 义 的 不 世 界经济在遭 受金融危 机重创后 , 21 自 0 0年 开 始 出现 缓 慢 复 苏 迹 象 ,步 入 后 危 机 时 代 ,金 融 危 机 的 影 响 仍 在 持 经 济 政 策 在 英 国 与 美 国 取 得 了成 功 , 在 拉 丁 美 洲 , 但 同样 的 新 自由 主 义 政 策 却 失 败 了 , 而 香 港 、 加 坡 、 湾 、 国加 反 新 台 韩 强 政 府 对 经 济 的控 制 , 强 对 国 内 企业 的 贸 易 保 护 , 用 出 加 采 : 1导 向型 战 略 。 点 发 展 劳 动 密 集 型 的 加 工 产 业 , 短 时 间 3 重 在 内 就实 现 了 经济 的腾 飞 。 第 四 . 济 规 律 本 身 在 不 断 发 展 。 会 高 速发 展 , 济 条 经 社 经 件不断变化 , 致经济规律也在不断变化。 导 比如 , 建 社 会 以 封 小 农 经 济 为 主 , 济 特 点 表 现 为 重 农 轻 商 , 在 当今 资 本 社 经 而
由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

已经 远 远 超 过 1 8 美 国储 贷 危 机 、 9 7年
20 纪 9 年 代 北 欧 银 行 危 机 、2o 纪 世 0 世
9 代 日本 股 市 泡 沫和 1 7年 东 亚 o年 9 9
金 融 危 机 。 金 融 危 机 发 生 在 全球 金 融
提 出 “ 生索 计划 ” 救 ,以 帮 助 那 些 即将 失 去 房 屋 的 房 主 。O 年 3 1 8 月 4日,摩 根 大 通 向 第 血 大 投 行 贝 尔 斯 登 提 供 应 急 资 金 , 3 1 日以 2美 元 /股 的价 恪 将 其 月 7 收 购 。 0 年 7 1 , 围 财 政 部 和 联 8 月 3日 美 储共 同宣 布救助房 利美和 房地美 ,9 7 月 1 邦政 府 宣布 接 管 房 利美 和房 地 美 。 3联 0 年 9月 1 8 4日 ,美 国 银 行 以 4 0亿 美 元 4 收 购 第 j 大 投 行 美 林 证 券 。次 口 , l 8 有 5 年 历 史 的 第 四 大 投 行 雷 曼 兄 弟 申请 破 产 保 护 。0 年 9月 1 8 ,美 政 府 正 式接 管 7丌 AI G,美 联 储 提 供 8 0亿 拯 救 AI 5 G。0 8 年 9月 2 日,美 联 储 批 准 高 盛 和 摩根 士 2 丹 利 为 银 行 控 股 公 司 。 9月 2 日, 孽 根 5 大 通 收 购 全 美 最 大 储 蓄 贷 款 银 行 华 盛 顿 互惠银 行。 1 0月 8日 ,美 国 众 院通 过 r亿 救 m 方 案 。1 月 1 1 口本 大 和 0 0L , 生 命保险倒 闭。1 月 1 0 4日 , 什 宣 布 动 布 用 20 5 0亿 收 购 银 行 股 票 。
从国际金融危机反思资本主义制度

王
风 飞
自由放任 的经济学家 的主张得到了美联储认可 , 17 在 9 9年 , 美 联储主席沃 克通 过制订货币供应 目标 和加息等一系列手 段有 效控制了美 国的通货膨胀 。 上世纪 8 0年代初 , 弗里德曼成为 了
里根政府 的经济政策顾 问, 17 在 9 9年至 19 9 0年期 间 , 弗里德
曼还是英 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的经济顾问。 在里根 和撒切尔夫人
的推 动 下 ,西 方 世 界 在上 世 纪 8 0年代 掀 起 了一 股 声 势 浩 大 的
新 自由主义经济思潮。这一思潮让人们相信 , 自由资本 主义市 场将更有效地促进整 个社会的繁荣 。正是 在这股思潮 的影响 下 , 欧等发达 国家放弃 了凯恩斯主义 , 美 实行 了完全依靠 市场 自我调节、 自由放任的市场资本主义 。 这一制度的盛行 , 再加上
图 KGSC ME A 观评 EH AT RR 点I E R述 N
摘要 : 国际金 融危机的爆发 , 根植 于市场 资本 主义本 身的
严重 缺 陷 , 严重 的社 会 两 极 分 化 、 即 完全 依 赖 市 场调 节 、 资本 对
的过 度放 纵和保护 以及 对公 共产品的 生产、 定价 、 交易缺 乏有 效的理论指导等 。 市场经济原理和社会主 义制度进行有机 结 将 合。 用市场经济 的方 式实现社 会主义共 同富裕 的 目标 , 出一 走 条有 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道路 , 是我 国改革开放取得
不平等现 象。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导致两极分 化 , 没有政府 的主
金融危机与经济法的思考

一、金融危机与法律制度公元2007年3月12日,美国第二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濒临破产,13日该公司股票被纽约证交所终止交易,后申请破产保护。
这标志着次贷危机的正式爆发;2008年3月16日,摩根大通宣布,收购濒临倒闭的美国第五大投金融危机与经济法的思考资银行贝尔斯登,危机进入第二阶段——由次贷危机演变成了金融危机。
其后,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花旗、汇丰、皇家苏格兰等等昔日的金融之神一堆堆地轰然倒塌。
包括金融机构自身都没想到,由次贷危机演变出来的金融海啸,后演变成的经济危机来得如此迅猛,如此不同寻常。
美联储经过13次降息,到2003年6月25日,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1%,创45年来最低水平。
随着次贷危机开始向全球金融体系扩散,全球股票市场出现了强烈反应。
2008年1月至5月,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卷入其中,更多是动辄有上百年历史的著名机构发布公告,内容不再是预期盈利下跌,而是巨额的损失。
2008年7月起,危机已经恶化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不再仅仅是股票市场大跌,许多非美元货币开始大幅贬值,恐慌四处蔓延。
2008年7月,美国两大联邦住房贷款抵押融资公司房利美(Fannie Mae)与房地美(Freddie Mac)股价双双连续急剧下挫,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面跌入“熊市”。
2008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全球股票市场出现了持续的暴跌。
这一阶段,次贷危机转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欧洲受影响最大。
不仅股票市场大幅下跌,欧洲的货币兑美元汇率也大幅下挫。
新一轮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思考。
金融危机与法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
从世界经济史上看,发生过的各种金融危机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一些国家的金融市场中的金融债务信用基础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而金融债务信用基础是依靠完善的金融法律与司法来维持的。
二、分析历史上的金融危机,金融债务信用基础出现问题引发金融危机就公司金融债务而言,公司企业从商业银行大量借款,再将借来的钱从事证券业或房地产业的投资。
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

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摘要】至今为止全球已经发生了几次金融危机,这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经济的日益不景气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本文将重点阐述对金融危机的一些分析和看法。
【关键词】金融危机;原因;影响;思考众所周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已经引起全球性的连锁反应,信贷危机从美国扩散到全球。
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华尔街全面“洗牌”,美林银行被贱卖、众多金融巨头成为危机的牺牲品….…这些足以反映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并且由此引发的关于经济衰退的担忧也日趋升温。
随着08年金融危机的产生,全球已经加紧了对金融市场的关注和警惕。
很多人认为“金融危机”这个抽象的词似乎离我们老百姓很遥远,其实不然,金融危机对我们的生活无形之中产生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影响:1.受金融风暴影响最大的当属中国股市。
中国股市仅8个月时间就跌去百分之六十三,市值损失近20万亿,大部分股民是损失惨重、血本无归。
2中小型企业面临倒闭。
特别对外向型特点突出的经济区域形成比较强烈的冲击,出口亏损严重。
3.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美元走势会对国际油价产生巨大影响。
近阶段,由于美元贬值原因,带来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油价的极度飙升,也直接导致国内油价的大幅度提升。
中国的有车一族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就不得不提高了生活上的开支。
石油价格的上涨,也带动了物价的上涨,这就间接得造成了百姓的经济损失。
4.工作越来越难找,尤其是应届毕业生。
大部分企业都在倒闭,在裁员,就业形势益常严峻。
虽然金融危机已经过去4年,但现在的我们仍然生活再它的阴影之下。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利率联动、汇率波动及其对金融机构经营的影响;金融环境的变化对银行贷款业务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海外金融机构的风险可能传导到其设置在我国的分支机构上来。
对我国证券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价波动及其对证券机构经营、业绩和对投资者投资收益的影响;股价波动对市场融资功能的影响及其对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资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
【摘要】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各国经济都造成了或
大或小的经济影响。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而面对这场危机,中国的哪些做法行之有效,又有哪些做法对当前局势不利反弊?这些都需要我们的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金融危机成因生产过剩中国政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一、2008国际金融危机成因
1、根本原因——生产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人民大众的贫困和他们的受限制的消费,但与此相反,资本主义生产的冲动,却是不顾一切的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才是生产力的限制”。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就是因为要卖东西的人卖不出去,想买东西的人没有钱买导致的。
美国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世界银行2010年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
以房屋为代表的价格较高的商品是生活必需品,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但是遗憾的是普通劳动者工资太低,很多人买不起,这就造成了以上提到的“卖不出去”和“想买而没有钱买”的问题,进而导致了实体经济中的生产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矛盾的尖锐化。
2、主要原因——单一的国际货币体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各国通过美元和美国制定的全球贸易规则和体系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所以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就感冒。
而现如今,美国几乎控制了全世界的石油、粮食和货币,三大武器的综合使用,使美国几乎控制了全世界。
现在美国通过美元和它制定的全球贸易规则和体系主导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所以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就迅速蔓延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3、导火索———次贷危机
房地产是美国三大经济支柱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一直在20%以上,带动60多个相关产业。
为了卖出更多的房子,资本家们不仅向信用状况良好的客户提供住房抵押贷款,还向信用状况不好、没有稳定收入来源、还款没有保障的消费者提供次级住房抵押贷款。
在这样的蛊惑下,原本不想买房的或者买不起房的都开始买房了。
银行和金融机构借助“次贷”证券把风险转嫁给了其它投资者,使得房贷变现的链条不断延长,一旦某个环节发生支付危机,整个链条便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后来买了房子贷了“次贷”的人由于利率上升和房价下跌等原因还不起银行的贷款,就把房子钥匙还给银行了事。
信用关系遭到破坏,相关的证券、基金、股票、银行、投资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等都难逃
魔掌。
二、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验总结
中国经济格局不可避免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日趋危机的环境中,中国如何求生存和可持续的发展呢?在应付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有很多积极的经验,但也有惨痛的教训,需要对两方面作理性的总结。
1、及时稳定民心
面对危机,最重要的就是树立战胜危机的信心。
此次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传导至实体经济,而虚拟经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信心经济,人们心理预期的变动导致虚拟市场的剧烈波动,并最终影响到实体经济,导致外贸出口受挫、企业资金链的断裂、裁员压力等等,这些都是摆在国家面前的棘手难题。
在此背景下,国家领导人多次出来给社会打气:如2008 年9 月24 日在纽约与美国经济金融界人士举行座谈时,温家宝总理说到“面对危机,关键是要鼓起勇气和信心,这比黄金更重要”;同年9 月27 日,在第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上,温
家宝总理表示,“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保持国民经济在更长时间内又好又快发展。
”这些言论令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增强了人们克服难关的勇气。
2、行之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中国政府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财政能力最强的国家。
过去数十年,国家税收每年以两位数增长。
中国的货币政策也较之西方的有效。
随着金融体制建设的推进,中国政府在使用货币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逐渐显现之时起,中国政府及有关部门迅速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从2008年年初的防过热、防通胀,到年中的保发展、控物价,再到年末的调结构、扩内需、促增长、惠民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显示出高度的灵活性。
3、改革的意识形态化
令人担忧的是,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还再度促使中国改革的意识形态化。
因为中国比较有效地应付了金融危机,很多人就简单认为中国的经济模式要比西方的优越。
在各种所谓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很多人又混淆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把社会政策的“救济”逻辑滥用到经济领域去。
导致经济国家主义大肆横行,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大扩张。
其次政府部门为了通过投资推动经济发展,积累更多的财富,近年来政府部门通过国企的过度扩张,通过向平民百姓征收过重的税收来积累财富,从而导致“国进民退”和“国富民弱”。
再者,财富促使着政府方面很多不理性的决策,例如建立维稳机制、注定要浪费的公共投资、政府内部的“消费社会”,等等。
同时,因为政府掌握了过多的财富,腐败现象变本加厉。
3、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早已将世界各国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现实,已将各国编制进祸福相依的巨大网络。
因此,面对这场全球经济危机,唯有各国齐心协力、互帮互助,才能将其损害降低到最小,从而实现世界范围内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