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城市发展战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冈市城市发展战略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添加日期:10年01月21日

黄冈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

一、战略篇

1 宏观背景

都市圈是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间竞争与协作组织形式。武汉处于我国南北大通道和长江流域经济带的交叉点,区位优势突出。以武汉为核心构建都市圈,不仅是武汉以及湖北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全国的经济发展及国家城市体系结构的优化升级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武汉都市圈在全国城市体系中的战略区位图

黄冈处于武汉都市圈城市体系中,必须站在全局高度,调整自身的发展定位、积极参与武汉都市圈的构建,实现区域联动,促进自身发展。

2 黄冈在武汉都市圈的定位

武汉都市圈空间结构总体呈现为大“十”字结构。

武汉都市圈空间结构分析图

黄冈处于武汉都市圈的“第二重心”区位以及汉鄂黄黄发展轴的主轴区位,并与鄂州、黄石一起共同构成武汉都市圈“大十字”结构的东部城市密集区。

在武汉都市圈东部城市群中,黄冈所辖人口最多、版图面积最大,能够带动的县市最多,是东部城市密集区中具有极大开发潜力和极高带动效应的重要的地区增长极。

3 总体发展目标

依据上述定位,总体发展目标确定为:积极参与武汉都市圈的构建,加强与武汉及周边城市的联系与协作,共同打造武汉都市圈的“第二重心”。

4 黄冈市城市性质

以黄冈市总体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为依据,城市性质初步拟订为:武汉都市圈第二重心区位和沿江发展轴的重要节点,都市圈城市协作与联动的重要的产业集聚区,以食品、医药、纺织等为主的地区性中心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5 现状问题

5.1 产业经济

黄冈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总体特征是市域和市区发展水平双低。

黄冈市市区经济总量低,产业高度低,而市域面积大、人口多。市区现状发展水平及模式难以带动整个市域经济发展。

5.2 城市体系

现状城市体系总体是一个松散、欠发育的结构,以农业生产力为依据的城镇体系的原始形态不利于现代生产方式的培育。这与黄冈在武汉都市圈层面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

5.3 基础设施

黄冈未来发展必须要加强与中心城市武汉的联系,而交通体系与城市发展要求不协调,基础设施支撑乏力。

6 对策

(1)构建开放型的产业体系:努力成为武汉及外来经济辐射的承接地以及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2)构建高级化的城市体系:改变城镇体系的原始形态,以武汉都市圈为依据,建立新结构体系。城市体系的重心向上调整,体系结构向高等级化调整;

黄冈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构建

(3)建立高效便捷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以城市发展方向为依据调整交通体系

i. 在唐家渡位置建跨江大桥或隧道,缩短与武汉的空间距离。

ii. 改造扩建港口设施,充分发掘水运潜能。

1.1 城镇体系新结构构建——“一核2轴2点”结构(122结构)

以新的生产力为依据,未来市域空间结构在三个层面进行引导:

(1)高位核心集聚结构:人口和经济要素的主要集聚核心,占据最优区位。

(2)中位辅助结构:人口和经济要素的辅助集聚体系,依托一系列次级优势区位形成辅助结构体系。

(3)低位基础结构:以农业生产为依据的均布结构体系;

上述(1)和(2)形成新结构体系,整体结构的重心将摆脱低位结构的束缚,向高级化方向进化。

经分析综合,具体结构形式形成“1核2轴2点”形式:

“1核”指一个集聚核:选择“黄冈-团风-散花”为核心区位。

“2轴”指两条发展轴(黄州-黄梅轴;黄州-团风-罗田-英山轴)

“2点”指两个城市节点:麻城和红安。

市域城镇体系整体空间结构、职能结构及体系结构如下2表:

表1:黄冈市域空间组织结构及只能结构表

注:本研究不采用传统城镇体系的结构模式。某些规模很小的城镇按传统方法只能属于低级层面,这不利于新结构的构建。

表2:黄冈市域城市体系组织结构表

6.1 人口与城市化

6.1.1 市域总人口预测

2003年底市域总人口724.7万人,预测2020年为750万,总量增长不大。

6.1.2 城市化水平预测

2003年黄冈市域城市化水平23.6%。未来市域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年均增长1 个百分点,到2010年达到30%;

(2)起飞阶段:按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的快速发展速度,规划期内城市化水平将达到约50%。

(3)终极水平达到约80%。

则终极城市人口约为600万,规划期内达到约375万。

6.1.3

核心区(黄州区+团风+散花)城市人口预测根据对都市圈结构的专题分析,黄州区将和团风县、浠水散花镇共同组成市域城镇体系的核心集聚区。

规划期内核心区域的城市人口约为100万,远景达到200-300万。

按现有规模及在城市体系中的重要性,核心区城市人口分解如下:

黄州60万;团风30万;散花10万。

二、规划篇

1 城市发展方向选择与城市布局

1.1

方案一:四个生长点,弓箭型结构

(一)发展方向

方案1结构规划图

以市中心为核心,以唐家渡大桥、鄂黄大桥、火车站、南湖为4个生长点,形成城市总体布局的弓箭型结构。

唐家渡大桥直接与316国道对接,极大地缩短与武汉的空间距离,是黄冈与武汉都市圈的重要对接点。

鄂黄大桥是黄冈与鄂州、黄石的重要联结点。

火车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布局的重要结构点。

南湖为黄冈与市域南部各县市联系的重要节点。

(1)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结构为:四个产业区+中心生活区。

四个产业区为:唐家渡产业区、东西湖产业区(鄂黄大桥)、杨鹰岭产业区(火车站)、南湖产业区。其中唐家渡因区位条件提升,原规划的火电厂移至火车站组团。

(2)对外交通

建议阿深高速改线至唐家渡跨江,建设唐家渡大桥,对都市圈的发展具有全局意义。

建议铁路站场提高级别。

完善港口码头设施,提高水运能力。

(3)用地规模

用地规模约70平方公里,人均117平方米。

1.2

方案二:“鄂黄大桥——唐家渡”带型结构

(1)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