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原虫的联系和区别
第17 18 20章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丛林斑疹伤寒∕恙虫病(恙虫病东方体) 恙螨
发热、头痛、皮疹
脏器损伤
被叮咬处黑色焦痂
sosoyjw
二、立克次体
(1)流行性斑疹伤寒(又叫虱传斑疹伤寒)
由普氏R所致, 病人 →人虱 → 人, 多发于冬春季, 虱粪中 的R由抓伤的皮肤而感染,干燥虱粪污染空气,也可通过结 膜及呼吸道感染。
(2)地方性斑疹伤寒(又叫鼠型斑疹伤寒)
由莫氏R(又叫斑疹伤寒R)所致, R天然寄生于鼠体
主要临床表现:高热、头痛、皮疹
sosoyjw
(3)恙虫病(恙虫热或丛林热)
恙虫病东方体所致,啮齿动物鼠类为传染源,
恙螨为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 。 若虫
若虫
恙虫病发病急, 高热.剧烈头痛、耳聋等, 肝脾淋巴结肿大.红斑样皮疹、水疱、溃疡, 叮咬处形成焦痂, 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中毒症。
二、立克次体
(四)诊断方法
标本接种于小鼠或雄性豚鼠腹腔进行增殖培养 涂片染色镜检 外斐试验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sosoyjw
二、立克次体
(五)预防方法
传染源 患者、带菌动物 ← 治疗
传播途径 虫媒传播 ← 灭鼠、灭虫,个人防护,改善 环境
人-虱-人(普氏立克次体) 鼠-虱-人,人-虱-人(莫氏立克次体) 啮齿动物-恙螨-人,人-恙螨-人(恙虫病东方体)
sosoyjw
一、支原体
(五)预防方法
传染源 患者 ← 治疗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防护 性传播(溶脲脲原体)← 注意性卫生 产道传播(溶脲脲原体) ← 术前消毒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 尚无有效疫苗
sosoyjw
一、支原体
(六)治疗方法
细菌 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 衣原体 病毒的比较
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的比较特 征细 菌支 原 体立克次氏体衣 原 体
细胞结构有有有有
直径(μm)0.5-0.20.2-0.250.2-0.50.2-0.3
可见性光学显微镜光镜勉强可见光学显微镜光镜勉强可见
过滤性不能过滤能过滤不能过滤能过滤
革兰氏染色阳性或阴性阴性阴性阴性
细胞壁有坚韧的细胞壁缺与细菌相似与细菌相似
繁殖方式二均分裂二均分裂二均分裂二均分裂
培养方法人工培养基人工培养基宿主细胞宿主细胞
核酸种类DNA和RNA DNA和RNA DNA和RNA DNA和RNA
核糖体有有有有
大分子合成能力有有进行进行
产生ATP系统有有有无
增殖过程中结构的完整性保持保持保持保持
入侵方式多样直接昆虫媒介不清楚
对抗生素敏感敏感(青霉素例外)敏感敏感
对干扰素某些菌敏感不敏感有的敏感有的敏感
氧化谷氨酰胺的能力有有有无
毒的比较
病 毒
无
<0.25
电子显微镜
能过滤
无
无细胞结构
复制
宿主细胞
DNA或RNA
无
只利用宿主机器
无
失去
决定宿主细胞性质
不敏感
敏感
无。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第十九章 立克次体(rickettsia)
重点内容
立克次体的概念、形态、染色及其培养 特性;
普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 虫病东方体的传染源、传播媒介、所致 疾病及防治原则。
遗传 在遗传上与细菌无关 在遗传上与细菌相关
培养
需加胆固醇
一般不需要胆固醇
两者相同点?
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相同点
−缺乏细胞壁,形态多样,能通过滤菌 器。 −固体培养—菌落呈荷包蛋样或颗粒状。 −临床表现相似—间质性肺炎、泌尿生 殖道感染、不育等
二、致病性
名称
肺炎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生殖器支原体 穿透支原体 解脲脲原体
临床以咳嗽、发热、头痛、咽痛和肌 肉痛为主,可并发支气管肺炎、皮疹、 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症状。
2、解脲脲原体: (1)经性接触,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 (2)经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早产、 死胎和新生儿呼吸道感染。 (3)与不孕症有关
三、免疫性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体液免疫: 抗膜蛋白的抗体包括IgM、IgG和SIgA。
致病类别
➢ 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e) ➢ 人型支原体 (M.hominis) ➢ 生殖器支原体 (M.genitalium) ➢ 穿透支原体 (M.penetraus) ➢ 溶脲脲原体 (U.urealyticum)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 形态:呈多形性 可通过细菌滤器(最小,0.2~0.3μm ) 无细胞壁,细胞膜含胆固醇较多 繁殖方式:二分裂,出芽等 特殊结构:荚膜,顶端结构 染色方法:姬姆萨(Giemsa )染色-淡紫色 G-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及寄生虫(蠕虫、原虫)等感示人体而产生的疾病。
2.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可由人传人、或由动物传人以及相继传播的感示性疾病称为传染病。
3.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确切地说是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反应以抵御入侵,并相互作用所发生的一系列病理过程。
4.病原携带状态:是指病原体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繁殖并将病原体排除体外的这种状态。
它的特征是病人无症状及有传染源,是重要的传染源。
5.隐性感染:有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宿主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在临床上病人不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不出现生化方面的改变。
确定隐性感染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宿主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应答。
宿主通过隐性感染后大多可获得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病人也可以成为病原携带状态,成为无症状携带者。
6.潜伏性感染:机体的免疫力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寄生于宿主的某些部位而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引起显性感染。
潜伏性感染时,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不作为传染源,是与病原携带状态最大的区别。
19.弛张热:24小时体温波动超过2℃,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
7.显性感染:又称为临床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的前提下,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特别是机体发生免疫病理反应,导致组织损伤,生理功能改变,随之出现一系列临床病理体征和症状,即临床病理表现,称之为显性感染8.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9.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某些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
10.易感者:是指对某种致病因子缺乏足够抵抗力的人或动物。
11.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疫源地,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6)衣原体不耐热,60度10分钟即被灭活,
但它不怕低温,冷冻干燥可保藏多年。对红
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敏感。
特
征
细
菌
支 原 体
0.2-0.25 光镜勉强可见 能过滤 阴性
立克次氏体
0.2-0.5 光学显微镜 不能过滤 阴性
衣 原 体
0.2-0.3 光镜勉强可见 能过滤 阴性
病
毒
直径 ( μ m) 可见性 过滤性 革兰氏染色 细胞壁
为媒介,寄生在 它们的消化道表
皮细胞中,然后
通过节肢动物叮 咬和排泄物传播
给人和其他动物。
有的立克次氏体酿成严重疾病,如人类的流行性斑
疹伤寒、恙虫热、Q热等,并常伴随着灾害、战争和饥 饿,曾长期与人类的痛苦、灾难联系在一起。 防治:预防为主。
三、衣原体(Chlamydia) 1. 概 念
衣原体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
复习思考题
1. 设计一张表格,比较一下6个大类原核生物的主要 特性。 2. 试图示G+和G-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简要说 明其异同。 3. 试述革兰氏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 4. 什么是菌落?试讨论细菌的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 间的相关性。
细菌(含古生菌)
三菌 放线菌
蓝细菌 支原体
共同特点:
个体微小、
形态简单、 进化地位低, 基因组为原核状态
三体 立克次氏体
衣原体
2. 原核生物的共同特征
细胞细小、
核的结构原始,
无核膜包裹,
细胞壁含独特的肽聚糖,
细胞内无细胞器分化。
3. 原核细胞的共同结构和特殊构造 共同结构 特殊构造
细胞壁(支原体例外) 糖被(荚膜、粘液层) 细胞质膜 细胞质 核区 各种内含物等 鞭毛 菌毛 芽孢等
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
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大多数真菌不需要复杂的营养就能生长,最常用的为沙氏培养基。
结核分枝杆菌在培养前针对标本应做适当的前处理,如痰可做4%H2SO4或4%NaOH处理20~30min,除去杂菌再接种于罗氏培养基,37℃5%~10%CO2培养,定时观察,至4~8周。
解脲脲原体:主要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应采集尿液标本。
1954年Shepard首先从非淋球菌尿道炎(NGU)患者的尿道分泌物中分离获得,因其菌落细小,故曾称为T支原体(T-mycopiasmas)。
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性主要引起人的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经呼吸道传播,无泌尿道感染。
而解脲脲原体可以经性接触传播,并可以通过垂直传播感染新生儿支原体:菌落培养3~10天可形成直径为0.2~0.5mm大小的菌落,用低倍镜观察,菌落呈“荷包蛋”样,即中央部分较厚,不透明,向下长入培养基内,周边为一层薄薄的透明颗粒区。
是一类无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态性,能通过除菌滤器,在人工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型微生物。
支原体“草莓”状,反复传代后呈“荷包状”菌落。
支原体因无细胞壁,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不敏感,常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类药物,以抑制标本中杂菌的生长。
肺炎支原体:主要引起支原体肺炎,应采集痰液标本。
诊断→症状重(高热、咳嗽)而胸部体征少(双肺无干湿啰音,仅有散在哮鸣音),加上左肺叶弥散性间质性肺炎的X线表现,最可能为肺炎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对作用于核糖体,抑制或影响蛋白合成的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等敏感。
肺炎支原体可从口腔、呼吸道分离到,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是人类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衣原体:是一群体积较小,能通过细菌滤器,细胞内专性寄生,并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抵抗力弱,不耐热,加热50℃经30分钟或56~60℃5~10分钟可杀死,但耐寒,在冰冻条件下可存活数年。
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微生物检验,沙眼衣原体的包涵体中含有糖原,碘染色可以着色。
细菌真菌病毒的区别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细菌真菌病毒的区别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区别很多人都分不清细菌真菌,病毒是什么?应该只知道属于微观世界的一份子。
你知道三者有何区别吗?下面就跟着WTT一起来看看吧。
真菌、细菌、病毒有什么区别真菌是具有真核和细胞壁的异养生物.种属很多,已报道的属达1万以上,种超过10万个.其营养体除少数低等类型为单细胞外,大多是由纤细管状菌丝构成的菌丝体.低等真菌的菌丝无隔膜,高等真菌的菌丝都有隔膜,前者称为无隔菌丝,后者称有隔菌丝.在多数真菌的细胞壁中最具特征性的是含有甲壳质,其次是纤维素.常见的真菌细胞器有:细胞核,线粒体,微体,核糖体,液泡,溶酶体,泡囊,内质网,微管,鞭毛等;常见的内含物有肝糖,晶体,脂体等.真菌通常又分为三类,即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大型真菌),它们归属于不同的亚门.大型真菌是指能形成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或菌核,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常见的大型真菌有香菇、草菇、金针菇、双孢蘑菇、平菇、木耳、银耳、竹荪、羊肚菌等.它们既是一类重要的菌类蔬菜,又是食品和制药工业的重要资源.细菌隶属生物学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夹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大小在0.5μm之间.可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包括弧形菌).还有一种利用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类,即可分为三大类:腐生生活、寄生生活及自养生存.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其主要特点是:①含有单一种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②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由于病毒的结构和组分简单,有些病毒又易于培养和定量,因此从20世纪40年代后,病毒始终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在实践方面,病毒的研究对防治人类、植物和动物的疾病作出了重要贡献.如病毒疫苗的发展,利用昆虫病毒作为杀虫剂等.1982 年将资料齐全而能分类的病毒划分为7大群:(双链)dsDNA,有包膜;(双链)ds DNA,无包膜 ;(单链)ss DNA ,无包膜;(双链)ds RNA,有包膜;(双链)ds RNA,无包膜; (单链)ss RNA,有包膜;(单链)ss RNA,无包膜.“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但至今对它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最初用来识别病毒的性状,如个体微小、一般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到、可通过细菌所不能通过的滤器、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具有致病性等,现仍有实用意义.但从本质上区分病毒和其他生物的特征是:①含有单一种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②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病毒缺乏独立的代谢能力,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中,利用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器来复制其核酸并合成由其核酸所编码的蛋白,最后装配成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单位,即病毒粒.病毒粒是病毒从细胞到细胞或从宿主到宿主传播的主要形式.目前,病毒一词的涵义可以是:指那些在化学组成和增殖方式是独具特点的,只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的微生物或遗传单位.它的特点是: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不含有功能性核糖体或其它细胞器;RNA病毒,全部遗传信息都在RNA上编码,这种情况在生物学上是独特的;体积比细菌小得多,仅含有少数几种酶类;不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增殖,必须依赖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复制自身核酸,合成蛋白质并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或称病毒体(完整的病毒颗粒是指成熟的病毒个体).猜你喜欢1.关于真菌的名词解释2.关于病毒的黑板报图3.碘酒和碘伏的区别4.感染性的名词解释5.防艾知识竞赛题及答案(2)6.20XX年哈尔滨生物结业考试试卷答案7.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复习题。
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的区别
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的区别前言在门诊上有些家长会问,孩子血常规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孩子发烧,经常听到的回答有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还有最近让很多孩子和家长受累的肺炎支原体感染,那么这些细菌病毒还有支原体都是哪些呢?会什么会引起人体疾病?细菌、病毒和支原体都属于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或几万倍后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它们具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等特点。
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达数十万种以上,分布在土壤、空气、水、人与动物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
大量的微生物组成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微生物世界,根据微生物有无细胞基本结构、分化程度、化学组成等特点,微生物可分为三大类。
1.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由单一核酸(RNA/D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属此类微生物。
2.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只有DNA 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仁和核膜;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 真核細胞型微生物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是有益的,有些甚至是必要的。
只有少数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及动、植物发生病害,称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氨、碳、硫等元素的循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在保证自然界食物链的形成,维持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和生命的延续十分重要。
而且微生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特别是在医药工业方面,许多抗生素(如青素、四环素、链素等)都是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人类和动物的腔道(口、鼻、咽部、肠道等)内也存在着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
但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这类微生物可致病,故又称作条件致病性微生物。
如大肠埃希菌寄居在肠道不致病,但若移居到腹腔、胆囊、泌尿道后就能引起感染性疾病。
疾病的病原体分类
疾病的病原体分类疾病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而病原体是引起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病原体可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和传染性非细菌微生物五大类。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五类病原体的特性、病原机制和相关疾病。
一、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形态多样,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细菌通常以分裂繁殖,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生存。
它们引起的疾病通常通过侵入生物体、产生毒素或干扰生理功能等方式导致。
1.1 病原机制细菌感染通常分为表面感染和内部感染两种类型。
表面感染通常导致局部炎症和溃疡,如脓疱、疖肿等。
内部感染则侵入机体组织和细胞,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如败血症、肺炎等。
1.2 相关疾病细菌引起的疾病种类繁多,包括肺炎、脑膜炎、尿路感染、风湿热等。
常见的细菌病原体有肺炎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二、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微生物,依托于寄主生物进行复制。
病毒粒子很小,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复制,使寄主细胞受损或死亡。
病毒通常寄生在动植物、昆虫、细菌等寄主体内。
2.1 病原机制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通过利用细胞内的生物合成和复制机制,利用寄主细胞的资源产生大量新的病毒颗粒。
病毒复制最终导致寄主细胞破裂或凋亡,释放出更多病毒颗粒。
2.2 相关疾病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种类非常多,包括流感、感冒、艾滋病等。
常见的病毒病原体有流感病毒、腺病毒、乙肝病毒等。
三、真菌真菌是一类生活在地球各个角落的微生物,可以分为真菌和酵母两类。
真菌多为多细胞生物,而酵母则为单细胞。
真菌通常寄生在植物、动物皮肤及黏膜上。
3.1 病原机制真菌感染通常借助特殊的酶,如角蛋白酶、纤维素酶等,破坏寄主组织,从而侵入并生存于寄主体内。
真菌还可以通过释放毒素引起寄主的过敏反应。
3.2 相关疾病真菌引发的疾病广泛存在,包括皮肤感染、肺部感染、阴道感染等。
常见的真菌病原体有白色念珠菌、癣菌、孢子菌等。
四、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类多细胞生物,无法独立生存,在其他生物(寄主)内寄生和繁殖。
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衣原体、螺旋体
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衣原体螺旋体支原体(Mycoplasma)是类无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可通过细菌•是一类滤器,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二分裂方式繁殖。
•对青霉素有耐药性。
对青霉素有耐药性与细菌L型的区别支原体L型细菌遗传上与细菌无关与原菌相关,常可回复细胞膜含胆固醇不含胆固醇在一般培养基中稳定在般培养基中稳定需高渗培养菌落小,0.1-0.3 mm 大,0.5-1 mm液体培养混浊度低有一定混浊度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呈多形性(球形丝形)、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呈多形性(球形、丝形),Giemsa 染为淡紫色,G-。
细胞膜含固醇,有的支原体有荚膜或特殊顶端结构。
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 ,分子量较小。
2培养营养要求高需加血清(1020%)、培养:营养要求高,需加血清(10-20%)及酵母浸液等。
PH 7.8-8.0,PH< 7.0死亡。
生长缓慢菌落小呈油煎蛋样二分裂繁殖缓慢,菌落小,呈油煎蛋样。
二分裂繁殖。
3、抗原结构:蛋白质和糖脂,交叉较少。
4、抵抗力:一般与细菌相似,对作用于蛋白质的抗生素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广泛分布于人、动物体内,对人致病的主要有::肺炎支原体→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泌尿生殖道感染溶脲脲原体,不育症,似淋病,称为非淋球菌淋病。
人型支原体粘附单核巨噬细胞CD4T AIDS 生殖器支原体穿透支原体侵入红细胞+T 免疫损伤AIDSIgM ,IgG ,可增强吞噬细胞功能,IgA 抵御再次感染。
细胞因子:TNF-α,IL-1,IL-6均可发挥作用。
(一)肺炎支原体①二分裂、出芽和分支、断裂。
②夏末秋初高发,经呼吸道感染,借末端的棒状结构吸附到呼吸道黏膜表面,不侵入组织和血液。
③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非细菌肺炎的1/2),间质炎症,症状轻,与胸片严重程度不符。
5-15岁年龄段易症症状轻与胸片严重程度不符515感④类脂质抗原和人体细胞膜有交叉,出现超敏反应,引起间质性肺炎等。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螺旋体1、形体细长,单细胞,螺旋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小介于细菌核原虫之间,以而分裂方式繁殖,对抗生素敏感。
【致病性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属,(钩体病)】【密螺旋体属:8~14个细密规则的螺纹,梅毒和雅司病】【包柔螺旋体属:5~10个不规则螺纹:回归热和莱姆病】2、钩端螺旋体和苍白密螺旋体的对比:3、钩体病:是人畜共患病。
鼠类和家猪是传染源,多呈带菌状态(消灭传染源)→动物尿液污染水源和土壤(切断传播途径)→人接触疫水和疫土,钩体经皮肤或者粘膜钻入人体致病(对易感人群接种死疫苗→流感伤寒型、黄疸出血型、肺出血型(青霉素治疗病人)→对同型钩体有较持久的免疫力。
4、梅毒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梅毒(是人类性传播疾病(STD)之一,危害较严重)◆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在人与人之间有效传播,水平传播(性接触、血液)、垂直传播(母婴传播)◆感染后不治疗可在人体内长期存在,不致死。
◆表现为传染性免疫。
◆无疫苗预防◆足量青霉素治疗,无耐药性问题。
◆【先天梅毒可致流产、死胎、先天畸形如锯齿形牙、神经性耳聋等。
】◆【后天梅毒:一期(硬下疳,无痛性硬节及溃疡)→二期梅毒疹(硬下疳愈后~3个月)→三期(树胶肿、内脏梅毒,梅毒疹消退后~三年)◆早期梅毒传染性大,危害性小,晚期梅毒危害性大,传染性小。
5、梅毒螺旋体镜检方法:◆直接镜检◆血清学试验:非特异性试验——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特异性试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PCR检测病原体基因。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 test】初筛梅毒:牛心肌的心脂质抗原(梅毒螺旋体的脂类抗原{由破损细胞释放出来的脂类},它们有类似的抗原)+梅毒病人血清→非特异性凝集反应【梅毒的辅助诊断,但要注意假阳性的问题】6、防治原则:避免经性接触而感染,治疗多用青霉素且剂量要足。
目前尚无疫苗。
支原体(mycoplasma)1、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形态呈多样性、可通过除菌滤器、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2)个体很小,能通过细菌过滤器,曾被认为是最小
的可独立生活的细胞型生物。
球状体: 3)可进行人工培养,但营养要求苛刻,菌落微小, 0.2-0.25 mm,最小达0.1 mm;丝状体最长可达 150 呈典型的 mm,因细胞柔软且具扭曲性,致使细胞能通过孔 “油煎荷包蛋”形状; 径比自身小得多的过滤器。
0.5-0.2 光学显微镜 不能过滤 阳性或阴性
<0.25 电子显微镜 能过滤 无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与细菌、病毒的比较 有坚韧的细胞壁 缺 与细菌相似 与细菌相似 无细胞结构
二均分裂 人工培养基 DNA 和 RNA 有 有 有 保持 二均分裂 人工培养基 DNA 和 RNA 有 有 有 保持 二均分裂 宿主细胞 DNA 和 RNA 有 进行 有 保持 二均分裂 宿主细胞 DNA 和 RNA 有 进行 无 保持 复制 宿主细胞 DNA 或 RNA 无 只利用宿主机器 无 失去
质,但也决定了它们一旦离开宿主细胞则易死亡
大小介于病毒与一般细菌之间,其中伯氏立克次氏体
(Rickettsia burneti)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一般个体:球状体:0.2-0.5 mm; 杆状体:0.3-0.5 x 0.3-2 mm;
(2)从一种宿主传物
(虱、蜱、螨等)
类立克次氏体细菌(RLB):侵染植物的立克次氏体
H.T.Ricketts 1909年,
首次发现洛杉矶斑疹伤
寒的病原体,并因研究
此病而牺牲,1916年人
们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类
病原体作为纪念。
2. 特 性
(1)某些性质与病毒相近
专性活细胞寄生物,除五日热(战壕热)立克 次氏体(Rickettsia wolhynica)外均不能在人工培养 基上生长繁殖。 体内酶系不完全,一些必需的养料需从宿主细胞获得; 细胞膜比一般细菌的膜疏松; 可透性膜,使它们有可能容易从宿主细胞获得大分子物
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细菌的区别2
一、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的区别细菌和病毒的区别衣原体和支原体的区别衣原体与病毒、细菌的区别支原体和病毒、细菌的区别细菌和病毒的区别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形态方面二、结构方面三、生存方式四、繁殖方式五、治疗方式一、形态方面细菌的远比病毒大,通常细菌的大小以微米来衡量,约0.1微米到10微米不等;而病毒的大小以纳米来衡量,只有0.02到0.2微米。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它体积小,小到高倍数的光学显微镜也看不到,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外部形态大多为球状、杆状、螺旋状,并且也因此命名为球菌、杆菌以及螺旋菌。
而病毒为多面体结构,为了能达到最佳稳定结构,以及最佳比表面积,病毒多位一十二面体。
二、结构方面1.虽然细菌没有细胞核只有类似的拟核结构,但是细菌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即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更进一步的,根据细菌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发展出的革兰氏染色机制,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
2.病毒不具有以上所述的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完整的酶系(自身不能合成相关酶类),构造很简单,没有细胞壁,不是细胞生物,是由氨基酸合成的。
外面是一层蛋白质,称为病毒外壳蛋白质。
外壳内部包裹着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它由核衣壳包裹遗传物质所构成。
衣原体与病毒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具有DNA、RNA两种核酸、核糖体和一个近似细胞壁的膜,并以二分裂方式进行增殖,能被抗生素抑制三、生存方式1. 细菌根据其生存方式可以分为自养性和异样性,即一部分细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比如一些蓝藻)或者是将无机物转化成为有机物质的化能(比如一些硫细菌)方式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另一部分细菌则和人一样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质供自身的生长繁殖,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来养活自己。
2. 病毒只能依靠寄生于宿主(host)体内的形式而存活,当然这并不是说病毒完全不能脱离宿主,它们可以暂时脱离宿主,以休眠体的形式待在外界对于它们而言非常“恶劣”的环境中。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它们同属于G—、代谢能力差,主要营细胞内寄生的小型原核生物。
三者寄生性逐渐增强。
它们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原核生物。
1.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
许多种类是人和动物致病菌,如牛胸膜肺炎症等。
植物支原体称为“类支原体”或“植原体”。
特点是①很小,直径150~300nm,光镜下勉强能看到。
②细胞膜含甾醇比其他原核生物膜更坚韧。
③因无细胞壁,呈G—,形态易变,对渗透压敏感,对抑制细胞壁合成的青霉素不敏感。
④菌落小,直径0.1~1.0mm,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呈“油煎蛋”形。
⑤以二分裂和出芽等方式繁殖。
⑥能在含血清、酵母膏和甾醇等营养丰富的基质上生长。
⑦多数以糖做能源,能在有氧或无氧下产能代谢。
⑧对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等)和破坏含甾醇的细胞膜结构的抗生素(如两性霉素、制霉菌素等)很敏感。
2.立克次氏体1909年美国医生H.T.Ricketts(1871~1910)首次发现落基山斑疹伤寒的独特病原体并被夺去生命,故名。
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
它与支原体区别在于有细胞壁、不能独立生活,与衣原体区别在于细胞较大、无滤过性和存在不完整产能代谢系统。
是人类斑疹伤寒、恙虫热和Q热等严重传染病的病原体。
3.衣原体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能量寄生的小型G—原核生物。
曾长期被误为是“大型病毒”。
直至1956年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等从沙眼中首次分离到病原体后才证实它是一种独特的原核生物。
特点是:①有细胞构造。
②细胞内同时含有RNA和DNA两种核酸。
③有细胞壁,但缺肽聚糖。
④有核糖体。
⑤缺乏产生能量酶系,有“能量寄生物”之称。
⑥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⑦对抑制细菌的抗生素和药物敏感。
⑧只能用鸡胚卵黄囊膜、小白鼠腹腔等活体培养。
具感染力的细胞称为原体,呈小球状,直径小于0.4μm,细胞厚壁。
致密,不运动,不生长,抗干旱,有传染性。
支原体真菌
2)从一种宿主传至另一宿主的特殊生活方式:
主要以节肢动物(虱、蜱、螨等)为媒介,寄生在它们的消化道表皮 细胞中,然后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和排泄物传播给人和其他动物。
支原体(Mycoplasma)
1、概念:又称类菌质体,是介于一般细菌与立克次氏体之间的原核微生物。
无根、茎、叶的分化; 3、以产生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二种形式进行繁殖; 4、营养方式为化能有机营养(异养)、好氧; 5、不运动(仅少数种类的游动孢子有1-2根鞭毛); 6、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大小悬殊,细胞结构多样;
少数有害:医学(病原)真菌400种 常见的有50~100种
目前真菌病呈明显上升趋势: 1.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等的滥用 2.器官移植、介入性治疗等新型技术的开展 3.艾滋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造成宿主免疫
2、特性 1)无细胞壁,只有细胞膜,细胞形态多变; 2)个体小,能通过细菌过滤器,曾被认为是最小的可独立生活的细胞型生物。 3)可进行人工培养,但营养要求苛刻,菌落微小,呈典型的“油煎荷包蛋” 形状;球状体:0.2-0.25 mm,最小达0.1 mm;丝状体最长可达150 mm。 4)一些支原体能引起人类、牲畜、家禽和作物的病害疾病(肺炎) 5)应用活组织细胞培养病毒或体外组织细胞培养时,常被支原体污染;加新 霉素,卡那霉素等抑制。
无 无细胞结构
复制 宿主细胞 DNA 或 RNA
无 只利用宿主机器
无 失去
决定宿主细胞性质 不敏感 敏感
真菌
(一)真菌的形态与结有丝分裂; 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
具有上述特征的微小生物
特点:
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的比较
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的比较
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特征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细胞结构有有有有
直径(μm)0.5-0.20.2-0.250.2-0.50.2-0.3
可见性光学显微镜光镜勉强可见光学显微镜光镜勉强可见
过滤性不能过滤能过滤不能过滤能过滤
革兰氏染色阳性或阴性阴性阴性阴性
细胞壁有坚韧的细胞壁缺与细菌相似与细菌相似
繁殖方式二均分裂二均分裂二均分裂二均分裂
培养方法人工培养基人工培养基宿主细胞宿主细胞
核酸种类DNA和RNA DNA和RNA DNA和RNA DNA和RNA 核糖体有有有有
大分子合成能力有有进行进行
产生ATP系统有有有无
增殖过程中结构的完整性保持保持保持保持
入侵方式多样直接昆虫媒介不清楚
对抗生素敏感敏感(青霉素例外)敏感敏感
对干扰素某些菌敏感不敏感有的敏感有的敏感
氧化谷氨酰胺的能力有有有无
、病毒的比较
病毒
无
<0.25
电子显微镜
能过滤
无
无细胞结构
复制
宿主细胞
DNA或RNA
无
只利用宿主机器无
失去
决定宿主细胞性质不敏感
敏感
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原虫的联系和区别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繁殖,只能在细胞中复制)支原体(原核细胞,无细胞壁,对青霉素等效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灵活,肺炎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衣原体(有细胞壁,细胞内寄生,可经过议定除菌滤器,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包涵体,抗生素有效)(立克次体的酶系统不美满,是以不能自力糊口生涯,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滋生)立克次体)细菌(有细胞器的。
可以繁殖。
分裂增生是依靠自己的细胞结构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真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放线菌:螺旋体(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虫(单细胞原生动物、单细胞真核动物)蠕虫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原核生物的一种,主要特点是没有核膜,其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内一个相对固定的1他是单细胞生物而成。
称为核区。
区域内,细菌的外边包裹着一层细胞壁,一般为多糖聚合细菌分裂增生是依靠自己的细胞结构是有细胞器的抗生素通常是毁坏细菌的细胞结构来杀死细菌的RNADNA2、病毒: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或)型;..可以构造很简单,外面是一层蛋白质,称为病毒外壳。
蛋白质外壳内部包裹着病毒的遗传物质,。
病毒自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也不能完成繁殖,需要寄生在其它细胞内RNA,也可以是是DNA,生存在人体免疫细胞,危害大,如爱滋病毒,完成。
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掠夺别人的营养生存破坏人体自身保护。
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很难被抗生素杀死。
小结: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菌可以繁殖,而病毒不能繁殖,只能通过细胞复制只能杀灭细脂多糖等,病毒没有这些结构的。
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菌。
比方说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细胞壁上的多糖,使细菌的表面暴露,失去了应抗生素对它们是没有病毒外部是蛋白质,有的保护作用,细菌也就不能生存了。
作用的。
然后依靠人体使病毒的数量不再增加,的复制,干扰素可以干扰病毒DNA或RNA 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剩下的病毒。
细菌和真菌、病毒的区别..结构简单,无成形细胞核、形体微小,细菌:是属于原核型细胞的一种单胞生物,也无核仁和核膜,除核蛋白体外无其他细胞器;只存在称作拟核广义的细菌即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的原始单细胞生物,)的裸露DNA区(nuclear region)(或拟核是微小的单细胞植物,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够观察清楚。
有细胞壁,没细菌有细胞核结构,与蓝绿藻相似,都属于原核生物。
绝大多数细菌不含叶绿素,是异养植物。
其繁殖方法为细胞分裂真菌:是具有真核和细胞壁的生物;真菌像细菌和微生物一样都是分解者,就是一些分解死亡生物的有机物的生物。
真菌将生物分解为各类无机物,使土地肥力增强真菌通常又分为三类,即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大型真菌),病毒病毒是颗粒很小、以毫微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病毒是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中增殖的微生物。
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多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细胞蛋(肽聚糖、胞壁酸,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有膜包围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般由质膜分子组成的薄膜)、细胞质和核(或拟核)构成,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磷脂双层白质分子和..unicellular organism单细胞生物一部分接合藻和原生动物,鞭毛藻和硅藻,在整个生活史中均为单一细胞的生物。
大部分细菌、可以认为在所有生物中它是停滞在最绿藻都是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是细胞学说的有力依据,原始形态中的类型,但在某种情况下,会适应其功能而发生高度的结构分化。
单细胞动物最直接的是草履虫。
和其他动物的.就是仅仅具有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其全部生理活动的动物类它们的生理活动就是细胞膜凹陷).最大区别就是没有任何的组织和结构可言(因为只有一个细胞每次分裂就是产生两个.,消化之后再由细胞膜产生一个球体排除排泄物产生一个空腔纳入食物独立的个体。
有性繁殖或同一个体的不同雌雄生殖细胞相结合后形成生物个体的方是指不同生物个体的雌雄生殖细胞、式,因为后代的产生是经历了一个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有性过程,所以就叫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则不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有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因而只带有亲本一半的染色体重新结合成受精体后,雌雄生殖细胞产生过程中通过减数分裂,不,而无性繁殖有母体直接产生个体,理论上说子代的基因型与母体是一样的,遗传的变异增加了.存在变异或者变异较小小结..有性繁殖是通过产生生殖细胞——配子(包括孢子、精细胞、卵细胞),配子结合后生长成新的个体。
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产生子代的繁殖无性繁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结合的受精过程,方法。
区别在于:动物与植物的本质二者具有较明确的因此,③有无细胞壁等;能否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①②能否自主运动,界限。
植物的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细胞壁.支原体:1能在人造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小可经过议定细菌滤器、支原体是一类贫乏细胞壁、具有多形态性、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与人类致病有关的紧张包括肺炎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分别可引起人类的呼吸道和泌尿道传染。
,也是唯一一种没有细为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细胞mycoplast支原体():又称霉形体,胞壁的原核细胞。
支原体细胞中唯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结构也比其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支原体是在1898年发现的,是一种简单的原核细胞。
较简单,多数成球形,没有细胞壁,只有三层结构的细胞膜,故具有较大的可变性。
支原体可以..与泌尿生殖道感染有关的主要是分解尿用此法配合临床进行诊断。
在特殊的培养基上接种生长,是由以上两种支原体约有20-30%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人,素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两种,在成年人的泌尿生殖道中分解尿素支原体引起的,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及宫颈炎的第二大致病菌。
和人型支原体感染率主要与性活动有关,也就是说,与性交次数的多少、性交对象的数量有关,说明女性的生殖道比男性生殖道更不管男女两性都是如此。
据统计女性的支原体感染率更高些,易生长支原体。
另外,分解尿素支原体的感染率要比人型支原体的感染率为高。
有之间,呈高度多形性,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小一般在0.3-0.5um球形、杆形、丝状、分枝状等多种形态。
它不同于细胞,也不同于病毒。
支原体用普通染色法不支原体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或细胞培养中生长,革兰染色为阴性。
易着色,用姬姆萨染色很浅,营养要求比细菌高。
支原体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造成的危害相当大,涉及人、动物、植物及昆虫等多个领域,给人类健康和科研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冷凝集试验:型红细胞,称冷凝0℃~4℃时凝集人类抗体,可以在O传染肺炎支原体的患者血清中呈现IgM集试验,可用于帮助诊断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的紧张生物学性状.与细菌雷同处:1)原核细胞,含两种核酸,二破裂滋生,可在人造培养基上生长。
(1)对某些效用于核糖体、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如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等灵活。
(2.与细菌差别之处:2)无细胞壁,无肽聚糖布局。
(1型细菌辨别。
L此点与细菌型相似,需与L..因为无细胞壁,是以具有下列特点:形态多形性:①球状、棒状、长丝状、不法则形。
150μm。
、乃至~0.3μm,丝状体可长达2~5年夜小相差悬殊,平常0.2革兰阴性但不易着色。
可经过议定除菌滤器,是以常引起细胞培养的混浊。
②对青霉素等效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灵活。
③),由此又带来36%(2)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布局构成,脂质中含胆固醇较多(如下特点:人或动物血清以满足胆固醇的必要。
人造培养营养要求高,需加20%①、皂素可杀灭支原体。
凡可抑制胆固醇合成的精神如二性霉素B②)多种方法滋生,滋生速度慢,在人造培养基上形成油煎蛋样菌落。
3(支原体的滋生方法除二破裂外,还可以出芽、分枝、球形延长断裂等多种方法滋生。
滋生速度慢。
以上,生长迟钝菌株需查看三个月以上。
21d,肺炎支原体第一代需株需速度快的T24~48h~600μm,需在低倍镜下放年夜查看:形成“油煎蛋”状菌落,直径10中间不透明,颗粒状,可长入培养基内,外周扁薄透明。
衣原体:..专性细胞内寄生的能经过议定细菌滤器、有独特发育周期、是一类介于立克次体和病毒之间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与人类传染有关的紧张包括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可引起眼部、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传染。
原体:是成熟的衣原体。
原体较小,对外界环境抵当力强,有高度传染性而无滋生本领。
始体:是在细胞内的不成熟衣原体,又叫网状体。
始体较年夜,对外界环境抵当力弱,无传染性而具有滋生本领。
包涵体:是某些病毒和衣原体在细胞内增殖后形成的胞浆内或细胞核内有特别染色性的斑块。
包涵体凡是由复活的病毒或衣原体在细胞内聚合而成。
以及染色性可帮忙诊断病毒或衣原体传根据其形状、在细胞内的位置、在显微镜下查看包涵体,染。
.与细菌雷同之处:1有细胞壁(但不含肽聚糖,含小量胞壁酸),含两种核酸,二破裂滋生,。
金霉素、四环素、红霉素、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可用于治疗。
对多种抗生素灵活有雷同细菌的内毒素,可使细胞死亡,并引起超敏反响。
.与病毒雷同之处:2专性细胞内寄生,可经过议定除菌滤器。
是以只能在活细胞内寄生。
作为能量,衣原体不能合成ATP必须依靠宿主细胞供给能量进行代谢,..立克次体:是一类介于最小的细菌和病毒之间、专性细胞内寄生、与吸血节肢动物(虱、蚤、蜱、恙螨)有密切干系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人类因天然界中媒介虫豸的叮咬而受到传染,可引起斑疹伤寒、恙虫病等。
立克次体,或者称立克次氏体是一类细菌,尽管有的特征和病毒一样,如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1μ,小于绝大多数细菌。
但立克可以通过过滤,只能在动物细胞内寄生繁殖等。
直径只有0.3-属于适应了寄生两种核酸,DNA同时有和RNA次体有细胞形态,细胞壁含有细菌特有的肽聚糖,变形菌。
生活的α-造成跳蚤等为传播媒介,在自然界中,它们多寄生在啮齿类动物体内;一般以节肢动物如虱子、人类和动物的疾病。
外斐反应:是以可用这些变形杆菌株的菌体抗原代替立克立克次体和变形杆菌某些菌株之间存在互助抗原,用于帮助次体的抗原,去检测患者体内响应抗体,该试验称为外斐反响,是一种交织凝集反响,诊断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传染性疾病。
天然寄生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
以吸血节肢动物为寄生宿主、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并在野生啮齿动物(鼠、兔)中传播,形成天然疫源地。
与细菌雷同之处:)有细胞壁和微荚膜,含两种核酸。
1()二破裂滋生。
(2)对多种抗生素灵活。
立克次体对氯霉素、四环素等广谱抗生素灵活,可用于治疗3(.与病毒雷同之处:5..专性细胞内寄生。
因立克次体的酶系统不美满,是以不能自力糊口生涯,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滋生。
培养可采取鸡胚培养、构造细胞培养和动物接种。
螺旋体:是一类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的颀长、柔弱、弯曲呈螺旋状、活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