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收益(EBO)模型----股票估值
基于剩余收益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介绍及改进

基于剩余收益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介绍及改进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剩余收益模型的概念与基本原理,分析其适用范围及局限性,结合杜邦分析法来改进剩余收益难以预测的缺陷,并对企业经营作两阶段拆分来改进持续经营假设,改进后的剩余收益模型实用性更高,结果更准确。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剩余收益模型杜邦分析法一、剩余收益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所谓剩余收益,指的是公司综合收益,扣除其投资额(或净资产占用额)按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收益率的余额,是爱德华兹(Edwards)和贝尔(Bell)于1961年提出,但当时该模型并未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直到1995年,美国学者欧尔森(Ohlson)对该模型做了较为系统的说明,使它在会计变量与企业价值之间建立了联系,才使得剩余收益模型重新得到学界的注意。
剩余收益模型体现了企业不同于会计收益概念的创造价值。
也就是说,企业若是想要真正获得具有发展空间的收益,进而实现企业价值的增长,企业所赚取的净利润就必须要高出股东们要求的最低收益。
在这一概念下,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可能出现三种情况:第一,企业的剩余收益为负数,说明企业股东们要求的最低收益要高于企业赚到的净利润,那么即便企业利润为正数,账面上似乎没有出现亏损,但是利润没能覆盖股东要求的必要收益,也就是融资成本,那么这个企业就不具备进一步发展扩张的条件,甚至于,企业账面出现亏损的情况,企业的经营状况非常不好,这需要在企业管理和经营上作出改善。
第二,企业的剩余收益为零,说明企业获得的净利润刚好等于股东们要求的必要收益,企业创造的价值刚好覆盖了融资成本,并没有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是一个特殊的临界值状态。
第三,企业的剩余收益为正数,说明企业赚到的净利润要高于企业股东们要求的最低收益,因此企业在偿付这部分融资成本后,可以有多余的收益用于企业扩张和发展。
剩余收益的定义公式为:其中,表示在t这一会计周期的剩余收益, t这一会计周期的企业净利润,r表示股东要求的必要收益率。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股票价值分析——以神州高铁为例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股票价值分析——以神州高铁为例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股票价值分析——以神州高铁为例引言:股票价值分析是投资者在购买股票之前必须掌握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对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市场环境的分析,可以评估股票的内在价值和潜在风险。
本文将以神州高铁(股票代码:123456)为例,基于剩余收益模型对其股票价值进行分析。
一、剩余收益模型简介剩余收益模型是一种用于计算公司股票内在价值的经济模型。
其基本原理是将公司经营活动带来的自由现金流折现到未来的净现值,并扣除公司已发行的债务,得到股东的剩余收益。
剩余收益模型公式如下:股票内在价值= Σ (FCFt / (1+r)ˆt) - Σ (D /(1+r)ˆt)其中,FCFt表示第t年的自由现金流,r表示折现率,D 表示公司已发行的债务。
二、神州高铁的经营状况分析神州高铁是中国领先的高铁运营商,主要经营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和相关商业运营。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神州高铁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根据神州高铁最近三年的财务报表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自由现金流和已发行债务的数值。
然后,通过选择适当的折现率,我们可以计算出每年的自由现金流的现值和债务的现值。
三、剩余收益计算和股票内在价值评估基于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得到每年的剩余收益。
将所有年份的剩余收益求和,再与剩余连续的n年的折现的预期自由现金流求和相减,即可得到股东的剩余收益。
在计算剩余收益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市场环境和竞争状况。
根据历史数据和行业分析,我们可以对神州高铁未来的自由现金流进行预测,并结合市场数据和行业平均折现率,对剩余收益进行合理的评估。
最后,通过将剩余收益折现至现值,再扣除已发行的债务,我们可以计算出神州高铁的股票内在价值。
与当前市场价作比较,可以评估神州高铁股票是否被低估或高估。
结论:通过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股票价值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对神州高铁股票的价值评估。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分析工具,投资者还应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市场情绪、公司治理、行业发展趋势等。
EBO模型

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目录概念简述计算公式启示编辑本段概念剩余收益估价模型(RIM 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Model)又被称为EBO模型,最早是由爱德华兹(Edwards)和贝尔(Bell)于1961年提出来的,但并没有引起理论界多大的重视,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1995年美国学者奥尔森(Ohlson)在其文章《权益估价中的收益、帐面价值和股利》中对这个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建立了公司权益价值与会计变量之间的关系,使该方法重新得到理论界的重视,并成为近十年来美国财务学、会计学界最热门的研究主题之一。
编辑本段简述所谓剩余收益是指公司的净利润与股东所要求的报酬之差。
剩余收益的基本观点认为企业只有赚取了超过股东要求的报酬的净利润,才算是获得了正的剩余收益;如果只能获得相当于股东要求的报酬的利润,仅仅是实现了正常收益。
即RIt+1=NIt+1-rBVt,其中RIt+1代表t+1期的剩余收益,NIt+1代表t期的企业净收益,BVt是t期企业权益的帐面价值,r 是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剩余收益需要进行资本成本的调整从而反映会计上未加确认但事实上存在的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
剩余收益模型使用公司权益的帐面价值和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来表示股票的内在价值。
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以及投资者所要求的风险报酬情况下,将企业预期剩余收益按照一定的贴现率进行贴现以后加上当期权益价值就是股票的内在价值。
编辑本段计算公式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基本公式是:PV0=BV0+ΣRIt*(1+r)-t可以进一步的考虑,企业净收益的增加来源是什么?NIt+1=ROEt+1*BVtROEt+1代表t+1期的净资产报酬率。
所以上述模型可以表示为:P0=BV0+∑(ROEt-r)BVt-1*(1+r)-t而净资产报酬率ROE,可以根据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再分解为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等,所有这些参数都可以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得到,至于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可以根据CAPM模型或者是APT模型进行估算。
经济学剩余收益模型

Earnings forecast $ 48
Residualearnings1 48-(0.10x400)=8
Value Project 400 8 407.27 1.10
The project adds value
DCvFa lu14e.418040.277 A rate of return of 12 percent on the investment of $400.
Example:Valuing a Savings Account
Forecast Yea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Earnings withdrawn each year (full payout)
value=Book value+Premium =Book value +present value of expected residual earnings.
Example:Valuing a One-Period Project (1)
Investment
$400
Required return
Forecasts for a Savings Account with $100 invested at the end of 2000.Earning5% per year. Value = Book Value + Present Value of Residual Earnings
400
V 440400 1.10
A rate of return of 10 percent on the investment of $400.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以伊利股份为例

COMMERCIAL ACCOUNTING会计与公司治理一、理论基础(一)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目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已逐步形成了基本的方法体系。
在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完善过程中,资产评估学与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等相结合,形成了多种评估方法,有助于各类利益相关者做出合理决策。
因此,对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富有现实意义。
一般而言,通用的估值方法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即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期权定价法。
在我国的资产评估方法体系中,用于企业价值评估的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现金流量贴现法、剩余收益法、EVA 估值法、市盈率法、重置成本法等。
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有很多,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评估方法的选择需要结合被评估企业的特点,以及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在企业发展的初期与衰退阶段适宜采用重置成本法,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常应用于进入成熟阶段以后的企业,剩余收益法则常应用于处在成长阶段的企业。
伊利股份作为乳制品行业的优质企业,近年来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销售水平快速增长,伊利股份的企业发展阶段介于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之间,企业收益较高,适宜采用剩余收益模型评估企业价值。
(二)剩余收益模型1.基本原理。
从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来看,剩余收益模型也是收益法的一种,简称EBO 模型,是由贝尔和爱德华兹(Bell &Edwards ,1961)提出的。
此后,奥尔森(Ohlson ,1995)对该模型进行了全面统筹,引起了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
该模型认为,正常收益和剩余收益两部分内容共同构成了企业的预期收益,正常收益一般是指股东所要求的基本报酬,而剩余收益则是指超出股东所要求报酬之外的部分。
评估企业价值要先选取适当的折现率,预期的正常收益是按此折现率折现后的现值与剩余收益现值的总和。
EBO 模型自引入我国以来,很多学者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特点和企业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不断加入市场和企业的相关因素对其进行改进探讨。
2.假设条件。
股票估值的估值模型

股票估值的估值模型
股票估值的估值模型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模型:
1.DCF模型(现金流折现模型):该模型是一种基于未来现金流的股票估值模型,其核心思想是将未来现金流折现到现在的价值,以计算公司的内在价值。
2.P/E比率模型(市盈率模型):该模型是一种将公司的市盈率与同行业或市场平均值进行比较,以评估其是否被低估或高估的模型。
3.PEG比率模型(市盈率增长比模型):该模型是市盈率模型的一种扩展,将公司的市盈率与未来增长率进行比较,以评估公司的成长性。
4.EV/EBITDA模型(企业价值/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比率模型):该模型是一种将企业价值与其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进行比较,以评估公司的估值水平的模型。
5.P/BV比率模型(市净率模型):该模型是一种将公司的股价与其每股净资产进行比较,以评估公司的估值水平的模型。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估值模型适用于不同的公司和行业,以及不同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
因此,在选择使用哪种模型进行股票估值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浅议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和动态金融资产计价模型

他率先将 股利折现模 型用剩余收益 表达 并对之 进行 系统论
述 ,最 终确立 了具 有经典 意义的剩 余收益 估价模 型 ( s u1 Red a i Ic meV lao dl剩余收益定价模型 ) 也称奥尔森模型 no a t nMo e, ui ,
( -o d1。剩 余 收 益 的 含义 是 本 期 综 合收 益 减 去 资 本 的 Obsn Mo e) l
成 为 迫 切 需 解 决 的 问题 。本 文 通 过 简要 介 绍 西 方 经 济 学 中的 剩 余 收 益 估 价 模 型 和 动 态金 融 资 产计 价模 型 , 为我 国 资 本 市 场 的 发展 和 经济 理 论 的 完善 提 供 借 鉴 。
第一 , 企业价值 ( 股票价格 ) 等于企业未来期 间的预期股利
美国投资公 司也利用基 于剩 余收益 估价模型 的指令 系统进行 有效 的投资决策。
基础 , 以它没有被 当时的会计界所 普遍接受 。 所
奥 尔森 ( l n 19 Ohs )95年在 《 o 当代 会 计研 究》 上发 表文 章 { a i s o k Va e,ad D v ed n E ut Va ao ) E r n ,B o l s n ii n si q i l t n , n g u d y ui )
的现值 , 即股利贴现模 型 :
V =
T l \ … ,
其中 , 【 v 为企业 t 期的股票 价值 ,t t d为 期支付 的股利 ,为 r
经过风险调整 的回报率 ( 资本成 本率 )它 是一种机 会成本 , , 并
假定 不变 。
第二 , 业 的 会 计 处 理 满 足 净 盈 余 会 计 关 系 ( l n S rls 企 Ce upu a
了解金融市场中的股票估值模型

了解金融市场中的股票估值模型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常常需要评估股票的价值,以决定是否值得投资。
为了辅助投资决策,股票估值模型应运而生。
股票估值模型是一种数学模型,可用于估计股票的合理价值。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股票估值模型,并说明其原理和应用。
一、股票估值模型的分类股票估值模型可以分为基本估值模型和相对估值模型两大类。
1. 基本估值模型:基本估值模型是根据公司的基本面因素来评估股票价值的模型。
这些模型通常基于公司的财务报表和经济数据,例如利润、盈利能力、成长性等指标。
其中最常用的基本估值模型包括贴现现金流量模型(DCF)和股利折现模型(DDM)。
2. 相对估值模型:相对估值模型是通过比较不同股票之间的相对价值来评估股票的价值。
这种模型通常基于市场上已经定价的股票或行业的估值水平。
最常用的相对估值模型包括市盈率(P/E)比率和市净率(P/B)比率。
二、贴现现金流量模型(DCF)贴现现金流量模型是一种基本估值模型,用于衡量公司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并将其视为投资的回报。
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将未来的现金流量通过贴现率进行折现,以反映时间价值的概念。
贴现现金流量模型的计算公式如下:\[ V_0 = \frac{CF_1}{(1+r)^1} + \frac{CF_2}{(1+r)^2} + \ldots +\frac{CF_n}{(1+r)^n} \]其中,\( V_0 \)表示股票的现值,\( CF_i \)表示第\( i \)年的现金流量,\( r \)表示预期收益率,\( n \)表示预测期。
三、股利折现模型(DDM)股利折现模型也是一种基本估值模型,基于股票未来的股利支付来估计其价值。
该模型认为股票的价值等于未来股利的现值之和。
股利折现模型的计算公式如下:\[ V_0 = \frac{D_1}{(1+r)^1} + \frac{D_2}{(1+r)^2} + \ldots +\frac{D_n}{(1+r)^n} \]其中,\( V_0 \)表示股票的现值,\( D_i \)表示第\( i \)年的股利,\( r \)表示预期收益率,\( n \)表示预测期。
剩余收益价值估值模型的思想渊源

剩余收益价值估值模型的思想渊源崔侠2013170629 剩余收益模型是充分利用现有的会计信息,以公司权益的账面价值和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来表示股票内在价值的数理模型。
相比传统的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剩余收益模型具备很大的优点,因此成了美国财务学界近十年来非常流行的研究主题,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本文对该模型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并以国内上市公司的实例进行了说明。
企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可以视为许多契约的集合。
这些契约中的一个主要条款即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和现金的剩余索取权。
而股票就是股东对企业剩余收益的所有权。
近年来,剩余收益(Residual Income)理论受到了理论界的重视。
一、剩余收益估价模型概述剩余收益模型(RIM)又被称为EBO模型,最早是由爱德华兹(Edwards)和贝尔(Bell)于1961年提出的,但并没有引起财务理论界多大的重视,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1995年美国学者奥尔森(Olson)在其文章《权益估价中的收益、账面价值和股利》中,对这一模型公司权益价值与会计变量之间的关系,再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使该模型重新得到理论界的重视,并成为近十年来美国财务学界最热门的研究主题之一。
所谓剩余收益是指公司的净利润与股东所要求获得的报酬之差。
企业只有赚取了超过股东要求的报酬的净利润,才算是获得了正的剩余收益;如果只能获得相当于股东要求的报酬的利润,仅仅是实现了正常收益。
即剩余收益t t t rBV NI RI -=++11,其中,1+t RI 代表t+1期的剩余收益,1+t NI 代表t+1期的企业净收益,t BV 是t 期企业权益的账面价值,r 是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剩余收益需要进行资本成本的调整,从而反映会计上未加确认但事实上存在的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
剩余收益模型是使用公司权益的账面价值和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来表示股票的内在价值。
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以及投资者所要求的风险报酬的情况下,将企业折价,主要取决其初始评估价值的评估方法。
股利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及剩余收益模型对股票价格与价值不同解释力的比较分析——来自中国证券

股利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及剩余收益模型对股票价格与价值不同解释力的比较分析——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数据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股利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及剩余收益模型对股票价格与价值的解释力。
研究发现,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数据中,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的表现相对较好,而股利贴现模型的解释力相对较弱。
一、引言股票是投资者参与股票市场的一种重要工具,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预期收益。
因此,研究股票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对于投资者进行合理的股票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股利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及剩余收益模型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股票估值模型。
二、股利贴现模型股利贴现模型是最早被提出并应用的股票估值模型之一,其核心思想是根据公司未来的股利和股息来衡量股票的价值。
该模型认为,股票的价值应该等于未来的股利折现到现值的总和。
然而,该模型忽视了公司的成长性和未来现金流的变化,对于那些表现出较快成长和高现金流的公司来说,其解释力较弱。
三、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是在股利贴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自由现金流量的概念,具体计算公式为: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与摊销-资本支出-变动资本。
该模型将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折现到现值,并作为衡量股票价值的指标。
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数据中,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相对于股利贴现模型在预测股票价格和价值方面表现更为准确。
四、剩余收益模型剩余收益模型认为,公司的股票价值等于其未来的净利润和股东权益之间的差额,即剩余收益。
该模型将剩余收益折现到现值,并作为衡量股票价值的指标。
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数据中,剩余收益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能够对不同类型的公司进行准确的估值。
五、比较与总结综上所述,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数据中,股利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及剩余收益模型对股票价格与价值的解释力不同。
股利贴现模型由于忽视了公司的成长性和未来现金流的变化,解释力相对较弱。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企业价值评估是一种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方法,用于确定企业的整体价值。
剩余收益模型是企业价值评估中最常用的模型之一,它基于企业的未来现金流和风险情况,推断企业在今后的持续经营中所能获得的多余收益,并计算出企业的价值。
本文将对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剩余收益模型的概念剩余收益模型是一种衍生现金流量的估值方法,它假设企业的现金流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因本身资产与负债的构成所导致的普通收益和企业经营决策所带来的剩余收益(即超过其投资者的最低资本成本的收益)。
由此,剩余收益模型归纳出在投资多种资本项目时,只有在预期的经营效应(经营决策所带来的剩余收益)高过其资金成本时,企业才有可能获得超过资本成本的增值效果,为此需要合理的投资决策。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企业价值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种: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
1. 静态方法静态方法是基于企业现有的潜在经济利润或经营剩余收益,估算企业的长期价值。
这里的“潜在经济利润”指的是企业的经营决策所能够带来的超过其最低资本成本收益的长期效应,即确定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
静态方法将常数成长率模型和多阶段增长模型结合在一起,以刻画企业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利润或经营剩余收益,并从中推断企业的价值。
静态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V = E/ k + E ( g / k - s) / (1+ k)其中,V 代表企业的现在价值,E 代表企业历史平均税后利润,k 代表企业成本资本,g 代表企业的未来成长率,s代表资本再投资的机会成本。
动态方法与静态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动态方法考虑到了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从而可以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动态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剩余收益,并计算企业在未来的持续经营中所能获得的多余收益;第二步则是将多余收益折现到现在时点,得到企业的价值。
动态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V = ∑ (CFt/ (1+r)t )其中,V 代表企业的现在价值,CF 代表资产或公司财务预测未来净现金流量的净额,r 代表贴现率,t 代表时间期。
剩余收益模型及其运用

剩余收益模型及其运用剩余收益模型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公司价值评估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简单介绍了剩余收益模型的内涵,并试图运用剩余收益模型,结合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利用贵州茅台2013年财务数据对贵州茅台有限公司2013年股票价值进行了估价,并对估价结果与同期实际市场价值做比较,得出结论茅台股价在2013年没有被低估并且验证了剩余收益模型对股票价格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标签:剩余收益模型;贵州茅台;公司价值评估1 引言准确地计算出企业价值一直是财务学关心的焦点,但企业价值估价模型发展至今,以现金股利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为代表的价值评估模型都有一个基本的缺陷:使用的数据过少,尤其是忽略了财务报告中包含的有关企业当前与未来的有价值的会计信息。
而剩余价值模型克服了这个基本缺陷,使模型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更强。
剩余收益模型最早由会计学家Preinreich在1938年提出,Edwards和Bell 于1961年提出了改进,但并没有引起理论界多大的重视。
1995年,美国学者Ohlson对这个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建立了公司权益价值与会计变量之间的关系,使该方法重新得到理论界的重视。
在其之后,国外许多学者用财务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剩余收益模型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远优于其他模型,如Bernard(1995),Frankel和Lee(1998)等。
同时有学者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如Christensen(2002)等。
我国引进剩余收益模型较晚,相关文献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剩余收益模型的介绍和改进,如张启銮(2009)等;二是研究剩余收益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股票的解释能力。
很少有文献运用剩余价值模型对单独的一个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本文则是将模型的介绍与应用相结合,实证操作了剩余收益模型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对分析股票价格具有指导性意义。
2 剩余收益模型的内涵及假设剩余收益的基本观点认为企业只有赚取了超过股东要求的报酬的净利润,才算是获得了正的剩余收益。
剩余收益(EBO)模型----股票估值

研究发现,股票价格与收益(净资产和剩余收益)呈正相关,在不同的年度有不同的解释能力;在某些阶段,如市场的熊市末期,剩余收益(EBO)模型在中国投资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黄长征(2005)认为股票的价值由确定性的现金流价值、不确定性的期权价值、股票的投机价值构成,期权价值为长期投资者喜爱,而投机价值则为短期投机者青眯。
若长期投资者的力量强大,将会得到较高的期权价值,若短期投机者力量强大,将会形成较高的投机价值。
二、剩余收益模型概述剩余收益(EBO)模型又被称为市净率模型。
所谓剩余收益是指公司的净利润与股东要求获得的报酬之差。
剩余收益模型使用公司权益的账面价值和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来表示股票的内在价值。
它是由股息折现模型变换而来。
股息折现模型的公式可以表述如下:P0 = D1/(1 + r) + D2/(1 + r)2 + ... (延续到无限期)其中P0代表某一企业股权的现值(当前价值),D n代表当前预测的未来第n期发放的股息,r代表股息的折现率,即必要的收益率,即资本成本。
这一模型的涵义是:股东从公司获得的收入的根本来源是股息,所以股东权益的当前价值等于其未来所获得的股权的现值之和。
根据股息折现模型,股票每股价值为:公式1:∞d t+j:P t =∑------- jj=1 (1+r)如果令B为每股净资产,E t为t期每股净利润,d t为t期分配的每股股利。
则在不考虑外部追加投资的情况下,净资产的变动在数量上等于净利润减去分配的股利,即B t-B t-1=E t-d t。
移项可得d t=E t-(B t-B t-1),代入公式(I):公式(Ⅱ):∞E t+j -rB t+j-1:P t =B t+∑----------j--j=1 (1+r)其中,r为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
所以,rBt+j-1为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Et+j-rBt+j-1为企业在t+j-1至t+j期间的剩余收益。
公式(Ⅱ)显示,股票的内在价值等于企业当期净资产与未来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之和。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剩余收益模型是一种常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它基于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来评估其价值。
剩余收益是指企业在将来减去资本成本后所能创造的经济利益。
剩余收益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企业的财务数据和市场信息,建立一个动态的、可持续的盈利模型,然后根据该模型对未来的盈利进行预测,再根据资本成本来折现得到企业的价值。
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剩余收益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剩余收益通常定义为企业盈利减去资本成本后的经济利益。
计算方法可以是净利润减去资本成本,或者是自由现金流减去资本成本。
2. 构建盈利模型: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市场信息,建立一个动态的、可持续的盈利模型,包括收入、成本、税收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对过去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趋势预测,来预测未来的盈利水平。
3. 评估资本成本:资本成本是指企业所需的投资回报率。
可以通过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来评估资本成本的大小。
资本成本一般包括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两部分。
4. 计算剩余收益:根据盈利模型和资本成本,计算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剩余收益。
可以通过累计现值法或终值法来计算剩余收益。
5. 折现剩余收益:将剩余收益根据一定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得到企业未来的价值。
折现率一般可以根据行业平均水平或企业特定情况来确定。
6. 验证评估结果:将评估结果与市场价格进行比较,验证评估的准确性。
如果评估结果与市场价格存在较大差异,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评估模型。
剩余收益模型是一种相对综合和全面的价值评估方法,它考虑了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资本成本等因素。
剩余收益模型需要依赖大量的财务和市场信息,并对未来进行合理的预测,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剩余收益模型注重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可能对相对短期内的盈利水平波动不敏感。
在使用剩余收益模型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综合运用其他评估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与主流价值评估模型的比较

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与主流价值评估模型的比较宋光辉( 博士生导师) 龚玉策(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510640)【摘要】本文通过理论分析, 将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与股利折现模型、折现现金流量模型和经济增加值模型这些主流价值评估模型进行比较, 发现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较其他主流价值评估模型更具优势。
【关键词】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股利折现模型EVA价值评估是现代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估模型, 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其主要优点是直接利用财务报表数据, 以价值创造为导向。
该模型经过严格的数学推导, 将企业价值表述为净资产的增加值与未来超额收益贴现值之和, 这使得企业价值和会计信息之间有了精确的数学关系。
通过与主流价值评估模型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 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不但弥补了主流价值评估模型的缺点, 而且比主流价值评估模型更能适应新经济环境的要求。
一、剩余收益估价模型概述1938年, Preinreich提出了剩余收益估价( R IV) 模型。
由于与股利折现模型相比, 其不具有更具优势的理论基础, 证券市场也无法提供足够准确的数据对其正确性进行检验, 从而该模型并没有为当时的会计界所普遍接受。
直到20世纪90年代, 在深入研究净剩余理论的背景下, 经由Feltham和O h lson( 1995)等的一系列分析性研究的逐渐发展, 才真正确立了R IV模型的定义及其度量的完备理论架构。
根据O hlson( 1995) 文献所述, 可得到R IV模型的定义式为:TV t=B V t+"[ E( R I t+!- 1) /(1+r) !]( 1)!=1其中: V t是t时刻( 评估起算点) 的企业价值, BV t是企业t 时刻净资产的账面价值, R I t+!- 1是第t期的剩余收益, r是市场要求的回报率, E是数学期望符号。
剩余收益( R I) 的定义式是:R I t+!=N I t+!-rB V t+!- 1其中: N I t+ !代表第t+ !期的净收益。
基于ARIMA模型与EBO模型股票估值研究——以柳钢集团为例

基于ARIMA模型与EBO模型股票估值研究——以柳钢集团
为例
刘政君;洪海娜;张伟广
【期刊名称】《中国集体经济》
【年(卷),期】2024()5
【摘要】文章选取柳钢集团的统计财务数据运用ARIMA模型对其股票价格进行短期预测,并运用与杜邦恒等式相结合的剩余收益模型(EBO模型)对柳钢集团股票内在价值进行估值。
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柳钢集团股票的内在价值高于使用ARIMA 模型预测的股价,柳钢集团股价被低估。
且鉴于柳钢集团为柳州市重要的国企地位,而国有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定位及特殊的资本结构,常常出现企业股票价格与其内在价值存在分离的现象。
通过两个模型相互结合进行探索,以企业、投资者及政府不同视角提供分析企业发展和投资路径的新角度。
【总页数】3页(P116-118)
【作者】刘政君;洪海娜;张伟广
【作者单位】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
【相关文献】
1.基于ARIMA模型的TCL集团股票预测及评价
2.证券估值方法的分析与评价——基于几种经典股票估值模型的研究
3.基于ARIMA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的股票价格预测——以百联集团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剩余收益价值模型PPT课件

权益价值模型
• 价值增加的度量值是剩余收益。对一个持续一期的项目(在0时 刻,即在期间的开始投资): 剩余收益=盈余-(要求的回报率初始投资)
• 根据剩余收益预测来度量价值增加的模型,叫做剩余收益模型: 价值=投资的帐面价值+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 这个模型通过预测未来多年的剩余收益来确定权益的价值,股 权投资是一种持续投资,并且一直持续到无穷,因此股票的价 值为:
V0E
B0
RE1ERE2 Nhomakorabea2 E
......
RE6
6 E
第20页/共32页
• 我们再看看预Wa测l-M的ar范t公围司,限在度第四和讲持中续我们的用价现金值流计折现分析 很难给公司定价。下表同样给出了算持续9年的数据,但是增加了
EPS、DPS和BPS的数据。再假定这些数据是1987年的预测值, R E 和 RO C E 的 预 测 值 也 已 经 算 出 。 设 Wa l - M a r t 公 司 的 权 益 资 本 成本为12%,将1988年到1996年RE预测值的现值(每股2.05 元)与1987年的帐面价值(每股0.75元)相加,得出的结果为 每股价值为2.80元。但这一结果是不正确的,因为Wal-Mart公 司在1996年赚取了一个正的RE,并且很可能预期多年后会赚得 更多。
第22页/共32页
• 虽然Wal-M预art测公司的的范价值围驱限动度因素和之持一的续R的OC价E在值不断计下降, 但它的帐面价值的不断上升抵消了RE下降的影响。每股算2.80元
的价值没有计入持续价值。持续价值是预测期间范围以外的剩 余收益的价值,从Wal-Mart公司RE的系列预测值可以看出, 虽然RE在增长,但增长率在放慢,并且1996年的RE与1993年 相同,都为0.53元,此后的RE将永久性的,这个永久的价值是 永久年金的现值:0.53/0.12=4.42元。由于这是1996年以后预 测RE的价值,也是1996年末预期的溢价价值,因此,我们可以 得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发现,股票价格与收益(净资产和剩余收益)呈正相关,在不同的年度有不同的解释能力;在某些阶段,如市场的熊市末期,剩余收益(EBO)模型在中国投资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黄长征(2005)认为股票的价值由确定性的现金流价值、不确定性的期权价值、股票的投机价值构成,期权价值为长期投资者喜爱,而投机价值则为短期投机者青眯。
若长期投资者的力量强大,将会得到较高的期权价值,若短期投机者力量强大,将会形成较高的投机价值。
二、剩余收益模型概述剩余收益(EBO)模型又被称为市净率模型。
所谓剩余收益是指公司的净利润与股东要求获得的报酬之差。
剩余收益模型使用公司权益的账面价值和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来表示股票的内在价值。
它是由股息折现模型变换而来。
股息折现模型的公式可以表述如下:P0 = D1/(1 + r) + D2/(1 + r)2 + ... (延续到无限期)其中P0代表某一企业股权的现值(当前价值),D n代表当前预测的未来第n期发放的股息,r代表股息的折现率,即必要的收益率,即资本成本。
这一模型的涵义是:股东从公司获得的收入的根本来源是股息,所以股东权益的当前价值等于其未来所获得的股权的现值之和。
根据股息折现模型,股票每股价值为:公式1:∞d t+j:P t =∑------- jj=1 (1+r)如果令B为每股净资产,E t为t期每股净利润,d t为t期分配的每股股利。
则在不考虑外部追加投资的情况下,净资产的变动在数量上等于净利润减去分配的股利,即B t-B t-1=E t-d t。
移项可得d t=E t-(B t-B t-1),代入公式(I):公式(Ⅱ):∞E t+j -rB t+j-1:P t =B t+∑----------j--j=1 (1+r)其中,r为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
所以,rBt+j-1为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Et+j-rBt+j-1为企业在t+j-1至t+j期间的剩余收益。
公式(Ⅱ)显示,股票的内在价值等于企业当期净资产与未来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之和。
又因E t=B t-1 x ROE t(ROE为t期的净资产收益率),将其代入公式(2),整理得到:公式(Ⅲ):∞(ROE t+j -r)B t+j-1:P t =B t+∑-------------j-----j=1 (1+r)从公式(Ⅲ)中可以看出,预期的净资产收益率、预期的净资产、估值当期的净资产以及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将会对估值产生影响。
三、实证分析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剩余收益模型对股票价格具有较高的解释力,但估值结果对股票价格的解释力受到若干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本文以万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一)估值模型的建立万科是国内优秀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公司近3年(2004-2006年)净利润实现超过50%的快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达57.04%,近3年EPS的复合增长率达41%。
在宏观调控势必使行业集中度将大大提高的背景下,公司将拥有稳定持续的盈利能力,快速扩张的发展能力。
可以预计,未来的5年(2007-2011年)仍将是万科高速发展的5年。
同时,根据目前国家控制房地产投资过热的系列政策来分析,假设5年之后(2012年起),公司转入平稳增长。
在这种假设前提下,因此构建二阶段的剩余收益模型来估计其内在价值:m=5 (ROE t+j -r)B t+j-1 (ROE m+1 -r)B m公式(Ⅳ) :P t =B t+∑----------j------- + ------------m+1j=1 (1+r) ( r-g)(1+r)(二)模型参数的确定估值模型中各参数确定如下:表1 万科与深成指1 997—2o06年的年度涨幅、年度振幅一览表年份万科深成指涨幅Y1 振幅Y2 涨幅X1 振幅X21997 34.64%141.89%30.O8%96.93%1998 -40.47%47.98%-29.52%34.26%1999 16.07%100.00%14.25%80.53%2000 43.49%68.21%41.O5%50.51%2001 -4.57%27.66% -30.O3%41-38%2002 -28.24%32.81%-17.O3%27.79%2003 -31.73%90.61%26.11%32.O6%2004 -19.57%79.51%-11.85%34.23%2005 -18.06%59-89%-6.65%29.04%2006 258.24%270.53% 132.12%133.18%注:根据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双子星软件统计表2 深成指年度涨幅对万科A年度涨幅影响的回归分析项目Coefficients P-valLie F Significance F R SquareIntercept -O.04088 0.73786947.45248 0.000126 0.855732X Variable1 1.687718 0.000126(1)权益资本成本r的确定。
投资者期望得到的投资报酬率是由无风险收益率和投资该项目的风险溢价构成。
可以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万科投资者的权益资本投资报酬率,其模型为:r i=r f+β(r m-r f)。
公式中的r i为的预期收益,r f为无风险收益率,r m为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β为贝塔系数.具体计算步骤如下:第一,β值计算。
对于衡量系统风险的贝它系数,可以采用公式计算法、回归测算法来确定,或者直接利用机构公布数据的确定。
本文将利用回归测算法进行验证牲测算。
首先,根据证券交易软件统计出万科与深成指1997-2006年的年度涨(跌)幅度、年度振幅。
然后,以将万科A的年度涨(跌)幅度、年度振幅作为因变量(Y1 、Y2 ),深成指数的年度涨幅、年度振幅作为自变量(X1、X2),分别进行回归分析。
以年度涨幅计算,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得出β涨(跌)=1.6877。
从(表2)可以看出,在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时,Significance F=0.000126小于α=0.05,说明该Y=α+βX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深成指的P-value值均小于α=0.05,说明该自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
同理,以年度振幅进行回归分析,得出β振值为1.8130。
数据显示万科的涨跌振幅与深市大盘紧密相关,这主要是因为万科为深成指的第一大权重股。
最后对上述两值进行几何平均,最终确定β值为1.7493,并将之作为系统风险系数。
第二,无风险报酬率r f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无风险报酬率可以参考政府发行的中长期国债的利率或同期银行存款的存款利率来确定。
2001-2006年间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如(表3)所示。
近6年一年期平均存款利率为2.13%。
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央行存在继续加息的可能。
其次,该平均值与最近5年期国债利率4.08%相比,明显偏低。
因此,取5年期的国债利率的作为无风险报酬率。
第三,风险溢价率r m-r f的确定。
美国价值评估专家Damodaran建议亚洲新兴市场的风险收益率取7.5%。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因此推出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r m=7.5%+4.08%=11.58%。
第四,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确定。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投资者期望投资报酬率为17.20%,即r i=r f+β(r m-r f)=4.08%+1.7493x7.5%=17.20%。
根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张双长的研究,2005年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为17.45%;平均资本成本为13.82%,两者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
因此,采用该报酬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表3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表年度06 05 04 03 02 01 均值1年期利率% 2.52 2.25 2.25 1.98 1.98 1.79 2.13表4 万科可持续增长率一览表项目 97 98 99 00 01 02 03 04 05 06增长率%(Y)7.89 18.25 7.03 8.94 8.61 7.88 13.47 11.56 12.65 17.31(2)净资产增长率g的确定。
万科自2002年以来,公司净资产的算术平均增长率37.39%,几何平均增长率29.69%。
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假设万科在未来5年期间即2007-201 1年仍将以同样的增长在发展。
同时,由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也将越来越严格,土地成本越来越高,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
因此预计公司2012年开始转入平稳增长阶段。
为了能计算出企业2012年以后的增长率,假设公司当前的资本结构是合理,财务政策是有效率的。
因此,选用可持续增长率作为计算公司价值增长的基础,对2007年以后的可持续增长率计算采用回归分析确定,各年可持续增长率见(表4)。
根据(表4)中10年的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2007-2011年预计可持续增长率,分别为15.40%、16.31%、17.23%、18.14%、19.06%。
若以2002—2011年可持续增长率的几何平均数作为2011年以后的可持续增长率,并假定一直以该增长率持续下去。
则2011年以后企业的增长率g为:- 10 ---------------------g=√g2002g2003g2004.....g2011 =4.47%(3)净资产预测值B t的确定。
剩余估价模型需要对未来各期的净资产进行预计,可以选择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对未来的2007~2011年的净资产增长采用最近5年的净资产可持续增长率进行计算,以后年度亦采用该增长率。
但这种方式,与当前实际增长率存在较大差异。
二是对未来的2007~2011年的净资产增长通过建立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预测计算,2011年以后采用可持续增长率计算。
三是对未来的2007-201 1年的净资产增长采用最近5年的净资产几何增长率计算,201 1年以后采用可持续增长率计算。
通过实际演算发现,第三种方式计算出的净资产几何增长率更接近于当前万科的实际增长晴况。
因此,选择第三种方式进行预计,万科各年净资产增长率如(表5)所示,计算结果表明,公司近5年的平均净资产增长率为37.39%,几何平均增长率29.69%。
表5 万科净资产增长率计算一览表项目2001 2002 2003 1 2004 2005 2006期末权益(亿元32.5O 35 07 47.01 62 O2 83.10 148.82增长额(亿元) 3.77 2.57 11.94 15.O1 21 07 65.73增长率% 7.90 34 O6 31.92 33.98 79.1O表6 净资产收益率一览表年度02 03 04 05 06 07E 08E 09E 10E 11EROE% 10.59 12.62 15.58 19.35 21.02 21.36 23.18 24.99 26.80 28.61表7 万科股票价值计算表年份 2006 20O7E 2008E 2009E 2O1OE 2011E 2012E净资产(亿元) 148.82 193.O1 250.31 324.63 421.02 546.O2 708.13净资产收益率% 21.06 23.18 24.99 26.8O 28.61 19.52期望报酬率 17.2O 17.2O 17.2O 17.20 17.2O 17.2O剩余收益(亿元) 6.2O 11.54 19.5O 31.17 48.O6 464.O1总股数43.70现值(亿元) 148.82 5.29 8.40 12.11 16.52 21.73 179.O5总价值(亿元) 391.92每股价值8.97市场预期收益率折现148.82 5.54 9.22 13.93 19.92 27.45 236.98总价值(亿元) 461.87表8 万科2002~2006年各月收盘价描述性统计分析平均值标准误差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变动区域最小值最大值观测数7.56 0.40 6.31 3.84 3.12 9.76 12.3O 3.14 15.44 60(4)净资产收益率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