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炼原油及成品油出口资质之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炼原油及成品油出口资质之争
2017.3
2017年四大油公司再次垄断成品油出口市场,地炼获成品油出口资质仅2016年一年时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们就地炼的出口资质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中国炼油产能过剩已成现实,授予地炼企业成品油一般贸易出口资质将是大势所需。”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会长兼东明石化董事长李湘平在提案中表示。
他指出,在国内成品油过剩的情况下,地炼的市场能动性和扮演角色成为关键。目前地炼企业在原料来源、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国际化运作等方面运作已经非常成熟,而在市场灵活性、风险规避等方面还要优于国企;此外从国际炼油行业来看,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对民营炼油企业的成品油的出口也并无限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炼油过剩产能约为2.2亿吨,成品油消费增长区间明显下移,首次出现萎缩现象。与之相对的是,中国炼油产能由减少或略增的态势转为显著增长,预计2017年国内成品油需求量为3.2亿吨,成品油产需差将超过4000万吨,同比增加25%。
2月,国内成品油出口总量为426万吨,同比增长42.47%,环比增长40.13%,成品油出口量较今年1月大幅增长;成品油进口总量239万吨,净出口187万吨。
李湘平表示,在国家给予地炼企业原油进口配额7500万吨的一年里,地炼企业淘汰了落后产能6000万吨,使得过剩产能降至1.6亿吨;此外,在获得成品油出口资质的一年内,山东地炼共累计出口成品油52.2万吨,出口额约16亿元,对山东省外贸增长的贡献率为 2.9%,减轻了国内炼油产能过剩而成品油需求放缓的压力。
来自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石化)的两位人大代表则提出了与之不同的观点。
中石化天津石化总经理李永林表示,目前地炼获得进口原油使用量已超过7000万吨,规模已很大,建议适度放缓审批节奏,对实际运行效果及时评价总结,再考虑推进。
3月5日,商务部对新增的五家地炼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进行公示,包括中化工、清源集团、神驰化工、河北鑫海化工和金诚石化,第一批进口原油配额共1867万吨,此前已有13家地炼获得原油进口资质,原油进口配额约为7500
万吨。
“一旦完全放开原油进口权,中国巨大的石油需求可能会成为靶子,海外市场竞争加剧,缺乏统一的议价能力或导致国家整体利益受损。”李永林在提案中指出,在炼油业的转型升级时期,政府应鼓励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的地炼与现有国有企业通力协作,建立进口协调合作机制,避免出现恶性竞争。
此外,他建议政府对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的地方炼油企业进一步加强监管,未经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一律不得再新建、改扩建炼油装置,适度放缓原油进口权放开推进节奏,避免石油资源“大进大出”。
中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总经理潘桂妹则在提案中表示,由于监管缺失,部分社会经营单位存在不按要求同步推进质量升级、违规销售非标准油品等乱象,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还使得成品油质量升级对大气污染的治理作用大打折扣。
3月2日,中石化新闻办宣布,“十三五”期间中石化打造茂湛、镇海、上海和南京四个世界级炼化基地。建成后四大基地年炼油产能将达1.3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的17%,占中石化产能的45%。
李永林在提案中指出,此次新增投资规模不是扩建产能,大部分是用于炼厂升级改造,新建的项目只有位于湛江的中科炼化项目,一期投资总额为352.4亿元,投产后将新增1000万吨/年炼油、80万吨/年乙烯产能。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