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论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一、美国基础科学教育改革及其主要特点 二、世界科学教育改革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
(一)科学教育与人的发展 (二)科学课程的实用化、多元化与综合化 (三)科学教育与教学过程 (四)国际科学课程改革关注的科学素养内容
02
第二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改革的进程
第四节 中外幼儿园科学课程改革
一、我国与日本幼儿园科学课程改革的比较
03
第三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及其课程模式
四、学前儿童科学课程实施的注意点 (一)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是课程实施的灵魂 (二)课程目标是不可缺少的 (三)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不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究目标
03
第三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及其课程模式
05
第五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PART 05
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05
第五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
第一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一、学龄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心理特点 (一)3~4岁(小班)儿童学习科学的心理特点
(二)4~5岁(中班)儿童学习科学的心理特点
三、21世纪初至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完善
(一)课程概况
04
第四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第一节 改革开放30年相关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课程变革
三、21世纪初至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完善 (二)分析与评价 1.制定目标更为全面 2.课程内容更为详尽 3.专门论述“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4.科学教育拓展到0~3岁儿童 5.课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现代化
03
第三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第一节 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学问题 2.儿童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的 3.儿童的探究方法具有试误性 4.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具有“非科学性”
1、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
①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杜威: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幼儿的本能冲 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
“科学家们,由于他们急切的好奇心,在他人眼中,常 常觉得很孩子气”
系(花不浇水就会死,鸟有翅膀才能飞;树摇刮风,车动-活的东西) 3)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能和情景进行 概括分类(根据形状、颜色分类,把太阳和公鸡 放一组,把玉米香蕉、小麦归为一类)
3、5-6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1)有积极的求知欲望(怎么样?怎么做?拆玩具) 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比较内在的、隐藏的因果关系 (圆球-斜面-滚动) 3)能初步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分类(家禽-家畜)
根据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解释下列图 片
第二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
小时候,经常透过玻璃看星星,那时候对“发光的移动 的星星”产生极大兴趣,为什么有的星星会动?有的星星 不会动呢?为什么两个星星遇到了一起没有发生爆炸?
遇到这些问题,教师如果没有及时的给予引导…….
爱因斯坦在他的晚年《自述》中提到,他年幼 时看到父亲给他的一致罗盘针总是指定一个方向, 感到巨大的惊奇……,童年的科学探索经历,使 得多少儿童最终走上了探索科学的道路
?1地心的温度非常高?2光年是时间单位?3我们呼吸的氧气来源于植物?4父亲的基因决定孩子的性别?5电子比原子小?6抗生素既能杀死细菌也能杀死病毒?7数百万年来我们生活的大陆一直缓慢漂移病继续漂移?8就我们目前所知人类是从早期动物进化而来的?9我们看到星闪闪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10最早期人类与恐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11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牛奶经过煮沸后对人体无害?12光速比声速快?13所有的放射性现象都是人为造成的?14钻石是非金属材料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知识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有关理论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有关理论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1、什么是科学: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1)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2)科学是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

(3)科学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2、什么是技术:法国科学家狄德罗指出:技术是为达到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像三个基本要素。

(1)技术不仅是进行生产劳动的手段,而且是科学的手段、文化娱乐的手段,技术已渗透到了现代人类活动中的各个方面。

(2)科学走到了技术的前面,成为现代技术的先导;现代技术已经不是经验的产物,而是这物化的结果。

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科学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认识自然的、社会的及思维的规律,成果是科学知识。

技术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高计和制造用于生产、运输和通讯、战争、科学研究、教育、管理、医学、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的工具和手段。

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如物理学有实验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如杠杆、滑车等有力学。

技术产生科学,如射电望远镜的发明与使用,产生了射电天文学;科学也产生技术。

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

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建立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而认识自然则是改造自然。

对于科学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于技术来说,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科学与技术通过复杂的交互作用而相互增强。

4、科学技术的功能有哪些:(1)科学技术的认识功能(2)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5、什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6、其特点有哪些:第一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他们学习科学提供了有利基础。

第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客观存在的,很多都可以直接观察到。

第一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第一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AAAS颁布的《2061》计划中, 提出的科学态度
好奇心 尊重实证 批判地思考 灵活性 对变化世界的敏感
科学素质
在教育部颁发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
准中,对科学素质所作的定义是: 科学素质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 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方法 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
1、智力的本质 2、认知结构及其获得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认知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1. 智力的本质
智力是有机体适应周围环境的基本生命机能 儿童的智力起源于他们的动作或行为。 智力的发展是认知失衡引起有机体主动建立
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结果。

认知失衡即儿童已有的认知模式与环境之间的不平衡状 态,它会促使儿童进行心理调适,借以解决内部心理与 外部环境之间的失衡状态,以重新恢复认知平衡。 认知平衡即已有的认知模式与环境之间产生一种平衡和 谐的关系。
三种认知结构的图式
名称 动作图 式(感 知运动 图式) 概念理解 动作图式是较早出现的一种 组织化的行为模式,儿童通 过它,对外部客体或内部经 验进行表征或做出反应。 特征表现 对事物和事 件得理解仅 局限于可以 通过外显行 为进行表征 的方面 举例 皮球就是滚来滚 去或能蹦蹦跳跳 的东西,而不是 一个有正规名称 的圆形玩具。 杰奎琳的事后学 会动作故事
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婴儿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
青少年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的主要特征

1.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感觉与动作的分化; 2.智力活动以感知和运动反射为主要形式,且智力活 动依赖于眼前的人和事物,当这些人和事物不在眼前 时,不能应用心里表象从事智力活动。

1.幼儿园科学教育-第一章 科学教育的基本理论

1.幼儿园科学教育-第一章  科学教育的基本理论

探索水的三态
水怎么变成气了?
我的手上有了水珠
看!我的水变成了冰
好凉的冰啊!
好滑的冰啊,我快拿不住了!
咦!我的冰越来越小了!它怎么 又变成水了?
看我的冰球多棒!
我的冰碗多漂亮啊多光滑啊!
(二)从幼儿科学教育的表现体悟
教师如何“教科学”
(1) 教师引发、支持和引导学前儿童对 周围的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进行主 动探究。
第四, 创造性地学习本课程。
第五,听课、自学、讨论、参与各种活 动相结合。
第一章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基本问题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涵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学”与“教”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涵 1、科学是什么? (1)科学是知识 广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
系; 狭义:自然科学。
科学知识的特点: 科学知识具有真理性 科学知识具有经验性 科学知识具有可重复性
(3) 使学前儿童学会如何去获 取知识、如何学习,使学前儿 童逐渐学会科学的方法。
案例:他把橡皮泥团成球放进水里,沉下去了。他把 橡皮泥压成薄薄的饼状,又沉下去了。他把橡皮泥 搓成细长条,还是沉下去了。他停下,开始思考 ……这次他把橡皮泥扯成一粒一粒的,结果还是沉 下去了。他茫然环顾四周。老师注意到了这一切, 以同伴的身份与幼儿一起试。老师用的不是橡皮泥 ,而是一张纸折成盒子放在水里,盒子浮在水面上 。幼儿摆弄了一会儿水里的纸盒子,突然说:“我 有办法了。”他把橡皮泥做成碗状,结果,橡皮泥 浮起来了,他高兴得跳了起来。从而,悟出了“中 空”能浮起的道理。刘占兰著: 《幼儿科学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页。
(2)幼儿科学教育的个体价值 幼儿思维之实验室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开发潜能,促进发展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第三篇学前儿童教育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概述本章将帮助你:1、初步明确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儿童的科学?什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2、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科学领域目标。

从而全面了解、深刻领会科学教育目标的精神。

3、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范围及其内容的生成,学会选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4、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自主探究,并能结合具体内容、对象及教学条件设备等灵活的、创造性的加以运用。

5、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途径。

核心概念:科学、儿童的科学、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生成课程、自主探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以下简称科学教育)是对过去幼儿园自然常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幼儿园常识仍沿用50年代的教材教法,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已显得有些陈旧,无法满足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发展的步伐。

因此,全国许多幼儿园都开始了常识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实验,经过10多年的实践,“科学”逐渐取代了“常识”。

2001年,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科学”第一次正式列入幼儿园教育内容之中。

“科学”被除去了神秘的外衣,并成为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是一个进步。

具体比较“科学教育”与“常识教育”,我们发现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如科学教育在目标上更注重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方法上强调学前儿童自己探索与发现;在内容上考虑到数学是科学的本质,是科学的工具,两者是有联系的,能够互相渗透的,因而将数学并入科学领域,统称为科学教育。

第一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含义一、科学是什么对于常人类似说,科学是什么?说远点,科学是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学科知识,是科学家们进行的实验研究。

说近些,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斗转星移,这些事物和现象无一不和科学联系在一起,无一不是科学探索的对象。

绪论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绪论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确定研究对象时,便不足成为一门课程。
英国著名科学家J·贝尔纳为代表的科学家们认为 “科学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
梵语中的“科学”一词指“特殊的智慧” 拉丁文的“科学”指的是知识的意思。
《辞海》中科学的解释: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一
种探索的过程,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 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解放初直至文革前,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内容、方法基本上是全面学习苏联的基础上制定的。
比较重视系统的,由浅入深的知识教育,并以季节变 化为主线来进行认识自然的教育。在方法上,则以教 师单向传授为主,伴有儿童的观察、种植和饲养活动。
198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草案) 其中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条目
(2)内容 身体各部的认识和简易卫生规律的实践。 习见鸟、兽、鱼、虫、花草、树木和日、月、雨、雪、
晴、风、云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研究。
月、日、星期和阴、晴、雨、雪等逐日气象的填记。 附近或本园的动植物的观察采集,并饲养或培植。 关于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卫生方法,以及家庭、邻里、
皮亚杰:“当有云并下雨的时候,太阳做什么?” 儿童:“它会走开,因为天不好” 皮亚杰:“为什么” 儿童:“因为它不想被淋上雨”
皮亚杰与8岁的赛斯的一段对话为例: 皮亚杰:“月亮是活着呢?” 赛斯:“不是,因为它总是待在一个地方。” 皮亚杰:“它从来没有动过吗?” 赛斯:“有时候会动的” 皮亚杰:“什么时候?” 赛斯:“当你走路的时候” 皮亚杰:“那它是不是活着的?” 赛斯:“是活着的” 皮亚杰:“为什么?” 赛斯:“因为它会走路”
2、1924年,我国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在《现今 幼稚教育之弊病》
“孩子与环境的接触太少,在游戏室的时间太 多”。并指出:“我们的主张,幼稚园之课程可 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据此,他的暂行课程 中设有儿歌、社会和自然、工作、静息、餐点。 从此,“自然”就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 出现在我国学前儿童教育体系中。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第一章:科学教育概述1.1 科学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讨论科学教育的概念探讨科学教育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1.2 科学教育目标与原则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分析实现这些目标所需遵循的原则1.3 科学教育的方法与策略介绍常见的科学教育方法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第二章:科学环境创设2.1 科学环境的要素分析科学环境中必备的要素探讨如何创设一个适宜的科学探索环境2.2 科学教具的选择与制作提供选择和制作科学教具的建议强调安全性和教育性原则2.3 科学环境的管理与维护提供管理科学环境的方法和技巧讨论如何维护科学环境的持续性和发展性第三章: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指导3.1 探究活动的类型与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科学探究活动探讨每种类型的特点和适用情境3.2 探究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提供设计和组织科学探究活动的步骤和方法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设计理念3.3 探究活动的指导策略介绍有效的探究活动指导策略讨论如何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和思考能力第四章:常见科学概念的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4.1 生物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探讨生物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提供设计和指导生物科学教育活动的实例和策略4.2 自然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分析自然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提供设计和指导自然科学教育活动的实例和策略4.3 科学实验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讨论科学实验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提供设计和指导科学实验教育活动的实例和策略第五章:科学教育评价与反思5.1 科学教育评价的目的与方法分析科学教育评价的目的和重要性介绍常见的科学教育评价方法和工具5.2 儿童科学学习评价探讨如何评价儿童在科学学习中的表现和进步提供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5.3 科学教育反思与持续发展强调反思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讨论如何进行科学教育的反思和持续发展第六章:科学探究技能的培养6.1 观察能力的培养讨论如何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提供观察活动设计和指导的策略6.2 探究技能的培养分析儿童探究技能的培养方法提供探究活动的设计和指导实例6.3 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探讨如何培养儿童的科学表达与交流能力提供相应的活动设计和指导策略第七章:科学教育资源的使用7.1 教育资源类型与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科学教育资源讨论各类资源的特点和适用情境7.2 教育资源的搜集与整合提供搜集和整合科学教育资源的策略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7.3 教育技术的应用探讨教育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运用提供运用教育技术的实例和指导第八章: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育8.1 特殊需求儿童的特点与适应策略分析特殊需求儿童的特点提供相应的科学教育适应策略8.2 融合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讨论融合教育在特殊需求儿童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提供融合教育的实践案例和指导8.3 特殊需求儿童的个体化教学强调特殊需求儿童个体化教学的重要性提供设计和实施个体化教学的策略第九章:家庭与社区合作开展科学教育9.1 家庭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讨论家庭在儿童科学教育中的重要角色提供与家庭合作的策略和方法9.2 社区资源的利用分析如何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提供社区资源利用的实例和指导9.3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模式探讨家庭与学校合作开展科学教育的模式提供有效的合作方法和实践案例第十章:科学教育研究方法与趋势10.1 科学教育研究方法介绍科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分析各类研究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10.2 科学教育发展趋势探讨当前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提供应对发展趋势的策略和建议10.3 科学教育创新与实践强调科学教育创新的重要性讨论科学教育创新和实践的案例和启示重点解析本教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共十章,涵盖了科学教育的概述、环境创设、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探究技能的培养、教育资源的使用、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育、家庭与社区合作开展科学教育以及科学教育的研究方法与趋势等内容。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3~4岁 4~5岁 1. 认识常见的动植物,1. 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 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 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 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2.能感知和发现常见材 2. 能感知和发现物体 料的溶解、传热等性质或 和材料的软硬、光滑 用途。 和粗糙等特性。 3. 能感知和发现简单物理 3. 能感知和体验天气 现象,如物体形态或位置 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 变化等。 影响。 4. 能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 4. 初步了解和体会动 的特点,体验季节对动植 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物和人的影响。 5. 初步感知常用科技产品 与自己生活的关系,知道 科技产品有利也有弊。 5~6岁
◦ 思考: ◦ 1、你觉得幼儿教师应该拥有多少科 学知识? ◦ 2、你见过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吗? ◦ 3、你如何理解探究在幼儿园科学教 育中地位?

观看幼儿园科学教育视频,试分析和比较两位教师 所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
小班科学活动: 《各种各样的水果》 《蔬菜奶奶过生日》




科学教育“科学味”淡 纸桥大力士 扇子游戏 制作传声筒
1920—1930年:社会与常识
1952 年:认识环境 1981 年:常识 2001 年:科学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科学是什么?与技术有何不同? 2.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什么?与成人的科学有何不 同?儿童是怎样学习科学的? 3. 什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何价值?
说远点,科学是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 等学科知识,是科学家们进行的实验研究。 说近些,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山川河流、日月 星辰,风雨雷电等等,这些事物和现象无一 不和科学联系在一起,无一不是科学探索的 对象。 总之科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科学无处不在。 儿童都是小小科学家。 儿童的生活就是科学。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一、第一章:科学教育概述1. 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教育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掌握科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了解我国学前科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2. 教学内容:(1)科学教育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科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我国学前科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3. 教学活动:(1)讨论:什么是科学教育?它的目的是什么?(2)案例分析:优秀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3)小组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科学教育原则和方法?二、第二章: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与整合1. 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原则。

(2)掌握科学教育内容的整合方法。

(3)了解常见科学教育主题及教学资源。

2. 教学内容:(1)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原则。

(2)科学教育内容的整合方法。

(3)常见科学教育主题及教学资源。

3. 教学活动:(1)小组讨论:如何选择适合幼儿的科学教育内容?(2)案例分析:优秀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整合策略。

(3)实地考察:考察周边的科学教育资源,探讨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三、第三章: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1. 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流程。

(2)掌握科学教育活动的实施技巧。

(3)了解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方法。

2. 教学内容:(1)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流程。

(2)科学教育活动的实施技巧。

(3)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方法。

3. 教学活动:(1)小组合作:设计一个针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

(3)小组讨论:如何评价一个科学教育活动的效果?四、第四章:科学教育中的探究与实验1. 学习目标:(1)了解探究与实验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2)掌握引导幼儿进行探究与实验的方法。

(3)了解探究与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2. 教学内容:(1)探究与实验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进行探究与实验的方法。

(3)探究与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3. 教学活动:(1)小组讨论:探究与实验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是什么?(2)实践操作:演示引导幼儿进行探究与实验的方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教案王爱星第一章绪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本章提要:本章包括科学与技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等四方面的内容。

本章重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概念;难点:科学、技术的概念。

1、科学与技术(1)科学与技术的概念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科学还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技术是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技术的表现形式是多元的,技术是成套的知识体系。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相互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相辅相成。

(2)科学与技术的功能科学技术有两个功能:认识功能和生产力功能。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1)学前儿童与科学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的发展分为若干个阶段,并将2——7岁阶段称为“前运算阶段”。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概念的发展是由概念含混、复合思维和抽象思维三个时期组成的,每一个阶段又包含着若干个小阶段。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急于将由科学家们发现的科学现象和原理,按成人理解的方式传递给儿童,并要求儿童像成人那样去理解科学家们发现的科学道理。

教师应该顾及到儿童的“天真理论”。

“天真理论”是儿童在学校学习之前已获得的一些关于自然现象的概念,也被称之为“前概念”、“幼稚理论”、“直觉概念”等。

布鲁纳:认为儿童必须先通过操作具体实物发展概念,进而逐渐发展到以抽象符号表达概念的层次。

强调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要求让儿童主动地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因此,他竭力倡导发现学习(发现法),并广泛地运用于科学教育。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大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大纲

第一节 科学与科学教育(一)科学的内涵科学知识、科学活动与过程和科学价值等科学内涵。

(二)科学教育的内涵1.对科学教育内涵认识的发展与变化。

2.几种对科学素质的不同界定。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1.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涵的认识的发展与变化。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定义:以3-6岁幼儿为对象,引导幼儿探究科学的主动性、支持幼儿经历探究和发现、旨在培养幼儿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与科学知识三位一体的科学素养的教育过程。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与特点:是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支持幼儿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是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过程。

第二节 数学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一)什么是数学?描述了各个角度对数学的理解,特别是恩格斯的定义。

(二)什么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指遵循学前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帮助学前儿童积极建构数学经验,发展数学认知能力,并未正规的数学学习进行准备的过程。

第三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与价值取向(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90年代、21世纪初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与变化。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解读明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应包括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以及科学知识经验等三个要素。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20世纪80、90年代与21世纪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价值取向的定位及其变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本质及目标。

(一)国内外相关文件中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规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相关论述。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1.科学(1)生命科学。

生命体的身体特征、生命体的基本需求、生命体的简单行为、生命的生命周期、生命体的变化性与多样性以及生命体与环境的关系。

(2)物质科学。

对物体与材料以及日常生活的周围环境中非生命物质的探究。

(3)地球与空间科学。

地球物质的性质、天气和气候、宇宙。

科学教育2019资料

科学教育2019资料

科学教育总复习第一章学前儿童教育概述一、名词解释1、科学: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结合体。

2、科学知识的真理性:是指科学知识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它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3、科学知识的经验性:是指科学知识来源于经验性的活动,而不是任何人的主观臆断。

4、科学知识的开放性:是指科学知识不是固化、静态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灵活动态,具有多种接纳和包容可能性,时刻准备修正自我的开放体系。

5、科学知识的可重复性:是指科学知识应该是可以验证的、规律性的知识,应该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并能够服务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6、朴素理论:是指人们对一组信息、事物和现象的日常理解。

表示天真、幼稚、质朴的,因此也被称为“天真理论”。

7、科学经验:既是指儿童的科学学习过程,即“儿童通过经验来学习”,又是指儿童的科学学习结果,即“儿童获取科学经验”。

8、学习品质:是儿童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建立联系的桥梁。

儿童的学习品质具体包括:好奇心、学习兴趣、主动性、坚持与专注、想象与创造、反思与解释等等。

二、简答题1、科学知识具有什么样的特点?(1)科学知识具有真理性。

(2)科学知识具有经验性。

(3)科学知识具有开放性。

(4)科学知识具有可重复性。

2、科学过程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和形成结论。

3、简述科学态度的内涵。

(1)好奇心。

善于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地去寻求答案。

(2)尊重事实证据。

思路开阔,积极主动地去考虑不同的、甚至有冲突的证据。

(3)批判地思考。

权衡、观察和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评价。

(4)灵活性。

积极主动地接受经证实的结论并重新考虑自己的认识。

(5)对变化的世界敏感。

有尊重生命和环境的觉悟。

4、从传统的科学观到当代的科学观,人们对于科学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科学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2)科学的核心在于探究。

(3)科学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结合体,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5、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

0039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点串讲

0039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点串讲

0039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点串讲考点串讲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第一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一、科学、技术的概念1.科学包括两个方面,即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索过程。

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通过总结社会经验得来,并且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一种正确的、系统化的知识,同时也是人们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

2.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索过程的紧密关系:(1)就具体的科学知识来说,它的获得离不开科学的认识过程,任何科学知识都是科学认识过程的产物,也就是说,任何科学知识的获得,都要经历人们的科学探索过程。

(2)就人类整个的科学认识而言,它不是一个静态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也就是说,人们对事物的科学认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过去认为是正确的、科学的知识完全可能被新的事实所推翻、否定,科学正是在不断否定自我和修正自我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3.完整地把握科学,辩证地理解科学概念的内涵:首先,科学既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指人们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且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科学的认识过程导致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来源于科学的认识过程。

其次,我们不能把科学理解成对世界的固定不变的“正确”解释,而应把科学理解成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

随着人们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发现,科学也有一个不断修正自我的过程,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认识水平下,人们对世界的“正确”认识都是不同的。

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不在于它对世界的解释是永远正确的,而在于它是不断发展的。

只有这样,科学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才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4.自然科学:科学知识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三方面的知识体系,其中关于自然的知识体系称作自然科学。

5.技术:在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从狭义上讲,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广义地讲,除操作技能外,技术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蒙求》中,就专门介绍了自然 和自然界知识。《三字经》中有 介绍数、日、四时、五行、六 谷、;六畜的自然知识。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近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 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而进行是在清代
同治年间。当时设置了“格致”一科的设置,是我国设置自然 科学教育课程的开端。

科学
(三)科学是世界观
科学不仅是知识和过程,还是世界观,一种对世界的基本 看法和态度,科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 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客观事实,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
二 、什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要尽量创 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 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科学
(一)科学是知识体系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01 科学知识具有相对真理性 02 科学知识具有经验性 03 科学知识具有可重复性
科学
(二)科学是过程和方法
➢ 任何一项科学发现都要经历艰辛的探究过程,这一过程是 人类探求未知、寻求规律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总和。
➢ 一项科学研究的完成大致要经过选题——提出问题——收 集数据资料(观察、实验)——分析数据资料——得出结 论——提出新的假说。
庭教育法章程》内,虽没有设立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 但在“手技”这一条目中写有“蒙养院附近之庭院内,播草木 花卉之种于地,灌溉以水与肥料,使观察其自然发生以至开花、 结实等各种形象”。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近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 1924年,我国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在《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 ➢ “孩子与环境的接触太少,在游戏室的时间太多”。并指出:
• 1.有利于学前儿童 科学素质的培养
• 2.有利于促进学前 儿童的全面发展
02
国内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综述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自然科学教育的起源】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自然科学教育的起源】 ➢ 原始社会:在成人从事捕鱼、狩猎、耕作等日常劳作时,儿童跟
随其后观察、模仿,学习获取食物、制作工具、防御猛兽的技能。 ➢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成人的示范与口授,儿童获得了一些对自然
第一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论
目录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2.国内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综述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
0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 内涵与价值
一 、什么是科学
科学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 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以检验和发展。它的内涵包 括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方法、科学世界观三个基本要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教师引发,支持和引导学前 儿童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主动探究,以帮助他们形成 科学情感和态度,掌握科学方法,获得有关周围物质 世界及其关系的科学经验的活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内涵要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核心 学前儿童与教师的地位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学习过程
界的感性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经验,这即是人类早期科学教 育的起源 。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古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 墨子用实验的方法解释小孔成像的
原理,这是世界上对光的直线传播 的第一次科学解释,而且墨子用实 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在世界科学 教育史上也是一种首创。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现代的科学教育】 ➢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世纪60年初,我国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学
习苏联的做法。 ➢ 1952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在“教养活动”
正式规定有关科学教育课程——社会和自然课程,并明确教 育目标和内容。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近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 1936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将“社会和自
然”课程更名为常识。 ➢ 1937年,《幼稚园常识160课》出版发行。这本书是根据当时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编辑的,是一本专供幼 稚园参考的常识教材教法书籍。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教育学院 安珍珍
课程要求
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40%) 期中成绩(10%) 期末成绩(50%)
课程要求——平时成绩
出勤
创新 能力
团队合 作能力
平时 成绩
附加 分
核心实 践能力
作业
课程要求——期中考核 科学实验汇报—第九周
课程要求——期末考核
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试卷
【古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 唐代的科学技术教育 :在国子监隶属下,
设有与大学并立的学校“算学”(理科 专门学校)。算学设置两个专业,其中 一个专业设有“九章算术”、“孙子算 经”“五曹算经”等课程,并规定了修 业年限。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古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 宋代方逢辰编写的蒙学读本《名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近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 1903年公布了“癸卯学制”(也
称《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 了初小和高小都有“格致”一科。 “格致”的内容包括动植物、矿物、 理、化、卫生等。这是我国小学设 置自然科学课程的开始。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近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 1903年,我国建立了第一所蒙养院,在《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
思考
如何组织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沉浮》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一种科学启蒙教育,通过这种科 学启蒙教育,使学前儿童萌发科学情感,培养科学态 度,掌握一些初步的科学方法,积累科学经验,为学 前儿童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个体发展
“我们的主张,幼稚园之课程可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据 此,他的暂行课程中设有儿歌、社会和自然、工作、静息、餐 点。从此,“自然”就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出现在我 国学前儿童教育体系中。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近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 1932年10月,当时的国家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