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园林植物配置
日本园林——精选推荐
⽇本园林⽇本园林⽇本园林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以其清纯、⾃然的风格闻名于世。
它有别于中国园林“⼈⼯之中见⾃然”,⽽是“⾃然之中见⼈⼯”。
它着重体现和象征⾃然界的景观,避免⼈⼯斧凿的痕迹,创造出⼀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在表现⾃然时,⽇本园林更注重对⾃然的提炼、浓缩,并创造出能使⼈⼊静⼊定、超凡脱俗的⼼灵感受,从⽽使⽇本园林具有耐看、耐品、值得细细体会的精巧细腻,含⽽不露的特⾊;具有突出的象征性,能引发观赏者对⼈⽣的思索和领悟......⼀、园林发展史⽇本历史分成古代、中世、近世和现代四个时代,每个时代⼜分成若⼲朝代。
园林历史阶段亦据此⽽分成古代园林、中世园林、近世园林和现代园林四个阶段。
古代园林指⼤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园林(⽇本国都经常搬迁,每个朝代都是以国都所在地命名,如奈良时代的京城在奈良),中世园林指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和南北朝的园林,近世园林指桃⼭时代和江户时代的园林,现代园林指的是明治时代以后的园林,包括明治、⼤正、昭和及平成时代的园林。
(⼀)、⼤和时代园林(公元300年⾄公元592年)在公元五世纪,建⽴⼤和国。
⼤和国亦不断向中国派出使者,向中国学习⽂化,其中园林艺术就是⼀项。
⽇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成书于公元712年,它与公元720年成书的《⽇本书记》都提到了皇家园林情况,虽然细节不清,但亦可追到⼀丝踪迹,如掖上池⼼宫、矶城瑞篱宫、泊濑列城宫等。
这些皇家园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更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
穿池起苑池内放养鲤鱼,苑内奔⾛禽兽,天皇在园内⾛狗试马,远⾜⽥猎。
(⼆)、飞鸟时代园林(公元593年⾄公元710年)此期园林亦属于池泉⼭⽔园系列,所有古园今已不存,但是,园林史料还是清楚地记载了这⼀时代的园林,有藤原宫内庭、飞鸟岛宫庭园、⼩垦宫庭园、苏我⽒宅园等。
(三)、奈良时代园林(公元711年⾄794年)此期⽇本全⾯吸取中国⽂化,整个平城京就是仿照当时中国的⾸都长安⽽建,史载园林有平城宫南苑、西池宫、松林苑、鸟池塘和城北苑等,另外还有平城京以外的郊野离宫,如称德天皇(718-770年)在西⼤寺后院的离宫。
日式园林设计说明
日式园林设计说明
日式园林设计是一种受日本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影响的园林设计风格。
它注重营造和谐、自然、平衡的场所,以及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以下是一些日式园林设计的特点和说明:
1. 自然元素:日式园林设计强调自然元素的运用,包括水、岩石、植物和地形等。
水景常常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包括池塘、溪流和喷泉等。
岩石被用来营造山水景观,以及制造景观的高低起伏。
植物选择也十分重要,常见的包括盆栽、苔藓、竹子和枫树等。
2. 简约而精致:日式园林设计通常采用简约而精致的设计,以实现视觉上的平衡和谐。
园林中的建筑和构造通常是精心设计的,带有浓厚的传统风格,如茶室、拱桥和走廊等。
3. 强调空间感:日式园林设计注重创造不同层次的空间感。
通过布置景观、种植植物和围合空间等方式,营造出不同大小、形状和功能的空间。
这样的设计能够引导人们在园林中游走,发现不同的景观和场所。
4. 考虑季节变化:日式园林设计非常注重季节的变化和自然景色的变幻。
园林中常常固定季节性景观,如绽放的樱花、红叶和雪景等。
在这种设计中,园林的氛围和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
5. 引导思考和冥想:日式园林设计追求的是一种宁静和平衡的氛围,能够引导人们沉思和冥想。
通过设置庭院、花园、小徑等,为人们提供一个远离喧嚣的场所,能够促进内心的平静和思考。
总的来说,日式园林设计注重自然、简约和平衡的原则,营造出一个具有和谐氛围的园林空间,让人们与自然和内心达到共鸣。
日式庭院常用植物配置
日式庭院常用植物配置日式庭院常用植物配置1.日式庭园常绿乔木挺拔秀丽的乔木,成为庭园造景的中心乔木的树种包括针叶树的红豆杉,榧树,日本花柏类,日本扁柏类,柏书树类;阔叶树则有宽叶山月桂、栎树类,光叶石楠、樟树、铁冬青、月桂、山茶、荚迷锥栗树、荷花玉兰、女贞、日本女贞、姬虎皮楠、桂花类、冬青、厚皮香、杨梅、虎皮楠等。
配置植物时,乔木可以种植在大门附近(松树类、柏树类、厚皮香、杨梅等)也可以作为主体树木,还可以沿着庭园的四周或边界栽种栎树类、荚迷锥栗树、山茶类、桂花类、和虎皮楠等红豆杉可构成一道绿篱,这种植物耐阴性强,颇耐修剪、作为绿篱使用,可修剪成圆柱形、球形等形式。
2.日式庭园常绿灌木所有树种包括针叶树的刺柏、矮紫杉、铺地柏;阔叶树的日本桃叶珊瑚、马醉木、钝齿冬青、冬山茶、小叶黄杨、栀子、石楠杜鹃、厚叶香斑木、瑞香、华南十大功劳、圆柏、杜鹃类、海桐、阔叶十大功劳、光叶柃木、金丝桃、十大功劳、大叶黄杨、龟甲冬青、厚叶香斑木、朱砂根、八角金盘等。
庭园配置时,可以种在乔木下面加固树根遮盖露土,或种在石净手旁作为衬托物,还可以群植,修剪成假山状。
3.落叶乔木它在倾诉季节的推移,它是背景植物的首选。
树种包括阔叶树的梧桐、梅花、安息香、枫树类、连香树、木瓜、麻栎、光叶榉、短柄栎、日本辛夷、樱花类、紫薇、桦树类、白桦、婆罗花、朝鲜花楸、山茱萸、日本紫茎、木槿、玉兰类、四照花等,作为配置的树木,可以种在门旁的树池里、通道边。
此外,还能以主庭的常绿树为背景栽种在前侧,或孤植,数棵从植在草坪上,另外,习惯上把落叶乔木作为掩饰石灯和瀑布的衬景树。
4.落叶灌木树种包括阔叶树的八仙花、锯齿冬青、金雀儿,角八仙花、金丝梅、麻叶绣线菊、日本吊钟化、卫矛、胡枝子、垂丝海棠、紫荆、贴梗海棠、芙蓉、金缕梅、三叶杜鹃、紫株、棣棠、喷雪花、连翘等、落叶灌木可以配置在袷袢木树木下和树林的空地上,孤植或群植在石净手盆和石灯旁边。
5. 在大多数日式庭园里,经常要修剪树木和灌木,使它们大小相宜,并留下足够的空地(在较大的园里需要修剪的通常只是那些郁郁葱葱的松树)。
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庭院园林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庭院园林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庭院园林有许多差异,如下所述:
1. 设计理念: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自然与人工的融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日本庭院园林则更加注重简约、抽象和空灵的美感。
2. 布局结构:中国古典园林通常包含山水、湖泊、假山、廊、亭、楼等元素,给人以丰富多样的游览体验。
而日本庭院园林则更为简洁,通常设计成幽静的空间,以花草树木、琉璃瓦片、水景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3. 植物选择: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植物包括花草、乔木、竹子等,追求四季景观的变幻和丰富。
而日本庭院园林则更注重自然元素的简洁和平衡,一些常见的植物包括苔藓、枯木、小型灌木等。
4. 庭院的功能:中国古典园林多用于宴会、游玩、休憩等活动,也常常用于显示主人的地位和社交地位。
而日本庭院园林则更注重提供一个能够供人沉思、冥想以及举办茶道等传统仪式的空间。
5. 装饰元素:中国古典园林善于使用彩绘、雕花、镂空等繁复的装饰元素,赋予庭园以华丽和精美的感觉。
而日本庭院园林则更注重使用简约的素材和形式,以自然材料、石头、木材等为主要材质。
中国古典园林偏重于封建文化的表达与展示,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呈现出的是一种庄重、浓郁的艺术氛围;而日本庭院园林则追求简约、空灵、平和的美感,更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内省与静谧体验。
浅谈日本园林植物配置
在 日本 园林 植 物 配 置 中 , 多 用 到 乔木 植 物 , 由于 日 本 人 喜爱 象征 长 寿 的植 物 , 故在 日 本 园林景 观 中常 用松 、 柏、 铁树
等当作主要的造 园材料。常绿植物由于长年保持绿色风貌 , 能 为观赏 花 和彩色 植物 增色 添彩 。日 本 黑松 是 日本 园林 中最
树修剪成 岛屿或船 的形状 ,使得园林 景观更具有趣 味性 和创 造 力 。二是 , 按照画理进行植 物造 景 , 根据画 中的描述对前 景树 进 行修剪 。三是 , 将寺庙 园林 中的造景树修剪成圆头形状 , 常将 园
林中适于修剪的植物修剪成佛或菩萨的形状。
3 . 2 吉 配
2 日本 园 林植物 的基本 类 型
2 . 1 乔 木 类
凡是被选作 日本园林配置的植物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意 义, 植 物 的形 态 和 形 态意 义 经 过 多年 的 衍化 , 衍 生 出许 多 文 化意义。 例如 , 红枫树由于其色泽显示出血染的风采 , 能够为 园林 增 色 添 彩 , 且 日本人 具 有 悲秋 的性 格特 点 , 红 枫树 深 受
国外传统园林中的植物造景方法
一、国外传统园林中的植物造景方法(一)日本园林中的植物材料多数日本庭园里的植物配置常绿树,花木稀少。
近代日本庭园,对植物配置追求简单而不繁杂,要有含蓄而不是显露,要朴实而不是华丽,要终年好景常在而不是过分突出季节变化,叶的色彩逐渐变换而不是落叶树那样骤然变叶形和叶色。
但也有例外,槭树、吊钟花、冬青等,在庭园中是常见的树种,因为槭树有着丰富的叶品种,吊钟花不公开花细美而且主要是为了欣赏它的秋色叶,锯缘冬青主要是观赏它的在落叶后的红色浆果。
受欢迎,庭园不可或缺,而且常加以整形而具有特殊风格。
姿态优美的松常安置在主要地住成为构图中心。
在泷口有乔木格灌木丛的配置,部分遮掩瀑布以增进深度感。
多采用槭树,可使其枝条伸出到瀑布前,如似在随跌下的水一般,从而冲破瀑布的单调,但既不可把瀑布全遮雠,也不可掩住了瀑布本身的美景部分。
在石类笼旁一般植日本榧、松、柯树,用枝叶半遮光线,在池后边植槭树、落霜红以便有倒影。
桥侧植柳、枫、槭树类,以便用枝叶部分遮掩桥身。
花木类种植在远眺处,中间为开旷地,以欣赏盛花时的整体效果。
大叶的棕榈及芭蕉常种植屋旁以便欣赏雨声,绿篱用的是耐火种类栎树、银杏、皂荚、桃叶珊瑚。
在日本庭园里,成丛的种植往往采取二对一,三对一,五对一等方式。
丛植中的各株间距要使人们从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全丛的条株树木。
在池畔的树,有的不宜生长过高,不然会影响到湖边赏月。
树丛本身不宜过密而影响通风,或不利于地形起伏的显出,也不宜过于稀疏导致树间关联中断。
多株树或每个树丛不仅本身应是优美的,而且要使全园增色。
这一丛对另一丛要难相互平衡,这个空间和另个空间相接。
直线和弧线相连,空间和线条产生韵律等。
总之要求多样中的统一。
(一)意大利园林中材料意大利境由山地和丘陵组成,其中丘陵占80%。
夏季在谷地和平原上闷热,而山丘上凉爽,这一地理地形气候特点构成了意大利的传统园林――台地园。
意大利台地园中的植物运用也是适应其避暑功能要求的。
日本园林植物造景
日本园林植物根据植物旳形态可划分有乔木类、 灌木类、苔草类。
乔木植物在日本园林中旳应用
在乔木方面, 日本人喜欢象征长寿旳植物和体现生命 意义旳植物。松、柏、铁树因为它们旳长寿而入主园 林。最基本旳植物是常绿树木, 它们被称作是最主要旳 造园材料之一。常绿植物不但能够常年保持园林风貌, 也为色泽浅亮旳观花或彩叶植物提供了一道天然背景。 常绿植物为主旳园林并不一定色彩单调, 它们旳绿色也 有从黄绿到蓝绿甚至墨绿色旳区别。另外, 有些常绿植 物在春季还会长出浅绿色旳针叶和球果, 有些在秋季结 红色或蓝色旳浆果, 从而使园林色彩更为丰富。
▪ 日本园林在主体建筑前旳吉祥植物对植, 讲究对称中 旳不对称。对植旳植物能够不同种类, 不同树形, 不同 大小。如京都御所紫宸殿前旳对植植物, 左边是樱花, 右边是橘子, 树形树种根本不同。凉爽殿前面对植植物 左为细叶吴竹, 右为宽叶汉竹。仙洞御所常御殿前对植 植物左边是白梅, 右边是红梅。
▪ 植物旳吉配, 在日本叫嘉祥配, 就是从这种对植物特殊 了解而发展起来旳。植物旳吉配中趋利避害是配植旳主要 原则。在园林植物中有某些吉祥组合, 如一年三秀、一枯 一荣、二友、三益友、三君子、四友、四清、四天王树、 五果、五木、六研、八百余春、八草、八仙花、八珍草、 九秋、十友、十二客、二十客、三十客、百事大吉、百子 长生、百子同室、百事如意、百春平安、百龄食禄、万年 祝寿等。
园林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
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中文名园林植物配置外文名LandscapePlantingArrangement类型材料作用园林工程建设中的材料配置分类植物间配置;园林其他要素间配置园林植物配置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园林植物、建筑、水的搭配: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
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
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
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园林植物配置方式:自然界的山岭岗阜上和河湖溪涧旁的植物群落,具有天然的植物组成和自然景观,是自然式植物配置的艺术创作源泉。
中国古典园林和较大的公园、风景区中,植物配置通常采用自然式,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主体建筑物附近和主干道路旁侧也采用规则式。
园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等几种。
1、孤植: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
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
周围配置其他树木,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
日式庭院常用植物配置
日式庭院常用植物配置1.日式庭园常绿乔木挺拔秀丽的乔木,成为庭园造景的中心乔木的树种包括针叶树的红豆杉,榧树,日本花柏类,日本扁柏类,柏书树类;阔叶树则有宽叶山月桂、栎树类,光叶石楠、樟树、铁冬青、月桂、山茶、荚迷锥栗树、荷花玉兰、女贞、日本女贞、姬虎皮楠、桂花类、冬青、厚皮香、杨梅、虎皮楠等。
配置植物时,乔木可以种植在大门附近(松树类、柏树类、厚皮香、杨梅等)也可以作为主体树木,还可以沿着庭园的四周或边界栽种栎树类、荚迷锥栗树、山茶类、桂花类、和虎皮楠等红豆杉可构成一道绿篱,这种植物耐阴性强,颇耐修剪、作为绿篱使用,可修剪成圆柱形、球形等形式。
2.日式庭园常绿灌木所有树种包括针叶树的刺柏、矮紫杉、铺地柏;阔叶树的日本桃叶珊瑚、马醉木、钝齿冬青、冬山茶、小叶黄杨、栀子、石楠杜鹃、厚叶香斑木、瑞香、华南十大功劳、圆柏、杜鹃类、海桐、阔叶十大功劳、光叶柃木、金丝桃、十大功劳、大叶黄杨、龟甲冬青、厚叶香斑木、朱砂根、八角金盘等。
庭园配置时,可以种在乔木下面加固树根遮盖露土,或种在石净手旁作为衬托物,还可以群植,修剪成假山状。
3.落叶乔木它在倾诉季节的推移,它是背景植物的首选。
树种包括阔叶树的梧桐、梅花、安息香、枫树类、连香树、木瓜、麻栎、光叶榉、短柄栎、日本辛夷、樱花类、紫薇、桦树类、白桦、婆罗花、朝鲜花楸、山茱萸、日本紫茎、木槿、玉兰类、四照花等,作为配置的树木,可以种在门旁的树池里、通道边。
此外,还能以主庭的常绿树为背景栽种在前侧,或孤植,数棵从植在草坪上,另外,习惯上把落叶乔木作为掩饰石灯和瀑布的衬景树。
4.落叶灌木树种包括阔叶树的八仙花、锯齿冬青、金雀儿,角八仙花、金丝梅、麻叶绣线菊、日本吊钟化、卫矛、胡枝子、垂丝海棠、紫荆、贴梗海棠、芙蓉、金缕梅、三叶杜鹃、紫株、棣棠、喷雪花、连翘等、落叶灌木可以配置在袷袢木树木下和树林的空地上,孤植或群植在石净手盆和石灯旁边。
5.???在大多数日式庭园里,经常要修剪树木和灌木,使它们大小相宜,并留下足够的空地(在较大的园里需要修剪的通常只是那些郁郁葱葱的松树)。
日本园林植物及景观特色初探
常绿类植物主要有 : 本黑松( i sh ne i 、 日 Pn u b gi 红 ut r ) 松( i s o i s ) 日本五针松( i s a io ) 罗汉 Pn r e i 、 ukans Pn r r 、 up v a l f 松 ( oo r sm c py u) 日本 扁柏 ( hm e p r P dc p ar hl s 、 au o l C a ac ai y s ot a 、 b s )雪松 ( er edr ) 水 松 ( l tt bs e— u Cdu doaa 、 s Gy o r u n p so p
P ei n r t d n Ga d n P a t n a d c p a a trsiso a a rl mia y S u y o r e l n sa d L n s a eCh r ce it fJ p n c
CHEN ng—he,BAO So Yu —ha g n
整形修剪, 除强化枝干的自然形态外 , 还使得植物 的整体
形 态更 加舒 展 、 飘逸 , 树木 的空 间层次 更加 分 明。 232 吉 配 植 物 的吉 配 在 日本称 为 嘉 祥 配 , 利 避 .. 趋 害是其 配植 的 主要 原 则 。在 日本 园林 中所 选 取 的 植
r hm ) 唐竹( i bm u o i)倭竹( h aaak— o ia 、 s S oa bs t tk 、 n aos S i t u b e
aa ia ) 川 竹 ( li lsu i ni 、 竹 ( su oaa shn e 、 P e batss i) 矢 o mo P ed ss jp n a 、 ao i ) 白纹 阴 阳竹 ( ia o a  ̄ t n uU  ̄ f ^— c H b n bmb r g ia .5 a
日本枯山水的设计理论及植物配置
枯山水源于日本,多见于禅宗寺院。
顾名思义,枯山水并没有水,是干枯的庭院山水景观,在些枯山水甚至排除了草木。
其主要特点,用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
如白砂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云雾,石头则可寓意大山、瀑布等等。
“枯山水”的由来枯山水又称假山水(镰仓时代又称乾山水或乾泉水),是日本园林独有的构成要素,堪称日本古典园林的精华与代表。
日本人好做枯山水,无论大园小园,古园今园,动观坐观,到处可见枯山水的实例。
枯山水之名最早见于平安时代的造园专著《作庭记》,不过这时所言的枯山水并非现在通常所指的那种以砂代水,以石代岛的枯山水,而仅仅指无水之庭。
不过那时的“枯山水”已经具有了后世枯山水的雏形,开始通过置于空地的石块来表达山岛之意象。
真正的枯山水还是起源于镰仓时代,并在室町时代达到了极至,著名的京都龙安寺庭园就诞生于这一时期。
禅宗美学对于日本古典园林的影响非常深刻,几乎各种园林类型都有所体现,无论是舟游、回游的动观园林,还是枯山水、茶庭等坐观庭园,都或多或少的反应了禅宗美学枯与寂的意境。
不过这些庭园形式当中将禅宗美学的各种理念发挥到极至的,还是当属枯山水。
虽然日本禅宗庭园的另外一大分支茶庭虽然也简洁、纯粹、意味深远,在表现禅宗枯寂的哲学意境和极少主义的美学精神上也堪称绝妙,但在写意手法上并不突出,其庭池花木的布置是为了营造一种淡泊宁静的“悟境”,而非隐喻自然山水。
日本庭园艺术中的茶庭形成的原因日本由于南北纵长三千多公里,其气候地形较多变,四季分明,人民生活的侧重点随季节更替,季节的微妙变化赋予日本人民对变化的极度敏感。
日本植物生命的季节性变化不仅给花道带来灵感,还让人们产生时世无常之感,这种精神随即被融入茅道精神。
茅道精神实际正是禅宗哲学的基础。
日本园林设计师兼禅宗法师枡野俊明就认为,园林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场所,是心灵的栖居地。
公元538年的时候,日本开始接受佛教,并派一些学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国,学习内陆艺术文化。
日式庭院常用植物配置
日式庭院常用植物配置1.日式庭园常绿乔木挺拔秀丽的乔木,成为庭园造景的中心乔木的树种包括针叶树的红豆杉,榧树,日本花柏类,日本扁柏类,柏书树类;阔叶树则有宽叶山月桂、栎树类,光叶石楠、樟树、铁冬青、月桂、山茶、荚迷锥栗树、荷花玉兰、女贞、日本女贞、姬虎皮楠、桂花类、冬青、厚皮香、杨梅、虎皮楠等。
配置植物时,乔木可以种植在大门附近(松树类、柏树类、厚皮香、杨梅等)也可以作为主体树木,还可以沿着庭园的四周或边界栽种栎树类、荚迷锥栗树、山茶类、桂花类、和虎皮楠等红豆杉可构成一道绿篱,这种植物耐阴性强,颇耐修剪、作为绿篱使用,可修剪成圆柱形、球形等形式。
2.日式庭园常绿灌木所有树种包括针叶树的刺柏、矮紫杉、铺地柏;阔叶树的日本桃叶珊瑚、马醉木、钝齿冬青、冬山茶、小叶黄杨、栀子、石楠杜鹃、厚叶香斑木、瑞香、华南十大功劳、圆柏、杜鹃类、海桐、阔叶十大功劳、光叶柃木、金丝桃、十大功劳、大叶黄杨、龟甲冬青、厚叶香斑木、朱砂根、八角金盘等。
庭园配置时,可以种在乔木下面加固树根遮盖露土,或种在石净手旁作为衬托物,还可以群植,修剪成假山状。
3.落叶乔木它在倾诉季节的推移,它是背景植物的首选。
树种包括阔叶树的梧桐、梅花、安息香、枫树类、连香树、木瓜、麻栎、光叶榉、短柄栎、日本辛夷、樱花类、紫薇、桦树类、白桦、婆罗花、朝鲜花楸、山茱萸、日本紫茎、木槿、玉兰类、四照花等,作为配置的树木,可以种在门旁的树池里、通道边。
此外,还能以主庭的常绿树为背景栽种在前侧,或孤植,数棵从植在草坪上,另外,习惯上把落叶乔木作为掩饰石灯和瀑布的衬景树。
4.落叶灌木树种包括阔叶树的八仙花、锯齿冬青、金雀儿,角八仙花、金丝梅、麻叶绣线菊、日本吊钟化、卫矛、胡枝子、垂丝海棠、紫荆、贴梗海棠、芙蓉、金缕梅、三叶杜鹃、紫株、棣棠、喷雪花、连翘等、落叶灌木可以配置在袷袢木树木下和树林的空地上,孤植或群植在石净手盆和石灯旁边。
5. 在大多数日式庭园里,经常要修剪树木和灌木,使它们大小相宜,并留下足够的空地(在较大的园里需要修剪的通常只是那些郁郁葱葱的松树)。
园林植物的配置特点
园林植物的配置特点围绕中世纪后期的禅宗“多即是一,一即是多”的思维方法,日本园林形成了纯粹的日本式之美。
以唯美的内容和形式,不能自拔地追求“物哀”、“幽玄”和“寂静”等相融或相通的境界,以求表达民族心理深层的古朴、典雅和自然返真等气质[5]。
这种不重形式而重精神的审美情趣,构成了日本园林的“民族性”,它表现出平淡、单纯、含蓄和空灵之美,让人们从这种自然的艺术中诱发出一种空寂与安详的效果,产生一种幽玄的美。
枯山水园林和茶庭作为欣赏美的一种物质载体,毫无置疑这种美反映得淋漓尽致。
在枯山水中,植物最多当属背景树。
它一方面可以屏蔽外面的喧哗世界,一方面可以作为背景树,还可以作为海波壮阔的心绪表白。
在坪庭的枯山水中,园林植物的选择非常慎重。
它们经常用对比的手法表现石与木的生命与非生命,永恒与短暂,如大仙院坪庭的白砂中有5 个石块和1 株茶树。
茶花开了,鲜红的花瓣落在雪白的河砂上,一红一白,一实一虚,一生命一非生命,一永恒一短暂,这种对比的应用再加上树木的衬托更显得强烈了[6,7]。
在茶庭中的植物配植则是另一种情况———通过植物有意识地创造有意味的园林空间。
依据茶道的“和、寂、清、静”精神,通过立体空间搭配、树木的选择,形成生态平衡和心平气和为和;荒野空山和乡村古刹为寂;无色无欲和清凉世界为清;云埋老树和一鸟不鸣为静的造园理论。
同时,对于日本园林审美的最高境界———佗和寂,在茶庭中发挥到了极致。
如步石和鹅卵石道路体现被阳光曝晒、被风雨侵蚀的山间小道,地上铺满的松针代表松林的茂盛,古社古寺中的残缺、红锈之器具,如石灯笼、洗手钵等来模仿深山古刹宁静致远的气氛。
2.3 植物的使用2.3.1 造景方法1)衬。
乔木与灌木常作为背景用于衬托某些需要引起注意的景或物。
在枯山水园林中,其背景必须由非开花乔木和统一色调的灌木组成,以保证枯山水肃穆和谐的精致。
(2)挡。
除了最基本的遮挡阳光以提供树荫的功能外,寺院中的植物还用于屏蔽令人不悦之景物,如墓地、园林管理设施、人工痕迹过重之物等。
日本园林植物配置的突出特点
中期日本园林植物配置注重细节,对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等都要求极致 ,力求创造出更加精致、细腻的景观。
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多元化发展
现代日本园林植物配置更加注重多元化发 展,从世界各地引进各种植物品种,并尝 试将不同风格的植物配置方法融合在一起 。
VS
科技应用
现代日本园林植物配置中,科技的应用也 越来越广泛,例如利用现代园艺技术对植 物进行改良和优化,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和 美观度。
传播日本文化
自然与艺术的融合
日本园林植物配置注重自然与艺术的融合 ,通过模仿自然界的景色和利用植物的形 态、色彩和质感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 、雅致和诗意的氛围。
禅宗思想的影响
日本园林植物配置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 强调简朴、清净和冥想,通过运用极简的 手法和选用少量的植物种类,创造出一种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意境。
功能性与艺术性
日本园林植物配置不仅注重植物的艺术性表现,还兼顾 其功能性作用,如用植物引导视线、遮挡视线、调节微 气候等。
05
日本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效应
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净化空气
日本园林中的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如甲醛、苯等,同时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减缓噪音
植物的叶片和树干可以反射和吸收噪音,减缓环 境中的噪音污染。
增加绿色空间
日本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创造出丰富的绿色空间,为人们提供宜人 的休闲场所。
提升景观价值
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姿态,为环境增添了丰 富的视觉效果。
寓意象征
日本园林中的植物常常被赋予不同的寓意,如松树代表坚韧不拔, 竹子代表正直坚韧等,传达出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06
日本园林植物配置的社会文化功能
本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图解分析 (1)
日本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图解分析•作者:倪静雪, 傅德亮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日本园林对植物的修剪是从室町时代(1393- 1573 年)后期禅宗寺院的庭院开始的]。
禅宗园林以低矮的石景为视觉焦点,如果不对植物进行修剪,那么植物在温润的条件下生长迅速,势必将石景遮盖住。
另外,日本园林空间较小,将远景的树木修剪成几何形,是通过画论中“远树无形”的原理,来加强景深。
日本园林常以表现“海洋岛屿文化”的水景为主题,因此植物也常被修成海浪形、船形或岛形。
例如,大池寺庭院(江户初期,滋贺县).的前庭为修剪式庭院,以修剪的植物来表示大海的波涛,表达七福神乘坐宝船而来的主题。
然而,茶庭中的植物是不做造型修剪的。
《壶中炉谈》一书对茶庭作了这样的一番论述:“在街市住宅周围,很少有天然野姿。
……只要志的原野,即便在自家的小茶庭里也能领受到身在吉野(日本有代表性的原野名称———作者注)。
不接待喧闹的俗客,一心等待知心的到来。
……真为雅兴无穷。
”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茶庭文化对自然的追求和世俗的鄙夷与中国文人。
植物基于造景功能被抽象为一种景观符合修剪成几何形的远景树木( 和歌山粉河寺)模仿海浪和船形的造型( 京都大池寺)“七五三”韵律模式韵律是由连续性元素彼此之间的关联形成的。
对于任何艺术形式,色彩、形态、质感的良好韵律都是十分重要的。
“七五三”是日本园林石景的一种固定形式,即七石景多与三石景和五石景结合。
正如前文所述,植物与石头同样被当造景符号,因此在植物造景时也出现了很多“七五三”式和它的变形。
例如,正传寺庭院(江户初期,京都)的院中就布置了以白沙为背景的呈七五三排列的修剪杜鹃。
而鹿苑寺金阁庭园(镰仓时代,京都)水面上的芦原岛,做为金阁的主要对景,也是“一三五”模式栽植松树(见图4)。
在现代设计中许多数列被用于创造设计元素的韵律感,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费波纳奇数列等。
“七五三”的实质是一个等比数列模式,因此我们也可以组合“一三五”、“二四六”等等。
日本枯山水地设计理论及植物配置
枯山水源于日本,多见于禅宗寺院。
顾名思义,枯山水并没有水,是干枯的庭院山水景观,在些枯山水甚至排除了草木。
其主要特点,用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
如白砂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云雾,石头则可寓意大山、瀑布等等。
“枯山水”的由来枯山水又称假山水(镰仓时代又称乾山水或乾泉水),是日本园林独有的构成要素,堪称日本古典园林的精华与代表。
日本人好做枯山水,无论大园小园,古园今园,动观坐观,到处可见枯山水的实例。
枯山水之名最早见于平安时代的造园专著《作庭记》,不过这时所言的枯山水并非现在通常所指的那种以砂代水,以石代岛的枯山水,而仅仅指无水之庭。
不过那时的“枯山水”已经具有了后世枯山水的雏形,开始通过置于空地的石块来表达山岛之意象。
真正的枯山水还是起源于镰仓时代,并在室町时代达到了极至,著名的京都龙安寺庭园就诞生于这一时期。
禅宗美学对于日本古典园林的影响非常深刻,几乎各种园林类型都有所体现,无论是舟游、回游的动观园林,还是枯山水、茶庭等坐观庭园,都或多或少的反应了禅宗美学枯与寂的意境。
不过这些庭园形式当中将禅宗美学的各种理念发挥到极至的,还是当属枯山水。
虽然日本禅宗庭园的另外一大分支茶庭虽然也简洁、纯粹、意味深远,在表现禅宗枯寂的哲学意境和极少主义的美学精神上也堪称绝妙,但在写意手法上并不突出,其庭池花木的布置是为了营造一种淡泊宁静的“悟境”,而非隐喻自然山水。
日本庭园艺术中的茶庭形成的原因日本由于南北纵长三千多公里,其气候地形较多变,四季分明,人民生活的侧重点随季节更替,季节的微妙变化赋予日本人民对变化的极度敏感。
日本植物生命的季节性变化不仅给花道带来灵感,还让人们产生时世无常之感,这种精神随即被融入茅道精神。
茅道精神实际正是禅宗哲学的基础。
日本园林设计师兼禅宗法师枡野俊明就认为,园林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场所,是心灵的栖居地。
公元538年的时候,日本开始接受佛教,并派一些学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国,学习内陆艺术文化。
中外园林史 第10章--日本园林
潭和流水
日本庭园中的潭分为天然的潭和人工的潭,也就是中国庭园 中常出现的叠水和瀑布。日本早在平安末期《作庭记》中就 对潭的存在形式进行了详细介绍。例如,按潭落水形式分为 向落、片落、传落、离落、系落、重落、左右落和横落等十 余种。此外,日本庭园中常可见到溪流通过,形状十分自由 随意、崇尚自然。在溪流中,庭石多出现在潭口周围或溪流 中的小岛和转弯处。
近世园林
1. 桃山时代(1573 年—1603 年) 该时代的园林有传统的池庭、豪华的平庭、 枯寂的石庭和朴素的茶庭。桃山时代不长, 而武家园林中人的力量的表现却有所加强, 书院造建筑与园林结合使得园林的文人味 渐浓。这一倾向也影响了后来江户时代的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但是,皇家园林和 武家园林仍旧以池泉为主题,这一时期持 续时间不长,只露出个苗头就灭亡了。而 且从茶室露地的形态看来,园林的枯味和 寂味仍旧弥漫在园林之中,与中国明朝的 以建筑为主的诗画园林相比,显而易见的 是自然意味和枯寂意味重多了。
苏我氏宅园是日本园林史上第一个私家园林园林依旧是池奈良时代711年794奈良时代历时不过84年相当于中国唐睿宗李旦景云二年到唐德宗李适此期间日本全面吸取中国文化整个平城京就是仿照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而建史载园林有平城宫南苑西池宫松林苑鸟池塘和城北苑等另外还有平城京以外的郊野离宫如称德天皇718年770寺后院的离宫
(4)鹤龟石组。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
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 象鹤岛。据说,中国战国时期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 为仙人——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 能长生不老。后来,这些愿望就作为象征寄托在龟鹤身上,以龟岛 为例的虚幻想象以及对它的憧憬,成为一种神话传入日本。 (5)七五三石组。在水中按七块一组、五块一组、三块一组,共 立着 15 块石头。 (6)五行石。传统的基本五行石:五行之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基本上,五行石可以按一块、两块一组,三块一组,五块一组或数 块一组,用来点缀庭院。三块组合可以按五行石的组合,也可以是 天地人石组,“天”最高,“地”最低,“人”居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师法自然”———这是日本造园者从我们先人那里获得的“心
经”,延续数代,不但没有被遗弃反而日益发扬光大。于是有了独 具特色的日本枯山水园林、有了今天与自然融合的日本现代园林。
• 常绿树为主,花木少而精练,朴实而不华丽,松树最受欢迎 • 常绿树木在庭院中占主导地异色突出,对比鲜明 • 日本花柏、紫杉、杜鹃、樱花以及秋色叶树种,如槭树类植物等,
也都是日本园林中常用的植物品种,以此与周围的草地或常绿树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异色,成为别致的景观。
另外一些小组的灌木作为园林树木的基础来模仿野生的灌木或自然风景 中的小树。在落叶树下, 可以用阔叶常绿树, 如蜘蛛抱蛋, 桃叶珊瑚, 山茶, 栒子, 冬青, 山地月桂树,十大功劳属植物, 杜鹃花等。在针叶常绿树下, 可以种一些被称为红浆果的植物, 如紫金牛, 栒子等, 为的是取得色彩和谐。 因为日本园林以森林气氛著称, 木本植物很少用在远离树荫的强烈阳光下的 开敞地带。
可为色泽鲜亮的观花或色叶植物提供背景。常绿植物为主的园林 并不一定色彩单调,它们的绿色也有从黄绿到蓝绿甚至墨绿色的 区别。此外,有些常绿植物在春季还会长出浅绿色的针叶和球果, 有些在秋季有结红色或蓝色的浆果,从而使园林色彩更为丰富。
最流行的常绿植物:日本黑松
在传统的日本园林设计中, 黑松常常是作为一座枯山水庭 园或一处池泉庭园的中心焦点, 它往往被置于一个半岛上, 曲 曲折折的枝干便悬垂于水面之上, 形成一幅优美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