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论文
新型城镇化交通现代化论文
浅析新型城镇化与交通现代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通过对邻国日本发展城市的经验借鉴,论述了新型城镇化与交通现代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交通现代化一、新型城镇化与交通现代化城镇化就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而提高城镇化质量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万万离不开交通的现代化。
在经济建设中,交通运输业超前发展,并有一定的储备能力,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它是由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和体现。
实现交通现代化须有中心城市和立体交通网为载体和依托,如公路、铁路、港口、航道、航空和管道,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交通运输网。
因此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邻国日本的经验借鉴我们的邻国日本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
日本于1889年设立市制,1955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至1992年,日本共有城市663座,人口总和约9,630万人,占全国同期人口的77%,此时的日本已经进入了城市化高度发达阶段。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代就已确立了交通先行的城市发展政策,此后一贯重视交通发展并颁布了一系列法规。
相关法规除城市规划法外,还有更高层面的国土利用规划法和国家主干高速公路建设法等。
交通发展为城市的扩展提供了前提。
在交通现代化进程中,日本国土的全面城市化也同时在进行。
从日本的经历不难看出,交通现代化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交通系统的发展,使城市容量扩大、城市与城市间的迅速交流得以实现,城乡差距得以缩小,城市的活力增强,最终改变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空间结构。
日本对交通发展的重视、城市交通先行的发展形式以及对新交通手段的研究应用,对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而言,尤其是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极高借鉴意义。
三、我国交通现代化历史发展及现状1、我国的现代化交通发展历史我国真正大规模的现代化交通发展仅仅是改革开放80年代后期才全面开展的,90年代中后期之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和公路系统相对还处於在交通基础设施,如道路-公路、公共交通设施等方面相当匮乏阶段。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城镇化发展论文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城镇化发展论文一、中国城镇化的战略嬗变与国家治理著名城市学家贝利曾指出,20世纪快速城市化过程尽管存在很多共性,但是其道路却各不相同,差异主要源于文化背景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并产生多样化的人类后果③。
新中国的城镇化战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演变。
正是在这种战略演进之中,国家治理的实践进程以及新近的公共治理需求变化得以呈现。
第一,抑制型城镇化或逆城镇化。
自新中国建立至“文革”结束,基于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城市(镇)化采取极为谨慎的限制发展思路,城市建设总体上处于相对迟缓甚至是停滞且有阶段性起伏的状态。
譬如,1949—1957年为显著的上升期,城镇化率从10.64%上升到15.39%;而1958—1965年间,则分别经历了前三年的快速增长和后五年的持续下降,城镇化率一度达到19.75%的阶段高位,也曾一度因撤销城市而迅速降至17.98%。
及至“文革”,城镇化基本停滞,1977年的城镇化率甚至负增长至17.55%④。
此阶段的城镇化,受到三方面因素的重大影响:一是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建设资源的匮乏。
建国初年,恢复秩序与发展生产面临严重资源紧缺,这对于选取乡村服从和服务于城市、以农村对城市的支撑能力为依据设计城市发展规模的思路影响深刻。
二是城市“生产性功能”的新设置。
革命后政权无论是基于秩序可控的考量,还是出于迅速促进国家建设的需要,都亟需发展出生产性而非延续传统的消费性城市定位,以工农产品“剪刀差”实现对乡村资源的超常规汲取,将经济上“小体量”的城市转变成为秩序支配的中轴。
从那时延续至今、被人们广为诟病的城乡二元体制,实际上是国家对城市功能进行生产定位置换的实践后果。
三是以满足城市人口控制、实现城乡区隔化治理的户籍制度。
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户籍制度,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确保资源供给和迅速形成国家统治力的强大功效。
然而户籍的居住固着功能逐渐衍生出新的内涵,它逐渐成为城乡分治体系下大量社会福利差异化配置的“分配器”,这实际上以计划方式固化了城乡之间的权益格局。
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开创城乡建设新局面
础设 施项 目建 设 ,实施城 乡建设 三年 大提 升行动 计划 。 “ 三大提 升 ”即大 力 提 升 服 务 水 平 ,大 力 提 升 工 作 效
城镇 化步 伐 ,壮大县 城规模 和 实力 ,
乡基 础设 施建设 。加 快老 城区和 城 中
迁 。建 设焦郑 城际铁 路、 云郑 高速、
面 推 动 住 建 系统 各项 工作 再 上 新 台 阶。 环 体 系 。 加 快 实 施 郑 焦 城 际 铁 路 工 程 、迎宾路 南延工 程 ,加 快我市 与省 焦桐 高速 温县 至巩 义段、 桃花 峪黄河
组 团 中 心 镇 新 型 农 卡 社 区 ” 四 级 寸
解 放 思 想 , 转 变 发 展 方 式 ,推 进 新 型 做 到 贵 随 职 走 、 心 随 责 走 ,把 全 部 的
城镇 化进程 具有 草要的指导 意义 .住
建 系统 干 部 职 : 迅 速 掀 起 学 习 贯 彻 工要
心 思 和 精 力 用 在 工 作 上 , 以求 实 求 效 的 精 神 和 务 实 扎 实 的作 风 ,确 保 各 项
导作用 .
通过 学 习这篇重 要政 论文童 ,焦
作 市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局 结 合 贯 彻 省 九
次党代 会精神和 国务 院关 于支持
南 省 加 快 建 设 中 原 经 济 区 的 指 导 意 见 ,针 对 中 原 经 济 区建 设 ,依 据 焦 作 实 际 ,确 定 今 后 城 乡建 设 的 主 要 思
促进 农村 人 口就近转移 。统 筹推进 城 统 、环 城快 速通道 系统 、城 市 主、次
干 道系统建 设 ,打 通一批 断头路 、丁
率 ,大力 提升 党风廉 政建 设水平 ,全 村 改造 ,持 续 推 进 城 中工 业 企 业 外 字 路 、 错 口路 ,形 成 城 市 良 性 交 通 循
新型城镇化参考论文2000字2篇
新型城镇化参考论文2000字2篇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当前的热点话题,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对城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有些地方盲目推进小城镇建设,试图通过转化农民户口提高城镇化率,而忽视了现实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其次,对“国际化”建设标准的认识也存在偏差,应该以国际通行标准为目标,而不是仅仅为了满足外国人的需求。
此外,小城镇建设思路不明,规划滞后、建设思路不明确,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最后,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不配套,需要充分考虑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以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在城镇化建设中应该更加注重实际条件和可持续发展,避免盲目推进小城镇建设。
同时,应该以国际通行标准为目标,注重规划设计、基础设施、绿化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标准。
在小城镇建设中,应该明确建设思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最后,应该充分考虑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以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必须始终关注“人的城镇化”,提高城镇化的质量,让人民受益。
这意味着城镇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城镇化本身。
城市的发展应该以人为中心,树立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和气氛。
新型城镇化的保障需要进行一体制机制改革。
首先,户籍制度应该分类、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改革,考虑到我国国情的复杂性和区域差异。
在中小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固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应该根据自己的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享受城镇户口的所有待遇。
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其他大城市应该合理控制规模,完善落户政策,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其次,应逐步取消城乡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划分方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推行居住证制度,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最后,应逐步剥离粘附在城镇户口的各种福利和保障,最终实现二者完全脱离。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让已经在城市生活的2.6亿农民工和未来进城的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最终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正式版
《小城镇建设论文》小城镇建设论文(一):小城镇建设论文目前,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作为有战略好处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但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长远的、复杂的、系统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
要高质量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使这项千秋大业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那么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相关领导,就务必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
一、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与重点性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普及性是重点性的基础,重点性是普及性的结果。
我国和国外的现有大中城市,都是在小城镇的基础上选取发展起来的。
同样,此刻的一些小城镇将来也会发展成为大中城市,但是,更多的小城镇永久不能成为大中城市,有一些还必然会走向消亡。
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要有选取地、重点地布局建设小城镇。
目前的小城镇设置确实颇多,具有很高的普及性。
全国共有18000多个,山东省有1000多个,平均每个只有3万人左右。
青岛市郊区不足1万平方公里,却有111处小城镇,平均人口只有 3.5万人,而且此刻都各自为政,每个小城镇都进行工业区、住宅区、商贸区、行政区规划,都进行交通、电力、文化教育、供水排污、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
既然将来大部分小城镇不能发展成为人口居住集中的大中城市,那么,此刻大家都按城市规划铺开摊子搞建设,既没有必要,又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务浪费。
在这种状况下,当前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工作就是要控制普及性,突出重点性。
从现实状况看,要在面上透过撤镇建乡,减少小城镇建制来控制普及性,阻力是比较大的,不容易做到,也没有必要这样做。
可行的办法是,有选取地建设小城镇,就是在普及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性。
基本的选取思路为:首先是合理确定人口规模。
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能够按10万左右人口的规模来布局,人口密度小的区域能够再少一点。
其次要选取那些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对人口集中吸引力大,现有人口多的小城镇作为中心或重点城镇,集中精力进行建设。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浅析如何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问题
浅析如何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之所在,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火车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王牌”引擎。
但是在我国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城镇化模式转型已经刻不容缓,新型城镇化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做好科学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城镇化的质量,注意保护耕地和环境,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传统的城镇化中,规划体系混乱,科学性不强,执行也缺乏严肃性,造成城镇的布局、规模不合理、功能不完善、城镇间的协同效应不强。
而且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到2008年,我国耕地面积总共减少了1.8亿多亩,平均每年减少700多万亩。
再者对城镇化与产业化的关系脱离也造成了许多问题如“有城无市”,的鄂尔多斯康巴什“鬼城”。
如何解决并注意城镇化发展带来的问题1、城镇化既要有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又要有每个城镇的具体规划。
新型城镇化既要按照“十二五”规划中“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大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对城镇化的布局进行总体规划,做到东、中、西,大、中、小协调发展。
具体到每个城镇,又要结合本地的地理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文条件,确定好自己的发展定位,做精做细自己的城镇化方案,形成自己的特色,避免出现千城一貌的局面。
同时,城镇规划要保持一定的前瞻性、权威性、连续性和衔接性,规划一旦形成,除按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外,不可来回变动。
2、提高新兴城镇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现在新兴城镇、特别是农村整建制转居以后,承担具体管理职能的往往是原来的乡镇政府及原来的村委会,但由于乡镇政府权限有限,及缺乏管理城镇的经验,往往造成新兴城镇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
在现行体制下,乡镇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统一,乡镇财政处于财政压力的终端,受到县级财政的种种约束,但作为地方基层政府的乡镇,往往成了城镇化的最终执行者和建成后的管理者,处于诸多矛盾的风口浪尖之上。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_哲学论文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_哲学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新型城镇化发展相关制度创新探析【第一章】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制度的因素研究绪论【第二章】新型城镇化相关问题概述【】当前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城镇化问题的制度根源【】创新城乡土地制度与城镇化融资机制【】构建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机制【第五章】创新新型城镇化的社会管理、生态制度【结语/参考文献】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结语我国城镇化进程被认为是 21 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变世界面貌的事件之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要求,更是扩大国内需求,破解社会发展难题的最有效手段。
我国城镇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针对城镇化产生的问题着力进行制度根源分析,究其原因在于土地制度的不完善、户籍制度的制约、社会公共服务制度的滞后、财税制度的不合理以及政绩考核制度的扭曲。
因此现阶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对以上制度进行战略反思与调整,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明晰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主体与产权关系;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打破政府垄断土地市场的局面,实现土地的合理配置;改革城镇化融资体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逐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正确划分中央与地方财税比例与责任范围,实现中央与地方政府积极共推城镇化建设;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规范地方政府征地行为;正确处理城镇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共同发挥政府与市场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消除城镇化进程的户籍壁垒,实现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实现人口、经济、环境全面可持续发展。
虽然本文力图全面探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空间,但由于城镇化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生态建设等多方面复杂的系统工程,鉴于篇幅以及构思上的局限,本文从生态领域认识当前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探析不全面,而且全文暂时没有从文化体制进行相关理论探讨,文化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镇化建设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这既是本文理论研究的一个欠缺也是未来的研究空间,相信未来我国城镇化理论研究会更加丰富多彩,城镇化建设会不断健康、有序发展。
新型城镇化申论范文
新型城镇化申论范文
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为核心,以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为重点,以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为基本方向,以城市和农村一体化发展为根本途径,以城市和农村共同繁荣为终极目标的城镇化形态。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首先,新型城镇化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将得到提升,城乡差距将逐渐缩小。
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更多城市化带来的便利和福利,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城乡一体化发展将成为可能。
其次,新型城镇化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城市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城镇化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口和资金流入城市,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城市化也会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
最后,新型城镇化可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城市化带来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教育、医疗资源将为居民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城市化也能够改善环境和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使人们更加愿意在城市生活和工作。
总的来说,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注重保护环境和改善居民生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论文】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论文报告
【关键字】论文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论文报告“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必然趋势和动力核心提示:当前影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尤其是外需的萎缩对国内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需要内需来添补。
而从内生发展动力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
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影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尤其是外需的萎缩对国内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需要内需来添补。
而从内生发展动力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
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空间,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当前影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尤其是外需的萎缩对国内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需要内需来添补,而从中国内生发展动力看,城镇化仍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
继续加快城镇化建设,仍将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已步入快速发展期。
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增加到2011年的6.9亿,30多年来增加了5亿人,其中有相当数量是进城的农民工。
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1年的51.3%;农村人口比重由82.1%下降到48.7%。
2011年,城镇人口达69079万人,比上年增加2100万人,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与上年相比,上升1.32个百分点;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1456万人。
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多3423万人。
世界城镇化历史表明,城镇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城镇化率处于30%-70%之间是城镇化中期阶段,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
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论文
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论文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城镇化作用的认识,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和原则,确立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我国已步入中等总收入国家行列,但发展还很不均衡,尤其就是城乡差距量小范围广,差距就是潜力,未来几十年最小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城镇化就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就是扩大内需的最小潜力所在,也就是未来经济快速增长的最小后劲所在,必须紧紧围绕提升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主动鼓励城镇化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必须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
如何发展新型城镇化,目前全国尚处于探索阶段。
我认为,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城镇化作用的认识,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和原则,确立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一、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促进作用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也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主要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1、新型城镇化就是全面投入使用小康社会的内在建议。
十八小明确提出了“全面投入使用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必须同时实现全面小康目标,重点和难点还是在农村。
必须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新型城镇化就是必由之路。
只有大力推进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就可以不断增大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以及相同的社会阶层之间的总收入差距,就可以为经济长期稳定较慢发展提供更多动力源泉,就可以更有力地缔造就业机会、推动人口迁移、调整产业结构,就可以更有效地助推工业发展、推动文化交流、深化对外开放,从而为投入使用“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完善、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经济繁荣、社会更加人与自然、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小康社会开拓道路。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小城镇建设论文(一):论文题目:新型城镇化助力镇宁同步小康摘要:镇宁自治县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山水城市和美丽乡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百花齐放”。
镇宁自治县以“产业兴城镇、绿色显安宁”为主题,按照“全域镇宁、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要求,大力建设以“五型城市”为载体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力求“建一流精品,传千年经典”。
应势而谋提高城镇化质量镇宁抢抓安顺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镇宁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的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山水城市和美丽乡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百花齐放”。
抓产城融合。
坚持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三次产业为支撑,产、城、园联动,实现空间上产城共进、布局上功能分区,建设充满活力的开放创新型城市。
优化工业园区布局,构成三大工业产业园区鼎足成型,就地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6260人就业。
促进山地农业产业与城镇化互动融合,各级各类农业产业示范园各具特色,带动1.07万农民增收致富。
推动总部经济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晨春石业、顺立达纺织、汇景纸业、天韵石尚等基地总部先后启动建设,西南石材交易中心、镇宁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相互支撑。
抓绿色协调。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规划设计充分融合镇宁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元素,建设内涵多元的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历史文化型城市。
做好山与水的文章。
紧紧围绕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目标,依山傍水进行规划发展,建设真武山、云盘山、蝴蝶山、青龙山等一批山体公园,打造红旗湖公园,推进白马湖森林公园建设,美化穿城河沿岸生态景观,山水田园城市初具规模。
经营好绿色生态资源。
重点实施城市绿化工程,推进山体、通道、道路、景观绿化建设,打造百里绿色长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32%,绿色生态的城市概念深入人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论文
【摘要】农村城镇化是农村进步的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是现代人类文明迄今为止在农村中的最高成果。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一切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根据国际经验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以及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今后20年将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前言:农村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农村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通途。
世界的城市化过程告诉我们,随着国家的发展的城市发展,城市化水平会越来越高。
但城市化建设需要整个社会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建设可投入的资金非常短缺。
因此,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更能符合我国的国情。
我国城镇化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与城镇数量不断增加。
但是我国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同的国家比较,还是有一定差距。
城镇化滞后,使城乡经济难以协调发展,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1.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极为缓慢,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城镇化滞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经济的振兴,延缓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2.中国整体的城镇化水平低,中国城镇化的整体水平甚至低于多数同等发展程度的国家,城镇化质量差,基础设施滞后,且地区城镇发展极不平衡,东西部之间差距不断过大,经济发展地区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同样存在差距
3.投融资体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乡镇缺乏对农村人口及各类企业的吸引力,导致乡镇发展的资金严重短缺,直接影响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延缓了城镇化进程。
4.忽视或不懂城市发展的区域规则,城镇布局分散,密度低,忽视城市圈或城市连绵区的客观事实,缺乏区域之间的统一规划,小城镇建设没有规划或缺乏宏观上的管理理念。
阻碍了我国小城建设的健康发展
5.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严重脱节,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经济效益同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严重失衡问题。
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城乡统筹发展就是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一体化发展。
即双向整体推进城市
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整体统一规划,突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经济社会结构。
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平等、和谐和协调发展的工农关系及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祸合互动。
第一,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广大的乡镇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推进城镇化对于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农村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镇工业健康发展,同时城镇化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星星点灯式的乡镇企业分布过于分散,不利于各种生产要素产生聚集效应,从而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只有大力发展农村城镇化,并依托农村城镇促进周边地区的农业向区域化布局,使农村人口和农村中的非农产业向农村转变的城镇聚集。
第三,城镇化可以推动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力地促进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
城镇新增人口的住房问题,都将促进城市建筑业和建材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城镇房地产业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镇住房制度。
并将带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第四,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并因此帮助解决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三农问题
中国城镇化存在问题成因及未来总体战略构想
我国城镇化长期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城镇化进展异常缓慢。
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只要求农业提供稳定的农产品供给以及工业化的原始积累。
以及近年来我国对城镇化缺乏相关政策的引导。
正因为城镇化滞后,导致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就业难以增长和内需难以扩大,加剧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
第一,东西部应该充分利用各自优势,把城镇建设与当地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小城镇建设。
第二,完善与创新体制,加快社会制度的改革,完善社会保障,确保城乡发展的以及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平等地位。
同时完善融资渠道,支持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为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证。
第三,坚持规划先行,统一布局城镇的基础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服务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区域的联动作用,加强城镇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合作,同时进行城乡之间的互动,资源设施共享以增强地区的整体凝聚力。
第四,注重城镇建设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相互协调与统一,切不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当地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保护。
积极探索符合地区具体实际的发展模式。
第五,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农村生产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更新农村的生活观念,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基础在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高水平的生产力必然带来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这就需要强化教育职能,重视农村教育的投入。
结语:农村城镇化是农村进步的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是现代人类文明迄今为止在农村中的最高成果。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一切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根据国际经验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以及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今后20年将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因此,要抓住机遇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创彬,《试论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年第25卷第6期
[2.]徐建华,《关于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思考》,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1卷第6期
[3].冯尚春,周振,《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 年4 月第15 卷第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