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用地评价与用地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各种地貌现象
沿河阶地必须注意河流的摆动和侵蚀特点; 黄土地区,岩层松软,活动性冲沟发育,地表破 碎,容易坍陷,黄土的湿陷性又易引起地面建筑 物不均衡沉降; 有些山坡土壤含水量过高,或层面与坡向一致, 易产生滑坡。降雨时还可能发生泥石流等;
四、气候条件
太阳辐射
风象
温度 降水

2 1

2
1

2
!城市用地评定注意事项
用地评定的内容与深度要根据不同规划阶段的需要 相应地拟定。 要注意用地所在区域的环境背景的可能影响 用地评定工作主要是为城市总体规划服务的。
但在进行局部地区的详细规划时,有时也须对环
用地评定要因地制宜,按照用地的自然特性,抓住 境条件作更为具体的分析与评价,以适应规划与 主导环境条件对之分析与评价。
1.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对于确定建筑物的朝向、间距及建筑
群的组织和布局,确定道路的方位和宽度,都有 一定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中纬度地区,南和偏南(东 南和西南)是光照最充分的朝向,为此,建筑物 的布臵,一般均以东南向为宜,以取得较好的采 光条件。
2. 风象
风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有着多方面的影响。风
局部地方环流—地方风
山谷风
海陆风
城市局部环流
3. 温度
城市温度对规划布局的影响,主要反映在
“城市气候”特殊条件的“热岛效应”和逆温
现象方面。
热岛效应
逆温现象
4. 降水
对城市规划布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量、 降水季节分配和降水强度等方面。降水直接
影响到地表径流和引起城市积水,如河流洪水, 进而影响城市的防洪和排水设施;影响工业与居
势必扩大用地的相对高差,从而增加工程建设量和造
价。
不同建筑用地对坡度具有不同的要求(见表)
地面坡度对各项用地的限制并不是绝对的, 应视城市技术经济水平、土地资源丰欠程 度、企业生产特点和建筑物的用途而定。
如利用钢铁厂炼铁和烧结工艺上有联系的 特点,将其车间布臵在不同的平面上; 选矿厂也可以阶梯式布臵; 城市住宅建筑可以依山灵活布臵。
工程地质条件影响建筑物地基的稳固性和工程建 设的经济性。 工程地质条件用地基承载力表示。即kg/cm², 或t/m²。不同地表组成物质地基承载力不同。
类别
碎石 砾石 粘土 粗沙、中沙
承载力 (t/m2) 40~70 30~50 25~50 24~34
类别
细沙;稍湿 湿 大孔土 淤泥 泥炭
承载力 (t/m2) 16~22 12~16 15~25 4~10 1~5
第四章 城市用地评价与 用地选择
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 城市用地建设与经济条件分析 城市用地的构成
城市用地选择
第一节 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一、地质条件
二、水文条件
三、地形条件 四、气候条件
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地震地质
1. 工程地质
为在规划布局中正确运用风象,每个城市应 分析本地全年占优势的盛行风向,最小风频风 向、静风频率以及盛行风的季节变化规律。
除大气候风外,城市地区由于地形的不同特点,
所受太阳辐射的强弱不一,以及热量聚散速度的
差异,还形成了局部地区的空气环流,即地方风,
如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等。
城市局部环流
2.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条件一般是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的厚 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水的流动状态等条件。 地下水常常作为城市用水的水源,特别在远离江河湖泊 或地面水水量不足而水质又不符卫生要求的城市,调查并探 明地下水资源尤为重要。
探明地下水的蕴藏量和补给情况,确定开采的适当水量。
以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形成“漏斗”,影响城市发展与布
城市用地分类参考表
用地类别 类 级
1
地基承载力 (kg/cm2) >1.5 >1.5 1.0~1.5 1.0~1.5 <1.0 <1.0
地下水埋 深 (m) <2.0 1.5~2.0 1.0~1.5 <1.0 <1.0 <1.0 <10 10~15 <10 15~20 >20 >25 在百年洪水位以上 在百年洪水位以上 在百年洪水位以上 有些年份受洪水淹没 有些年份受洪水淹没 洪水季节淹没 无冲沟 有停止活动的 冲沟 无冲沟 有活动性不大 的冲沟 有活动性不大 的冲沟 有活动性冲沟 坡度(%) 洪水淹没程度 地貌现象
在各种地貌类型中,河谷地带的阶地,山区的山间
盆地以及一般的平缓丘陵,在其它条件的配合下,是城市 建设的理想用地。
2. 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影响各项建筑物的用地布局和工程难易。
如地面坡度过大,势必进行大量开挖,增加土石方工
程量;过缓(<0.3%)则又不利于排水,或增加排水
泵站的投资。同样,地表过于破碎、切割密度过大,
基本烈度——以100年内在本地区可能遭遇的地
震最大烈度为准。
设计烈度——在地区宏观基本烈度的基础上,
考虑到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地形、水文、土壤
条件等的不一致性所出现的小区域地震烈度的增
减,并据此制定的更切实而经济的小区域烈度标
准。
二、水文条件
河川湖海等地表水体的分布,是城市 形成发展的基本条件
局。
地下水的分布,按其成因和埋藏条件, 可以分为三层,如图
上层滞水
埋藏深度 潜水面 地表水
潜水 隔水层 承压水 隔水层
地下水位的状况——地下水埋藏深度,影 响建筑物建筑,从而影响到城市用地和建筑 物的具体布局。
一般建筑物对地下水埋藏深度的要求
建筑层数 三层以上建筑 有地下室的建筑 低层建筑 道路
3. 地震地质
在城市规划中,对地震活动的影响,主要从
两个方面考虑: 根据可能发生的地震的强度、频率,考虑城市是 否建设发展,乃至城市的发展规模,或确定限制 发展哪些工业项目。 在规划中研究安排应采取的各项抗震防震措施。
在常地震地区,除合理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外, 在规划布局上可采取如下各种防震措施: a.加强城市用地分析评定工作,对强烈褶皱带、活动断
是以风向和风速两个量来表示的。一个地方的
风象常用风玫瑰图来表示。见教材图4-2-17。
风向玫瑰图
静风现象
静风是指风速小于1米/秒时的风,此时,风 失去了对污染物的扩散能力。 在静风现象发生频率高的城市布置有气体污 染的工业易产生严重大气污染。

兰州市 遵义市 重庆市
静风频率为62% 静风频率为52% 静风频率为33%
工程设计的需要,所以用地评定的内容与深度要
根据不同规划阶段的需要相应地拟定。 用地评定要从环境的整体意义上考察它们相互的作 用及其后果,综合地鉴定其利弊。
第三节 城市用地建设与经济条件分析
一、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分析
二、城市用地的经济条件分析
城市土地适宜做什么使用?
一、城市用地建设条件分析
城市现状条件 技术经济条件
供科学依据。
二、方法步骤
分析影响用地的主要自然要素
确定评价的自然因子 制定适宜性标准值(评价标准) 明确因子权重 划分Hale Waihona Puke Baidu价单元 分单元计算因子得分 划分适宜性等级
三、用地评定的分类
一类用地 二类用地 三类用地
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 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现代工 环境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 程技术几无绝对难以修建的用地, 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 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 所谓不适于修建的用地是指用地条 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 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 件极差,必须付以特殊工程技术措 地。它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 用地。 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的用地,这取决 的颁有一定的限制。 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水平。
民用水,进而需考虑城市水量的调节或新水源的
开辟等。
第二节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一、概念
二、方法步骤
三、区划分类 四、注意事项
一、用地评定的概念

概念
城市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适用性评定是对土地的
自然环境,按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进行土地使用
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适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
行性的评估。其作用是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
河流的洪水位、洪水频率、洪水淹没范围等,对于城市 建设项目的布局、用地安排、堤防工程建设等有重大影
响。
一般要求:百年一遇洪水位以上0.5~1米的地段,才可选 作城市用地;反之,常受洪水威胁的地段,则不宜作为 城市建设用地。如必须利用,则应根据土地使用性质的 要求,采用不同的洪水设计标准(50年、100年一遇),
e.对被铁路、河流分割的城市,适当保留河流渡口,铁
路平交道口。
f.合理控制城市建筑密度,扩大房屋间距,少建高层建
筑。
g.为保证震时救护工作的需要,对通讯、消防、公安、
救护等,应有较高的设防标准。
h.在给排水市政设施和电力、煤气、电讯等设施上,都
应有备用措施和进行分区的抗震、防震规划。
合理确定地震烈度
各种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具有不同的要求
单位:t/m2
类别 地基承载力 类别 地基承载力 5~7 7~12 12~15 >20
工业建筑 重工业厂房 道路与建筑 用地
15~20 >25 5
民用建筑: 一层 二层 三、四层 四层以上
某 城 市 用 地 地 基 土 分 类
及 地 基 承 载 力 分 析
江河等地表各水情要素与城市用地规 模、布局关系密切 河川洪水位状况对沿河城市规划建设 具有重大影响
1.河川湖海等地表水体的分布,是城
市形成发展的基本条件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生产的集中,运
输量和用水量的剧增,河川分布状况对城市形成 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 水文条件对城市产生、分布等的影响,主要 反映地理位臵上,近江或沿海、沿江仍然是城址 选择的首要目标。
3. 地震地质
掌握活动断裂带的分布,对城市规划与建设中采取防震 措施很有意义。 在强震区一般不宜设臵城市。在震区设臵城市时,除制
定各项建设工程的设防标准外,还须考虑震后疏散救灾等问
题,如建筑不宜连绵成片,尽量避开断裂破碎地段等。 地震断裂带上一般可设臵绿化带,不得进行城市建筑的 建设,同时也不能作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 此外,在地震活动强烈地区,城市的上游不宜修建水库。
裂带、古河道、矿藏采空区、大型水库下游、洪水淹没 区、地形上平原与山地接合部等,一般不宜选择作为城 市建设用地,或布臵重要的建筑物。
b.调整、迁出易产生次生灾害的油库、化工厂、货场等
设施。
c.适当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合理安排城市居住区小块绿
地。
d.搞好道路规划,适当增加主要干道宽度,最好修建有
两条以上通路和多方向对外交通出口。
并修筑堤防等防洪设施。
过高的堤防也影响城市对水面的利用和联系。 如图湖北沙市,荆江大堤对沙市用地、利用水面、 取水、排水等有不利影响。
三、地貌条件
地貌类型 地表形态 各种地貌现象
1. 地貌类型

研究规划范围内地貌类型及其组合特点,是进行城
市用地评定和确定城市结构的重要的基础工作。

1.城市现状条件
现状用地布局结构
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是否合理、城市用地分布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城市交通系统结构的协调布局、城 现状市政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社会经济现状特征
市用地结构是否体现出城市性质的要求,或是否反映 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现状,包 出城市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特色等等。 括质量、数量、容量与改造利用的潜力等,将影响到 土地的利用及旧区再开发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因此, 在很多城市的总体布局中,新区与旧城的关系问题往 社会经济现状特征,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人口 分布的密度,以及城市各项物质设施的分布、容量及 往成为方案重要的抉择内容。 其与居民需求之间的适应性。
地下水埋深(米) 1.0~1.5 2.5~3.0 0.8~1.0 1.0
地下水质状况也会影响到对用地的选择
地下水中氯离子(Cl-)和硫酸根离子(SO4 2-) 地下水的水质影响:
含量多少对建筑物有一定影响,其含量较多或较 生活饮用—微量元素含量高或低都会影响,
如硬水、软水都不符合饮用要求。 高,将对硅酸盐水泥产生一定的侵蚀,甚至会影 腐蚀建筑物基础—氯离子、硫酸粒子含量过 响到建筑物基础的稳固性。 高会腐蚀硅酸盐建筑基础。
2.江河等地表各水情要素与城市用地 规模和建设布局关系密切
河川流量、水深、流速,影响桥涵工程、给排
水工程的标准、港口码头的位臵与规模,以及稀 释污染物的能力;江河的流量、流向直接关系到 工业区与居住区的相互位臵等。
在西北干旱地区及沿海岛屿等地,淡水往往是
影响城市发展的制约条件。
3.河川洪水位状况对沿河城市规划建 设具有重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