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的信息资源与信息模型
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
![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926fb5472b160b4e767fcf3f.png)
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根据系统的观点,构成物流企业信`急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有硬件、软件、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相关人员以及企业管理制度与规范等,物流信息系统将这些结合在一起,对物流活动进行管理、控制和衡量。
(1)硬件。
包括计算机、必要的通信设施等,例如计算机主机、外存、打印机、服务器、通信电缆、通信设施,它是物流信息系统的物理设各、硬件资源,是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它构成系统运行的硬件平台。
(2)软件。
在物流信息系统中,软件一般包括系统软件、实用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那些管理和支持计算机资源及其信息处理活动的程序,这些程序是计算机硬件和应用程序之间重要的软件接口。
系统软件主要有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等。
实用软件主要有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语言、各种开发工具、浏览器等,主要用于开发应用软件、管理数据资源、实现通信等。
应用软件指为了用户处理信息的需求,具有特定功能的程序。
对于物流信息系统而言,它是为了企业进行相关的物流管理活动开发的程序,应用软件一般面向的是具体问题,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物流活动,因此其物流应用软件,甚至物流信息系统也是千差万别的。
(3)数据库与数据仓库。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用来存放与应用相关的数据,是实现辅助企业管理和支持决策的数据基础。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深人应用以及计算机安全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发展,以及市场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深人,企业和企业之间数据交换趋势日益增强,企业许多物流信息来源于外部,因此企业数据库的设计将面临采取集中、部分集中或分布式管理的选择。
同时,随着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入,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的数据仓库也应运而生。
(4)相关人员。
无论是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维护,都离不开各级人员的参与。
这些人员既有专业人员、终端用户,还有管理人员、业务人员等,不同的人员在物流信`患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对于企业而言,不仅要考虑开发、选择合适的物流信息系统,还要注意员工计算机系统使用能力的培养。
物流-供应链系统结构与模型
![物流-供应链系统结构与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c9c8380e7c1cfad6185fa71c.png)
物流、供应链系统结构与模型系统结构与模型SCOR(Supply—ChainOperationsReference-model)是第一个标准的供应链流程参考模型,是供应链的诊断工具,涵盖所有行业。
SCOR使企业间能够准确交流供应链问题,客观评测其性能,确定性能改进的目标。
1。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流程参考模型通常包括一整套流程定义、测量指标和比较基准,以帮助企业开发流程改进的策略.SCOR并不是第一个流程参考模型,但却是第一个标准的供应链参考模型。
SCOR模型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供应链管理流程的一般定义、对应于这些流程的性能指标基准、供应链“最佳实施”的描述以及选择供应链软件产品的信息.SCOR模型按流程定义可分为三个层次,每一层都可用于分析企业供应链的运作。
在第三层以下还可以有第四、五、六等更详细的属于各企业所特有的流程描述层次,这些层次中的流程定义不包括在S COR模型中。
SCOR模型的第一层描述了五个基本流程:计划(Plan),采购(Source),生产(Make),发运(Deliver)和退货(Return)。
它定义了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范围和内容,并确定了企业竞争性能目标的基础。
2。
技术支柱实现SCM有两大技术支柱:集成(Integration)和协同(Coord ination).而供应链的协同功能则以3项技术为基础:1)现代的信息和通讯技术;2)过程标定(基准)——以行业最佳实践企业的运行效果为基准模板,实施供应链改造的后来者向这个模板看齐;3)高级计划与排产技术(AdvancedPlanningandScheduling,APS)。
A PS能够统一协调企业间的长、中、近期的计划,是SCM的核心。
APS的核心基于长期证明的数学算法或解决方案.但APS所采用的并不是单一的技术,具体应用的算法(诸如线性规划、整数混合规划、推理、约束理论以及模拟等等)视需要解决问题的类型而定.APS 从ERP系统下载数据到专用服务器上做常驻内存的处理,实现计划的反复运算或对可选方案进行评估,直至得到可行的或基本上可获利的计划或进度表.3。
物流信息资源整合模式探讨
![物流信息资源整合模式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c7053076c85ec3a87c2c549.png)
i o a in r s u c s v ld n e r to I t e pe ai n, t e o u c s i a fe tv l ln p n n f m n r t e o r e ai i tg ain. n h o r to o he k y f s c e s s t e f ci ey i k u a d i — f r ai n s a e bewe n h t d l. o m to h t e t e wo mo e s r Ke r s: lg sis i o ai n;r s ure n e a in; i e a in y wo d o itc n r to f m e o c s i t g to r ntg to mo e r d
C IZ ijn U h-u ,WAN ijn G L-u
(h i h agTa sott n A m n t t eO i ,S iah a g0 0 8 ,C i ) S ia u n rnpr i d iir i fc jz ao sav e h i un 50 1 hn jz a
Abs r c : Ai n a t e n o ma in e o r e o h lg sis y t m , pu tn f r r a ta t mi g t h if r t r s u c s f t e o itc s se o ti g o wa d ne w meh d to
l 物 流 信 息 资 源 整 合 的 概 念 与 本质 1 物 流 信 息 资 源 整 合 的 概 念 . 1
的行 为 。
本文讨 论 的物流 信息 资源 主 要是 指软件 中所 有与 物流活 动有 关 的信 息 ,包 括 运 作 资 源 的信 息 、客户资 源 的信 息等 等 。
请阐述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请阐述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16e2eb0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1.png)
请阐述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一、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
物流信息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通信网络:这是信息系统的基础,可以使不同组织或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流畅顺畅;
2.信息管理系统:这是物流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以收集、储存和管理物流信息,主要解决信息收集和存储方面的问题;
3.信息分析处理包括数据库管理、数据挖掘、统计对比和模型建立等,用于对所获得的物流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作出合理的结论以及建立良好的模型,以便更好地提高物流管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
1.监测和规划:物流信息系统主要负责实时监测物流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效率,包括将物流信息实时采集、整理输入信息系统,并能根据物流信息给出良好的预估建议、规划建议和预测参考。
2.流程认证:物流信息系统还能用于验证物流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正确性及效率,核实物流的收支状况及总体运行情况,
以此来保障物流过程的正规性及高效性,提高运行效率。
3.信息储存: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将收集的物流数据进行储存,以便未来查询及分析参考。
4.调度协调:物流信息系统还可以用于物流调度管理的协调,即根据不同客户需求分配适当的车辆,实现客户货物调度及订单配送等。
物流信息系统作为物流公司存在的最重要要素,对于物流公司实现高效管理和优质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
只有搭建良好的物流信息系统,物流公司才能拥有更强的可控性,永不枯竭地满足客户的期望。
第5章物流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第5章物流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d4637f05b9f3f90f77c61b36.png)
5.2.2 物流信息系统层次结构设计原理
(1)可得性 (2)精确性 (3)及时性 (4)异常情况的识别 (5)灵活性 (6)适当形式化的报告
5.2.3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图5-2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5.2.4 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主要由仓储、运 输、配送、企业供应链系统等专业物流 信息系统,海关、商检、交通等为物流 业提供保障和服务的共享性信息服务系 统,以及口岸、专业市场等重要物流集 散地的信息系统几部分组成。如表5-2所 示。
第5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功
能结构和体系结构。 重点掌握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结构及主
要功能。 一般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 学会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选择最佳的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5.1 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
从系统的观点,构成物流信息系统的主 要组成要素有硬件、软件、信息资源、 相关人员及企业管理制度与规范等。如 表5-1所示。
文字处理软件用于输入、存储、修改、编辑、 打印文字材料等,如WORD、WPS等。
(2)信息管理软件
(3)辅助设计软件
辅助设计软件用于高效地绘制、修改物流工程 图纸,进行设计中的常规计算,帮助人寻求好 的设计方案。
(4)实时控制软件
实时控制软件用于随时收集生产装置、物流工 具等的运行状态信息,以此为依据按预定的方 案实施自动或半自动控制,保证安全、准确地 完成任务。
5.1.5 物流管理思想、观念、制度与规范
在物流系统中,涉及的管理思想很多,比如,供应链 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思想和策略就包括有效资源配 送、全球后勤系统、第三方物流系统、推迟化策略、 战略渠道设计等。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2d13724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d.png)
确定型库存模型 独立需求库 存控制模型
随机型库存模型
周期性检查模型:
周期性检查模型有6种: 不允许缺货 瞬时到货
延时到货
允许缺货
瞬时到货 延时到货
实行补货
瞬时到货 延时到货
连续性检查模型
连续性库存检查模型分6种: 不允许缺货、瞬时到货型; 不允许缺货、延时到货型; 允许缺货、瞬时到货型; 允许缺货、延时到货型; 补货、瞬时到货型; 补货、延时到货型。
【例4-3】某企业物流部的销售物流系统经常 通过广告宣传本企业产品,收到不错的效果。
当广告费增加的时候,往往销售额成正比例递增,线条①;当某产品广告费 用达到一定额度后,销售额不一定随之增加,而是出现一个平台期,线条②; 每种产品必然有一个最佳广告费用,即最佳广告宣传额度。超出这个额度, 宣传过量,反而会适得其反,使销售额下降,线条③。
二、建立物流系统模型的原则
①准确性,模型必须反映现实系统的本质规律,合乎科学 根据,合乎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
②可靠性,模型必须反映事物的本质,且有一定的精度。 ③简明性,模型的表达式应明确、简单、抓住本质。 ④实用性,使模型标准化、规范化,尽量采用已有模型。 ⑤反馈性,建模时要注意灵敏问题,即留心哪些参数或变
其中C表示总运输费用,求出C的最小值点的坐 标x,y,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二)统计分析法
对系统内结构和特性不很清楚,但已有或 通过实验获得了系统功能的有关数据,可通过 数据分析建立数学模型。
(三)实验分析法
对系统内部结构和特性不很清楚,但可对 系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发现矛盾、分析 矛盾,确定关键变量及参变量,建立一个初步 实验模型,并一步步改进。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ppt课件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27084c783e0912a2162a33.png)
ppt课件
2
1.系统: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 单元(子系统)之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完 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
ppt课件
3
2.系统的模式
干扰 输入 输出
转换处理
反馈
环境
系统三要素:输入、处理、输出
ppt课件 4
3.系统的结构与特点
研究组成系统的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是研究 系统的中心问题,也是分析和改善系统的关键。
ppt课件
17
10、物流系统工程的程序
物流系统工程结构图
ppt课件 18
11、物流工程技术
(一)物流系统分解技术 将复杂的物流大系统分解成若干相对简单的子系 统,再根据大系统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不断协调各 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达到物流系统的费用省、 服务好、效益高的总目标。
ppt课件
19
(二)物流系统仿真技术 通过实验来求解问题的技术,比较真实的描 述系统的运行、演变以及发展过程。 (三)物流系统的最优化技术 对众多的物流方案进行研究,从中选择一 个最优的方案。 (四)物流系统网络技术 合理设计网络问题,以网络分析为主要内容, 以电子计算机为先进手段来经营和管理物流 活动。
ppt课件
37
(2)形象模型 形象模型分为模拟模型和实物模型。前 者的特点是具有物理结构,故又称物理模 型。
ppt课件
38
3、系统建模的一般过程
概念化 用信息载体描述
现实系统
反馈
信息
反馈
模型
模型化的过程是对现实系统进行分析和观察,通 过概念化获取信息,这是对系统的认识过程。对获 取的信息经加工、处理,进一步深化认识后抽象出 模型并用确定的形式进行描述,这是提高认识的过 程。由于对系统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因此模型化 的过程是认识——提高——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
第三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ad419355be23482fb4da4cad.png)
(1)以解决组织所面临的问题为目的。 (2)以数据库和数据处理为基础。 (3)能够向组织的各层次、各部门提供 所需的信息。
第三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节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一、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到三个技术领域: (1)计算机技术包括软件、硬件、算法和程序设计等; (2)通信技术包括各种网络设备、网络构成、网络协议以及 软件等; (3)信息技术包括对信息的提取、收集、分析、表示和系统 设计开发的各种技术。
信息系统结构示意图(^_^)
输 入
客户与 供应链 企业经 营战略 公 信 共 息 企 员 业 工
数据来源 数 据 管 理
数据存取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
输 出
各种报表
分析结果
单据及其他
分析、计划、执行、控制
2.管理信息的概念(^_^)
• (1)、管理信息
– 定义 管理信息(management information)是组织在管理 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经过加工处理后,对组织的决策 产生影响的各种数据的总称。 – 作用
• 是管理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有利于系统目标的设立。 • 是组织和控制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各个管理环节的纽带, 对系统目标实现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 是提高管理效益的关键,对组织资源作出合理安排。
– 表现形式
管理信息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报告、报表、表格、单据等。
(2)管理信息的特征(^_^)
• 管理信息除具有信息的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 –目的性:与特定组织目标和管理过程相关联。 –时间性:管理信息具有时间性,其价值随时间变 化。 –有效性:反映客观事物的状态及其变化规律,并为 管理所用。 –不完全性:认识无穷尽,需求有目的。 –层次性:不同层次的管理信息具有不同特点。 –管理信息一般分为战略层信息、战术层信息和作 业层信息。在不同层次,信息的内容、来源、精 度、加工方法、使用频率、保密程度等方面都不 相同。
物流信息系统李荣情模型1-5
![物流信息系统李荣情模型1-5](https://img.taocdn.com/s3/m/8a293aaaf121dd36a32d8226.png)
模型五1 模型描述✧发生器产生三种临时实体,服从整数均匀分布,类型值分别为1、2、3,颜色分别为红色、绿色和蓝色,进入暂存区1;✧接着进入分拣传送带自动分拣,分拣传送带分为两段,每段长度为10;✧蓝色临时实体3从分拣传送带的出口点5处被分拣进入传送带1,而后进入暂存区2;✧绿色临时实体2从分拣传送带的出口点10处被分拣进入传送带2,而后进入暂存区3;✧红色临时实体1从分拣传送带的出口点20处被分拣直接进入暂存区4;2 模型布局3 功能实现和参数设定(1)连接发生器 > 暂存区1 > 分拣传送带——顺次进行“A”连接;分拣传送带分别与传送带1、传送带2和暂存区4——“A”连接;传送带1与暂存区2——“A”连接;传送带2与暂存区3——“A”连接。
(2)参数设定◆a:临时实体类型和颜色的设定双击打开“发生器”的属性窗口,在“触发器”选项卡的“创建触发”下添加——设置临时实体类型:临时实体item临时实体类型:duniform(1,3)——根据临时实体类型值设置颜色值:getitemtype(item)Cases:case 1: colorred(item);break;case 2: colorgreen(item);break;case 3: colorblue(item);break;default: colorarray(item, value);break;单击“确定”关闭窗口◆b:临时实体流向的设定所有实体流向均选择默认流向不变,即发送至“第一个可用端口”(分拣传送带除外)◆c:分拣流向的设定双击打开“分拣传送带”属性窗口修改输出端口的输出点依次为“5”“10”和“20”,如图5.1:图5.1:分拣传送带输出端口参数的设定在“发送条件”下拉菜单中选择——按端口:case 1: return getitemtype(item) == 3;case 2: return getitemtype(item) == 2;case 3: return 1;default: return 1;单击“确定”关闭窗口,“重置”——“保存”——“运行“模型六1 模型描述✧发生器产生两种临时实体,服从整数均匀分布,类型值分别为1、2,颜色分别为绿色和蓝色;✧操作员1将绿色的临时实体1搬运到处理器1上,加工时间为10,而后进入暂存区1,处理器1加工结束后等待时间为10,而后继续加工;✧将蓝色的临时实体2搬运到处理器2上,加工时间为5,而后进入暂存区1,处理器2加工结束后等待时间为5,而后继续加工。
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e45c894aa00b52acfc7cadb.png)
物流信息系统张丽青第一章概述一.信息1.信息是指能够反映事物内涵的知识、资料、情报、图像、数据、文件、语言、声音等。
信息是事物的内容、形式及其发展变化的反映。
2.信息的特征:客观性,时效性,共享性,不对称性,价值性,传递性二.物流信息1.是指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2.物流信息的分类(1)根据物流信息的来源划分,物流信息分为物流系统内信息和物流系统外信息两个方面。
(2)根据物流的功能划分,物流信息分为计划信息、控制及作业信息、统计信息和支持信息等。
(3)根据管理层次的划分,物流信息分为操作管理信息、知识管理信息、战术管理信息和战略管理信息。
3.物流信息的特点(1)分布性。
(2)动态性。
(3)复杂性。
4.物流信息的作用物流信息是伴随着物流活动的发生而产生的,贯穿于物流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在物流活动中起着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物流信息有助于物流活动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衔接。
(2)物流信息有助于物流活动各环节之间的协调与控制。
(3)物流信息有助于物流管理和决策水平的提高。
三.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四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伴随、共同支撑流通活动的整体。
在这“四流”之间,商流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起点,也可以说是后“三流”的前提。
一般来说,没有商流就没有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反过来,没有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匹配和支撑,商流也不可能达到目的。
四.物流信息技术1.物流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数据交换、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标签技术、信息交换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Web技术、条形码与射频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等。
2.物流信息系统(LogisticsInformationSystem)是根据物流管理运作的需要,在管理信息系统(MIS)基础上形成的物流系统信息资源管理、协调系统。
从本质上讲,物流信息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流,将各种物流活动与某个一体化过程连接在一起的通道。
物流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https://img.taocdn.com/s3/m/22f02f4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a.png)
2、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数据处理平台 提供系统数据级的技术支持,包括: 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EDI数据交换系统等。
三、物流业信息化建设
2、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综合数据管理系统 综合数据管理系统(IDS):提供对整个信息平台的综合数据信息管理的技术支持,包括: 用户管理; 权限管理; 安全管理 数据库管理等。
二、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
6、物流设备跟踪和控制技术的应用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一种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由于具有全球性、实时性、全天候、连续、快速、高精度等特点,在物流运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物流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二、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
三、物流业信息化建设
一、物流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一、物流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1、物流信息化的基本概念(3)物流信息化要素 构成物流信息化的主要元素。主要包括信息化政策法规、信息化标准规范、信息技术、物流信息基础设施、物流信息资源、信息化物流装备和物流信息化人才等。
一、物流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应用系统层
电子采购系统
三、物流业信息化建设
2、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1)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运营模式 物流信息平台可实行会员制,会员制可以享受周到的服务:如分个人会员、企业会员,企业会员又分为免费会员、收费会员.收费会员又分为一般会员、黄金会员。 它的主要功能可分为面向企业界和面向非会员企业用户两个相互关联的区域。针对会员企业的服务有:◇ 提供快捷、实时的行业新闻、行业动态、行业科技发展信息及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各方面信息;◇ 为会员企业提供形象展示广告、物流服务的详细介绍;◇ 为企业在平台上发布招商引资信息、项目招标投标等;◇为会员企业的供需信息进行交易的搜索、撮合和自助式采购。
物流信息管理 第2版教学课件第4章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管理 第2版教学课件第4章物流信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ea47aa8f01dc281e43af072.png)
信息系统的一般结构
◎ 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
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是从其功能角度来描述的,是指各功能子系统的联合体。根据组织的 业务活动和管理层次,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基于组织业务功能的信息系统结构。 组织的业务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信息系统支 持着组织机构的各种功能子系统,与组织的业务功能平行地开发出各信息子系统,形成 了基于组织业务功能的信息系统结构。 (2)基于组织管理功能的信息系统结构。信息系统是为组织管理提供信息支持服务的, 这意味着信息系统的结构也可以按组织管理活动的层次来划分。组织的管理活动一般分 为三个层次,即作业控制层、管理监督层和战略规划层,每一层次的管理决策功能和信 息需求各不相同(见表4-1)。相应地信息系统的结构也可分为作业控制子系统、管理监督 子系统和战略规划子系统。
入库作业管理 货物库内管理 出库作业管理 仓储成本控制
实现的功能描述
包括系统的基本或公用的信息资料查询,如区域地理信息、物 流服务价格信息、客户资料及仓储中仓位资料、各种历史或当 前的报表资料等
客户可浏览3PL组织提供的物流服务,并通过各种方式(如互联 网)把托运或托管的货物清单送到市场部门,市场部人员对订 单进行处理,如审核客户信用度,并进行物流服务的任务分派 或查询等
◎ 遵循原则
可得性 及时性
精确性 灵活性
适当格式化
◎ 物流信息系统的特征
物流信息系统的特征除了具有信息系统的一般特性,比如系统的整体性、 层次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之外,还具有以下一些自身的特征:
(1)主要为物流管理服务 (2)适应性和易用性 (3)信息与管理互为依存 (4)物流信息系统是一个面向管理的人机系统 (5)数据库系统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是指使用数据库技术将数据有效地组织 在相关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以实现快速的信息处理及信息共享。 (6)分布式数据处理特征。企业的物流管理活动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地点,这就 要求物流信息系统应该是分布式的。
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3e5693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7.png)
物流信息系统第一章传统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PD),“实物分配”/“货物分配”,是在连接生产和消费间对物资履行保管、运输、装卸、包装、加工等功能,以及作为控制这些功能后援的信息功能,在物资销售中起桥梁作用。
现代物流:Logistics,“后勤”,包含实物、服务、信息。
表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现代物流是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和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的综合服务系统。
信息:现实世界中事物或状态的反映。
分类(一次信息:事件原始记录。
二次信息:一次信息加工处理后得到的信息。
三次信息:系统地组织、压缩和分析一次和二次信息的结果。
)特征:客观性、普遍性、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层次性、可存储性、依附性、可传输性、可扩散性、可加工性、可再现性。
功能(认识客体的中介、人类思维的材料、科学决策的依据、有效控制的灵魂、系统秩序的保证、社会发展的资源)数据::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属性以及相互关系的任务字符、数字和图形。
物流信息:狭义: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
广义:不仅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而且包括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
分类:订货、库存、生产指示、发货、物流管理信息。
作用:物流系统整体的中枢神经。
物流系统变革的决定因素。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组成部分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综合体。
特点: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
一般模型:输入—处理—输出物流系统(LS)):进行物流运作、调控及物流信息管理的系统。
组成(物流作业系统:物流运作与调控。
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管理。
)目的(3S1L):速度speed,安全safety,可靠surely,低费用low信息系统(IS):由人、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则组成的集成化系统。
金字塔形结构(最底层:数据处理信息系统、第二层次:辅助管理信息系统、第三层次:战术决策信息系统、最高层:战略决策信息系统)基本功能:数据收集和输入、数据存储、数据加工处理、数据传输、信息输出。
物流信息系统规划与分析
![物流信息系统规划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f40455f46527d3240ce03d.png)
直接操作系统的用户 企业内部用户 直接使用系统信息的用户
间接使用系统信息的用户
用户 上级部门 下属企业或公司 企业外部用户 银行、税务、保险等 主要客户
5.2.2 初步调查
5.2 物流信息系统规划的步骤
1)系统调查的类型: 初步调查——详细调查——补充调查 2)初步调查的目的: 调查的目的依企业不同而各异。
所谓数据类就是指支持业务过程所必须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数据。例如,记账凭 证数据包括了凭证号、借方科目、贷方科目、金额等。一个系统中存在着许多数 据类,如顾客、 产品、 合同、库存等。数据类是根据业务过程来划分的,即分别 从各项业务过程的角度将与它有关的输入输出数据按逻辑相关性整理出来归纳成 数据类.
物流信息系统规划与分析
系统总体规划概述
.1 系统总体规划阶段的目标和工作任务
1. 系统总体规划阶段的总体目标
系统规划是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它的总目标,就 是从整个企业的发展战略出发,制定出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的长期发 展建设方案,规划系统的目标范围、功能结构、开发进度、投资规模、 主要信息技术、参加人员和组织保证,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并进行 项目开发的可行性论证。总体规划的重点是确定系统目标、总体结构 和子系统的划分。
例:某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为: (1)建立一个具有市场、销售、经营、资金、成本、物资运输功能的面向全企 业的物流信息系统。 (2)该系统为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提供各种报表和计。 (3)该系统使用同一套数据库,具有数据的一致性。 (4)具有优化管理功能,包括计划、市场预测和财务预测等。 (5)留有与其它系统的接口,以便扩大系统的功能。
A. B. C. D. E. 分析用户信息处理需求; 分析组织的现状、环境条件、功能; 业务流程分析; 数据分析; 系统改进方案与新系统逻辑方案分析。
顺丰物流信息系统分析
![顺丰物流信息系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a6ca8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0.png)
顺丰速递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一、顺丰企业信息系统概况在SF,支撑着快递业务正常运作的信息系统多达40余个,相关IT规章制度达数百项,1T应用流程超过一百个,全职IT人员近300人的资讯科技本部承当着为SF掌管IT系统的重任。
SF快递信息系统种类大体分为四个方面:1、营运类业务信息系统。
面向对象为营运本部用户,通过此类系统可对SF全网的营运业务做出有效的调度配置和管理。
2、客服类业务信息系统。
面向对象为客户效劳部门及其全国呼叫中心,通过与顾客的信息交流互动,实现SF的快速及时效劳。
3、管理报表类信息系统。
面向对象为综合本部、公共事务本部、财务本部、人力资源本部等相关部门,将其业务规划、管理方案、月度数据、日常工作信息汇总表等资料形成电子单据,统一制度标准,及时实现管理政令的上传下达,并以清晰规的形式完善报表考核制度。
4、综合类信息系统。
此类管理系统涉及到营运、客服、管理报表的三项业务类系统整合,是对前三类管理系统的业务统一合并,同时也是对前三类管理系统的有效补充。
多个业务管理系统整合统一化、集中平台化管理是SF关注的开展重点,而综合类管理系统的研发就是做为此需求的起步。
同时,前三类管理系统中必然存在个性化、局部细化、需要多部门协力解决的业务管理需求,此时单一种类的业务管理系统就凸显出缺乏性,而统一归并于综合类管理系统中进展解决,就能够表达多种类系统整合的优势,提高协同工作处理的效率。
二、系统开发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2.1系统开发必要性快递业务有两个根本的特点,一个是快件运转的速度快,另外一个特点是对快件进展全程跟踪为用户提供效劳。
业务之所以能快速运转,能在最短的时间为用户提点对点的效劳,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有强大的信息系统做支撑,而且信息流必须领先于实物流。
实物流在运转的过程中,信息系统如果不能对下一个环节提供前置信息,下一个环节就很难及时有效地调配资源,如调配航空资源,车辆等运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源为实物流流向下一个环节做好准备。
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beae3f10242a8956bece4d5.png)
物流系统
作为系统管理的一般原则是:不仅关注单个变量,而是关注多个 变量作为一个整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管理系统目标是使整体的有效运行而不仅仅关注某一个组成部分 。系统观念是物流管理中一个关键的概念。
Change Lives, Change The World.
物流系统概念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物流管理系统也从简单的方式 迅速向自动化管理演变,其主要标志是自动物流设备,如自动导引车 (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存储、提取系统(AS/RSAutomated storage/retrieve system)、空中单轨自动车(SKY-RAVRail automated vehicle)、堆垛机(Stacker crane)等,及物流计算机 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出现。物流系统的主要目标在于追求时间和空间效 益。 物流系统 是由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物流各要素之间是存在有机联系 的综合体。 物流系统主要受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的要素影响,使物流系统整体 构成十分复杂,其外部存在过多的不确定因素,其内部存在着相互依 赖的物流功能因素。 物流系统的成功要素是使物流系统整体优化以及合理化,并服从或改 善社会大系统的环境。
Change Lives, Change The World.
目的
建立物流系统的目的主要是实现了物流系统合理化,获得宏观和微观 两个效益。进行物流系统管理。 物流系统的宏观经济效益是指一个物流系统的建立对全社会经济效 益的影响。其直接表现形式是这一物流系统如果作为一个子系统来看 待它,就是对整个社会流通及全部国民经济效益的影响。 物流系统的微观经济效益 是指物流系统本身在运行后所获得的企业 效益。其直接表现形式是通过有效地组织“物”的流动,并提高客户服 务的同时降低物流运营成本。 物流系统管理的五个重要方面 1.物流系统管理的关键是关注输出的“结果” 2.物流系统要素之间必须按照顺序进行管理 3.物流系统操作和过程必须在有需要的时候 4.物流系统管理受空间因素的约束 5.物流系统各要素之间实行权衡管理
物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物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e45563ba0d4a7302763a9a.png)
课题设计(论文)设计题目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完成日期2014年6月29日物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课题指导老师:朱晓峰课题小组成员:孙伟烨冒玉新沈杰祝铭张文哲物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摘要21世纪企业的竞争逐渐转向物流服务的竞争,物流也从不被人重视的角落提升到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高度上来。
我国现阶段的物流究竟发展到何种水平是各个企业非常重视的问题,据有关研究表明:一方面宏观状况社会物流总值大幅增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而如今快递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可以说,现在人人都离不开物流,人人都需要物流。
通过走访询问与观察,了解南京物流市场的现状,了解被服务群体对于物流的态度和意见。
当前,一个完备,全面,高效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所以,我们课题小组选择了该课题作为研究对象。
详见论文正文。
关键字: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高效,完备。
目录选题报告 (1)系统开发计划 (8)系统开发必要性 (12)可行性分析报告 (17)可行性分析 (19)进度分析 (21)系统分析说明书 (22)系统设计说明书 (30)1选题报告1.1选题依据:21世纪企业的竞争逐渐转向物流服务的竞争,物流也从不被人重视的角落提升到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高度上来。
我国现阶段的物流究竟发展到何种水平是各个企业非常重视的问题,据有关研究表明:一方面宏观状况社会物流总值大幅增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而如今快递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可以说,现在人人都离不开物流,人人都需要物流。
开发方向:当前,一个完备,全面,高效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所以,我们课题小组选择了该课题作为研究对象。
1.2系统调查表:(1).调查目的通过走访询问与观察,了解南京物流市场的现状,了解被服务群体对于物流的态度和意见。
第七章 物流信息系统
![第七章 物流信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9ee150f4700abb68a982fbe9.png)
交易系统
图6-1 物流信息的功能
交易系统:是用于启动和记录个别的物流活动的最基
本的层次。交易活动包括记录订货内容、安排存货任务、 作业程序选择、装船、定价、开发票以及消费者查询等。 管理控制:要求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功能评估和报告上。 决策分析:主要把精力集中在决策应用上,协助管理 人员鉴别、评估和比较物流战略和策略上的可选方案。 制定战略规划:主要精力集中在信息支持上,以期开
– 第四,互联网的发展大大地增强了信息的传输与交换 ,促进了买卖双方的合作,并且重新定义了供应链中 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
一、物流信息系统功能
物流信息系统:是把各种物流活动与某个整 合过程连接在一起的通道。整合过程应建立在 四个功能层次上:
– 交易系统 – 管理控制 – 决策分析
– 制定战略规划
制定战略 规划
立发货和计划
· 信用检查 · 存货可得 性 · 订货确认 · 订货修改 · 订货定价 · 订货状况 询问 · 价格和折 扣附加条件 · 促销检查 · 重新分配 订货源 · 退货处理 · 服务管理
· 发放总订货
· 核实装船
· 功能衡量
· 需求通信
· 接收约定清单 · 供应商历史
· 服务目标 定义
一、计划/协调
制造需求(manufacturing requirements):对生 产资源计划作出安排,并试图在物料管理系统内逐日解决 因原材料短缺或者日生产能力限制而产生的瓶颈问题。 –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
主生产计划用于确定每周或每天的生产和机器设备的安排。
· 战略联盟形成 · 能力和机会的 开发和提炼 · 集中的/以利润为 基础的顾客服务分析 · 车辆工作日常安排 · 库存水平控制及管理 · 网络/设施选址及整合 · 与第三方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