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观后感
观看苏轼《赤壁赋》个人观后感5篇
观看苏轼《赤壁赋》个人观后感5篇观看苏轼《赤壁赋》个人观后感1暑假,一直教我们《论语》的宋老师又带着我们学习了《赤壁赋》。
我喜欢这篇文章,它讲述的是苏轼与朋友在赤壁游玩之事,全文十分流畅,读起来特别舒服。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以前我们还学过他的《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晓景》和《赠刘景文》等诗。
《上下五千年》中讲到苏轼多才多艺,一生留下来四千多首诗,他还是个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和很有成就的画家。
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夜里,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约了几个朋友乘着小船,来到长江边上的赤壁。
他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赤壁赋》。
我觉得文中的景色描写很好:“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短短几句话,概括出了周围的一切景象,使读者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语句长短结合,朗朗上口。
文章结尾时,讲到了世间万物各有主宰,如果不是属于自己所有的,即使一丝一毫也不能占为己有。
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和耳朵听到的声音、眼睛看到的美景,这些都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取用它们是没有禁止的,而且永远享用不完。
这些话给我的启示是,“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未取”——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体会到“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才能倍感“造物者之无尽藏”之美好,才会更加珍惜生命,去学习无穷尽的知识这样才无悔自己的一生!观看苏轼《赤壁赋》个人观后感2想象一下:你一个人在大街上行走,你刚得知你高考失利,又接到男朋友的电话要和你分手,家里的钥匙又丢了。
你独自在茫茫的夜色里徘徊,无家可归。
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你看到的月亮还会皎洁吗?你看到的湖面还会平静吗?你感觉到的清风还清爽吗?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此是的东坡不是一个春风得意,有着"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兴致的人,他现在正经历着人生的艰难时期,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定风波的观后感
定风波的观后感最近看了苏轼的《定风波》,心里那叫一个感慨万千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在这首词里展现出来的那种豁达和洒脱,真的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就想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件小事。
那时候我刚参加工作不久,被分配到一个项目组里。
这个项目的任务重、时间紧,而且客户要求特别高,简直就是个烫手山芋。
记得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我们项目组的几个人都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整个房间里只有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的叹气声。
我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图表,感觉脑袋都要炸了。
就在这时,领导突然走进来,说要提前检查我们的工作进度。
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负责的那部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领导走到我的工位旁,看了看我的电脑屏幕,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他开始质问我为什么进度这么慢,是不是工作态度有问题。
我当时又紧张又委屈,想解释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同事们都默默地看着我,那种氛围别提多压抑了。
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暴风雨中被吹得东倒西歪的小草,完全不知所措。
回到家后,我心情特别低落,饭也吃不下,就躺在床上发呆。
我不停地问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这份工作,是不是自己太无能了。
但是,当我冷静下来,我想起了苏轼的《定风波》。
苏轼在面对人生的风雨时,能够那么淡定,那么从容,我这一点小小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告诉自己,不能就这样被打倒,不能因为别人的几句批评就否定自己。
周一上班的时候,我调整好了心态,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我不再去想领导的批评,不再去在意同事们的眼光,只是专注于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遇到问题,我就主动向同事请教,加班加点地去解决。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终于把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顺利完成了,而且质量还不错。
领导也对我的表现给予了肯定,那一刻,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经历真的让我成长了很多。
就像苏轼在词中说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雨,但是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坚定的心,不害怕,不退缩,就一定能够走过那些艰难的时刻。
苏东坡传个人观后感300字7篇
苏东坡传个人观后感300字7篇苏东坡传个人观后感300字范文1读完《苏东坡传》,我知道了苏东坡之所以被人们记住,是因为他那乐观的心态,就算太苦太累,他也总能在苦中品甜,在累中放松自己.苏东坡在一生中大量地写诗写词,诗.词的每一句话都是苏东坡的感情.比如:苏东坡的弟弟子由,子由住的房子又小又矮,苏东坡常常对弟弟高大取笑,写下两句: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大头.这两句的意思是这样的,经常吟诵诗句,忽然一抬头,头撞在了头顶的墙上.苏东坡的一生被称为风雨人生,他经常被赶到偏远的小城市,做一个小地方官.他被赶到一个地方,他就跟那里的人和平相处,帮助别人,同时也些出了许多美妙的诗句.苏东坡在哪,别人就因为他的存在赶到幸福.他的快乐能感染身边的每个人.当他要离开莫个地方时,那里的村民都会依依不舍.我们应该学习他乐观的心态,无私奉献,理解他人的美好的品质!苏东坡传个人观后感300字范文2中国自古以来评价一位文人,首先看的并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坏,也就是他的人格.一个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所以,一个人的人格可以说是他的名气的骨干.苏东坡所处的时代与现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历代为人们所称颂,可谓家喻户晓.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与他的人格魅力不无关系.苏东坡的人格虽然复杂多面,然而我认为也可以用〝浩然之气〞四个字来概括.所谓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之气,也就是人世间的正气.苏东坡即具有此种〝浩然之气〞,它致大致刚,激烈冲动,不可抑制,这种力量若辅以正义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一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侍儿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唯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连胜称是.〝不合时宜〞正是苏东坡那坚执性格的体现.苏东坡坚执的性格集中表现在了他的宦海生涯之中,那是他性格中最坚硬的一部分,正如暴风雨中的海燕,暴风雨越是猛烈,他就越是要激越地怒吼,高傲地飞翔.苏东坡传个人观后感300字范文3苏东坡传书的作者林语堂,也是我一直非常喜爱的作家之一.他在《京华烟云》里塑造的姚思安和姚木兰这对父女,也是中华文化中道家思想的践行者.在传记中,林语堂对苏东坡给予了无上的赞誉.作为一个喜欢苏东坡的读者,读到这样的书,自然如遇知己.不过也正是由于他对苏东坡的欣赏,所以对当时另一位政治名人王安石,书中散发出强烈的厌恶感.甚至将一篇攻击王安石的伪作《辩奸论》算在苏东坡的父亲苏辙身上,连王安石的怪癖性格,也都成了他做作以博取名声的罪名.我对王安石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但对于改革者,无论其最终结果如何,我都认为,至少他是时代的勇者.但是,我很佩服苏东坡.第一是因为他为人非常乐观.他经常被贬到这贬到那,但他从来没有一次愁眉苦脸过,总是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个人.第二是因为他作诗根本不用去苦心收集资料,只要遇到一点小事,他都能挥笔写出一首诗来.而且他的诗永远是那么清新.同时我也特别同情他.一个人被贬到一个又一个地方,这一刻不知道下一刻的命运.就连最后死也是死在被贬的路上.可真够可怜的.苏东坡传个人观后感300字范文4读了《苏东坡传》后,我觉的他是一个乐天派,什么事都能开心面对.他还是百姓的朋友,一个诗人.一个酒仙.一个小丑.一个大文学家……苏东坡虽然曾经度过一段风雨人生,但是他却很开心的度过,这一生没有一点怨言.不管在哪,他都很开心.不管他走到哪,哪里的百姓都很开心,他都能和百姓成为朋友.到哪都开心.他有一个大缺点,就是爱说实话,不管皇帝怎么罚他,不管责任在不在于他,他都没有半点儿理由为自己辩解.当时的皇帝很无能,国家都治理不好.而苏东坡却令人刮目相看.他令我敬佩,他的所做所为我们都看在眼里.他有一颗博大的.心.有一个故事: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度步,他问侍儿们一个问题:〝我肚子里藏了些什么?〞侍儿们纷纷说:满腹文章,都是识见.唯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连连称是.这就是苏东坡的不合适的表现.然而这又是文豪的可爱之处.苏东坡传个人观后感300字范文5在这个寒假里,侯老师为我们推荐了了一本书,叫《苏东坡传》,并且还要写读后感.开始,我很抱怨,推荐读书怎么还送他篇读后感啊!可我一读这本书,我就放不下手来了!我很敬仰苏东坡,因为他乐观豁达的性格.〝成也其诗,败也其诗.〞用在苏东坡身上在也合适本.不过了.〝乌台诗案〞让我不禁感叹:〝天才往往是被人嫉妒的,要不是苏东坡太有才华,锋芒太露,原来与他为友的人也不会转而排挤他,他也不会落的多次被贬到外地去.好在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没有郁郁寡欢,而是随遇而安.在密州,他写出了公认为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那动人的词句和奇美的意境至今长盛不衰而在他晚年生出之地,岭南蛮荒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坐岭南人〞也正是苏东坡明朗豁达的心境的写照.我敬佩苏东坡的才华.乐观.豁达的性格和他的浩然之气,苏东坡虽然死了,但他的诗词.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了人们心中.正如林语堂所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苏东坡的浩然之气,也将入他的诗词一样永留千古.苏东坡传个人观后感300字范文6《苏东坡传》是学者林语堂先生的所作,该书以文献资料为基础讲诉了东坡颠沛流离又充满潇洒传奇的一生.提起东坡,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大多带着亲切会心一笑,随口都能吟上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或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东坡的作品之中无不流露出他至真至诚的本性,诙谐而有趣,文字间莫不真笃而诚恳,完全发乎内心.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的诗篇传颂至今,广为人知.李白潇洒自如,从心所欲,遨游天地之间,不为凡尘琐事羁绊;杜甫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沉浮官场争斗,终身郁郁寡欢.李杜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或太过不羁洒脱,或太过忧愁苦闷,只选其一,未免太过单一.而东坡恰好将这两者合二为一,他的一生既忧且乐,美痛兼具,此乃真正的快意人生.苏轼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文学.书法.绘画等各方面皆有很高的造诣.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词作上与同为豪放派的辛弃疾,并称〝苏辛〞;诗作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理念.苏东坡传个人观后感300字范文7在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可谓是几千年来才一出的奇人,他曾这样评价文坛的巨子:〝李白,一个文坛上的流星,在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后,而自行燃烧消灭,正与雪莱.拜伦相似.杜甫则酷似弥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变得尖酸刻薄.〞纵观苏轼的一生,在才华毕露的背后,几度升迁的辛酸却只有他独自品尝.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至于王安石的变法究竟是对是错,我们暂且不管,但要和当朝的得宠人物.位高权重的宰相相逆而行,用一颗博大的心斗那种善于剪除异己,心胸狭窄的小人,在封建的宋朝,也许真的是需要一番勇气的.类比苏子由——苏东坡的同胞亲弟,在才华上,可能不及苏轼的十分之一,更或是百分之一.但是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当当,官职也扶摇直上,最终也能够安享晚年.说到底,在于苏轼面对邪恶,面对错误,有敢于提出.敢于批评的态度.也许富贵荣华.安宠荣辱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己的私欲,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人生,他的奋斗目标是定位在百姓身上的,他的双眼,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愉悦或是疾苦.只要他认为变法脱离了实际,与救百姓于水火发生了抵触,他就要反对到底,甚至于在他管辖的州府里,这些所谓的强国措施他概不搭理.苏东坡传个人观后感300字范文。
看完苏轼的一生观后感
看完苏轼的一生观后感苏轼啊,那可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
看完关于他一生的讲述后,我真是感触满满,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
苏轼的一生,那叫一个波澜壮阔。
他年少成名,才华就像那决堤的江水,挡都挡不住。
我就想啊,他怎么就那么聪明呢?那些诗词文章,就像从他心里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似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词写得,每次读起来都感觉自己好像站在了长江边上,看着那江水滚滚东去,心里满是对历史的敬畏。
不过呢,他的仕途可就没那么顺利了。
老是被贬官,这官当得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会儿上一会儿下。
我看着都觉得心疼,这么有才华的一个人,怎么就得不到重用呢?也许这就是命运的捉弄吧。
但是啊,他可没有被这些挫折给打倒。
就算被贬到偏远的地方,他还是该吃吃,该喝喝,还能写出那些充满乐观豁达的诗词。
像“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被贬到岭南那地方,还能这么乐观地对待生活,这心态,我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的朋友也很多,感觉他走到哪儿都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人。
我就在想,这大概就是人格魅力吧。
他的这种魅力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还有他那豪爽、乐观的性格。
他对待朋友也是真心实意的,从他写的那些诗词里就能看出来。
我觉得苏轼的爱情也挺让人感慨的。
他对妻子的感情很真挚,妻子去世后,他写的那些悼念亡妻的诗词,读起来真的是让人忍不住落泪。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是怎样的一种深情啊。
在那个时代,能有这样的爱情观,真的很难得。
看完苏轼的一生,我就在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和他比起来,真的是好太多了。
可是我们有时候遇到一点小挫折就垂头丧气的。
苏轼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他一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呢?你看了他的故事,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吗?这真的是一部让我收获满满的讲述啊!如果还没看,推荐你去好好了解一下苏轼的一生,绝对会让你有不一样的感悟!。
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观后感600字
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观后感600字
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观后感600字第一篇
对苏东坡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能写出优美词句的人,是一个风流倜傥,天赋异禀的才子,还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
苏东坡生活在北宋这个朝代。
我一直以为那是一个诗歌、词作的盛世。
因此,我一开始读《水调歌头》的时候,就被这首词中的豪迈奔放所震撼了。
可是,在最近看过《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之后,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肤浅啊!苏东坡一生坎坷,在经历乌台诗案之后,他只能漂泊江湖。
在政治上的失意,让他在仕途上无从施展抱负。
但是苏东坡却很豁达,即使是在困难之中,他也能够乐观向上,还能幽默的劝慰他人。
我认为这些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亲情是用钱也买不到的。
”这句话就是苏东坡说的。
因为当时
母亲已经去世了,苏东坡就回到老家,想要照顾年迈的父亲。
但是当地的农民百姓却不欢迎他,所以苏东坡就借住在寺庙里。
后来苏东坡又遇到了父亲,两人便回到了家乡。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
父亲对孩子的爱远远胜过金钱,也许这种爱是无价的,但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苏东坡给我们带来了无数欢乐与文学,我们要好好珍惜和爱护他。
我们现在虽然拥有良好的条件学习,但也不能忘记苏东坡,否则就是暴殄天物。
今后我要多读几遍这本书,多领略一下他的文采,更要让自己的人格也变得像苏东坡一样坚韧!
- 1 -。
《苏东坡》观后感(通用18篇)
《苏东坡》观后感《苏东坡》观后感(通用18篇)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东坡》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东坡》观后感篇1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自始至终,苏东坡都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超凡的智慧在出世与入世的钢丝上行走得游刃有余。
他又是至情至性之人,对亲人、爱人、友人的厚重感情浩浩汤汤,充盈在胸,随意喷涌即是锦绣文章,一曲“十年生死两茫茫”更成千古绝唱。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于赤鼻矶上游览眺望,虽历经乌台诗案的波折,内心依旧满怀着对人生成就功名的渴望。
是的,时间的确太过残酷,让多少心怀壮志的男儿鬓染白霜。
但苏轼终其一生都没有放弃他多年的信仰。
多少年后,出猎密州的他依然高声吟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缠绵的情意,字字的血泪,那份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与不舍的深情。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跌宕起伏的人生,让他磨练,让他成长,让他成为成熟的人。
《苏东坡》观后感篇2午后,儿酣睡。
先醒来的我在床边书桌旁静看纪录片《苏东坡》,不时还跟读其中几句诗词,身心皆放松。
舒坦。
此片甚好,不辜负诗经群里各位老师的推荐,尽管我一开始是冲着李山老师去的,但到后来确实被片中各种有趣的讲解吸引住了。
此片详述了苏东坡的传奇一生,更重要的是详细的描绘了苏东坡的内心世界的变化,从年少轻狂少不更事,到放飞自我自在洒脱,豁达快乐。
很不错。
我喜欢这部片子的原因如下:尽管是纪录片,但是这部片子不止是知识类讲解,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看完并且不费力的铭记在心。
比如流传至今的美食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烤羊骨的由来;比如西湖为什么又叫西子湖;比如著名景致苏堤春晓,三潭映月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等等。
《苏东坡》观后感心得5篇
《苏东坡》观后感心得5篇自始至终,苏东坡都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超凡的智慧在出世与入世的钢丝上行走得游刃有余。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苏东坡》观后感心得,欢迎阅读!《苏东坡》观后感心得1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而又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
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
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他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
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
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
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例如责备李白参加永王出兵事等等)。
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
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
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也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
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
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
千古风云人物苏轼观后感300字
千古风云人物苏轼观后感300字示例文章篇一:《观千古风云人物苏轼有感》哇,苏轼啊,那可是一个超级厉害的人呢!我在了解苏轼之前,就觉得那些古代的人离我好远好远,就像天上的星星,只能远远看着,摸不着也不懂。
可是当我开始去看苏轼的故事,就像打开了一个超级有趣的魔法盒子。
苏轼年轻的时候啊,那可是充满了豪情壮志。
他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想要在官场这个天空里飞得高高的,做出一番大事业。
他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那文章写得,就像一把闪闪发光的宝剑,一下子就把考官们的眼睛都给照亮了。
考官们看到他的文章,肯定心里在想:“这小子是谁啊?怎么这么有才!”我仿佛能看到年轻的苏轼,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大步流星地走在通往他理想的道路上。
他在官场上一开始也顺风顺水的呢。
他到了地方上当官,就像一个热心的大家长。
他给老百姓们想办法解决问题,就像给饥饿的人送上美味的饭菜一样及时。
他兴修水利,让老百姓的庄稼能有充足的水灌溉。
老百姓们肯定都特别喜欢他,围着他就像一群小鸡围着老母鸡一样,亲切得很呢。
他还写诗来描绘当地的美景,那些诗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把当地的山水都给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了。
可是啊,命运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子,开始捉弄苏轼了。
他因为自己的观点和当时的一些人不一样,就被从朝廷里给贬到偏远的地方去了。
这时候的苏轼,他心里得多难受啊,就像一盆冷水,把他那颗火热的想要做大事的心给浇得透透的。
但是他可没有被打倒哦。
他到了黄州,那地方又穷又偏僻,可苏轼就像一颗顽强的种子,到哪儿都能生根发芽。
他开始自己种地,他种地的样子肯定特别滑稽,一个大诗人,在田地里忙活着,不过他可没有抱怨。
他还创造出了好多美味的菜肴呢,那东坡肉啊,光是想想都能让人流口水。
他写的《赤壁赋》,就像一首激昂的交响曲,把他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的感悟都写在里面了。
他在黄州的生活,虽然苦,但是他却能把苦变成甜,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
后来他又被贬到岭南,岭南那时候可是很荒凉的地方啊。
苏轼观后感
《苏轼》观后感《苏轼》观看完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往事如烟,似水流年,大浪淘沙,在历史的长空中东坡先生这位“不能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永远闪着耀眼的光芒。
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哲学家。
这些远不是他的全部,高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是他,轻吟“化退残红清醒小”的是他,能将思念兄弟感情升华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也是他,他豁达,他洒脱,他幽默,他有着“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超脱,来吧,让我们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感受苏门的家教,父亲苏洵对两个儿子因材施教,并分别取名“轼”“辙”对孩子低调,谦虚的期许,程夫人的“如果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至今还在我的脑海中,正如梁启超先生说的“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我们不求培育出梁先生那样九个出色的孩子,但是给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总是必要的吧!走近苏东坡,体味东坡先生的爱情,亲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中我们听到了东坡先生思念王弗的锥心裂肺的痛哭之声,“孰迎我门,孰馈我田。
已矣奈何,泪尽目干”东坡的《祭亡妻文》感天动地,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是啊,没有朝云,东坡先生的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去哪寻找知音呢,一位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位贤内助,东坡先生一生起起伏伏,正是这三位贤惠的妻子给了先生莫大的安慰。
苏轼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赠与苏辙,手足之情,感人至深,苏轼身陷囹圄,苏辙百般上疏求助,情愿舍己救兄,是啊,血浓于水,兄弟之情,感动古今。
反观今天,因为金钱利益,兄弟反目,夫妻不和的不计其数,这些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呢?走近苏东坡,学习东坡先生的豁达,苏轼的一生,几起几落,四海为家,但是他从未因为贬谪有过幽怨,在他的人生中豁达乐观已成一种习惯,被贬黄州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呐喊,在被贬岭南后,仍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心情,看到东坡先生的际遇,有时再想想自己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些许的困难算什么呢?走近苏东坡,保持一颗纯洁的心。
苏轼文集观后感
苏轼文集观后感
苏轼啊,那可是个超级有趣又超级厉害的人物,读完他的文集,就像跟着他经历了一场超级精彩又跌宕起伏的人生大冒险。
一开始看的时候,就觉得苏轼这家伙是个才华爆棚的文艺青年。
他的诗词文章就像魔法一样,能把平平常常的东西变得特别迷人。
你看他写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就简简单单地把西湖晴天和雨天的美都给写绝了,感觉他就像个超级摄影师,用文字定格住了那一瞬间的景色。
还有他写吃的那些,什么“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读着就感觉荔枝那甜甜的汁水都要从文字里冒出来了,他可真是个会享受生活的人啊。
他的信也特别好玩。
给朋友写信的时候,就像跟朋友在面对面聊天一样。
有时候吐槽一下生活中的烦心事,有时候又分享一些自己发现的小乐趣。
感觉他是个特别真实的人,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大文人。
而且苏轼这个人很乐观。
不管被贬到多偏远的地方,他都能在当地找到乐子。
在岭南的时候,别人都觉得那是个荒蛮之地,他倒好,吃着荔枝,还能写出那么美的诗。
感觉他就像个小太阳,到哪儿都能散发出自己的光芒。
唐宋八大家苏轼苏辙观后感
唐宋八大家苏轼苏辙观后感
说起唐宋八大家里的苏轼和苏辙啊,那可真是一对超有趣又超厉害的兄弟。
先说说苏轼吧,这人简直就是个全才,而且性格那叫一个洒脱豁达。
他的诗词就像是一个装满了奇珍异宝的大箱子,随便拿出一首来都能把人震住。
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着就感觉自己站在那滚滚长江边,看历史的风云变幻呢。
他一生起起落落,被贬到这儿,被贬到那儿,但不管到哪儿,他都能过得有滋有味。
在黄州的时候,穷得叮当响,还自己琢磨出了东坡肉这么一道美食,这心态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感觉他就像个超级乐观的大侠,不管江湖怎么对他,他都能笑傲其中。
再看看苏辙,这弟弟可也不简单。
虽然他没有哥哥苏轼那么出名,但在文学和官场上那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他的文章写得也是相当出彩,扎实又有深度。
而且他和哥哥的感情特别深,就像现在说的那种“兄控”或者“弟控”,苏轼倒霉的时候,他总是想办法帮忙,心疼哥哥在外面受苦。
这兄弟俩之间的互动也特别有爱,互相写诗啊,写信啊,感觉他们那个时候的兄弟情比现在很多人都纯粹得多。
苏轼和苏辙在文学上就像两座并肩而立的高峰,虽然各有各的风格,但又互相影响。
他们在那个时代里,就像两颗璀璨的星星,把唐宋八大家的天空照得更亮了。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家庭的力量,兄弟之间相互扶持、彼此鼓励,在文学的道路上一起前行。
而且苏轼那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也很值得我们学习,不管遇到啥难事,都能乐观地去面对,就像他说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种境界,真的是让人钦佩啊。
苏轼文集观后感
苏轼文集观后感苏轼啊,那可真是个妙人!读完他的文集,就像跟着他在历史的长河里来了一场超级有趣又充满惊喜的旅行。
刚翻开文集的时候,就感觉苏轼像个活力满满的话痨,什么事儿都想跟你唠一唠。
他写的诗词文章那是相当“接地气”,虽然咱和他隔了千百年,但一点都不觉得有距离感。
就说他那些写美食的吧,“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我就想啊,这荔枝得多好吃,能让他在被贬到岭南那么个当时算偏远艰苦的地方,还想着天天吃,为了荔枝都乐意长住那儿了。
我一边读就一边流口水,感觉自己都能想象到荔枝那鲜嫩多汁的模样了。
苏轼也是个真性情的家伙。
他高兴的时候,笔下的文字就像欢快跳跃的小鹿,“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哪怕下着雨,他也不在乎,还能潇洒地边走边吟诗。
感觉他就是那种不管遇到啥事儿,都能自己给自己找乐子的乐观派。
我要是遇上大雨没带伞,估计就只剩下狼狈地狂奔,哪还有心思吟诗啊。
这时候就特别佩服他这种豁达的心态,感觉他就像一道光,能把生活里的那些阴霾都给驱散了。
不过呢,他也有伤感郁闷的时候。
当他思念弟弟苏辙的时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里面满满的都是兄弟间的深情。
我想啊,他在写这词的时候,肯定是望着天上的月亮,心里全是对弟弟的牵挂。
这时候他不再是那个洒脱不羁的苏轼,而是一个有着柔软内心的兄长。
这种感情特别能打动人,让我也想起了自己远方的亲人朋友,突然就明白了思念这种东西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
读完苏轼文集,我就觉得他像个宝藏男孩。
他的一生起起落落,但他却用他的笔,把那些经历都变成了一篇篇、一首首闪耀的文字。
他的乐观、豁达、才情就像星星一样,不停地在我脑海里闪烁。
我想,以后要是遇到什么难事,就想想苏轼,学学他那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度,这文集可真是给我上了一堂超级精彩又难忘的人生课啊。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观后感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观后感
哎呀,朋友们,我最近看了关于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的一些东西,真的是感触多多呀!
苏轼这个人,那可真是太厉害了!他的诗词文章,每一篇都像是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读他的作品,就感觉像是在和一个超级有趣的灵魂对话。
你看他写的那些诗词,有的豪放得不得了,好像要把整个世界都装进他的句子里。
那种气势,真的让人热血沸腾。
有时候呢,又细腻得让人心都化了,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能把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且苏轼的人生经历也是够丰富的。
一会儿被贬到这儿,一会儿又被贬到那儿。
可人家心态好呀,不管到哪儿,都能找到生活中的乐趣。
该吃吃,该喝喝,一点不耽误他欣赏风景,感受人生。
他交朋友也不挑,不管是当官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只要对脾气,那就是好朋友。
这种随和亲切的劲儿,真让人喜欢。
我觉得苏轼最牛的地方,就是他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保持乐观。
就好像生活给他出的难题都是小玩笑,他总是能笑着应对。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咱们生活里也会碰到各种不如意,要是能有苏轼这股子乐观劲儿,那还有啥过不去的坎儿呢?
还有哦,苏轼对美食的热爱也太可爱了。
什么东坡肉,据说就是他自己捣鼓出来的。
能把生活过得这么有滋有味,真让人佩服。
了解了苏轼之后,我是彻底被他圈粉啦。
他不仅是个大文豪,更是一个超级有趣、超级乐观、超级会生活的人。
我可得多学学他,让
自己的日子也能过得像他那样精彩!朋友们,你们觉得苏轼怎么样呢?。
记录片苏轼的观后感
记录片苏轼的观后感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知名文学家、政治家和书画家,他的一生都充满了风云和磨砺。
近日我观看了一部关于苏轼的记录片,让我对他的一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感慨。
这部记录片通过对苏轼生平的介绍、重要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苏轼作品的解读,将苏轼复杂而多样的人生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苏轼的成长经历,他在文职和政治上的成就,以及他所遭受的流放和悲剧,我看到了一个真正才华横溢的诗人和思想家。
苏轼的生平经历让我佩服不已。
他从小聪明过人,立志成为一名学者。
他辗转于不同的地点,受教于不同的师长,积极争取进取,终于考中了进士,成为了一名官员。
他在文职上有着出色的表现,被誉为“文士第一”。
然而,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在文职上有所建树,他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他不满足于古文,开始创作诗词,并且成为了北宋文坛的重要推动者和创新者。
苏轼的作品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他的诗词充满了真情实感,他善于把握生活中的细节,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物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他的诗词既有豪放的气概,又有细腻的情感,他能将自己的思考与社会的现实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对后世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然而,苏轼的一生并不完美。
他在政治上曾多次遭受打击和流放,遭受的磨难也让他身心备受摧残。
然而,他并没有被这些困境击倒,反而通过写诗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让自己的艺术更加出彩。
苏轼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以自己的激情和才情征服了困境,获得了自由和满足。
观看这部记录片让我对苏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挣扎,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他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对社会困境的思考,让我感到他是一个真正有魅力和智慧的人。
苏轼作为一位文学巨匠,他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艰辛和不幸,但也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他的人格魅力和一流的艺术创造力。
他的作品如一把尺子,测量人生的宽广和深度,他的一生如一本书,记录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看完苏轼的一生观后感
看完苏轼的一生观后感哇塞,看完苏轼的一生,我真是感触满满啊!就像在脑海里经历了一场超级精彩又跌宕起伏的大冒险。
苏轼啊,他的一生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一会儿在高峰,那才华横溢,诗词写得是杠杠的,什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起来就觉得豪气冲天!我就想啊,这人怎么这么厉害呢?他站在那,感觉就自带光芒,那光芒都能把周围的黑暗给驱散了。
可是呢,他的人生又老是掉到低谷。
被贬官,这儿去那儿去的,真的是太惨了。
不过呢,他倒也没被这些倒霉事儿给打倒。
在那些艰难的时刻,他还能写出那么多乐观豁达的诗词,这一点真的超佩服他!像“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要是我在那种境地,估计就只剩下唉声叹气了,哪还有心思写这么俏皮的诗啊。
他这种心态,我感觉就像黑暗里的一盏灯,虽然微弱,但是却坚定地亮着。
我就在想,他的一生这么坎坷,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呢?是他对诗词的热爱?还是他骨子里就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儿?这真的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而且他身边的人也很有意思,那些朋友啊,敌人啊,都像是他人生这出大戏里的不同角色,和他一起演绎着这个丰富多彩的故事。
他的爱情故事也有点让人唏嘘。
他对妻子的那种思念之情,在诗词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读着读着,我都觉得心里酸酸的。
他的感情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河,表面平静,底下却是深深的眷恋。
看完之后,我就一直在想,苏轼的一生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启示呢?我们现在生活里遇到点小挫折就觉得天要塌了,和他比起来,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他的豁达,他的坚持,他的才华,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里闪耀着。
你看了他的一生,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吗?如果还没看,真的推荐你去了解一下呀!这真的是一场非常值得去体验的“人生之旅”呢!。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范文5篇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范文5篇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1苏东坡有一种情怀,亘古绵长,无私无求,不因季节更替,不因名利沉浮。
然而他沉睡千百年,直到2018的现在,都不曾改变。
(文章的开头可以稍微铺垫一下,开头由于直白了一些,显得有些突兀。
或是可以把第二段和第一段换一下位置,可以从当前的现象引出苏东坡,与之形成一种对比或共鸣。
或者也可以把首段放到第三段的开头)爽朗的天空绽出烈日的笑颜,云朵在光束中毫不显眼,但真实骨感。
街上多了些叫卖的小摊,对面开张的餐厅里氤氲着酱香,可是被那奢侈厚重的玻璃门阻挡。
清晨的街市边总是坐着些工人和流浪汉,整条路上充斥着菜香和垃圾腐烂的气味。
我坐在餐厅靠窗的一角,看着最近网上曝出的假疫苗和假奶粉的事件,同样替那些父母感到担心。
“末日动荡”,人心泯灭,这真是一个令人绝望的世界。
眼前的新闻和窗外的景象,我不禁黯然神伤,陷入深思。
(此处可以穿插,我想到了苏东坡)北宋有位伟大的政治家,苏东坡。
他生平经历起落跌宕。
每个人在青涩之年都是懵懂无知,不知收敛性情的,亦如他,在书文中大发劳骚,被贬谪,后升官,欲升又贬。
他反对新政法,却用一生的时间温暖了他任职还有贬谪地方的每位百姓的心,时刻保持着“民贵君轻”的信仰。
越是艰苦贫贱之地,他越能赢得老百姓的爱戴。
在杭州任职时,当地粮食短缺,苏东坡就拿修葺官舍的钱去换粮食,并向朝廷申请,资以补粮,百姓们这才度过了干旱之季。
第二年,杭州大闹瘟疫,眼下百姓的生计,让他不得不食言自己的挚友巢谷,开了“圣散子”这一济药方。
因为此心安处,便是故乡。
苏东坡一生不追随,不盲从,坚持实事求是。
他热爱着自己缔造的美,和一切受他庇护的民众。
他温情地注视着人间,把自视甚高的理想主义,置换为温暖的人间情怀,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千年后,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甚至是海外,都会引起人们亲切敬佩的微笑。
然而,在今2018,大部分的人情世故越来越冷漠。
他们认为一切都需要金钱,一切都为了名利。
为了提高成本,而大量散卖假药,不顾万物生灵;为了显示自家菜品的奢华,而背着良心标价;想要成为网红的人,却在网络上发布残虐猫狗鼠兔的视频……(这段文字口子开小,与苏东坡的某个点结合起来写,并写详细,这样会好很多。
《苏东坡》观后感范文(5篇)
《苏东坡》观后感范文(5篇)重大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苏东坡》,以风云变幻的北宋大舞台为历史背景,通过落榜举子闹事风波、王安石变法、徐州抗洪、乌台诗案等一系列历史大事,再现了苏东坡大悲大欢的人生历程,也复原了这一绝代风流人物的历史真实性。
观看之后,让我记忆尤深的是剧中王安石评价苏轼的那句话:“不知还要几百年方可出此等人物耳!”若论官阶,苏东坡甚至还不如他弟弟苏辙做到了参知政事。
若论事功,苏东坡有据可查彪炳千秋的功业屈指可数。
可是确如王安石所言,千百年来苏东坡的骨灰级粉丝总是层出不穷,但大多只能望其项背。
苏东坡究竟因何而宏大?其魅力毕竟何在?电视连续剧《苏东坡》给出的答案是六个字:率真、才情与豁达。
率真。
苏东坡是一个始终忠实于自己,也忠实于文字的人。
我们读他的作品,都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仿佛在听一位朋友如泣如诉。
即使行走官场数十年,历经了人生各种各样的浮浮沉沉,苏东坡仍旧是那个心无城府、率性而为的“愤青”。
这样率真的人,怎能不令人引以为知己?正如苏东坡吹嘘的那样,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垂髫小儿”谈天。
与那些自命清高的文人相比,率真和“接地气”正是其魅力所在。
在电视剧《苏东坡》中,青年苏东坡不顾朝廷禁令开放城门收留灾民,既表达了其亲民爱民的情怀,更是其特立独行的性格写照。
才情。
苏东坡集文学家、诗人、词人、书画家、美食家等于一身。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星空中犹如一颗灿烂的明珠,无论经受多少沧海桑田、改朝换代,依旧闪耀着夺目的光线。
假如仅仅有才,还缺乏以成就其的宏大。
史载苏东坡的才情极其丰富,我们今日读到的很多千古名篇,往往都是他在喝酒喝到三分醉的时候挥毫泼墨,一气呵成的。
比方在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还特殊注明“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足见其对自己诗词才情的自负。
电视剧《苏东坡》把家人四处查找酒醉后的苏轼、穿插在他写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过程中,更具有了悬念和趣味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既真实得意又才华横溢、如痴如醉的苏东坡。
看苏轼的观后感
看苏轼的观后感
最近深入了解了一下苏轼,那感觉就像发现了一个超级宝藏。
苏轼这人啊,简直是个生活的多面手。
他的诗词写得那叫一个绝。
你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读就感觉那股子豪迈之气像江水一样朝你汹涌扑来,仿佛自己也站在了赤壁之下,看着那滔滔江水,脑子里就全是历史的风云变幻。
还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又变得超级温情,在中秋之夜,念着这句诗,就好像能透过月光和远方的亲人朋友心贴心了。
他的诗就像一个魔法盒,什么情绪都能装下,还能把这些情绪精准地投送到读者的心里。
他的交友也是超有趣。
和佛印和尚之间的那些故事,像什么“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让人忍俊不禁。
感觉他和朋友之间没有那么多的架子,就是纯粹地互相打趣,互相调侃,但是又能从这些交往中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大概就是真正的友谊吧,轻松又有深度。
苏轼在我眼里,就是一个永远不会被生活打倒的勇士,同时又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诗人、美食家、哲学家。
他的一生就像一场丰富多彩的大冒险,有高峰有低谷,但每一段经历都被他活出了独特的韵味。
我觉得我们现在生活里要是能有他这份乐观、豁达和对生活的热爱,那什么烦恼都能被当成一阵风,吹过就散了。
真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一样,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活得自在洒脱。
苏轼一生观后感
苏轼一生观后感说起苏轼啊,那可真是一个超级有趣又让人忍不住钦佩的人物。
苏轼的一生,就像是一场超级刺激又充满变数的大冒险。
他刚开始的时候,那可是满怀着一腔热血和才华,想要在官场大展身手。
就像一个怀揣着绝世秘籍的大侠,冲进了江湖,以为能闯出一片天地。
他的才华就像开了挂一样,诗词文章写得那叫一个绝。
写出来的诗词,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豪迈壮阔,感觉像站在高山之巅,对着整个世界大喊自己的壮志豪情;又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细腻温情,就像在你耳边轻轻诉说着美好的祝愿。
可是呢,官场这地方,水太深了。
他就像一个不谙世事的愣头青,老是得罪人。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他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就忍不住要发表自己的看法,结果呢,就被那些当官的穿小鞋,一会儿被贬到这儿,一会儿被贬到那儿。
这时候的他,就像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倒霉蛋,从繁华的京城被一脚踹到了偏远的小地方。
但是啊,苏轼就是苏轼,他可不会被这些挫折打败。
到了那些偏远的地方,他反而开始了自己的“快乐生活”。
在黄州的时候,他穷得叮当响,但是他居然还能研究出东坡肉这么美味的东西。
你看,这就是他的本事,不管处境多么糟糕,都能找到生活中的乐趣。
他就像一个自带阳光的小太阳,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他的快乐小天地。
他的心态也特别好,被贬官了还能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洒脱的句子。
感觉就像是在说:“哼,不管风雨多大,我就穿着我的蓑衣,该咋走咋走,谁怕谁啊!”他在那些偏远之地,和当地的老百姓混得可好了,又是帮着修堤,又是教小孩子读书写字的。
这就好比是一个落难的大侠,虽然自己身处困境,但还是不忘行侠仗义,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苏轼的一生,虽然起起落落,但是他的乐观、豁达和才华就像星星一样,一直在历史的天空中闪闪发光。
他让我明白了,不管生活给你多少烂牌,你都可以把它打得很精彩。
他就像一个永远不会被打倒的不倒翁,永远都能在困境中找到新的方向,这样的人生,真的是太酷了!我要是能有他一半的乐观和洒脱,估计在生活中遇到啥难事都能一笑而过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观后感《苏轼》观看完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往事如烟,似水流年,大浪淘沙,在历史的长空中东坡先生这位“不能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永远闪着耀眼的光芒。
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哲学家。
这些远不是他的全部,高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是他,轻吟“化退残红清醒小”的是他,能将思念兄弟感情升华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也是他,他豁达,他洒脱,他幽默,他有着“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超脱,来吧,让我们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感受苏门的家教,父亲苏洵对两个儿子因材施教,并分别取名“轼”“辙”对孩子低调,谦虚的期许,程夫人的“如果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至今还在我的脑海中,正如梁启超先生说的“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我们不求培育出梁先生那样九个出色的孩子,但是给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总是必要的吧!走近苏东坡,体味东坡先生的爱情,亲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中我们听到了东坡先生思念王弗的锥心裂肺的痛哭之声,“孰迎我门,孰馈我田。
已矣奈何,泪尽目干”东坡的《祭亡妻文》感天动地,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是啊,没有朝云,东坡先生的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去哪寻找知音呢,一位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位贤内助,东坡先生一生起起伏伏,正是这三位贤惠的妻子给了先生莫大的安慰。
苏轼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赠与苏辙,手足之情,感人至深,苏轼身陷囹圄,苏辙百般上疏求助,情愿舍己救兄,是啊,血浓于水,兄弟之情,感动古今。
反观今天,因为金钱利益,兄弟反目,夫妻不和的不计其数,这些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呢?走近苏东坡,学习东坡先生的豁达,苏轼的一生,几起几落,四海为家,但是他从未因为贬谪有过幽怨,在他的人生中豁达乐观已成一种习惯,被贬黄州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呐喊,在被贬岭南后,仍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心情,看到东坡先生的际遇,有时再想想自己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些许的困难算什么呢?走近苏东坡,保持一颗纯洁的心。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用在东坡先生身上最合适不过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管是徐州治水,还是在杭州修堤,东坡先生不管身在何处,如何落魄,为官始终都是秉承一个宗旨,为民办事。
当代社会的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忙忙碌碌,有谁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现在忙得是否违背了自己初衷。
正如康震老师说的,他超然达观,但从来都不孤芳自赏;他热情好客,但从来都不圆滑世故;他才华横溢,但从来都不自鸣得意,他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圆融的境界,朝云说他一肚子不合时宜,他却说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由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篇二:读苏轼诗文有感读苏轼诗文有感高旭我并不是一个酷爱文学的人,然而第一次接触苏轼的诗文,我就被那一篇篇富有哲理的作品深深折服了。
苏轼诗文名垂千古,而我们若能够品味其为人,品味他那执着而旷达的心境,则可得出这样的结论:苏轼为人,行诸诗文,而高于诗文。
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狂放诗句,充分显示了苏轼威武刚强的英雄本色。
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
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
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
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猎猎英姿。
相较柳永的“人生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那种花前月下的儿女情长,则更显得豪气冲天,别有一种至刚至韧的气概。
苏轼此词,更流露了他想要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然而,无情的命运与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乌台诗案后,他被贬黄州。
所有报国梦想都被击得粉碎。
他也曾在痛苦中挣扎,“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以及“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些词句都抒发了他九死一生后对世态炎凉的慨叹。
《卜算子》一词是他此时落寞、孤寂、悲凉心境的真实写照。
那是一个残月下的独步者,他徘徊踯躅,孑然一身,无人知晓,无人问津。
只有那被惊动的未栖的孤鸿,或许可以借凄清夜月黯淡的辉光瞥见他这个寂寞孤独的“幽人”。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虽然厄运一次次降临,作者依然痴心不改,高洁自许,他不愿意随波逐流,不愿融于流俗,哪怕是只能孤独于寂寞荒冷的沙洲,也不愿意随意拣一根枝条栖息。
“不肯”二字透露了主人公的选择。
哪怕是寂寞,哪怕是孤独,哪怕是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祸福之上的豁达的胸怀。
在顺境中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尚且不易,在逆境中仍能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就更显得难能可贵。
苏轼的旷达胸襟,在他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在这些词文中,我们很难看到一个历尽生死劫难、被贬谪、被流放的罪官的潦倒落魄形象。
相反我们看到的却是横槊赋诗、豪情勃发的一世枭雄曹孟德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我们看不到在自然造化面前悲观自怜的俗者,却看到了超然物外、羽化飞升的仙人。
由此我想到了屈原。
比较屈原的《离骚》与苏轼的《前赤壁赋》,从艺术审美价值上说都堪称“千古绝唱”,但二者对读者的人生启迪,却不可同日而语。
品读《离骚》,我们可以看到屈原高洁的品行,但他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总是一种难以解脱的怨情。
我们在欣赏他“上下求索”的执着的精神时,似乎也有了种渴望悲剧的意象。
读屈原,令人叹惋。
而苏轼诗文则展示了一种跳出苦闷走入旷达的超脱。
当他看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自然之理时,便放怀高歌,尽享“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同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然而一位陷入情事的困扰无法开怀,以死亡鉴证生命的高贵。
另一位却在春种秋收的艰难岁月中享受田园生活的清贫、恬淡,在与大自然的契合中坦然释怀。
应该说,我感动于屈原的执著求索,更欣赏苏轼的旷达超脱。
从苏轼的诗文中我学会了乐观,学会了释然。
篇三:“苏东坡”观后感“苏东坡”观后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东坡,一代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写下了很多让人传颂的诗词,又有谁知道他的仕途和生活是那么的艰难和凄苦呢?陆毅主演的《苏东坡》,人物形象颇为鲜明,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更带给人很多感慨和值得追思的东西。
不管是在朝廷任官,还是发放边疆,苏东坡都创作了很多传颂百世的诗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既喜欢赞美西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唯美,也欣赏怀念家乡和亲人的《水调歌头》的柔美乡情;既喜欢展现男儿爱国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热血情仇,更赞叹感悟人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奔放豪情和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
苏东坡性情刚直不阿,正义凛然,光明磊落,心胸豁达,但不善于也不屑于运用权术,不韬光养晦,不委曲求全,正是因为这样,纵然他是大才子,大文豪,受万人传颂敬仰,但在朝廷始终没有位居显赫,施展他治国爱民的最初抱负,而只能偏安一隅,寄于一州一县,只能救一方百姓,却不能济天下苍生,实为遗憾。
弄臣王珪却深谙世道,并以他的四字诀“忍、推、顺、躲”告诫子女,他也点出了苏轼的致命弱点就是不善政治斗争,并一而再的迫害苏轼,让苏轼在最好的时光没有大展治国之才,垂垂老矣。
在苏轼离去的最后时刻,苏轼也道出了自己最大的不足,就是几次入朝,都不愿与小人为伍,更不愿与小人争斗,而乞求外放逃避,感悟自己没有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没有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夙愿。
苏东坡的一生,极为颠簸流离,奔波不息,凤翔、眉州、杭州、密州、徐州、黄州、雷州、惠州、澹州,无处没有留下他的身影,一生都在搬迁和路途中。
在他的一生一途中,王弗、王闰之、王朝云三个伟大的女人都为他付出了无比的艰辛,而且都英年早逝,真是才子身后的女人都是伟大的女人,绝不一般的女人!想到这么多,就说这么多,看了《苏东坡》,感悟颇深,一个这么伟大的诗人、才子、清官,并没有追求什么奢华物质和高管爵位,只为创作诗词歌赋,只为一方百姓谋福造益,却不为自己捞取半点私利,而看看我们当今的社会,当今的官员,当今所谓的才子们,又是为了什么?哎,变了,一切都变了。
想想这一切,真想时光倒转,回到古代!篇四:《苏轼》读后感依然有余情——读《苏轼》有感他名震京师,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他仕途曲折,既是噩梦,也是命运。
撇开“官场深似海”,我最想谈“情”。
谈苏轼,这一旷世才子,给我们留下的情感共鸣。
苏轼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赠予苏辙,手足之情可见深矣。
几十年来寒窗苦读,踏青嬉戏,进京赴考,乃至于深陷囹囵,总有一人站在苏轼身后,心甘情愿舍己救兄。
贬谪又如何?在两兄弟身上,我深深懂得了“情”的永恒,千里之隔仍有情。
“借我三亩地,结茅为子邻。
”是为友情而高歌。
苏轼喜欢与各种身份的人交往,包括默默无名的读书人和平民白丁。
广泛的不论阶级的“情”才使得苏轼的诗词丰富多彩,贴近生活。
可垂老时,在海南儋州,只有儿子苏过陪伴过春节。
一轮孤月静静地悬挂在海外他乡的天穹,月光便化作无限的寂寞和苍凉袭过苏轼心头。
“搔首凄凉十年事”,苏轼是重情的,三个一生缘牵的红颜虽离他而去,他却始终对她们怀着眷恋与思念,直至生命的尽头。
千丝万缕的“情”织就了苏轼的人生。
于是,再回顾乌台诗案,黄州谪居等官场变故,原来依然有“情”。
苏轼为官,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
到了徐州,刚想安定下来,就碰到一场铺天盖地而来的洪水。
苏轼穿着草鞋,拄着木杖,一身泥水,向禁军求援。
他的情系百姓,感动了禁军,他们筑起长堤,终于使徐州脱险。
与徐州共存亡而结缘,难怪改任时,徐州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深情挽留,“暂别还复见,依然有余情。
”啊。
百姓爱戴的父母官,才是好官!接踵而至的冤案正是因为有“情”,他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九死一生中,被贬黄州,反而出现创作的黄金时期。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这是他面对逆境的淡然心态。
“鬓微霜,又何妨”多么豪迈。
有时他感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倒觉得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苏轼,足当“英雄”。
苏轼的每段“情”都与传奇联系。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时间的流逝褪不去才子的光华。
如今,依然有余情。
篇五:看《苏东坡》有感看《苏东坡》有感最近无所事事,因看《英雄之战》喜欢上了陆毅,便接着看了《甲午大海战》,更加喜欢他,然后看了他主演的《苏东坡》。
正好前几天去韩先生那里去蹭课,他给我们讲了宋朝的文化大奔流和其市井生活,而在《台北故宫》短篇里又看到了苏轼、宋徽宗等宋代人物的书画真迹,也听了一些关于苏轼的逸闻趣事,便对这个电视剧更加感兴趣。
看完后第一感觉并不是更爱陆毅了,而是喜欢上了苏轼。
而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馈赠。
《红楼梦》中林黛玉弹琴的唱词一句是“思古人兮俾无忧”,至今我心中只有三个古人能让我在困顿或喜悦之时想起,其一是杨戬,对,是《宝莲灯》中的杨戬,我是因此喜欢了焦恩俊;其二是李煜,对他的了解大多来自书本,我看过《李煜传》及他的诗集,《问君能有几多愁》的那个电视剧对我影响不大;其三便是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