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的评估及护理33页PPT

合集下载

体温评估及护理技术精品PPT课件

体温评估及护理技术精品PPT课件

热源——发热
内源性:白细胞致热源, 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 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 定点,使调定点(温阈) 上升。

非致热源性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 等
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癫 痫持续状态、甲亢等
引起散热过少的疾病,如 广泛性皮肤病、心衰等
2、发热过程及其表现
体温上升期 高热持续期
• 安静状态下,主要由内脏器官代谢产热, 占总热量的56%,其中肝脏产热最多;
• 活动状态下,主要由骨骼肌的收缩产热, 占总热量的90%。
•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产生的热量则是机体 在进食后额外产生的热量。
无寒战产热
• 维持生命的各种活动如呼 吸、心跳、维持肌肉张力 及细胞的代谢等,时刻都 在产热。
四、体温评估
[目的]
1.判断体温有无异常 2.动态观察体温变化,分析
热型及其伴随症状 3.协助诊断
[内容]
病人情况(年龄、病情、 意识、治疗情况
有无影响体温的因素存在 心理方面评估
(一)体温过高
– 任何原因引起产热程过多度、判散断热(减口少腔、)体温调节
障碍、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
不规则热
特 发热无规律 点 持续时间不定
常 见
流感

肿瘤
4、伴随症状
5、高热病人护理
降温
• 采取药物和物理降温 • 较好的是物理降温:
T>39℃冰敷 T>39.5℃酒精擦浴
移而引起的体温低升热高—,—超3过7正.3常℃范~围38,℃称体温
过高
中等热——38.1℃~39℃
• 一般指腋温超过37高℃热或—口—温3超9过.13℃7.~3℃41,℃一昼夜
体温波动在1℃以上超者高热——>41.0℃

第一节_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ppt课件

第一节_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ppt课件

24
注意事项
检查、清点体温计,正确甩表;切忌放入热 水。
口温测量禁忌症。注意:进食吸烟后隔30分 钟测量。
腋温测量禁忌症。注意:擦干汗液,夹紧。
直肠测温禁忌症。注意:坐浴等待30min后
测量。
2020/10/1 8
25
3、注意事项
婴幼儿、重病人测温,守侯在旁。
避免影响体温的各种因素。
1、体温过高的护理
A: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4次每天, 高热患者Q4h测量体温。
B:降温:发热超过39℃,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 39.5℃,乙醇、温水擦浴或做大动脉冷敷,防止 高热惊厥;药物降温应遵从医嘱。 30min后再次 测量。
2020/10/1 8
15
5、护理(书上160页最下面)
渐升
(2)高热持续期 患者表现:脸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等
特点
产热 ===== 散热
(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3)退热期
患者表现:大量出汗、皮 肤温度降低 特点: 散热↑ 产热 趋于正常
方式: 骤退 渐退
3、热型书上160页第4点)
(1) 稽留热
体温持续在39.0---40.0℃ 左右,达数日或数周, 24小 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0 ℃ 常见于:伤寒、大叶性 肺炎
不慎咬碎体温计,及时处理立即清除玻璃碎屑,以 免损伤口腔粘膜。
口服蛋清或牛奶,以保护消化道粘膜并延缓汞的吸 收
病情允许者,进食粗纤维食物,以加快汞的排出。
2020/10/1 8
26
体温计的消毒及检查
1.消毒 ✓ 浸泡于消毒液内,5min后取出冲洗 ✓ 离心机甩下水银(35℃以下) ✓ 放入另一消毒液容器内30min取出,冷开水冲洗 ✓ 消毒纱布擦干,存放在清洁盒内备用

体温护理与评估课件

体温护理与评估课件

4 伴随症状: 1) 寒战 3)出血现象 5)结膜充血 7)关节肿痛
2)淋巴结肿大 4)肝,脾肿大 6)单纯疱疹 8)意识障碍
护理措施
1)降低体温 2)加强病情观察 3)补充营养和水分 4)促进病人舒适 5)心理护理
体温过低(hypothermia)
体温在35.0℃以下
原因
• 散热过多:长时期暴露在低温环境中,使机体
性别
生理变动
成女年性女体性温的平基均础比体温 男女性随 性 于经体性性厚月 的 孕前温高皮经 变 激期可0下周 化 素.和轻脂期 , 水3妊度肪℃出 排 平娠 升比现卵上,早高规后升男因期律由,
体温可上升0.20.3℃
昼夜时间
生理变动
正常人体这温种在规2律4h内性呈的变周期化性波动 清与晨机2体—昼6时夜最活低动,的午生后物2节-8律时有最关高,, 但波因动而范使围机不体超的过代平谢均、数血上液下循0环.、5℃ 呼吸功能等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
其他
生理变动
体温增高
体温下降
日常生活中运动、沐浴、 进安食静、、情睡绪眠激、动饥、饿、
服用精镇神静紧剂张后等可因使素体温下降 均可出现体温一时性增高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体温过高 体温过低
体温过高(hyperthermia)
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 枢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 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又称为发 热 (fever,pyrexia)
散热过多;在寒冷环境中大量 饮酒,使血管过 度扩张热量散失;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 发育完善,对外界温度变化不能自行调节使热 量散失
• 产热减少:重度营养不良、极度衰竭,末梢循 环不良,使机体产热减少
• 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良, 如颅脑外伤、脊髓受损;药物中毒,如麻醉剂、 镇静剂;重症疾病,如败血症、大出血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PPT医学课件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PPT医学课件

3. 环境准备 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4.用物准备
放置清洁体温计,消毒液纱布、弯盘、记录本、
笔及有秒针的表,如测肛温可另备润滑油、棉签、
卫生纸。
24
三、体温测量技术
操作步骤
核对解释
选择部位
口温测量法 腋温测量法 肛温测量法
检测记录
整理消毒
25
三、体温测量技术
• 口温测量法
放置口表 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热窝处,此处靠 近舌动脉,口腔温度最高的部位
低于35℃以下称为体温不升。 体温过低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常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
16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埋
1. 临床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 轻度:32~35℃ 中度:30~32℃ 重度:<3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
失 致死温度:23~25℃
17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埋
2. 临床表现 体温过低时病人常有体温不升、皮肤
24三体温测量技术操作步骤核对解释选择部位检测记录整理消毒口温测量法腋温测量法肛温测量法25三体温测量技术口温测量法放置口表正确测量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热窝处此处靠近舌动脉口腔温度最高的部位嘱病人闭唇含住口表勿用牙咬体温计用鼻呼吸测量3min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26三体温测量技术27三体温测量技术腋温测量法放置腋表正确测量擦干汗液将腋表水银端放于腋窝处指导病人夹紧体温计紧贴皮肤测量l0min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28三体温测量技术29三体温测量技术肛温测量法放置肛表正确测量病人取侧卧俯卧或屈膝仰卧位暴露测温部位便于测量必要时用屏风遮挡润滑肛表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cm
0.5~1.0 ℃
1、昼夜变化
2、年龄差异
3、性别差异
4、运动状态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课件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课件

体温的测量方法
1 口腔测量
使用体温计放置在口腔下 方,关闭嘴唇,等待数分 钟,读数。
2 腋下测量
3 耳朵测量
将体温计放置在腋下,确 保腋下干燥,等待数分钟, 读数。
使用耳温计将探头插入耳 道,按下按钮,等待测量 完成,读数。
常见的体温测量工具
电子体温计
红外线体温计
准确、易于使用的体温测量工具, 常见于家庭和医疗机构。
炎症
身体组织受伤或受到细菌感染 时,可能引起体温升高。
药物作用
某些药物和药物反应可能导致 体温异常。
体温异常时的处理方法
1 物理降温
使用湿毛巾擦拭身体,保 持通风环境,帮助体温下 降。
2 药物治疗
3 就医咨询
根据不同的体温异常原因, 医生可能会给予药物治疗。
如果体温异常持续或有其 他症状,及时就医咨询医 生。
通过测量耳道或额头的红外线辐 射,来测量体温。
水银体温计
传统的体温测量工具,已逐渐被 其他电子或数字型体温计取代。
正确的体温测量步骤
1
准备
选择合适的体温计并准备好消毒用品。
2
位置
根据测量方法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
3
测量
按照体温计的说明进行测量,注意读数的准确性。
体温异常的可能原因
感染性疾病
如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可以 导致体温升高。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PPT课件
体温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系统 的状态。
体温的重要性
健康监测
体温可以帮助评估人体是否 处于正常状态,是疾病和感 染的重要指标。
反应身体功能
体温可以反映人体的代谢速 率和内部环境的稳定程度。

体温过高的评估及护理PPT课件

体温过高的评估及护理PPT课件
生理变化:随昼夜、年龄、性别、活动、药物等出现生理变 化
发热过程及表现:
1、体温上升期: 特点:产热 > 散热 表现: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寒战 方式: 骤升:数小时内升至高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疟疾等 渐升:逐渐上升,在数天内升至高峰,见于伤寒等
2、高热持续期 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 表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头痛头
2. 高热持续期:应注意尽量解除高热带给患者的身心不适, 合理处理患者的要求。
3. 退热期:满足患者舒适的心理,注意清洁卫生,及时补 充营养。
谢谢!!
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 3、退热期:
特点:散热 > 产热 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潮湿 方式: 骤退:数小时内降至正常体温骤退者应防止虚脱或休克
渐退:数天内降至正常
护理措施
1. 降低体温 2. 加强病情观察 3. 补充营养和水分 4. 促进患者舒适 5. 心理护理
降低体温
可用物理降温或药物 降温方法。
体温过高的评估及护理PPT课件
主要内容(The main content ):
定义(Definition ) 临床分型(type) 发热过程及表现(Process and performance ) 护理措施(nursing)
正常体温: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标准: 口温(36.3~37.2℃) 肛温(36.5~37.7℃) 腋温(36.0~37.0℃)
加强病情观察
1. 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体温,一般每日测量四次,高热 时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 日1或2次。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及时注意呼吸、 脉搏和血压的变化。
2. 观察是否出现寒战,疹,关节肿痛及意识障碍等伴随症状。

生命体征的观察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生命体征的观察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体温的生理性变化
影响 因素
年龄
生理与生活节律
性别
药物
运动 其他
体温的生理性变化
女性体温的周期性变化
4
体温的调节
体温的调节
(一)生理调节
产热 器官
脏器、骨骼肌
产热 因素
食物消化、骨骼肌运动、交 感神经兴奋等
体温的调节
散热 器官
主要是皮肤
散热 方式
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体温的调节
(二)行为调节 通过运动或改变外界环境的方式调节
稽留热
体温过高
常见于败血症
驰张热
体温过高
常见于疟疾
间歇热
体温过高
常见于流行性感 冒、肿瘤发热等
不规则热
体温过高
6.发热患者的观察护理
①病情观察 定时测量体温,注意发热的类型、程度及发 热过程;注意伴随症状、治疗效果的观察;注意病人饮 水量、尿量的观察及记录。 ②降温 物理降温、化学降温
体温过高
病人躁动不安、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
体温过低
5.护理
①保暖 室温维持在22—24℃ ②生命体征的监测 持续监测体温的变化,至少每 小时1次 ③健康教育
正常体温
1 定体温的生理性变化
4 体温的调节
1
定义及特点
定义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人体新陈代谢和骨骼 肌运动等过程中不断产生热能的结果。
①体温中枢发育未成熟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 ②低温环境 ③疾病或创伤 失血性休克、重度营养不良、极度衰竭 ④低温麻醉 药物中毒
体温过低
3.分度 轻度:32~35℃ 中度:30~32℃ 重度:30℃以下 致死温度:23 ~ 25℃
体温过低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ppt课件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ppt课件
40
(3)补充营养和水分:
要求营养丰富易消化 的低脂、高热量、高Pr、 高维生素,少量多餐、 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 流质,以补充高热的消 耗,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增加水份的摄入:摄水 量应每日3000ml,必 要静脉由补充。以补充 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 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 的排出。
41
(4)促进舒适和预防并发症:保持皮肤及床单的 清洁,保证口腔卫生。 •口腔护理:发热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 干燥,且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 易出现口腔感染。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病人 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皮肤护理:退热期,往往大量出汗,应随时擦干 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 洁、干燥。对长期持续高热者,应协助其改变体位, 防止压疮、肺炎等并发症出现。
15
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前部为散热中枢,兴奋时加速体热的散发 •其生理作用: ※扩张血管,增加皮肤表面的血流量,使热量经
辐射方式散失; ※增加出汗和加速呼吸,通过水分蒸发达到散
热目的; ※降低细胞代谢,减少产热; ※减少肌肉活动,防止产热过多。
16
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后部产热中枢,兴奋时加速机体的产热 其生理作用: ※血管收缩,减少辐射散热; ※减少出汗,通过交感神经直接抑制汗腺活动; ※提高组织代谢率,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刺激肾上
33
弛张热 (remittent fever)
体温在39℃以上,24小 时体温差在1℃以上, 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 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 化脓性疾病等
34
间歇热 (intermittent fever)
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 上,持续数小时或更 长,然后下降至正常 或正常以下。经过一 个间歇,又反复发作。 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 有规律地反复出现, 多见于疟疾等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课件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课件

超高热是指体温超过41°C,这是非常 危险的,需要立即采取措施降温。
如果超高热持续时间较长或出现其他 症状,应立即就医。
护理措施包括:使用冰袋、冰贴等物 理降温方法,同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 畅,防止窒息。
04
体温异常的常见原因及处理
常见原因
01
02
03
04
感染
各种病原体感染,如细菌、病 毒、真菌等,导致发热。
电子体温计的使用
总结词
便捷、高效、准确
详细描述
电子体温计通常采用红外线测量技术,只需对准额头、耳道等部位,几秒钟即可获得体温读数。这种 方法便捷、高效、准确,尤其适合家庭使用。
03
高热与低温的护理
高热的护理
高热是指体温超过39°C,需要 采取措施降低体温,以避免对身
体的伤害。
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多饮水、减少衣物、使用冰
年龄差异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 未发育完全,体温易受环 境影响。
昼夜节律
人体体温存在昼夜节律变 化,一般清晨较低,下午 较高。
02
体温的评估方法
口测法
总结词
直接、快速、准确
详细描述
口测法是将体温表置于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读取数值。这种方法直接 测量口腔温度,快速且准确,适用于婴幼儿和不能配合使用其他测量方法的病 人。
袋或冰贴等物理降温方法。
如果高热持续不退或出现其他症 状,应及时就医。
低热的护理
低热是指体温在37.5°C至38°C 之间,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但需要关注身体状况。
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室内空气 湿度适中、适当休息、饮食清 淡、注意保暖等。
如果低热持续时间较长或出现 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PPT课件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PPT课件

常 (1)降低体温:物理或药物降温 体 (2)病情观察:测T:q4h,正常
3
温 的
天后→2次/d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多饮水
,不低于2500-3000ml
评 估
(4)补充营养:高热量、高蛋白 、高维生素、易消化、少

及 多餐 (5)休息:高热,绝对卧床休息
护 (6)预防并发症:口腔护理、皮
理 肤护理 (7)心理护理:耐心解释,精神
55
血压与体重
血压应当按医嘱或者护理常规测量并记录
请问:1.李某发热呈何热型?依据是什么? 2.入院时的发热程度?为什么? 3.请根据病人情况提出护理措施。
41
相关知识
42
体温单输入
进入护理单据—三测单处理
43
新收病人生命体征输入
44
单个病人体温单输入
45
体温单批量输入
46
查看三测单
47
血压、过敏试验输入
48
体温单书写要求:
楣栏:每页第一日应 填写年—月—日;手 术后、分娩日期当天 为“0”。第二日为 “1”,至术后10天 止,用红笔填写,第 二次手术当天Ⅱ-0; 专科转床填写格式, 例:病人从普外科转 骨科,普外科→骨科 ,5床转6床,5床→6 床。
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
要素二:
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 作用部位
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 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超过正常值的0.5℃或一
要素三: 作用结果
昼夜波动在1℃以上。

12
㈠ 体温过高
二 、
1. 定义
异 常
2. 临床分度 以口腔温度为例

低热 37.5-37.9℃
温 的 评

体温相关护理与评估课件

体温相关护理与评估课件
02
评估体温:根据测量结果,评估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发热、低体温等异常情况。
03
处理异常体温:对于发热、低体温等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物理降温、保暖等。
04
持续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确保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05
体温护理措施
监测体温: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记录体温变化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避免过冷或过热
02
体温的异常可能预示着疾病或身体不适
03
体温护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保障身体健康
04
体温的临床意义
01
02
03
04
体温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体温异常可能提示疾病或身体不适
体温护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体温护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体温护理的注意事项
定期监测体温:每天至少测量一次体温,并记录在护理记录表中
03
直肠测量:将体温计插入直肠,夹紧5-10分钟,读取数值
04
皮肤测量:将体温计贴在皮肤上,读取数值
05
红外线测量:使用红外线体温计,对准额头或耳部,读取数值
体温评估标准
01
正常体温范围:36
02
体温测量方法:腋下、口腔、直肠
03
体温测量时间:早晨、下午、晚上
04
体温异常情况:高于37
体温评估结果分析
评估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体温护理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体温异常原因
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可能导致体温异常
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可能导致体温异常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等可能导致体温异常

体温评估与护理—正常体温(护理技能课件)

体温评估与护理—正常体温(护理技能课件)

体温的产生
糖、脂肪和蛋白质 → 能量 Glucose, fat, protein → energy
﹥50% → Heat → temperature ﹤50% → ATP →heat
产热与散热
产热过程
❖ 化学方式
❖ 主要产热器官为肝脏、骨 骼肌。
❖ 主要活动为食物氧化、骨 骼肌运动、交感神经兴奋 、甲状腺素分泌增多、体 温升高等。
正常体温
1 正常体温 2 体温的生理性变化 3 体温的调节
正常体温
部位 口腔 腋) 36.5℃(97.7〫F) 37.5℃(99.5〫F)
正常范围 36.3-37.2℃(97.3-99.0〫F) 36.0-37.0℃(96.8-98.6〫F) 36.5-37.7℃(97.7-99.9〫F)
体温的生理性变化
昼夜 年龄 性别 活动 药物 饮食 环境
体温的产生与调节
1 体温的概念 2 体温的产生 3 产热与散热
4 体温的调节
体温的概念(Body Temperature)
体核温度(core temperature):指身体 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相对稳 定且较皮肤温度高。 皮肤温度/体表温度(shell temperature):受环境温度和衣着影响。
散热过程
❖物理方式
❖主要散热器官有 皮肤(70%)、呼 吸(29%)和排泄 (1%)。
❖主要方式有辐射、 传导、对流与蒸发。
体温的调节
自主性(生理性)体温调节
➢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 温度感受器:外周和中枢 ➢ 体温调节中枢:前部为散热中枢、后部为产热中枢
行为性体温调节
➢ 调整身体姿势和行为而达到调节体温的目的。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分析33页PPT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分析33页PPT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分析
46、法律有Βιβλιοθήκη 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