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税收转嫁和归宿(07财政课)
税负转嫁与归宿教学课件
![税负转嫁与归宿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eb007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4.png)
政府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影响。通过合理的税收 设计和监管措施,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合理配置。同时,加强税收征管和 执法力度,防止税收流失和税收不公的现象发生。
05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税收政策影响
对税收政策制定的影响
税负转嫁与归宿影响税收负担分配
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必须考虑税负转嫁与归宿对税收负担分配的影响,以确保税 收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税负转嫁与归宿影响税收政策目标
税收政策的目标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而税负转嫁与归宿可能会影响这些 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制定税收政策时需要考虑其对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影响。
对税收政策执行的影响
税负转嫁与归宿影响税收征管
在税收征管过程中,需要考虑税负转嫁与归宿对税收征管的影响,以避免税收流失和税收不公的现象 。
高的市场更有利于税负转嫁。
经济政策
政府的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等经 济政策也会对税负转嫁与归宿产 生影响。例如,政府对某些产业 的税收优惠措施可能会导致税负
难以转嫁。
03
税负转嫁的经济学原理
市场供需原理
01
02
03
供给曲线
税负转嫁过程中,供给曲 线会受到税收影响,导致 价格上升,供给量减少。
需求曲线
后转
纳税人通过降低商品或劳务的成本或 以其他方式降低自己的利润,将税款 转嫁给商品或劳务的供应者或其他相 关方。
税负归宿的影响因素
价格弹性
商品或劳务的需求和供给弹性会 影响税负归宿,需求弹性较大时 ,税负更容易转嫁给消费者;供 给弹性较大时,税负更容易转嫁
给生产者。
市场结构
市场垄断程度、竞争激烈程度等 市场结构因素会影响税负转嫁与 归宿,一般情况下,垄断程度较
第三章税收转嫁和归宿(07财政课)
![第三章税收转嫁和归宿(07财政课)](https://img.taocdn.com/s3/m/8ca1cf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c.png)
第三章税收转嫁和归宿(07财政课)第七章税收转嫁与归宿第一节税收转嫁与归宿的概念一、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税收转嫁是指税收负担的转嫁。
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并不一定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纳税人在纳税后,可通过调整经济活动的方式,将税款转嫁给他人承担,最终承担税款的人被称之为负税人,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就意味着存在税收的负担转嫁。
因此,所谓税收转嫁是指纳税人将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
从税收转嫁的过程来看,纳税人的税收转嫁可以是一次完成,称之为一次转嫁;也可能需要多次完成,称之为多次转嫁或辗转转嫁。
从税收转嫁的结果看,纳税人把税收负担若全部转嫁出去,称之为全部转嫁;若只是部分地转嫁出去,则称之为部分转嫁。
税收归宿是指税负运动的终点或最终归着点。
税收归宿与税收转嫁存在内在的联系。
税收转嫁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若税收转嫁不发生,那么税收负担的归宿是纳税人自己,这就是税收的直接归宿,又称法定归宿。
如果税收转嫁发生,那么,税收归宿是税收转嫁的结果,此时税收的归宿是间接归宿,又称经济归宿。
从政府征税至税收归宿的全过程来看,政府向纳税人征税,是税收负担运动的起点;纳税人把缴纳的税款转由他人负担,是税收负担的转嫁;税负由负税人最终承担,不再转嫁,称之为税收归宿。
税收转嫁是从税收的运动过程来研究税收负担问题,而税收归宿则是从税收的运动结果来研究。
因此,税收的转嫁与归宿,实际上是税收负担的分解、转移、归着的过程。
研究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确定税收负担的归着点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而这一研究的核心在于税收的转嫁。
二、税收转嫁的方式税收负担转嫁按纳税人转移税收负担的方向,可以分为前转、后转、消转和税收资本化等四种方式。
(一)前转前转亦称“顺转”,是指当征税发生时,纳税人按照商品流通的方向,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式,将税款向前转嫁给购买者或消费者负担。
这种前转可能是一次性的,也可能经过辗转的过程才能完成。
例如,在生产环节对商品(如香烟)的征税,厂家可通过提高商品价格,把税款转嫁给批发商,批发商转嫁给零售商,零售商最后转嫁给消费者。
第七章_第三节税收的转嫁与税负归宿
![第七章_第三节税收的转嫁与税负归宿](https://img.taocdn.com/s3/m/daa8f915a8114431b90dd8b1.png)
3、价格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大小与税收的转嫁难度 成正比例关系; 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与税收的转嫁难度 成反比例关系。
价格弹性
Hale Waihona Puke 4、区位流动性 区位流动性越强越容易转嫁税收。
一、市场结构与税负转嫁的关系 (四)完全垄断市场
政府若对某种产品征税,垄断生产者必然会 千方百计地将税款加入价格转嫁给消费者。 但转嫁多少则要视其产品的需求弹性而定。 需求弹性越小,则向消费者转嫁的比例就越大。 假如对食盐征税,则食盐生产厂家几乎能把 税收全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因为消费者对食 盐的弹性很小,接近于零。
1)完全竞争市场 在短期内,任何生产者都无法单独提高 商品价格,将税收负担向前转嫁给消费者。 但从长期看,在产品供给成本不变的情况 下,全体生产者形成一股行业力量,才能 通过提高价格,将税收负担完全转嫁。
2)垄断竞争市场 在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生产者可 以利用产品差异性对产品价格作适当调整, 从而有可能把部分税收负担前转给消费者。 但由于尚未形成垄断市场,仍有竞争,不 可能把全部税收负担转嫁出去获得垄断利 润。因而是部分前转,部分后转,或者是 部分消转。
二、价格弹性与税负转嫁的关系 1、需求弹性与税负转嫁 2、供给弹性与税收转嫁 如果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则向后转嫁 或不能转嫁的部分较大,即税收更多地落在 生产者或生产要素提供者身上;如果需求弹 性小于供给弹性,则向前转嫁的部分较大, 即税收更多地落在购买者身上。
供给弹性变动对税收分担的影响 P ①卖者弹性 ③买者分担
LOGO
第三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
Company Logo
基本内容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税收转嫁的形式 影响税收转嫁
Company Logo
税收学课件3.税负转嫁与归宿
![税收学课件3.税负转嫁与归宿](https://img.taocdn.com/s3/m/ecab75f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6.png)
熟悉税负转嫁的各种方式,如前转、后转、消转 等,并理解税负归宿的判断标准。
理解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影响因素
了解影响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各种因素,包括市场 结构、供需弹性、税收制度等。
分析实际案例
通过分析具体的税收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2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基本概念
消转和税收资本化
消转是指纳税人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式 ,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税收资本化是指纳税人将税负转嫁 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通过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来影响资本 的形成和积累。
03
税负转嫁的机制与方式
税负转嫁的机制
80%
价格机制
税负转嫁通常通过价格调整实现 ,即纳税人通过提高或降低商品 或服务的销售价格,将税负转移 给购买者或供应商。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税负转嫁与归宿,可以深入了解税收对经 济活动的影响,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有助 于优化税收制度设计。
课程结构
本课件将介绍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基本理论、影响因 素、转嫁方式以及税负归宿的判断标准等。
课程目标
掌握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税负转嫁与归 宿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政策效果。
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合理设置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引导 市场主体行为,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税收征管
通过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遵从 度,减少税负转嫁与归宿对税收政 策效果的影响。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02
03
04
税负转嫁与归宿是税收学中的 重要概念,它涉及到税收负担 在市场经济中的实际分配问题 。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https://img.taocdn.com/s3/m/6c89b1e0524de518964b7d53.png)
用Ed代表该弹性系数,P代表价格,△P代表价格的 变动量,Q代表需求量,△Q代表需求的变动量,则 需求弹性的公式为: Ed=(△Q /Q)/(△P /P)=(△Q /△P)* (P /Q)
需求弹性同税收的转嫁与归宿的关系
(1)需求完全无弹性 需求完全无弹性,即Ed=0,说明当某种商 品或生产要素因政府征税而提高价格时, 购买者对价格的提高没有任何反应,其购 买量不会因价格的提高而减少。 在需求完全无弹性的条件下,新征税收会 全部向前转嫁,通过提价而转嫁给购买者。
税收转嫁的形式: 税收转嫁的形式:消转
消转(diffused shifting),也称为税收转化,即纳税 人对其所纳税款,既不向前转嫁,也不向后转嫁, 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 补偿其纳税损失,使支付税款之后的利润水平不 比纳税前低,从而使税负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 中自行消失。 消转与一般意义上的税收转嫁不同,纳税人并未 把税负转移给他人,也没有特定的负税人。
供给富有弹性
供给富有弹性,即∞>ES>1,说明当某种商品或 生产要素因政府征税而价格不能相应提高时,生 产者因价格下降而作出的反应强烈,其生产量下 降的幅度大于价格相对下降的幅度。由于生产量 减少,就要驱使价格上涨。在这种情况下,所征 税收的大部分会通过价格提高向前转嫁出去,而 更多地落在购买者身上。 在供给富有弹性的情况下,生产量减少的幅度大 于价格相对下降的幅度,所以税收易于更多地向 前转嫁。
商品课转嫁与归宿的分析
政府对商品的课税,不论是以生产者作为法定纳 税人,还是以购买者(消费者)作为法定纳税人, 也不论是采取从量计征形式,还是采取从价计征 形式,都不会改变依供求弹性决定的税负的分配 格局。 决定商品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关键因素是课税商品 的供求弹性。至于法定纳税人是谁以及采取何种 形式向他计征,则是无关紧要的。
第三章 税收转嫁与归宿
![第三章 税收转嫁与归宿](https://img.taocdn.com/s3/m/0a030bcb5fbfc77da269b1ff.png)
税收转嫁与归宿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基本问题 税收转嫁的局部均衡分析 税收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第一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基本问题
一、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定义 二、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分类 三、税收转嫁的形式
一、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定义
税收转嫁(tax shifting):纳税人在名义上缴 纳税款之后,主要以改变价格的方式将税 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税收负担的最终 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终结果。
O Q' Q* Q
完全弹性供给与税收归宿
3. 供求双方的税收负担率与供求线的斜率之间的关系
纳税后需求者所付价格的变化与供给者所获得 的价格变化的比率为: *
Pd P Kd Q * QE * P PS KS Q * QE
式中: (Pd-P*)为需求者承担的税收 (Q*-QE)为交易量的变化; Kd、KS分别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斜率。
三、税收转嫁的形式
前转(forward shifting) 后转(backward shifting) 消转(diffused shifting) 税收资本化(capitalization of taxation)
第二节 税收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一、税收归宿与供求弹性的关系 二、局部均衡分析的局限性
一、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定义
税收转嫁(tax shifting):纳税人在名义上缴 纳税款之后,主要以改变价格的方式将税 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税收负担的最终 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终结果。
二、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分类
全部转嫁与部分转嫁 法定归宿与经济归宿 平衡预算归宿、差别归宿与绝对归宿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课件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ab37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14.png)
03
前转是指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或服务 的价格,将税款转嫁给消费者;后转 是指纳税人通过降低原材料或零部件 的价格,将税款转嫁给供应商;消转 是指纳税人通过自我消化税款的方式 ,自行承担税款;资本转嫁是指纳税 人通过改变投资方向或地点,将税款 转嫁给其他国家或地区。
税收归宿的定义
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最终落在了哪个经济主体身上,也就是税收负担的承担者。 在市场经济中,税收归宿通常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资本所有者等经济主体。
。
产业结构调整
长期来看,税收的转嫁与归宿会 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推动产业
升级和转型。
市场竞争力
不同企业在税收转嫁与归宿中面 临的成本不同,会影响企业的市
场竞争力。
CHAPTER 07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政策建议
优化税收制度设计
建立公平、透明、合理的税收制度
通过优化税制设计,降低税负不公的现象,提高税收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建立税收诚信体系
通过建立税收诚信体系,对纳税人的税收行为进 行记录和管理,促进税收诚信建设。
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
通过加强反垄断执法,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促进市场公平 竞争。
规范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建立健全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
税收资本化
01
02
03
定义
税收资本化是指将税收负 担转化为资本投入,从而 在长期内获得回报的过程 。
机制
通过将税收负担转化为资 本投入,纳税人可以在长 期内获得更多的收益,从 而补偿所承担的税负。
例子
企业将所缴纳的税款用于 扩大生产规模、研发和技 术改造等资本投入,以期 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
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
![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https://img.taocdn.com/s3/m/c6e8df080066f5335a812152.png)
△Q/Q Esp = △P/P ﹤1 Esp ﹦1 ﹥1 缺乏弹性 单位弹性 富有弹性
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
13
税负转嫁与供给弹性
价 格
E P
S D
P´
E´ D’
O
Q´
Q
数量
供给弹性高的商品的税负转嫁
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 21
企业所得税的税负转嫁与归宿
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一定时期的应税利润
应税利润可能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正常利润,另一部分是超额利 润。超额利润也称为经济利润,是指企业所有者获得的超过生产中使 用资本要素的机会成本的收益。
假定能够设置一种只对超额利润课税的税种:
短期均衡:企业追求超额利润最大化,由于超额利润税并没有改 变企业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因此企业不会改变其产量。而由 于产量不变,消费者的支付价格也不会改变,所以消费者的情况 不变,最终企业将完全承担税收。 长期均衡:竞争的结果企业的超额利润为0,不会产生税收收入。 垄断 :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但同样由于这种税不会对产量产 生影响,消费者的境况不会因为征税而降低,因而企业要承担该 税收,也就是说这个税不会转嫁。
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 15
税负转嫁与供给弹性
价 格 S E P D P´ E´ O D’
Q
数量
供给完全无弹性的商品的税负转嫁
税负完全由厂商负担而不能转嫁出去。它说明厂商的生产条件完全不 能适应税收和市场的变化,处于绝对被动的不利地位。
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 16
税负转嫁与供给弹性
价 格 E´ P’ P E S´
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 22
税收转嫁与归宿
![税收转嫁与归宿](https://img.taocdn.com/s3/m/aca86b8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c.png)
加强税务稽查力度
加大对偷税漏税行为的打击力度,对 违法者进行严厉处罚,提高偷税漏税 的成本和风险。
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税收成本
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
01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因
素导致的误差和延误。
优化税收征管流程
02
简化税收征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提高税收征管
产业结构调整
长期来看,税收政策可能促使企业调整投资方向,优化产业 结构。
税收转嫁与归宿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消费者负担
税收转嫁使得消费者承担了税负,低收入者可能面临更大的负担。
企业利润
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对税收的承受能力不同,税收政策可能影响企业利润。
税收转嫁与归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投资激励
合理的税收政策可以激励企业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税收资本化
纳税人在购买资本品时,将税负转嫁给资本品的 购买者,通过资本品的价格中预先加入税款的方 式,实现税负的转嫁。
税收转嫁的途径
80%
价格机制
通过调整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将 税负转嫁给消费者或供应者。
100%
成本机制
将税负作为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通过调整生产成本的方式,将税 负转嫁给消费者。
80%
商品的用途
对于用于生产或再生产的商品,生产者或销售者可以将部分或全部税收转嫁给消费者;对 于用于消费的商品,生产者或销售者难以将税收转嫁给消费者。
影响到市 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价格形 成、收入分配等方面。
如果税收负担主要由消费者承 担,则可能降低消费者的购买 力和消费需求,进而影响生产 者的生产和投资决策。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重要性
揭示税收负担的实际承担者
税收的转嫁和归宿
![税收的转嫁和归宿](https://img.taocdn.com/s3/m/0461bf5a6c175f0e7dd13732.png)
• t M ——对消费制造品的课税。
• t K ——对两个部门的资本所得的课税。
• t L ——对两个部门的劳动所得的课税。
• t ——一般所得税。
41
▪ 由表13-1可知,以上9种不同类型的税种之间 存在以下6个重要的等价关系:
• 如果同时征收 t K 和 ,t L 且税率相同,则相当于对 所有要素所得征收一般所得税 (第t 三行)。
• 生产要素的总供给量不变。 • 所有消费者的行为偏好相同。 • 税种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 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38
▪ 在两种产品和两种要素的假定之下,经济体 系中的各种税收如表13-1所示。
• 其中 F 代表食品, M代表制造品; 代K 表资本, L代表劳动。
39
表13-1 税收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
28
▪ 工薪税或劳动课税的转嫁和归宿取决于供求 弹性
• 如果雇员的供给弹性大于雇主的需求弹性,则雇 员处于有利的地位,雇主处于不利地位;政府所 征的税收将大部分向前转嫁,主要落在雇主身上。
• 如果雇员的供给弹性小于雇主的需求弹性,则雇 主处于有利的地位,雇员处于不利地位;政府所 征的税收将大部分无法转嫁,主要落在雇员身上。
食品的相
对价格
食品的消
费
制造品
制造 品价
消费
格
不仅制造品价格食品的消费者要缴税,制 造品的消费者也要承担部分税收。
44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将考察的视野扩大到制 造品市场 :
食品的生产
制造品的生产
食品部门中闲置的资本和
劳动必然会到生产制造品
的部门寻找出路
较密集地被运用 于投入的生产要 素的相对价格下 降
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财政学必备复习资料
![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财政学必备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d453c2fe518964bce847c0c.png)
市场供求条 件不允许纳 税人以提高 商品销售价 格的办法, 向前转移税 收负担。(需 求弹性大)
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财政学必备复习 资料
(三)混转 混转也称“散转”,即一种商品的 税负通过提高价格向前转嫁一部分, 又通过向生产要素的供应者压低进 价向后转嫁一部分。
如: 对纺纱厂征税时,纺纱厂一方面压 低棉花的收购价,另一方面又提高 纱锭的卖价,前后同时转嫁。
为了进一步理解税负归宿的含义,有必要了解 税收负担的概念。
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财政学必备复习 资料
资料:
《福布斯》最新一期公布2008年税负痛苦指数 排行榜,受调查的66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痛 苦指数高居全球第五,亚洲第一。此外,香港 则排名倒数第五,台湾名列五十三,都属于税 负痛苦指数较低的地区。
资料
③税负转嫁的实质是税收负担的再分配。 ④税负转嫁和税负的归宿有必然联系。 税收归宿一般指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 ⑤一次转嫁和辗转转嫁 如果同一税款从纳税人到最后负税人,
其转嫁运动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可 以称作辗转转嫁。 ⑥全部转嫁和部分转嫁
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财政学必备复习 资料
⑥税负转嫁与逃税有本质区别 逃税指个人或企业以不合法的方式
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财政学必备复习 资料
(二)后转
后转也称为逆转或向后转嫁,即纳税人将其所纳
税款,以压低生产要素进价或降低工资、延长工
时等方法,向后转移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负担的
一种形式。
后转的前提:
如:向服装厂征税后,厂商不敢 提高产出服装的价格,于是就要 求工人工作时间从8小时/天延长到 10小时/天。向药材收税后,药厂 就压低药草收购价。
逃避纳税义务,包括偷税、漏税和抗税 等。
二者共同点:设法不承担税负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https://img.taocdn.com/s3/m/ea6a4d4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e.png)
主要内容
单击添加副标题
税收转嫁的含义与类型 税收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单击添加副标题
“闻税涨价”后的税负转嫁能力 课本p201
思考
单击添加副标题
1.税收转嫁的前提是什么? 2.计划经济时期是否存在税收转嫁?
税收转嫁的含义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不实际负担国家课征于他们的税收,二是通过购入或卖出商品价格的变动,将全部或部分税收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税负归宿(Tax Incidence ):是税负转嫁过程的终点,也就是税收负担的实际承受者。
*
税负转嫁的类型
前转:也称顺转,是指纳税人在进行交易时,按课税商品的流转方向,用提高价格的办法,把所纳税款向前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或消费者;
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
*
也是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
税负转嫁的类型
#2022
*
税负转嫁的类型
严格来说,消转并不是严格的税收转嫁。
消转:又成为转化,它是指纳税人用降低课税品成本的办法使税负从新增利润中得到补偿。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添加标题
课税范围宽的商品较()转嫁,窄的()转嫁。
添加标题
商品课税较( )转嫁,所得课税一般( )转嫁。
添加标题
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 嫁,竞争性商品的课税()转嫁。
添加标题
从价课税的税负()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转嫁。
*
*
税收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回忆 什么是局部均衡分析? 什么是一般均衡分析?
*
税收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以从量税为例 对消费者征税和对生产者征税是否一样?
*
税收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https://img.taocdn.com/s3/m/18691b3ec5da50e2524d7f5a.png)
弹性同税收的转嫁与归宿关系
需求和供给完全有弹性或完全无弹性的情况都是理论上的假 定,在实际生活中罕见。 绝大多数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是属于富有弹性或缺 乏弹性的情况,完全可以转嫁或完全不能转嫁的情况基本上 是不存在的。 常见的是,一部分税收通过提高价格形式向前转嫁给商品或 生产要素的购买者,另一部分税收则通过成本增加向后转嫁 给生产者或生产要素的提供者。 转嫁的比例,视供求弹性的力量对比(即供给弹性和需求弹 性之间的对比)而定。 如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则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的部分较 大,即税收会更多地落在生产者或生产要素提供者的身上; 如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则向前转嫁的部分较大,即税收 会更多地落在前买者的身上。
商品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分析
(1)如果课税商品属于生活必需品、不易替代产品、用途 狭窄产品或耐用品,那么,由于人们对这类商品的需求弹 性较小,消费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不利地位。政府所 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身上。 (2)如果课税商品属于奢侈品、易于被替代产品、用途广 泛产品或非耐用品,那么,由于人们对这类商品的需求弹 性较大,消费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政府所 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 供者或生产者的身上。
需求弹性同税收的转嫁与归宿的关系
(2)需求完全有弹性 需求完全有弹性,即Ed→∞,说明当某种商品或 生产要素因政府征税而提高价格时,购买者对价 格的提高反应极其强烈,其购买量会因价格的任 何提高而减少至0。在这种情况下,所征税收要么 会全部向后转嫁,要么会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 要素的提供者或生产者自己身上。 在需求完全有弹性的条件下,纳税人不能通过提 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途径把税负向前转嫁给 购买者,而只能向后转嫁或通过减少生产量的办 法自行消化。
税收转嫁与归宿课件
![税收转嫁与归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4e882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5.png)
成本机制
纳税人可以通过改变生产 成本,将税负转嫁给生产 要素的供给者。
税收转嫁的度量
转嫁程度
衡量税负转嫁的程度,通常用转 嫁系数来衡量,即税后价格变动
与税前价格的比率。
转嫁效应
分析税收对市场供求关系、价格机 制和资源配置的影响,以评估税收 转嫁的效果。
归宿分析
研究税收最终由谁承担,包括消费 者、生产者、政府或其他相关方。
概念解析
税收转嫁是指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将 所纳税款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而 税收归宿则是指税收最终的负担者, 即税收的实际承担者。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影响因素
市场结构
供求关系
市场结构对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影响较大, 垄断市场的税负转嫁能力较强,竞争市场 的税负归宿较为明显。
供求关系是影响税收转嫁与归宿的重要因 素,当市场供大于求时,税负更容易转嫁 ;反之,则税负更易归宿于消费者。
福利经济学分析方法
02
通过比较税收前后的社会福利函数,评估税收政策的合理性和
有效性。
福利经济学分析局限性
03
主观性强,难以客观衡量社会福利水平。
04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具体税收转嫁与归宿案例 的分析,探究税收转嫁与归宿的
实际效果和影响因素。
统计分析法
利用大量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 对税收转嫁与归宿的整体趋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可以更好地 实现税收的纵向公平和横向公平。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提高经济效率。
加强税收监管
01
建立完善的税收征管体系
通过建立完善的税收征管体系,加强对纳税人的监管和管理,防止偷税
税收转嫁与归宿课件
![税收转嫁与归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220e4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a.png)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要点二
优化税务结构
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税收环境,优化税务结构,降 低税务风险。
个人税务筹划的策略选择
合理规划个人所得税
个人应合理规划个人所得税,通过合法途径降低税负, 提高个人收入。
关注税收法规变化
个人应关注税收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个人税务筹划策 略,避免因不了解新税法而产生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税收转嫁与归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税收转嫁与归宿影响投资 和消费
通过税收转嫁与归宿,可能影响企业的投资 决策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而影响经济增 长。
税收转嫁与归宿影响产业 结构
税收政策可能通过税收转嫁与归宿影响产业 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05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案例 分析
个人所得税的转嫁与归宿
06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实践 应用
税收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制定税收政策
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影响,以确保税收政策的公平性和有 效性。
调整税收政策
根据税收转嫁与归宿的情况,适时调整税收政策,以实现税收的合理分配和社会公平。
企业税务筹划的策略选择
要点一
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应关注并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负,提高经 济效益。
能由消费者承担。
经济政策
政府的经济政策也会影响税收转 嫁与归宿。例如,政府的干预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关税政策、补贴政策等都会
对税负的分配产生影响。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分类
前转和后转
前转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直接转移给商品或劳务的购买 者,通过提高商品或劳务的售价将其转嫁给购买者;后转是 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转移给商品或劳务的提供者,通过压 低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将其转嫁给提供者。
税收转嫁与归宿.27页PPT
![税收转嫁与归宿.2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7be39eff453610661fd9f496.png)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税收转嫁与归宿.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Hale Waihona Puk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税收转嫁与归宿第一节税收转嫁与归宿的概念一、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税收转嫁是指税收负担的转嫁。
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并不一定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纳税人在纳税后,可通过调整经济活动的方式,将税款转嫁给他人承担,最终承担税款的人被称之为负税人,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就意味着存在税收的负担转嫁。
因此,所谓税收转嫁是指纳税人将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
从税收转嫁的过程来看,纳税人的税收转嫁可以是一次完成,称之为一次转嫁;也可能需要多次完成,称之为多次转嫁或辗转转嫁。
从税收转嫁的结果看,纳税人把税收负担若全部转嫁出去,称之为全部转嫁;若只是部分地转嫁出去,则称之为部分转嫁。
税收归宿是指税负运动的终点或最终归着点。
税收归宿与税收转嫁存在内在的联系。
税收转嫁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若税收转嫁不发生,那么税收负担的归宿是纳税人自己,这就是税收的直接归宿,又称法定归宿。
如果税收转嫁发生,那么,税收归宿是税收转嫁的结果,此时税收的归宿是间接归宿,又称经济归宿。
从政府征税至税收归宿的全过程来看,政府向纳税人征税,是税收负担运动的起点;纳税人把缴纳的税款转由他人负担,是税收负担的转嫁;税负由负税人最终承担,不再转嫁,称之为税收归宿。
税收转嫁是从税收的运动过程来研究税收负担问题,而税收归宿则是从税收的运动结果来研究。
因此,税收的转嫁与归宿,实际上是税收负担的分解、转移、归着的过程。
研究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确定税收负担的归着点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而这一研究的核心在于税收的转嫁。
二、税收转嫁的方式税收负担转嫁按纳税人转移税收负担的方向,可以分为前转、后转、消转和税收资本化等四种方式。
(一)前转前转亦称“顺转”,是指当征税发生时,纳税人按照商品流通的方向,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式,将税款向前转嫁给购买者或消费者负担。
这种前转可能是一次性的,也可能经过辗转的过程才能完成。
例如,在生产环节对商品(如香烟)的征税,厂家可通过提高商品价格,把税款转嫁给批发商,批发商转嫁给零售商,零售商最后转嫁给消费者。
在这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发生的税收转嫁有可能是全部,也可能是部分的。
前转是税收负担转嫁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式。
(二)后转后转又称“逆转”,是相对于前转而言,税收转嫁的方向与经济运动的方向相反。
一般当纳税人的税款无法向前转时,就会通过压低投入要素或商品的购进价格,将税款转移给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或商品的供应商负担。
如对某商品在零售环节征税,若提价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负担,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导致需求降低,商品销售量下降。
因此,税负向前转嫁有一定的困难。
这时,零售商只能设法压低进货价格,把税负后转给批发商或厂商。
税收的后转往往需要零售商同批发商或厂商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进行。
在实际中,税收转嫁并不一定都表现为单纯的前转或后转,有时候表现为税负一部分通过提价前转,一部分通过压低进价后转,这种情况被称为“混合转嫁”。
(三)消转消转,亦称“税收转化”,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的税款,既不向前转,也不向后转,而是通过加强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挖掘内部潜力等方法,增加企业利润,弥补纳税损失,自行消化税收负担。
严格的说,消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税收转嫁形式,因为它没有把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
(四)税收资本化在特定的商品交易(如土地、房屋、证券等)中,买主将购入商品在以后年度所必须支付的税款,在购入商品的价格中要求卖主预先一次性扣除,从而降低商品的成交价格。
这种由买主将以后年度所必须支付的税款转由卖主承担,并在商品成交价格中扣除的税收转嫁方式称之为税收资本化,又称“资本还原”。
税负资本化是税收后转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同一般商品税后转的相同点在于都是买主将其应支付的税款通过降低购入价格转由卖主负担。
不同点在于,税收后转的对象是一般消费品,而税收资本化的转嫁对象是资本性商品,如土地等;税收后转是将每次商品交易发生时交纳的税款随时转嫁,而税收资本化是商品交易后发生的预期累计应缴税款预先作一次性转嫁。
三、税收转嫁的影响因素在许多国家普遍采用复合税制的情况下,不同性质的税种在课税范围、课税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而在税收转嫁及归宿上亦有一定的不同。
(一)课税对象性质对税收转嫁的影响按课税对象划分,税种分为商品课税、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等。
对商品课税,税款是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由征税而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能够比较容易的进行税负转嫁。
对以工资、企业利润为课税对象课征的所得税,由于与商品价格距离较远,相对来说比较难以转嫁,但也不是绝对不可。
如对个人工资课征的所得税能否转嫁,取决于劳动市场上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的变化。
如果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个人所得税可以比较容易地转嫁给企业负担。
反之,税主要由劳动者本人承担。
而对企业利润课征的所得税,若通过提高商品价格、压低工人工资或降低股息分配比例等方式转嫁税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企业也可以通过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等方法,增加企业利润,弥补纳税损失,自行消化税收负担。
至于对土地、房屋征收的财产税能否进行转嫁,也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般来说,如果土地买卖、房屋租赁等交易出现买方市场,买方讨价还价的余地大,则存在着税收资本化的可能,如果卖方垄断市场,则无法实现税收资本化。
(二)课税范围对税收转嫁的影响一种税课税范围的宽窄不仅影响这种税收入的多少,也会影响税收的归宿。
一般来讲,课税范围宽的商品比较容易税收转嫁,而窄的商品相对较难。
这是因为,征税往往会导致商品价格的提高,若课税范围窄,只局限于少数商品,纳税人选择无税或低税商品的余地比较大,会提高对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使税收难以向前转嫁给消费者负担。
若当一种税的课税范围涉及到同类产品的大部分或全部时,购买者选择替代的余地很小,或无可选择,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很小,课税商品就容易提高价格将税负向前转嫁给消费者负担。
(三)课税商品的资本或劳动构成对税收转嫁的影响不同的课税商品,资本、技术和劳动的含量不同,生产规模变动的难易程度不同,对税收转嫁亦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规模变动较难,供给弹性较小,对此商品征税则税收难以向前转嫁给消费者负担;若课税商品为劳动密集型,且生产周期较短,生产规模的调整比较容易,对此商品征税则税收负担会更多地落在消费者身上。
(四)税收管辖权对税收转嫁的影响税收管理权范围的大小,影响人们购买商品的地区选择权。
一般来说,税收管辖权越小的税,人们比较容易跨越地区限制去它地购买,以躲避该商品的税负,此时所征的税款就难以向前转嫁给消费者负担。
反之,税收管辖权越大,人们跨区购买的可能性就越小,此时所征税款就能比较容易地通过提高商品价格而转移给消费者负担。
所以,中央税和地方税相比较,中央税的税收转嫁比较容易,而地方性的税种,税收管辖权范围越小,税收越是难以转嫁。
四、西方国家关于税收转嫁的不同流派税收负担转嫁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棘手的问题,是否存在税收负担转嫁以及怎样实现税收负担转嫁,许多经济学家见仁见智,提出许多观点。
有关税负转嫁理论一般分为两大派:绝对说和相对说。
(一)绝对说绝对说是指对税收转嫁问题做出绝对的结论。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往往认为某种税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绝对的转嫁或绝对的不转嫁。
其代表人物和代表观点有:1.魁奈的“纯产品说”以魁奈为代表的法国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只有利用土地才能生产出“纯产品”,创造出剩余价值和国民收入,而除此之外的一切事业均是非生产的。
因此税收必定是土地的纯产品,一切赋税不论如何课征,都可转嫁,其最终归宿都是农业,都须由土地所有者负担。
为此,魁奈主张实行单一土地税。
2.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纯所得说”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是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
斯密一般被认为是税收绝对转嫁论的先驱者,他曾区分不同的税种阐述税收转嫁问题。
他认为工资税、利润税和日用品税可以转嫁,而地租税、利息税和奢侈品税则不能转嫁。
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税收转嫁理论,也认为地租作为超出生产费用以上的剩余,对纯地租的课税不能转嫁,只能由地主承担。
但对土地的其它课税,则能由地主转嫁给消费者负担。
利润税中,对一般利润的课税由生产者负担,而对特种利润的课税必因物价上涨而转嫁给消费者负担。
至于对消费品课税,如果是垄断商品,则由生产者负担,如果是奢侈品,则由富有者负担,如果是必需品,课税会使工资上涨,最终由雇主负担。
3.“平均分散说”或“均等分布说”这类观点始于18世纪的欧洲国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卡纳德和蒲鲁东、意大利的沃里、英国的曼斯菲尔德等。
卡纳德提出了税收平均分散学说。
他以消费税为中心,指出消费税无论课于何处,税收都会因买卖双方彼此交易而分散于各方。
就好比用多管器皿盛水,水由一管流入终必平均分散于各管器皿中。
其他学者也都认为税收负担可以转嫁且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税收从纳税人转移至商品买卖双方及消费者身上,然后从此逐渐扩张到其他一切业务,最后扩张到一切方面,所有人都负有一定的税,且都有负税的感觉。
蒲鲁东虽然也认为一切赋税皆转嫁。
但他认为税种没必要区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所有税收最终都转嫁给消费者负担,而消费者中的大多数都是贫民,由他们承担了税负的大部分, 故一切税收都是不公平的。
(二)相对说相对说是对税收负担转嫁问题不作绝对的结论,认为税种没有绝对能转嫁的,也没有绝对不能转嫁的。
能否转嫁及转嫁程度如何,要受到许多外在的客观的条件限制,如税种的性质、种类、商品供求关系等。
其代表人物有:1.劳昂的税收转嫁理论德国学者劳昂在继承古典学派经济思想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税负转嫁的相对学说。
他认为,税负转嫁并非绝对的,应视税种的不同而不同,并要受到一定条件(如供求关系)的制约。
劳昂指出:只有当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税负才能转嫁;对所有阶级的所得征收的税,一般不能转嫁;对所有商品征收的税,其转嫁要比其他的税难;对地租税、利润源泉税及工资税,转嫁的关键看纳税人能否改变投资;税负的转嫁,不能认为是税收制度的不公正。
①2.塞力格曼的税收转嫁理论美国学者塞力格曼运用价值定律,通过分析价格与税收的关系,将劳昂的观点系统化。
提出税收转嫁的若干规律:(1)若课税品为竞争性强的商品,不能因①参见李万甫:《商品课税经济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课税而提高价格,较难发生税收转嫁;(2)从课税是普遍的还是特别的来看,课税越普遍,则转嫁的机会越小,生产者负担租税的可能性越大;(3)从资本的流动性来看,资本不能完全流动,则税收转嫁的可能性小且缓;(4)从课税商品的供求弹性来看,若课税品的需求弹性小,则生产者极易提高物价而把税收转嫁于消费者,若需求易变动,则生产者必承担税负的大部分;(5)从生产成本的变动是递增还是递减来看,若课税品的生产费用递减,则消费者对于税收的负担要比生产费用递增时还重;(6)从税负的轻重来看,税负越轻,越不易转嫁;(7)从税率是累进的还是比例的来看,税率累进性越高,则转嫁程度越高;(8)凡课税品的性质越耐久,则每年课税的次数越多,而将来所有者递转未来税负于原主的负担越重;(9)一种物品,市场上其生产费用存在大小之别,则优等生产者能负担税收,而劣等生产者因课税而无法生存,甚至亏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