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问题探索——求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教案设计案例
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教案设计案例第一章: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引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在重力作用下,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的过程。
2.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自由落体现象,如树叶落下、球从桌子上掉下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和规律。
3. 通过讨论和讲解,引导学生总结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章: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探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公式。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数学推导,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s = 1/2 g t^22.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v = g t3.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公式:a = g教学活动:1. 安排学生进行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测量不间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2.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推导,验证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公式。
第三章: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际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如跳楼自杀、高楼坠物等。
2. 自由落体运动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如跳伞、跳水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自由落体现象,如跳楼自杀、高楼坠物等。
2. 引导学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计算和分析这些现象的后果。
3. 引导学生讨论自由落体运动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如跳伞、跳水等。
第四章:自由落体运动的拓展学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与其他运动形式的联系和区别。
2.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和分析,深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性和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优秀3篇)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优秀3篇)《自由落体运动》教案篇一教材分析落体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自古以来许多人都研究过,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意义巨大。
本节教材通过演示、实验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对于物体的运动快慢,教材通过演示牛顿管实验进行证实,进而最后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运动模型。
这样的编写层次分明,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只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学生不难建立自由落体运动这一模型。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否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教材中通过实验方法:利用打点计时器分析纸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通过探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知道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不一样。
3.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 掌握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科学方法。
2. 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思路和方法,学习其科学探索精神。
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实际问题中分析规律。
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v t= v 0+ats= v 0 t+ at2vt 2- v 02 =2as新课导入:实验一:一手拿小纸片,另一手拿粉笔,双手举高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时松手,看看纸片与粉笔,谁先落地?实验二:把实验一中的纸片捏成团,结果又如何呢?实验三:毛钱管中的纸片和粉笔的下落情况。
那么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得到一条结论: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我们实验一中的纸片比粉笔晚着地。
在没有空气的阻力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条件: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为零。
3.特点: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3. 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方法4.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5. 实际应用举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特点、规律和计算方法。
2. 难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计算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 利用实验和数据分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3. 通过实际应用举例,提高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计算方法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自由落体装置、计时器、尺子。
2. 教学课件: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图片、动画和视频。
3. 教学素材:实际应用案例、习题。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运动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结合课件和实物,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特点及与其它运动的区别。
3. 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通过动画和实例,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4. 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方法:结合公式,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5.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体自由落体的时间和位移,并进行数据分析,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请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填空完成句子。
2. 选择题:判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正确描述。
3. 计算题: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计算给定高度下物体的落地时间。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特点、规律和计算方法。
2. 强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高二数学课件:第二学期 4.1.1求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
其步骤为: (1)计算时刻t0至t0+d的平均速度
(2)求d趋向于0时,平均速度所趋向的值 也可以先求导函数,再把t用t0代入
课后作业:P5习题3
4.9(1 d )2 4.9 v d
9 .8 4 .9 d
9.8
时刻2~2+d秒时间段的平均速度
4.9( 2 d )2 4.9 4 v d
19.6 4.9d
19.6
不列表计算,你能从公式发现 d趋向于0时, 平均速度所趋向的值(极限值)吗?
相当于用d=0代入化简后的式子
例:设物体在t秒内所经过的路程为s米,且s(t) =4t2+2t-3,
(1)求t=0时的瞬时速度 v=s`(0)=2
(2)求t=5时的瞬时速度
(3)求任意时刻t的瞬时速度
v=s`(5)=42
v=s`(t)=8t+2
运动方程s= s(t)在某一具体时刻的导数是一个具体值 运动方程s= s(t)在某任一时刻t的导数仍是一个函数 简称为导数 称为导函数
4.1导数的概念
4.1.1求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
问题1:自由落体运动位移s与时间t有何关系? 瞬时速度是多少? 1 2 s( t ) gt v gt 2 问题2:如何求1~2秒时间段的平均速度?
问题3:如何求1~1+d秒时间段的平均速度? 问题4:如何求2~2+d秒时间段的平均速度?
观察下表,分析时间间隔d与平均速度 v 的变化规律
时间区间 [2,2.1] [2,2.01] 时间间 隔d 0.1 0.01 平均速 度 时间区间 时间间 隔d 0.1 0.01 平均速 度 19.1100 19.5510
20.0900 [1.9,2] 19.6490 [1.99,2]
高一物理上册《瞬时速度》教案、教学设计
-建立学习互助小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帮助,共同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1.生活实例引入:向学生展示一段运动员百米冲刺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运动员在起跑、中途和冲刺阶段的速度变化,并提出问题:“运动员在哪个时刻速度最快?如何准确测量这一时刻的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的方式主动探究瞬时速度的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瞬时速度求解过程的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掌握微积分在物理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3.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经过一段时间后速度达到30km/h,求汽车在达到该速度瞬间的瞬时加速度。
3.探究性作业:鼓励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自主设计实验或观察,探究某一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变化规律。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过程、结果和分析等。
4.小组合作课题: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课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课题涉及瞬时速度在实际工程、科研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讲解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时,循序渐进,从直观的几何意义到数学表达式的推导,逐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3.教学活动:
-开展课堂实验,如使用小车和计时器测量不同时刻的速度,让学生直观感受瞬时速度的变化。
-设计课堂练习,包括基本概念的选择题和实际问题分析题,巩固学生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安排课后探究任务,如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瞬时速度现象,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2.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3.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4. 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特点和规律。
2. 难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 利用实验和动画演示,增强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教师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强调在只受重力作用下,初速度为零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3.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教师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如加速度恒定为g,运动轨迹为直线等。
4.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总结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如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等。
5. 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跳伞、地震预警等。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特点和规律。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些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概念、特点和规律的理解程度。
2.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后练习,评价学生方面的进步。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讨自由落体运动与其他类型运动的异同,如平抛运动、斜抛运动等。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精选8篇)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精选8篇〕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精选8篇〕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篇1整体设计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在知识上它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在方法上浸透着理想化模型的重要研究方法。
在整个必修一教学的安排上,匀变速运动的教学重点在于规律的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新课教学那么要向学生介绍用现代先进教学仪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特征,有利于学生站在一个现代新科技的角度观望历史人物对自由落体的研究,体会近代物理的先驱伽利略是如何进展研究的——这是向高中学生首次介绍伽利略的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它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引入课题和分析^p 论证课题;二是介绍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以及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的本卷须知。
这两个问题是统一的,前者是教学的组织,即课程进展的形式;后者是课题内容本身,这两者的结合便是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得出。
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的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和性质,掌握重力加速度的概念;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自由落体问题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和逻辑推理才能;2、进展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才能;3、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进步学生的解题才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实验和课本中的小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设疑、解疑、探求规律,做到师生默契配合、情理交融,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到达最正确的学习心理状态。
2、利用课后的阅读材料,介绍伽利略上百次的对落体运动本质规律的探究研究,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艰辛,挖掘德育教育的素材。
课前准备木架、小球、细线、牛顿管、硬币、羽毛、纸片〔多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教师两手分别拿一小球和纸片,从一样的高度释放两物体。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教学案例:自由落体运动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知道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加速度,以及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2)把握自由落体运动速度、位移随时光变化的逻辑(3)运用自由落体运动逻辑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办法:(1)大胆猜测,当心验证,探索影响落体运动的因素(2)分析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逻辑和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味伽利略讨论自由落体运动的科学思维办法,学习探究精神(2)激发同学对科学探索的爱好二、教学重点: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逻辑三、教学难点:运用抱负化办法,突出主要因素,忽视次要因素,抽象出抱负条件下的物理模型——自由落体运动四、教学过程:【引入】1、在生活中大家有注重观看过落体运动吗?从生活阅历动身,假设有一个苹果和一片叶子同时从同一个枝头下落,它们的下落状况会有什么区分呢?预测同学对物体下落的熟悉可能有以下几种:1、苹果下落的快,树叶下落得慢2、苹果下落的时候是竖直下落,叶子会飘飘飘的……大家能不能按照刚才的例子,猜想一下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物体的下落速度呢?预测同学分析的可能缘由:1、物体的面积2、物体的质量3、物体的体积4、物体的密度……大家说了无数因素,我们可以将它们总的归结成两个力。
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以及本身所受到的重力。
那么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以及空气阻力对物体的下落是否有关系呢?接下来,大家完成一个试验,验证重力、空气阻力和下落快慢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试验计划:用两张等大的纸,一张揉成纸团,一张不变,让它们从同一高度,一起下落。
从试验中,大家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预测同学对现象思量后得到的答案:空气阻力对物体的下落时有影响的大家的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觉,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确实有影响,而且较为复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物体的重力都比空气阻力要大得多时,阻力可以忽视不计。
今日我们就来讨论这种能够不计空气阻力状况下,物体的下落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公开课)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第一课时上海实验学校高中部陈杰一、教材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一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的知识后编排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通过对自由落体这种常见的,特殊的运动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时也加强了课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另一方面通过在授课过程中讲授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科学方法,为以后研究比较复杂的运动规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是本章知识的复习课,培养学生思维的研究课,联系生活的应用课,也是后面课程的知识准备的垫底课。
所以本节课在本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刚学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后,急需一次真正的实践去更深刻的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而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恰恰适应了学生的这一要求,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要让学生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
2.本节课从人类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认识历史引入,重点介绍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强调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以期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有全面、清楚的认识。
三、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自由落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自由落体的特征是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为自由落体加速度g)。
2、教学难点:规律的得出,介绍伽利略的实验验证及巧妙的推理。
四、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产生的条件;(3)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4)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定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自由落体,研究物体下落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
五、教学过程1、引入苹果掉落,以及鸟笼掉落PPT展示苹果掉落,谁会接到苹果?鸟笼掉落,唐老鸭如果站在原地会被砸到么?教师总结:这两个东西是不是都是从高空竖直下落的啊?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些生活中经常捡到的现象。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理解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2. 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及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2. 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4. 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及应用5. 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规律、公式及应用。
2. 难点: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推导及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规律和公式。
2. 运用示例法,展示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4. 利用实验法,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运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 公式推导: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4. 应用:举例说明自由落体运动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概念、规律和公式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分析能力,评估其对自由落体运动原理的掌握情况。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制作包含图文并茂的PPT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2. 实验器材:准备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器材,如计时器、高度计等,以便进行实验验证。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最新10篇)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最新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最新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自由落体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自由落体运动”选自高一《物理》第二章“直线运动”的第八节,在学生认识了匀变速直线运动,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之后,课本把该节放在本章的最后一节,把自由落体运动作为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来处理,没有另外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结构,避免死记公式。
本节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在于说明不同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g,学生由于受日常经验的影响,对重的物体落得快,轻的物体落得慢印象很深,所以做好演示实验十分重要,除了牛顿管的实验之外,还可以做一些小实验,使学生明白,日常见到的现象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的缘故,对“如果物体只受到重力,不同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有深刻的印象。
【教学设想】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整节课的--围绕“实验现象──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主线展开:→科学的抽象、推测(真空中,如何?)→实验验证(牛顿管演示)→得出结论(自由落体定义)→问题提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如何?)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
开始的小实验很重要,是科学探究的入口处,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演示的技巧,然后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问题。
【教学准备】小钢球、牛顿管、纸片、铁架台、电火花计时器、重物、纸带、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其规律可由三个公式体现出来(投影)。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自由落体运动。
数学选修2-2配套课件:4-1-1问题探索——求自由落体的瞬时 速度
【译文】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 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 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
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 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评析】
对孔子的言行可有三种理解: 一、知错即改。 二、为维护自己的形象,给
要点二 求瞬时速度
例2
已知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s=
1 2
gt2(位移单位:m,时
间单位:s,g=9.8 m/s2).
(1)计算t从3 s到3.1 s,3.01 s,3.001 s各段时间内平均速度;
(2)求t=3 s时的瞬时速度.
解 (1)当t在区间[3,3.1]时,d=3.1-3=0.1(s), s(3.1)-s(3)=12g×3.12-12g×32=2.989(m), v 1=s3.1d-s3=2.09.819=29.89(m/s). 同理,当t在区间[3,3.01]时, v 2=29.449(m/s), 当t在区间[3,3.001]时, v 3=29.404 9(m/s).
【评析】
写子贡面对叔孙武叔的诋毁,运用 比喻、对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 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出类拔萃
的才德以及对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
诋毁其实是无能 和妒忌的表现。
选文7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 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 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遇到”仁”的 事情的时候,对老 师也不必谦让。
选文1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 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 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 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教案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理解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特点2. 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4. 实际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5. 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特点和规律。
2. 难点: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以及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现象。
3. 运用分析归纳法,帮助学生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4. 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2. 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特点:讲解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3. 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自由落体运动的现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5. 应用拓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特点和规律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实验安排是否合理,能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由落体运动。
4. 反思课堂互动是否充分,能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落体运动相关的竞赛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自由落体运动的教案6篇
自由落体运动的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自由落体运动的教案6篇教案的优化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及时调整,通过认真准备好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自由落体运动的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瞬时速度实验教学设计方案
激光测速法:利用激光照射物体,通过测量反射光的频率变化来计算速度
雷达测速法:利用雷达发射电磁波,通过测量反射波的频率变化来计算速度
加速度传感器法: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加速度,通过积分计算速度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数学关系
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这段时间的比值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实验数据: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误差
实验结论:是否正确,是否存在误解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方法的改进和优化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实验结论的归纳和总结
对未来实验的规划和建议
汇报人:XX
感谢您的观看
学会使用相关仪器进行测量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实验目的:让学生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和区别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通过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安装光电门:将光电门安装在轨道两侧,确保其能够准确检测到滑块的通过
进行实验操作
准备实验器材:秒表、尺子、重物等
测量重物的质量:使用天平或电子秤
设定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高度和角度
进行实验操作:释放重物,同时开始计时
记录实验数据:测量重物下落的时间
分析实验结果:计算瞬时速度,分析误差来源骤:释放小车,记录时间,测量距离
实验目的:测量瞬时速度,理解速度的概念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计时器、尺子等
实验结果:计算出小车的瞬时速度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精选9篇)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精选 9 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9 篇《自由落体运动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通过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实验现象+合力推理+实验验证用薄纸糊一纸袋、两小钢球、抽气机、牛顿管、有关知识的投影片1 课时一、导入新课1、复习: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分别是什么?2、导入:同学们,我们通常有这样的生活经验: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得快,物体下落的速度到底与物体的质量有没有关系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演示实验:让一个纸袋与小钢球同时自由下落,可看到什么现象?学生:钢球落得快。
老师:对,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经验,这也是公元前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观点。
这个观点使人们在错误的结论下走的多年。
同学们听说过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吗?伽利略做过大量的由静止下落的实验,并且还用归谬法、数学图利都证明了亚里斯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同学下去看课后阅读材料,伽利略为了证明亚里斯多德观点的错误,他就拿了一个质量是另一个质量10 倍的铁球站在比萨斜塔上,使两铁球同时下落,结果两铁球几乎同时落地。
且再看实验:把刚才的纸袋揉成团,和小钢球由静止同时下落,同学再观察:学生:几乎同时落地。
师:同一个纸袋,为什么形状不一样,其下落时间就不一样呢?学生:这是因为空气的阻力的影响。
把纸袋揉成团,所受空气的阻力要比纸袋所受空气的阻力小得多,所以与小钢球几乎同时落地。
老师:如果真的把质量、形状不同的物体放在真空中,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和伽利略的结论一样吗?演示:把事先抽成真空 (空气相当稀薄) 的牛顿管拿出来,让牛顿管中的硬币、鸡毛、纸片、粉笔头从静止一起下落。
4.1.1问题探索——求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_课件-湘教版数学选修2-2
自我挑战 求曲线 y=1x3 上横坐标为 2的点处的 2
切线方程.
解:将 x= 2代入 y=1x3 得 y= 2, 2
∴切点的坐标是( 2, 2).
1 Δy=2 d
2+ d3- d
2 =3+32 2d+12d2.
当
d
趋于
0
时,Δy趋于 d
3.
∴( 2, 2)点处的切线斜率为 3.
∴过点( 2, 2)的切线方程为 y- 2=3(x- 2),
问题探索——求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 问题探索——求作抛物线的切线
学习目标
1.会求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平均速度. 2.会求具体函数的瞬时速度. 3.会求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切线方程.
课前自主学案
温故夯基
1.已知直线上两点A(x1,y1),B(x2,y2),则直线 AB的斜率kAB=_yx_22--__yx_11_(_x_1≠__x_2_)__. 2.某物体产生的位移s(单位:m)与时间t(单位:s) 的关系为s=2t2,那么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4_m_/_s_.
v(常数).
例2 若一物体运动方程为:
s=
3t2 + 2, 0≤ 体在 t=1 和 t=3 时的速度.
【思路点拨】 t=1时,s=3t2+2;t=3时,s= 29+3(t-3)2,分别求Δs,再由d→0求瞬时速度.
【解】 当 t=1 时,s=3t2+2
【思路点拨】 t=0 时的速度即为初速度,求平均 速度时先求路程改变量 Δs,再求时间改变量 Δt,最 后求Δs就得到平均速度.
Δt
【解】 (1)由于 v=st=3t-t t2=3-t, 当 t=0 时,v0=3,即为物体初速度. (2)Δs= 3× 2- 22- 0= 2, Δt=2-0=2,∴ v =ΔΔst=22=1, ∴从 t=0 到 t=2 的平均速度为 1.
湘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问题探索——求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导学案
4.1.1 问题探索——求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典例剖析题型一 平均速度例1.已知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s(m)与时间t(s)的关系为s=221gt ,计算t 从3秒到3.1秒 、3.001秒 、 3.0001秒….各段内平均速度(8.9g =)。
题型二 瞬时速度例 2.以初速度为)0(>o o v v 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t 秒时的高度为,21)(2gt t v t s o -=求物体在时刻t=m 处的瞬时速度。
备选题例3.设函数1)(2-=x x f ,求:(1)当自变量x 由1变到1.1时,自变量的增量x ∆;(2)当自变量x 由1变到1.1时,函数的增量y ∆;(3)当自变量x 由1变到1.1时,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点击双基1. 在求平均变化率中,自变量的增量x ∆( )A.0>∆xB.0<∆xC.0=∆xD.0≠∆x2. 一质点的运动方程是,则在一段时间[]t ∆+1,1内相应得平均速度为:( )A.63+∆tB.63+∆-tC.63-∆tD.63-∆-t3.在曲线y =x 2+1的图象上取一点(1,2)及邻近一点(1+Δx ,2+Δy ),则y x ∆∆为( ) A.Δx +x ∆1+2 B.Δx -x ∆1-2 C.Δx +2 D.2+Δx -x∆1 4.一物体位移s 和时间t 的关系是s=2t-32t ,则物体的初速度是 .5.一个物体的运动方程为21t t s +-=其中s 的单位是米,t 的单位是秒,那么物体在3秒末的瞬时速度是 .课外作业:一.选择题1、若质点M 按规律3s t =运动,则3t =秒时的瞬时速度为( )A.2B.9C.27D.812、任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s 与时间t 的关系是23t t s -=,则物体的初速度是( )A.0B.3C.-2D.t 23-3、设函数()x f y =,当自变量x 由0x 改变到x x ∆+0时,函数的改变量y ∆为( )A.()x x f ∆+0B.()x x f ∆+0C.()x x f ∆⋅0D.()()00x f x x f -∆+4、物体的运动方程是=s t t 1642+-,在某一时刻的速度为零,则相应时刻为( )A.=t 1B.=t 2C.=t 3D.=t 45、一个物体的运动方程为21t t s +-=其中s 的单位是米,t 的单位是秒,那么物体在1秒末的瞬时速度是( )A.3米/秒B.2米/秒C.1米/秒D.4米/秒6、在曲线223x y =的图象上取一点(1,23)及附近一点⎪⎭⎫ ⎝⎛∆+∆+y x 23,1,则x y ∆∆为( ) A.x x ∆++∆1323 B.x x ∆--∆1323 C.323+∆x D.x x ∆-+∆1323 7、物体的运动规律是)(t s s =,物体在[]t t 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t t s t s v ∆∆=∆∆=)( B.tt s t t s v ∆-∆+=)()( C.t t s v )(= D.当0→∆t 时,0)()(→∆-∆+=t t s t t s v 8、将边长为8的正方形的边长增加∆a,则面积的增量∆S 为( )A.16∆a 2B.64C.2a +8D.16∆a+∆a 2二.填空题:9、已知一物体的运动方程是=s 7562+-t t ,则其在=t ________时刻的速度为7.10、物体运动方程y=2x +3x ,则物体在时间段[]4,2上的平均速度为 .11、当球半径r 变化时,体积V 关于r 的瞬时变化率是 .三.解答题:12、环城自行车比赛运动员的位移s 与比赛时间t 满足2510t t s +=(的单位:米,s 的单位:秒)t 求ts s t t ∆∆∆=∆=与时1.0,20.13、设一物体在t 秒内所经过的路程为s 米,并且3242-+=t t s ,试求物体在运动第5秒末的速度.14、求函数y=-2x +4x +6在x =2时的瞬时变化率.思悟小结求瞬时速度的步骤:1.设物体的运动方程为)(t f s =;2.先求时间改变量d 和位置改变量);()(t f d t f s -+=∆3.再求平均速度 ()()s f t d f t d d∆+-= 4.后求瞬时速度:当d 无限趋近于0,()()s f t d f t d d ∆+-=无限趋近于常数v ,即为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实验教学设计方案
观众
观摩学生实验过程 提出问题和建议
互动环节
01 设计
设定互动环节内容和形式
02 学生参与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03
总结
在本章中,我们通过实验展示和学生演示的形式, 让学生通过互动环节深入了解瞬时速度实验内容, 为实验教学提供了更直观的展示方式。
● 06
第六章 实验评价和改进
● 03
第3章 实验结果分析
数据分析
在实验结果分析过程 中,学生需要对收集 到的数据进行仔细分 析。他们可以使用统 计方法和图表来揭示 数据之间的关系,并 进行数据解读。可能 出现的结果和含义包 括发现实验偏差、验 证假设、探索新趋势 等。
结果讨论
学生如何根 据实验结果 进行讨论
探讨结果可能的 原因
感谢老师们的耐心指导, 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 希望学校能继续支持这样 的实验项目。
实验结果展示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 们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 论,这将对相关研究和实 践产生积极影响。
对未来的期望
希望未来的实验能够更加 丰富多彩,让我们在实践 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能 力和科学素养。
学生反馈
01 实验内容
瞬时速度实验教学设计方案
汇报人:XX
2024年X月
第1章 瞬时速度实验介绍 第2章 实验步骤 第3章 实验结果分析 第4章 实验总结 第5章 实验展示 第6章 实验评价和改进 第7章 实验总结与展望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目录
● 01
第一章 瞬时速度实验介绍
实验背景
01 定义瞬时速度实验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知识应用
实践与理论相结 合
学习收获
培养观察和实验 能力
教学设计:问题探索——求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
问题探索——求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求解变速运动的瞬时速度;初步了解导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借助”飞矢不动”与”雷达测速”等生活与哲学上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辨证关系,体会用极限思想研究变量的思维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创新、发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重点:(1)瞬时速度的概念;(2)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难点:(1)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瞬时速度;(2)正确使用极限思想方法求解变速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3)对导数概念的初步了解。
学法与教学用具: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为主,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为辅;教学手段:黑板和多媒体相结合教学思想:以建构主义的“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验证解题方法”为主,强调数学知识(平均速度逼近瞬时速度)的建构过程;设d 是一个绝对值很小的非零的数,在[2,2d]或[2,2]d +这段时间里,小球的平均速度是2223(2)323(4)(123)(/)d d d d m s d d+-⨯+==+ 归纳:当d 越来越接近于0时,这个平均速度确实就越来越接近于12m/ 数学语言:时间段的长度趋于0时,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以12m/为极限这个极限数值,就叫作小球开始运动后2时的瞬时速度 明确小球在任意时刻t 的瞬时速度求法:(1)先计算出时刻t 和td 之间小球运动的距离,在除以时间段的长度d ,求出平均速度;(2)让d 趋向于0,得到小球在该时刻t 的瞬时速度 4、例题讲解教学用具:粉笔、2()s t at =用字母代替数,进行研究。
(一般化)运动员从10m 高台跳水时,从腾空到进入水面的过程中,不同时刻的速度是不同的。
设起跳t 秒后运动员相对水面的高度为:2(t) 4.9 6.510H t t =-++。
用代数推导方法计算在2时运动员的速度(瞬时速度),再用数值计算列表观察检验计算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1问题探索-----求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求解变速运动的瞬时速度;初步了解导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⑴借助”飞矢不动”与”雷达测速”等生活与哲学上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辨证关系,体会用极限思想研究变量的思维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创新、发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材分析:
重点:(1)瞬时速度的概念;(2)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
难点:(1)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瞬时速度;(2)正确使用极限思想方法求解变速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3)对导数概念的初步了解。
学法与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为主,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为辅;
教学手段:黑板和多媒体相结合
教学思想:以建构主义的“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验证解题方法”为主,强调数学知识(平均速度逼近瞬时速度)的建构过程;
教学用具:粉笔、PPT课件等.
教学过程
章头图讲解,激趣激疑,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问题1::教师手执两根粉笔,一根拿稳、一根抛动提问:两根粉笔是否相同?它们有何区别?
S回答:一根是静止的,一根是运动的
T:但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芝诺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两根粉笔是一样的,因为在某个瞬间给它们拍照,它们的状态是一模一样的(在0时间里,位移为0).
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这两根粉笔不一样。
一根是静止的,一根是运动的,但是运动着
的粉笔的速度又应该怎么求呢?
问题2:大家在324国道上有看到交警警示牌“前方500米,雷达测速,请减速缓行”那么大家思考下,如何测量在该路段上的汽车是否超速呢?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事实上几百年前的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伽利略发现,小球在斜面上滚下的距离S和所用的时间t之间,有函数关系是
2 ()
s t at
,
这叫做小球的运动方程,这里,a是与斜面的坡度有关的常数
伽利略看到,重力作用下在斜面上向下滚的小球,每时每刻都滚的更快.但是,他只知道计算在一个时间段里的平均速度,却不知道如何计算小球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即瞬时速度.
经过100多年后,微积分的奠基人之一的牛顿给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个思路。
如果小球在斜面上向下滚动的运动方程是s(t)=32t,要计算小球在开始运动2s时的速度,不妨先看看它在2s到2.1s之间的平均速度,即在区间【2,2.1】上的平均速度,同理,可以计算【2,2.01】,【2,2.001】…………..也可以计算【1.99,2】,【1.999,2】,【1.9999,2】………..上的平均速度
设d 是一个绝对值很小的非零的数,在[2,2+d]或[2,2]d +这段时间里,小球的平均速度是2223(2)323(4)(123)(/)d d d d m s d d +-⨯+==+
归纳:当d 越来越接近于0时,这个平均速度确实就越来越接近于12m/s
数学语言:时间段的长度趋于0时,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以12m/s 为极限
这个极限数值,就叫作小球开始运动后2s 时的瞬时速度
明确小球在任意时刻t 的瞬时速度求法:(1)先计算出时刻t 和t+d 之间小球运动的距离,在除以时间段的长度d ,求出平均速度;(2)让d 趋向于0,得到小球在该时刻t 的瞬时速度
4、例题讲解
运动员从10m 高台跳水时,从腾空到进入水面的过程中,不同时刻的速度是不同的。
师生合作,共同探究
小组活动,计算平均速度
学生观察思考,教师点拨
用字母代替数,进行研究。
(一般化)
设起跳t 秒后运动员相对水面的高度为:
2(t) 4.9 6.510H t t =-++。
用代数推导方法计算在2s 时运动员的速度(瞬时速度),再用数值计算列表观察检验计算的结果。
解:计算步骤是:
求[2,2+d]上的平均速度:
2(2)(2) 4.913.1 4.913.1H d H d d d d d +---==--;
(2)在平均速度表达式 4.913.1d --中让d 趋于0,得到-13.1。
所以,运动员在2s 时的瞬时速度是-13.1m\s
下面是数值计算的结果:
从计算结果看出,当时间间隔越来越小时,运动员的平均速度趋于-13.1m/s,这和上面的代数推导的结论是一致的.
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知道运动方程,如何求某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瞬时速度
建立瞬时速度的数学概念,并掌握其求法
要计算时刻t 的瞬时速度,先求在时刻t 跟时刻t+d 之间的平均
速度v(t,d);
再在v (t ,d )中让d 趋向于0,得到的极限值就叫瞬时速度v (t )
7、作业课本p87 学而时习之1、2
]
板书设计
数学符号表示:
若物体的运动方程为s=f (t ),则物体在任意时刻t 的瞬时速度v (t ),就是平均速度v
(t ,d )=()()
f t d f t d +-在d 趋于0时的极限
5、练习课本p87 (1) (2)
6、小结:(1)瞬时速度的数学语言描述
(2)瞬时速度的求法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