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18 山地的形成
【三维设计】2018版高考地理(人教版 )一轮文档讲义:第一部分4.2山地的形成
第二讲山地的形成图1 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1,回答问题](1)写出A 、B 、C 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说明理由。
A .背斜,判断理由:岩层向上拱起,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
B .向斜,判断理由:岩层向下弯曲,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C .断层,判断理由:岩层不连续并有明显位移。
(2)图中岩层1~6的新老关系,依次为1、2、3、4、5、6(由老到新)。
(3)A 的地貌类型是背斜谷,其形成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谷地;B 的地貌类型是向斜山,其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
(4)良好的储水构造的是B ;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是A ;有泉水出露的是C ;适合开挖隧道的是A 。
(填字母)图2 景观剖面图(喜马拉雅山区谷地景观图)[读图2,回答问题]从裸露岩层的弯曲状况,可以判断该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是受内力挤压作用形成的,后又受外力侵蚀作用,露出地表。
考点一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1.常见的地质构造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典例](2015·浙江高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
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2)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砂岩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英岩D.安山岩玄武岩[审答规范培养]—————————————————————————————————————[答案](1)C(2)A—————————————————————————————————————[冲关演练]考法1地质构造判断及成因1.(2017·福建厦门质检)下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
高三一轮复习--山地的形成
技能
解读图表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图解难点
1.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移 位称为地质构造。它是研究地壳 运动的性质和方式的依据,其基 本类型有褶皱和断层。 2.岩层因地壳水平挤压力的作用而 发生的弯曲叫褶曲,褶曲按形态 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 如发生一系列褶曲就形成褶皱。 3.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 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强 度,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 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即形成断 层。
①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 西 藏 先 有 新 藏 、 青 的成本高、 难度大; ②建造公路 藏、滇藏等公路,后 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 有青藏铁路 选线一般应按地形大势来确定 线路的走向。 原因: ①尽量节约 建设成本; ②降低施工难度; ③ 保障施工安全; ④降低运营成本 和提高运营安全性; ⑤避免建造 较多的桥梁或隧道 ①同蒲铁路沿汾河 谷地伸展;②陇海铁 路的西段沿渭河谷 地伸展;③襄渝铁路 沿汉水谷地伸展;④ 成昆铁路按地形大 势曲折伸展
岩层受力向下弯 曲形成向斜
背斜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岩层较老 1 2 3 2 1
向斜两翼岩层较老, 中心岩层较新
1 2 3 岩层由新到老
3
2
1
2
3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2.断块山 断层
地垒
地堑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3.火山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4.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考点二
母题导入
板块运动与地貌
答案 解析
(2012· 上海地理)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
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 (1)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C ) A.地震使海底抬升 B.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 C.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
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教学目标:1. 理解山地形成的原因和过程;2. 掌握山地地形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山地形成的原因;2. 山地地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1. 山地形成过程的理解;2. 山地地形特点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材;2. 教学PPT;3. 地形模型;4. 相关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地形的基本类型,如平原、丘陵、山地等。
2. 提问:你们对山地有什么印象?山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二、山地形成的原因(10分钟)1. 讲解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外力作用等。
2. 分析各类原因对山地形成的影响。
3. 通过PPT展示山地形成的过程。
三、山地地形的特点(10分钟)1. 讲解山地地形的主要特点:崎岖、陡峭、海拔较高、坡度大等。
2. 分析山地地形对环境的影响:水资源丰富、植被稀少、气候垂直差异等。
3. 通过地形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山地地形的特点。
四、案例分析:我国的山地(10分钟)1. 分析我国山地的分布和特点。
2. 讲解山地对我国经济、地理环境的影响。
3. 通过PPT和视频展示我国山地的美丽风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山地形成的原因和山地地形的特点。
2. 提问:你们认为山地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何保护山地资源?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展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山地形成的原因和山地地形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学习地形知识的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六、山地形成的地壳运动(10分钟)1. 讲解地壳运动对山地形成的影响,包括板块构造理论、地壳的运动方式等。
2. 分析地壳运动产生的地质构造,如断层、褶皱等,与山地形成的关系。
3. 通过PPT和地质图让学生了解地壳运动在山地形成中的作用。
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山地形成的基本概念和原因。
2. 使学生掌握山地形成的主要过程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山地形成的原因2. 山地形成的过程3. 山地形成的特点教学难点:1. 山地形成过程的复杂性2. 山地形成特点的多样性教学准备:1. 地球科学相关教材2. 互联网资源3. 地形图、地球仪等教学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地形图、地球仪等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形,发现山地分布的特点。
2. 提问:什么是山地?山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二、山地形成的原因(10分钟)1. 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2.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
3. 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等。
三、山地形成的过程(10分钟)1. 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挤压、抬升等。
2. 岩浆活动:火山喷发、岩浆侵入等。
3. 风化侵蚀:物理风化、化学风化、侵蚀作用等。
4. 沉积固结:河流、湖泊、海洋等沉积作用,以及固结成岩过程。
四、山地形成的特点(10分钟)1. 地形崎岖:山地地势起伏大,坡度陡峻。
2. 植被稀疏:山地气候条件恶劣,植被生长困难。
3. 生物多样性:山地生态系统较为复杂,动植物种类丰富。
4. 资源丰富:山地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丰富。
五、案例分析:我国山地分布及形成原因(10分钟)1. 分析我国山地分布的特点。
2. 举例说明我国主要山地的形成原因。
3. 引导学生思考山地对我国经济、环境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了山地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结合我国山地分布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认识到山地对我国经济、环境的重要性。
在课后,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山地形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六、山地生态系统的特点与保护(10分钟)1. 山地生态系统概述:介绍山地生态系统的定义、特点和功能。
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山地形成的原因和种类。
2. 使学生掌握山地形成的基本过程。
3.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山地形成的原因和种类。
2. 山地形成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1. 山地形成的具体过程。
2. 山地形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 教学视频或动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山地地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提问:你们知道山地是如何形成的吗?二、山地形成的原因和种类(10分钟)1. 讲解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地壳运动、岩层弯曲、侵蚀作用等。
2. 介绍山地形成的种类:褶皱山、断层山、火山山、侵蚀山等。
三、山地形成的基本过程(10分钟)1. 地壳运动:讲解地壳的运动形式及其对山地形成的影响。
2. 岩层弯曲:介绍岩层弯曲的原因和过程。
3. 侵蚀作用:阐述侵蚀作用对山地形成的影响。
四、山地形成的过程示例(10分钟)1. 以褶皱山为例,讲解山地形成的具体过程。
2. 以断层山为例,讲解山地形成的具体过程。
五、山地形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分钟)1. 分析山地形成对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的影响。
2. 讨论山地形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讲解和实例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山地形成的原因、种类和基本过程,并对山地形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提高他们的地理环境观察和分析能力。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山地地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山地地形的特点与应用(10分钟)1. 介绍山地地形的主要特点:坡度大、沟谷深、地形险峻等。
2. 探讨山地地形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分析山地地形在农业、建设、旅游等方面的应用。
七、山地灾害及防治(10分钟)1. 讲解山地灾害的类型: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2. 分析山地灾害的原因和影响。
3. 探讨山地灾害的防治措施:植被保护、工程建设、预警系统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18 山地的形成
学案18山地的形成[目标定位] 1.理解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成因,理解背斜、向斜、断层的特征、对地貌的影响及其在找水、找矿、工程建设方面的意义。
2.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a.概念: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①____________,叫做褶皱。
b.基本单位——褶曲。
褶曲基本形态岩层形态岩层的新老关系地貌背斜向上拱起中心部分②________,两翼③______发育成山岭,但顶部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④______向斜向下弯曲中心部分⑤______,两翼⑥______发育成谷地,但槽部受挤压,不易侵蚀而形成⑦______2.断块山(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⑧__________,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并沿⑨________发生明显的位移。
(2>断层的位移类型a.水平方向: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b.错误!垂直方向3.火山(1>成因: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2>组成:包括⑫________和火山锥两部分。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是否能根据地貌是山岭或谷地来判断其地质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2.议一议:开凿隧道时需要避开向斜部位吗?3.安第斯山脉是由哪两个板块挤压碰撞而成的?4.判断:岩层发生断裂是否就一定形成断层。
探究点一褶皱山、断层山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哪一处属于背斜?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的现象,试解释其原因。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什么?(2>③处地形属于什么类型的山地?试列举出我国属于此类型的名山。
(3>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何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说出其判断依据。
关于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教案范文大全
关于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教案优秀范文大全第一章:山地形成的背景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山地形成的基本概念2. 掌握山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教学内容:1. 山地定义及分类2. 山地形成的主要因素: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外力作用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提问方式了解山地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 通过地质图、实例等让学生掌握山地形成的主要因素第二章:地壳运动与山地形成教学目标:1. 了解地壳运动的基本类型及其与山地形成的关系2. 掌握地壳运动对山地形成的影响教学内容:1. 地壳运动的基本类型:板块运动、造山运动、造陆运动等2. 地壳运动对山地形成的影响:山脉的形成、山地高度的变化等教学活动:1. 通过地质图、实例等让学生了解地壳运动的基本类型2. 分析地壳运动对山地形成的影响,以实例进行说明第三章:岩浆活动与山地形成教学目标:1. 了解岩浆活动的基本类型及其与山地形成的关系2. 掌握岩浆活动对山地形成的影响教学内容:1. 岩浆活动的基本类型:火山喷发、岩浆侵入等2. 岩浆活动对山地形成的影响:火山山的形成、山地轮廓的变化等教学活动:1. 通过火山岩图片、实例等让学生了解岩浆活动的基本类型2. 分析岩浆活动对山地形成的影响,以实例进行说明第四章:外力作用与山地形成教学目标:1. 了解外力作用的基本类型及其与山地形成的关系2. 掌握外力作用对山地形成的影响教学内容:1. 外力作用的基本类型: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等2. 外力作用对山地形成的影响:山地侵蚀、山地地貌的变化等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实例等让学生了解外力作用的基本类型2. 分析外力作用对山地形成的影响,以实例进行说明第五章:山地形成的实例分析教学目标:1. 了解山地形成的主要实例及其形成机制2. 掌握山地形成实例的分析方法教学内容:1. 山地形成的主要实例: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等2. 山地形成实例的分析方法:地质年代学、地球物理勘探等教学活动:1. 通过地质图、实例等让学生了解山地形成的主要实例及其形成机制2. 教授山地形成实例的分析方法,以实例进行说明第六章:山地地貌的形成与演变教学目标:1. 理解山地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过程2. 掌握山地地貌的演变机制教学内容:1. 山地地貌的基本特征:坡度、悬崖、峡谷等2. 山地地貌的形成过程: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外力作用等3. 山地地貌的演变机制:地质构造、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实例等让学生了解山地地貌的基本特征2. 分析山地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其演变机制,以实例进行说明第七章:山地气候与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了解山地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山地形成的关系2. 掌握山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及保护措施1. 山地气候的基本特征:垂直气候带、气候类型等2. 山地气候与山地形成的关系:山地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对山地地貌的影响等3. 山地生态环境的特点:生物多样性、脆弱性等4. 山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教学活动:1. 通过气候图、实例等让学生了解山地气候的基本特征2. 分析山地气候与山地形成的关系,以实例进行说明3. 探讨山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及保护措施,以实例进行说明第八章:山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目标:1. 了解山地资源的基本类型及其开发利用方式2. 掌握山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教学内容:1. 山地资源的基本类型: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2. 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水电开发、矿产开采、林业经营等3. 山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生态保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等教学活动:1.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山地资源的基本类型及其开发利用方式2. 分析山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以实例进行说明第九章:山地灾害与防治1. 了解山地灾害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2. 掌握山地灾害的防治措施教学内容:1. 山地灾害的基本类型:滑坡、泥石流、地震等2. 山地灾害的成因:地质条件、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3. 山地灾害的防治措施: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等教学活动:1.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山地灾害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2. 分析山地灾害的防治措施,以实例进行说明第十章: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山地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其开发利用方式2. 掌握山地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与方法教学内容:1. 山地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2. 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旅游规划、旅游设施建设等3. 山地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与方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教学活动:1.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山地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其开发利用方式2. 分析山地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与方法,以实例进行说明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山地形成的背景知识重点:山地定义及分类难点:山地形成的主要因素的理解和记忆二、地壳运动与山地形成重点:地壳运动的基本类型及其与山地形成的关系难点:地壳运动对山地形成的影响的深入理解三、岩浆活动与山地形成重点:岩浆活动的基本类型及其与山地形成的关系难点:岩浆活动对山地形成的影响的深入理解四、外力作用与山地形成重点:外力作用的基本类型及其与山地形成的关系难点:外力作用对山地形成的影响的深入理解五、山地形成的实例分析重点:山地形成的主要实例及其形成机制难点:山地形成实例的分析方法的掌握和应用六、山地地貌的形成与演变重点:山地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过程难点:山地地貌的演变机制的理解和应用七、山地气候与生态环境重点:山地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山地形成的关系难点:山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八、山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点:山地资源的基本类型及其开发利用方式难点:山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的应用九、山地灾害与防治重点:山地灾害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难点:山地灾害的防治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十、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重点:山地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其开发利用方式难点:山地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与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本教案涵盖了山地形成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山地形成的背景知识、地壳运动与山地形成、岩浆活动与山地形成、外力作用与山地形成、山地地貌的形成与演变、山地气候与生态环境、山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山地灾害与防治、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地理①必修《山地的形成》教案
地理①必修《山地的形成》教案课题名称:山地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山地的形成过程,掌握山地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总结能力,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山地的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1.山地的形成过程。
2.山地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1.山地的形成原因,如火山活动、构造活动等。
2.帮助学生理解山地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地图、图片等教具。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几张山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引发学生对山地的形成的兴趣和思考。
1.教师通过PPT给学生讲解山地的形成过程,包括构造活动和外力作用两个方面。
2.通过地图,解释山地的分布规律,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Step 3:小组合作活动(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山地进行研究。
2.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该山地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3.每个小组将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让其他小组进行评论和提问。
Step 4:概念总结(15分钟)1.教师总结山地的形成原因,包括火山活动、构造活动、侵蚀作用等。
2.教师总结山地的特征,如高耸陡峭、重力作用、坡度陡峭等。
Step 5:拓展练习(20分钟)1.教师出示一幅地图,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标出该地图上山地的分布情况。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将山地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
Step 6:课堂分享(10分钟)学生将他们的拓展练习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Step 7:板书总结(5分钟)教师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抄写在笔记本上。
教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一座山地,让学生亲身体验山地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2.让学生进行山地模拟实验,通过模拟火山活动、构造活动等过程,观察山地的形成。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教案 山地的形成
地理班课复习课教案年级科目教师班级日期时段课型课题山地的形成考纲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学习目标1、利用地质构造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火山的特点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重难点)2、举例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教与学过程析考题明考向一、看高考题并思考:高考题考点是什么?用什么的形式考的?〔2019全国Ⅰ,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考察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出目标明知点1、利用地质构造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火山的特点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重难点)2、举例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目标一:利用地质构造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火山的特点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重难点);一.1出示示意图并提出问题:根据示意图分析山地类型之一的褶皱山的特点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组织讨论得出:①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学与练达目标②褶曲:是褶皱的基本单位,即褶皱的一个弯曲。
有两种基本形态,即背斜和向斜基本形态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③背斜向斜形成的地貌分类背斜向斜未侵蚀地貌(顺地貌)名称背斜山向斜谷成因岩层向上拱起而成山岩层向下弯曲而成谷侵蚀后地貌(逆地貌)名称背斜谷向斜山示意图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二、1出示示意图并提出问题:根据示意图分析山地类型之一的断块山的特点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组织讨论得出:①断层: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
山地的形成高中地理教案总汇
山地的形成高中地理优秀教案总汇第一章:山地概述1.1 山地定义理解山地的概念,山地是指地表高程较大,坡度较陡,沟谷较深的地形。
分析山地与丘陵、高原、平原等其它地形的区别。
1.2 山地分布掌握世界山地的分布情况,了解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探究山地分布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1.3 山地特点描述山地的地形特点,如坡度、沟谷、峰岭等。
分析山地对气候、水文、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第二章:山地形成的原因2.1 地壳运动理解地壳运动对山地形成的影响,如板块碰撞、断裂等。
学习地质构造与山地形成的关系,如褶皱、断层等。
2.2 外力作用掌握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山地形成的影响。
学习侵蚀、搬运、沉积等过程对山地形态的塑造。
2.3 人类活动了解人类活动对山地形成的影响,如开矿、建设等。
探讨人类活动与山地环境的关系。
第三章:山地资源与利用3.1 土地资源分析山地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如农业、林业等。
探讨山地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3.2 水资源理解山地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如河流、湖泊等。
学习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措施。
3.3 生物资源掌握山地生物资源的种类与分布,如植物、动物等。
探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第四章:山地灾害与防治4.1 山地灾害类型了解山地灾害的种类,如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分析山地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4.2 山地灾害预防学习山地灾害的预防措施,如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
探讨山地灾害预警与救援的方法。
4.3 山地灾害治理掌握山地灾害治理的技术与方法,如植被恢复、沟谷整治等。
分析山地灾害治理的成效与问题。
第五章:山地环境保护5.1 山地生态环境问题理解山地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如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分析山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影响。
5.2 山地环境保护措施学习山地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技术方法等。
探讨山地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成效。
5.3 山地可持续发展掌握山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策略,如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山地的形成(2课时)
授课题目山地的形成教学目标1.从时空综合和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及其实践意义2.从人地协调的角度,分析地表形态对交通的影响重点难点分析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及其实践意义从人地协调的角度,分析地表形态对交通的影响课堂主讲内容(项目)一、课堂导入:图片导入二、新课:【褶皱山】学生预习完成知识点填空基本形态背斜向斜岩层形态________ 向下弯曲岩层新老关系中间老两翼新____________常见地貌常形成_____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倒置地形讨论:如何判断背斜和向斜方法一:根据岩石的新老关系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方法二:根据还原后的岩石结构复原后,乙处向上拱起,是背斜,甲处向下弯曲,是向斜。
【板块运动与地貌】学生认识六大板块,熟悉重要地区的成因(大西洋、红海、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落基山脉、阿尔卑斯山)板块学说: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分割成六大板块。
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集体研讨情况记录。
【断块山】1.断层:强大的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岩体发生破裂,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
完成课后习题练习学生提升落实教学反思授课题目山地的形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从时空综合和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及其实践意义2.从人地协调的角度,分析地表形态对交通的影响重点难点分析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及其实践意义从人地协调的角度,分析地表形态对交通的影响课堂主讲内容(项目)三、课堂导入:图片导入四、新课:【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学生预习完成知识点填空【学生讨论】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集体研讨情况记录教师总结:习题练习完成课后习题练习学生提升落实教学反思。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山地的形成
风沙作用与风蚀地貌
风沙作用
指风力对地表松散物质的吹扬和搬运作用,以及风力在地面或岩石表面产生的磨 蚀作用。风沙作用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尤为显著。
风蚀地貌
由风沙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和风蚀谷等。这些地貌 具有独特的风蚀形态,如风蚀柱常呈孤立的柱状,风蚀蘑菇则呈现出上大下小的 形态。此外,风蚀地貌还常与雅丹地貌相伴生,形成独特的地貌景观。
地质意义
火山活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研究火山活动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 、结构和能量状态。
04
气候因素指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地表岩石产生的刨蚀、磨蚀和拔蚀等作用,是塑造地貌 的重要外力之一。
冰蚀地貌
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如冰斗、角峰、刃脊和U型谷等。这些地貌具有明显的 冰川侵蚀特征,如冰斗底部常有冰蚀湖,角峰和刃脊则呈现出尖锐和陡峭的形 态。
主要集中于农业、林业和 矿业,对山地环境造成一 定破坏。
近代山地开发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山 地资源被大规模开发利用 ,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现代山地开发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 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等绿 色产业发展。
当前山地利用现状及问题
山地资源过度开发
部分地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山 地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
地质意义
断层是地壳上最普遍的地质构造之一,是研究地 壳运动和地质历史的重要依据。
火山活动与火山地貌
火山概念
地下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或侵入地 壳上部,冷却凝固后形成的特殊地貌。
火山地貌
由火山活动形成的各种地貌。如火山锥、火山口 、熔岩高原等。
火山基本类型
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死火山是史前曾发 生过喷发,但在人类历史时期从来没有活动过的 火山;活火山是人类历史记载中经常或周期性喷 发的火山;休眠火山是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 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高考地理人教版总复习专题 精品导学案 山地的形成
山地的形成学习目标:常见的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学习内容:一、地质构造1.褶皱(1)判定背斜和向斜的依据:岩层的关系中老两翼新——;中新两翼老——。
(2)背斜顶部VS向斜槽部受作用物质较疏松VS受物质坚实(3)形成地形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还可能——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原因:(4)实践意义向斜背斜2.断层(1)判定断层的依据岩层断开并有相对,用遥感图片可见。
(2)实践意义:地壳活跃,活动性断层——地震;多水;变质金属矿。
华山:地垒——断块山;渭河平原是。
断层与工程:尽量避开活动性断层,工程建在断层上要。
综合应用---水库条件背斜谷和向斜谷哪个适合修水库?有断层的地方多成谷,适合修水库么?例题1 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
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
下图A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B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
据此回答(1)~(2)题。
图Aa bc d(1)图A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向斜、背斜和断层B.断层、向斜和背斜C.背斜、向斜和断层D.背斜、断层和向斜图B(2)与图B相对应的剖面图最可能是()A.a图B.b图C.c图D.d图地质推理题:还原论例题2图10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判断下列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次①断层的发生②砂岩沉积③页岩沉积④岩浆的入侵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A. ①②③④⑤B. ③②①④⑤C. ⑤③②④①D. ⑤③④②①教师个人研修总结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山地的形成
地质 构造
向斜
实践意义
地下水顺岩层向槽部汇集,是储 存地下水的良好构造
地下水
• 下图中,A为 向斜 构造,B为 背斜构造。判断理由是什么?
判断依据:岩层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A
B
岩层年曲 岩层 岩层新老 名称 形态 关系
地形形态
实践意义
背 斜
向上 拱起
中心老 两翼新
一般形成山岭,但 良好的储油、 由于顶部受张力作 储气构造;可 用,易被侵蚀,也 通隧道;建采
连绵不断 山体
岩层变化 主要区别
一系列波 岩层未失
状弯曲变 去连续完
形
整性
断层
陡峻的块状 破裂并沿 山地、形成 破裂面有 陡崖、峡谷、 明显相对
位移
岩层失去 了连续完
整性
图解
地质构造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2)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 判断背斜与向斜最根本的依据。
(3)地壳运动过程的判断
培优演练
下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读图,完成1~3题。
1.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
A.向斜、背斜、断层
B.断层、向斜、背斜
C.背斜、向斜、断层
D.背斜、断层、向斜
2.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地壳下降—沉积—褶皱—断裂—岩浆侵入
B.沉积—地壳下降—褶皱—岩浆侵入—断裂
在4亿年前就已上升为陆地,遭受剥蚀,其主脊偏于北侧,河流深切,形成许多峡谷。南秦岭却
淹于海水中,接受沉积。在3.75亿年的地壳运动中,南秦岭隆起,露出海面。下图示意秦岭地
质历史时期构造。据此完成1~3题。 1.秦岭的主要成因是( )
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教案总汇
一、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山地形成的原因和类型。
2. 使学生掌握山地地形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其地理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山地形成的原因和类型2. 山地地形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山地形成的原因和类型。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山地地形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内容:1. 山地形成的原因:1.1 地壳运动:地壳板块的碰撞、挤压、拉伸等地质作用,使地表产生高山。
1.2 岩溶作用:地下水侵蚀可溶性岩石,形成奇特的地貌。
1.3 风化作用:风力侵蚀和搬运岩石,形成风蚀地貌。
2. 山地形成的类型:2.1 褶皱山:由于地壳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
2.2 断块山:地壳板块的拉伸或断裂,形成块状山地。
2.3 火山: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地。
2.4 岩溶山地:地下水侵蚀可溶性岩石形成的山地。
3. 山地地形的特点:3.1 高峻:山地海拔较高,坡度较大。
3.2 崎岖:山地地表崎岖,道路曲折。
3.3 垂直地域分异:山地海拔不同,气候、植被、动物分布差异明显。
4. 山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1 农业:山地适合发展畜牧业、林业等。
4.2 交通:山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但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4.3 建筑:山地建筑具有独特风格,但要考虑地基稳定性。
4.4 水资源:山地有利于水资源的积累和保护。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山地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山地地形。
2. 新课导入:介绍山地形成的原因和类型。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山地地形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著名的山地地形区及其特点。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山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利弊。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山地地形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调查当地山地地形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18 山地的形成[目标定位] 1.理解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成因,理解背斜、向斜、断层的特征、对地貌的影响及其在找水、找矿、工程建设方面的意义。
2.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山a .概念: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①____________,叫做褶皱。
b .基本单位——褶曲。
褶曲基 本形态 岩层形态岩层的新老关系 地貌背斜向上拱起中心部分②________,两翼③______发育成山岭,但顶部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④______ 向斜 向下弯曲中心部分⑤______,两翼⑥______发育成谷地,但槽部受挤压,不易侵蚀而形成⑦______2.断块山(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⑧__________,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并沿⑨________发生明显的位移。
(2)断层的位移类型a .水平方向: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b .垂直方向⎩⎪⎨⎪⎧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⑩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⑪3.火山(1)成因: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2)组成:包括⑫________和火山锥两部分。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运输方式线路分布延伸方向 表现以⑬______为主,⑭______为辅 主要分布在⑰__________和河谷地带⑲______前进原因 修建⑮______的成本和难度均低于⑯______地势⑱__________,施工难度较小,建设和运营成本低地势起伏大【问题思考】1.是否能根据地貌是山岭或谷地来判断其地质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2.议一议:开凿隧道时需要避开向斜部位吗?3.安第斯山脉是由哪两个板块挤压碰撞而成的?4.判断:岩层发生断裂是否就一定形成断层。
探究点一褶皱山、断层山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哪一处属于背斜?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的现象,试解释其原因。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什么?(2)③处地形属于什么类型的山地?试列举出我国属于此类型的名山。
(3)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何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说出其判断依据。
【反思归纳】1.题中提供的信息有:给出了岩层的______关系;呈现了岩层的__________情况;地表水平方向上岩层的分布状况。
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背斜、向斜、断层的岩层特征。
岩层上拱,应为______;岩层下凹,应为________。
背斜在构造上属于中间岩层____,两翼岩层____;同一年代的岩层出现__________,明显属于断层;构造断裂下陷形成________,渭河谷地属于______,而泰山、庐山属于______;地层中最佳储水构造为______。
探究点二山区交通线的选线原则与原因读“公路选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公路在a、b两处弯曲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说出该公路在A处穿过的地形部位是什么?为什么该公路线路选择在此处,请说出你的理由。
【反思归纳】修建公路的一般原则:①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复杂的地段,如沼泽地、陡崖、地质灾害多发区等;②山区公路受______影响很大,一般沿__________修筑,呈“____”字形,避开____________;③______地区的公路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④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____、线路________ (工程量最小)、占用耕地之间寻求平衡。
一、选择题(2011·成都五校摸底)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
读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看出这里的岩层明显呈层状分布,它们最可能属于()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喷出岩2.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A.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2011·银川考情分析)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
读图回答3~4题。
3.甲图中的河流()A.位于南半球,由北向南流B.位于北半球,由南向北流C.位于南半球,由南向北流D.位于北半球,由北向南流4.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A.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湖泊水B.泉水涌出量最大的季节是冬季C.河谷处的地质构造是向斜D.湖泊为咸水湖(2011·南京下关区调研)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6.甲处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①水平挤压②水平拉伸③地壳上升④地壳下降⑤外力侵蚀⑥外力沉积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③④⑤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
读图,回答7~8题。
7.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①~④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A.①B.②C.③D.④8.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A.①B.②C.③D.④9.(2009·北京文综)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
图中()A.乙处为河流冲积扇B.丙处侵蚀比对岸强C.丁处矿床为天然气D.戊处位于背斜谷内(2010·安徽文综)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
下图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
完成10~11题。
10.“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A.水平错断B.褶皱凹陷C.断裂陷落D.水平张裂11.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12.(2011·连云港期中调研)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在地貌上B表现为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我国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划分属于图中的__________处地貌(填字母)。
(4)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A、B两处中的________处,试说明理由。
(5)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于A、B两处中的________处,它能够大量保存石油的原因是什么?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属________地形区,如果在东部地区从南(A)向北(B)修建一条平缓的公路,选择的海拔高度应为()A.240~250米B.250~260米C.260~270米D.270~280米(2)在图中A、B间画出此公路,该地区公路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选择公路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式的原因是什么?(4)乙图为AB间公路所经某处的剖面图,如在该处修一高架桥,桥桩应打在①~④的________处,理由是什么?【练后反思】考点题号错因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山区交通线的选择答案课前准备区①波状弯曲②较老③较新④谷地⑤较新⑥较老⑦山岭⑧压力和张力⑨断裂面⑩谷地或低地⑪山岭或高地⑫火山口⑬公路⑭铁路⑮公路⑯铁路⑰山间盆地⑱相对和缓⑲迂回问题思考1.不能,应根据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
2.要避开,向斜是储水构造,若在向斜部位开凿隧道,隧道有可能透水变为水道。
3.由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而成。
4.不是。
判断某一地质构造是不是断层:一要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要看沿断裂面两侧岩体是不是有明显的位移。
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②。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易侵蚀。
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
(2)断块山。
庐山、泰山。
(3)绘图略。
(4)①处。
该处为向斜构造,在此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聚。
反思归纳1.新老弯曲变化2.背斜向斜老新错位地堑地堑地垒向斜探究点二(1)a处不正确,在地势平坦处应缩短距离,减少运输时间。
b处正确,在山区陡坡上的公路要呈“之”字形弯曲。
(2)鞍部。
鞍部地区相对两侧地势较低。
反思归纳地形地质水文地形等高线“之”陡崖、陡坡平原最大最短最少课后练习区1.B 2.C[第1题,沉积岩的岩层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特征。
第2题,从地质构造上看该地为断层,断层构造中相对下降的岩体,往往形成低地或谷地,因此,该地河谷地形是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3.B[从等高线弯曲状况判断该地湖泊地势较高,而根据剖面图中,较陡一侧的侵蚀作用是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那么该河是右侧受侵蚀,为北半球,由南向北流。
本题要求综合读图判断,涉及等高线的判读、根据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来判断南北半球等。
] 4.B[该地是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丰富,转化为地下水多,泉水涌出多。
湖泊是其水源之一,但降水是主要的,从地层弯曲状况看,该地质构造为背斜,降水较多的地中海气候区,湖泊应为淡水湖。
]5.B 6.A[第5题,不同地层中发现的化石的地质年代不同,化石由老到新依次为三叶虫化石、大羽羊齿化石、裸子植物化石,由此可以推断甲处岩层从中心向两翼由新到老对称分布,甲处为向斜构造。
第6题,甲处的向斜构造是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形成的,随着这一地区地壳的上升运动,向斜抬升出露地表受到外力侵蚀;这就是甲处向斜构造形成及上部缺失的原因。
后来这一地区又可能发生了地壳下降运动,在甲处的上面又固结成岩形成了沉积岩。
]7.C8.A[庐山属于断块山,是由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的,图中③处是上升岩块。
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藏构造,图中①为背斜构造。
]9.D[读海岛地貌示意图,可知戊处为山谷,地质剖面图显示该地岩层向上拱起。
故可确定其地质构造为背斜。
]10.C11.A[第10题,从地质成因看,渭河平原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地堑。
由于渭河平原断裂下陷使地势低于周围地区,河流汇集形成“八水绕长安”的现象,故本题选C 项。
第11题,秦岭北坡是陕西省(包括西安市)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历史上古长安有“陆海”之称,主要是因为秦岭北坡森林茂密,而森林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发源于秦岭北坡的河流给古长安带来丰沛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