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搭配艺术(教案)
时尚潮流:教案设计与服装搭配
![时尚潮流:教案设计与服装搭配](https://img.taocdn.com/s3/m/a0e9da6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8.png)
时尚潮流——教案设计与服装搭配第一章:时尚潮流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时尚潮流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让学生掌握时尚潮流与个人形象的关系。
让学生了解我国时尚产业的发展现状。
1.2 教学内容时尚潮流的定义与发展历程时尚潮流与个人形象的关系我国时尚产业的发展现状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时尚潮流的定义、发展历程及与个人形象的关系。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时尚产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1.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时尚潮流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兴趣。
讲解:详细讲解时尚潮流的定义、发展历程及与个人形象的关系。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时尚产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对时尚潮流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章:服装搭配原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
让学生掌握色彩、款式、面料等方面的搭配技巧。
2.2 教学内容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色彩搭配技巧款式搭配技巧面料搭配技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色彩、款式、面料等方面的搭配技巧。
示范法:教师进行实际操作,展示服装搭配的效果。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搭配心得。
2.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优秀的服装搭配案例,引发学生兴趣。
讲解:详细讲解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色彩、款式、面料等方面的搭配技巧。
示范:教师进行实际操作,展示服装搭配的效果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搭配心得互动环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点评并指导。
第三章:服装搭配实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服装搭配的实际操作技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服装搭配的实际操作技巧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自信心的提升3.3 教学方法示范法:教师进行实际操作,展示服装搭配的效果。
练习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点评并指导。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服装搭配任务。
3.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优秀的服装搭配案例,引发学生兴趣。
说课授课穿搭教案模板范文
![说课授课穿搭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1456b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f.png)
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生活与道德教育》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日常穿搭的基本原则,掌握不同场合的穿搭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穿搭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时尚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 日常穿搭的基本原则。
2. 不同场合的穿搭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根据个人特点选择合适的穿搭风格。
2. 如何将时尚元素融入日常穿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穿搭图片、穿搭视频。
2. 学生准备:根据自身情况准备穿搭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组时尚穿搭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穿搭才是时尚的?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时尚穿搭并非盲目追求潮流,而是要符合个人特点和场合需求。
二、讲授新课1. 日常穿搭的基本原则a. 教师讲解:简洁大方、舒适自然、适合场合。
b.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
2. 不同场合的穿搭技巧a. 校园穿搭i. 教师讲解:以舒适、实用为主,避免过于夸张的服饰。
ii. 学生分享自己的校园穿搭经验。
b. 休闲穿搭i. 教师讲解:以轻松、自在为主,可以适当融入时尚元素。
ii. 学生展示休闲穿搭图片或视频。
c. 正式场合穿搭i. 教师讲解:以端庄、大方为主,注意服饰搭配的和谐。
ii. 学生讨论正式场合的穿搭注意事项。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场合,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穿搭方案。
2. 各组展示设计方案,教师点评。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时尚穿搭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的穿搭习惯,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日常穿搭基本原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不同场合穿搭方案的设计能力。
3. 学生对时尚穿搭的认识和态度。
教学延伸:1. 开展时尚穿搭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穿搭经验。
2. 邀请专业时尚人士为学生进行穿搭指导。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服装搭配》教案
![小学美术《服装搭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39b86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8.png)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小学美术《服装搭配》课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服装搭配的热情非常高涨,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很强的学习兴趣。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反思。
首先,我意识到在教授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时,举例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展示具体的案例,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色彩搭配、款式搭配等原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丰富案例库,让孩子们在多样化的实例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此外,我也注意到在课堂上,一些孩子对于色彩搭配和款式搭配的运用仍然存在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和辅导,通过设置更多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同时,我也认识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教师的引导和鼓励至关重要。在课堂上,我会尽量多给予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而对于他们的创意成果,我会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让他们感受到创新的乐趣和成就感。
小学美术《服装搭配》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四章《多姿多彩的服饰》。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如色彩搭配、款式搭配等;2.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元素,学会运用基本的服饰搭配技巧,提升个人形象;3.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服装搭配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本节课将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服装搭配的技巧,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1.掌握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如色彩搭配、款式搭配等。
2.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元素,并能运用到服装搭配中。
3.欣赏和分析服装搭配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色彩搭配中的对比色、相近色原则。
服饰搭配教案
![服饰搭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4a4df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1.png)
服饰搭配一.课程名称:服饰搭配二.授课人:张玲三.授课班级:高二(一)班四.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五.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服装搭配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元素,搭配出符合自身审美情趣,体现个人审美特点的着装,使自己的形象更加美好,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实用为主,可以指导日常着装和提高学生对服饰文化的审美品味。
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搭配能力,帮助学生运用各种元素,搭配出符合自己审美情趣,体现个人审美特点的着装,使自己形象更加美好。
2.过程与方法:讲解,欣赏图片,学生讨论、积极参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服装搭配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元素,搭配出符合自身审美情趣,体现个人审美特点的着装,使自己的形象更加美好,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实用为主,可以指导日常着装和提高学生对服饰文化的审美品味。
七.教学重点:1.用新颖有趣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学会自己搭配。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八.教学难点:1.怎样找出适合自己的色彩?怎样搭配衣服?(色彩的搭配、款式的搭配等等)2.学会根据人的不同造型,来利用现有的服装,通过所学的知识搭配出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服饰。
九.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
十.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老师:大家好!学生:老师好!(二)导入新课老师:(播放课件)大家看老师这里一张照片,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学生:不知道/知道老师:对,这就是之前在网络上很红的一个乞丐,犀利哥,大家知道他为什么会很快在网络上面走红吗?学生:因为他的装扮。
老师:对,因为他的装扮很酷对不对,大家可以看到他穿的衣服很拉风,这种放荡不羁、不伦不类的感觉,以及他那种原始版的“混搭”潮流,让人们眼前一亮,所以就被网友开始追捧。
也被网友誉为:“穷极华丽的第一路人帅哥”。
大家觉得他帅不帅呢?同学:帅。
服饰色彩搭配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服饰色彩搭配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862847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8.png)
课题:服饰颜色搭配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熟习颜色分类的基本知识2、掌握服装颜色与体型、肤色的搭配留意事项3、了解不同颜色搭配的效果能力目标:1、进步先生服装颜色搭配的能力,引导先生在生活中如何经过服装来展现本人优点的能力情感目标1、激发先生学习服装设计的兴味,为更合适的选择服装提供理论基础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服装颜色与体型、肤色的搭配留意事项难点:掌握服装颜色与体型、肤色的搭配留意事项学习途径、方法:讲授法多媒体展现法现场表演法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每个同学都有爱美之心,我们每天都在考虑我今天穿甚么的衣服,我买甚么样的颜色更能合适漂亮,或者说我这儿、哪儿长的不够完美,我怎样经过服装的颜色来弥补来掩盖呢?今天我就带领同学们一同来议论下这些成绩。
二:新课学习1、颜色分类在千变万化的颜色世界中,人们视觉感遭到的颜色非常丰富,按颜色的系别而言,则可分为无彩色、有彩色、金属色(可归为无彩色)三大类。
(1)无彩色系:指由黑色、白色及黑白两色相融而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
无彩色系按照必然的变化规律,由白色渐变到浅灰、中灰、深灰直至黑色,颜色学上称为黑白系列。
(2)有彩色系:指包括在可见光谱中的全部颜色,它以红、橙、黄、绿、蓝、紫等为基本色。
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基本色与无彩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说产生的千千万万种颜色都属于有彩色系。
有彩色系中的任何一种颜色都具有三大属性,即色相、明度和纯度。
也就是说一种颜色只需具有以上三种属性都属于有彩色系。
色相:即各类颜色的容颜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
色相是颜色的重要特点,是区别各种不同颜色的最精确的标准。
三原色:颜色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称为原色。
原色能合成出其它色,而其他色不能还原出本来的颜色。
原色只需三种,颜料三原色为品红(明亮的玫红)、黄、蓝(湖蓝)。
但普通来说认为是红、黄、蓝。
颜料三原色从理论下去讲可以分配出其他任何颜色,同色相加得黑灰色,由于常用的颜料中除了色素外还含有其它化学成分,所以两种以上的颜料相谐和,纯度就受影响,谐和的色种越多就越不纯,也越不鲜明,颜料三元色相加只能得到一种黑浊色,而不是纯黑色。
幼儿搭配衣服教案美术
![幼儿搭配衣服教案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d0e8f4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17.png)
幼儿搭配衣服教案美术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同季节的衣服和颜色。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搭配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不同季节的衣服和颜色。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搭配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学习用品,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笔。
2. 实物,不同季节的衣服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
老师引导幼儿讨论不同季节的特点,如春天是温暖的,夏天是炎热的,秋天是凉爽的,冬天是寒冷的。
然后展示不同季节的衣服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讨论不同季节的衣服颜色和款式。
2. 激发兴趣。
老师鼓励幼儿用彩色纸和剪刀剪出不同季节的衣服,并用彩色笔进行涂鸦和装饰,让他们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
3. 引导实践。
老师指导幼儿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颜色和款式,将剪好的衣服进行搭配,可以用胶水将不同的衣服搭配在一起,也可以将搭配好的衣服贴在一张大的彩色纸上,做成一个季节的服装搭配画。
4. 教师点评。
老师在幼儿完成作品后,进行点评和表扬,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5. 教学总结。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幼儿回顾学习到的知识,强化记忆。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幼儿对不同季节的衣服和颜色有了多大的了解?3. 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是否得到了锻炼?4. 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搭配能力有了多大的提高?七、教学延伸:1. 让幼儿在家里观察不同季节的衣服和颜色,和家长一起讨论。
2. 鼓励幼儿在家里用纸张和颜料进行创作,制作属于自己的季节服装搭配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可以了解到不同季节的衣服和颜色,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搭配能力。
希望通过美术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在搭配衣服时更加有自己的想法和风格。
七年级美术上册《学习服装搭配》教案及反思
![七年级美术上册《学习服装搭配》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8826d4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2.png)
七年级美术上册《学习服装搭配》教案及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学会运用色彩、材质等因素进行服装搭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服装搭配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1.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色彩在服装搭配中的作用;3.材质在服装搭配中的重要性;4.不同场合的服装搭配技巧。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几张不同的服装搭配图片,引起学生对服装搭配的兴趣;2.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好的服装搭配?为什么有些搭配看起来很好看,而有些搭配看起来很奇怪?步骤二:讲授基础知识(20分钟)1.分析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包括颜色搭配、图案搭配、款式搭配等;2.讲解色彩对服装搭配的影响,如冷暖色调的搭配、色彩的亮度与鲜艳度等;3.引导学生思考材质对服装搭配的重要性,如棉质与丝质的搭配效果等。
步骤三:实践操作(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服装搭配的小组练习;2.每个小组选择一位模特,其他小组成员为其搭配服装;3.学生根据之前学到的颜色、图案和材质知识,搭配一套适合不同场合的服装。
步骤四:展示与分享(15分钟)1.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服装搭配作品,并解释他们的搭配理由;2.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和讨论,分享自己对其他小组作品的意见和建议;3.整理搭配心得和经验,以便今后的服装搭配实践中参考借鉴。
步骤五:小结与反思(10分钟)1.教师进行教学总结,强调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3.学生互相给予鼓励和建议,共同进步。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实践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服装搭配的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对色彩、图案和材质的感知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对服装搭配的审美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色彩和材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并且在搭配思路上有些迷茫。
下次教学中,我会加强对色彩与材质知识的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搭配技巧和创造力。
七年级美术《学习服装搭配》教案
![七年级美术《学习服装搭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b8240bba0d4a7303763a56.png)
课题:《学习服装搭配》
教学目的:
1、学习根据不同的气候、时间、地点、和用途、不同的肤色、体型、年龄、
气质去选择不同款式、材质、色彩以及不同的功能的衣服。
2、学会服装搭配,在生活中的不同场合穿出自我,使自己更加美丽、大方、
充满自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利用现有的衣服尝试服装搭配,穿出自己的风采。
难点:怎样找出适合自己的色彩?怎样搭配服装?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以漫画导入〕
1.图中小男孩为什么认不出小女孩了?
2.漫画中的主题表现了什么?
3.你认为服饰美在生活中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吗?
〔引出主题:板书“学习服装搭配〞〕
二、欣赏漫画〔引出服装搭配与年龄、职业、性别、季节、场合有关系。
〕
1、服装搭配与什么有关系?
三、观察图片〔引出服装的运用〕
1.观察图片中人物的服饰搭配,然后谈一谈穿着这样的服装可以从事哪些活动?
〔引出劳动装、休闲装、运动装、旅游装、牛仔装、访客装〕
整体搭配
1、色彩搭配〔色相、同类色、临近色、比照色〕
2、明度、纯度搭配
3、款式搭配
4、服饰配件搭配
四、扬长避短〔以判断题的形式引出服装搭配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是否得当〕
五、欣赏服装效果图的各种表现方法
六、学生设计一套自己喜欢的`服装,感受其中搭配的乐趣
七、教学评价
学生互相评价,看看对方设计出来的服装是否搭配得当。
师给予及时评价。
后记:学生对此课都很感兴趣,有学生不仅谈到了服装搭配中的美,还谈到在生活中心灵美比外表更重要,学生们的想法非常可贵,使得此课更加的充实。
高中美术教案:现代服饰艺术教案--时尚的美
![高中美术教案:现代服饰艺术教案--时尚的美](https://img.taocdn.com/s3/m/d8d0625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0.png)
高中美术教案:现代服饰艺术教案--时尚的美教案名称:现代服饰艺术教案--时尚的美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现代时尚服饰的美学特征和发展历程。
2. 学习掌握现代时尚服饰的设计原则和创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时尚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了解现代时尚服饰的美学特征和发展历程。
2. 学习分析现代时尚服饰的设计原则和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时尚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思维。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和表现。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时尚服饰的图片和资料。
2. 学生准备画板、颜料和画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现代时尚服饰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时尚的兴趣,并与学生讨论现代时尚服饰的美学特征。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现代时尚服饰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时期的流行元素和设计风格。
并讲解现代时尚服饰设计的原则和创作方法。
步骤三:实践活动(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现代时尚服饰设计的实践活动。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主题或者时尚元素进行创作,可以使用绘画、剪纸、纺织等不同的材料和表现方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技巧指导。
步骤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对彼此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以培养学生对时尚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思维。
步骤五: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时尚的变化和创新,并积极参与到时尚的创作和表现中去。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一起参观时尚展览或者设计师作品展,以拓宽学生的时尚视野。
2. 鼓励学生参与时尚创作比赛或者设计活动,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服装搭配ABC(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服装搭配ABC(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9e00d0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0.png)
教案标题:服装搭配ABC课程名称:美术适用年级:三年级下册2023-2024学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2. 颜色搭配3. 款式搭配4. 面料搭配5. 配饰搭配三、教学重点:1. 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2. 颜色搭配3. 款式搭配四、教学难点:1. 面料搭配2. 配饰搭配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演示法3. 小组讨论法4. 实践操作法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服装搭配图片、示范搭配服装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组服装搭配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服装搭配有哪些基本原则吗?”引发学生思考。
二、讲授(15分钟)1. 教师讲解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如:统一性、对比性、平衡性、节奏性等。
2. 教师通过PPT展示颜色搭配、款式搭配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搭配方式的特点。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套服装进行搭配。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颜色、款式、面料的搭配。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邀请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搭配成果,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搭配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3.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搭配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上节课的搭配成果,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服装搭配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吗?”引发学生思考。
二、讲授(15分钟)1. 教师讲解面料搭配、配饰搭配的知识,如:如何选择合适的面料、如何搭配配饰等。
关于学习服装搭配的教案示例
![关于学习服装搭配的教案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6fc1844a5e9856a57126023.png)
学习服装搭配一、教学难点用新颖有趣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利用现有的衣服尝试服装的搭配,穿出自己的风采。
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评论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怎样找出适合自己的色彩?怎样搭配服装?(色彩的搭配、款式的搭配,不同时间、地点、人物的合理运用等)通过查找资料、相互探讨或独立思考,用自身服装展示或制作剪贴画等方式来完成作业,以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课前准备三、学习材料(一)电脑、相关软件、录像和服装搭配范例。
(二)各种不同颜色、质地的布料,各色卡纸及零星饰品。
(三)铅笔、橡皮、颜色、毛笔(大白云、叶筋笔)笔洗、调色盘、剪刀、线、胶水等。
(四)相关的书籍和网上下载的资料。
(五)少数民族的教师可以搜集有关民族服饰的,传说(本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旅),本民族的服饰特点,在不同节日里,各种服饰的运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解决难点的要点:(1)让学生课前准备相关资料。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集体合作,共同解决难点。
(2)教师利用电脑演示,录像、图例、小玩偶展示,介绍服装种类、款式,以及不同的人在不同季节、场合、时间选择不同服装的搭配规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以民族审美情趣为切人点,讲授我国人民着装习惯,并适当介绍外来服饰文化对现代青少年着装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当前的一些流行倾向。
(二)解决重点的要点:(1)教师改变以往陈旧的观念和教学模式,范画加大视觉冲击力,用新鲜的实例、生动的语言,传达服饰美的审美情趣。
(2)立足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内容加强趣味性和实用性。
对学生的生活实践有指导意义。
,(3)启发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
尊重多样性、尊重差异性,使学生能大胆尝试各种风格的衣服搭配。
(三)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1)贫困地区的学生衣服较少,教师可以以欣赏为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用粘贴和绘画的方式来完成作业,以达本课的教学目的。
大学服饰搭配美学教案
![大学服饰搭配美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e2ee7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a.png)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服饰搭配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掌握服饰搭配的基本原则和美学法则。
3. 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身形、气质和场合选择合适的服饰搭配。
4.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自我形象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1. 服饰搭配的基本原则。
2. 服饰搭配的美学法则。
3. 服饰搭配的实践操作。
教学难点:1. 服饰搭配中色彩、图案、材质等元素的协调。
2. 服饰搭配与个人身形、气质的匹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服饰图片、实际案例分析。
2. 学生准备:收集不同场合的服饰搭配图片、个人穿着风格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不同场合的服饰搭配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服饰搭配的重要性。
2. 提问:为什么服饰搭配在大学生活中如此重要?二、服饰搭配的基本原则1. 介绍服饰搭配的四大基本原则:协调、对比、层次、重点。
2. 通过图片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搭配中运用这些原则。
三、服饰搭配的美学法则1. 介绍服饰搭配的五大美学法则:和谐、对比、平衡、比例、节奏。
2. 通过图片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搭配中运用这些法则。
四、服饰搭配的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场合,进行服饰搭配设计。
2. 学生根据所学原则和法则,进行服饰搭配实践操作。
3. 小组展示搭配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服饰搭配的重要性和原则、法则。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穿着风格,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课后作业1. 收集不同场合的服饰搭配图片,分析其搭配特点和美学法则。
2. 根据自己的身形、气质和场合,设计一套服饰搭配方案。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服饰搭配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学生掌握服饰搭配原则和法则的能力。
3.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
4.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服饰搭配情况,给予指导和建议。
综合实践服饰搭配教案
![综合实践服饰搭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db4fe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e.png)
综合实践服饰搭配教案教案标题:综合实践服饰搭配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服饰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学生能够区分不同场合下的服饰需求。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根据场合和个人风格做出恰当的服饰搭配。
4. 学生能够培养自信心和审美观,增强对服饰搭配的品味。
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成功和失败的服饰搭配案例,引发学生对服饰搭配重要性的思考和讨论。
2. 理论讲解:介绍服饰搭配的基本原则,包括颜色搭配、风格搭配、适合身材、适合场合等。
同时给予学生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场景(如正式场合、休闲活动、职业场合等),根据所学原则和技巧设计出适合该场景的服饰搭配,并进行模拟展示。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相评价,帮助他们改进和提升搭配能力。
4. 反思总结: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搭配过程和经验,并就整个实践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搭配技巧和风格。
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鼓励学生互相协作、交流和分享意见。
2. 讨论引导: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和展示,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1. 多媒体投影仪:用于展示服饰搭配案例和理论知识的讲解。
2. 实际服饰搭配案例:用于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3. 模拟场景:可以利用教室或者学校环境来设置不同的场景,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展示。
课堂评估:1. 学生小组实践操作评估:评估学生小组搭配操作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2. 学生个人总结评估:鼓励学生撰写一篇个人总结,分享搭配过程和感悟,并进行评估和反思。
拓展延伸:1. 探讨流行趋势:引导学生关注流行趋势,了解时尚潮流对服饰搭配的影响。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场所和文化背景下的服饰搭配差异,并展开讨论。
大学讲课穿搭技巧讲解教案
![大学讲课穿搭技巧讲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b4572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3.png)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讲课穿搭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穿衣品味,提升个人形象。
3. 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重点:1. 大学讲课穿搭的基本原则2. 服饰搭配技巧3. 个人形象塑造教学难点:1. 如何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穿搭2. 如何在穿搭中展现个人特色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讲课穿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升个人形象。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校讲课时的穿搭经历,提出问题。
二、讲解大学讲课穿搭基本原则1. 简洁大方:选择简洁、大方的服饰,避免过于花哨或过于朴素。
2. 适合场合:根据讲课场合选择合适的服饰,如正式场合选择正装,休闲场合选择休闲装。
3. 舒适得体:选择合身、舒适的服饰,避免过于紧身或过于宽松。
4. 个性鲜明:在符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展现个人风格和品味。
三、服饰搭配技巧1. 颜色搭配:选择颜色和谐、搭配得当的服饰,如黑白灰等经典色。
2. 面料搭配:根据季节和场合选择合适的面料,如棉质、麻质等透气面料。
3. 装饰搭配:适度运用饰品、包包等装饰,提升整体搭配效果。
四、个人形象塑造1. 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梳理头发,保持面部整洁。
2. 适度化妆:根据个人特点和讲课场合,适当化妆,展现自信。
3. 举止得体:保持良好的站姿、坐姿,展现专业素养。
五、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几组优秀大学讲课穿搭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搭配特点和优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适合自己的讲课穿搭风格。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大学讲课穿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大学讲课穿搭基本原则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讲课过程中的形象塑造和自信心提升情况。
3. 学生对本次课程的满意度和收获。
教学资源:1. 大学讲课穿搭图片和视频资料2. 大学讲课穿搭案例分析材料3. 教师自备的讲课穿搭服饰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了解了大学讲课穿搭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升了个人形象,增强了自信心。
幼儿园民族服饰搭配教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民族服饰搭配教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42d2d2b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8.png)
标题:幼儿园民族服饰搭配教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多元文化教育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内容。
通过民族服饰搭配教案的设计与实施,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民族服饰搭配教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进行探讨。
二、课程设计1. 目标设定在设计民族服饰搭配教案的课程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文化意识,促进幼儿对不同民族服饰的了解为主要目标。
也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2. 内容安排根据幼儿的芳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介绍不同民族的服饰、学习如何搭配服饰、制作民族服饰等环节。
在介绍不同民族服饰时,可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进行讲解,让幼儿对各民族的服饰有初步的了解。
学习如何搭配服饰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进行,让幼儿在玩中学习。
制作民族服饰则可以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教学方法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选取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
可以采用故事讲解、游戏体验、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实施过程在实施民族服饰搭配教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作用。
通过引导幼儿观看图片、共享民族服饰故事、进行搭配游戏、参与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体验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鼓励他们在交流中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总结回顾在课程实施结束后,要进行总结回顾,帮助幼儿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并且促进对民族服饰的理解和认知。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展示活动,让他们展示搭配好的民族服饰,增强对所学内容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我的观点和理解通过民族服饰搭配教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我认为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民族服饰搭配教案不仅是了解历史和人文的桥梁,更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幼儿园大班服装搭配教育教案如何教育幼儿服装搭配
![幼儿园大班服装搭配教育教案如何教育幼儿服装搭配](https://img.taocdn.com/s3/m/dc4dd2d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1.png)
《幼儿园大班服装搭配教育教案》——如何教育幼儿服装搭配一、教学价值幼儿园大班服装搭配教育教案,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
其价值在于,通过引导幼儿了解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帮助幼儿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培养幼儿对自身形象的认识和自信心,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展现自己,建立自信的个性形象。
二、教学目标1.了解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2.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3.培养幼儿对自身形象的认识和自信心;4.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展现自己,建立自信的个性形象。
三、教学区域教学区域需要有讲台、幼儿座位,以及展示服装搭配的模特助手。
四、教学准备1.准备服装搭配的模特助手;2.准备PPT或视频素材,展示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3.准备服装和饰品,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服装搭配。
五、教学介绍本节课以服装搭配为主题,通过引导幼儿了解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让幼儿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培养幼儿对自身形象的认识和自信心,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展现自己,建立自信的个性形象。
六、教学重点1.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2.幼儿动手进行服装搭配。
七、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PPT或视频素材展示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2.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服装搭配。
八、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模特助手的展示,引起幼儿的兴趣;2.讲解环节:通过PPT或视频素材,讲解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3.操作环节: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服装搭配,老师通过观察和引导,帮助幼儿完成搭配;4.总结环节: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搭配,老师评价幼儿的成果。
九、教学反思1.本节课引导幼儿动手进行服装搭配,但是针对不同孩子的操作难度不同,需要老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2.本节课培养幼儿对自身形象的认识和自信心,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过分强调外表的重要性,而是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自信的个性形象。
十、教学案例1.让幼儿自己选择一套服装和饰品;2.引导幼儿根据颜色和款式进行搭配,让幼儿动手进行搭配;3.老师逐一点评幼儿的搭配,让幼儿了解搭配的正确与错误;4.引导幼儿发表个人意见,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搭配优势和不足。
幼儿园汉服打扮教案
![幼儿园汉服打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6b9f8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0.png)
幼儿园汉服打扮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2.让幼儿了解汉服文化,认识汉服的特点和配饰3.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4.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体验汉服的美和魅力二、教学内容1.汉服的基本知识–汉服的特点和历史背景–汉服的种类和配饰2.汉服的穿戴方法–如何穿古代袍服–如何固定和搭配汉服配饰3.活动设计–分组打扮汉服–自由创作汉服配饰–汉服走秀表演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汉服的基本知识1.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教具,让孩子们了解汉族服饰的特点、样式、材料、饰品等基本知识,引导幼儿们对汉服文化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让幼儿自由讨论自己喜欢的汉服款式,分享自己的看法,调动思维活跃度。
第二课时汉服的穿戴方法1.通过视频教具等方式,清晰展示汉服的穿着方法,手把手教授如何穿古代袍服。
引导幼儿们花费耐心,一步一步完成穿汉服的全过程,感受古人生活之美。
2.逐一介绍不同种类汉服的搭配方式,如鞋子、袜子、卤簿、绸带等等。
让幼儿们熟练掌握汉服的搭配方法。
第三课时活动设计1.分组打扮汉服。
–将孩子们分组,每组一套汉服和配饰,让孩子们制定计划、分配任务、合作完成任务,体验体会彼此合作所带来的感觉。
–帮助幼儿固定和搭配好汉服及配饰,使其充分汇聚出美的味道,激发孩子们的创意和艺术魅力。
2.自由创作汉服配饰。
–在集体活动环节,让幼儿自由创作汉服配饰,添加个性化元素,加强孩子们对汉服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汉服走秀表演。
–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汉服走秀表演。
在表演环节中,孩子们展现出了巧妙搭配和自然表现出的汉服美感,增强了彼此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1.个人表现评估。
2.小组表现评估。
3.整体评估。
五、教学反思1.整个教案安排了渐进式教学法。
2.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效果明显。
3.教学过程中倡导正向情绪和鼓励孩子多多尝试,结果一定会不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饰搭配艺术(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章概述一.教学目标:1.理解服饰的含义以及发展的历史。
2.明确在当今社会中服饰搭配的重要性。
3.掌握服饰搭配艺术中的内容与要素。
4.了解服饰搭配过程中应遵循的美学法则,并学会怎样把形式美的法则运用到服装的搭配中去。
二.教学重点:掌握服饰搭配美学法则,了解服饰搭配中的要素。
教学难点:服饰搭配中没学法则的应用。
三.教学课时:4课时四.教学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服装图片资料2.学生:资料收集五.教学过程:第一节服饰的内涵一、服饰的相关含义1、服饰的含义(1)狭义的服饰是指附着于服装之上或为服装主体进行搭配、修饰的装饰物的总称。
(2)广义的服饰是指服装与饰品,即穿着者及配件的总称。
2、服饰搭配服饰搭配是指着装构成中上装与下装、里装与外装、衣着与装饰物在材质、色彩、款式、风格方面的组合关系。
3、服饰形象服饰形象是通过服饰之间的搭配与组合,注重于着装者的外在形象、内在气质形成统一与融合的关系,从而增强服饰造型的魅力,给人视觉以舒适感和美的享受。
二、中国服饰的发展历史1、先秦时期中国的衣冠服饰历史上可追溯至三皇五帝时代,大约在夏商时期服饰制度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
当时的服饰依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而有所不同。
商周时期,服饰形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原色;裳用间色,即以正色相调配而成的混合色。
服装以小袖为多,衣长通常在膝盖部位,腰间则用条带系束。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一种名为“深衣”的新型连体服饰。
深衣的出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服饰样式,故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用作常福、礼服,且被用作祭服。
在战国时期,胡服的诞生打破了服饰的旧样式。
胡服的短衣、长裤和革靴设计,善于骑射,便于活动,广为盛行,“胡服骑射”成为佳话。
2、秦汉时期的服饰秦汉时期,男子以袍为贵。
袍服属汉族服装古制,秦始皇在位时,规定官至三品以上者,绿袍、深衣。
平民穿白袍,都用绢制作。
汉代四百年来,一直用袍作为礼服。
秦汉,仍遵循古代帝王臣僚参加重大祭祀典礼时戴冕冠之规章不改。
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
袍的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部分收的很小,称之为祛,全袖称之为袂,领口、袖口处绣方格纹等,大襟斜领,衣襟开的很低,领口露出内衣,袍服下摆花饰边缘,或打一排密裥或剪成月牙弯曲之状,并根据下摆形状分成曲裾与直裾。
禅衣为仕宦平日燕居之服,禅为上下连属,样式与袍略同,但无衬里,可理解为穿在袍服里面或夏日居家时穿的衬衣,也可以解释为罩在外面的单衣。
古裤有二:一为裤;一为恽(裈)。
为袍服之内下身所服,早期无裆,后来发展为有裆之裤,称裈。
将士骑马打仗穿全裆的长裤,名为大袴。
西汉士儒妇女仍穿无裆的袴。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这一时期老庄、佛道思想成为时尚,“魏晋风度”也表现在当时的服饰文化中。
宽衣博带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流行服饰。
男子穿衣坦胸露臂,力求轻松、自然、随意的感觉;女子服饰则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表现出优雅和飘逸的风格。
同时,民族间战乱频仍,却也给了各民族在服饰上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机会,各民族服饰相互融合。
4、隋唐五代的服饰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物质的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唐代开始,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
特别是波状的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后,就是唐代盛行的缠枝图案。
唐代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
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5、宋辽金元时期的服饰宋代衣冠服饰总的来说比较保守,式样变化不多,色彩比较素雅,给人以质朴、洁净和自然之感。
宋代男子服装以襕衫为主,为百官公服。
首服主要是由隋唐时期的幞头演变而来的帽子,有“直脚”、“曲脚”、“交脚”等制,而一般文人儒生则又恢复古代的幅巾。
宋代妇女,上衣有襦、袄、衫、背子、半臂、背心等形制。
背子在宋代男女皆穿,而尤盛于女服之中。
以直领对襟为多,中间不施衿纽,长度多过膝。
下裳多为裙,时兴“千褶”、“百迭”裙,裙幅多在六幅以上。
另外也穿裤。
妇女发髻以高髻为尚,常高逾尺,一般掺有假发或用假髻,另有“冠梳”习俗。
宋代妇女仍饰面妆,但程度不及唐。
因为缠足之风盛行,故多穿鞋。
辽代契丹服饰,以长袍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
长袍一般左衽、圆领、窄袖,袍上由纽袢,袍带系于胸前下垂至膝。
男子袍内着衫袄,领露于外,穿裤,裤管放于靴筒之内;女子袍较男子的长,袍内着裙,女子亦着长筒靴。
辽代除皇帝和大臣可戴冠帽及裹巾外,其他中下级官员和平民百姓均不可私戴,只能科头露顶。
男子多髡发,妇女也有作髡发者,还有高髻、双髻、螺髻等髻式,或有披发者。
金女真族男子的常服,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头裹皂罗巾,身穿盘领衣,腰系吐鹘带,脚著乌皮靴。
因女真族属游牧民族,以狩猎为生,所以服装多用环境色。
材料多采用皮毛,以挡御寒冷。
年轻女子喜穿黑色、紫色或绀色的团衫,其制为直领、左衽。
下穿黑紫色襜裙,裙上绣全枝花纹,并施以数道折裥。
腰间则用红黄巾带系扎,双垂于足下。
金代男子辫发垂肩,女子辫发盘髻,耳垂金银玉首饰。
元代服装,也以长袍为主,其样式较辽制为大。
男子公服多从汉俗;燕居穿“辫线袄子”;内廷大宴,上下都穿织金织物——“纳石失”制成的质孙。
元代汉族男子的巾帽,公服多用幞头,平民百姓多用巾裹。
蒙古族男子则戴一种用藤篾做的“瓦楞帽”,或戴棕帽及笠帽。
蒙古族人辫发的主要特点是左右两侧头发编成辫子,结环下垂至肩。
蒙古妇女服饰,亦以袍服为主,多左衽,袖口较为紧窄。
下体则穿裤,无腰无裆。
贵族妇女戴“顾姑冠”。
汉朝妇女仍以襦裙为主,多梳发髻,很少戴冠。
这时的鞋履,汉朝仍采用唐宋遗制。
北方少数民族,不分男女,多穿皮靴。
6、明代时期服饰明朝服饰属于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在经过元代蒙古人统治之后,明朝恢复汉族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
明代许多男子流行的发式都是明太祖首创的。
比如「网巾」,有象征国家法令齐全的意思,「四方巾」象征国家太平,还有「瓜皮帽」,它几乎被现代的西方人当作中国典型的帽子了。
服饰发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
但是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钉纽扣的形式。
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
7、清代时期的服饰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
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
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
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八旗服饰随朝代的变更冲进关内。
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广大的中原地区。
清初统治者把是否接受满族服饰看成是否接受其统治的标志,强令汉民剃发易服。
清代服制改变,从公服开始逐渐推向常服。
8、近代时期服饰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衣冠服饰也随之而发生了变化。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服装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山装”,对后世的影响已远远超出衣服本身。
改良旗袍成为20世纪20~30年代大城市的繁荣景观,收腰、高开叉的旗袍把女装的发展推向高潮。
三、现代生活中服饰搭配的重要性1、服饰搭配是塑造个人服饰形象的前提与保障。
2、服饰搭配反映一个人的修养与审美水平。
3、完美的服饰搭配显示社会身份,表达服饰礼仪,赢得社会尊重,成为社交的必要手段。
第二节服饰搭配中的要素与形式一、服饰搭配中的要素1、色彩的搭配美2、造型的元素美3、材质的质地美4、配件的装饰美5、易容的装扮美6、自身的人体美7、流行的元素美8、个性的张扬美二、服饰搭配中的三种形式1、服饰自身的搭配要具有统一与协调美2、服饰和着装者的搭配要协调与统一3、服饰与时间、场合、环境的搭配要协调统一第三节服饰搭配的美学法则一、美的原理与法则1、比例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2、对称与平衡均衡是指几种不同形态之间互相保证均衡状态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空间关系,其具体表现在对称与平衡两种形式。
3、节奏节奏在构成设计上是指以统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4、对比与统一事物要素在对比中相反相成,使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或多方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反相成的关系。
5、和谐与整体和谐是指审美对象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处于矛盾统一、相互协调的一种状态。
六课外补充赏析时装发布会,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七作业:第二章服饰搭配中的造型元素一.教学目标:1.了解服饰搭配中构成造型美的内容。
2.明确服装款式造型中外轮廓、内轮廓与局部设计表达的服装风格与特点。
二.教学重点:掌握服饰搭配美学法则,了解服饰搭配中的要素。
教学难点:服装外轮廓设计与局部设计的完美结合。
三.教学课时:8课时四.教学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服装图片资料2.学生:资料收集五.教学过程:第一节服装款式造型构成一、服装造型的定义服装的造型美是指服装的款式、风格所展现的美感。
二、服装造型美的构成要素1、服装款式造型中的外轮廓服装的外轮廓是由服装的廓形线显现出来的被抽象化了的整体外形。
分类:(1) H形:指宽腰式的服装外形。
肩、腰、臀、下摆的宽度大体上无明显差别,整体造型如筒形。
(2) A形:上部收紧,下不宽松,呈现上小下大的外轮廓形。
(3) V形:也称倒三角。
此类服装上宽下窄,通过夸张肩部收紧下摆的廓形,体现洒脱、威武、奔放的服装风格。
(4) T形:强调和修饰肩部。
(5) X形:夸张肩部,收紧腰部,扩大底摆,又称“沙漏型”。
(6) O形:这一廓形的重点在腰部,通过腰部的夸大,强调肩部弯度及下摆收口等手段,使躯干部位的外轮廓呈不同弯度的弧线,整体风格圆润可爱。
(7) S形:又称紧身适体型。
这是一种忠实于体型原有特征的外轮廓,它通过结构设计、面料特性等手段达到显示人体曲线美的目的。
(8)挂覆式:以肩为支点,把服装材料披挂于人身上的形式。
(9)缠裹式:用布把人的身体缠裹起来的形式。
(10)垂曳式:上下连在一起的全身衣,长长地垂下的形式。
(11)贯头式:又称套头式、钻头式。
用两块布合起来,肩部固定或用一块布在中间挖洞,头可以从中间穿过来。
(12)包裹式:指有袖子,前开式的全身衣,在衣服前方用扣系或带子的闭合方式。
2、服装款式造型中的内轮廓服装的内轮廓即是服装内部结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