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理论笔记(完整版)第五章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整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整理笔记

名词解释1.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2.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 城市规模:指城市的大小,它涵盖有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三层含义。

通常城市规模指城市的人口规模4. 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5. 区域规划: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6. 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7. 城市人口:指常年居住生活在城市地域范围内并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人口8. 城市结构: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9. 居住区: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

10.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再生产变化量,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与年平均人数的比值。

11. 机械增长率:一定时期内,迁入城市的人口与迁出城市的人口的净差值与年平局人数的比值。

12. 城市形态: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份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

13. 城市中心:城市居民社会生活集中地地方。

14. 居住组团: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15. 城市总体规划:一定年限内对城市市区、郊区及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地区各项发展建设的综合部署。

16. 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一、城市与乡村(一)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掌握)(新)1、城市的基本特征(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2、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1)集聚规模的差异(2)生产效率的差异(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4)职能差异(5)物质形态差异(6)文化观念差异3、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主要是从物质联系、经济联系、人口移动联系、技术联系、社会作用联系、服务联系以及政治、行政组织联系。

(二)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熟悉)(新)1、城市的社会经济特点工业和服务业(也可称为非农经济)是城市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2、乡村的社会经济特点农业和畜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一)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了解)P8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推动力量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经济作用、政治因素、社会结构、技术条件等。

现代城市的发展凸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是:(1)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

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因。

(2)科技革命与创新。

科技进步是推动城市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方面科技革命与创新本身可以催生新的技术门类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又可以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使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进而优化整个社会的产业构成,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3)全球化与新经济。

全球化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4)城市文化特质。

城市文化特性的凸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

(二)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熟悉)(新)P81、阶段:城市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农业社会的城市、工业社会的城市和后工业社会的城市。

2、差异:农业社会的城市没有起到经济中心的作用,城市内手工业和商业不占主导地位,而主要是政治、军事或宗教中心;工业社会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与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同时,工业文明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交通拥塞、生态失衡等城市问题;后工业社会的城市:生产力以科技为主体、以高新技术(如信息网络、快速交通等)为生产与生活的支撑,文化趋于多元化。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城市的产生与定义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城市就是生产发展与人类第二次分工的产物。

城市就是伴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3、城镇就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一般就是工业、商业、交通与文教的集中地,就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城市的发展1、古代城市的发展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最初就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就是防御部落战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的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

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

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

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

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

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

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

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与殖民地大量的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她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的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就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的都城。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的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

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都城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

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然而欧洲与中国在土地所有制上有很大的差别。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城市规划是一个涵盖众多层面的领域,其核心原理的掌握对于城市设计和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规划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城市发展趋势、城市规划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规划学基本概念规划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和实现社会目标进行城市设计。

有其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框架。

规划学中的关键概念包括规划和设计,这两个概念专业上有很大不同,规划强调的是政策、战略和布局,而设计强调的是具体方案和技术细节。

二、理论基础知道规划学的规划和设计差异后,设计师就能够更好地应用拟定的城市规划来指导实际项目的设计,从而实现规划学的目标。

规划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

例如,规划学的社会学理论将社会组织与计划直接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提高城市规划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规划与经济学并无直接联系,但是城市规划会受到经济和社会制度因素的影响。

因此,规划学的研究热点汇聚这些学科知识,将这些学科理论与城市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来探索城市规划学的原理。

三、城市发展趋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规划需要更多考虑全球城市化的趋势,因此,城市规划实践需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城市规划的趋势包括绿色、可持续城市设计、大数据分析等方面。

城市规划师们需要越来越多地使用智能城市技术、自动驾驶汽车等现代科技,来提高城市的生态系统平衡,简化城市服务流程。

此外,搭建城市基础设施并加强城市的环保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城市规划的效率。

在设计城市规划方案时,必须考虑到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的因素,从而更加全面地考虑城市的发展趋势。

四、城市规划局限性城市规划是很多城市面临的挑战之一。

城市设计师需要面对一些规划局限性,如政治、经济条件、外界对于规划方案的反对以及城市在土地上既有使用权等。

从而,规划理论中需要更多关注细节方面的问题。

如何平衡性、利益权衡等传统城市规划问题,以及在城市的物理与环境承载能力与经济可行性之间作出平衡是城市规划中的难点之一。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供参考)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供参考)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的概念: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城市的本质: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大系统。

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交通通讯子系统、空间子系统。

城市形成: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城市是生产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居民的人口规模。

城市化的含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化水平: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土地使用的配置;城市空间的组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城市规划的内涵:(1)理想主义:城市规划的价值观;以未来为取向的基本准则。

(2)实践思想:城市规划的社会意义;城市规划作用的体现。

(3)理性思想:城市规划方法论基础,合理性的所在。

(4)系统思想:城市规划的基本思维方法。

(5)生态思想:城市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质量。

(6)保证规划实践和发挥作用的基础。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周朝:中原地区游牧生活的结束;丰、镐两座京城;召公和周公相土勘测定址,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建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战国:《周礼·考工记》,在周代“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阖闾城;范蠡,《孙子兵法》;赵国,北方特点,高台建设;《管子·度地篇》“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统一协调,城市的空间布局采用功能分区制度,以发展商业和手工业。

[笔记]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长安大学]

[笔记]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长安大学]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讲授:鱼晓惠第一章、概述1.1 城市一、字源学(一)城市在西方国家早期的图形文字为“田”,“十”代表道路,“口”代表城堡的壕沟与围墙(地域界线,防御功能,容器功能);(二)在中国,城市这两个字不加在一起,城(内之为城,城外为郭),市(日中为市,置天下之民,集布);(三)City:市民可享有公民权力,而且可以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Urban:来自拉丁文Urbo,能过城市生活的地域。

二、相关学科(一)经济地域学(城市是非农业生活的聚居点);(二)社会学(城市是社会化的产物,不再是血缘及家族关系组成的);(三)经济学(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在空间上);(四)政治学(管理学)(城市是公共事业的经营部门,有效地管理)。

三、专业(一)中国大百科全书:1.城市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2.城市以非农业生产为主,区别于农村生活的;3.城市是一定地域中,经济,文化方面具有不同范围的中心;4.城市要求相对聚集,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5.城市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6.城市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需要,而组织在一起进行运转;7.城市必须继承传统文化并进一步发展。

(二)列宁:城市是政治、经济及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

(三)李铁映: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体系。

城市是一个历史范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经济实体,科学文化实体,政治社会实体的有机体。

(四)《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城镇)city :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四、法律定义1、密集性(人口密集);2、经济性(非农业产业活动);3、社会性(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和社会关系)。

(一)世界上各个国家对城市最小规模的限定瑞典200人;南非500人;澳大利亚1000人;法国2000人;美国2500人;比利时5000人;日本3万人。

城市规划原理第五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五章
(2)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 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防 止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
(3)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立合理 的产业结构,防止不当竞争。
城市规划原理第五章
第三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 城市规划纲要
全国、省、市都应研究编制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规划。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 政府的职能重心更要加强城市发展的宏观 指导和控制。
城市规划原理第五章
3. 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城市性质的确立,可从两个方而去认识: 一方面是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方面去
认识即指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另一方面,从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中去研究,认识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 素也是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方面。
1996年开始了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工作 。
城市规划原理第五章
全国、省级、地级土地利用规划应划定主 要农田保护区、土地管理区、土地复垦区、 土地开发区等。
县乡级划定土地用途分区,按农业用地区、 种植园用地区、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 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 工矿用地区、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及其 他用途区等九类用地划界。
它的内容:包括土地、水、矿产、生物等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业、农业、交通 运输业的布局和地区组合与发展;环境保 护以及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要害问题的解 决等。
城市规划原理第五章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我国系统地开展有关土地的规划是从1986 年《土地管理法》颁布以后。
1988年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工作。
土地用途分区和控制指标的确立是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
城市规划原理第五章

福师《城镇体系规划》第五章课堂笔记

福师《城镇体系规划》第五章课堂笔记

福师《城镇体系规划》第五章生态环境及支撑系统规划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重点掌握了解生态环境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的研究思路;支撑系统规划;发展理论;支撑系统规划的技术要求和政策导向。

◆知识点整理一、生态环境规划(一)城市生态环境早在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世界正面临着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和生活在城市环境中的人们生活质量的加速下降这两大课题。

这两大危机是相互联系的。

城市化对威胁未来生存的全球环境变化有着重要影响,而生物圈的变化也越来越影响到城市的健康和社会状况。

”世界观察研究所1999年6月发表的调查报告表明,虽然城市面积只占陆地面积的2%,但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进行活动所排放出的却占总排放量的78%。

城市人口消耗了工业木材总使用量的76%、生活用水总量的60%。

城市系统只是区域或全球生态系统中单纯的消费者,其从自然输入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又返回大量的废弃物给自然。

全球城市消耗了3/4的世界能源,贡献了3/4的世界污染物。

由此可见,城市化也以一种重要的形式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城市的扩张、工业的增长及其垃圾、人口的增加、生活和商业垃圾给当地的生态系统带来许多压力。

湿地、沼泽被填埋建房。

淡水转向供应农业需要。

沿海和入海口的渔场被倾倒在河道和海洋里的化学药品、大量的营养物(包括下水道的污水)所污染,地下蓄水层也被垃圾场渗入的有毒化学物质所污染。

空气污染(特别是光化烟雾)损害了周围的蔬菜和农作物。

而且,为了养活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农业体系的超负荷运转这一古老问题将更为严重。

据世界权威机构预测到2006年,世界人口的一半即32亿将是城市居民。

到2025年,生活在城市地区的人口将达到1/3,而且全球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经济活动主导了各个国家的经济,城市是人类消耗资源和能源的主要地点。

因此,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关键的,说未来的城市决定了地球和人类的命运并不为过。

所有这些都表明:城市生态环境对全球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城市对全球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有责任。

注册城乡规划师 城市规划原理 第21讲 第五章城市总体规划(八)

注册城乡规划师 城市规划原理 第21讲 第五章城市总体规划(八)

(九)城市用地布局与交通系统的关系1、雅典宪章的启示(1)人的活动是城市交通的主要活动,也是城市交通的决定性因素;(2)城市用地是城市交通的决定性因素;(3)要处理好城市用地布局与道路系统的合理关系,要有交通分流的思想和功能分工的思想。

2、城市道路系统与城市用地的协调发展关系城市形式城市用地城市道路系统小城镇规模较小,也是后来发展的城市的“旧城”部分城市道路大多为规整的方格网,虽有主次之分,但明显宽度较窄、密度偏高,较适用于步行和非机动化交通。

中等城市集中式布局城市道路网在中心组团仍维持旧城的基本格局,在外围组团则会形成更适合机动交通的现代城市三级道路网,多依旧保持方格网型。

大城市相对分散的、多中心组团式布局,中心组团相对紧凑、相对独立,若干外围组团相对分散城市道路系统开始向混合式道路网转化。

特大城市呈“组合型城市”的布局城市道路进一步发展形成混合型网3、城市用地布局形态与道路交通网络形式的配合关系城市用地的布局形态大致可分为集中型和分散型两大类。

集中型较适应于规模较小的城市,其道路网形式大多为方格网状。

分散型城市中,规模较小的城市大多受自然地形限制;而规模较大的城市则应形成组团式的用地布局,组团式布局的城市的道路网络形态应该与组团结构形态相一致。

沿河谷、山谷或交通走廊呈带状组团布局的城市,往往需要布置联系各组团的交通性干路和有城市发展轴性质的道路,与各组团路网一起共同形成链式路网结构。

中心城市对周围城镇有辐射作用,其交通联系也呈中心放射的形态,因而城市道路网络也会形成在方格网基础上呈放射状的交通性路网形态。

公交干线的形态同城市道路轴线的形态对城市用地形态有引导和决定性的作用。

4、城市用地布局结构与道路交通网络的功能配合关系城市中各级道路(网)的性质、功能与城市用地布局结构的关系表现为城市道路的功能布局,如P174 表5-10所示。

城市快速路网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交通性主干路一般主干路性质快速机动车专用路网,连接告诉公路全市性的路网,疏通城市交通的主要通道及与快速路相连接的主要常速道路全市性的路网,包括生活性主干路和集散性主干路城市组团内的路网(组团内成网),与主干路一起构成城市的基本骨架地段内根据用地细部安排而划定的道路,在局部地段上可能成网功能为城市组团间的中长距离交通和连接高速公路的交通服务为城市组团间和组团内的主要交通流量、流向上的中长距离疏通性交通服务为城市组团间和组团内的主要生活性交通服务,有交通集散功能主要为组团内的中短距离服务性交通服务为短距离服务性交通服务位置位于城市组团间的隔离绿地中组团间和组团内组团间和组团内组团内地段内围合围合城市组团大致围合一个城市片区(分组团)大致围合一个居住区的规模大致围合一个居住小区的规模第七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一、城市综合交通的基本概念1、城市综合交通分类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大致可以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详细版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详细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1.城市的含义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内涵①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②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③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④用地相对集聚⑤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资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⑥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⑦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延续发展的使命2.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城市工业社会城市后工业社会城市早期城市特点平面布局:体现阶级对立、居住的等级制礼仪思想的影响兼顾自然地形的变化功能:防御中心地(政治宗教)中世纪城市线形网络特点城市规模不大(特例:拜占庭(东罗马)在公元前11世纪人口规模已达100W)城市网络开始形成城市的贸易性增加,港口城市有所发展近代城市区域性密集区特点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工业城市大量兴起城市分布的不均衡,形成区域性的城市密集区沿海岸线或淡水河流;内河入海口,资源分布广的区域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城市基本职能越强,城市发展越快城市发展的人文生态学理论城市发展的交通通讯理论城市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理论经济全球化:指基本信息、技术、劳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量、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相互融合、依赖、竞争和制约的趋势。

特征:A.企业全球化B.生产全球化C.贸易全球化D.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E.金融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F.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和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健全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社会分四个阶段:a.“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社会初始期] b.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社会成熟期] c. “相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初期] d. 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成熟期]3.城市与乡村4.1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①集聚规模的差异②生产效率的差异③生产力结构的差异④职能差异⑤物质形态差异⑥文化观念差异4.2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从物质联系、经济联系、人口移动联系、技术联系、社会作用联系、服务联系、以及政治组织联系4.3我国城市建制体系①人口集聚规模100w以上特大城市50w~100w 大城市20w~50w 中等城市20w以下小城市城市化及其发展城市化的定义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有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

城市规划原理第五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五章
②链式道路网,由一两条主要交通干道作为纽带,串联较小范围的道路网而形成,如兰州等城市。
6.城市各级道路的衔接
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
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
①不得直接与城市生活性道路、交通性次干道相连。
②对于特大城市,可以直接引到城市中心地区边缘,连接城市外围高速公路环路,再由此环路与城市快速路相连。
③适当的路网密度和道路面积宰(8%-15%、20%—30%)。一般城市中心区的道路网密度较大,边缘区较小;商业区的道路网密度较大,工业区较小。
④要有利于交通分流(形成快速与常规、交通性与生活性、机动与非机动、车与人等不同系统)。
⑤为交通组织和管理创造条件(不越级衔接,尽量正交;交叉口道路不超过5条,交叉角不小于60~)。
②主干路——联系城市各组团及对外交通枢纽、中距离交通服务、常速的道路。
③次干路——组团内联系,位于主干道之间,较低速度,属集散交通。
④支路——汇集交通量。
按道路功能分类
①交通性道路——满足交通运输要求,车速快、车辆多、车行道宽,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可分为货运交通干道、客运交通干道和客货混合交通干道。
设施性交通枢纽
8.城市道路系统的技术空间布局
交叉口间距
快速路1 500-2 500M,主干道间距700-1 2l00m,次于道350-500m,支路150-250m。
道路网密度
①城市干道网密度:于道(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
规范——大城市为2.4-3km/km2;中等城市为2.2-2.6KM/KM2。
现状调查,资料准备及图纸
道路系统初步规划方案
交通规划初步方案
修改道路系统规划方案

城市规划原理的复习要点第五章5-2

城市规划原理的复习要点第五章5-2

5.15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作⽤1.建⽴完善的交通系统,协调各种运输⽅式。

2.提出解决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

3.使交通系统获得效益。

5.16规划⽅案实施1.拟定较为详细的实施计划,提出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对策和交通投资计划分析。

2.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排序的建议。

3.交通规划的⽬标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般为20年,以5年为⼀期对⽅案实施进⾏评价并做修正。

5.17长途汽车站的类型长途汽车站包括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和混合站。

5.18港⼝1.港⼝基本情况(1)港⼝分类--客运港和货运港,⼩规划港⼝可合并设置。

(2)港⼝分为⽔域和陆域,陆域要求有⼀定的岸线长度、纵深和⾼程。

2.港⼝城市规划布局要点港⼝城市要处理好岸线利⽤、港区布置及城市布局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船舶航⾏、货物装卸、库场贮存及后⽅集疏4个环节的布置。

(1)货运港的疏港公路应与⼲线公路及城市货运交通⼲道连接。

(2)客运港要与客运交通⼲道衔接,并与铁路车站、长途汽车站有⽅便的联系。

(3)运量⼤的临港⼯业区与港⼝布置紧密结合。

(4)港⼝宜“深⽔深⽤、浅⽔浅⽤、避免⼲扰、各得其所”,但不应把岸线全部占⽤。

(5)⽯油作业区应的城市、港区、锚地、重要桥梁的下游。

(6)妥善安排⽔陆联运和⽔⽔联运,提⾼港⼝的疏运能⼒。

5.19规划⽅案实施评价的原则有效率原则和有效性原则5.20交通需求预测1.顺序总体需求预测。

2.直接总体需求预测。

3.个体⾏为需求模式。

5.21城市交通政策的概念城市交通政策是在⼀定的交通发展战略控制之下,政府对交通事业所做出的系列决策,⽤以指导、约束、协调城市交通观念和⾏为,是正确处理城市交通的管理⼿段,也是制定交通法规的基本依据。

5.22我国交通政策概况⽬前,我国交通政策不成体系,偏重交通⼯具、交通管理政策等产业政策及标准性政策,缺乏关于城市交通供需关系的相关政策和内容。

5.23城市交通政策内容1.政策⽬标。

2.政策背景。

3.区域范围--适合区域。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4)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4)

第五章主要专项17个知识点1、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1)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对外(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城市交通(道路、轨道和水上)2)城市交通系统:3个系统组成: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道路系统(通道);交通管理系统(管理与控制)。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是与城市用地布局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的规划工作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1)影响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要有利于交通分流。

为交通组织和管理创造条件(不越级衔接、尽量正交;交叉口道路不超过5条,交叉角不小于60不大于120。

与对外交通衔接得当。

(3)满足环境和管线布置的要求道路最好能避免正东西方向,应有利于夏季通风、冬季抗御寒风。

避免过境交通穿越市区、交通性道路穿越生活居住区。

道路规划为工程管线的敷设留有足够的空间。

3)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程序现状调查,资料准备及图纸;道路系统初步规划方案(功能、骨架要求);交通规划初步方案(交通量预测及分配,道路面积密度的预测);修改道路系统规划方案(深入研究道路红线、断面、交叉口);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含平面图、横断面图);说明书。

4)城市道路分类按城市骨架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按道路功能分类:交通性、生活性道路。

5)城市干道网类型方格网式道路系统:地形平坦,利于布置,对角联系不便,非直线系数大,穿越中心区。

环行放射式道路系统:以广场组织城市,利于联系外围,环形干道利于中心外的市区和郊区联系。

放射形干道易把外围交通引入市中心,环行干道使城市呈同心圆扩张。

自由式道路:非直线系数较大,较易形成活泼、丰富的景观效果。

混合式道路系统:方格网+环形放射式的大城市发展后期效果较好。

链式道路网,由一两条主干道作纽带,串联较小范围的道路网,兰州。

6)城市各级道路的衔接原则: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让交通,适当分离(公路与城市道路)。

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不得直接与城市生活性道路、交通性次干道相连。

对于特大城市,可直接引到城市中心地区边缘,连接城市外围高速公路环路,再由此环路与城市快速路相连。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及城市规划原理教案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及城市规划原理教案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城市的产生与定义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这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第二次分工的产物。

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3、民点,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城市的发展1、古代城市的发展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最初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是防御部落战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的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

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

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

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

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

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

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

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和殖民地大量的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他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的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的都城。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的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

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都城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

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然而欧洲与中国在土地所有制上有很大的差别。

城市规划笔记第五章主要专项17个知识点

城市规划笔记第五章主要专项17个知识点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0个知识点1、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6个理论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

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

2)经济学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1962年梅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5)经济全球化理论6)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城市不断增长)、相当集中(城市人口增长仍然高于郊区)、相当分散(郊区增长超过城市)、绝对分散(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3、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可能性、约束性。

物质环境优化表现为可达性、外部效应。

4、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占10%或65岁以上占7%)、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5、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1)英:费希尔、克拉克三部类:第一、二、三产业2)美:贝尔三个历史时期: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6、城市化含义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7、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前期主要表现为工业化的进程,要求并促进人口向城镇积聚。

城市化后期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所直接带来的生产集约化、生活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和文教科技的进步等。

8、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美英格尔斯:现代化社会的指标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9、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周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因而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前景密切相关,互为牵制。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城市得产生与定义1、随着生产力得提高,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得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得居民点。

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这就就是人类得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城市就是生产发展与人类第二次分工得产物。

城市就是伴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得。

3、城镇就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得居民点,一般就是工业、商业、交通与文教得集中地,就是一定地域得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城市得发展1、古代城市得发展人类最初得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得要求,最初就是防止野兽得侵袭,后来就是防御部落战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得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得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得基础。

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得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

在城市得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得问题。

兵器技术得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得建设。

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得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

对欧洲得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得影响。

社会得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得反映。

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得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得面积。

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与殖民地大量得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她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得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得影响。

中国得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就是统一得中央集权得国家。

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得都城。

欧洲得封建社会,在很长得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

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得国家,这些国家得都城才有了较大得发展。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得发展形态。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 (2)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 (2)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镇化1.1 城市的形成一、城市起源- 早期城市的形成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农业革命:农业的发展导致食物剩余,为人口集中提供了物质基础。

2. 贸易路线: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商品交换,吸引了人口聚集。

3. 政治与宗教中心:统治者和宗教势力建立的政治和宗教中心逐渐发展成为城市。

二、城市形成的过程1. 聚落阶段:- 人类最早的居住形式,以狩猎、采集为生,人口稀少。

- 聚落通常位于水源附近,便于生活和农业生产。

2. 村落阶段:- 农业的发展使人类能够定居,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村落。

- 村落规模较小,人口较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3. 城镇阶段:-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村落开始转变为城镇。

- 城镇具有市场、防御设施等初级城市功能。

4. 城市阶段:- 城镇进一步发展,人口规模和地域范围扩大,形成了城市。

- 城市具有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成为区域中心。

1.2 城市的定义一、城市的基本特征- 人口密集:城市人口密度通常远高于农村地区,人口集中居住和工作。

- 职能多样:城市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的中心。

- 空间结构复杂:城市空间布局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网络、公园绿地等不同功能区。

二、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一个相对永久性的、人口密集的、具有明确边界的社会组织和空间形态,它拥有多样化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功能,以及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基础设施。

1.3 城乡关系的演变一、城乡对立阶段- 在古代社会,城市往往是统治阶级的居住地,而农村则是被剥削的农民的居住地,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的对立。

二、城乡融合阶段- 工业革命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市场交换日益频繁,城乡关系开始融合。

三、城乡一体化阶段- 现代社会,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城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包括:1. 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实现共享。

城市规划原理学习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学习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学习笔记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 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

2. 我国1955年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常住人口数大于2000人,非农业人口超过50%以上,即为城市型居民点。

工矿点常住人口如不足2000人,在1000人以上,非农业人口超过75%,也可定义为城市型居民点。

3. 城市是由于人类在集居中对防御、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要求而产生,并随着这些要求的变化而发展。

4. 城市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代、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5. 通常把农业的产生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出现了定居的居民点。

近代的工业革命,也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6. 一般把英国人瓦特在1784年发明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

7. 古代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城市与防御要求;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8. 人工能源及加工业的集中造成城市的发展、规模的扩大,是工业社会城市发展的模式。

9. 城市化一般简单的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口职业的转化、产业结构的转化、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10. 人口按其从事的职业一般可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第二、三产业人口)。

按目前的户籍管理办法又可分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11. 城市化水平也从一个方面表现社会发展的水平,表示工业化的程度。

12.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城市化水平和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13.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稳定阶段。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居民点的形成(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没有给定的居民点(穴居与树居等);母系氏族群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劳动集体,但无固定居民点;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固定居民点出现二、城市的形成(奴隶社会)私有制出现;城、沟、池的出现-—防卫性功能“筑城以卫君”;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商业、手工业分离,促使城市的出现三、城市的定义1。

城市是以非农业生产、人口集聚为重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城市界定的要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以及城市设施、人口密度。

3.我国城市规模顶级:特大(≥100万)、大(100>X≥50)、中(50>X≥20)、小(<20)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一、古代城市的发展防御要求、社会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都对城市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中记载有关城市建设与防攻战术的内容、“西安城墙”是其发展代表;商都“殷城"、曹魏“邺城”体现了所处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各级府州县城市为政治体制的影响产物;苏州、扬州等为经济发展促生的城市国外:古巴比伦城;卡洪城、罗马城;神权统治中心——教堂;商业城市意大利威尼斯城二、近代城市的发展的四大影响要素:人口聚集、布局变化、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三、总结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条件(耕地肥沃、地势、淡水供应、阳光)、经济条件(商业、交通)、政治条件(法律、管理机构)各时期城市形成的特点:早期城市(具有军事、政治色彩,沿河分布,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现代城市(工业革命促使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形成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当代城市(后工业革命促使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以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促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城市、大都市连绵区、城市群)第三节:城市化一、含义: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一.城市职能二.城市性质三.城市性质的确定四.城市规模的作用五.城市人口构成六.城市人口变化七.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一.城市职能1.城市职能的定义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社会政治职能体现的是城市的行政管理作用;——社会职能是城市主要经济部门在城市内部和城市以外区域的作用和地位;——文化职能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 有形文化职能指城市的科学、教育职能,五星的文化职能制城市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对城市以外空间的影响。

2.城市职能的构成特殊职能与一般职能特殊职能只代表城市特征的,不为每个城市所共有的职能;一般职能则是指每个城市必须具备的功能。

基板职能和非基本职能基板只能是指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职能;非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自身居民服务的职能。

城市性质、规模主要取决于基本职能。

主要职能和辅助职能主要职能是城市职能中比较突出的、对城市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职能;辅助职能是为组要职能服务的职能。

3.城市职能的分类(1)以各级行政中心职能划分:首都、省会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城、片区中心乡镇;(2)以经济职能划分:a、综合性中心城市;b、以某种经济职能划分:工业城市(单一性、综合性)、商贸城市、交通城市(铁路枢纽城市、海港城市、内河港口城市、水路交通枢纽城市)。

(3)以其他特殊职能划分:a、科研、教育城市;b、历史文化名城;c、风景旅游和休疗养城市;d、边贸城市e、经济特区城市。

二.城市性质1.城市性质的定义:指一个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致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天津市的城市职能:(1)现代化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

(2)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

(3)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

(4)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

天津市城市性质: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2.如何理解城市性质(1)城市性质应体现城市的个性;城市性质就只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本质特征,即城市个性。

(2)城市性质具有一定的时间性;(3)城市性质是主要职能的反应;城市主要职能的确定标准是什么?其一,看某一职能在区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二,看某一职能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是资本因素还是主导因素;此外,在区域和城市内部的地位与作用最好协同。

3.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城市性质确定的一般方法是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形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

定性分析:主要使用在全面分析说明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定量分析:主要是在定性基础上地城市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采用一定的技术指标,从数量上去确定主导的生产部门。

4.确定城市性质应注意的问题(1)要突出特色,避免雷同;(2)定位要有依据,不能人为拔高;(3)既要避免空洞的”共性”,又要避免不分主次、将各种可能一一罗列;(4)表述要准确,简明扼要。

5.城市性质的检验(1)城市性质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区域经济对该城市的任务与要求;(2)城市性质的制定与城市本身所拥有的条件是否相符;(3)要研究区域与城市的关系对城市性质的影响;(4)检验城市性质中主导部门的确定依据;(5)城市性质要充分考虑发展变化的因素,预测其发展的前景;(6)主导城市性质要反映出城市的特点;(7)确定城市性质要根据城市的实情,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三.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的联系与区别联系: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去顶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区别: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预期的目标或方向;城市职能可能有多个,而城市性质是其主要的和最本质的职能;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城市性质则带有明显的规划意向;城市性质是相对稳定的,而城市职能是多变的。

四.城市规模的作用城市规模是指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来表示。

确定城市规模,是总体规划的首要工作,人口规模影响城市的布局结构、配套设施数量和标准。

人口规模确定不当,会给城市建设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城市规模过大——拉大城市框架,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占地面积扩大,浪费土地资源。

城市规模过小——城市公共设施、市政设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影响城市正常功能的发挥,阻碍城市的发展。

五.城市人口构成1.人口年龄构成人口年龄构成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一般将年龄分成 6 组:托儿组(0~3岁)、幼儿组(4~6岁)、小学组(7~11岁或7~12岁),中学组(12~16岁或13~18 岁)、成年组(男:17~60岁,女:17或19~55 岁)老年组(男:61岁以上,女:56岁以上)。

为了便于研究,常根据年龄统计作出百岁图(人口宝塔图)和年龄构成图。

(1)影响年龄构成的因素——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效;——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的性质与规模。

(2)分析年龄构成的意义——比较成年组人口数与就业人数,可以看出就业情况和劳动潜力;——掌握劳动后备军的数量,对研究经济有重要作用;——掌握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的数量和发展趋向,是制定托幼及中小学公共设施规划指标的重要依据;——掌握老年组的人口数及比重,分析城市老龄化水平及发展趋势是城市社会福利服务设施规划指标主要依据;——分析年龄结构,可以判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变化趋势,分析育龄妇女人口数量,是预测人口自然增长的主要依据。

(3)人口老龄化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及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6.5%以上),即被称为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引发的问题:劳动力供应不足,负担系数上升,甚至经济萎缩。

2.人口性别构成人口性别构成是指男女人口之间的数量和比例关系。

男(女)性别构成=男(女)性人口/总人口性别比例=男性人口/女性人口*1003.人口家庭构成人口家庭构成指家庭人口、性别、辈数的组合状况。

家庭类型有五种:单身家庭:指个人独立门户者。

核心家庭:由一对夫妻及其未成年或未婚配的子女组成的家庭,是现代文明社会中最普遍的形式。

主干家庭(直系家庭):由直系血缘关系组成的两代或三代人组成的家庭。

联合家庭:除直系亲属外,还包括旁系,如由父辈同几对子代、甚至孙代配偶所组成的家庭。

其他家庭:指前四类中不能包括的家庭形式。

如残缺家庭。

4.人口劳动构成(1)基本人口基本人口是指城市以外地区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人口,或者指在城市主要职能的部门从业人员。

基本人口包括支柱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其他不属于地方性的行政、财经、文教等单位的工作人员。

基本人口的多找,不是有城市规模决定的。

相反,基本人口是对城市规模骑着决定性的作用。

(2)服务人口服务人口是指为本市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人口,或者指为当地服务的企业、行政机关、文化、商业服务机构中工作的人员。

服务人口的多少随城市规模而变动,反应了城市生活的便利程度。

(3)被抚养人口被扶养人口指未成年的、没有劳动能力的、没有参加劳动的人员,它与就业人口相关。

(4)影响人口劳动构成的因素——城市性质:城市性质不同,劳动构成也不同,例如新发展的工矿城市,基本人口比值一般较高,服务人口比例相应较低;行政中心、交通枢纽和风景旅游城市,流动人口多,服务人口的比值则较高;县城,公共服务设施还要为周围农村地区服务,且职工家属多在农村,服务人口比值较高,基本人口的比值更高,被扶养人的比值较低。

——城市规模:城市的公共文化、商业服务设施种类繁多,水平较高,其服务人口比值一般比中、小城市大。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增长率直接影响年龄构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被抚养人口比值的高低。

例如,自然增长率高,则未成年人的比例高,从而被抚养人口的比值高;反之,被抚养人口的比值亦低。

——社会闲散劳动力就业情况:劳动力就业充分,被抚养人口的比值会下降,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的比值亦随之增加。

否则,被抚养人口的比值会比一般高。

——城市建设的阶段:一般新建城市或扩建较大的城市,在建设初期,单身职工较多,带眷职工较少,再加上生活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基本人口比值较高,被抚养人口和服务人口比值就较低。

但随着职工家属的迁人,人口自然增长,以及生活服务设施的逐步增设,基本人口比值会比初期有所下降,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的比值有所上升。

5.人口职业构成职业构成,指城市人口中的社会劳动者按其从事劳动的行业性质(即职业类型)划分,各占总人数的比例。

按国家统计局现行统计职业的类型包括 3 大产业和 13 类行业(见下表)。

这样的类型划分不尽符合城市规划需要,也不便于取得统计资料的可能。

6.人口文化构成文化构成,指城市中接受过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口的比例关系。

六.城市人口变化自然增长率是城市内部的因素作用的结果,相对稳定,其变化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较容易预测。

机械增长是城市内外部的因素作用的结果,变化激烈,其变化取决城市的发展速度。

1.流动人口城市流动人口,是指短期从城市外进入城市内办理公务、商务、探亲访友和旅游度假的人口,在本市无固定户口。

一般分为常住流动人口和临时流动人口,其中常住人口在经济发达城市高达户籍人口的30%左右。

2.城市人口统计的概念(1)市辖区、县总人口:指城市的市区、郊区和管辖县的总人口。

(2)市辖区总人口:指市区人口和郊区人口,包括下辖区中的乡村人口。

由于一些撑死郊区范围较大,乡村人口过多,不得用它代称这个城市的城市人口。

(3)城市人口:指按城市人口统计口径统计的人口,包括城区的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郊区的非农业人口。

如已超过70%的,可计入全部郊区人口为城市人口,如不足70%的,只计入郊区非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

城市总体规划统计的人口:国标规定(GBJ137—90),必须与用地计算范围相一致,人口数宜以非农业人口数为准。

实际工作中,一般计入用地计算范围内的农业人口。

2.历年人口变动(1)城市人口增长:在一定时期内由出生、死亡和迁入、迁出等因素的消长,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或减少的变动现象。

(2)自然增长: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

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平均人数×1000(‰)(3)机械增长: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的净差值。

机械增长率=(本年迁入人口数-本年迁出人口数)/年平均人数×1000(‰)七.城市人口预测方法原理:城市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量决定了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

方法:劳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综合平衡法、农村剩余劳动力法、线性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相关分析法、区位法、类比法、环境容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