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辅导员工作的一些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辅导员工作的一些思考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者,同样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承担者、学生管理工作的执行者。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思考
随着我校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来我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途径不断拓宽,由过去单一的高考独木桥变为中职报考高职、推优以及分类招考等四种形式报读。所以我校学生的心智发展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就促使我校第一批辅导员队伍的孕育而生。由于我校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非专业化,使得年轻的辅导员在学生政治思想、学习纪律、生活卫生、安全行为等多方面开展工作,较过去的班主任需要倾注更多的心血。以下是笔者承担高校辅导员一年工作中的一些探讨,供大家参考。
一、自我定位,尽快进入角色
自我定位,怎样迅速进入此角色并发挥辅导员的的作用?首先,辅导员作为一名思政老师必须知晓高校辅导员的职责:高校辅导员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者、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喉舌,所以就要求辅导员应利用课余时间多读政治理论期刊、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思想觉悟;其次辅导员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执行者,主要体现在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配合专业
教师开展专业教育活动、落实对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工作并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全面、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而不是以高姿态、权威式要求学生应以朋友、兄长身份理解、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所以辅导员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人格的塑造者,心灵的陶冶者,自我教育的激发者和心理健康的咨询者。
二、“90”后与“90”后相互碰撞
当前,“90后”的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其鲜明的群体特征决定了传统的师德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拜读韩庆峰《轻有力:用90后思维管理90后》一书中,他用两个词概括了90后一代人的特征,即无所谓和无所畏。90后大学生坚硬光鲜,内里空虚软弱,对于这一代人,韩庆峰提出的管理策略是:情感投入、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职业塑造,以及三式武林秘籍:软化冲突、淡化权威、强化边界。他的一套理论对于我们辅导员是很实用的,以轻有力应对无所谓和无所畏。
那怎样以轻有力应对无所谓和无所畏?我是这样理解并运用的:首先理解、包容“90”后所具备独立、勇敢、叛逆而又孤独的特有性格,通过学校组织的校级比赛、系部竞赛及社团活动等各种平台树立团体意识,提供培养信任、合
作精神的营养土壤;鼓励独立与勇敢,通过群体辅导、单体咨询等形式树立90后应对各种事件所表现的心理抗压力、处置事件的方式与方法;最后作为一名“90后”辅导员的先天性优势在于与“90后”大学生年龄更为接近、价值观与人生观较为相似,更多以学生兄长、学长甚至朋友的形象出现,以此避免了高姿态、权威式的形象,能更有利于相互沟通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动态针对特定事件作出有效性控制;。
三、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
习总书记曾说过:“吼破嗓子不如挥动膀子”,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不能只是停留于天际,而应真真实实的落地。对此,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提升:
1通过建立档案,评估学生健康状态。当今大学生所表现出的共通点主要是:娇生惯养,依赖性强,缺乏人际沟通能力,抗挫折能力弱,易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所以对被需要管理的学生,需建立详细的档案,包括学生本人和家长的联系方式、成长背景、家庭情况、平时表现、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便于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2.加强与学生联系,经常性深入学生当中。通过经常性的班会、一周两次或三次走访学生寝室及一对一对特定学生谈话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同时建立微信学生群或班级qq群构建无间断式
沟通平台,通过在班级群里发起社会热点讨论,引导正确的人生观;分享向上、健康的社会榜样、社会事件以树立向上、积极的社会观。
3.认可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现在的“90”后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希望可以在众多的学生中脱颖而出。辅导员老师应当认可他们的这种特点,并鼓励他们在校园学习中不断进取、在社团活动中勇于争先、在生活中相互包容。辅助学生通过在大学校园树立健康人生观,增强社会竞争力及抗压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难点
1.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发展性咨询,通过让一群人参加精心设计的一些团体活动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对于潜能开发,心理保健有很好的作用。对于高校学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提升班级荣誉感,应利用团体竞赛、团体训练及团体游戏,通过赛中学、学中做、做中思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学习。
2.区别对待个体心理差异
由于每位同学的个体差异、生长环境及社会因素的影响都不尽相同,所以对于特定的事件所表现的反映也可能出现不同的表现。而针对个体的心理辅导,首先应了解其家庭背景、继而向本寝室室友咨询、其次才是同班同学,通过多种
途径了解其心理矛盾、心理诉求后才能制定出圆满的个体心理辅导计划。可有效的利用心理谈话室卸下其“心门”释放自我、表达自我,且密闭的空间又能达到保密的效果。
2.聚焦内向群体
辅导员在关注每个同学的生活和学习的同时,更多的是将焦点聚集在内向群体和贫困群体。内向群体和贫困群体是高校中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做好这两类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内向的学生主要表现:不善于倾诉,不善于表达、不懂得表述,朋友较少;一旦遭受挫折、失败等紧急事件或突发问题时,其心理承受力及应急应变能力就会越发凸显薄弱,甚或再次出现类似马加爵、黄洋等事件的发生。怎样有效防范此类事件发生,用6个字概括防范、交流、引导,内向的学生不是不想和同学沟通,而是其沟通的方法和其长期的环境有关,针对此类同学就是加强沟通,引导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鼓励其参加学校社团活动、承担班干职务,帮助他们融入校园、融入班级获得友谊。2.关注贫困群体
贫困学生的心理也是需要重点关注。此类学生,其大多的生长环境主要是贫穷落后地区,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与成长在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都存在着较大的冲突,容易产生较大冲突或矛盾。解决的路径主要通过:一是引导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将比吃、比穿、比享受转化为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