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线与垂线说课稿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1)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垂线和相交线的意义,理解交点、垂足,能准确辨别普通的相交线和特殊的垂直线。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想一想,议一议,找一找等活动,经历探索发现垂线和相交线的特征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相交与垂直现象,体会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相交线和垂线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互相垂线的含义,会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条。
【学具准备】水彩笔、白纸(一张长方形纸或者正方形纸)、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相交与垂直(板书课题),齐读两遍,首先请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理解了学习目标后,有没有信心完成呢?那老师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希望我们合作愉快!二、新课探究1、师:同学们平常在生活中听说过相交这个词吗?生:听说过师:可不是你们吃的香蕉啊,而是我们数学中两条直线的相交。
那什么是相交?看完老师给你带来的两幅图片你就明白了。
这是我们常见到的剪刀和卫生标志图案,假如用直线来表示这些图案,应该怎么画呢?让学生都画一画,并与同学交流一下。
然后出现图案问:每个图中的两条直线有什么特点?师:两条直线交叉,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是相交,相交的点叫我们给它起名叫“交点”。
师:那老师在房顶上画一条直线,地板上画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会相交吗?(不会)所以啊,相交的两条直线必须是在同一个平面的,明白了吗?2、那这两条直线相交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听了你的想法老师豁然开朗,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仅仅一局部,当直线延长后它们就相交了。
3、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活动角,想玩一玩吗?(教师演示转动)师:现在老师要转动这两条相交的直线看发生了什么变化?(相交成了直角)师: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
师:大家说一遍(生说)。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交与垂直3篇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交与垂直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交与垂直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平面图形中的相交线和垂直线的概念。
2. 能够判断平面图形中的线是否相交和是否垂直。
3. 能够绘制相交线和垂直线,并能够用图形表示出来。
教学重点:1. 相交线和垂直线的定义和判断。
2. 绘制相交线和垂直线。
教学准备:1. 教材中关于相交线和垂直线的教学内容。
2. 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彩色笔。
3. 示例图片或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有两条相交线和两条垂直线,让学生观察图中的线,并讨论有哪些线是相交线、哪些线是垂直线。
然后,教师给学生介绍相交线的概念,即两条线交叉于一点;垂直线的概念,即两条线互相垂直。
Step 2:示范与讲解教师在黑板上给学生示范绘制两条相交线和两条垂直线,并解释每条线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然后,教师再给学生介绍两个符号,表示相交和垂直。
相交用“∩”表示,垂直用“⊥”表示。
Step 3:练习与巩固1. 教师出示一些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其中的线是否相交和是否垂直,要求学生用相交和垂直的符号表示出来。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出题,答题,巩固判断相交和垂直的能力。
3. 学生互相交换绘制线的方式进行练习,检查绘制的线是否正确。
Step 4:小结与拓展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相交线和垂直线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并根据教材内容展开拓展,让学生了解更多绘制相交线和垂直线的方法。
Step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作业。
Step 6:课堂点评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讲解和指导。
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找出相交线和垂直线的实际例子,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还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更多的相交线和垂直线的实际应用场景,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交与垂直精选3篇(二)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度量单位;2. 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角相关的问题。
垂线(一)说课稿
垂线(一)说课稿垂线(一)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第五章第一节《垂线》。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方面对本课时的内容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垂线作为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形,它的概念、画法和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学习它会为后面的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石。
同时,本节的学习将为加深“角与线”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发展思维有好处。
并能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交流分享探索的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
而且它还是本章的重点,在教材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垂线的概念、画法及性质是学习《几何》的基本内容。
重点:是通过动手画垂直的两条直线,探索有关垂线的一些性质。
难点:是过直线上(外)的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识结构特点和实际及垂线的教学地位,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理解垂线的概念,知道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2)能力目标:通过自学、探究、交流等实践活动,初步体验变换思想,建立符号感,培养语言归纳和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在充分经历自学、探究、交流、当堂练习等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法分析:采用“先学后导,当堂达标”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索。
?导—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垂线概念及性质,画直线上(外)的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3)当堂达标—教师出示与本节课类似的练习和作业让学生当堂完成。
在教学过程中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亲自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回答,参与教学活动,经历问题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在解决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
四(学法分析: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自学、合作交流、当堂训练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独立自学、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而教师由知识的讲解者转变为引导者,把整堂课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
《相交与垂直》案例数学教案设计
《相交与垂直》案例數學教案設計标题:《相交与垂直》案例數學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直线相交和垂直的概念,能正确识别和判断两条线的相交和垂直关系。
2.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直线相交的概念2. 垂直的概念3. 相交线段和垂线的性质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或多媒体播放,让学生直观感知到生活中常见的相交和垂直现象。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相交?什么是垂直?2. 讲授新知(20分钟)(1) 介绍直线相交的概念,使学生明确“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2) 引导学生观察相交线段的特点,概括出相交线段的性质。
(3) 介绍垂直的概念,强调垂直是特殊的相交,定义为“当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垂足,并理解垂足的意义。
3. 巩固练习(15分钟)设计一些基础题和提高题,如画图题、判断题、选择题等,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相交和垂直的概念。
4. 总结反馈(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果性评价:通过作业和小测验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探究和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四年级上《相交与垂直》说课稿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相交与垂直》说课稿北师大版我说课的内容是陈老师执教的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相交与垂直》的第一课时。
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方面详细说明。
一、说教材《相交与垂直》是选自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属于新课标中“空间与图形”的一部分。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和认识了线、直线、射线、角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相交与垂直的内容,这部分知识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奠定基础。
陈老师确定了以下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中两条直线的相交与垂直。
②能利用三角尺画直线的垂线及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③理解点与直线之间的所有连线中垂线最短的原理,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体会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勇于探究的精神,以及感知生活中处处皆数学,热爱数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1、感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特征。
2、能正确画出点与线之间的垂线。
教学难点: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二、说教法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大纲,以及结合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本课时陈老师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1、引导学生通过“感知、观察、比较、分析、操作”等方式进行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采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让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三、说学法新课标强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本课时的学法指导上,陈老师将让学生在感知体验、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运用的过程,让他们能够清楚地理解平面中两条直线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如何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生动而活泼。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全套(附数学说课模板)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名师精品说课稿(新教材)目录3 ........................................... 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第6 ................................ . 说课稿(一)相交线 5.1.1 相交线 5.1.1 9 ................................ . 说课稿(二)13 ................................. . 说课稿(一)垂线 5.1.2 15 ............... .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说课稿(一)5.1.3 说课稿(一)平行线 5.2.1 21 ............................... . 27 ............................... . 说课稿(二)平行线5.2.1 30 ........................... .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一)5.2.2 ........................... .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二)5.2.2 34 36 ........................... .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一)5.3.1 42 ........................... .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二)5.3.1 46 ....................... . 命题、定理、证明说课稿(一)5.3.2 . 平移说课稿(一) 5.4 48 .....................................52 ..................................... . 平移说课稿(二)5.4 54 ............................................... )8章实数(6第54 .................................. . 平方根说课稿(一)13.1 13.1 59 .................................. . 平方根说课稿(二)61 .................................. . 立方根说课稿(一)13.264 .................................. . 立方根说课稿(二)13.2 66 .................................... . 实数说课稿(一)13.368 .................................... . 实数说课稿(二)13.369 .......................................... 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第69 ............................... . 有序数对说课稿(一)7.1.1 ............................... . 有序数对说课稿(二)7.1.1 72 75 ......................... . 平面直角坐标系说课稿(一)7.1.2 77 ..................... .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说课稿(一)7.2.1 80 ..................... .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说课稿(二)7.2.183 ....................... . 说课稿(一)用坐标表示平移7.2.2 85 ....................... . 说课稿(二)用坐标表示平移7.2.2 .......................................... 章二元一次方程组8第88 88 ........................... .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一)8.1 89 ........................... .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二)8.1 90 ................. .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一)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二)8.2 93 ................. . 98 ................. .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一)8.3 100 ................ .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二)8.3 ...................... .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说课稿(一)8.4 103 104 ...................... .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说课稿(二)8.4 106 ....................................... 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第106 ........................ . 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一)9.1.1 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二)9.1.1 110 ........................ . 114 .......................... . 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一)9.1.2 118 .......................... . 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二)9.1.2 121 ............................ 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一)9.2 125 ............................ 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二)9.2 127 ........................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一)9.3 130 ........................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二)9.3 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第132 ................................ 132 ............................... . 统计调查说课稿(一)10.1 136 ............................... . 统计调查说课稿(二)10.1 139 ................................. . 直方图说课稿(一)10.2 10.3 143 ................. .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说课稿(一) 147 ....................... 0801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说课初中数学说课稿模板 !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将以教什么,对于本节课,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相交与垂直》说课(精选14篇)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相交与垂直》说课(精选14篇)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相交与垂直》说课篇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相交与垂直(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1-23页)2、教材的编排意图及地位、作用:(1)、编排意图是通过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
(2)、地位及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直线、角以及平行的基础上展开的,以引出相交与垂直的概念。
在平面几何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及不可替代的作用。
3、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画图能力。
4、教学重点:(1)、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2)、画垂线,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问题。
5、教学难点: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6、①教学准备:,长方体框架一个、三角板一套。
②学具准备:三角板一套、一张长方形纸。
二、学生分析:1、学生的认知背景分析。
《相交与垂直》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直线、角以及平行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对学习几何图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但也觉得比较陌生,受图形空间观念和动手技能的影响,有部分学生学起来还感到吃力,动手操作灵活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学习方法。
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⑵使学生学会手、口、脑、眼并用,善于通过有序观察、归纳、总结理解新知的方法。
⑶通过汇报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教学理念:首先,力求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以教学内容为基准,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创设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
其次,以学生发展为本,采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相交与垂直线的概念。
2.区分相交与垂直线的特点。
3.掌握判断相交与垂直的方法。
技能目标:1.能够辨认并绘制相交和垂直线。
2.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线段是否相交或垂直。
3.能够通过解题,培养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乐观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相交和垂直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及媒体利用板书、黑板、白板、几何工具箱、PPT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板书“相交与垂直”四个字,询问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讲出相交与垂直的含义。
2.概念讲解(10分钟)利用多媒体PPT,讲解相交与垂直的定义及特点,并通过图示示范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
3.实例分析(15分钟)给出一些线段或线条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公共点或垂直关系,并判断是否相交或垂直。
教师通过点拨引导学生发现判断的方法。
4.操练练习(15分钟)让学生自主练习,操练判断相交和垂直的题目,教师巡视督促,及时纠正错误和解答疑问。
5.拓展延伸(15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或延伸题目,让学生进行推理和解答,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解题思路。
6.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总结相交和垂直的判断方法。
7.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学习重点与难点,并布置作业。
五、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策略:通过示范、实例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判断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共同解决问题。
六、评价方式1.教师观察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思维反应、参与讨论和解题过程等。
2.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概念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针对学生的错误和困惑,进行及时辅导和纠正,帮助学生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七、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具体实例或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交和垂直的概念。
认识垂线说课稿人教版
认识垂线说课稿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垂线的定义及其性质。
- 学生能够掌握利用垂线段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 学生能够熟练地画出指定线段的垂线,并能测量垂线段的长度。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垂线的定义及其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 垂线段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垂线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解释和演示。
-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垂线性质的能力需要通过实践加以提高。
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板、白板、粉笔。
-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准备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平行线知识,引出垂直的概念,并提出问题:“什么是垂线?垂线有哪些性质?”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新课讲解1. 垂线的定义:-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角的情况,引出垂线的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 通过实物演示,如用三角板辅助,让学生直观感受垂直的概念。
2. 垂线的性质:- 讲解垂线的基本性质:过一点可以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且只有一条。
- 通过实例演示,如在黑板上画出几个点,并作出这些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垂线的性质。
3. 垂线段的性质:- 讲解垂线段的性质: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所画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测量不同点到直线的距离,加深对点到直线距离概念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如计算从建筑物的一角到围墙的距离,讨论如何利用垂线性质解决问题。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及反思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及反思设计要求教学目标•理解相交线和垂直线的概念•能够识别相交线和垂直线•能够通过几何图形特征判断相交线和垂直线的关系•能够应用相交线和垂直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教学重点•相交线和垂直线的定义•相交线和垂直线之间的关系•利用相交线和垂直线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举例与演练•分组合作•课堂讨论•游戏与活动教学资源•黑板/白板•教学投影仪•教学PPT•几何图形模型•直尺、量角器等几何工具•练习册与作业本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几何知识,例如线段、直线、角等,并带入今天的主题——相交与垂直。
通过问答与讨论,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步骤二:介绍相交线和垂直线的概念(10分钟)在黑板上绘制几条线段,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线段之间的关系。
然后引入相交线的概念,解释相交线的定义和特征。
接着引入垂直线的概念,解释垂直线的定义和特征。
通过图示和实际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相交线和垂直线的概念。
步骤三:识别相交线和垂直线(15分钟)给学生发放一些几何图形模型,让他们观察并找出其中的相交线和垂直线。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和思维敏锐度。
步骤四:相交线与垂直线关系的判断(15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几何图形的特征来判断两条线是否相交和两条线是否垂直。
同时,通过一些实例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步骤五:应用练习与拓展(20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目,巩固他们对相交线和垂直线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问题,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
步骤六:课堂总结与反思(5分钟)请几位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并提出问题和疑惑。
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并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和肯定。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能够理解相交线和垂直线的概念,能够识别相交线和垂直线,并能够通过几何图形特征判断相交线和垂直线的关系。
《相交与垂直》公开课教案3篇
《相交与垂直》公开课教案3篇《相交与垂直》公开课教案【教学内容】《相交与垂直》【教材分析】《相交与垂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一章的第二课。
本册注重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成长规律,反映多元的,丰富的数学世界。
在整个教材的编排中,以学生探究为主,以问题串的形式为主要脉络。
【学情分析】根据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让学生了解相交与垂直,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第一、现代教育家认为:“课堂教学,不应把学生当作“收音机”,只接收信息。
而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氛围。
提供“舞台”,让学生亲身去体会、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
这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真谛”。
本节课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情景,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学习兴趣。
利用问题串作为本节课目标,从生活中感受相交与垂直线段,从动手操作中认识相交与垂直,从自主探究中总结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再去体验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整堂课知识点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第二、学生方面注重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构建新知识,在体验中掌握学习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取“激趣导入--明确目标---学习新知--迁移学法---知识梳理”的教学形式开展。
第三、抓住要点、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第四、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相交与垂直。
2、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用三角尺画垂线。
【教学难点】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资源】课件三角板直尺【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游戏开课,多元导课)1.手指游戏开课(练习所学手指游戏,随机升级游戏,利用手指做出学过的钝角,锐角和直角。
)2.游戏导入(顺势利用手指可以做出一些简单的角,从而用手指做出相交与垂直,板书课题:相交与垂直)(二)明确目标(问题驱动式)利用三个问题开展课堂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是什么?2.怎么画垂线?3.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中谁最短?(三)学习新知(学练结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利用剪刀和红十字会标志两张图片让学生清晰直观的认识相交的定义,再利用红十字会标志引出垂直概念,并让学生总结出“垂直是特殊的相交”。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相交与垂直说课稿
《相交与垂直》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4年级2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这部分知识是学生今后学习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等几何形体的基础,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及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材主要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认一认”以及“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认识和感知相交与垂直,并学会画垂线。
教材首先安排了“看一看,说一说”的活动,借助学生熟知的“剪刀”“红十字”引出相交的概念;接着通过“做一做,认一认”引出两条直线相交的不同情况,使学生理解垂直的含义;最后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垂直的特征,学习并掌握利用三角尺画垂线的方法。
由于受图形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的影响,学生对相交和垂直的概念容易理解,但是在画垂线时可能会出现错误,操作不规范,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对画垂线操作的具体指导。
二、说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感知和认识相交与垂直现象,理解互相垂直的含义。
2.学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及初步的画图能力。
5.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重难点1.重点: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突破方法:从生活中的“剪刀”和“红十字”入手,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以教学内容为基准,让学生开动思维,在手、口、脑、眼并用的基础上,有效的理解相交和垂直的知识;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操作帮助学生体会画垂线的方法,从而比较标准地画出垂线。
2.难点:根据点与直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突破方法: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具体感知发现“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
以形象促抽象,让学生“被迫”进行理性思考,从而突破难点,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相交线》说课稿
《相交线》说课稿《相交线》说课稿 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相交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经有所接触,__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首先研究相交的两条直线,这是后面学习垂直相交的必要基础也为后面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石,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3、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和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探索(确定重难点的依据:本节的学习目的是研究两条相交直线产生的四个角的关系,因此将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性质以及应用作为本节的重点。
同学们刚刚开始接触几何,对推理说理不习惯也不熟悉,所以将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作为难点。
)4、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3).会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的简单推理和计算.B: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猜想、思考、交流、归纳、推理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操作能力、动手能力。
(2).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想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感受图形中和谐美、对称美.(2).感受合作交流带来的成功感,树立自信心.(3).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二、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初步认识、对相交线和平行线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且对互补和互余有了清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来学习邻补角和对顶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充满好奇与期待.三、教法和学法:教法:叶圣陶先生倡导: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时间.根据这一思想及我校初一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采取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学法:以学生分组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课件,剪刀,纸片,相交线模型2教学过程:设置以下六个环节环节一:情景屋(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请学生欣赏观察图片,图片中有大桥上的钢梁和钢索,窗户的窗格都给我们以相交线平行线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相交线平行线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此产生研究它们了解它们的兴趣和欲望,适时的给出__课题:相交线和平行线环节二:问题苑(合作交流,解释发现)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具体操作:(1):动手尝试:剪纸片,感知剪刀所形成的角在剪纸过程中的变化(2):给出问题,由剪刀这个实物抽象出几何模型——两条直线相交。
相交与垂直说课稿
相交与垂直说课稿一、说教材《相交与垂直》属于空间与几何领域,是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内容。
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几何直观和模型思想。
在教材整体编排上,“空间与几何”版块遵循着从体到面再到线最后回归到体的逻辑顺序。
本册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有例题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后深入研究线的知识。
相交是直线间位置关系中常见的一种,而垂直更是相交中的特殊。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角、直线及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平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教材在编写上加强了大量的操作活动,便于学生直观认识图形,积累经验.以生活中的相交引出垂直的概念,并用垂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学习本课之后,对直线间的位置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空间想象会得到更好的培养,在进一步研究长正方体有着知识的铺垫作用。
还能解释生活中很多现象:如测跳远的距离等。
二、说学情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角、直线及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平行。
已经具备了对线各种位置关系的想象的能力,并且能够在生活现象和数学图形中抽象出角的模型,并且能够借助三角板中的直角对看到的角进行分类。
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铺垫了知识和技能基础。
然而孩子对于本课的知识绝对不是空白。
部分孩子观察到现实生活中的线除了平行之外,还有另外的情况,用他们的话说是“交叉”。
而对于部分孩子来讲,已经知道了“垂直”这一名词,甚至是模糊的知道什么样的两条直线是垂直。
但是垂直的本质意义,垂直和相交的关系,如何去验证是否垂直等却是孩子的空白点。
基于本领域的培养目标和孩子的实际学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几点: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理解垂直定义。
2、在操作过程中发展空间抽象观念。
3、培养数学的验证思想,渗透数学的精准观念4、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能力,语言归纳能力。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大备战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面试5、在生活情景中学,切身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垂线说课稿人教版
垂线说课稿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垂线的定义及其性质。
- 掌握垂线的基本作图方法。
- 学会使用垂线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归纳总结几何图形性质的能力。
- 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科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尊重他人观点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垂线的定义及其性质的理解。
- 垂线作图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 利用垂线性质解决实际几何问题的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 课件、黑板、直尺、圆规、三角板等作图工具。
2. 学生准备:- 预习垂线相关知识,准备作图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回顾前一课的相关内容,引出垂线的概念。
- 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垂线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新知- 定义垂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称为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 性质讲解:垂线与原直线垂直,且相交点称为垂足。
- 作图方法:介绍并演示如何使用直尺和圆规作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3. 学生活动- 学生自主尝试作图,教师巡回指导。
- 分组讨论垂线的性质和应用,每组选出代表汇报。
4. 巩固练习- 完成课件中的练习题,教师点评并讲解易错点。
- 设计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垂线性质解决。
5. 总结归纳- 总结垂线的定义、性质和作图方法。
- 强调垂线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中关于垂线的部分。
- 自主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用垂线性质解决。
五、板书设计```垂线一、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角,互相垂直二、性质:垂线与原直线垂直,相交点为垂足三、作图方法:使用直尺和圆规四、应用:解决几何问题```六、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调整教学策略。
-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垂线知识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交线与垂线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五章第一节“相交线与平行线”中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谈谈对本节课的认识。
[教材分析]1 、说教材的地位及其结构相交与垂直是在学习“点和线”以及“角”之后提出的又一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习后继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首先安排学生了解的两条直线一般相交,再演变成两直线的特殊相交--垂直,从而引出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作法及其性质.教材编排一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体现了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三是教材中实例的充分引用与知识的实际应用说明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又作用于生活,即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2、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对学生科学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能力,建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我确立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垂直垂足的定义;了解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理解垂直的性质。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知识的应用例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
3 、重点难点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我一句教材和新课标确立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1)重点:垂直的定义及其性质,垂直的定义及其性质在本节课的内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垂直的定义,它贯穿于本节课的始终。
加之,在今后的学习和应用中常常要用到垂直及其性质,故把垂直及其性质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2)难点:垂线性质的探究过程,垂线的性质是通过探索分析归纳得出来的,学生在认识上是要经过两次飞跃,一次是由点到线的飞跃,一次是由线到面的飞跃。
这一思维过程显得抽象,学生较难把握,因此,垂线性质的探究过程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选择教法]依据教材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体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我采用了“引入-探导-训练-小结”四环课堂结构。
使用了讲授法、观察法等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同时发挥了教具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重点的突出主要选用了讲练结合法,难点的突破主要运用讨论法和分析法。
[指导学法]做到把学习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
为了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体现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
本节课通过启发、诱导,不断发出信息,指导学生有节奏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地去探索。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立定跳远中,体育老师是如何测量运动员的成绩的?学生结合模拟图形讨论分析测量的方法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符合数学应从生活经验出发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且不给出答案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顾旧知,1.把两条细木条看作是两条直线 ,观察: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如图:可以看到,直线AB 与CD 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可以说成:“直线AB,CD 相交于点O ”.思考: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能否都相等?如果可以那么等于多少度呢?探究新知1.如图:旋转两条细木条,,当∠BOD=90°时,,其余三个角各为多少度?通过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性质,我们知道其余三个角也均为直角.设计目的:利用学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讲授垂直的定义,给学生自然贴切的感觉,便于理解。
一、垂直定义定义: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为直角时,其它三个角也都成为直角,此时,直线AB,CD 互相垂直记作” AB ⊥CD ”它们的交点O 叫做垂足.二、垂直定义的理解对定义的理解:1.在垂直的定义中要强调只有一个角是直角就可以了,不必说四个角都是直角,因为其它三个直角都可推出来。
2.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指两条直线而言,因此,说到垂直,一定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OCDABA BCDO3.定义具有双重性,既是识别垂直的方法,也是垂直的性质。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明确两直线相交时有90°角就有垂直,有垂直就有90°角。
三、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具有垂直特征的图片,让学生知道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点滴生活中。
四、垂线画法(动手操作)1.作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提示利用垂直定义)(1)请一用直角三角板作垂线的学生上讲台演示;(2)请一用量角器作垂线的学生上讲台演示;思考:作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作多少条?2.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注意点与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思考: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作多少条?3.图形演示,总结画法画垂线的方法:画垂线的方法可归纳为“一靠、二过、三画”1.一靠: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垂直定义的运用,有90°角就有垂直)2.二过: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的点3.三画:沿着直角边经过已知点画直线。
设计目的: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注意:(1)“有且只有”中,“有”表示“存在”,“只有”表示“唯一”(2)为什么强调“在同一平面内”(留作课后思考,加强思维能力。
)六、线段、射线的垂线图形演示作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作它们所在的直线的垂线。
(化未知为已知,体现化归思想。
)七、巩固垂线段几何画板观察: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所形成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如图,AB 与直线BC 垂直。
点A 与直线BC 上各点的距离长短不一,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最短的应该是线段_______.线段AB 叫做点A 到直线BC 的垂线段由此可知:垂线段最短点到直线距离:线段AB 的长度就是点A 到直线BC 的距离。
回顾测量跳远运动员成绩的问题D B C A注意:点到直线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垂线段练习1.抢答判断题(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两条直线相交,若所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4)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2.如图,∠ABD=90。
DA B C(1)点B在直线____上,点D在直线______外;(2)直线_____与直线______相交于点A,点D是直线_____与直线______的交点,也是直线______与直线______的交点,又是直线______与直线______的交点;(3)直线____⊥直线_____垂足为点______;(4)过点D有且只有_____条直线与直线AC垂直。
设计目的:在随堂练习题的选取中,我也有意选择了多种题型加以巩固,及时利用练习进行巩固,落实新知和方法,增强运用数学的能力。
)十、课堂小结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十一、布置作业1.必做题如图,下列方格纸中,按下述要求画图并回答问题。
(图略)(1)过点C画线段AB的垂线,垂足为D;(2)该垂线是否经过格点?如果经过格点,请在图中标出垂线经过的格点;(3)量出点C到线段AB所在的直线的距离。
2.选做题1.下列说法:(1)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连线中,垂线段最短.(2)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一定垂直. (3)两条直线相交,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4)两条直线相交如果有三个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
其中正确( )A.1个B.2个C.3个D.4个2.直线m外一点P,它到直线m上点A,B,C的距离分别是6cm,3cm,5cm,则点P到直线m 的距离为( )A.不大于3cmB.3cmC.5cmD.6cm课外活动:1.请认真观察,看你生活的周围有哪些物体中的线是互相垂直的?2.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在纸片上任意取一点,你能量出这点到长方形纸片各边的距离吗?设计目的:通过课外活动复习巩固本节课的内容,逐步养成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在生活中的作用。
作业我同样选取不同题型的练习,目的是想查看学生学的效果如何,是否对哪个知识点还留有疑问。
一是体现知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符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规律;二是体现了分层教学管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说板书设计】直线AB,CD互相垂直。
记作”AB⊥CD”。
它们的交点O叫做垂足。
画垂线的方法:1.一靠: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2.二过: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的点;3.三画:沿着直角边经过已知点画直线。
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垂线段[评价分析]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教师的有效而及时的组织,引导相结合。
由单纯的考查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创造过程。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认识,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