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b45ab88762caaedd33d47e.png)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 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与“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D.“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2. 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
这反映出A.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 B.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C.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 D.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3.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
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
”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A.皇帝地位高而大权独揽 B.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君臣共治,皇权削弱4.A.西汉农民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 B.西汉农业生产力普遍得到提高C.西汉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D.西汉农民的收入主要供给官府5. 傅衣凌指出,唐代宰相的地域分布,关内道占29.1%,河北道21.8%,河南道20.4%,河东道14.5%,江南道占6%,均高于陇右道、山南道、淮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
这反映出A.唐代文化重心已转至南方 B.江南道的小农经济发展迅速C.唐代政治重心仍然在北方 D.江南道的军事战略地位突出6. 针对“道”,韩愈指出:“(在这个社会里)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I)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I)](https://img.taocdn.com/s3/m/c6fee8bea0116c175f0e4852.png)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I)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有人将五四运动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捍卫国家主权而不排外的群众运动。
”这一评价表明A.五四运动是对义和团运动的继承B.科学理性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内除国贼”成为最为迫切的呼声D.是一场组织严密的民众爱国运动【答案】 B【解析】考点: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的群众运动。
在运动中体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但是并没有盲目的排外运动,因此与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相比,科学理性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2.1919年毛泽东于《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提出“在人的方面,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为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和)‘无血革命'……”对该宣言理解准确的是A.呼吁社会改革B.以暴力革命推翻强权C.组建工人政党D.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答案】 A【解析】考点:从材料“无血革命”可以看出此时毛泽东主张社会变革,但是变革的方式并不是革命,而是不流血的改良。
3.下图为外国在华纱厂拥有纱锭数示意图,相关数据表明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中国民族工业濒于破产C.列强资本输出卷土重来D.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答案】 C【解析】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图片显示的外国资本的数量在一战之后急剧增多,表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民族工业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4.泸州起义纪念碑位于四川省泸州市,为纪念杨闇公、朱德、刘伯承领导的泸州保卫战。
该碑总高19.26米,基座边长12.1米,寓含泸州起义时间。
这次起义被称为南昌起义的预演。
这次起义A.是领导武装起义的尝试B.表明工作重心转移至农村C.宣告国共合作正式破裂D.贯彻执行八七会议总方针【答案】 A【解析】考点:泸州起义。
表明工作重心转移至农村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宣告国共合作正式破裂的是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贯彻执行八七会议总方针的是秋收起义;1926年12月1日发生的泸州起义发生在南昌起义之前,被称为南昌起义的预演。
19-20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三历史答案
![19-20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三历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89adc5844769eae109ed21.png)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A B C D A D C B D C B D B 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D C B A D B B D C B A C A31.(16分)(1)从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重义轻利,发展到义利对立、尚义去利的绝对地步。
(4分)(2)差异:儒家更强调义的重要性,重视集体利益,忽视个体利益;西方近代则强调利的重要性,鼓励追求现世幸福和财富。
(4分)原因:中国: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需要增强凝聚力;长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巩固专制集权政治;儒家思想的政治性功能不断增强。
(4分,任答2点即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民主政治的发展(重视人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或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4分,任答2点即可)32.(14分)(1)异:宋代皇帝利用朋党,允许朋党的存在,明清皇帝坚决打压朋党;宋代朋党主要是士大夫阶层内部,明清参与规模扩大(民众参与其中)。
(4分)同: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都是统治阶层内部的斗争;党同伐异,加剧政治混乱;危害社会和人民生活。
(4分,任答2点即可)(2)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有广泛的选民基础;在法治框架下进行政治活动;推动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形成了现代政党制度。
(6分,任答3点即可)33.(20分)(1)英国:投资数额不断增长,比例较稳定。
(2分)固有的经济实力;重视投资的传统政策;侵华最早,势力范围最广。
(4分,任答2点即可)日本:投资数额和比例增长迅猛。
(2分)经济实力逐步增强;邻近中国的优势;日俄战争胜利,抢夺俄国在华权益;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ba595ccaaedd3383c4d37e.png)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炉灰筑不了墙,女儿供养不了爹和娘”,传统观点认为,农村的男孩偏好是为了解决劳动力、增加收入和养老问题。
材料反映问题实质是A.传统社会思想落后B.小农经济的生产需要C.宗法制影响深远D.封建社会赋役沉重2.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
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
”下列评述中正确的是A.“原理”是分权制衡B.汉代郡国制是对“原理”的发展C.“原理”受法家影响D.作者认为“后世”官制没有定制3.中唐诗人王建在描写扬州繁华时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是时平日,犹白笙歌彻晓闻。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A.夜市已经非常普遍B.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坊市制度有所突破D.政府对商业严格管理4.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作者认为朱熹主张理学A.世俗化和普及化B.政治化和主流化C.道德化和宗教化D.哲学化和思辩化5.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
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柳宗元肯定帝制的合理性B.两者观点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C.两者观点有一个是错误的D.黄宗羲主张以法治国6.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
”这里的“历史环境”主要是指A.政治改革的呼声日益增长B.满汉官僚矛盾尖锐C.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D.国内阶级矛盾尖锐7.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批准成立的总理衙门“一切均仿照军机处办理”。
2019 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9 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4d002c4afe04a1b071dec7.png)
1 / 7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国语·鲁语上》日:“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规定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
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
”这主要表明“先王制诸侯”A、以血缘关系为核心B、具有制度性保障C、以礼乐制度为基础D、提高了行政效率25、《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中国的人口在十八世纪至少增长了一倍,这个总的增长趋势一直继续到1850年。
”这种人口增长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A.银行业和信贷业进一步发展,商业资本控制手工工场的生产B.人口迁入地物资紧张,使社会矛盾激化,加速清朝灭亡C.消费人口的巨大增长,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许多人从人口稠密的地区迁出,促进当地的资源开发、利用26、宋朝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
这在他朝,对于整日被冗杂的政事缠身的政府官员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这与宋代实行官、职、差遣分离政策,“吏强官弱”“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等有关。
上述现象A、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治国传统B、反映了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C、结束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D、说明了理学深刻影响宋代科举27、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李贽则认为“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据此可知A、王阳明挑战孔子的权威B、李贽反对孔子的思想2 / 7C、两者都是对现实政治的叛逆D、两者的主张具有共性28、公元前4世纪末,雅典公民芒提特乌斯经抽签当选为议事会成员,在其后的资格审查中,因受指控在支持僭主统治的骑兵中服役而被取消资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2.“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
”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B.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C.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D.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3.“有一湖南籍书生,在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气概和抱负,潜心著述。
这位士人是A.黄宗羲B.王夫之C.魏源D.曾国藩4.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
可见当时世界史研究 ( )A.侧重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B.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D.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5.“如果没有海湾战争,中国军队就不会这么快清醒,可以说海湾战争是我国军事变革的分水岭,其意义不亚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
海湾战争对我国军事变革最大的启示在于A.全新的战争观念 B.先进的军事装备C.落后就要挨打 D.多国部队的阵容6.美国一大学教授编写的关于马克思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台词:“他们都宣布我的思想死了。
”“他们不觉得奇怪吗——有必要一次又一次地宣布我的思想死了吗?不断宣布一种思想已死了。
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台词中提到的“思想”是A.马克思在继承和批判前人相关思想基础上创立起来的B.标志着马克思已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C.主要体现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D.科学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使国际共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7.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C.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8. 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
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的依据是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很本改变,人民当家做主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土义初级阶段D.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9.“世俗的政治活跃分子——(最初)还不是别有用心的政治统治者,而是普通的小康家庭——接受了改革者的抗议,把它视为自己的信条,并团结起来给统治者施压。
”这段话()A.揭示宗教改革本质 B.诠释宗教改革原因C.鼓舞宗教改革热情 D.冲击世俗权力阻碍10.《梦梁录江海船舰》记载:“舶商之船,自入海门,便是海洋……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
”据所学判断该书最早可能成书于()A.战国B.汉代C.唐代D.宋代11.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
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
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A.法庭立案与否取决于案情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是无罪的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惟一依据12.西汉宣帝五凤四年,“耿寿昌请于边郡皆筑仓,谷贱时增价而籴,贵时减价而粜,名曰常平仓”。
下列史实与常平仓思想一致的是A.汉武帝时期的盐铁官营政策B.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C.苏联的农业集体化D.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调整法》13.有人说:“19世纪物理学大厦已经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只是修饰和完美这所大厦。
”这所“大厦”的奠基者是:A、爱因斯坦B、牛顿C、达尔文D、爱迪生14.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
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水久居住的场所。
“他们”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15.学者高建等认为,它的实施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我国正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点推进的基础性工程。
xx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来华访问时,在西安现场观看了与之相关的活动并和那里的村民们进行了座谈。
“它”指的是()A.基层民主制度 B.“一国两制”方针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基本方略16.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
”据此可知A.韩非是儒道思想的集大成者B.诸子以恢复西周统治为目标C.诸子百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D.诸子学说是他们谋生的手段17.1791年至1870年,法国宪法更替频繁,共颁布过13部成文宪法,1875年宪法颁布以后,尽管多党制下的内阁变换不断,但宪法频繁变更的现象已经改变。
这是由于A.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B.1875年宪法保障了人权C.国际工人运动暂时处于低潮D.资产阶级民主力量发展18.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
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A.通过贵族的妥协让步不断完善法律体系B.通过平民的不断斗争来保障平民的利益C.适度调整公民内部关系来稳定社会秩序D.借助频繁的领土扩张来维护帝国的统治19.陈廷湘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中记载:按《劳动互助组织纲要》的规定,苏区的农业互助合作完全是农民自愿组合的换工、换耕组织形式。
农民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而加入互助合作,获取较单独耕种更多的收益,因而能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优化极其低下的生产资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材料表明()A.当时苏区主要经济支柱是农业合作经济B.实行土地革命,建立了土地公有制C.合作经济是与政府无关的农民自愿组合D.合作经济的实行适合苏区生产力发展状况20.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源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21.大卫是英国下议院议员,关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他津津乐道。
你认为他的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B.“我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责任内阁制”C.“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统而不治’”D.“它是总统制与联邦制的相结合,体现三权分立的一种较为完美的政治体制”22.1912年,政府在新颁布的学制及各类学校条例中,提倡医学专门学校(西医),摒中医于政府教育体系之外,由此引发了民间有关中西医的论争长达10多年。
这反映出()A.传统教育的近代化转型 B.科学精神深入人心C.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D.官民立场尖锐对立23.义和团运动期间,发生了山东高密的乡民抗德筑路事件。
时人分析原因道:“查明此次聚众阻工。
实因华德铁路公司屡议改道,致有碍濠里水利。
实因办事不遵章程,挖毁苗麦、菜蔬;遇有坟墓,不待迁徙,即行刨掘;地价又未预发所雇华工,复遇事借势欺压乡民,乡民愤恨已久。
”材料反映出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高密民众仇视铁路盲目排外B.铁路设计有碍水利、挖毁苗麦C.铁路修筑不尊民俗盘剥乡民D.帝国主义野蛮凶残危及民生24.“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材料可以佐证罗马法()A.实施过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B.是人为因素主导的结果C.全是法学家意志的集中体现 D.具有包容和开放的特点25.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示意图。
该图主要反映出中国A.对苏联和对西方贸易出现交替上升状态B.被西方封锁遏制,外交上实行“一边倒”C.国民经济建设国际环境恶劣,举步维艰D.同西方国家经济技术交流活动陷于停滞26.在树立党的理论旗帜上,有四次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会议,分别是()A.遵义会议、党的七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B.党的一大、党的八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C.党的一大、党的七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D.党的七大、党的八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27.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曾说:“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
”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D.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28.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营业执照。
这表明()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正式启动B.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开始改变C.单一所有制的经济结构已被突破D.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获得承认29.秦王统一六国的时间采用公元纪年法应为()A.公元前二世纪早期 B.公元前二世纪晚期C.公元前三世纪早期 D.公元前三世纪晚期30.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C.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D.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二、综合题3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的学校教育……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基础逐渐瓦解……对士的需要激增,于是平民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士,士也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
士阶层的壮大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私学是由私人授徒办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局势的巨变和民间学术文化的发展,又有许多哲人、学者投身于教育行列,专以一家之言立教。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自由讲学,各具特色;为诸家学派的基地;是参议时政的论坛……游学列国,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西汉初年的景帝时期,出生于今安徽的文翁来成都任蜀郡守,他“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汉书•循吏传》),遂将教育文化事业放在首位……选拔青年人亲自进行教育,并派到长安去学习数年,学成之后用作各级官吏,带动各地的教化……在成都开办学校,校中学子在课堂之外还必须经常到各地有所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