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外角度法弧垂测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的交点垂直距离,单位为百度文库;
b1-仪器水平线与弧垂低点夹角间在B杆上的交点垂直 距离,单位为米; b--弧垂最低点θ 1角和B杆塔的悬挂点(导线线夹)夹 角θ 2角间在B杆上的垂直距离,单位为米。
⑵ 如图5--7所示,两杆塔悬挂点不等高时,经纬仪安
放在高悬挂点杆的外侧,观测的角度为俯角,但经纬仪望
θ 2-仪器观测水平线与B杆塔的悬挂点(导线线夹)夹
角,单位为度;
θ 3-仪器观测水平线与A杆塔的悬挂点(导线线夹)夹
角,单位为度;
b2-仪器水平线与B杆悬挂点(导线线夹)夹角间在B杆 上的交点垂直距离,单位为米; b1-仪器水平线与弧垂低点夹角间在B杆上的交点垂直 距离,单位为米; b--弧垂最低点θ 1角和B杆塔的悬挂点(导线线夹)夹 角θ 2角间在B杆上的垂直距离,单位为米。
角,单位为度;
θ 3-仪器观测水平线与近杆塔的悬挂点(导线线夹)夹
角,单位为度; b2-仪器水平线与远杆悬挂点(导线线夹)夹角间在远 杆上的交点垂直距离,单位为米; b1-仪器水平线与弧垂低点夹角间在远杆上的交点垂直 距离,单位为米; b--弧垂最低点θ 1角和远杆塔的悬挂点(导线线夹)夹
角θ 2角间在远杆上的垂直距离,单位为米。
远镜头水平线低于低杆悬挂点,用测量角θ 值来计算架空 线的弛度。 A a a3 θ
3
B θ
2
ƒ
b2
a1
L1
θ
1
b1
L
b
图5--7档外法观测弧垂(俯角观测)示意图 计算公式为:
计算公式为:
a=a1+a3
=L1tgθ 1+L1tgθ b=b2+b1 =(L1+L)(tgθ 2+tgθ 1) ƒ=(1/4)(√a +√b )2 =1/4[√L1(tgθ 3+tgθ 1)+√(L1+L)(tgθ 2+tgθ 1)]2
a3-为仪器观测水平线与悬挂点(导线线夹)的垂直距
离,单位为米; L1-为仪器支点到A杆的距离,单位为米; L--观测档档距,单位为米;
θ 1-仪器观测水平线与弧垂最低点的夹角,单位为度;
θ 2-仪器观测水平线与B杆塔的悬挂点(导线线夹)夹角,
单位为度; θ 3-仪器观测水平线与A杆塔的悬挂点(导线线夹)夹角, 单位为度; b2-仪器水平线与B杆悬挂点(导线线夹)夹角间在B杆
档外法观测弧垂第三步是按异常法公式计算导线的弧
垂值。
1 f ( a b )2 4
1 [ L1 (tg3 tg1 ) ( L1 L)(tg 2 tg1 )] 4
式中和图中的符号:
ƒ--架空线的弧垂,单位为米; a—等于a3-a1的值,单位为米; a1-为仪器观测水平线与弧垂最低点的夹角在A杆上交 点的垂直距离,单位为米;
( L1 L) 计算出
a和 b
的值。
计算 a 和 b 的公式为:
a a3 a1 L1tg3 L1tg1 L1 (tg3 tg1 ) b b2 b1 ( L1 L)tg2 ( L1 L)tg1 (L1 L)(tg2 tg1 )
3
= L1(tgθ 1+tgθ 3) b= b1-b2=(L1+L)(tgθ 1-tgθ 2) ƒ=(1/4)(√a +√b )2 =(1/4)[√L1(tgθ 3+tgθ 1)+√(L1+L)(tgθ 1–gθ 2)]2 5--8
式中和图中的符号:
ƒ--架空线的弧垂,单位为米;
a--为a1值与a2值之和,单位为米;
用测角θ 值来计算架空线的弛度。
a3
a
a1
3 2
1
f
b
b2
b1
L1
L
图5--6档外法观测弧垂(仰角观测)示意图
档外法观测弧垂第一步是测量计算 L1 的距离。
L1 KR 100R (视距为全丝时的计算公式)
L1 KR 200R (视距为半丝时的计算公式)
档外法观测弧垂第二步是测量 1 、 2 、 3三个角度。 利用这三个角度的正切值 tg1 、 tg2 、tg 与 L1 和 3
⑷ 如图5--9所示,两杆塔悬挂点不等高时,经纬仪
安放在高悬挂点杆的外侧,观测的角度为俯角,但经纬仪 望远镜头水平线与低杆悬挂点相重合,用测量角θ 值来计 算架空线的弛度。 A
a
a3
a1
θ
3
B
θ
1
ƒ
b
L1
L
图5—9档外法观测弧垂(俯角观测)示意图 因望远镜水平线与低杆塔悬挂点相重合,所以θ 2角等
② 档外角度观测法
经纬仪置于观测档外的线路下方进行观测时,称为档
外角度法。 由于档外法测量时其仪器支点距测量档最近杆塔有一 定距离,所以测量前应先将仪器支点到测量档最近杆塔的 距离L1测量出,这样才便于后面的计算。同样由于仪器支
点位置与低悬挂点的位置不同,测量后产生的b值不一样,
所以实际中应结合不同的支点而进行弧垂计算。以下就对 不同条件进行说明: ⑴ 如图5--6所示,两杆塔悬挂点不等高时,经纬仪 安放在观测档低悬挂点杆塔的外侧,观测角的角度为仰角,
a1-为仪器观测水平线与弧垂最低点的夹角在A杆上交
点的垂直距离,单位为米; L--观测档档距,单位为米; L1-为仪器支点到近杆的距离,单位为米; a3-为仪器观测水平线与近杆悬挂点(导线线夹)的垂
直距离,单位为米;
θ 1-仪器观测水平线与弧垂最低点的夹角,单位为度;
θ 2-仪器观测水平线与远杆塔的悬挂点(导线线夹)夹
⑶ 如图5--8所示,两杆塔悬挂点不等高时,经纬仪
安放在高悬挂点杆的外侧,观测的角度为俯角,但经纬仪
望远镜头水平线高于低杆悬挂点,用测量角θ 值来计算架 空线的弛度。 a3 a a1 A θ
2
B b2
ƒ
L1 L
b
b1
图5—8档外法观测弧垂(俯角观测)示意图
计算弧垂公式为:
a= a1+a3 = L1tgθ 1+L1tgθ
3
=L1(tgθ 1+tgθ 3)
5--7
式中和图中的符号: ƒ--架空线的弧垂,单位为米;
a--为a1值与a2值之和,单位为米;
a1-为仪器观测水平线与弧垂最低点的夹角在A杆上交
点的垂直距离,单位为米; L--观测档档距,单位为米; L1-为仪器支点到A杆的距离,单位为米; a3-为仪器观测水平线与悬挂点(导线线夹)的垂直距 离,单位为米; θ 1-仪器观测水平线与弧垂最低点的夹角,单位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