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教案(共十五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生理学教案(共十五章)
绪论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启发学生举例说明新陈代谢
概念:通过同化和异化过程,生物体实现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生命活动过程,即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过程。为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特征,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
同化过程:生物体不断地从体外环境中摄取有用的物质,使其合成、转化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吸收能量过程。
异化过程:生物体不断地将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并将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产生能量过程。
以上两过程同时进行并相互依存,是需要酶作用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必然伴随着能量的产生和转移、利用,而能量的转变也必然伴随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2.应激性
3.兴奋性
概念: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
刺激: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环境变化。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分类,有强度和作用时间的要求。
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腺体。
兴奋: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可扩布的动作电位。
兴奋性表现:兴奋:相对静止——活动,弱——强
抑制:活动——相对静止,强——弱
例:肌肉活动的兴奋——收缩耦联、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活动、心脏活动的强弱变化。
比较应激性和兴奋性的区别。
4.适应性
概念:生物体所具有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客观环境的长期影响可使生物体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
例:气候服习、高原环境中人体红细胞增多
耐力运动员心脏肥大,肌纤维增粗。运动训练过程实质上为人体机能对运动形式和运动强度的适应过程。
启发学生结合运动实例说明适应性在训练比赛中的重要性
5.生殖
二、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及调节的控制
细胞外液——内环境: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生存环境。
内环境理化因素相对稳定——稳态
稳态不断受到影响,又不断得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维持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也保持相互联系和彼此影响。体内调控机制调节生理机能,使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适应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生物节律。
体内主要调控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生物节律
例:神经系统对运动中代谢率增高的适应性性调节:心输出量增加,呼吸频率变化等内分泌对运动中代谢率增高的适应性调节:心输出量增加,呼吸频率变化等。
(一)调节
1.神经调节
概念:神经系统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
结构基础:反射弧
基本过程:反射
调节特点:快速、准确、短暂
例:运动神经对肌肉活动的支配性调节
2.体液调节:
概念:人体血液或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如激素等进行的生理调节。
基本过程:内分泌腺、组织等——血液——靶器官或细胞
调节特点:缓慢、广泛、准确
例: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机能的调节、甲状旁腺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
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和特点。
3.自身调节
不依赖外来神经、体液调节,局部组织在特定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适应性反应。
例:肌肉活动的初长度调节
4.生物节律
(二)调解的控制
1.非自动控制系统
2.反馈控制系统
用图示解释反馈调节的作用。启发学生分析实例中哪些是属于正、负反馈。
3.前馈控制系统
三、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历史与研究现状
(一)研究方法
1.动物试验法:①慢性试验;②急性试验
2.人体试验法:①运动现场测试法;②实验室测试法
(二)历史与研究现状
1.运动生理学的历史
希尔被誉为“运动生理学之父”。当时出版了三部运动生理学名著:《肌肉活动》、《人类的肌肉运动-影响速度与疲劳的因素》和《有生命的机械》。
我国的运动生理学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的40年代。生理学家蔡翘于1940年出版了《运动生理学》一书。 1957年北京体育学院为我国首次培养出运动生理学研究生。其后,在高等学校体育东中也先后成立了运动生理学教研室。1958年成立了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其中设置了运动生理学研究室,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运动生理学的科研机构。70年代末至80年代,是我国运动生理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的第二次飞跃发展时期。
2.当前运动生理学的几个研究热点
四、运动生理学的发展趋势
1.微观水平研究不断深入
2.宏观水平研究更加发展
3.研究方法日益创新
4.应用性研究受到重视
5.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第一章骨骼肌机能
人体的肌肉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大类。骨骼肌的主要活动形式是收缩和舒张。通过舒缩活动完成运动、动作,维持身体姿势。
骨骼肌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支配下,在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下完成的。
第一节肌纤维的结构
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与解剖学结合复习肌纤维的结构
1.肌细胞即肌纤维
2.肌纤维(肌内膜)集中形成肌束(肌束膜),肌束集中形成肌肉(肌外膜)
3.肌纤维直径60微米,长度数毫米——数十厘米
4.肌肉两端为肌腱,跨关节附骨
二、肌管系统
三、肌丝分子的组成
第二节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可兴奋组织的生物电现象是组织兴奋的本质活动——(结合《绪论》有关问题提问)生物电活动包括静息电位活动和动作电位活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一、静息电位
1.概念: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视图)
2.产生原理
①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
②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通透具有选择性;
③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而对Na+的通透性较小,K+向细胞外流动。造成细胞外电位高而细胞内电位低的电位差;
④随着K+外流,细胞膜两侧形成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会阻止细胞内K+的继续外流,当促使K+外流的由浓度差形成的向外扩散力与阻止K+外流的电场力相等时,K+的净移动量就会等于零。这时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值就稳定在一定水平上,这就是静息电位。由于静息电位主要是K+由细胞内向外流动达到平衡时的电位值,所以又把静息电位称为K+平衡电位。
二、动作电位
1.概念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2.产生原理
膜外Na+多于膜内,在受刺激时膜Na+通道开放,Na+由膜外向膜内运动,达到Na+的平衡电位,在此过程中,经过去极化形成膜外为负膜内为正的反极化(锋电位,绝对不应期)状态,继而复极化(后电位,相对不应期、超常期),恢复到极化状态。
3.特点
①“全或无”现象
任何刺激一旦引起膜去极化达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会立刻产生,它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动作电位的幅度不会因刺激加强而增大。
②不衰减性传导
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一部位产生,它就会间整个细胞膜传播,而且其幅度不会因为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弱。
③脉冲式
由于不应期的存在使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不可能融合,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总有一定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