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课件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5b901fee06eff9aef807c3.png)
焦炉气
高炉煤气
石油气
H2、CH4 CO、CO2、 丙烷、 等 N2等 H2等
2019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②液体混合物
氨水
王水
硬水
水玻璃
福尔马 林
汽油
NH3· 含Ca2+、 Na2SiO3、 甲醛、 C5~C11 主要 H2O 盐酸、 2 + Mg 较 H2 O H2O NH 、 成分 硝酸 的烃 3 多的水 H2 O
2019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3.游离态与化合态
4.纯净物与混合物 (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019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3)常见的混合物举例 ①气体混合物
水煤 气 主要 成分 CO、 H2
爆鸣 气 H2、 O2
天然 气 CH4
)
解析: 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白磷是磷元素形成的 单质,A 项正确;漂白粉是 CaCl2 和 Ca(ClO)2 的混合物, 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 Al2O3、CaO、MgO 等杂质,为混合物,B 项错误;氯化铵为强电解质,次氯 酸为弱酸,是弱电解质,C 项错误;葡萄糖是小分子化合 物,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D 项错误。
2019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物质的组成 考点一 与分类
2019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突破点 一
有关物质组成的5 组概念
2019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1.元素与核素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核素:具有 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 的一种原子。 2.单质与化合物 (1)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注意:同一元素可 能有多种核素,如 H元素有1H、2H、 3H 3种核素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PPT教学课件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1d8df0482fb4daa48d4b1f.png)
④丁达尔效应都是胶体的性质,但未必属于其特 有的性质,布朗运动便是其典型例子;⑤胶粒的直 径一般在1 nm~100 nm之间透过滤纸;⑥难溶物 (如BaSO4、CaCO3等)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仍然很 小,而有些易溶物(如H2SO4、KNO3等)的不饱和 溶液的浓度一般较大;⑦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 因是胶粒的直径较小,表面积较大,同种胶体的 胶粒因吸附分散剂中相同的离子而使胶体粒子带 有同种电荷,彼此相互排斥,阻碍了胶粒的凝聚。 答案 ①
化物
解析 Na2SO4中含Na+,它是钠盐;含SO24,它 是硫酸盐;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Na+,阴离子只
有SO
2 4
,没有其他的阴、阳离子,故它属正盐。
从组成看,1个HNO3分子只电离出1个H+,故它是
一元酸;从酸性强弱看,HNO3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成
H+和NO
3
,故它是强酸;从挥发性看,HNO3容易挥
至溶液呈 红褐色 ,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
体,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H2O (胶体)+3HCl
Fe(OH)3
易错点拨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胶
体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这是胶体
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
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要点精讲
要点一 物质的分类
基础回归 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 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2.同素异形体 (1) 由同种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 , 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 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 物理 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变化属于 化学 特别提醒 不同的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 相同的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同素异 形体)。
最新【PPT】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ppt课件
![最新【PPT】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f55fe0b90d6c85ed3ac6b0.png)
从组成看,1个HNO3分子只电离出1个H+,故它是一元 酸;HNO3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成H+和NO-3,故它是强 酸;HNO3容易挥发,故它是挥发性酸;强酸性和挥发 性反映了HNO3的性质。Mg(OH)2是二元碱是从组 成看的,说明1 mol Mg(OH)2能电离出2 mol OH-, 而难溶性碱、中强碱是它的性质。Al2O3是两性氧化 物,说明它既能与OH-反应,又能与H+反应,是从性
素形成的该物质,来判断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2)对于单质,根据结构和性质可判断是否是同素异形体。
(3)对于化合物可根据化学键来判断:①若含有 离子键,则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NaCl、 NH4Cl、Na2SO4;②若全以共价键形成,则是 共价化合物,如CO、SiO2、HNO3。
(4)对于化合物可根据组成元素(是否含碳)分 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①无机化合物 根据组成又可分为氧化物、氢化物、酸、碱、 盐,它们可由原子组成,也可由分子或离子组
[点拨] (1)化学变化中常伴有发光、放热现象, 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 变化,如金属受热发光。
(2)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 化,如HCl溶于水、熔融NaCl电离等。
(3)原子的裂变、聚变虽有新物质生成,但它不 属于中学化学意义上的化学变化。
【PPT】专题一物质的组成 、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
一、物质的组成
(2)对于化合物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离子晶体是由 阴、阳离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 晶体是由原子构成的。
(3)对于单质也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金属单质是由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原子晶体、分子晶 体分别由原子、分子构成。
空气中燃烧后消失 B.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逐渐变成粉末;晶体碳
专题2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共55张PPT)
![专题2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共5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50711392f60ddccda38a074.png)
知识体系构建
命题趋势
2.趋势分析 预计高考对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以及物质
之间的相互转化会结合与社会热点相关的物质、材料、 工业流程等进行考查,有关胶体的相关知识会在净水等 用途方面综合考查。
返回目录
知识全通关
化学
知识全通关 1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
1.物质的组成
继续学习
化学
继续学习
化学
知识全通关 15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考点四 分散系
(2)按照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如图所示,共有三种类型:
继续学习
化学
知识全通关 16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考点四 分散系
(3)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分散质粒子直径
继续学习
化学
知识全通关 4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考点一
概念 带电荷的原 构成 由带电荷的原 子或原子团构 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可分为阳离子、阴离子 成
物质的组成
性质及分类
种类
离子
子或原子团
由两种或两 种以上元素 的原子构成 原子团 的原子集团, 在化学反应 中通常以整 体参加反应
原子通过共价
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8.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分散系、胶 体【15%】
化学
考情精解读 5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考纲解读
知识体系构建
命题趋势
化学
考情精解读 6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考纲解读
1.热点预测 高考对物质的分类、分散系、胶体单独 考查的机会不多,多结合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对物质的性 质、变化及应用命题频率较高,多结合化学与STSE,以 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一般为2~6分。
《物质的组成构成》课件
![《物质的组成构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4373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5.png)
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而 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 决定。
分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 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 形成的。
分子的形状和大小取 决于其组成的原子和 化学键的类型。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 本单位,许多物质都 是由分子构成的。
离子
离子是由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 形成的。
离子化合物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结合形 成,熔融或水溶液状态下可以导电。
物质在生活中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它们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 安全。因此,选择符合标准、质量可靠的物质是至关重要的。
物质在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随着人们对生 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物质的质量和性能也在不断改进。
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在科学实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基础。 例如,各种化学物质和试剂是进行化学实验和研究的必备品。
环保等领域。
物质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 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科技的不 断发展,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不断涌
现,为生产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物质在生产中的高效利用,可以降低生 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例如,通过改 进物质的纯度和结晶形态,可以提高产
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生活中的应用
物质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例如,塑料、橡胶、 纤维等物质广泛应用于家居、电器、交通等领域。
单质分子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分子, 如氧气(O₂)、氢气(H₂)。
化合物分子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分子, 如水(H₂O)、二氧化碳 (CO₂)。
分子结构
分子中原子之间的连接方 式,包括共价键、离子键 等。
离子键和共价键
离子键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件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ca9e0bce2f0066f433229e.png)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0
4.(2020·石家庄高中毕业调研)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彰显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B.宋·《莲塘乳鸭图》缂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7
四、简单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8
2.树状分类法 (1)分类的关键——明确分类标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9
氢化物:HCl、H2S、H2O、NH3等
(2)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 碱性氧化物:Na2O、CaO等 氧化物 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CO2、P2O5等
(4)溶于水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NO2;溶于水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 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Na2O2。 3.确定某酸是几元酸,不能依据分子式中氢原子的个数,如 CH3COOH 不是四元酸, 而是一元酸。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5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1.(教材改编题)下列含有“水”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 ①水玻璃 ②氨水 ③汽水 ④氯水 ⑤重水 ⑥紫水晶 ⑦水银 ⑧溴水 ⑨硬水 ⑩软水 ⑪王水 ⑫卤水 ⑬生理盐水 ⑭水煤气 ⑮石灰水 ⑯油水 ⑰矿泉水 ⑱蒸馏水 ⑲水泥 ⑳钢水 答案:⑤⑦⑱
高二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PPT优秀课件
![高二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9a5d53bceb19e8b9f6ba27.png)
馨提示:①判断是否为纯净物的标准:
• a.有固定组成:如Fe3O4,由同种分子组 成的是纯净物。
• 易错点: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 纯净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混合为混合 物;
• 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例如:16O2和16O3混合为混合物。
• b.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无固定熔点, 为混合物。
• c.结晶水合物都是纯净物。
• ②混合物:高分子都是混合物;分散系都是混 合物。
• ③常见无机混合物按主族顺序应记住:
• ⅠA碱石灰(NaOH+CaO)草木灰(主要成分 K2CO3)
• ⅡA大理石(主要CaCO3),萤石(主要CaF2),电 石(主要CaC2)水垢(CaCO3+Mg(OH)2)
• ⅢA铝热剂(Al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
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 8.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 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 9.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 考情探究
• 近五年课标地区对物质的分类考查共4次, 对几种分散系的考查有5次。例如:2011 北京理综6题、2011山东理综9题等。
• 高考试题均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理综卷 中分值一般为每题4~6分。
• 4.(2011·北京丰台一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 B.玻璃、水泥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
盐
• C.常用危险化学品酒精和甲烷都用易燃液体的 标志
• 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含有的化学键种类不同 • 答案:D
• 点拨:A项,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质粒子的直 径在1 nm以下的分散系是溶液,分散质粒 子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是 胶体;B项,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 C项,甲烷是易燃气体。
• a.有固定组成:如Fe3O4,由同种分子组 成的是纯净物。
• 易错点: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 纯净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混合为混合 物;
• 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例如:16O2和16O3混合为混合物。
• b.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无固定熔点, 为混合物。
• c.结晶水合物都是纯净物。
• ②混合物:高分子都是混合物;分散系都是混 合物。
• ③常见无机混合物按主族顺序应记住:
• ⅠA碱石灰(NaOH+CaO)草木灰(主要成分 K2CO3)
• ⅡA大理石(主要CaCO3),萤石(主要CaF2),电 石(主要CaC2)水垢(CaCO3+Mg(OH)2)
• ⅢA铝热剂(Al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
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 8.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 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 9.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 考情探究
• 近五年课标地区对物质的分类考查共4次, 对几种分散系的考查有5次。例如:2011 北京理综6题、2011山东理综9题等。
• 高考试题均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理综卷 中分值一般为每题4~6分。
• 4.(2011·北京丰台一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 B.玻璃、水泥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
盐
• C.常用危险化学品酒精和甲烷都用易燃液体的 标志
• 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含有的化学键种类不同 • 答案:D
• 点拨:A项,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质粒子的直 径在1 nm以下的分散系是溶液,分散质粒 子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是 胶体;B项,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 C项,甲烷是易燃气体。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_课件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_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0545687cd184254b35357d.png)
精品
课件
高中化学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人教版
特级教师优秀课件精选
本课思维导图
高考考纲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复习目标
分子: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 两个或更多原子保通持过物化质学化键学结性合质而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 分子。
概念:微观粒子与物质构成
③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没有分子式以化学式表示其中离 子数目的比例。例如:KCl,NaOH, Na2CO3,MgO等
④不同原子以特定比例,通过共价键聚集而形成一定空间结 构的物质叫做原子晶体,如SiO2、SiC、金刚石等。
练习——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练习: ①冰水混合物 ②水煤气 ③铝热剂 ④普通玻璃 ⑤水玻璃 ⑥有机玻璃 ⑦漂白粉 ⑧TNT ⑨H2SO4⑩含氧 40%的氧化镁 ⑪花生油 ⑫福尔马林 ⑬密封保存的NO2 气体 ⑭CuSO4·5H2O ⑮液氯 ⑯王水 ⑰KAl(SO4)2·12H2O ⑱分子式为C5H10的烃 ⑲分子式为 C7H8的芳香烃 以上物质中一定为纯净物的是①__⑧__⑨___⑩__⑭___⑮__⑰ ___⑲_,一定为混 合物的是___②__③__④__⑤___⑥__⑦__⑪ ___⑫__⑬ ___⑯ _,可能为纯净物,也可能 为混合物的是__⑱___。
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将具有共同特点的事物按逻辑 关系进行分类
交叉分类法 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标准可能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例如:
分类的意义 分类法是考纲明确要求的内容,切勿轻视。常考点如下述几条 ①直接考查常见物质的分类、基本反应类型。 ②分类掌握重要类别物质的共同特点(如酸的通性,金属通性) ③依照类别抓住不同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酸碱中和、氧 化还原) ④依据分类推测并结合题目信息验证陌生物质的性质
课件
高中化学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人教版
特级教师优秀课件精选
本课思维导图
高考考纲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复习目标
分子: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 两个或更多原子保通持过物化质学化键学结性合质而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 分子。
概念:微观粒子与物质构成
③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没有分子式以化学式表示其中离 子数目的比例。例如:KCl,NaOH, Na2CO3,MgO等
④不同原子以特定比例,通过共价键聚集而形成一定空间结 构的物质叫做原子晶体,如SiO2、SiC、金刚石等。
练习——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练习: ①冰水混合物 ②水煤气 ③铝热剂 ④普通玻璃 ⑤水玻璃 ⑥有机玻璃 ⑦漂白粉 ⑧TNT ⑨H2SO4⑩含氧 40%的氧化镁 ⑪花生油 ⑫福尔马林 ⑬密封保存的NO2 气体 ⑭CuSO4·5H2O ⑮液氯 ⑯王水 ⑰KAl(SO4)2·12H2O ⑱分子式为C5H10的烃 ⑲分子式为 C7H8的芳香烃 以上物质中一定为纯净物的是①__⑧__⑨___⑩__⑭___⑮__⑰ ___⑲_,一定为混 合物的是___②__③__④__⑤___⑥__⑦__⑪ ___⑫__⑬ ___⑯ _,可能为纯净物,也可能 为混合物的是__⑱___。
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将具有共同特点的事物按逻辑 关系进行分类
交叉分类法 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标准可能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例如:
分类的意义 分类法是考纲明确要求的内容,切勿轻视。常考点如下述几条 ①直接考查常见物质的分类、基本反应类型。 ②分类掌握重要类别物质的共同特点(如酸的通性,金属通性) ③依照类别抓住不同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酸碱中和、氧 化还原) ④依据分类推测并结合题目信息验证陌生物质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均一、不透明
均一
稳定 性性 质 能否
透过 滤纸
稳定
不稳定
较稳定
能
悬浊液不能,乳浊液 能
能
鉴别
无丁达尔 效应
静置分层或沉淀
有丁达尔 效应
2.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
胶体粒子直径较小,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同种胶体
的胶粒因吸附分散剂中相同的离子而使胶体粒子带有同
种电荷,彼此相互排斥,阻碍了胶粒的凝聚。
例 2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 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 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亮 的光路,前者则没有
解析 溶液和胶体都是分散系,它们都是电中性 的,胶体中的胶粒由于比表面积大,能吸附阴或阳离 子而带电;溶液中含有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 用下,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胶体中的 带电胶粒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也会移向某个电极,和 胶粒带相反电荷的微粒移向另一个电极;溶液和胶体 中的微粒都在做无规则运动,都有布朗运动;丁达尔 效应用于胶体和溶液的鉴别。
3.Fe(OH)3 胶体的制备 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 FeCl3饱和溶液,继
续煮沸至液体呈 红褐色 ,停 止加热,即制得
Fe(OH)3 胶体,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注意: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粒 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 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 胶体的性质。
解析 (1)中 A、B、D 项均为离子,而 C 为原子, 属游离态。(2)A、B、C 从状态上看,均为气态,D 为固态。(3)从变化性质的不同进行分析,D 为化学变 化,而 A、B、C 为物理变化,或从实验操作上分析, A、B、C 用于物质的分离,而 D 一般不用于分离物 质。
答 案 (1)C 游 离 态 (2)D 固 态 (3)D 化学变化
例 1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 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H2O、HCOOH、Cu2(OH)2CO3 均含有氧元素, 都是氧化物
B.HClO、浓硫酸、HNO3 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 性酸
C.HF、CH3COOH、CH3CH2OH 都易溶于水,都 是电解质
D.HCOOH、H2CO3、H2SO4 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 原子,都是二元酸
即时巩固 1 下表中每组均有 4 个选项,请从中挑
选出 1 个选项,它跟另 3 个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请
将挑选出的选项的序号及挑选依据填入下表:
组别
备选项
挑出选 项序号
挑选依据
A.S2- B.I- C.Fe
(1)
D.SO24-
(2)
A.HCl B.CO2 C.NH3 D.CaO
(3)
A.蒸馏 B.分液 C.蒸发 D.中和
应都不能归为同一类型,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分类标准为是否含有中间价态的元素。
(2)分类标准为制备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1)C (2)2NH4Cl+Ca(OH)2==△===CaCl2+ 2NH3↑+2H2O
解析 氧化物是指组成物质的元素只有两种,其 中一种是氧元素,如 H2O、CO、Na2O2,A 中 HCOOH 是羧酸,Cu2(OH)2CO3 是碱式盐,A 项错;CH3CH2OH 是非电解质,C 项错;HCOOH 分子中只有羟基氢可 以电离,属于一元酸,D 项错。
答案 B 规律方法 在解有关物质分类的题目时,一是要 清楚分类的依据,二是对不同类别的定义要把握准 确,三是知识面要宽,对一些特殊物质所属类别要熟 悉。
考点精讲
考点一 物质的分类 1.分类依据和分类方法 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根据研究需要,可以从多种角度 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同一种物质属于 不同的类别),因此在对物质分类时,必须指明分类的依据, 如:
2. 常见的物质分类
(2)无机化合物
无机化 合物
无机化 合物
注意: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 碱性氧化物(如 Mn2O7 为酸性氧化物、Al2O3 为两性氧化物、 Na2O2 为过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非金 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NO)。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 的酸、碱(如 SiO2、Fe2O3)。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3)从本质上看, 元素 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 质都是由 元素 组成的;从数量上看, 100 多种元素组
成了几千万种的物质。 2.物质的分类 物质分类的方法通常有下列两种: (1)交叉分类法
(2)树状分类法
二、物质间的转化 1.化学反应的分类
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
考点二 分散系及胶体的性质
1.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分散质微 粒的直径
<1 nm
>100 nm 1~100 nm
分散质微 粒
单个小分 子或离子
巨大数目 的分子集
合体
高பைடு நூலகம்子或 多分子集
合体
淀粉溶胶、
实例
蔗糖溶 液、NaCl
溶液
油水、石 灰乳
蛋白质溶 胶、
Fe(OH)3 胶体
外观
均一、透 明
写出上述有标号的化学方程式: ① 4Na+O2===2Na2O , ② SO2+H2O H2SO3 , ③ 2NaOH+H2SO3===Na2SO3+2H2O 。
三、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
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
2.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 条 光亮的“通路”,这是由胶体粒子对光线 散射 而形 成的,利用该性质可区分胶体和溶液。 (2)聚沉 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 剂里析出的过程。使胶体聚沉的方法主要有: ① 加热 , ②加入 电解质溶液 , ③加入 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
即时巩固 2 (1)如果按照某种标准能将 FeSO4、 Na2SO3、NO 划归为同一类物质,则下列物质中也能 划归为此类物质的是________。
A.KMnO4
B.Al2(SO4)3
C.KClO3
D.K2HPO4
(2)现有下列五种气体:H2、O2、NO、NH3、NO2,
以上气体的制备反应中,有一反应在原理上与其他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