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左旋”是否更好
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
![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502ea0202af90242a895e52b.png)
高血压 是临床较 为常见的 内科疾病 ,尤其 随着 近年来 我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i - I - S 。 mmH g )
国经济发展水平、 健康意识的提高及人们生活、 饮食的习惯的 改变 ,轻 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发病率 呈现出逐年 上升的 趋势, 这已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与相关学者的关注l 1 _ 。临床上 对该病通常使用降压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其中氨氯地平作为
2 6
北方药学 2 0 1 3 年第 1 0卷第 5 期
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数
王 晓辉 (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晋华医院内一科 晋中 0 3 0 6 0 0 )
摘要 : 目 的: 对 比观察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 治疗轻 中 度 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度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 2 0 0 8 年3 月 2 0 1 2 年
长效 的二氢 吡啶类减压药 , 包括左旋与右旋两种异构体 , 其临 床疗效 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嘲 。 本文作者通过对我院部分轻 中度 高血压 患者使用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 ,对 比氨氯地平观察 注: 对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 分析 , 与治疗前相 比 < 0 . 0 5 , 与对照组相 比 O . 0 5 , 样本差异 其 临床疗效 , 以作参考 , 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显 著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1资 料 与方 法 表 2 两组患者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1 . 1 临床资料 : 选取我 院 2 0 0 8 年 3月~ 2 0 1 2年 6月收治 的轻 中
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 2 0 例, 其中男性 6 9 例、 女性 5 1 例, 年
龄为 4 3 ~ 7 6岁 , 平均年龄 ( 5 9 . 8 6 + 8 . 1 4 ) 岁 。所有病例经 临床综 合检查 均 已确诊 为原 发性 高血压 ,且 血压 范围在 S B P 1 4 0 ~ 1 7 9 m mH g或( 和) D B P 9 0 — 1 0 9 mm H g ; 排 除重 度高血压患者 , 合 注 :对 两组 患者的不 良反应发 生情况进行 统计 学分析 , 并其他严重 的 内科基础疾病 患者 , 心、 脑、 肾等主要器官严 重 J < 0 . 0 5 , 样本差异显著有统计学 意义 。 受损或功能障碍患者 , 严重的感染未得到控制 患者 , 认 知障碍 l 或意识障碍患者 , 相关药物过敏或不耐受患者_ 引 。所有 患者 在 3讨 论 高血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尤其轻 中度 的高血压患者数 本次实验前均对实验有充 分的了解 , 签署 知情 同意书 , 自愿参 量 近年来 出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该病患者 的血压状况如不能 与本次实验 , 符合 医学伦理学要求 。 得 到有效控制 , 可 引发其他 病症 , 严 重降低患者 的生 活质 量 , 1 . 2 方 法 1 . 2 . 1 分组 :将 1 2 0例轻 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 因此临床上对该病患者应提高关 注。高血压患者 多使用药物 临床上 常用 降压药 物种类 繁多 , 包括 A C E I 、 利尿 照组 。观察组患者 6 0例 , 其中男性 3 4例 、 女性 2 6例 , 年龄为 保 守治 疗 , 钙拮抗剂 、 B受体阻滞剂 、 a 受体阻滞剂及 A R B等 , 其中 A — 4 5 ~ 7 6岁 , 平均年龄( 6 0 . 0 4 + 8 . 0 8 ) 岁; 对照组 患者 6 0例 , 其中男 剂 、 E I 与钙拮抗剂较为显著 , 临床新药研发效率亦较高 。 性3 5 例、 女性 2 5例 , 年龄为 4 3 — 7 5岁 , 平均年龄 ( 5 9 . 6 3 + _ 7 . 9 4 ) C 尤其钙拮抗剂 , 可以通过对心肌 、 平 滑肌 细胞表 面钙离 子 岁 。经统计学检验 , 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和年龄结构无 明显差 通道进 行选择性 的抑制 , 进而组织钙离子在细胞 内外的转运 , 异, 不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尸 > 0 . 0 5 ) 。 促使平滑肌收缩 以达到降压 的目的。 1 . 2 . 2 方法 : 对所有患者进行 常规降压治疗及护理 , 并对其血压 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 情况进行监测。观察组患者 口服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 , 剂量 无论单用还是联合使用均具有较为理想 、确切 的临床降压效 且对糖 、 脂代谢及主要器官组织 的血运没有 明显影响 , 较少 5 m g / 次、 1 次/ d ;对照组患 者 E l 服氨氯地平进行治疗 ,剂量为 果 , 可长期应用 , 因此 临床应用 最为广泛i s 1 。 5 m g / 次、 1 次/ d 。所有患者连续 治疗 8 周为 1 疗程 , 期 间不另行 发生严重的不 良反应 , 但使用 这类 药物仍然会 出现头晕 头痛 、 潮红、 面部麻 木 、 足踝 服用其他降压药物。 1 . 3观察指标 : 对所 有患者在治疗 前后进行血压检 测 , 并观察 水 肿 等 不 良反 应 。 氨氯地平是钙拮抗剂类降压药物中的代表性 药物 ,以往 两组 患者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及不 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并进行 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 降压效果确切得到普遍 的认可 , 但 统 计 学 对 比分 析 。 1 - 4数据处理 :使用 S P S S 统计学软件 1 7 . 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 亦会 出现钙拮抗剂类 药物带有 的不 良反应 ,降低了患者的生 氨氯地 学处理 。患者血压水平用( x ± s ) 表示 , 使用 t 检验 ; 不 良反应发 活质量及对治疗 的依从性 。经我国相关学者研究发现 , 生率用 n ( %) 表示 , 使用 x : 检验。检验水准为 0 . 0 5 , 可信 区间 平包含左旋与右旋两种异构体 ,并成功 的通过人工拆分技术 将其分离 , 其 中右旋氨氯地平并不具有 降压效果 , 只会产生副 9 5 %, P < 0 . 0 5为样本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用 ,因此氨氯地平药物中起 到药效作用的只有其左旋异构 2结 果 可知同等剂量 的左旋氨氯地平药效必然好 于氨氯 地平 , 这 2 .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血压水平变化情 况 :经统计 学分析可 体 , 同 。 知, 两组 患者治疗后血压均 明显降低 , 且观察组患者 降低 程度 点在本文研究结果 中得到证实[ 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 , 两组患者治疗后 血压均明显降低 。 更为显著 , P < 0 . 0 5 ,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 详见表 1 。 反应率 明 2 . 2两组患者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 : 经统计 学分析可知 , 观察 组 且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更为显著 ,观察组患者不 良 P<0 . 0 5 ,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由此可见 , 对轻 中 患者不 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P < O . 0 5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显低于对照组 , 度高血压患者使 用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 。具有相 比氨氯地 详 见表 2 。
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对比
![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af70f06f02768e9951e7389c.png)
苯磺酸氨 氯地 平 ( 生产公 司 :吉林省 天风制 药有 限公司 产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 高以及 人 口老龄 化,我国老年心血 品)治疗 ,治疗方法 :1 : 3 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3 0 me , / 次, 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高血压 是临床 中较为常见的心血管 1 次/ d 。给B组 患者 采用苯 磺酸 左旋氨 氯地平 ( 生 产公 司:
2 0 1 6 年1 O月 C第 4卷第 3 O 期
Oc t . C 2 01 6、 0 r 1 . 4No . 3 0
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对 比
张 琰 .王 东,郭义 山 ( 滨州 医学院 附属 医院心内科 ,山东 滨州 2 5 6 6 0 0) 【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 苯磺 酸氨氟地平和 苯磺酸左旋 氨氯地平对 治疗高血压 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 究 资料选取我 院2 0 1 4 年1 月~2 0 1 5 年1 2 月收治 的高血压 患者7 0 例 ,按 照 患者 自主 用药意愿将其 分为A组与B组, 各3 5 例 。 对 A组 惠 者 采 用 苯 磺 酸 氨 氯地 平 治 疗 ,给 B组 惠者 采 用 苯 磺 酸左 旋 氨 氯 地 平 治 疗 ,对 比 两 组 治 疗 效 果 。结 果 采 用苯磺 酸 氨氮地 平治疗 的A组 临床 治疗总 有效率取得8 8 . 5 %,相较 于采用苯磺酸左旋 氨氯地平 治疗 的B组的7 4 . 6 %,两组对比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 P<O . 0 5 ) ;且A组治疗期 间的不 良反应情 况也 少于B组 , 两组对比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尸<0 . 0 5 ) 。讨论 苯磺 酸氨氯地平和 苯磺 酸左旋 氨氯地平对 治疗高血压 均有 明 显 效 果 , 相较 于 苯磺 酸 氨 氯地 平 ,苯磺 酸 左 旋 氨 氯 地 平 治 疗期 间 不 良反 应 更小 ,更 适 合 临床 应 用 。 【 关键词 】苯磺 酸氨氯地平 ;苯磺 酸左旋氨氯地平 ;高血压 ;效果 【 中图分类号】R5 4 4 . 1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I S S N. 2 0 9 5 — 6 6 8 1 . 2 0 1 6 . 3 0 . 0 4 0 . 0 1 本 次研 究为探 讨对 高血压 患者 的有 效药物 治疗 ,采用 2 结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61260c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e.png)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种类繁多,其中包括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两种药物。
那么这两种药物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有何疗效比较呢?本文将从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对这两种药物进行详细比较,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一、药物的作用机制1.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通过抑制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而起到扩血管、降压的作用。
其主要作用是扩张冠脉和外周血管,降低周围阻力和降低心脏负荷,从而使血压下降。
二、临床疗效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作为氨氯地平的一种盐酸盐形式,在临床上也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
临床研究表明,苯磺酸氨氯地平同样能够有效地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心脏功能和血管弹性,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循环阻力,达到降压的目的。
在临床应用中,苯磺酸氨氯地平也展现出了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在降血压方面均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从而减轻心脑血管系统的负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三、不良反应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作为氨氯地平的一种盐酸盐形式,通常也能够被患者较好地耐受。
常见的不良反应类似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包括头痛、面部潮红、胃肠道反应等。
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但仍需要引起患者和临床医生的关注。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都相对较轻,并且在临床应用中较为安全。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是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个体化调整和监测。
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8749b28f8c75fbfc67db22a.png)
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使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组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相当,且二者均安全可靠,但从给药剂量方面比较,左旋氨氯地平的优势明显,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推广。
关键词:轻中度高血压;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高血压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具体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其中前者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未确定,但发病率占高血压整体发病率的95%左右。
后者主要是因为疾病引起的继发性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发病原因比较明确。
高血压的显著性特点为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
药物治疗是临床针对该病的常用方法,不同药物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各有不同[1]。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对治疗效果作如下评定和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WHO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2],将低钾血症、肝肾疾病、药物过敏者排除。
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男15例,女13例,患者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3.7±4.6)岁;病程8个月-4年,平均病程(2.3±0.6)年。
治疗组男16例,女12例,患者年龄43-83岁,平均年龄(64.5±4.3)岁;病程9个月-5年,平均病程(2.5±0.5)年。
左旋氨氯地平片和氨氯地平的区别
![左旋氨氯地平片和氨氯地平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711152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66.png)
左旋氨氯地平片和氨氯地平的区别
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是两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这两种药物的功能相似,但有许
多不同的地方,它们的功能和用途也各不相同。
首先,它们的成分不同。
氨氯地平是一种具有抗抑郁功能的抗抑郁药,其成分是三氯
苯苯醇。
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全新的抗抑郁药,它是氨氯地平的衍生物,它的成分是左旋
氨氯地平内酯。
其次,它们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氨氯地平作用于多个神经递质的受体,可以上调多种
神经递质的含量,如血清素、安非他明、摩擦肽羰基转移酶等。
左旋氨氯地平的作用可以
抑制血清素的交换,可以上调和维持血清素、安非他明的正常水平,以减轻抑郁症状。
此外,它们的适应症也存在差异。
氨氯地平是针对一般抑郁症的常规药物治疗,用于
抑郁症,它也可以用于强迫症、睡眠障碍等多种精神障碍。
左旋氨氯地平是针对抗抑郁效
果不佳的患者的药物替代疗法,它也可以用于治疗躁狂症、帕金森综合症等多种精神疾病。
最后,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有所不同。
氨氯地平可能会引起头晕、苍白、眩晕等不良反应。
左旋氨氯地平可能引起口腔潮湿、房颤、头痛等不良反应。
总之,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是两种抗抑郁药物,它们的成分、功效、适应症和不
良反应均有所区别,因此用于治疗抑郁症的患者,应根据临床情况进行详细的讨论,以确
定抗抑郁药物的种类和用量。
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b62cd8e0eefdc8d376ee32db.png)
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平均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氨氯地平口服,5 mg/d,1次/d;B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口服,2.5 mg/d,1次/d;C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口服,5 mg/d,1次/d。
服药8周后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三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和红细胞指数都显著升高,C组患者在血压达标率和血压变化值等方面均显著优于A组和B组,且B组患者的血K+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都能够有效缓解轻中度高血压症状,但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标签:左旋氨氯地平;氨氯地平;轻中度高血压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45~72岁,平均(60.45±7.50)岁。
病例入选标准为:使用单一降压药物或是首次治疗,血压控制效果不显著的患者。
排除有较为严重的肾、脑和心脏并发症的患者。
将患者平均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A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口服,5 mg/d,1次/d;B组患者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口服,2.5 mg/d,1次/d;C组患者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口服,5 mg/d,1次/d。
三组患者均服药8周。
治疗过程中,患者停服原降压药物,进行单药降压治疗。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开始前和治疗后的第2周、第4周及第8周进行血压测定,以及心电图和血生化检查。
在患者清醒和安静的状态下测定血压,连续测两次,间隔1~2 min,以两次的平均值作为每次所测的血压值。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对比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49d69c0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d.png)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对比【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为高血压患者实施苯磺酸氨氯地平药物治疗,以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药物治疗的临床效能。
方法:2019年11月-2021年1月,将我院11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58例,为参照组行苯磺酸氨氯地平药物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药物治疗,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收缩压指标和舒张压指标。
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
治疗前,研究组的收缩压指标,以及舒张压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
治疗后,研究组的收缩压指标,以及舒张压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为高血压患者实施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药物治疗,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临床效果;测算对比高血压属于心血管内科临床中极其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通常处在较高水平,且在老年期人口群体中具备集中高发特点,在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发展趋势持续深入条件下,高血压确诊患者数量,正在呈现出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1-3]。
文章以我院部分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为其开展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药物治疗,测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9年11月-2021年1月,将我院11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58例。
参照组男性37例,女性21例,年龄介于63-82岁,平均(68.53±3.68)岁。
研究组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介于64-83岁,平均(68.51±3.66)岁。
研究组与参照组在性别,以及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
1.2临床治疗干预方法为参照组行苯磺酸氨氯地平药物治疗,其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的生产厂家为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其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0950224,其每次给药剂量为5.00mg,每天给药次数为1次。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06040a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d.png)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全身血管疾病,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长期的高血压病会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
如何有效地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病成为了医学界和患者关注的焦点。
目前,钙通道拮抗剂已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其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两种常见的药物。
那么,这两种药物在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上有何不同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种药物的具体信息。
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通道,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的流入,降低血管对钙离子的敏感性,扩张周围血管,并能使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血管扩张,从而降低外周阻力。
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类似,同样是一种钙通道拮抗剂药物。
它们都是通过抑制细胞膜上的钙通道来发挥降压作用的。
钙通道拮抗剂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首选药物,两种药物的选择主要基于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
其中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作为常用的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
那么,这两种药物在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上有何不同呢?在疗效上,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都能有效地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状况。
它们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从而减轻心脏负荷,降低血压。
两者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药效方面,左旋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更为明显,能够更快速地有效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
这得益于左旋氨氯地平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其吸收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快速发挥降压作用。
相比之下,苯磺酸氨氯地平的药效相对缓慢,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最佳的降压效果。
在药物代谢和副作用方面,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也存在差异。
左旋氨氯地平在体内的代谢速度较快,不易在体内积累,因此对肝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副作用较小。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610848f242336c1eb95e81.png)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作者:李璐张金梅吴月兰王娟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11期【摘要】目的:对比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高血压患者86例,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和不良反应。
结果:在降压效果力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101-01高血压疾病发病率较高,而且以老年患者为主,必须要施以有效地降压治疗[1]。
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其左旋制剂,都与当前有效的降压药物,且耐受较好。
其中,前者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而后者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都可以应用与高血压和心绞痛的临床治疗[2]。
我院的对二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实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高血压患者86例,其中男40例,女46例。
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人。
观察组共有43例患者,男患者25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8.3±2.5)岁,女性患者28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5.2±23)岁。
常规治疗组43例患者,男性患者15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0.2±2.3)岁,女性患者28例,年龄65-88岁,平均年龄(79.5±2.7)岁。
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1.2.1;观察组:对于观察组患者,给与降压治疗时,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方式。
给予患者每日一次用藥治疗,每次用药剂量为5mg。
对于特殊患者,可以增加剂量,采用双倍药量。
选择上海天赐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药品,其国药准字号为H20083379,规格为5mg每片。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5bb274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2.png)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针对高血压病的治疗,药物疗法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而在药物治疗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两种常见的治疗药物。
本文将对这两种药物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疗效进行比较。
我们来介绍一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这两种药物。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它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通道,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搏动频率,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脏对氧的需求,从而降低血压。
而苯磺酸氨氯地平也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它的作用机制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相似,都是通过阻断钙通道来降低血压。
从临床研究的角度来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都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支持。
这些临床研究表明,这两种药物在降低血压方面的有效性都得到了验证,并且在长期用药的情况下,对患者的心血管保护效果也得到了证实。
从临床研究的角度来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从药理学角度来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作用机制虽然相似,但在具体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方面还是存在一些差异。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具有左旋结构,它在体内的清除半衰期较长,可以提供持续的血压控制效果;而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清除半衰期较短,需要多次用药才能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从药理学角度来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长效性方面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
两者在不良反应上也有一些差异。
研究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主要包括头晕、腹泻等轻微的胃肠道反应;而苯磺酸氨氯地平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头晕等不良反应,且持续时间较长。
从不良反应的角度来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临床应用中更为安全。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治疗高血压病中都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在长效性和安全性方面,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具有一定的优势。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右旋的区别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右旋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bcb916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c.png)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右旋的区别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右旋氨氯地平是两种常见的药物,虽然化学结构相似,但它们在药效和用途上存在一定差异。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两种药物的区别。
一、化学结构差异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右旋氨氯地平是氨氯地平的两种光学异构体。
氨氯地平分子中有一个手性中心,使得分子存在左旋和右旋两种形式。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左旋体的药物,而右旋氨氯地平则是右旋体的药物。
二、药效差异1.降压作用:左旋氨氯地平具有较强的降压作用,可以显著降低血压,适用于治疗高血压病。
而右旋氨氯地平的降压作用相对较弱,单独使用时效果不如左旋体。
2.心脏保护作用:左旋氨氯地平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可以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脏功能。
右旋氨氯地平在这方面的作用较弱。
3.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左旋氨氯地平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右旋氨氯地平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不如左旋体。
三、适应症差异1.左旋氨氯地平:适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等疾病。
2.右旋氨氯地平: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但在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中,其效果不如左旋体。
四、不良反应差异左旋氨氯地平和右旋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相似,但发生率可能略有差异。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面部潮红、心悸、下肢水肿等。
左旋氨氯地平可能导致牙龈增生,而右旋氨氯地平在这方面的影响较小。
总结: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右旋氨氯地平在化学结构、药效、适应症和不良反应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左旋氨氯地平具有更强的降压作用、心脏保护作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适用于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
而右旋氨氯地平的药效相对较弱,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病。
氨氯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e9b5be31b765ce040814ba.png)
氨氯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外消旋体与左旋体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
方法:随机把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旋体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外消旋体氨氯地平治疗。
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记录血压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分析两组成本效果。
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不良反应人数观察组为4例,而对照组为26例,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119元,对照组成本115.5元,成本效果分别为129.8和135.9。
结论:氨氯地平与左旋体氨氯地平临床效果相近,但后者不良反应人数少,成本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108-02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慢性病,其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增高,导致体血管的结构发生改变,引起心力衰竭、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以及肾衰竭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1]。
起初认为高血压是种中老年疾病,但现在的发病者趋于年轻化。
最近的高血压普查当中,35-45岁的患者占到63%。
统计数据显示,脑卒中(脑中风)、心脏意外等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口已占全球死亡人口的30%,其中62%的卒中病例和49%的心肌梗塞病例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的。
氨氯地平作为钙离子拮抗剂,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高血压(单独或与其他药物合用),目前是一线高血压治疗药物。
本文选择120名高血压病例,通过对氨氯地平的外消旋体与左旋体两药的对比研究,探讨其临床疗效、对比成本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方法1.1资料: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病例,诊断标准采用2000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2]建议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且收缩压在140~179(mmHg),舒张压在90~109(mmHg)范围内为轻、中度高血压,无并发症,均排除糖尿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肝肾功能障碍、继发性高血压、脑血管疾病以及对二氢吡啶类过敏者。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比较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b30620ffab069dc51220156.png)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比较作者:汪云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20年第21期[摘要]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观察组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压晨峰、收缩压标准差、收缩压变异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一氧化氮水平低于对照组,内皮素-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的疗效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而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接近,均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血压;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9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0)7(c)-0130-04Effect comparison between Amlodipine Besylate and Levamlodipine Besy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WANG Yun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hua University,Hu′nan Province, Hengyang 42100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Amlodipine Besylate and Levamlodipine Besy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to May 2019,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mlodipine Besylat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Levamlodipine Besyl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blood pressure level,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morning peak of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 index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 of nitric oxid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vel of endothelin-1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Levamlodipine Besylate is superior to Amlodipine Besy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Levamlodipine Besylate and Amlodipine Besylate is similar,and both have good medication safety.[Key words] Hypertension; Amlodipine Besylate; Levamlodipine Besylate; Blood pressure; Adverse reactions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具有高发病率,该疾病的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的患病率出现增高趋势。
5mg的氨氯地平和2.5mg的左旋氨氯地平区别大吗?药师详解
![5mg的氨氯地平和2.5mg的左旋氨氯地平区别大吗?药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02f9d4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3.png)
5mg的氨氯地平和2.5mg的左旋氨氯地平区别大吗?药师详解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病症,若不能有效控制,可造成发病患者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肾衰竭等多种致命性疾病。
目前,高血压的治疗主要以服用降压药为主。
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都是常见的降压药,属于降压药中钙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一大类,并且属于长效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有左旋和右旋两种同型异构体,而左旋部分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这类药物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通过减少钙离子进入细胞,来抑制血管收缩、降低血压。
左氨氯地平原先叫做“左旋氨氯地平”,现在改为左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和左氨氯地平这两种药有什么区别呢?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手性药物”的概念。
绝大多数的药物都有复杂的化学结构,有的药物还有手性结构。
所谓手性结构,是指这个化合物从平面结构来看完全一致,属于同一种化合物,但从立体结构看,这种化合物存在两种不同的结构,就像左右手一样,结构相互对映。
氨氯地平就是这么个药,里面一半左旋、一半右旋,合在一起就是个消旋体。
而左氨氯地平呢,就是氨氯地平去掉了右旋那部分,只剩下左旋的部分,所以就成了左氨氯地平。
左氨氯地平为什么要去掉右旋这部分呢?之所以要获得左旋氨氯地平,是因为研究发现氨氯地平中起到降压作用的主要是左旋异构体。
右旋异构体几乎没有降压作用,因此左旋氨氯地平2.5mg的剂量就能达到5mg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
另外,很多患者会发现服用氨氯地平后会有下肢水肿症状。
对氨氯地平的研究发现,这种下肢水肿与氨氯地平中的右旋部分有关,于是,我国就研制了只有左旋部分的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这样既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又减少了下肢水肿的不良作用。
但去掉的右旋部分并不是一无是处。
研究发现,氨氯地平的右旋部分可以为人体提供一氧化氮(NO)。
NO是可以扩张血管的物质,是血管舒张时需要的一种内皮因子。
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区别区别在哪?来看看医生怎么说
![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区别区别在哪?来看看医生怎么说](https://img.taocdn.com/s3/m/87aabac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c.png)
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区别区别在哪?来看看医生怎么说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说到底还是同一种药物,左旋氨氯地平是氨氯地平的手性药物拆分体,因此,从用药强度上来说,左旋氨氯地平2.5mg剂量和氨氯地平5mg剂量的降压强度类似。
绝大多数的化学药物,都有复杂的化学结构,有些药物还属于具有手性结构的药物,比如氨氯地平就是这样的药物。
所谓手性结构,是指这种药物的化学结构中,在三维空间上有对映体的存在,就像人的左手和右手一样。
拿氨氯地平来说,它存在左旋和右旋两种异构体结构,对于普通的氨氯地平来说,左旋和右旋混合在一起,叫做消旋体,而如果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手性拆分),将左旋异构体与右旋异构体分开,就可以得到左旋氨氯地平。
之所以要获得左旋氨氯地平,是因为氨氯地平的左旋异构体是其主要具有降压作用的部分,药效学研究发现,氨氯地平的右旋异构体几乎没有降压作用,而左旋异构体的降压作用是右旋异构体的1000倍,以左右混合消旋体的2倍,因此,左旋氨氯地平可以说是将具有降压作用的手性题拆分出来获得的药物,2.5mg的剂量,就能达到消旋体混合的普通氨氯地平的5mg剂量的降压效果。
我国一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随机、双盲平行研究》显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 与苯磺酸氨氯地平5mg 降压作用相似,两种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91% 和77.45%。
同时观察发现药物漏服24 小时和48 小时后,仍能保持血压低于 140/90 mmHg,提示药物长效持久的降压作用。
提醒一下:虽然氨氯地平药物降压作用时间长,但不建议大家隔天服用降压药哦。
左旋氨氯地平是我国制药企业拆分出来的异构体结构,目前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两种,其具体差异在于成盐的酸根离子的区别,在药物主成分上,是没有差异的。
不管是氨氯地平还是左旋氨氯地平,都是长效的地平类降压药,是临床上应用广泛,很好的降压药。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区别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e809f9276eeaeaad1f330bb.png)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区别
最近很多细心的高血压患者发现自己一直服用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怎么变成了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虽然少了一个“旋”字,但是还是引起不少人的疑虑,担心药物降压效果发生改变。
其实这二者是一种药物,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只不过是通用名称上一个是“左”,一个是“左旋”,这到底为什么呢?
原来根据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对于光学异构体的命名,左旋或右旋,以左或右冠于通用名前,英文冠以 Levo 或 Dex 。
所以,为了规范药品的名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去掉“左”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成分没有变化,命名更规范了,高血压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不良反应对比研究
![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不良反应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76c327cf46527d3240ce08f.png)
[中图 分 类号 ]R541 [文 献 标 识 码 ]A 【论 文编 号 】1004—0951(2012)07—0815—02
左 旋 氨氯 地平 与氨 氯 地 平 同 属钙 离 子 拮 抗 剂 , 具 有 钙离 子拮 抗剂 常见 的不 良反 应 。氨氯 地平 是手 性 药 物 ,由左旋 氨 氯 地 平 和 右旋 氨氯 地 平 构 成 。左 旋氨氯 地 平去 除 了 消旋 氨 氯 地 平 中 的 无 降压 活性 、 却能 产生 不 良反应 的右 旋 氨 氯 地 平 ,降 低 了 不 良反 应发 生 率 _1 J,现 有 研 究 也 证 实 了这 一 点 L1,引。本 研 究在 比较 左旋 氨氯 地平 和氨 氯地 平下 肢水 肿 等不 良 反应 差异 的 同时 ,还 研 究 了服 用 氨 氯 地 平 发 生 水肿 不 良反 应 换 用 左 旋 氨 氯 地 平 后 的 不 良反 应 缓 解 情 况 ,现 报 道如 下 。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 究对 象 本研 究选取 2010年 1~12月在 我 院就诊 ,符 合
2005年 <中 国高 血 压 防 治 指 南》高血 压诊 断 标 准 的 原发性 轻 中 度 高 血 压病 患 者 85例 。其 中 男 性 37 例 ;女性 48例 ,年 龄 为 31~59岁 ,平 均 (46.3±6.4) 岁。入 选 者排 除继发 性高 血压 和严 重 心 、脑 、肾等 并 发 症 ,无严 重肝 功能 异常 。 1.2 研 究 方法
外 科 手 术 治 疗 [J].中华 神 经 医 学 杂 志 ,2010,10(9):978—980.
[收 稿 日期 ]2011—12—17 [作 者 简介 ]沈 书 廷 (1964一),男 ,内蒙 古 赤 峰 市 人 。 医 学 硕
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
![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5a75bce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9.png)
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效果观察。
方法:病例选择2020.8-2021.8在本院治疗高血压的患者70例。
由于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分研究组35例,常规组35例。
常规组实施左旋氨氯地平方式治疗,研究组实施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
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血压恢复情况,以及治疗满意情况。
结果:2组高血压患者在干预前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对比,(P>0.05),2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在干预后研究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优于常规组,P<0.05,2组之间差异显;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7.14%,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8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高血压患者采取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显著,不但能够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可以得到更多患者的满意。
临床上值得积极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左旋氨氯地平;氨氯地平治疗;血压恢复高血压属于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属于一种高危疾病,资料表明,高血压疾病的本质是心脏、血管结构发生改变,造成的疾病。
给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1-2]。
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在患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增加脑卒中、心梗、外周血管疾病等风险,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
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
不同的药物,效果不同[3-4]。
本文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效果观察。
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2020.8-2021.8在本院治疗高血压的患者70例。
由于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分研究组35例,常规组35例。
常规组实施左旋氨氯地平方式治疗,研究组实施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
常规组当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0例:15例;年龄在52-76岁之间,年龄均值(64.42士4.62)岁;研究组当中,男性患者与女患者的比例为:19例:16例;年龄在50-77岁之间,年龄均值(65.42士5.49)岁。
浅谈氨氯地平与左氨氯地平的区别
![浅谈氨氯地平与左氨氯地平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88c675344693daef5ff73d36.png)
浅谈氨氯地平与左氨氯地平的区别导读: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曾用名:左旋氨氯地平)两者均是临床常用的钙离子拮抗型抗高血压药物。
在日常药学工作中,常有患者或医生问询到这两个药都是同类型的降压药,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使用它们呢?在此笔者将对这两个药物做一个比较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正确选择使用这两个药物有所帮助。
我们知道,氨氯地平与左氨氯地平,两者都是临床常用的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型抗高血压药物。
两者药名只有一字之差,其临床应用大体相似但也有不同的地方,下面让我们看看它们的具体区别。
1.两者组成成分不同从这两个药物组成成分上来看,左氨氯地平是一个纯净物;氨氯地平是氨氯地平左旋体和右旋体按照1:1等比例混合组成的外消旋体,即为一个混合物。
说到药物的左旋体、右旋体和消旋体,就需要知道“手性药物”的问题。
我们知道,手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
比如照镜子时实物与镜像,在空间上是相互对应的,但永远不能重叠,更为形象的就如人们的双手,通常将具有这种性质的现象称为手性。
药物也是如此,比如左氨氯地平与右氨氯地平,他们具有相同分子式,分子量也相同,其密度、熔点和沸点等物理性质也相同,甚至连化学性质也基本一致。
那么什么是左旋体和右旋体呢?对于旋光性物质来说,使用旋光度测定仪测定其旋光度时可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顺时针旋转(向右偏)的是右旋体,逆时针旋转(向左偏)就是左旋体。
外消旋体则是由旋光方向相反、旋光能力相同的分子(如左氨氯地平+右氨氯地平(1:1)=氨氯地平)等量混合而成,其旋光性因这些分子间的作用而相互抵消,因而不再具有旋光性,称为外消旋体。
综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通过手性拆分以后,左氨氯地平即是氨氯地平的左旋体,是一个纯净物;氨氯地平是左氨氯地平和右氨氯地平的等量混合体(外消旋体),是一个混合物。
2.从临床疗效上看两者降压效果相似根据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氨氯地平右旋体几乎无降压作用,其左旋体的降压效力是右旋体的1000倍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氨氯地平:“左旋”是否更好
作者:裘影萍
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9年第08期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高血压药物有利尿剂、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洛尔类)、钙离子拮抗剂(地平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沙坦类)等五大类,而且这五大类药物都可以作为起始用药。
在上述五大类抗高血压药物中,钙离子拮抗剂又称钙通道阻滞剂,可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前者如硝苯地平片,其药名末尾均带有“地平”两字,俗称地平类抗高血压药;
后者如维拉帕米、地尔硫(艹卓)等。
一般来说,“地平类”抗高血压药适用于老年高血壓、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周围血管病变者;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适用于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没有什么禁忌症,而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禁用于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对长期服用“地平类”抗高血压药的患者来说,氨氯地平是非常熟悉的一个品种。
氨氯地平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联合使用;也适用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或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发作者。
心绞痛患者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心绞痛药联合使用,如硝酸酯类和(或)β-受体阻滞药。
但是,服用氨氯地平的患者,并不一定会注意到氨氯地平会有“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两个品种,即使注意到了也不以为然。
认为这两种药既然都是氨氯地平,那就没什么区别。
其实,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从药理结构上来说,氨氯地平是左旋氨氯地平和右旋氨氯地平以1:1的比例构成的外消旋混合物。
氨氯地平是一个手性药物,它原本是有左旋结构和右旋结构的。
左旋氨氯地平去掉了右旋结构。
何谓手性呢,就像我们的左右手一样。
那么,左旋氨氯地平为什么为何要去掉右旋结构呢?这主要是由于左旋体的降压作用大约为右旋体的1 000多倍,而且副作用比右旋体小得多。
氨氯地平的副作用,比如头痛、水肿等不良反应,主要是由右旋体引起的。
同时,左旋体的半衰期也比右旋体的半衰期长。
研究发现,左旋体的半衰期为50多小时,而右旋体仅有35个小时,所以左旋体维持药效时间更长。
左旋氨氯地平在体内的吸收也比右旋体好一些。
在服用剂量方面,2.5毫克的左旋氨氯地平与5毫克的氨氯地平具有同样的降压作用。
由此可见,氨氯地平的降血压作用主要来自左旋结构,其不良反应则主要来自右旋结构。
既然左旋氨氯地平优于氨氯地平,那么患者就都不要用没去掉右旋体的氨氯地平,或者说就干脆淘汰氨氯地平算了。
有人或者会这样认为。
其实,右旋体并无一无所处。
右旋氨氯地平具有一定的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
尽管左旋氨氯地平也有一定的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但是含有右旋结构的氨氯地平保护作用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