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2.10e-与18e-微粒 把握住书写的规律技巧是关键。
原子
分子
阴离子 阳离子
10e- Ne
HF、H2O、 NH3、CH4
F-、
O2-、
N3-、
OH-、
NH
2
Na+、 Mg2+、 Al3+、 H3O+、 NH
4
18e-
Ar
HCl、H2S、 PH3、SiH4、 F2、H2O2、 N2H4、C2H6、 CH3OH、CH3F
5
基础回归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1.元素的性质决定于电子层数 和 最外层电子
,
主数要决定于
最外层电。子数
2.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
次 增多,原子半径逐渐 增,大失电子能力逐
渐 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
,减金弱属性逐渐
,非金增属强性逐渐 。
减弱
特别提醒 同主族元素性质不一定相似,如第ⅠA族
HF、H2O、NH3、CH4等。 ④任何元素都有零价,但不一定都有负价或正价。如
F无正价,Na、Mg、Al等无负价。
9
2.元素、核素、同位素
10
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目前已发现的110多种元素中,大多数都有 同位素。 (2)一种天然存在的元素的各种核素分占的比例 不一定相同,但所占的百分比组成不变。 (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 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来的平均值。元素周期表 和相对原子质量表中的数值就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 量,而非核素(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材料;②在周期表中的
F、Cl、附S、近P等探 索 研 制 农 药 的 材 料 ;
③在 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元素周期表》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周期、族的概念;以及学会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本节是学好元素性质的基础,也是学好元素周期律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周期、族的概念;2、能力目标:学会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情感目标:学会合作学习三、重点和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四、学情分析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学生已经知道了周期表的大致结构,并会用周期表查找常见元素的相关信息,但对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及元素周期表的具体结构还没有更深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讨论、讲解、练习相结合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初步理解周期、族的概念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导学案,课内探究导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教学环境设计和布置,合理给学生进行分组。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提问〕1、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样的关系?2、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有哪些?3、表格是按什么原则编排的?注:编排三原则(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顺序由上而下排列成纵行。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大家看本节的目标、重点、难点。
然后看第一个探究问题,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如何?每个横行、纵行分别是指什么?已经布置了同学们课前预习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吧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点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如何?每个横行、纵行分别是指什么?教师:大家的问题提得都很棒。
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第4章第1节 元素周期表
ZX
【思考】在周期表中收入了118种元素,是不是就只有 118种原 子呢?
一种元素可有几种原子,故元素种类118种,而原子1800多种。 其中,除了天然存在的同位素外,科学家还利用核反应制造出很 多种同位素。
【问题解决】为什么H的相对原子质量1.008,这个数值是怎么来 的?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与各 种核素在自然界里的丰度(某种核素在这种元素的所有天然 核素中所占的比例)的乘积之和。例如,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氕,相对原子质量为1.0079,其丰度为99.985%, 氘相对原子质 量为2.014,其丰度为0.015%,氚,痕量(计算时忽略)。因此 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79*99.985%+ 2.014*0.015% ≈1.008。
法:在族序数(罗马数字)后标一“A”字。ⅠA(除氢以外称为 碱金属)、ⅡA、ⅢA、…VIIA(卤族) 2. 副族:(7个) 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表示方法:在族序 数后标“B”字。如ⅠB、ⅡB、ⅢB、… 3. 第VⅢ族:(第8到10纵列) 4. 0族:(稀有气体)
小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I?A
1
考古断代
【思考】原子形成离子之后构成原子的微粒哪些发生了变化?
电子数变了
【思考】请用原子符号表示出某核素在得到或失去n个电子后的 情况。你能总结出原子、阳离子和阴离子核外电子数与质子数的 关系吗?
和
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拓展1】同位素中,有些具有放射性,称为放射性同位素。
【拓展2】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物理性质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 质基本相同。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元素周期表》
5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7
6 55 56 -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71
7 87 88 89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原则
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又按照原子序 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元素。(行) 族:具有相似内层结构和相同的最外层电子 数并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系列 元素。(列)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的分类
三个长周期,三个短周期,一个不完全周期
B:副族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元素周期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元素周期表》
类别
短周期
长周期
不完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元素周期表》
周期
周期序 数
1
起止元 素
H—He
包括元素 种数
2
2
Li—Ne
8
3
Na—Ar
8
4
K—Kr
18
5
Rb—Xe
18
6
Cs—Rn
32
7 Fr—112
26
号
核外电子 层数 1 2 3 4 5 6 7
112
过渡元素
镧 系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锕 系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栏目导航
(3)与H2O反应 ①X2+H2O===HX+HXO(X=Cl、Br、I); ②2F2+2H2O===4HF+O2。 (4)与NaOH溶液反应 X2+2NaOH===NaX+NaXO+H2O(X=Cl、Br、I)。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 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 易 失去电子,具有 金属性。 2.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 4个,在化学反应中 容易 得到电子,具有 非金属性。
栏目导航
二、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元素名 元素符 核电荷
称
号
数
原子结 构示意
图
最外层 电子层 原子半 电子数 数 径/nm
碱金属 锂 元素 钠
_L_i__ _3__ _N_a__ _1_1_
_1_
_2_ 0.152
_1_
_3_ 0.186
栏目导航
钾 碱金属
铷 元素
铯
_K_ _1_9_ _R_b_ _3_7_ _C_s_ _5_5_
_1_
_4_ 0.227
_1_
_5_ 0.248
栏目导航
B [A 中锂的活泼性比钠弱,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B 中还原性, K>Na>Li,但 K 不能置换出 NaCl 溶液中的 Na,而是先与 H2O 反 应;C 中碱金属元素从 Li 到 Cs,熔、沸点逐渐降低,即 Li>Na> K>Rb>Cs;D 中从 Li 到 Cs,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即碱性:LiOH<NaOH< KOH<RbOH<CsOH。]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1. 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原子结构示意图①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
②弧线表示电子层。
③弧线内数字表示该层中的电子数。
(2)离子结构示意图①当主族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少一个电子层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与电子层数相同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HF的电子式:B.O的核外电子排布:分子的球棍模型:C.S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CH4【答案】B【解析】A、HF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A错误;B、O为8号元素,核外有8个电子,其中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6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为故B正确;C、S为16号元素,核内有16个质子,S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D、为甲烷的比例模型,CH4分子的球棍模型为,故D错误;答案选B。
2、明确几个量的关系(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可近似地代替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3)阳离子M n+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n;阴离子N n-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n。
2.某物质H2RO3分子中共有x个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有_______个质子,________个中子。
【答案】x-26 A-x+26【分析】根据分子中各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的和等于总电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的质量数等于其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计算。
【详解】H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O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则根据H2RO3分子中共有x个电子,可得该物质分子中R原子核外电子数为(x-1)×2-8×3=x-26;由于原子的质量数等于其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x-26,则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也等于x-26,其质量数为A,故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A-( x-26)= A-x+26。
2021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第2课时 原始周期表
1.同主族、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差 (1)元素周期表中过渡元素左侧第ⅠA、ⅡA族:同主族相邻两元素 中,Z(下)=Z(上)+上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目。 (2)元素周期表中过渡元素右侧第ⅢA~ⅦA族:同主族相邻两元素 中,Z(下)=Z(上)+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目。 2.利用稀有气体元素确定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 原子序数-最邻近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ΔZ。
价。
END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
3.编排原则 (1)把 电子层数目 相同的元素,按 原子序数
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
(2)把不同横行中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的元素,按 电子层数 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成
纵列。
4.周期和族
(1)周期表中有
个横行、
个纵列。每一横行称为一
个
,每一个纵列叫作一个
(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第
Ⅷ族)。
(2)元素周期表7中的周期有 18 和
2.每一族的族序数都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吗? 【答案】不一定;主族和ⅠB、ⅡB族的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其他副族和0族的不相等。
3.同一主族相邻两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的数值可能是多少? 【答案】 2、8、18、32。
4.同一周期第ⅡA族、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的数值可能是多少? 【答案】 1、11、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周期的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其原子序数之差都相同 B.同周期的第ⅡA族元素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都相同 C . 第 二 周 期 有 两C种 金 属 元 素 D.原子序数为奇数,族序数一定为奇数
【解析】 由于相邻周期所容纳的元素数目不一定相同,因此相邻周期的同一主族的两种元 素,其原子序数之差不一定相同,A项错误;同周期的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可相 差1、11或25,B项错误;第Ⅷ族中元素的原子序数既有奇数也有偶数,D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第讲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必备(一)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制作了元素周期表2、元素周期表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则横排:电子层数相同,并且从左往右原子序数增加竖排: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往下电子层数增加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①一个横排称为一个周期,同一周期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②共有7个周期,1、2、3为短周期,4、5、6为长周期,第7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
③1周期有2个元素;2和3周期各有8个元素;4、5周期各有18个元素;6周期有32个元素,其中镧系有15个元素;7周期有锕系,也有15个元素。
(2)族①有18个纵行,16个族②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VIII族、1个零族③第IA族(除H外)又称碱金属元素、第VIIA族外称为卤族元素、0族元素也称为稀有气体元素。
(3)区域: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分界线5、结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周期序数=电子层数②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除O 和F ) 6、元素符号周围不同位置的含义阴阳离子的电荷数原子数目表示构成分子或离子的化合价质量数质子数R二、推断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1、根据以0族为基准给元素定位稀有气体元素 氦 氖 氩 氪 氙 氡周期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原子序数 2 10 18 36 54 862、原子序数-稀有气体原子序数(相近且小)=元素的纵行数,从而推出族数。
周期数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周期+1。
【特别提醒】若为六、七周期的元素,3—17为镧系和锕系元素(即III B ),若大于17,它的纵行数需再减14。
三、利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断元素1、根据每周期元素的种类给元素定位周期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元素种类 2 8 8 18 18 32 ①一、二周期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2 ②二、三周期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③三、四周期同族元素中,1、2主族原子序数相差8,其他相差18 ④四、五周期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8⑤五、六周期同族元素中,1、2主族原子序数相差18,其他相差32 ⑥六、七周期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32 2、设未知数列式求解知识必备(二)一、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01-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课时1 原子结构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
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Si;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
有Li、P。
(3)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电子层数是最
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Li、Ca;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He、
C、S;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是O。
有些元素不一定满足此规律,错误。
.
5.有 X + 和 Y − 两种元素的简单离子,若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
列关系正确的是( C )
A. − = +
B. − = −
C.核电荷数:Y < X
D.质子数:Y > X
【解析】 因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且
用含In的导电玻璃。已知In是第49号元素,质量数为115,下列有关In原
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
B.该原子可表示为115
49 In
C.质子数为49
D.中子数为115
【解析】 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D项,In原子的中子数为115 − 49 = 66,错误。
N2 H4 + 2H2 O2
N2 ↑ +4H2 O。
7.已知X、Y、Z、W四种元素中,X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Y元素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Z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
数多4;W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其阳离子与Z的简单阴离子核外电
子总数相同。请完成下列问题。
(1)W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由X、Z元素形成的10电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核素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核素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18个族B.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C.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D.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8个主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一定是非金属元素B.元素周期表有18纵列,7横行,故有18个族,7个周期C.第ⅠA族就是碱金属D.某第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和其同周期第ⅢA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 +113.锶的原子序数为38,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五周期第ⅣA族 B.第五周期第ⅡA族C.第四周期第ⅡA族 D.第五周期第ⅥA族4.根据叙述判断,下列各元素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元素能形成+7价的含氧酸及其盐B.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C.Z元素的阴离子与同一周期惰性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R元素在化合物中无变价5.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 )A.x+2 B.x+4C.x+32 D.x+186.第ⅡA族某元素原子序数为n,则原子序数为(n+2)的元素的族序数一定不可能为( )A.ⅣA B.ⅣBC.ⅢB D.Ⅷ7.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n的数值等于5B.原子序数与核电荷数都是35C.在化学反应中,溴原子获得电子形成Br+D.溴元素为金属元素8.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
氮元素、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B.镓原子与镓离子质量几乎相等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D.一个Ga3+有34个电子9.下列各组微粒属于同位素的是( )A.H2O和 H2O B.K和 CaC.O2和O3D.Cl和 Cl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3C和 14C属于同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1H和 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14C和 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D.6Li和 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11.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14N16O和13C16O2气体,下列对两容器中气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A.分子数相同 B.气体质量相同C.质子数相同 D.中子数相同12.氯的核电荷数为17,35Cl是氯的一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5Cl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70 gB. mol的1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6.02 ×1023C.3.5 g 35Cl2气体的体积约为1.12 LD.Na35Cl中Cl-的结构示意图:13.日本政府于2021年4月13日召开会议,决定在未来2年内将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水分批排入大海,核废水中包含63种放射性物质,其中Sr可导致白血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Sr的质子数为38B.90Sr内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11C.87Sr和90Sr互为同位素D.90Sr转变87Sr属于物理变化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元素周期表-一等奖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自主探究:探究ⅠA 族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2使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用品:多媒体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这幅表格包括了人类发现的所有元素。
从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元素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
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排列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解答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看看这幅表格里面藏有什么样的秘密。
同学们,你们知道门捷列夫吗他的伟大成就是什么知道!他是俄国伟大的化学家,他的伟大成就在于绘出了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1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原则来排列元素的2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3哪种依据更科学呢一开始, 门捷列夫对元素排列的依据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以核电荷数为依据更科学些。
关于第3个问题,学习完本节内容之后,我们就会得出答案。
原子主要由哪几个部分构成原子的组成观察电子、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大小,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电子的质量比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要小的多。
从表中能够看出,电子的相对质量要比中子和质子的相对质量小的多,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面。
一个质子的相对质量约为1,一个中子的质量也约为1。
因而,原子的相对质量等于中子数和原子数之和。
质量数用“A ”表示。
不带电荷 ×10-27千克 相对质量: 核外电子 带负电荷 ×10-31千克 相对质量:1/1836 原子核 中子 质子 带正电荷 ×10-27千克 相对质量:“Z ”“N ”分别表示质子数和中子数,在化学中我们用X A Z 表示表示某原子。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七个主族 七个副族 一个第Ⅷ族
一个0族
1. 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周期:① 7个周期(三短四长) ②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3、族: ① 18个纵列,16个族(。七主七副0、Ⅷ族)
②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最高正价 - 8
× ④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核中,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必须相等
⑤无论是原子还是正离子或者负离子,它们的质量数A,
√ 质子数Z,中子数N都满足Z+N=A √ ⑥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核素种类
电子层数 3
3
3
3
3
3
3
3
最外电子 数
1
2
3
4
5
6
7
8
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 质子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往右排列; ②将 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各种元素,从左到右排成横行; ③将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 上而下排成纵列,
这样得到的一个表,叫做元素周期表。
元素种类
2短 8周 8期
18 长 18 周 32 期
中子数 0 1 2
质量数 1 2 3
1)氕、氘、氚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异同?它们是 同一种元素吗?它们是同一种原子吗?
2)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吗?
二、核素、同位素
1H
1
2 1
H
3 1
H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O O O 16
17
18
8
8
8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 核素互为同位素。
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第4章第1节 元素周期表解析版)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B.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答案】B【解析】A.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电子数,故A错误;B.原子的结构决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核电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故B正确;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可能为原子或离子,如为原子,则为稀有气体元素,故C错误;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如为同主族,则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大,故D错误;答案选B。
2.已知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ⅡA族B.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Ⅶ族C.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ⅡA族D.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0族【答案】C【解析】据离子结构示意图得元素是12号,位于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ⅡA族,C项正确;答案选C。
3.“玉兔”号月球车用作为热源材料。
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互为同位素B.与互为同素异形体C.与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D.与具有完全相同的物理性质【答案】C【解析】A.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与质子数不同,不是同位素,A 错误;B. 与质子数不同,不是同一种元素,不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C.与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其核外电子数相同,则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C正确;D. 与为同位素,具有物理性质不是完全相同,D错误。
答案为C。
4.长式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
按这种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四周期第9列元素是铁元素B.只有第二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2C.第9列中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第10、11列为ds区【答案】C【解析】A.第四周期第9列元素是钴元素,铁元素处于第四周期第8列,A项错误;B.氦原子及一些过渡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也为ns2,B项错误;C.第9列属于Ⅷ族,都是金属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C项正确;D.第10列属于Ⅷ族,为d区;第11列属于ⅠB族,为ds区,D项错误;答案选C。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多选A.B. X的氧化物XO有毒C. Y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D. Z的氧化物只能与酸反应1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除0族元素外, 短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族的族序数B.除短周期外, 其他周期均为18种元素C. 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D. 第ⅢB族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12. 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 其中正确的是()。
ABCD13. A.B.C.D.E五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1-1-1所示, 已知E的原子序数为x, 则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不可能为()。
图1-1-1A. 5xB. 5x+10C. 5x+14D. 5x+2514.已知115号元素原子有七个电子层, 且最外层有5个电子, 试判断11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 第七周期第ⅢA族B. 第七周期第ⅤA族C. 第五周期第ⅦA族D. 第五周期第ⅢA族15.目前人类已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 共有16种。
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相关判断()。
①都是主族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③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 所以又都叫气态氢化物;④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
A. 只有①②正确B. 只有①③正确C. 只有③④正确D. ①②③④均不正确16. 已知X、Y、Z、W是短周期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 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元素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 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 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 Y形成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
(1)请写出元素符号: X______、Y______、Z______、W________。
(2)X单质与Z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E,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可用于还原汽车尾气中的__________, 以减少大气污染。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内容
一、元素周期表★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与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二、元素周期律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3、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 =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多考选择题)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 ——→ 逐渐减弱三、 化学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
必修一化学《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教案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章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节 元素周期律本节课是化学必修2本单元是本节课学习内容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5第一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内容。
在化学必修1专题1第三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学习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从而认识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通过学习“元素周期律是原子结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加深对元素性质的理解。
1.结合有关数据,运用实验探究等方法认识元素周期律,即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周期律1.幻灯片 2.化学实验板书设计元素周期律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二、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原子、离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1)一般情况下,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半径逐渐越小;(2)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三、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最高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最低价=最外层电子数-8四、元素性质变化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五、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本节课主要以学生根据事实总结规律为主,教师适当给予指导。
通过一系列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快乐。
当然,这里面更主要的是一种科学思维、思想的形成:根据大量客观事实,研究其中隐含的规律,得出科学结论。
在上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化合价总结时,学生只注意了正、负化合价由低到高,而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教师指导。
[精]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详解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短周期(第1、2、3周期)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主族7个:ⅠA-ⅦA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第Ⅷ族1个(3个纵行)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练习】1.主族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除氢)A .一定是8个B .一定是2个C .一定是18个D .是2个、8个或18个2.若某ⅡB 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 ,那么原子序数为x +1的元素位于A .ⅢB 族 B .ⅢA 族C .ⅠB 族D .ⅠA 族3.已知A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 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A 、B 元素A .一定是第二周期元素B .一定是同一主族元素C .可能是二、三周期元素D .可以相互化合形成化合物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_______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4Li + O 2 Li2O 2Na + O 2 Na 2O 2 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2R + 2 H 2O = 2 ROH + H 2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_______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Cs ),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
所以从Li 到Cs 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结论: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详解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详解一、元素周期表概述1.1 元素周期表的定义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元素排列成表格状的一种定期系统,它是化学基础知识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1.2 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9年,当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提出了周期定律,并将元素按照周期性定律进行排列,从而形成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
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元素周期表逐渐完善,不断更新。
1.3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现代元素周期表由7个水平排列的周期和18个垂直排列的族组成。
周期表中,从左至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元素的电子层数也逐渐增加;从上至下,主量子数逐渐增加,元素的原子半径也逐渐增加。
二、周期性规律2.1 周期性规律的概述周期性规律是指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现出周期变化的规律。
周期性规律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方面的规律。
2.2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规律原子半径是指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所处的轨道半径。
原子半径的大小与原子核中质子数和电子数有关,原子半径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加。
另外,周期表中第一周期的原子半径最小。
2.3 电离能的周期性规律原子的电离能是指从原子中剥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电离能大小与原子核的质子数和电子云的结构有关,它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周期表中第一周期的电离能最小。
2.4 电子亲和能的周期性规律电子亲和能是指向一个原子中引入一个电子时,所放出的能量。
电子亲和能大小与原子核的质子数和电子云的结构有关,它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加。
周期表中第一周期的电子亲和能最小。
2.5 电负性的周期性规律电负性是描述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获得或失去电子的能力。
电负性大小与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关,它随着电子的层数由内向外逐渐增加,即在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和从下到上电负性逐渐增大。
三、队列式周期表3.1 队列式周期表的概述队列式周期表是指按照元素的化学性质排列的周期表,多用于描述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多选9.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们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已知3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B.X的氧化物XO有毒C.Y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D.Z的氧化物只能与酸反应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除0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族的族序数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18种元素C.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D.第ⅢB族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12.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ABCD13.A、B、C、D、E五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1-1-1所示,已知E的原子序数为x,则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不可能...为()。
图1-1-1A.5x B.5x+10C.5x+14 D.5x+2514.已知115号元素原子有七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5个电子,试判断11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七周期第ⅢA族B.第七周期第ⅤA族C.第五周期第ⅦA族D.第五周期第ⅢA族15.目前人类已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共有16种。
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相关判断()。
①都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③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都叫气态氢化物;④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③正确C.只有③④正确D.①②③④均不正确16.已知X、Y、Z、W是短周期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元素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形成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
(1)请写出元素符号:X______、Y______、Z______、W________。
(2)X单质与Z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用于还原汽车尾气中的__________,以减少大气污染。
(3)这四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5∶1∶1∶3的化合物(按X、Y、Z、W的顺序),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足量的NaOH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的位置如图1-1-2所示,X形成的单质约占空气体积的1/5,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1-2(1)Y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
(2)X与Na形成淡黄色固体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该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X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ZX2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说明ZX2具有__________性。
(4)W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非选择题1.某学生往一支试管里按一定次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A.KI溶液B.淀粉溶液C.NaOH溶液D.氯水发现溶液颜色按下面次序变化: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
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①→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③→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3XO4,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A.H2X B.HXC.XH3D.XH43.由于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可能呈现金属性。
下列事实最能说明这个结论的是()。
A.已经制得了IBr、ICl等卤素互化物B.已经制得了I2O5等碘的氧化物C.已经制得了I(NO3)3、I(ClO4)3·2H2O等含I3+的离子化合物D.碘(I2)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形成I-3离子4.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KI、NaBr、BaCl2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
将白色物质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向该无色溶液中加入新制取的氯水,然后再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白色固体中肯定有NaBrB.白色固体中既有NaBr,又有BaCl2C.白色固体中有KI、NaBr、BaCl2三种物质D.白色固体中既有KI,又有BaCl25.在100 mL混合溶液中含有1 mol/L Na2SO3和2 mol/L NaBr,现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0.15 mol Cl2,充分反应后,参与反应的SO2-3和Br-物质的量之比为()。
A.1∶4 B.1∶3C.1∶2 D.1∶16.氰(CN)2、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X2)类似,化学上称为拟卤素[如(SCN)2+H2O===HSCN+HSCNO]。
它们的阴离子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l-<Br-<CN-<SCN-<I-。
试写出:(1)(CN)2与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核素非选择题1.在14 6C、14 7N、16 8O、3517Cl、235 92U、238 92U中:(1)________和________互为同位素。
(2)________和________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称互为同位素。
(3)________和________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4)以上所列共有________种元素。
2.几种微粒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则可说明()。
A.可能属于同一种元素B.一定是同一种元素C.彼此之间一定是同位素D.核外电子个数一定相等3.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元素,如果a X m+、b Y n+、c Z n-、d R 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c=m-n B.a-b=n-mC.c-d=m+n D.b-d=n+m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1H和2H是不同的原子,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D.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6.写出下列各粒子的化学式:(1)由2个原子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______,阴离子是________。
(2)由4个原子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______,阳离子是________。
(3)由3个原子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______。
(4)由5个原子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是________。
7.某金属质量为4 g,其原子核外有2 mol电子,核内共有1.204×1024个中子,4 g该金属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了6.02×1022个阳离子。
(1)该金属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
(2)其原子核内有__________个质子,__________个中子。
非选择题1.有A、B、C、D四种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A、C、D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A的M层比C的M层多4个电子,比D的M层少2个电子;B原子的L层比A原子的L 层少3个电子,则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__(均用元素符号填写)。
2.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分别相同,则它们不可能...是()。
A.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B.两种不同的离子C.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D.两种不同的分子3.A、B、C三种短周期元素,A与C同主族且处于相邻周期,A与B的核电荷数之差为5,B原子M层比L层电子少2个,则A、B、C三种元素分别是()。
A.Li、Na、S B.Na、S、LiC.Na、K、Br D.K、Br、Na5.锶(Sr)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下列关于锶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锶能与冷水剧烈反应B.锶的失电子能力比钙强C.Sr(OH)2的碱性比Ca(OH)2弱D.氧化锶是碱性氧化物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1)强的单质是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呈两性的是__________。
(3)要证明A、B、C的金属活泼性,可以用什么实验来证明,试举一例。
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