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治疗腰肌劳损(主讲:李树纲)

合集下载

不同针法对腰肌劳损增生性脊柱炎疼痛症的疗效分析

不同针法对腰肌劳损增生性脊柱炎疼痛症的疗效分析
14 分析 情 况 . 依 据 随机 原 则 ,将 30例 病 员 分 为 6
两组 。( )皮 肤针 组 10例 :男 9 1 8 5例 ,女 8 5例 ;年 龄2 O岁 ~3 O岁 2 2例 ,3 1岁 ~4 0岁 2 9例 ,4 1岁 ~ 5 O岁 6 6例 ,5 岁 ~6 1 o岁 6 例 ,6 1 o岁 以上 2例 ,平 均年 龄 ( 58±1 .)岁 。病 程 2 5年 ~4年 ,平 均 4. 12 . ( .4± .8 3 1 0 9 )年 。其 中 ,腰肌 劳损 者 8 8例 ( 痛 Ⅲ 疼 级4 9例 ,Ⅳ级 3 8例 , V级 1 ) 例 ;增 生性 脊 柱 炎 者 9 2例 ( 痛 Ⅲ级 7例 ,Ⅳ 级 5 疼 O例 , V 级 3 5例 ) 。 ( )体针 组 10例 :男 9 2 8 3例 ,女 8 7例 ;年 龄 2 O岁
观察 指标 ,对 中 医皮 肤 针 、体 针 治 疗 疼 痛症 疗 效 加
2 治疗 方 法
2 1 针 具 选 择 与操 作 ( )皮 肤 针 组 :单 头 皮 肤 . 1 针 消毒 后 ,于 疼 痛 区局 部 或 循 经 轻 叩 , 以局 部 皮 肤 发 红为 宜 ;疼痛 明显 者 重 叩 ,稍 出血 为 度 。 ( ) 体 2 针 组 ;按 中医辩 证 确定 相应 俞 穴及 选 择 针 具 。包括 : 大肠 俞 、。 、华 佗 夹 脊 穴 、委 中 等 ,针 具 ∞ . 肾俞 3 4
炎则 为 7次 ,隔 日治疗 1 。 次
3 结 果
无法 忽视 ,不 干扰 日常 生 活 ; I 级 有 疼 痛 ,无 法 忽 V
米 ,干扰 注 意 力 ; V级 有 疼痛 ,无 法 忽 视 ,所 有 日
常活动都受影响 ,但 能完成基 本生理需要 ,如进食 和排 便等 ;Ⅵ级 存 在剧 烈 疼 痛 ,无 法 忽视 ,需 休 息 或 卧床 休息 。

中医针灸疗法对腰肌劳损的疗效评估

中医针灸疗法对腰肌劳损的疗效评估

中医针灸疗法对腰肌劳损的疗效评估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腰痛疾病,主要由于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过度劳累或腰部受伤等原因引起。

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是一种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在处理腰肌劳损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

本文将对中医针灸疗法在治疗腰肌劳损方面的疗效进行评估。

1. 中医针灸疗法的基本原理中医针灸疗法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疗法。

根据中医理论,腰肌劳损是由于气血不畅、气滞血瘀所致的。

中医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消除气滞血瘀,从而缓解腰肌劳损引起的痛苦。

2. 针刺疗法在腰肌劳损中的应用针刺疗法是中医针灸的核心疗法之一。

在腰肌劳损的治疗中,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和新陈代谢,从而加速腰肌劳损的康复过程。

3. 艾灸疗法在腰肌劳损中的应用艾灸疗法是中医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腰肌劳损的治疗中,通过艾灸特定穴位,可以温通经络,疏通气血,消除湿气和寒气等病理因素,从而减轻腰背部的疼痛和不适感。

4. 中医针灸疗法与其他疗法的比较中医针灸疗法相比于传统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在腰肌劳损的治疗中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首先,针灸疗法是非药物治疗方法,避免了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

其次,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刺激,个性化地进行治疗,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此外,针灸疗法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促进整体健康。

5. 中医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中医针灸疗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腰肌劳损的治疗。

通过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大多数腰肌劳损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疼痛得到明显缓解,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尽管存在个体差异,但整体来看,中医针灸疗法在治疗腰肌劳损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疗法是一种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对于腰肌劳损具有明显的疗效。

通过针刺和艾灸等手段,可以调整气血运行,消除气滞血瘀,从而减轻腰肌劳损引起的痛苦。

针灸推拿相关病例报告

针灸推拿相关病例报告

针灸推拿相关病例报告针灸推拿相关病例报告病例:腰肌劳损患者:王先生,27岁,男性主诉:右侧腰痛、僵硬,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病史:王先生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久坐少动。

近一个月来感到右侧腰部酸痛、僵硬,逐渐加重,尤其是活动后会感到明显的不适。

他曾用过一些痛经药,但效果有限。

体格检查:右侧腰部有明显的压痛点,活动受限,右侧腰肌明显紧张。

诊断:腰肌劳损治疗方案:采用针灸推拿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针灸、推拿和理疗。

针灸治疗:使用针灸直接对痛点进行刺激,选择符合腰部肌肉解析的穴位,如中脘、膈俞、肾俞等。

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每周2次,共进行了5次。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来放松腰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与水肿,降低疼痛感。

每次治疗时间约20分钟,每周2次,共进行了5次。

理疗:同时配合理疗,包括热敷、拔罐和艾灸等,以促进腰部肌肉的放松和血液循环的恢复。

疗效评估:治疗后,王先生的腰痛明显减轻,活动范围增加,能够进行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

腰肌松弛,压痛明显减轻。

讨论: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办公室病,主要由于长时间保持相同的姿势,使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导致疼痛和僵硬。

针灸推拿治疗通过直接刺激穴位、放松肌肉和改善血液循环,可以有效缓解腰肌劳损的症状。

结合针灸、推拿和理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总结:针灸和推拿是传统中医疗法中常用于治疗腰肌劳损的方法。

通过刺激穴位、放松肌肉和改善血液循环,可以减轻疼痛、恢复肌肉功能。

综合针灸推拿治疗方案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针灸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针灸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最拿手

针灸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最拿手

这些可产生大量的自由基,作用于人体皮肤细胞,令人脸色黯淡。

全科医生·身体管理家庭科学·新健康健康一点通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颈肩腰腿痛的常见疾病包括肩周炎、腰肌劳损、颈椎病、足跟痛、踝关节损伤、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偏头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腰椎滑脱、滑囊炎、跌打损伤及扭挫伤等。

颈肩腰腿痛的发病原因是急性损伤的后遗症、慢性劳损、老年退行性病变等,其病理改变是骨质增生、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椎体滑脱或者椎间盘突出,其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颈部、肩部、腰部、腿部、臀部、手臂、脚出现麻痹疼痛,同时伴有鼻炎、失眠、耳鸣、烦躁、月经不调、视力降低、痛经以及胸闷等,甚至由于病情迁延长时间得不到治愈而出现精神抑郁、焦虑等心理精神问题。

颈肩腰腿痛,在中医看来是因为各种病因造成的机体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将其分为虚证和实证两类。

其中虚证是因为长期劳损、长期生病等原因引起的气血运行不畅和气血两亏,造成筋脉没有得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到充分的濡养导致的不荣则痛;实证是因为外伤瘀血、外感风寒湿邪等原因造成的气滞血瘀、经脉闭阻,从而导致不通则痛。

颈肩腰腿痛常见的人群是老年人,这是因为老年人年龄较大,身体的气血逐渐降低,不能对筋骨经脉进行充分的濡养,从而造成功能逐渐衰退,此时老年人处于正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空疏的情况,从而容易被风寒侵袭,导致气血不畅经脉受阻。

采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可以舒经通络、益气活血、行气导滞、平衡阴阳、温经通脉等,有效改善症状,显著降低疼痛程度,是现阶段最理想的一种治疗方式。

针灸推拿治疗不同于药物治疗,是对全身经脉进行疏通,改善机体气血运行状况,对疼痛进行深层次的治疗,从而达到痊愈的效果。

针灸推拿治疗可针对不同的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直接性的针刺治疗,起效快、无毒副作用,人们的接受程度较高。

李氏砭法|腰痛的调理思路

李氏砭法|腰痛的调理思路

李氏砭法|腰痛的调理思路
患者:李某,女,58岁。

主诉:腰部疼痛,右下肢疼痛憋胀。

既往病史:无。

辨证思路:腰痛病由于腰部长期的劳损、不良姿势等原因引起的腰部气血运行不畅,积劳成疾,气血运行失调而引起。

刮痧方案:
1.左心包、右尺泽,引血下行。

2.开四穴,扶阳固本。

3.腰背部刮透,重刮膀胱经、肾俞、腰阳关,重刮阿是穴。

4、膀胱经、腰区刮透。

治疗过程:腰臀部刮出大量紫红色痧斑。

治疗效果:患者诉刮完后腰部疼痛缓解,右下肢憋胀感减轻,腰背部感到轻松、放松。

案例总结:腰痛病主要是由于腰部长期的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不通则痛,痛则不通。

根据李氏砭法通论,以通为治,通过刮痧引邪出表,引血下行,从而调达气血,使气血运行通畅,以缓解腰部疼痛,缓解症状。

友情提示:文中案例仅供参考,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有同样情况,建议找专业人员先咨询。

作者简介:秦小朦,河北省中医院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师承弟子。

中医骨伤科学肌肉劳损的中药调理与推拿

中医骨伤科学肌肉劳损的中药调理与推拿

中医骨伤科学肌肉劳损的中药调理与推拿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长时间的劳累、姿势不当或者过度运动等原因,很多人会出现肌肉劳损的问题。

肌肉劳损不仅会给我们带来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中医骨伤科学在治疗肌肉劳损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其中中药调理和推拿是常用且有效的手段。

肌肉劳损,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多是由于气血不畅、经络阻滞、筋骨失养所致。

长期的劳累损伤了人体的正气,使得气血运行失调,筋脉肌肉失去濡养,从而出现疼痛、酸胀、麻木等症状。

中药调理在治疗肌肉劳损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开具药方。

对于肌肉劳损,常见的中药方剂有独活寄生汤、舒筋活血汤等。

独活寄生汤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功效。

其中独活、秦艽、防风等药物能够祛风除湿;细辛、肉桂等可以温经散寒;杜仲、牛膝、桑寄生等则能补肝肾、强筋骨;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等养血活血。

诸药合用,对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所致的肌肉劳损有较好的疗效。

舒筋活血汤则以舒筋活络、活血化瘀为主。

其中红花、桃仁、赤芍等能够活血化瘀;鸡血藤、伸筋草、络石藤等可以舒筋通络。

适用于劳损后气血瘀滞的患者。

除了这些经典方剂,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用药。

比如,如果患者疼痛较为明显,可以加入延胡索、乳香、没药等止痛的药物;如果伴有麻木不仁的症状,可加用天麻、地龙等祛风通络之品。

在服用中药调理的同时,推拿也是中医治疗肌肉劳损不可或缺的方法。

推拿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的目的。

推拿的手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揉法、按法、推法、拿法等。

揉法是以手掌或手指在患处进行轻柔的回旋揉动,能够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按法则是用手指或手掌在穴位或痛点上进行按压,力度适中,以缓解疼痛;推法是用手掌或手指沿着经络或肌肉的走向进行推动,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拿法是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拿捏肌肉或肌腱,能够解除肌肉痉挛。

针灸治疗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奇效

针灸治疗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奇效

针灸治疗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奇效一、什么是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发作于患者的腰部肌肉,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疼。

而腰肌劳损,一般是由于患者在劳作时其腰部肌肉负担了超出负荷的重压,进而使得腰部肌肉的血管供氧被重物压迫,供氧不足,血液循环速度降低,身体的代谢物质也无法正常排出,最终出现炎症。

腰肌劳损通常在患者劳作以后发作,如果在发作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通常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在中医的认知中,腰肌劳损被纳为“痹症”,认为腰肌劳损是由于过度劳累使得血液淤塞导致的。

而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多发于中老年。

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腰腿痛、腰部异常和功能障碍。

腰椎间盘突出常发于患者的腰骶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较重,疼痛感强烈,还会导致患者腰椎不稳。

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患者会难以弯腰,腰部会有针刺般的剧痛感,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对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是降低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

但是常规的西药治疗的效果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针灸治疗近年来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腰肌劳损患者的治疗中得到了应用。

二、针灸治疗腰肌劳损的方法(一)毫针针刺治疗法使用毫针直接刺入患者的穴位是最直接最为原始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

这一治疗方法为刺入患者病变组织的穴位,使得患者的经络气血得到疏通,从而实现患者的腰肌功能自主调节,恢复。

一般选用长度在1.5寸到2寸的毫针,扎入患者的腰阳关、阿是穴、肾俞、阳陵泉、委中、大肠俞和足三里等穴位,刺入方法为双侧取穴,平补平泻,每次刺入八个穴位,一天一次,一周治疗六天,持续三周。

(二)电针疗法电针治疗法是在毫针针刺基础上加以改进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主要原理是在针刺成功后,通入微量电流,这一电流非常接近人体本身的生物电,通过电流进一步加深对患者穴位的刺激,增强针灸治疗的效果。

电针治疗方法的优点较多,能够节省人力,在电流作用下,可以做长时间的持续运针,同时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控制对患者的刺激程度,而电针疗法治疗腰肌劳损,则是选取患者位于腰椎L2-L5之间的椎体之间的夹脊穴,同样使用长度在1.5寸到2寸的毫针进针,进针时注意偏向患者的腰椎内侧,进针深度控制1到1.5寸,之后捻针,以患者感受到针刺的感觉为准,之后连接上电源,开启电针仪,设置频率15赫兹,电流强度根据患者的耐受强度调整,每次治疗20min,一天一次,一周治疗五天,持续治疗四周。

中医正骨培训教手法与经络调理治腰肌劳损 四肢麻木

中医正骨培训教手法与经络调理治腰肌劳损 四肢麻木

中医正骨培训教手法与经络调理治腰肌劳损四肢麻木
据中医正骨培训网介绍虽然有1年推拿按摩工作从业经验,但是自己的技能停留在养生保健水平,经理希望我们业务能力有提高,最好是能给顾客治疗一些常见病,咱们老家顾客当中患腰肌劳损、四肢麻木的腰椎病和颈椎病的人特别多,这样我就产生了外出学习的念头,经同业的大哥介绍,我与采用门诊教学的中医正骨培训班取得联系,参加了30天的培训,不学不知道,耳听为虚,亲身培训为实,门诊临床授课就是好。

在1个月的时间里门诊临床跟着宋教授,每天治疗20几个患者,有时患者更多,教授真的是有权威,治疗上万患者,当时见效,每天就诊的患者不预约根本挂不上号,培养上万学员,治疗上万患者,边治疗,边正骨培训教学。

我跟随教授,首先是学到了对疾病诊断的能力,在1个月的时间里门诊临床跟着教授,每天治疗20几个患者,有时患者更多,教授教手法与经络调理治腰肌劳损、四肢麻木示范教学使我学到了中医正骨的能力,包括手法学习,都是在门诊临床为患者治病的过程中学习,有为患者治病的机会,自己体会很深,经名师指点、传授,我有长足进步,教授人品极好,倾其所有都教给了我,我感谢他终生啊。

针灸推拿康复运动损伤腰肌劳损

针灸推拿康复运动损伤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特别是在长时间坐姿、站立或者剧烈活动后。

这种损伤会导致腰肌的疼痛和不适,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康复过程中,针灸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常常被用于缓解腰肌劳损的症状,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本文将为您介绍针灸推拿康复运动损伤腰肌劳损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是指由于长时间保持不良的姿势,剧烈活动,或者重复性运动导致腰部肌肉疲劳和损伤。

腰肌是人体背部的肌肉群,包括腰方肌、背阔肌、腰大肌、腰长肌等。

这些肌肉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保持身体平衡、维持脊柱的正常弯曲、支持躯干等。

但当这些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者过度使用时,就容易引发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的症状包括腰背部疼痛、僵硬、酸胀、乏力等,严重时可能会伴随着神经根压迫症状,如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

腰肌劳损多见于办公族、长时间驾车族、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等人群,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二、针灸推拿康复运动损伤腰肌劳损的原理针灸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康复运动损伤腰肌劳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促进自我修复,从而缓解腰肌劳损的症状,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1、针灸和推拿原理针灸疗法的原理基于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和脏腑理论。

中医认为,在人体内部存在着一套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这些经络可以使脏腑相互联系,调节和平衡机体的生理功能。

针灸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可以调整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作为一种中医疗法,主要通过手法的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刺激穴位和经络,达到调理气血、舒缓肌肉、促进循环、改善疼痛等效果。

在康复运动损伤腰肌劳损中,针灸和推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起到作用:1)缓解疼痛: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促使神经末梢释放内源性物质,如内啡肽、丝氨酸等,从而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缓解疼痛。

2)舒缓肌肉:针灸可以刺激肌肉,促使肌肉得到放松,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疲劳,增加肌肉的柔韧性,改善肌肉的功能。

针刺推拿治疗大学生腰肌劳损152例

针刺推拿治疗大学生腰肌劳损152例

第29卷第6期吉林医药学院学报V01.29N o.6—344—2008年12月Jour nal of Ji li n M e di calC ol l egeD e c.2008文章编号:1673-2995(2008)06-0344-02针刺推拿治疗大学生腰肌劳损152例李中伟,李伟,刘歌明(吉林医药学院直属医院,吉林吉林132013)关键词:腰肌劳损;针刺;推拿中图分类号:R246.2;R274.34文献标识码:B腰肌劳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人长期腰痛,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

本病在慢性腰痛中占有相当比重,平时所见的腰痛大多数属于此类,多由急性腰扭伤未获得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损伤未及时恢复,或反复多次的腰部扭伤,或久坐久立,或长期劳累过度等所致。

本病一无明显外伤史,二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腰痛本身并不严重,起居行动尚能自如,但迁延不愈,近年来发现在校大学生由于长时间端坐或坐姿不良,也为此病高发人群。

我们于2006年10月~2007年12月,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在校大学生腰肌劳损152例,疗效显著。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2例均为本院门诊在校大学生,其中男63例,女89例;年龄19—26岁,平均年龄23.5岁。

经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符合慢性腰肌劳损的诊断(根据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全部病人经临床检查排除隐性脊柱裂、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骨质增生、椎弓根崩裂、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其它脊柱病变。

1.2临床症状体征症状:长期反复发作的腰痛史;一侧或双侧腰骶部酸痛不适,时轻时重,劳累加剧,休息减轻;一侧或双侧骶肌轻度压痛,肌肉紧张,甚至僵硬,腰部呈板状;适当活动或注意改变体姿,症状缓解,腰部活动基本正常。

体征:腰部外形及功能无明显异常,部分患者可有腰部活动受限;压痛部位因损伤组织不同而异,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骼骨嵴后部,腰椎横突部;少患作者简介:李中伟(1981一),男(汉族)。

腰肌劳损针灸治疗方法

腰肌劳损针灸治疗方法

腰肌劳损针灸治疗方法:1、针刺取阿是穴:肾俞、志室、气海俞、命门、腰阳关、次髎、委中等,针刺后可在腰部穴加拔火罐,以散瘀温经止痛。

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结核病及肿瘤患者不宜针灸。

2、耳针刺腰骶区、神门区、肾区等,可稍作捻转,两耳同刺,留针10分钟,隔日1次,可连作2~3次。

3、针灸必须是专业人员来操作,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就会有一定的效果,反之,如果手法不当,就有可能伤害肌肉,可能加重腰肌劳损病情。

4、针灸治疗腰肌劳损时,热势炽盛,大汗不止,脉象混乱,脉证不符等病情危重的患者,可慎针刺。

骨关节急性感染、结核、恶住肿瘤忌用针刹。

5、对于身体过分疲劳和情绪过分激动者以及醉饱之后,应避免针刺,否则易于引起晕针等变端,不适合针灸治疗腰肌劳损。

骨关节疾病发生后,常引起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不能主动运动,有些疾病可作一些被动运动,促进恢复。

6、针灸治腰肌劳损时人体重要脏腑、器官、脑髓、大动脉、某些大关节等处所分布的穴位,都有严格的针刺禁忌,下针时应十分慎重,注意安全。

对骨痈疽、骨痨部位、骨肿瘤、血友病性关节炎以及工业性骨中毒,均禁忌针灸。

7、针灸治疗腰肌劳损只能做辅助治疗,配合推拿、按摩、药补等效果会更好,治疗期间注意避免过劳,减少久坐弯腰的动作,可做适当的锻炼。

腰肌劳损中医有效治疗方法:1、解痉止痛法:医者用点压、弹拨手法施术于痛点及肌痉挛处,反复3到5遍,以达到提高痛阈,松解粘连,解痉止痛的目的。

2、循经按揉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一侧,先用滚、按揉法沿两侧膀胱经由上而下往返施术3到5遍,用力由轻到重。

然后用双手拇指按揉肾俞、腰阳关、大肠俞、等穴,以酸胀为度,并配合腰部后伸被动运动数次。

这是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

3、调整关节紊乱:患者侧卧位,医者面向患者站立,施腰部斜扳法,左右各一次,再取仰卧位,双下肢屈膝屈髋,医者抱住患者双膝作腰骶旋转,顺、逆时针各8到10次,然后作抱膝滚腰16到20次,以调整腰骶关节。

中医推拿疗法舒缓腰肌劳损减轻腰痛与僵硬

中医推拿疗法舒缓腰肌劳损减轻腰痛与僵硬

中医推拿疗法舒缓腰肌劳损减轻腰痛与僵硬在现代社会中,由于长时间的久坐、缺乏运动以及不良的姿势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腰肌劳损的问题,而腰痛与僵硬也成为了他们生活中常见的困扰。

中医推拿疗法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舒缓腰肌劳损,减轻腰痛与僵硬的治疗中。

本文将介绍中医推拿疗法的原理、具体操作步骤以及其对腰肌劳损的疗效。

一、中医推拿疗法的原理中医推拿疗法是基于中医经络学和腧穴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按摩、推拿、拨叩等手法,以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舒经活络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腰肌劳损时,中医推拿疗法可以通过调节腰部经络、促进气血循环、消除炎症等方式来缓解腰痛与僵硬的症状。

二、中医推拿疗法的操作步骤中医推拿疗法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准备:患者应松开衣物,保持舒适的姿势躺在治疗床上,面朝下或侧卧。

2. 埋线:治疗师选择腰部相关的穴位,使用特殊的膏药或埋线的方式来刺激穴位,以起到疏通经络、舒缓腰肌劳损的效果。

3. 推拿按摩:治疗师运用手法,在患者的腰部进行温和而有力的按摩和推拿,注意力度的大小和手法的准确性。

4. 灸疗:在某些情况下,治疗师可能会使用灸法来治疗腰肌劳损。

灸疗是将艾绒燃烧后,将产生的热气通过灸具照射至患者的患处部位,起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三、中医推拿疗法对腰肌劳损的疗效中医推拿疗法在缓解腰肌劳损、减轻腰痛与僵硬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舒经活络:中医推拿疗法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刺激腰部经络,促进气血的流通,舒缓受损的腰肌。

2. 消炎镇痛:中医推拿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促进气血的运行,消除炎症,减轻腰部的疼痛与不适。

3. 活血化瘀:在治疗过程中,中医推拿疗法可以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加速血液循环,消散淤血,减轻腰部的僵硬感。

总体而言,中医推拿疗法对于腰肌劳损的治疗有着明显的疗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接受推拿治疗时,患者应该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并由专业医师操作,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推拿结合针灸疗法治疗腰肌劳损临床疗效

推拿结合针灸疗法治疗腰肌劳损临床疗效

2 .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部疼痛 , 背部肌 肉耐 力与脊柱活动度 比较 :
由表 1 可知 , 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 , 腰部疼 痛 , 背部肌 肉耐力与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1 — 0 5
编辑伸 磊

( 8 1 ) : 3 4
[ 2 1薛红, 宋开 源, 郭玲玲, 等 不 同N - g  ̄ Ai g 疗的效应差异性研 究集要 田 成都
医学 院 学报 , 2 0 0 8 , 4 ( 0 5 ) : 5 3 [ 3 1乔 佐 . 腰三穴综合疗法治疗腰肌劳损 3 5 0例 I J ] .光 明 中 医 . 2 0 0 8 . 1 2 ( 0 9 ) : 1 0 3 . [ 4 1母 泽 刚 综 合 疗 法 治 疗 慢 性 腰 肌 劳 损 中 国实 用 医药 . 2 0 0 9 , 4 ( 2 9 ) : 8 9 .
疼痛数值。
P值
3讨 论
> O . O 5 < 0 . O 5 > 0 . O 5
< O . O 5
> 0. 0 5 <O . O 5
腰肌劳损是由于劳累过度或长期不 良 姿势 日 积月 累而逐渐形成 的微细肌纤维部分损伤 , 是肌 肉、 筋膜与软组织 的慢性病 变。主要症 状 为腰或腰骶部 疼痛不适 , 反复 发作 , 疼痛 可随气 候或劳 累程度的 改变 而变化 。腰肌劳损好发部位 主要在 于脊 柱两侧竖脊肌 , 本病疼 痛常持续数 日, 严重者可连续数月甚 至上 l O a , 甚至可进一步诱发骨 膜的慢性炎症 。该病病期长 , 治愈难 , 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 率。由 于此病 以腰 背部疼痛 为主 , 患 者过度劳 累则疼痛加 剧 , 因此严重影 响患者 日常生活与 _ 丁作 , 降低 了患者生活质量 。 活血通脉 , 通经化瘀 , 解除腰部肌肉痉挛 , 促进局部血 液循环 , 是 对症治疗腰肌劳损 的最终 目的。本研究将两种方法 相结合 , 以达到 祛瘀散积 , 舒筋 活血 的 目的。推拿疗法的 目的在 于直接作用 于病变 部位 , 沿组织方 向用理 筋手法 , 循经按揉 , 解痉止痛 , 调节关节紊乱 , 采用滚 , 揉法在腰臀及 大腿 后侧依次施术 , 松弛 背部 筋脉 , 起 到活血

李氏砭法一癌症骨转移后的穴位镇痛法

李氏砭法一癌症骨转移后的穴位镇痛法

李氏砭法一癌症骨转移后的穴位镇痛法今天下午一点多,李道政老师在问痧堂的随堂问诊刚刚结束,在治疗室的走廊里,只见一位病人佝偻着身子,举步艰难。

询问中得知这是一位从北京过来的癌症骨转移患者,己在问痧堂接受多次刮痧治疗,且效果较为理想,症状比之前减轻了很多。

因前几日过于劳累,症状突然又出现了反复。

现腰胯部疼痛剧烈,人无法直立。

有幸目睹并参与了老师为这位患者镇痛的全过程,仅仅通过几个穴位的点按,20多分钟,患者的疼痛得到很大缓解。

不得不赞叹老师的用穴之精妙。

老师先在患者痛点下方经验穴点按,患者讲点按的力道放射到了疼痛处,此时剧痛难忍。

老师于是往下同时点按两侧的秩边穴,边点穴边与患者聊天,以分散患者对疼痛的关注度。

之后点按承扶穴和委中穴,这三个穴道大概点了有20来分钟,患者感觉疼痛明显减轻,紧绷的身体放松了下来。

最后再点后溪穴和足临泣。

当点按足临泣时,患者己迷迷糊糊地入睡了。

其实个人认为此穴位镇痛法应该不仅限于骨转移的镇痛,对于其它问题引起的腰椎及腰椎以下部位的疼痛都有效果。

此法操作简单方便,相比用药物镇痛,其优点显而易见。

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希望能给痛苦绝望的病患减轻一些痛苦,带去更多生的希望。

分享今日见闻的同时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后用了此法的朋友把感受反馈给我,以便更进一步验证此法的临床效果。

百度了一下随手摘录下来,供大家一起学习:秩边穴:穴义:臀部外散的水湿之气由此传于膀胱经。

本穴物质为来自腰臀部肌肉层中气化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并循膀胱而行,冷降之气补充了膀胱经的地部经水,故名。

配伍:配殷门、阳陵泉、委中主治腰腿痛。

承扶穴:穴义:膀胱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外散。

人体穴位配伍:配委中穴治腰骶疼痛。

主治疾病: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委中穴:穴义: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

膀胱经下合穴。

主治:①治腰背痛要穴、下肢痿痹等② 腹痛,急性吐泻。

③ 小便不利,遗尿。

④ 丹毒。

后溪穴:穴义: 后,后方;溪,溪谷,《素问·气穴论》:“肉之小会为溪”。

李氏奇穴治疗学全科+李氏针灸

李氏奇穴治疗学全科+李氏针灸

目录目录 (1)第一章腦神經內外科、顏面神經疾病 (14)(一)頭痛 (14)(二)偏頭痛 (15)(三)後頭痛 (15)(四)前頭痛 (16)(五)頭頂痛 (16)(六)眉稜骨酸脹痛 (16)(七)眼眶脹痛 (17)(八)頭風痛 (17)(九)頭暈 (17)(十)暈車、暈船 (18)(十一)腦瘤、腦癌 (18)(十二)腦骨腫大 (18)(十三)腦膜炎 (18)(十四)腦神經衰弱 (18)(十五)腦神經不清 (19)(十六)失眠 (19)(十七)睡中咬牙 (19)(十八)心驚悸 (19)(二十)癲癇 (19)(二十一)四肢抖動(舞蹈症) (20)(二十二)帕金森氏症、四肢發抖 (20)(二十三)腦積水 (20)(二十四)腦震盪 (20)(二十五)頭及頸部顫抖 (20)(二十六)耳後頭部瘡瘤 (20)(二十七)腦嗚 (20)(二十八)三叉神經痛 (21)(二十九)顏面神經麻痺、口眼歪斜 (21)(三十)面麻 (22)(三十一)顴骨疼痛 (22)(三十二)頭昏眼花、臉部發燒 (22)(三十三)提神醒腦 (22)(三十四)解疲勞、精神疲勞 (22)(三十五)增加記憶 (22)(三十六)舌強難言 (22)(三十七)小兒高燒導致角弓反張、熱痙攣 (23)第二章腦中風、中風後遺症 (23)(二)半身不遂(偏枯、偏癱) (23)(三)中風昏迷不醒 (23)(四) 口眼喎斜、口眼歪斜 (24)(五)中風舌強不語、舌強難言: (24)(六)舌僵硬不適 (24)(七)中風手足拘攣 (24)(八)腦溢血管阻塞 (24)(九)腦溢血 (24)(十)四肢抖動(舞蹈症) (24)第三章眼睛疾病 (25)(一)治療眼睛常用穴道 (25)(二)眼睛疲勞 (25)(三)用眼過度導致頭暈噁心 (25)(四)眼睛乾澀 (25)(五)兩眼睜不開 (25)( 六) 眼酸脹 (26)(七)眼眶脹痛 (26)(八)眼角紅赤 (26)(九)眼紅腫痛 (26)(十)眼黃 (26)(十一)眼珠痛 (26)(十二)眼睛癢 (26)(十三)眼皮上長瘡 (26)(十四)近視眼 (27)(十五)假性近視 (27)(十六)老花眼 (27)(十七)弱視 (27)(十八)增強視力 (27)(十九)眼散光 (27)(二十)眼球歪斜 (27)(二十一) 青光眼(綠內障) (28)(二十二)白內障 (28)(二十三)視神經萎縮 (28)(二十四)飛蚊症 (28)(二十五)夜盲 (28)(二十六)麥粒腫、針眼 (28)(二十七)沙眼 (29)(二十八)中心性網膜炎(視一物如二物) (29)(二十九)目赤、角膜炎、結膜炎 (29)(三十)視力障礙、眼花 (30)(三十一)視力模糊(視物不清) (30)(三十二)眼皮炎 (30)(三十三)眼壓高之脹痛 (30)(三十五)目眩(眼花) (30)(三十六)眉稜骨酸脹痛 (30)(三十七)迎風流淚、見光流淚 (30)(三十八)怕光 (30)(三十九)眼跳 (30)(四十)甲狀腺眼突 (30)第四章耳朵疾病 (30)(一)治療耳朵常用穴道 (30)(二)中耳炎、聤耳 (30)(三)腮腺炎、痄腮、耳下腺炎 (30)(四)梅尼爾氏症之耳聾眩暈 (30)(五)耳鳴 (30)(六) 聽力減退、聽力差 (30)(七)耳聾 (30)(八)聾啞 (30)(九)耳痛 (30)(十)耳中神經痛 (30)(十一)耳內脹 (30)第五章鼻腔疾 (30)(一)治療鼻子常用穴道 (30)(二)鼻炎、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 (30)(三)鼻塞 (30)(四)鼻蓄膿症 (30)(五)感冒流鼻涕 (30)( 六) 鼻不聞香臭 (30)(七)鼻乾 (30)(八)酒皶鼻(紅鼻子) (30)(九)鼻衂、流鼻血 (30)第六章咽喉疾病 (30)(一)治療咽喉常用穴道 (30)(二)魚骨刺喉 (30)(三)喉癌、喉瘤 (30)(四)痰塞喉管不出 (30)(五)咽喉痛、喉炎 (30)(六)扁桃腺炎 (30)(七)喉蛾 (30)(八)咽腫水藥米粒不下 (30)(九)發音無聲、失音 (30)(十)喉癢 (30)(十一)喉痧 (30)第七章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30)(一)治療退燒常用穴道 (30)(二)感冒發燒 (30)(四)感冒流鼻涕 (30)(五)咳嗽 (30)(六)感冒引起腸胃不適 (30)第八章口腔、牙齒疾病 (30)(一)牙痛 (30)(二)口舌生瘡、口內生瘤 (30)(三)舌僵硬不適 (30)(四)舌下腺發炎 (30)(五)舌下腫 (30)(六)口舌腫 (30)(七)唇生瘡 (30)(八)唇痛 (30)(九)白口症 (30)(十)口乾 (30)(十一)口臭、口苦 (30)(十二)舌強不語、舌強難言 (30)(十三)舌闍不能言 (30)(十四)高燒不能言 (30)(十五)凡打傷、摔傷被點穴不能言語 (30)(十六)自高處下墜不語 (30)(十七)拔牙麻醉 (30)(十八)齒齦炎 (30)(十九)口腔癌導致口不能張、口內白斑吃刺激物則痛劇 (30)(二十)下顎痛(張口不靈) (30)(二十一)下頜骨痛(口不能張) (30)(二十二)顎關節炎 (30)第九章頸部疾病 (30)(一)治療頸項疾病常用穴道 (30)(二)項強、脖子痠痛 (30)(三)落枕 (30)(四)肩頸痛 (30)(五) 頸椎骨刺 (30)(六)頸項扭傷 (30)(七)項骨正中線痛 (30)(八)瘰癧(頸部淋巴結核) (30)(九)頸項部皮膚病 (30)(十)大頸泡 (30)(十一)腮腺炎、痄腮、耳下腺炎 (30)第十章肩部疾病 (30)(一)治療肩關節常用穴道 (30)(二)肩關節扭傷 (30)(三)肩凝症(含肩痛) (30)(四) 五十肩(肩不能舉) (30)(六)肩痛 (30)(七)肩頸痛 (30)(八)肩胛骨痛 (30)(九)鎖骨附近痛 (30)(十) 膏肓痛 (30)(十一)肩背痛 (30)第十一章上肢疾病 (30)(一)上肢疾病總治 (30)(二)手指麻痺 (30)(三)高血壓導致手腳麻痺 (30)(四)五指不能伸屈 (30)(五)手指疼痛 (30)(六) 鞬鞘炎 (30)(七)指關節痛、指關節炎 (30)(八)手指手背紅腫 (30)(九)手痛不能握物 (30)(十)食指痛 (30)(十一)中指、中趾麻 (30)(十二)手掌痛 (30)(十三)掌背紅腫 (30)(十四)腕關節痛、腕關節炎 (30)(十五)手痠痛 (30)(十六)手抽筋 (30)(十七)兩手拘攣 (30)(十八)肘關節痛 (30)(十九)上臂痛 (30)(二十)手下臂痛 (30)(二十一)手麻 (30)( 二十二) 手臂不能舉 (30)(二十三)肩關節扭傷 (30)(二十四)肩凝症、肩痛 (30)(二十五)五十肩(肩不能舉) (30)(二十六)肩峰痛(紅腫痛) (30)(二十七)肩背痛 (30)(二十八)肩臂痛 (30)(二十九)四肢骨腫 (30)(三十)全身骨腫 (30)(三十一)骨節酸痛 (30)(三十二)網球肘、肱外上髁炎 (30)(三十三)腕隧道症候群、腕管綜合症 (30)第十二章下肢疾病 (30)(一)下肢疾病總治 (30)(二)治療膝蓋常用穴道 (30)(三)治療坐骨神經常用穴道 (30)(四)治療腳踝常用穴道 (30)(五)治療小腿常用穴道 (30)(六)治療大腿常用穴道 (30)(七)膝蓋痛 (30)(八)膝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 (30)(九)退化性關節炎 (30)(十)尿酸關節炎 (30)(十一)關節炎 (30)(十二)膝內側發炎 (30)(十三)膝蓋冷痛: (30)(十四)腿冷痛 (30)(十五)膝膕窩筋緊伸屈困難,疼痛難行 (30)(十六)腳麻 (30)(十七)高血壓導致手腳麻痺 (30)(十八)腳痛 (30)(十九)兩腿痠 (30)(二十)大腿痛 (30)(二十一)小腿脹痛、痠痛 (30)(二十二)腳抽筯 (30)(二十三)霍亂抽筋 (30)(二十四)腿痛不能履地 (30)(二十五)下腿風濕痛 (30)(二十六)腹股溝痛(鼠蹊痛) (30)(二十七)股痛 (30)(二十八)腿部遊走性風濕痛 (30)(二十九)下肢浮腫 (30)(三十)足痠難行 (30)(三十一)腿軟無力兼心悸 (30)(三十二)痿症 (30)(三十三) 腿無力抬起 (30)(三十四)小兒麻痺 (30)(三十五)背連下腿痛 (30)(三十六)坐骨神經痛 (30)(三十七)足附內側發炎 (30)(三十八)腳跟痛 (30)(三十九)足踝扭傷 (30)(四十)腳扭傷 (30)(四十一)腳背面紅腫(草鞋風) (30)(四十二)腳背痛、腳掌痛 (30)(四十三)趾關節痛 (30)(四十四)腳趾痛 (30)(四十五)腳趾痙攣 (30)(四十六)中趾、中指麻 (30)(四十八)大趾生瘤 (30)(四十九)香港腳流黃水 (30)(五十)四肢麻痛 (30)(五十一)四肢骨腫 (30)(五十二)全身骨腫 (30)(五十三)骨節酸痛 (30)第十三章胸肋部疾病 (30)(一)治療脇肋常用穴道 (30)(二)胸痛、胸悶 (30)(三)胸膜炎 (30)(四)肋膜炎、肋間神經痛 (30)(五)兩脇肋痛 (30)(六)胸部挫傷 (30)(七)胸背痛、胸連背痛 (30)(八)雞胸 (30)(九)胸腹側痛、壓痛 (30)(十)胸腹區域任脈線上痛 (30)第十四章腹部疾病 (30)(一)腹膜炎 (30)(二)腹脹 (30)(三)腹痛 (30)(四)絞腸痧、腹中絞痛 (30)(五)肚臍周圍痛 (30)(六)臍痛 (30)(七)少腹痛 (30)(八)下腹脹痛 (30)(九)小腹側痛 (30)(十)胸腹側痛、壓痛 (30)(十一)胸腹區域任脈線上痛 (30)(十二)大腸區域脹痛 (30)(十三)腹膜炎 (30)(十四)下腹部炎症 (30)(十五)鼠蹊痛 (30)第十五章腰背部疾病 (30)(一)腰背疾病總治 (30)(二)治療腰部常用穴道 (30)(三)治療背部常用穴道 (30)(四)治療脊椎常用穴道 (30)(五)背痛 (30)(六)背痛屬膏肓線痛 (30)(七)背連下腿痛 (30)(八)肩背痛 (30)(九)骨刺(脊椎骨長芽骨壓迫神經痛) (30)(十一)脊背畸形、脊椎畸型 (30)(十二)脊椎閃痛、扭傷 (30)(十三)脊椎壓痛 (30)(十四)脊椎骨膜炎 (30)(十五)僵直性脊椎不能彎曲症 (30)(十六)閃腰岔氧、腰扭傷 (30)(十七)腰痠痛 (30)(十八)腰背轉筋強直 (30)(十九)腎虛腰痛 (30)(二十)腰椎骨疾 (30)(二十一)脊椎正中線痛 (30)(二十二)尾骶骨痛、尾椎痛 (30)(二十三)同上 (30)第十六章肺部疾病 (30)(一)肺經雜症總治 (30)(二)治療肺臟疾病常用穴道 (30)(三)治療感冒流鼻水疾病常用穴道 (30)(四)治療支氣管咳嗽疾病常用穴道 (30)(五)治療痰飲疾病常用穴道 (30)(六)治療氣喘疾病常用穴道 (30)(七)肺炎 (30)(八)肺癌 (30)(九)肺氣腫 (30)(十)肺結核 (30)(十一)氣喘、哮喘 (30)(十二)咳嗽、支氣管炎 (30)(十三)支氣管喘息 (30)(十四) 肺水腫 (30)(十五)支氣管擴張 (30)(十六)氣管不順 (30)(十七)肺部脹悶 (30)第十七章心臟血液、循環系統疾病 (30)(一)治療心臟疾病常用穴道 (30)(二)心絞痛 (30)(三)狹心症(心肌梗塞) (30)(四)血管硬化 (30)(五)膽固醇過多 (30)(六)冠心症 (30)(七)胸口兩旁痛悶 (30)(八)心悸 (30)(九)心跳過速 (30)(十)心律不整 (30)(十一)心臟麻痺 (30)(十三)心臟病 (30)(十四)心臟衰弱、心臟無力 (30)(十五)強心 (30)(十六)心下脹 (30)(十七)心臟瓣膜病 (30)(十八)心臟內膜炎 (30)(十九)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 (30)(二十)風濕性心臟病 (30)(二十一)高血壓 (30)(二十二)舒張壓過高 (30)(二十三)心臟擴大、心臟肥大 (30)(二十四)心臟性喘息 (30)(二十五)靜脈瘤 (30)(二十六)白血球過多(血癌) (30)(二十七)白血球過少 (30)(二十八)紅血球過少、再生障礙性貧血 (30)(二十九)止血 (30)第十八章肝膽疾病 (30)(一)治療肝臟疾病常用穴道 (30)(二)治療膽疾病常用穴道 (30)(三)肝炎 (30)(四)肝硬化 (30)(五)肝癌 (30)(六)肝昏迷急救 (30)(七)黃疸病 (30)(八)肝火旺 (30)(九)膽囊炎 (30)(十)膽結石 (30)(十一)膽結石痛止痛 (30)第十九章上消化道疾病(脾胃) (30)(一)治療脾胃疾病常用穴道 (30)(二)治療胃疾病常用穴道 (30)(三)胃病 (30)(四)胃潰瘍 (30)(五)胃酸過多 (30)(六)胃穿孔(胃潰瘍) (30)(七)胃出血 (30)(八)急性胃炎、急性胃痛 (30)(九) 反胃、嘔吐 (30)(十) 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 (30)(十一)腸胃不適劇吐(神經性妊振嘔吐) (30)(十二)中毒(含食物、藥物中毒) (30)(十三)胃脹氣 (30)(十五)消化不良 (30)(十六)食慾不振 (30)(十七)調胃腸機能、促進消化能力 (30)(十八)胃下垂 (30)(十九)胃癌(含胃腺癌) (30)(二十)十二指腸潰瘍 (30)(二十一)脾腫大(痞瑰) (30)(二十二)脾臟發炎 (30)(二十三)胰臟炎 (30)(二十四)打嗝、呃逆 (30)第二十章下消化道疾病(大腸、直腸) (30)(一)治療腸道疾病常用穴道 (30)(二)急性胃腸炎 (30)(三)急性腸炎 (30)(四)慢性腸炎 (30)(五)腸癌 (30)(六)腸出血 (30)(七)小腸脹氣 (30)(八)小腹脹 (30)(九)盲腸炎、闌尾炎 (30)(十)十二指腸潰瘍 (30)(十一)腹痛 (30)(十二)便秘 (30)(十三)痔瘡 (30)(十四)大便脫肛 (30)(十五)直腸炎 (30)(十六)五更泄 (30)(十七)絞腸痧 (30)(十八)疝氣、小腸疝氣 (30)第二十一章泌尿系統疾病(腎、膀胱、尿道) (30)(一)治療腎臟疾病常用穴道 (30)(二)治療泌尿道疾病常用穴道 (30)(三) 急慢性腎臟炎 (30)(四)尿蛋白過高 (30)(五)腎孟炎 (30)(六)水腫(腎炎引起) (30)(七)四肢浮腫 (30)(八)腎結石痛 (30)(九)小便癃閉 (30)(十)膀胱炎 (30)(十一)膀胱結石 (30)(十二)尿道結石 (30)(十三)尿道炎 (30)(十五)小便痛 (30)(十六)小便出血、血淋 (30)(十七)頻尿、尿意頻數 (30)第二十二章生殖系統疾病 (30)(一)補腎氣常用穴道 (30)(二)男子腎虧 (30)(三)遺精 (30)(四)陽萎早洩 (30)(五)前列腺腫大 (30)(六)攝護腺腫大 (30)(七)睪丸癌、睪丸炎 (30)(八)陰囊水腫 (30)(九)陰莖痛 (30)(十)龜頭炎 (30)(十一)隱睪症 (30)(十二)疝氣、小腸疝氣 (30)(十三)花柳病 (30)(十四)梅毒、淋病 (30)(十五)縱慾寒痺 (30)第二十三章婦科疾病 (30)(一)治療婦科疾病常用穴道 (30)(二)赤白帶 (30)(三)陰道炎 (30)(四)陰道癢痛 (30)(五)陰門腫、陰腫 (30)(六)子宮瘤(子宮癌、子宮炎) (30)(七)子宮痛 (30)(八)子宮病 (30)(九)卵巢炎 (30)(十)月經不調 (30)(十一)崩漏 (30)(十二)經閉 (30)(十三)經痛、痛經 (30)(十四)乳房腫痛 (30)(十五)乳腺炎 (30)(十六)乳癌、乳腺瘤 (30)(十七)性冷感 (30)(十八)女子腎虧 (30)(十九)不孕 (30)(二十)輸卵管阻塞 (30)(二十一)流產(含預防流產) (30)(二十二)安胎 (30)(二十三)難產 (30)(二十五)產後風、月內風 (30)(二十六)回乳 (30)(二十七)更年期婦女煩躁易怒 (30)第二十四章小兒疾病 (30)(一)小兒夜哭(膽虛所引起) (30)(二)小兒驚風 (30)(三)小兒流口水 (30)(四)小兒肺炎 (30)(五)小兒氣喘 (30)(六)小兒疳積、食多而瘦 (30)(七)小兒麻痺 (30)(八)小兒高燒 (30)(九)小兒高燒導致角弓反張、熱痙攣 (30)(十)小兒嘔吐發高燒(輪狀病毒感染、腸胃型感冒) (30)(十一)小兒重舌 (30)(十二)小兒痄腮(腮腺炎、耳下腺炎) (30)(十三)小兒痘瘡 (30)第二十五章內分泌疾病 (30)(一) 糖尿病 (30)(二)血糖過低 (30)(三)甲狀腺腫 (30)(四)甲狀腺機進亢進 (30)(五)甲狀腺眼突 (30)第二十六章皮膚疾病 (30)(一)各種皮膚病 (30)(二)過敏性皮膚炎 (30)(三)皮膚過敏、濕疹 (30)(四)蕁麻疹 (30)(五)皮膚騷癢 (30)(六)風疹 (30)(七)皮膚敏感 (30)(八)鵝掌風 (30)(九)手掌乾裂脫皮 (30)(十)富貴手 (30)(十一)手部皮膚病 (30)(十二)頸項部皮膚病 (30)(十三)瘰癧 (30)(十四)疔瘡(手背疔、腳背疔、人口疔) (30)(十五)腳上長疔瘡 (30)(十六)癰疳 (30)(十七)帶狀疱疹(皮蛇纏腰) (30)(十八)丹毒 (30)(十九)久年惡瘡 (30)(二十)惡瘤開刀、久不收口(傷口不收) (30)(二十一)切瘡瘍、刀傷、燙傷或手術後傷口潰瘍出水,久不收口 (30)(二十二)狐臭 (30)(二十三)多汗症 (30)(二十四)汗異症(盜汗、自汗) (30)(二十五)臉部腫癢症 (30)(二十六)酒皶鼻(紅鼻子) (30)(二十七)青春痘 (30)(二十八)牛皮癬 (30)(二十九)美容針灸 (30)(三十)黑斑 (30)(三十一)脂溢性掉髮 (30)(三十二)銀屑病 (30)(三十三)靜脈瘤 (30)(三十四)脂肪瘤 (30)(三十五)耳後之頭部瘡瘤 (30)第二十七章痧症 (30)(一)各種痧症 (30)(二)羊毛痧 (30)(三)猴痧 (30)(四)絞腸痧 (30)第二十八章其他雜病 (30)(一)乾霍亂 (30)(二)霍亂 (30)(三)霍亂轉筋、霍亂抽筋 (30)(四)調元氣、提神 (30)(五)解酒醉 (30)(六)解暈針、或針灸後感到不適 (30)(七)解經血錯亂 (30)(八)解食物中毒、解藥物中毒 (30)(九)解毒蟲中毒、解性病中毒 (30)(十)解尿酸 (30)(十一)解暈車、解暈船 (30)(十二)解邪祟、妖邪鬼迷 (30)(十三)解救穴、急救用穴 (30)(十四)解汗流不止 (30)(十五)中暑急救 (30)(十六)嘔吐不止急救、止吐 (30)(十七)解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 (30)(十八)解疼痛、止痛 (30)(十九)昏迷急救 (30)(二十)解流血不止、止血 (30)(二十一)解疲勞、精神疲勞 (30)(二十二)解睡中咬牙 (30)(二十三)解紅腫、腫大 (30)(二十四)降火氣 (30)(二十五)降肝火 (30)(二十六)減肥 (30)(二十七)增高 (30)(二十八)麻醉止痛 (30)(二十九)補腎氣常用穴道 (30)第一章腦神經內外科、顏面神經疾病(一)頭痛1血虛頭痛:針心靈一穴、心靈二穴、心靈三穴,配通關穴、通天穴效果甚佳。

慢性腰肌劳损治疗最佳方法

慢性腰肌劳损治疗最佳方法

慢性腰肌劳损治疗最佳方法慢性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许多不适和困扰。

治疗慢性腰肌劳损,需要采取正确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些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最佳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最重要的是休息和减轻负荷。

患者需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长时间的弯腰、提重物或者站立。

合理的休息和减轻负荷可以减轻腰部肌肉的压力,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其次,物理治疗也是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重要方法之一。

物理治疗可以通过热敷、冷敷、按摩、理疗等手段,来促进患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疼痛和炎症,有助于加速康复。

另外,针灸和推拿也是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有效方法。

针灸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舒缓肌肉的紧张,减轻疼痛感;推拿则可以通过按摩和推压,促进患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疼痛和不适感。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一种重要手段。

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一些镇痛药、消炎药或者肌肉松弛剂,来缓解疼痛和炎症,有助于恢复患部的功能。

最后,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也是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关键。

康复训练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运动和体操,来加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有助于预防和减轻慢性腰肌劳损的发生和复发。

综上所述,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最佳方法包括休息减负、物理治疗、针灸推拿、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所述的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观察

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观察

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观察聂 斌1,唐植纲2,聂 涛3,杨顺益1(指导)(1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东广州510405;2 湖南石门县人民医院,湖南石门415300;3 江西医学院一附院,江西南昌330006)摘 要:目的:观察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火针疗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30例进行疗效观察,同时设立了毫针对照组30例。

结果:火针治疗组治愈率60%,好转率33.3%,无效2例。

毫针对照组治愈率43.3%,好转率20%,无效11例,两组比较,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有显著而肯定的疗效。

关键词:针灸;火针疗法;慢性腰肌劳损;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68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05)04-0022-01慢性腰肌劳损在针灸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指腰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慢性损伤所引起的腰部疼痛。

患者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不舒,缠绵不愈,在劳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并与气候变化有关,。

笔者采用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及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范围15-76岁,平均44.5岁,其中30-50岁者居多,为42例,占70%;治疗前腰痛史1-20年不等,平均7.3年。

所有患者诊断标准慢性腰肌劳损的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卫生部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标准![1],并经X线摄片或CT、M RI等检查排除了腰椎骨折、骨性病变、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等疾病。

两组病人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体征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1.2.1 火针治疗组穴位取阿是穴,肾俞双,委中双。

患者均取俯伏坐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先在腰部明显压痛处给予指甲划痕标记,在已选好的腧穴上作常规消毒,再涂上一层薄薄的万花油,点燃酒精灯,选用直径0.5-0.8mm,长1.5寸的钨锰合金针,右手持火针,用酒精灯的外焰将针的前中段烧至红白,并以极快的速度刺入所标记穴位,随即迅速出针,并以消毒干棉球重按针孔片刻,要求针刺要有一定的深度(依个人体和背部肌肉的丰满度而定,仅点刺皮肤则效果差)。

按摩合针刺治疗腰肌劳损临床观察

按摩合针刺治疗腰肌劳损临床观察

按摩合针刺治疗腰肌劳损临床观察
李应学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2(27)8
【摘要】腰肌劳损是发生于腰部软组织的劳损性疾病,多由急性腰肌扭伤未及时治疗或反复多次的腰肌轻微损伤所致,体育运动爱好者、专业运动员常患此病。

笔者采用按摩合针刺治疗50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1603,1612)
【作者】李应学
【作者单位】云南省北教场体育训练基地卫生所昆明65022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药配合针刺治疗腰肌劳损临床观察
2.X形平衡法针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观察
3.腹穴按摩法结合针刺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4.腰肌劳损采用按摩联合针刺治疗的临床体会
5.穴位按摩结合局部针刺治疗急诊癔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推拿治疗腰肌劳损(主讲:李树纲)
【腰肌劳损定义】
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长期超负荷累积造成慢性损伤。

以腰部隐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为主要表现的腰部慢性无菌性炎症疾病。

【腰肌劳损主要症状】
腰部慢性、间歇性酸胀、疼痛、乏力为主。

腰部酸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

弯腰工作困难,弯腰稍久则疼痛加重。

常喜用双手捶腰,以减轻疼痛。

【腰肌劳损病因】
1、长期保持同一坐姿或站姿,可引起腰部这些肌肉长期的超负荷。

慢慢形成累积而劳损。

例如:司机开车长期坐姿使腰部某些肌肉持续负重。

2、长期弯腰工作,腰背部某些肌肉经常性的过度负重、过度疲劳
3、腰部急性损伤后,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
4、长期反复过度腰部运动及过度负荷,如长期久站或从弯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可使腰肌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久之导致腰部肌肉劳损。

【腰肌劳损诱发因素】
1、劳累:可进一步加重劳损的肌肉受损。

2、气候:疼痛随天气变化而加重。

例如:受凉、寒湿,阴雨天疼痛加重
【腰肌劳损治疗】无需打针服药
中医理论:不通则痛。

腰肌劳损属于本虚标实的病理。

针灸:
(一)、通经活络,消炎止痛见效快。

因为针灸是中国几千来传承下来的国粹,特别对某些中、西药物不好的疾病有独特之处,现已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推拿:缓解肌肉痉挛,辅助缓解疼痛。

(三)、理疗:辅助消炎、止痛。

【针灸治疗腰肌劳损达到的效果】
1、止痛快,治腰痛之标,又治肾虚之本
2、运用国粹针灸、推拿,及理疗纯绿色医疗手段被患者称为:治疗腰肌劳损最佳方法
3、有明确医学诊断经验和系统的治疗方法。

【腰肌劳损保健知识】
1、注意休息,少弯腰,不要长久保持同一坐姿
2、气候变化:加强腰部保暖,少受风、寒、湿侵袭
3、空调、风扇、不要对着腰部直接吹。

4、节制房事,腰为肾之府,房事不节有损于肾,肾亏则腰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