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练习3(附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3
(附答案及解析)
(限时:40分钟)
1.(2017·武汉4月质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长安月夜①
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②,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③
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①本诗为诗人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②帝王州:都城长安。③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B.“羁病”交代了诗人滞留长安期间的个人境况,而“无心逐胜游”则明确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隐忧。
C.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诗人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
D.两首诗的写作年代虽然不同,但题材相近,诗中的两处“三五夜”所指的时令和具体节日也是相同的。
E.诗人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
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BD[B项,“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隐忧”缺乏依据。D项,第一首诗中的“三五夜”指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第二首诗中的“三五夜”指八月十五中秋节夜晚。]
(2)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时,考生要先辨别两首诗歌表现手法的不同,然后再各自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并指出运用该种手法的妙处。《长安月夜》主要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诗人将“万人行乐”与“一人愁”对比,突出这“一人”的孤独、愁苦。《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主要运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诗歌中“实”的地方是自己在中秋之夜想念远方好友,“虚”的地方是诗人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月下思念自己。
【答案】①第一首诗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京城元宵之夜,明月春风,热闹非凡,“万人行乐”;而诗人却因“羁病”无心游玩,独处客舍“一人愁”,显得格外孤单、愁苦。(3分)②第二首诗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人实写自己在中秋之夜,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好友;同时,诗人以己心理及“故人心”,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设想江陵潮湿多云,担心对方不能和自己同见“清光”。诗作虚实结合,表现了元白二人千里同思的深厚友情。(3分) 2.(2017·榆林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诉衷情
吴激①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②。
【注】①吴激:宋人,出使金国被扣,留仕于金多年。此词写于其归家途
中。②华颠:头发花白。
(1)下列对诗歌的解说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上片“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两句化用“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它们在艺术表现特点上也一致。
B.“残月照吟鞭”用“残”饰“月”,表现词人的悲伤之情;用“黄花细雨”营造一种哀伤孤寂的氛围。
C.“鸥似雪,水如天”两句,承上启下,词人由眼前水行所见,唤起对记忆深处美好情景的神游。
D.词人用“童稚牵衣,笑我华颠”描写亲切温馨的场面、轻松活泼的家庭气氛,来表达此时自己欢快的心情。
E.上片写景为主,营造氛围;下片重在抒情,情真意切。整首词用语清婉,哀而不伤。
CE[A项,在艺术表现上有区别,本词句情景交融,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连缀名词成句,罗列意象,塑造环境,营造氛围。B项,“残月照吟鞭”是点明时间,表现词人趁早赶路,急于归家之情;“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是以自然景物来渲染气氛。细雨霏霏,秋菊盛开,在具有风雅兴致的词家眼中,本该是饮酒赏菊的美好时光,但一个“催”
字却使意境陡转,催上渡头船是写游子急于归家的心态。D项,是词人设想的场景,除表现词人憧憬归家的喜悦之情,还着重于对眼前羁旅多年难归、人生年华衰老、离家多年的慨叹等。]
(2)词人“不成眠”的原因是什么?“不成眠”与“残月照吟鞭”有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抓住关键词句分析词人不成眠的原因。如“夜寒”交代因天寒而不眠,“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表明思乡心切,“鸥
似雪,水如天”表明行至途中的兴奋与激动。第二问,“不成眠”与“残月照吟鞭”是因果关系,结合语境分析即可。
【答案】①不成眠的原因:夜寒;思乡心切;行至途中的兴奋与激动。(3分)②词人因为夜不能寐,所以索性早起,在残月之下低吟、扬鞭赶路。(3分) 3.(2017·成都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①
[唐]李商隐
其一
暂凭尊酒送无憀②,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③拟惜长条?
其二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注】①程梦星云:“此二首留别女校书也。”②憀(liáo):依赖。③争:怎,怎么。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标题中,“离亭”点明分别时所在之地;“赋得”是古人诗题常用语,有为某物或某事而作诗之意。
B.《其一》首句中的“无憀”是“无所依赖”的意思,指离愁别绪,诗句是说暂且借着这杯酒驱遣离愁。
C.《其一》第二句语带双关,柳叶如眉,柳条似腰,与第四句表达的“爱惜柳条不要攀折”之意相呼应。
D.《其二》前两句用拟人手法,写出杨柳风姿,无论在烟雾中,还是在夕阳下,都千枝万缕,依依有情。
E.《其二》后两句写出了杨柳善解人意,为了报答行人,宁愿被折至“休尽”,从而一半相送一半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