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突涌水)PPT课件

合集下载

隧道工程施工事故案例分析课件

隧道工程施工事故案例分析课件

隧道工程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17
被埋的大客车呈扁曲状,车身高出地面仅20— 40厘米。2007年“11.20”特别重大坍塌事故,造 成现场施工人员4人和318国道行驶中的大客车内32 人中,35人死亡、1人受伤。
隧道工程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18
隧道工程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19
隧道工程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20
隧道工程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因此,当隧道岩体揭露后,造成岩溶水压的 承载失衡,导致突水突泥重大事故的发生。
隧道工程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14
3、2008年4.11日下午5时10分左右,宜万铁路马鹿 箐隧道进口泄水洞发生突水事故。有4人死亡、1人 失踪。 突水是指突然发生的具有一定数量来势凶猛 的涌水现象。
当地降雨量达60多毫米。位于马鹿箐隧道进口 泄水洞内一施工设备突然倒塌,5名工人进入抢修后, 突遇涌水,当场造成1人死亡、1人失踪。
隧道工程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15
宜万铁路隧道突水
隧道工程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16
4、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口发生特大坍塌事故,约 3000立方米的石块等坍塌物瞬间从高处坠落,造成 隧道口外部钢构架上工作的民工1人死亡、1人受 伤、2人失踪,并有一辆从上海到利川的大巴被埋。 为防止石块脱落砸伤过路车辆和行人安全,在隧道 下方的318国道上搭有6米宽、高36米的钢筋 防护棚,钢筋棚最多能防止100吨左右的石块。 而这次坠落的巨石中,最大的一块约900立方米、 重约2000吨,钢筋棚根本抵挡不住。塌方整个 堆积体泥、石、钢筋交织,长约50米,宽20米 左右、高20多米,现场施工人员估计有3000 立方米。
隧道工程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24
隧道工程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25

隧道突水突泥解析PPT课件

隧道突水突泥解析PPT课件

退式注浆、分段式注浆等多种注浆方法。
第4页/共18页
地质描述
第5页/共18页
二、施工要点
• 1、施工原则 • “先地下,后地上” • “先土建后设备安装” • “先主体结构后围护” • “先结构后装饰” • 合理安排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的施工顺序 • 2、施工方法 • a灌注混凝土制作 • b按设计钻孔注浆
第2页/共18页
地2、施质工难描点述
①溶洞处理方案难,由于对溶洞的揭示需要一个很长过程,因此 溶洞处理的方案一是难制定二是难实施。
②交通运输难度大,交通运输的困难不但加大了材料经常难以为 继、施工生产无法持续正常,而且工程材料经常难以为继施工 便道的维修养护就要很大的人力和财力,工程成本还会不断上 升。
第16页/共18页
谢谢观赏!
第17页/共1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8页/共18页
• 地下水类型主要由碳酸盐岩溶水和碎屑岩碳酸盐岩裂隙水两类组成。 碳酸盐岩是隧道 区分布的主要岩性之一,分布于背斜两翼的广大地区,由于各构造体系的相互穿插、复 位,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的破裂程度和破裂形成差异很大,在不同的裂隙发育有其特点, 对隧区地下水的涌水量起着控制作用。区内岩溶地下水的运动特征属线状褶皱型岩溶地 质类型,各类碳酸盐岩呈间互状沿构造方向延伸,岩性对地下水迳流起主要控制作用, 地下水主要向北侧长江排泄。地下水以顺层管道流为主,横向迳流次之,水力坡度大, 含水性极不均一。水位埋深在谷地中20-50m,排泄口位置高差悬殊,受水文网、地形 地貌、地层 和构造的制约。隧区岩溶水的垂向变化大致可分为垂直循环带(补给通道) 和水平循环带(排泄通道)。
出水孔全部封闭,将动水变为静水,抑制了水泥浆液的流失。
(2)、如何准确确定双液浆的凝结时间问题。凝结时间过长,浆液来不及

隧道施工突涌水灾害

隧道施工突涌水灾害

隧道施工突涌水灾害涌水,指在地下水面以下岩(土)体中采矿、开挖基坑或地下硐室时,地下水不断地流入场地的现象。

围岩空隙中的地下水(孔隙水水源、裂隙水水源、岩溶水水源)、地表水水源,在压力作用下涌出,称为涌水。

量大、势猛,突发的涌水,称为突水。

严格地说,涌水是指隧道施工开挖揭穿水体(岩溶充填水,包括溶洞水、地下暗河水、岩溶管道水、溶缝水)、含水体(地下水储存运移通道,包括节理密集发育破碎岩体含水体、断层破碎带含水体和地下向斜构造含水体),水体及含水体中水向隧道的宣泄;而突水是指由于隧道的开挖,隧道开挖工作面(掌子面、开挖轮廓面)与掌子面前方、开挖轮廓线外存在的水体、含水体间岩土盘厚度过薄,不足以抵抗水体、含水体应力作用,或由于地下水位的上升,水体、含水体作用于隔水岩土盘应力增大导致隧道开挖面与掌子面前方、开挖轮廓线外存在的水体、含水体间岩土盘破坏,水体、含水体中水向隧道的突出。

涌突水的直接危害,表现为对施工隧道、导坑、洞内施工机具设备的淹没,冲毁洞内施工机具、设备、设施、材料,对洞内施工人员造成生命直接威胁,严重者甚至冲毁洞口外工程、堆放材料及临时设施;涌突水的间接危害,是造成隧道上方地表水源的流失乃至枯竭和地面塌陷。

在在建和已建铁路隧道中,80%以上的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遭遇过涌水灾害,至今仍有30%的隧道工程处于地下水的威胁中,岩溶隧道更以涌水量大且突然著称。

衡(阳)广(州)复线大瑶山隧道中部穿越向斜构造盆地,由于F8、F9的导水作用,深部岩溶发育,竖井段平导施工开挖在94+213位置揭穿充水岩溶管道,涌水致使平导和竖井被淹长达数月之久;F9断层上盘破碎带94+840~+775位置,施工开挖揭穿充水溶管,掌子面大股涌水曾造成洞内施工设备被淹;94+636正洞施工揭穿充水溶管涌水,涌水量达1 000~2 000m3/d。

渝怀铁路园梁山隧道出口端正洞DK361+764施工揭穿右侧与地表岩溶相通的充水溶缝,造成大规模涌突水,高峰持续时间仅28min,估测水量达11×104m3,涌水水头高达3m。

隧道工程地质ppt课件

隧道工程地质ppt课件

2.2 堆积岩
• 水的溶蚀性:
• 水对碳酸盐类岩石的溶解才干,主要取决 于水中侵蚀性CO2的含量。 水中侵蚀性 CO2的含量越多,水的溶蚀才干也越强。
• 水的流动性 :
• 水的流动性反映了水在可溶岩层中的循环 交替程度。 只需水循环交替条件好,水的 流动速度快,才干将溶解物质带走,同时 又促使含有大量CO2的水,源源不断地得 到补充,那么岩溶发育速度就快反之,岩
遭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参与的影响, 发生一系列变化,构成新的岩石,这一过 程称蜕变作用,由蜕变作用构成的岩石叫 蜕变岩。 • ④ 地震 • 地震是地壳快速振动的景象,是地壳运 动的一种剧烈表现。
〔2〕外力地质作用
• ①.风化作用
• 常温常压下,在温度变 化、气体、水和生物等要 素影响下,地壳表层的岩 石在原地发生破碎、分解 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 叫风化作用。
隧道工程地质
➢ 地质根底知识 ➢ 隧道围岩分级 ➢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告
• 地质根底知识
一、工程地质概论
• 1、 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 地质学是一门研讨地球的科学,工程地
质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把地质 学原理运用于工程实践的一门学问。 • 减灾、防灾是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义务。
一、工程地质概论

风化、剥蚀产物在外力作用下分开母岩区,
经过长间隔搬运,到达堆积区的过程,叫搬运作
用。
• ④.堆积作用
• 被搬运的物质,经过一定间隔后,由于搬运介 质的动能减弱、搬运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
化,或在生物的作用下,被搬运的物质从搬运介 质中分别出来,构成堆积物的过程,叫堆积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
• ⑤.成岩作用 • 使松散堆积物转变为堆积岩的过程,称为

《隧道施工地质》课件

《隧道施工地质》课件

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地质案例
案例概述
地质勘察
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遭遇了复杂 的地质条件,如软土、断层、溶洞等,给 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在施工前,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察,采用 了多种手段,如钻探、物探、原位测试等 ,对地质条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施工方案
经验教训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 案,包括开挖方式、支护措施、排水设计 等,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色施工。
02
隧道施工地质勘察
地质勘察的目的与内容
目的
为隧道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确保施工 安全,优化设计方案。
内容
调查隧道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 、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等。
地质勘察的方法与技术
方法
包括地面调查、钻探、物探、原位试验、室内试验等。
技术
应用GIS技术进行地质信息管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区域地质调查。
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预料之外的情 况,如突水、塌方等,通过及时采取措施 ,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某铁路隧道施工地质案例
案例概述
某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岩爆和软岩问题,给施工带来 了极大的困难。
地质勘察
在施工前,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察,对岩爆和软岩的分布和性质进行 了了解。
施工方案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制定了针对性的施工方案,采用了减震开挖、注 浆加固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岩爆和软岩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对隧道围岩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地质问题 ,确保施工安全。
隧道施工地质的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
01
根据隧道施工要求和地质条件,科学规划施工方案,合理安排
施工进度。
安全第一
02
始终把施工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处理地质灾

第十四讲隧道工程突水突泥突石灾害分析讲述课件

第十四讲隧道工程突水突泥突石灾害分析讲述课件

地壳的升降、挤压或拉伸等运动导致岩体应力变化,当应力超
过岩体强度时,会发生破裂或崩塌。
地下水作用Leabharlann 02地下水对岩体的软化作用,降低岩体强度,同时水压的变化也
可能引发岩体崩塌。
人类工程活动
03
隧道开挖、地下水开采等人类工程活动可能对岩体产生扰动,
引发突石灾害。
突石灾害的预防与治理
加强地质勘察
详细了解隧道区域的地质条件、 岩体结构和地下水状况,为预
治理措施
对于涌水型突水灾害,可以采用排水、封堵等措施;对于突 泥型突水灾害,可以采用疏导、拦截等措施;对于涌砂型突 水灾害,可以采用填埋、支护等措施。同时,还需要根据具 体情况采取其他有效的治理措施。
隧道工程突泥灾害
03
分析
突泥灾害的分 类
溶洞型突泥
滑坡型突泥
由于隧道穿过的地层存在溶洞,当溶 洞内的泥水压力大于隧道围岩压力时, 溶洞内的泥水会突然涌入隧道内。
地下水作用
地下水的流动和压力是造成突泥灾害的重要因素 之一,特别是当隧道围岩中存在承压水时。
突泥灾害的预防与治理
加强地质勘察
在隧道设计施工前,应加强地质勘察工作,了解 隧道穿越地层的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为预防和治理突泥灾害提供依据。
采取防水措施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如 设置排水沟、进行注浆等,以降低地下水对围岩 的压力和冲刷作用。
特征
突发性、不可预测性、破坏性强、救援难度大。
灾害发生的原因
01
02
03
地质条件复杂
隧道穿越的地层可能存在 断层、破碎带、溶洞等不 良地质条件,容易引发突 水突泥突石灾害。
施工操作不当

第十四讲隧道工程突水突泥突石灾害分析讲述课件

第十四讲隧道工程突水突泥突石灾害分析讲述课件

隧道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隧道工程
古代隧道工程以山体隧道 为主,主要用于军事和交 通目的,如秦岭栈道等。
近代隧道工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代隧 道工程逐渐向大跨度、长 距离、深埋方向发展,如 英法海底隧道等。
现代隧道工程
现代隧道工程建设规模更 大,技术更加先进,如中 国高速铁路网中的隧道群等。
02
隧道工程突水突泥突石灾害
灾害成因
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运动、施工操作不当、缺乏有效监测和预警机制等因 素。其中,地质构造和地下水运动是灾害发生的主要内因,而施工操作不当和缺 乏有效监测预警则是灾害发生的诱因。
03
隧道工程突水突泥突石灾害分 析
灾害分析方法
数值模拟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隧道施工 过程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应力场 和渗流场等,预测灾害发生的风
提高勘察设计水平
加强勘察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提高设 计水平和隧道工程的可靠性。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 力和水平。
05
隧道工程突水突泥突石灾害案 例分析
案例一:某隧道工程突水灾害
总结词
地下水压力大、缺乏有效排水措施
详细描述
某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遭遇了地下水压力大的地层。由于缺乏有效的排水措施,隧道内部积水无法及时排出, 最终导致了突水灾害的发生。
地质构造影响
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构造容易成为地 下水的通道,引发突水灾害;同时, 这些构造也易导致岩体破碎,引发突 石灾害。
灾害预测与评估
灾害风险评估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数值模 拟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评估隧 道施工可能遭遇的灾害风险等级。
灾害预警系统
建立灾害预警系统,通过实时监 测数据和预测结果,及时发出预 警信号,指导应急处置。

岩溶隧道地质预报PPT课件

岩溶隧道地质预报PPT课件
第2页/共29页
1.3 必要性
(1)隧道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勘察经费特别是建设周 期越来越短导致的勘察周期短,难以对隧道所处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致灾性不良地质体的分布、性质及致 灾可能性完全查清;
(2)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客运专线(高速铁路) 建设和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穿越复杂地质条件 的山区深埋长大铁路隧道、公路隧道、水工隧洞越来越多;
第6页/共29页
3. 隧道岩溶地质灾害与岩溶发育分布规律
3.1隧道岩溶地质灾害与岩溶关系
(1)岩溶充填物—围岩变形失稳塌方 (2)充水岩溶—岩溶涌水 (3)充填富水黏土岩溶—岩溶涌泥 (4)底部充填粉细砂—岩溶涌砂 (5)充填富水黏土夹块石—隧道洞内泥石流 (6)隧道洞内涌水、涌泥、涌砂、泥石流—隧道地表 塌陷、水源流失及枯竭
提高隧道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的准确率,是隧道施工期 地质超前预报工作者的愿望和努力的方向,也是隧道工程 建设对隧道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提出的要求。
可以设想,一个百分之九九点九准确率的预报,如果因 百分之零点一的预报错误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和经济 损失,算得上是成功的预报?
人类对大气层的认识,远较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详细, 天气预报尚且如此,况乎隧道地质超前预报?
(3)以人为本,人地协调。确保隧道施工机具设备和 人员的安全,减少因隧道洞内地质灾害造成隧道上方地表 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3页/共29页
1.4 形势
(1)领导重视
(2)专家呼吁
(3)业界推行
以地质法为基础,以超前钻孔法、超前导坑法、地球物 理探测方法为手段的隧道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也已成 为隧道工程界的共识并得到广泛的认同。
第20页/共29页
岩体温度法隧道施工涌水预报原理

《隧道水害及防水》课件

《隧道水害及防水》课件
破坏进一步扩大。
人员道内的车辆 和人员,避免造成人员
伤亡。
长期治理措施
防水层修复与维护
排水系统维护
定期对隧道的防水层进行检查和维护,发 现破损或老化及时修复,保持防水层的完 好性。
定期清理和维护排水系统,确保排水通畅 ,防止淤积和堵塞。
结构加固与改造
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
选择性能优良、耐久性好的防 水材料,保证隧道在使用过程 中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防水性
能。
应急处理措施
快速响应
一旦发现隧道出现渗漏 或水害,应立即启动应 急预案,组织抢险队伍
进行抢险。
临时排水措施
采取临时排水措施,如 水泵抽排、导流沟等, 降低积水对隧道的影响

结构加固
对受水害影响的结构进 行临时加固,防止结构
隧道的水害情况。
地形地貌
隧道穿越的地形地貌,如沟谷、盆 地等,会影响地下水的流向和聚集 ,增加隧道水害的风险。
地质构造
隧道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如断层、 裂隙等,会直接影响地下水的流动 路径和压力分布,进而影响隧道的 水害情况。
人为因素
隧道设计
隧道设计时对防水措施的考虑不 足,或者设计时对地质勘察的精 度不够,都可能导致隧道建成后
出现水害问题。
施工方法与工艺
隧道的施工方法与工艺选择不当 ,或者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 和隐患,都可能影响隧道的防水
性能。
运营管理
隧道运营过程中的维护和管理不 到位,如排水系统堵塞、防水设 施老化等,也可能导致隧道出现
水害问题。
隧道结构因素
隧道断面形式
隧道的断面形式会影响地下水的流向和压力分布,进而影响隧道 的防水性能。
THANKS
谢谢

隧道水害及防水PPT课件

隧道水害及防水PPT课件
第1页/共12页
排水盲沟、泄水管、渡槽、路侧排水沟
中心排水沟、防冻水沟
第2页/共12页
弹簧软管盲沟引排局部渗水
渗滤布盲沟汇集引排大面积渗透
第3页/共12页
40
13.2 30
60
12.6 11.2
22
11.2
34.6 泄水槽
每三根轨枕设一道
28
60
22
轨面
23.2
2%~3%
5 12
5 30
20
15
10 12 5
10
240
图 中心水沟
第4页/共12页
750 22 25 12 12
151.3
60 20
15 3%
泄水孔3 × 10 (高×宽)
间距40
10
5 40
40 10
图 侧式水沟
第5பைடு நூலகம்/共12页
⑶ 泄水孔: 泄水孔是设于衬砌边墙下部的出水孔道,它将盲沟流来的水直接泄入隧道内的
纵向排水沟。泄水孔的施作,有两种方法: ① 在立边墙模板时,就安设泄水管,并特别注意使其里端与盲沟接通,外端穿过
使用内贴防水层
1、防水砂浆抹砌防水层:水泥、水玻璃、素灰浆(5mm) 2、喷浆防水层:防水砂浆(两次12~40mm) 3、喷涂防水层:乳化沥青、环氧树脂等
第7页/共12页
二、防水措施
•防水设施:
加强结构层防水
1、衬砌结构采用防水混凝土 2、加强施工缝和伸缩缝的防水
压浆或堵漏 3、对结构缺陷进行防水处理 (1)石质衬砌:喷涂防水层 (2)混凝土衬砌:处理缺陷处的防水
※ 基本措施: ① 喷射混凝土堵水,采用防水材料; ② 塑料板堵水:在初支后、二次支护前铺设; ③ 模筑混凝土衬砌堵水:模筑混凝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 抗渗阻水性能,对于施工缝,沉降缝,伸缩缝处,可采 用止水带; ④ 注浆堵水:超前注浆、事后注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长隧道地质灾害及其特殊性
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发生的普遍机制及其分类
广义的隧道地质灾害从时间上可以分为施工地质灾害 和运营灾害两大类。前者是指施工期间,由水、岩、热、 气等构成的复杂地质系统对开挖过程形成的人工扰动的一 种正常反应,反应的形式和程度不同,灾害的类型和规模 也就不同;
后者是指隧道运营期间,由于设计不合理、施工方法 不当或施工质量不过关等因素,而出现的与地质环境有关 的影响列车正常通过的各种问题。如漏水、涌水、涌泥、 翻浆冒泥、仰供破裂、衬砌内鼓及洞门塌方等。这里主要 讨论隧道施工的地质灾害。
(二)涌水、漏水灾害
这类灾害主要是由于隧道的开凿,破坏或改变了隧 道所在地区原来的水文地质环境, 隧道成为新的良 好的地下水排泄通道引起。灾害的主要形式包括:
1、破碎岩的裂隙、缝隙渗水、漏水、涌水;
2、岩溶裂隙水、管道水的涌出,以及携带大量泥 砂的突泥、突砂。
(三)地面沉降和塌陷
由于隧道穿越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秦岭、大巴山、云贵 高原等山区的宝成、襄渝、贵昆、川黔、湘黔及枝柳铁路 等,都修建了大量的隧道工程,在隧道的建设和运营中, 除发生大量的规模不同的塌方外,许多隧道还出现了洞口 仰坡变形、洞身偏压在岩溶地区,大部分隧道还遇到了严 重的岩溶涌水、突泥和巨大洞穴以及地表塌陷等灾害。
(一)围岩的变形破坏 这类灾害主要由于围岩的属性、结构体和结构面的
性状及应力条件不利而引起。包括:
1、软弱岩体的变形破坏:主要破坏形式表现为大的变形位 移和滑塌等; 2、破碎岩(如断层破碎带、风化带等)的变形破坏主要表 现为大量的掉块、滑塌、崩塌和泥砂石流等; 3、块状岩的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局部掉块; 4、坚硬脆性岩的岩爆多发生于深埋、高应力区的隧道中。
人们意料中的地质灾害,并不可怕,也不是不可战胜, 但意料之外的地质灾害,往往给人以措手不及之感,甚至 还会给工程建设带来灾难,轻则停工、停产、延缓建设速 度,重则造成机毁人亡,工程报废。
正确、合理的防治措施,将起到抑制或减轻灾害危害 程度的作用。相反,若不加以重视或采取错误的对策,将 加重灾害的程度,甚至起到诱发灾害发生的作用。
因此,探讨隧道地质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研究预测出 现灾害的可能时间、空间位置的技术方法,预见灾害的危 害程度,以及研究灾害的监测,防治对策,将具有重要的 意义。
隧道地质灾害概述
隧道地质灾害具有普遍性,现以中国铁路建 设为例概述之。
例一,成昆铁路。全线有415座隧道,施工期间约有25% 的隧道发生过较大型的塌方;93.5%的隧道发生过不同程 度的水害,其中涌水量超过10000m3/d的有8座;有多座 隧道出现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含盐、含石膏地层的膨 胀,以及岩溶塌陷、瓦斯、地热和岩爆等灾害。
1、浅埋隧道、城市地铁或大型管道开挖及大量抽 取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
2、岩溶地区隧道开挖排放大量地下水造成的地面 塌陷和泉水枯竭。
(四)其它地质灾害 主要包括:
1、有害气体如瓦斯突出造成的灾害;
2、地下水对隧道建筑物的侵蚀、腐蚀作用引起的 灾害;
3、隧道的冻融灾害;
4、高地温灾害;
5、地震灾害。
不仅如此,地球表面还存在一系列的温异常区,构造 发育的褶皱山系就是地温异常的多发区之一。煤层、煤系 地层是十分普遍的岩性组合之一,做为隧道围岩,其中蕴 涵的瓦斯对子隧道施工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因此,隧道工程往往是修建在由水、岩、热、气等构 成的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之内的。天然情况下,该系统具有 自身的(动态)边界(力学、补给或排泄),系统各构成要素或 不同要素之间维系着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
例三, 近年来修建的衡广复线、大秦铁路, 也有许多隧道发 生了较严重的地质灾害如著名的大瑶山隧道中段,就发生 了岩溶管道涌水、涌砂、地表大量塌陷和塌方等灾害南岭 隧道则遇到了以严重岩溶涌水、大量突泥为特点的地质灾 害,仅下连溪一段,最严重的一次突泥就达8000m3,堵 塞了施工坑道长达177m。
按隧道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性,可将其分为以下四 种类型:
隧道的开挖,相当于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改变了系统的 边界(对于岩体)或增加了输出边界(对于流体),这样,系统 本身就必然按照其固有的运动规律对此作出反应,具体表 现则为隧道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围岩破坏,水、热、瓦斯气 向隧道排泄。当这种反应形式过于强烈时,便演化为施工 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系统对隧道开挖的反应形式,可以对施工地质灾 害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分类。
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研究其发 生规律并进行超前预报和防治,其中规律研究是基础。从 物理形态和对开挖的反应形式上看,隧道周围环境系统的 构成要素基本上可以分为固体及流体两大类。软岩在通常 情况下具有固体特征,但在开挖条件下向隧道运动时,具 有显著的流体特征,因此,将其划归准流体单独列出。
尽管人类为各种目的修建的各类隧道长度越来越大, 但从宏观角度来看,即使最长的隧道和地球的半径相比仍 然是十分渺小的;从隧道工程及触及的深度来看,基本限 于岩石圈浅表部硅铝层的风化卸荷带及其附近的新鲜岩带 内,修建隧道的主要目的还限于克服地球表面的高山和水 体对工程活动的阻隔。
由于受到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的联合影响,风化卸荷 带及其附近的新鲜岩带内各种成因、不同次序的非连续结 构面十分发育,使其成为岩石圈中连续性、整体性最差的 层圈。同时该层位又是地下水最主要的赋存场所,地球的 陆地部分就像被笼罩在一层饱水的海绵里一样。此外,来 自地核的热能还通过传导、对流等方式向地表散射,即存 在所谓的地温梯度。
隧道施工地质灾害
2020/11/18
西南交通大学
1
前言
普遍存在于隧道及其它地下工程中的地质灾害,是隧 道工程建设的大敌。因此探讨隧道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规 律,研究其监测系统及防治对策,对隧道工程建设将具有 重要的意义。
在隧道及其它地下工程中,经常发生由于地质作用和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引起的灾害,有的还相当严重,是隧 道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地质灾害作为其中的一种,有 其固有的形成条件,其发生发展也有一定的规律,但对这 些问题的认识目前还不够深入,规律亦尚未完全掌握,特 别是对地质灾害的预报尚无突破性的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