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量化管理方法

合集下载

软件项目管理及案例分析

软件项目管理及案例分析

软件项目管理及案例分析软件项目管理及案例分析引导语:美国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委员会主席Paul Grace说过,在当今社会中,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将成为项目。

下面是yjbys店铺为你带来的软件项目管理及案例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是国家专门的计算技术研究机构,同时也是中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单位,中科院计算所培训中心是致力于高端IT类人才培养及企业内训的专业培训机构。

中心凭借科学院强大师资力量,在总结多年大型软件开发和组织经验的基础上,自主研发出一整套课程体系,其目的是希望能够切实帮助中国软件企业培养高级软件管理与技术人才,提升整体研发能力。

迄今为止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计算机专业人员,并先后为数千家大型国内外企业进行过专门的定制培训服务。

高水平项目管理是软件项目成功的关键,也是软件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具有这方面理论和实践的人员是目前软件组织中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软件开发过程和组织体系,培训中心特举办“软件项目管理”培训班,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培训对象软件开发机构高级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系统分析师、资深开发人员、质量保证人员以及其他对提升软件开发质量负有责任的人员。

二、学员基础1,对软件项目的分析、设计、组织和开发具有一定实践经验;2,有一定的软件项目管理、技术管理或质量保证的基础知识与实践经验。

三、师资由业界知名专家亲自授课:袁老师培训中心高级讲师,CMMI、GJB 5000A高级咨询顾问,具有多年成功管理大型软件项目的经验,对软件工程管理与过程具有深邃的理论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四、培训要点高质量软件来自于高水平的项目管理,这个观点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

软件项目成功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大型软件项目是依靠一个组织来完成的,如果这个组织在管理上是无序的,开发过程是非正式和混乱的,计划期限和成本目标通常超限,项目的成功取决于个人英雄式的行为,在人员发生变动时项目往往陷入灾难,那么很难说这个项目会获得成功。

常见软件项目度量指标 和控制指标

常见软件项目度量指标 和控制指标

软件项目度量指标和控制指标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能够帮助开发团队和管理人员评估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项目按时交付、质量可控。

本文将从常见软件项目度量指标和控制指标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为软件项目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常见软件项目度量指标对于软件项目管理来说,度量指标是评估项目进展和质量的重要依据,合理选择和使用度量指标能够帮助团队领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问题和保证项目交付质量,常见的软件项目度量指标有:1. 代码行数:代表了软件代码的规模,是度量软件规模的最基本指标之一。

代码行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可以用于评估软件规模、成本估算、进度控制等方面。

2. 功能点数:是根据软件功能区分的度量指标,它能够更好地反映软件的实际使用价值。

功能点数是一个重要的度量指标,可以帮助团队直观地了解软件的功能复杂度和开发进度。

3. 缺陷密度:是度量软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帮助团队了解软件的缺陷情况,以及缺陷的严重程度。

通过缺陷密度指标,团队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软件质量问题,提高软件质量。

4. 代码覆盖率:是度量软件测试覆盖情况的指标,通过代码覆盖率可以了解软件的测试覆盖情况,帮助团队评估测试质量和发现测试遗漏情况。

5. 进度指标:包括工作完成进度、任务完成比例、工作量增减变化情况等,可以帮助团队领导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调整项目计划和资源分配。

二、常见软件项目控制指标除了度量指标,软件项目的控制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能够帮助团队领导控制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确保项目按时交付和质量可控。

常见的软件项目控制指标有:1. 成本偏差(Cost Variance,CV):是衡量项目成本偏离预算的指标,CV=实际成本-计划成本,通过成本偏差指标可以帮助团队领导了解项目成本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成本预算和资源分配。

2. 进度偏差(Schedule Variance,SV):是衡量项目进度偏离计划的指标,SV=实际完成工作-计划完成工作,通过进度偏差指标可以帮助团队领导了解项目进度控制情况,及时调整项目计划和资源分配。

工程项目部量化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部量化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部量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项目部的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提高部门工作效率,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项目部,包括项目总监、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员等相关人员。

第三条项目部负责制定并执行本制度,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订。

第四条项目部量化管理制度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工作人员必须遵守,违反者将受到相应处罚。

第二章量化管理范围第五条项目部量化管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资金管理、人员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

第六条项目部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管理范围,并将其列入量化管理计划中。

第七条项目部在管理过程中,应根据量化管理范围,合理分配资源,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第三章量化管理流程第八条项目部量化管理流程主要包括计划制定、执行控制、监督检查、总结评价等环节。

第九条项目部负责制定量化管理计划,明确责任人员,确定目标和指标,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第十条项目部根据量化管理计划,执行各项工作,做到按计划进行,及时调整,确保项目的正常进行。

第四章量化管理指标第十一条项目部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量化管理指标,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指标。

第十二条项目部应对各项量化管理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确保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第十三条项目部应定期对量化管理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第五章量化管理责任第十四条项目部领导应主持制定和执行量化管理计划,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十五条项目经理应根据量化管理计划,合理安排工作,做好各项指标的跟踪与分析。

第十六条工程师、技术员等相关人员应按照量化管理计划的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

第六章量化管理奖惩第十七条项目部应建立量化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对工作绩效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对工作绩效较差的员工给予处罚。

第十八条奖励措施主要包括表彰、奖金、晋升等,处罚措施主要包括责令改正、调整岗位等。

软件项目质量标准体系

软件项目质量标准体系

软件项目质量标准体系:范围、术语、目标、资源、过程、质量软件项目质量标准体系1.引言软件项目质量标准体系是确保软件项目开发过程符合规范、提高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阐述软件项目质量标准体系,包括目的、范围、术语和定义、质量管理体系、资源管理、过程管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风险管理、文档管理等方面。

1.1 目的软件项目质量标准体系旨在规定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项质量要求,确保软件项目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提高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降低项目风险,提高客户满意度。

1.2 范围软件项目质量标准体系适用于所有软件开发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移动应用、企业级应用等领域。

1.3 术语和定义在软件项目质量标准体系中,我们将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软件:计算机程序、相关数据及其文档的总称。

●软件项目:为开发、修改、增强、维护软件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维护等环节。

●质量:软件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程度。

●质量管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1.质量管理体系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与责任、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计划等方面。

2.1 组织结构与责任软件项目的组织结构应清晰明确,包括项目经理、开发团队、测试团队、文档编写团队等。

每个团队成员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2 质量方针质量方针是软件开发团队在项目过程中遵循的质量标准和原则,是指导项目团队开展质量工作的指南。

2.3 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软件项目的核心目标之一,软件开发团队应根据项目需求和客户期望,制定具体、可量化的质量目标。

2.4 质量计划质量计划是软件项目的质量保证计划,包括项目各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检查方式、评估标准等。

1.资源管理软件项目所需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时间资源、预算资源等。

在项目开始前,应对所需资源进行充分评估和规划,确保项目各阶段的资源供应。

3.1 人力资源软件开发团队应具备专业技能和经验,包括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文档编写人员等。

软件项目工作量评估方法

软件项目工作量评估方法

软件项目工作量评估方法工作量评估概述我们仔细研读了软件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对软件功能进行了归纳和整理。

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每个功能模块所需的编码工作量进行了估算,并以此为依据,推算出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工作量。

接着,我们组织了主要项目干系人和相关专家进行工作量评审。

常见的估算方法Ad-hoc方法这种方法下的测试工作量不基于任何确定的期限。

工作一直继续直到达到一些由管理或市场人员预先定下的时间表。

或者,一直到用完了预算的经费。

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非常不成熟的组织,并且时常有100%的错误差数。

开发时间的百分比法这个方法的基本前提是测试工作量依赖于开发时间/开发工作量。

首先,开发工作量使用例如LOC或FP方法被估算出来,然后使用一些探索性的方法来限制测试的工作量。

通常预留项目的总花费时间的35%给测试。

5-7%给组件和集成测试,18-20%给系统测试。

10%给接收测试(或回归测试等)类比法根据以前或相似项目(主要在项目性质,领域,规模上有相似)所积累的经验或历史数据来估算工作量。

类比法估计结果的精确度取决于历史项目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度,因此,用好类比法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组织建立起较好的项目后评价与分析机制,对历史项目的数据分析是可信赖的。

需要收集以下相关的历史数据:在设计和实现阶段花费的时间,测试工作的规模,例如用户需求的数量,页面数,功能点,数据样式,例如实体,字段的数量,屏幕或字段数量,测试对象的规模,例如KLOCWBS估算法将项目或产品分解为具体的工作,然后分别对各个工作进行时间估算,最终求和得出项目或产品的测试工作量/时间。

Delphi法Delphi法是最流行的专家评估技术,在没有历史数据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可以减轻估算的偏差。

Delphi法鼓励参加者就问题相互讨论。

这个技术,要求有多种相关经验人的参与,互相说服对方。

Delphi法是一种软件项目评估方法,其步骤包括:协调人向各专家提供项目规格和估计表格;召集小组会讨论与规模相关的因素;各专家匿名填写迭代表格;协调人整理出一个估计总结,以迭代表的形式返回专家;召集小组会讨论较大的估计差异;专家复查估计总结并在迭代表上提交另一个匿名估计;重复4-6,直到达到一个最低和最高估计的一致。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及实施控制方法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及实施控制方法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及实施控制方法第一章引言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2)1.3 项目范围 (3)第二章项目质量管理概述 (3)2.1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 (3)2.2 质量管理原则 (4)2.3 质量管理过程 (4)第三章项目质量策划 (4)3.1 质量策划概述 (4)3.2 质量策划流程 (5)3.3 质量计划编制 (5)第四章项目质量保证 (6)4.1 质量保证概述 (6)4.2 质量保证方法 (6)4.3 质量保证工具 (7)第五章项目质量控制 (7)5.1 质量控制概述 (7)5.2 质量控制方法 (8)5.3 质量控制工具 (8)第六章项目质量改进 (8)6.1 质量改进概述 (8)6.2 质量改进方法 (9)6.3 质量改进工具 (9)第七章项目风险管理 (10)7.1 风险管理概述 (10)7.2 风险识别 (10)7.3 风险评估与应对 (10)第八章项目进度管理 (11)8.1 进度管理概述 (11)8.1.1 进度管理的目的 (11)8.1.2 进度管理的原则 (11)8.2 进度计划编制 (11)8.2.1 识别项目活动 (12)8.2.2 确定活动顺序 (12)8.2.3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12)8.2.4 制定进度计划 (12)8.3 进度控制 (12)8.3.1 监督项目进度 (12)8.3.2 测量项目进度 (12)8.3.3 调整项目进度 (12)8.3.4 加强组织管理 (12)8.3.5 应对项目风险 (12)第九章项目成本管理 (13)9.1 成本管理概述 (13)9.2 成本估算 (13)9.3 成本控制 (13)第十章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14)10.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4)10.2 团队组建 (15)10.3 团队管理 (15)第十一章项目沟通管理 (15)11.1 沟通管理概述 (15)11.2 沟通计划编制 (16)11.3 沟通控制 (16)第十二章项目收尾管理 (17)12.1 收尾管理概述 (17)12.2 项目验收 (17)12.3 项目总结与评价 (17)第一章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项目管理和实施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软件规模度量方法介绍

软件规模度量方法介绍

软件规模度量方法介绍作者学号班级摘要软件规模度量是一项困难度很高的任务。

文章介绍了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软件规模度量的办法———IFPU G功能点度量方法,说明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它的优缺点。

同时对国际上其他几个颇有影响的软件规模度量方法,也作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软件项目项目计划进度进度计划1、引言软件度量是指对软件规模、软件项目工作量、软件生产率、软件项目开发成本、软件质量、软件的上线日期等事项进行量化,使复杂的软件过程通过数字的描述让相关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管理。

软件度量满足了三方面的需要:首先是满足了项目管理的需要。

项目经理根据软件度量的数据可以对有关资源进行合理部署和分配,有效地对项目的进度和执行情况进行监控,确定软件产品是否符合质量的要求等。

其次,满足了组织的需要。

依照度量的数据,组织可以清楚地了解开发的效率和质量的总体水平,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产品组合、判定资金的投向,策划、管理或验证软件开发的活动。

第三是满足了用户的需要。

用户可以根据度量的数据比较正确地判定投入的资金,项目交付的合理期限以及判定递交项目的质量等。

因此,研究软件的度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应用意义。

在软件度量的课题中,软件规模度量是其他软件度量工作的基础与关键。

要对软件的规模进行度量,首先就要求确定一种度量的单位。

用软件的源代码行数作为软件规模的度量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度量方法。

它的度量单位是K LO C(千条源代码)。

例如,一个软件有15000 条源代码行数时,它的规模就用15K LO C 来表示。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直接、简单。

但是,它的结果与使用的程序语言密切相关,尤其在开发人员大量使用第四代语言以上的工具进行软件开发时,用K LO C 描述一个软件的规模就显得非常不准确。

而且,用这种方法只能在软件开发完成之后才能进行源代码行数的准确度量。

现在,除了套用某些经验公式进行软件工作量的估算时人们还用到这种度量方法外,K LO C 几乎不再被使用。

CMMI项目管理

CMMI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概述
时间(Time)
成本(Cost)质量(Quality)
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职能
1、确定项目需求和工作范围2、识别干系人,组建项目团队3、制定详细的工作任务清单4、估算项目规模、进度、费用及其它资源5、识别分析项目风险,制定风险应对措施6、任务分配/安排,授权7、协调项目所涉及的各方面(客户、供应商等)、各成员8、进行项目控制,如进度、费用、质量、风险等9、发现项目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推动方案执行10、组织项目各阶段产品的评审,并做好评审记录11、保障项目所需资源,进行团队建设12、与干系人沟通项目状态
需求很不明 确
对产品架构 没有把握 开发时间不 确定
重叠瀑布模型
渐进原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
规模大
产品结构 清晰
需求 设计版本1开发 测试1发布1 版本2开发 测试2 发布2
项目策划
选择组织的 标准过程
选择项目类型/工作量
特定裁剪
统计管理子过程裁剪
生成裁剪报告
项目策划
制定项目 目标
– 尽早的确定项目成员并投入到项 目中是项目成功 的关键– 项目组成员是逐 步到位的– 内部人员:管理人员、需求分析
人员、设计人员、 测试人员、技术 文档写作者、 QA、CM……– 外部人员:客户、 用户、供应商
– 参考项目管理过 程检查单,完成 以下文档:– 项目任务书– 项目计划中的范 围、参考文档、 项目组织结构三 部分
集成度量 到过程中
项目策划
– 企业商业目标– 软件组织目标– 识别项目目标
识别关键过程
选择和定义度量
集成度量到过程中
– 确定关键成功因 素– 识别关键过程– 建立性能目标
– 确定GQIM方法– 过程中度量实体– 基础度量和衍生 度量– 有用度量的标准– 操作定义

软件质量量化指标

软件质量量化指标

精心整理软件测试质量评估方法讨论稿当前我们的软件测试质量评估主要考虑测试设计、测试执行两个方面,在测试过程中加入检查点进行监督,避免项目后期对项目的进展产生影响。

一、测试设计测试设计主要指测试用例,其衡量方法采用事后追溯法,通过所有的测试发现的缺陷来评估测●A/B角互测验证1.其本质也是确认缺陷探测效率,但通过B角去实现。

在项目的某个测试阶段加入B角进行一轮全面或局部测试,通过其发现的问题来确定当前软件的测试质量。

由于项目真正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思路和测试用例需要不断更新,这样才能保证测试的全面性,如果发现统计数据异常能及时调整;2.在测试计划中添加A/B角的定义及B角参与的阶段;并在该阶段的测试报告中体现;3.Alpha测试用户为自然B角,对Alpha测试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均要进行分析。

IT168分析评论】???软件质量的量化评估,最重要的一点是经验。

同时科能需要大量统计工作作为铺垫。

???下面我主要从bug统计来说一下我的经验。

???1测试项目数和摘出bug数预测???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软件代码行数来粗略估计一个产品可能包含的bug数目和需要的测试项目。

现在有些公司流行每千行bug 数的标准来制定测试计划,这个标准是通过以往测试经验总结出来的,???一般来说,同类的产品,尤其是同一个开发流程的产品,这些数值不应该相差太多,如果相差一个数量级以上,我们几乎可以说,要么是QA出问题了,要么是开发出问题了。

???2测试bug分级???使用bugzilla或者Jira之类的缺陷管理系统何以很容易的实现bug分级,一般至少有Fatal,Major,Minor,cosmatic这几种,还有一种特殊的叫做blocker,意思是这个bug会影响测试进度。

产品发布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一个界限级别,比如要求新出Major为???3测试??????4测试???bug假如ABC A模块,方法不当。

???5测试???一个???6降级???降级bug数1---客户反馈缺陷,即漏测。

软件项目管理质量计划

软件项目管理质量计划

评估质量计划的执行效果
通过收集项目过程中的质量数据,对质量计划的执行效果进行评 估,包括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质量成本的控制等。
分析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
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为后续的质量改 进提供依据。
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根据质量问题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明确责任人、时 间节点和预期成果。
关键过程和活动的质量控制
识别关键过程和活动
分析项目流程,识别出对质量影响较 大的关键过程和活动,如需求分析、 设计、编码、测试等。
制定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关键过程和活动,制定相应的质 量控制措施,如评审、检查、测试等, 以确保过程输出的质量。
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制定质量保证政策和流程,明确质量保证人员的职责和权力,确保质量保证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意义
通过制定和执行质量计划,可以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的质量要求进行,降低项目 风险,提高项目成功率。同时,质量计划还可以促进项目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 作,增强团队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和重视。
03 质量计划编制流程
确定质量标准和质量目标
参照国际标准和行业最佳实践
在制定质量标准时,应参照国际通用的软件质量标准(如ISO 9001、CMMI等)以及行业内的最 佳实践,确保质量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范围和重点
范围:涵盖软件项目的所有阶段,包括需求分 析、设计、编码、测试、发布等。
01
明确质量标准和质量目标;
03
02
重点
04
制定详细的质量保证措施和检验计划;
确保项目团队对质量要求的充分理解和执 行;

软件测试管理的5个基本工作面

软件测试管理的5个基本工作面

软件测试管理的5个基本工作面
一.软件测试管理的五个基本工作面
1.制定测试计划
软件测试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制定测试计划,在这一步中,开发者需要细心组织所有内容,确定软件的各大模块,把握测试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测试项目的安排,以确保测试过程被正确地完成。

2.测试报告管理
测试报告包括测试开展的过程、方案以及测试结果,是测试管理的重要技术文件。

这里应该注意把握定期生成测试报告,以便及时有效管理,检查并及时修订,有效解决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并保证测试质量。

3.测试工具管理
各种测试工具是测试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提高测试的效率,而且可以增加测试的覆盖率。

在管理测试工具时,开发者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实施测试,并监督测试工具的使用情况,确保测试过程中的质量。

4.软件代码审计
软件代码审计是指在软件开发和测试过程中对软件代码的审查,以及依据审计结果对软件进行质量评估,以确保软件能够正确、安全地部署和运行。

5.质量量化管理
软件质量量化管理是指制定和运用一系列的质量标准以及质量
指标,依据质量标准指标定期检测和评估软件的运行质量,以确保软件达到预期的系统质量要求。

关于量化项目管理的描述

关于量化项目管理的描述

关于量化项目管理的描述量化项目管理是当今项目管理领域中一种日益受到重视的管理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

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往往侧重于经验和直觉,难以量化和评估项目进展和风险。

而量化项目管理则通过利用数据分析和数学模型等工具,帮助项目团队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做出准确的预测和评估,从而提高项目成功的概率和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在当前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数据的增长速度呈现指数级增长,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成为企业管理和决策的关键。

在项目管理中,数据分析和量化方法的引入,可以使项目团队更准确地了解项目进展情况,识别问题和风险,从而及时调整和优化项目执行计划。

在这个信息时代,只有依靠数据和科学方法,才能够实现对项目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量化项目管理的核心在于将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应用于项目管理中。

传统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和团队更多地依赖于主观经验和直觉来做出决策。

而在量化项目管理中,项目团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数学模型等工具,以客观的方式评估项目的进展情况和潜在风险,并根据数据结果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这种基于数据和科学方法的项目管理方式,可以使项目团队更加明智地进行决策,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效率。

在量化项目管理中,数据是核心资源。

项目团队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项目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和趋势。

通过数据分析,项目团队可以准确地评估项目的进展情况,发现潜在问题和风险,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项目团队预测项目的未来走势,从而提前制定应对措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除了数据分析,量化项目管理还包括了一系列其他方法和工具的运用。

比如,在项目计划阶段,可以通过PERT图和Gantt图等工具,对项目的时间表和进度进行可视化和量化分析,从而更好地安排和管理项目资源。

在风险管理方面,可以使用决策树和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评估项目的潜在风险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01336软件项目管理(一)

01336软件项目管理(一)

《软件项目管理》复习概要第1章1、项目的基本特性:独特性、一次性、组织性、生命期、目标冲突性、资源消耗性、后果的不确定性。

2、IT软件项目管理和其他项目管理相比,具有的独特性:生产无形的产品;过程没有明显的划分;大都是“一次性”的人力消耗型项目。

3、软件项目开发的主要阶段: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安装及维护。

4、项目成功的三个主要因素:范围、时间、成本。

第2章1、工作分解结构的两个重要特征:“分解”和“图表表示”。

2、甘特图是表示项目各阶段任务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的图。

用水平线段表示阶段任务;线段起点和终点分别对应于任务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线段的长度表示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3、关键路径法(CPM)是IT软件项目管理中最常用的一种数学分析技术,即根据指定的网络顺序、逻辑关系和单一的历时估算,计算每一活动(任务)的单一、确定的最早开始和最迟结束时间。

其核心是计算浮动时间,确定哪些活动的进度安排灵活性小。

不考虑资源约束。

主要应用于以往在类似项目中已取得一定经验的项目。

4、计划评审技术(PERT)可以估计整个项目在某个时间内完成的概率。

多应用于研究与开发项目,更注重对各项工作安排的评价和审查。

第3章1、瀑布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面向交付”的项目生命周期划分模型,主要包括五个阶段:需求分析与定义、系统设计与软件设计、系统实施与单元测试、系统集成与系统测试、系统运行与系统维护。

提倡在开发过程的早期阶段冻结需求定义,可能导致开发出来的系统与用户实际需求不同。

2、原型法:是当前软件项目开发的重要方法,借助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根据用户提出的软件需求定义,快速建立一个软件系统的“原型”,向用户展示待开发软件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在征求用户对原型软件的意见后,反复进行修改、完善、提高和确认,最终实现项目的目标。

3、螺旋模型“基于风险”,是瀑布模型的替代方法,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需求定义、风险分析、实现和评审。

IT行业中的项目管理流程和工具

IT行业中的项目管理流程和工具

IT行业中的项目管理流程和工具在IT行业,项目管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需完成。

为了提高效率和组织能力,许多工具和方法被引入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IT行业中常用的项目管理流程和工具。

一、项目管理流程1. 项目启动阶段项目启动阶段是项目管理的起点,也是项目前期准备的重要阶段。

主要任务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目标明确、项目范围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资源预估等。

这个阶段需要与关键干系人进行沟通和协商,以获得项目立项和投资的支持。

2. 项目规划阶段项目规划阶段是明确项目目标、范围、资源和工期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项目经理应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任务分工、风险评估、沟通计划和质量控制等。

此外,还需要与团队成员合作,确定各项任务的优先级和依赖关系。

3. 项目执行阶段项目执行阶段是项目目标实现的核心过程。

项目经理应根据项目计划,监督团队成员的工作进度,并通过协调和沟通,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和风险。

该阶段还包括资源调度、供应商管理和合作伙伴协调等工作。

4. 项目监控阶段项目监控阶段是对项目进展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的过程。

项目经理需要比较实际进展与计划进展之间的差距,并及时采取措施来纠正偏差。

这个阶段还包括项目绩效评估、质量管理、变更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活动。

5. 项目收尾阶段项目收尾阶段是项目成果交付和总结的过程。

在项目交付阶段,项目团队需要与客户进行验收,并确保交付物符合合同要求。

同时,还需要进行项目总结和评估,以便从项目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为日后的项目提供改进建议。

二、项目管理工具1. 甘特图甘特图是一种常用的项目计划管理工具,它以时间轴的形式显示项目任务、关键路径和工期等信息。

通过甘特图,项目经理可以清晰地了解项目的进展和计划,以便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决策。

2. WBS(工作分解结构)WBS是将项目的工作任务分解为更小、更易管理的组织单元的方法。

通过WBS,项目经理可以将整个项目划分为可管理的任务和子任务,以便更好地分派责任、协调资源和控制进度。

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软件工程是指在软件开发和维护期间应用工程化思想和方法,通过科学的、系统化的和量化的过程管理,以及构建可靠、高质量、高效率、实用性的软件系统为目标。

软件工程作为一门技术科学,其理论与方法都显得十分重要。

一、软件工程的理论软件工程的理论是软件工程实践的基础。

软件工程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度量以及软件可靠性等方面。

1.软件过程软件过程是指在软件开发中,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流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输入、输出、活动和标准,以及相应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软件过程主要有瀑布模型、迭代模型、螺旋模型等,不同的模型适用于不同的软件项目。

2.软件质量软件质量是指软件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软件质量包括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方面。

软件质量保证的具体方式包括软件测试、软件评审、代码检查、代码质量评估等。

3.软件度量软件度量是指对软件的某些特性进行评价、衡量和管理的方法。

软件度量主要有代码行数、bug数、代码复杂度、功能点数等。

软件度量可以对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

4.软件可靠性软件可靠性是指软件系统在特定环境下,以规定功能和规定时间段内的行为正确性为衡量指标的能力。

软件可靠性的保证主要包括测试、验证、代码检查等方式。

二、软件工程的方法软件工程的方法是指,在软件开发中按照软件工程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特定的工具和技术,进行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具体实践。

软件工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指对软件产品或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和讨论。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把用户的需求转换为软件产品或系统的具体需求,以便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设计和实现。

需求分析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场景分析、用户故事、原型设计等。

2.设计设计是指在需求分析基础上,根据软件架构和设计规范,针对软件需求和功能进行设计。

设计主要包括软件架构设计、模块设计、系统接口设计等方面。

论项目管理中的量化管理

论项目管理中的量化管理

论项目管理中的量化管理项目管理理论中并未注重量化管理,而量化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一项基础性工作,如果采用了量化管理,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就会变得“可视化”。

本文从项目管理中需要量化管理的领域、量化管理的常用方法角度来说明项目管理中使用量化管理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了如何应用量化管理方法进行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理论是一门综合多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包括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等九大知识领域。

传统的项目管理论著都重点着眼于这九大知识领域来讲解项目管理,却忽视了一项基础性工作:量化管理。

缺乏量化管理,项目管理只能处于一种“混沌”状态。

以IT项目为例,据称只有26%的IT项目成功地实现了范围、时间和成本目标,剩余的74%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败。

而如果采用了量化管理,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就会变得“可视化”,发现问题也可以“让数字说话”。

一.量化管理发展现状当前,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实行量化管理方兴未艾,较为典型的理论有六西格玛管理和CMM/CMMI 体系。

六西格玛是一项以数据为基础,追求几乎完美的质量管理方法。

西格玛是一个希腊字母σ的中文译音,统计学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即数据的分散程度。

对连续可计量的质量特性:用"σ"度量质量特性总体上对目标值的偏离程度。

几个西格玛是一种表示品质的统计尺度。

它有别于其它的质量管理方法,是依据严格的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找出误差的根源,并寻求消除这些误差的方法,根据顾客的要求来确定的管理活动。

实施六西格玛包括五个阶段:定义(D),测量(M),分析(A),改进(I),控制(C),其数据流程如下图所示:以上这些过程并不是单一的,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如图1)。

由这些过程很容易看出,六西格玛是一种基于数据的决策方法,强调用数据说话,而不是凭直觉、经验办事。

其基础是需求,作用及过程的量化,从而可以客观地反映我们的现状,引起人们的关注。

软件项目开发与管理流程优化方案

软件项目开发与管理流程优化方案

软件项目开发与管理流程优化方案第1章项目立项与规划 (5)1.1 项目背景分析 (5)1.2 项目目标与需求 (5)1.3 项目可行性研究 (5)1.4 项目规划与时间表 (5)第2章项目团队组织与管理 (5)2.1 团队组建 (5)2.2 角色与职责分配 (5)2.3 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 (5)2.4 团队沟通与协作 (5)第3章需求分析与设计 (5)3.1 用户需求调研 (5)3.2 需求分析与梳理 (5)3.3 系统架构设计 (5)3.4 详细设计与技术选型 (5)第4章系统开发与编码 (5)4.1 编码规范与约定 (5)4.2 代码版本控制 (5)4.3 开发环境搭建 (5)4.4 编码与单元测试 (5)第5章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5)5.1 测试策略与计划 (5)5.2 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 (5)5.3 系统测试与验收测试 (5)5.4 缺陷跟踪与修复 (5)第6章项目进度与风险管理 (5)6.1 项目进度监控 (5)6.2 风险识别与评估 (6)6.3 风险应对策略 (6)6.4 项目调整与优化 (6)第7章项目配置与变更管理 (6)7.1 配置管理策略 (6)7.2 变更请求处理 (6)7.3 变更控制与记录 (6)7.4 配置项管理 (6)第8章项目交付与验收 (6)8.1 项目成果整理 (6)8.2 项目交付物审查 (6)8.3 用户培训与支持 (6)8.4 项目验收与评价 (6)第9章项目运维与优化 (6)9.2 运维支持与故障处理 (6)9.3 系统功能监控与优化 (6)9.4 项目总结与经验积累 (6)第10章项目管理工具与方法 (6)10.1 项目管理工具选型 (6)10.2 敏捷开发与Scrum实践 (6)10.3 项目评估与量化管理 (6)10.4 项目知识管理 (6)第11章项目团队绩效评估与激励 (6)11.1 绩效评估体系 (6)11.2 团队激励与奖励机制 (6)11.3 个人成长与职业规划 (6)11.4 项目总结与团建活动 (6)第12章项目流程优化与持续改进 (6)12.1 项目流程梳理与优化 (7)12.2 持续改进措施与方法 (7)12.3 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估 (7)12.4 项目成功因素分析与实践总结 (7)第1章项目立项与规划 (7)1.1 项目背景分析 (7)1.2 项目目标与需求 (7)1.3 项目可行性研究 (7)1.4 项目规划与时间表 (8)第2章项目团队组织与管理 (8)2.1 团队组建 (8)2.2 角色与职责分配 (8)2.3 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 (9)2.4 团队沟通与协作 (9)第3章需求分析与设计 (9)3.1 用户需求调研 (9)3.2 需求分析与梳理 (10)3.3 系统架构设计 (10)3.4 详细设计与技术选型 (10)第4章系统开发与编码 (11)4.1 编码规范与约定 (11)4.2 代码版本控制 (11)4.3 开发环境搭建 (12)4.4 编码与单元测试 (12)第5章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12)5.1 测试策略与计划 (13)5.1.1 测试目标 (13)5.1.2 测试范围 (13)5.1.3 测试方法 (13)5.2 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 (14)5.2.1 单元测试 (14)5.2.2 集成测试 (14)5.3 系统测试与验收测试 (14)5.3.1 系统测试 (14)5.3.2 验收测试 (14)5.4 缺陷跟踪与修复 (14)第6章项目进度与风险管理 (15)6.1 项目进度监控 (15)6.1.1 进度计划制定 (15)6.1.2 进度跟踪与监控 (15)6.1.3 进度调整 (15)6.2 风险识别与评估 (15)6.2.1 风险识别 (16)6.2.2 风险评估 (16)6.3 风险应对策略 (16)6.3.1 风险规避 (16)6.3.2 风险减轻 (16)6.3.3 风险转移 (16)6.3.4 风险接受 (16)6.4 项目调整与优化 (16)6.4.1 项目调整 (16)6.4.2 项目优化 (17)第7章项目配置与变更管理 (17)7.1 配置管理策略 (17)7.1.1 配置项识别 (17)7.1.2 配置库管理 (17)7.1.3 配置状态记录 (17)7.2 变更请求处理 (17)7.2.1 变更请求识别 (17)7.2.2 变更请求评估 (17)7.2.3 变更请求批准与实施 (18)7.3 变更控制与记录 (18)7.3.1 变更控制 (18)7.3.2 变更记录 (18)7.4 配置项管理 (18)7.4.1 配置项识别与分类 (18)7.4.2 配置项控制 (18)7.4.3 配置项状态记录与更新 (18)第8章项目交付与验收 (19)8.1 项目成果整理 (19)8.1.1 项目成果概述 (19)8.1.2 项目成果分类 (19)8.2 项目交付物审查 (19)8.2.1 审查流程 (19)8.2.2 审查标准 (19)8.2.3 审查结果处理 (19)8.3 用户培训与支持 (19)8.3.1 培训计划 (19)8.3.2 培训内容 (19)8.3.3 培训实施 (20)8.3.4 售后支持 (20)8.4 项目验收与评价 (20)8.4.1 验收流程 (20)8.4.2 验收条件 (20)8.4.3 验收结果 (20)8.4.4 评价与反馈 (20)第9章项目运维与优化 (20)9.1 系统部署与上线 (20)9.2 运维支持与故障处理 (20)9.3 系统功能监控与优化 (21)9.4 项目总结与经验积累 (21)第10章项目管理工具与方法 (21)10.1 项目管理工具选型 (21)10.1.1 项目管理工具的种类 (22)10.1.2 项目管理工具选型的原则 (22)10.1.3 项目管理工具选型的方法 (22)10.2 敏捷开发与Scrum实践 (22)10.2.1 敏捷开发理念 (22)10.2.2 Scrum框架 (23)10.2.3 Scrum实践 (23)10.3 项目评估与量化管理 (23)10.3.1 项目评估方法 (23)10.3.2 量化管理方法 (23)10.4 项目知识管理 (23)10.4.1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23)10.4.2 知识管理方法 (24)第11章项目团队绩效评估与激励 (24)11.1 绩效评估体系 (24)11.2 团队激励与奖励机制 (24)11.3 个人成长与职业规划 (25)11.4 项目总结与团建活动 (25)第12章项目流程优化与持续改进 (26)12.1 项目流程梳理与优化 (26)12.2 持续改进措施与方法 (26)12.3 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估 (26)12.4 项目成功因素分析与实践总结 (27)第1章项目立项与规划1.1 项目背景分析1.2 项目目标与需求1.3 项目可行性研究1.4 项目规划与时间表第2章项目团队组织与管理2.1 团队组建2.2 角色与职责分配2.3 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2.4 团队沟通与协作第3章需求分析与设计3.1 用户需求调研3.2 需求分析与梳理3.3 系统架构设计3.4 详细设计与技术选型第4章系统开发与编码4.1 编码规范与约定4.2 代码版本控制4.3 开发环境搭建4.4 编码与单元测试第5章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5.1 测试策略与计划5.2 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5.3 系统测试与验收测试5.4 缺陷跟踪与修复第6章项目进度与风险管理6.1 项目进度监控6.2 风险识别与评估6.3 风险应对策略6.4 项目调整与优化第7章项目配置与变更管理7.1 配置管理策略7.2 变更请求处理7.3 变更控制与记录7.4 配置项管理第8章项目交付与验收8.1 项目成果整理8.2 项目交付物审查8.3 用户培训与支持8.4 项目验收与评价第9章项目运维与优化9.1 系统部署与上线9.2 运维支持与故障处理9.3 系统功能监控与优化9.4 项目总结与经验积累第10章项目管理工具与方法10.1 项目管理工具选型10.2 敏捷开发与Scrum实践10.3 项目评估与量化管理10.4 项目知识管理第11章项目团队绩效评估与激励11.1 绩效评估体系11.2 团队激励与奖励机制11.3 个人成长与职业规划11.4 项目总结与团建活动第12章项目流程优化与持续改进12.1 项目流程梳理与优化12.2 持续改进措施与方法12.3 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估12.4 项目成功因素分析与实践总结第1章项目立项与规划1.1 项目背景分析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背景下,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变化,本项目应运而生。

软件质量管理策划

软件质量管理策划

⑤每日持续开发、集成、测试,使进度透明 ⑥每轮迭代交付可工作的软件进行现场验证验收和反馈
⑦回到第③部开始下一步迭代
❖ 不断迭代计划调整以适应需求变化 ❖ 小批量快速交付,持续集成迭代交付有价值软件使客户满意
敏捷开发流程
多层次反馈 客户验收
每日站会/回顾会议 持续集成
单元测试
结对编程
对客户需求反馈 对团队工作反馈 对系统功能反馈 对单元功能反馈
对代码质量反馈
利用多层次反馈手段,在变化的环境中让团队了解与目标差距,不断调整自身行为,逐步逼近靶心
产品质量
软件质量特性
功能性
性能效率
兼容性
易用性
可靠性
信息安全
维护性
可移值性
功能完备性
时间特性
共存性
可辨识性
成熟性
保密性
模块化
适用性
功能具备性
资源利用性
互操作性
易学性
可用性
完整性
可重用性
易安装性
功能适合性 功能性的依从性
• 产品质量评估
• 缺陷分析
1、问题清单 2、评得分表 3、质量图表
质量保证
Hale Waihona Puke 风险登记册质量保证
问题清单
经验教训库
风险登记册
• 在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开发和测试阶段之前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评价并记录其风险点,提出风险规避措施,降低缺陷率和损失
问题清单
• 在软件设计、开发、测试迭代过程及上线发布发生的问题点记录至问题清单里,问题清单有助于记录每个问题的进展情况和状态, 并及时更新和调整解决方案,这样便于及时掌握问题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情况。
冲刺 迭代
新的功能增量 可运行软件

软件开发项目考核管理办法

软件开发项目考核管理办法

北京九城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文件九城大数据(2013)人字 009号CEO签发:日期:2013年3 月 19 日软件开发项目考核管理办法1目的及适用范围•本考核管理办法,用于考核研发中心软件开发项目组的业绩,同时也用于对项目开发负责人(研发经理)的考核。

•本办法适用于研发管理中心以《任务委派工作单》形式承接的项目.本文所谓“软件任务”,包括公司业务部门委派的任务,公司职能部门委派的任务,及研发中心自己认可的任务。

•软件研发负责人考核分为:业务类考核和价值观类考核,本管理办法重点说明对业务类的考核,管理类考核参见《九城集团2012年绩效考核总纲》。

考核办法中,尽量以可量化的方式进行考核,对于每个考核项,说明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评价人可以据此给出考核对象的考核得分。

•研发负责人个人业绩考核得分A= 项目考核得分+特殊奖惩得分。

如果一个研发负责人(研发经理)在某段时间同时负责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则其业绩考核结果,是各项目考核结果按内部收入进行加权平均。

特殊奖惩,包括对突出贡献的奖励得分,以及对严重过失的扣罚得分(负值)。

•研发管理中心的激励政策同《九城集团2012年绩效考核总纲》规定一致,具体参见《九城集团2012年绩效考核总纲》“激励政策”部分.2考核周期•对于周期短的项目,项目的考核周期,随项目的里程碑一起进行.也就是,按照签署的《任务委派工作单》中规定的项目推进的整体的起止时间和阶段性里程碑规定的节点进行。

•对于周期较长的项目,一般每季度考核一次,在下季度初进行。

•有些产品或项目的任务委派数量多,但每个任务的完成周期都比较短,这种情况,项目的考核周期为一个季度,考核得分为本季度内完成的委派任务按照工作量权重累计得分。

3考核内容项目的业绩考核分为如下内容:•软件用户评价:由任务委派方负责评价,考核项包括工期、软件质量(缺陷、用户反馈等方面)。

•项目成本评价:考查开发组项目开发成本、项目成员有效工作量、委派工作量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项目量化管理方法
摘要:本文在对软件企业量化管理应用常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以解决可操作性、可比性等问题为着眼点,识别出了量化管理中必须明确的四要素,表述了企业在量化四要素上采用的常见做法。

本文采用80/20原则,说明了企业在识别度量对象时应避免的问题;采用持续改进的理论,说明了企业在量化管理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在结合平衡记分卡与目标驱动组合式的量化管理方法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软件企业的量化管理的具体应用步骤。

关键词:量化管理四要素80/20原则持续改进GQ(I)M
1. 引言
如今,很多国内软件企业选择采用能力成熟度系列模型(Capa bility Maturity Model, CMM)或其它模型来建立本企业的软件过程规范,欲通过提升软件过程的能力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开发风险、减少开发成本、保证产品按时交付等目的。

将软件过程规范的一个目的就是使软件过程可视化,这个可视化则要求了对软件过程的量化;而产品质量是否提高、开发风险是否降低、开发成本是否减少、项目延期是否缩短,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则要求了对软件项目的量化;软件过程改进与量化管理息息相关。

不少企业在将识别出的量化管理方法应用于软件项目管理过程时,发现不少问题。

最为常见的是:
量化工作的可操作性不强,如:部分量化数据难以收集、难以统计投入的成本没有得到预期的产出。

如:量化工作投入了成本,但形成的量化结果参考价值不高提供给管理层用于决策的支持数据也不够,数据缺乏可比性量化结果不是管理层所关心的,达不到管理层预期的过程可视化程度
针对此类问题,本文识别出了在量化管理中必须要考虑的四个方面,即:量化四要素,并从量化四要素对量化管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建议了软件企业采用的量化管理方法。

2. 量化四要素
“只有通过对产品、过程的度量,才能描述、评价、提高产品与过程”。

笔者认为,要度量,就要明确度量的对象;要度量对象,就要明确标识度量对象的计量单位;要产生度量结果,就要明确度量方法,包括度量技术和数据收集的方法;要评价度量对象,就要明确用于比对的基准指标,即表征度量对象目前情况的标尺,通过该标尺与度量结果的比对,得出对度量对象的评价。

而度量对象(Object)、计量单位(Unit)、度量方法(Method)、基准指标(Benchmark),这就是笔者所说的量化四要素。

我们先看看目前软件企业在量化四要素上的常见做法:
(1) 度量对象
往往软件企业在识别度量对象时,是根据所采用的模型或标准中提出的相关要示去做的,比如:
综合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C MMI)等级2中建议的量化目标[2]:
估计产品规模和实际规模
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
进度情况
缺陷率、测试与验收覆盖率和同行评审覆盖率
质量要求和质量度量
有些软件企业量化了识别出的各软件过程,建立了各过程的改进度量对象。

可能有的企业识别出的度量对象更多。

(2) 计量单位
针对同一个目标,不同软件企业采用的计量单位也不尽相同。

简单来讲,分为面向规模、面向功能的度量。

以软件规模的计量单位为例,常见的面向规模的有:代码行(li nes of code,LOC)、人/月;面向功能的有:功能点、特征点(feature point)、对象点(object point)、3-D功能点(3-D f unction points)、标准构件法(standard component)等。

有的企业并非单纯地采取一种类型的计量单位,在某些目标上他们可能采用的是面向规模的计量单位,在另外的目标采用的又是面向功能的计量单位。

此外,对于软件质量的计量单位,有的企业可能就是用缺陷率来表征软件质量;有的企业可能将软件质量拆分成若干个子量化目标,对这些子目标再明确其计量单位。

(3) 度量技术
目前软件企业常用的度量技术,如挣值法、控制图、直方图、散布图等。

项目中用于估算的技术有典型的估算方法,如Delphi 法和类比法。

l 直方图
它是表示数据变化情况的一种主要工具,用于整理度量值的观测数据,分析其分布状态的统计方法,用于对总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

挣值法
挣值法是一种分析比较出目标实施与目标期望之间差异的方法,用于项目过程中的进度与费用分析。

它通过测量和已完成的工作的预算费用与已完成工作的实际费
用和计划工作的预算费用得到有关计划实施的进度和费用偏差,而达到判断项目预算和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的目的[3]。

控制图(SPC)
它是一种控制界限的图,用来区分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是偶然的还是系统的,可以提供系统原因存在的信息,从而判断生成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按其用途可发为两类,一类是供分析用的控制图,用于分析生成过程的有关质量特性的变化情况,看工序是否处于稳定受控状态;再一类是供管理用的控制图,主要用于发现生产过程中是否出现了异常情况,以预防产生不合格品。

6 Sigma的统计分析技术就需要采用SPC度量方法。

Delphi法
Delphi法是最流行的专家评估技术,在没有历史数据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可以减轻估算的偏差。

Delphi法鼓励参加者就问题相互讨论。

这个技术,要求有多种相关经验人的参与,互相说服对方。

类比法
类比法适合评估一些与历史项目在应用领域、环境和复杂度的相似的项目,通过新项目与历史项目的比较得到估计数据。

类比法估计结果的精确度取决于历史项目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度。

针对项目工期估计,常采用计划评估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 Review Technique,PERT)进行估算。

针对项目成本估计,较好的方法有经验估算法、因素估算法和W BS基础上的全面详细估算法等多种方法。

(4) 基准指标
不少企业建立了基准指标,也有不少企业忽略了基准指标的建立。

为建立基准指标,建议采用如下步骤:
建立度量库
收集历史项目数据
量化历史项目
建立各项基准指标
3. 量化管理方法
通过以上描述,不难看到,若软件企业对识别出的所有度量对象都要在项目中去收集、去度量、去分析,无疑需要分配不少的资源、投入时间与成本。

笔者认为:在软件企业识别出的大量需要度量的对象中,企业目前所真正关注的、而且识别出来能提高软件过程改进的重要对象往往只占20%,即“80/20原则”:即百分之八十的量化结果价值是来自百分之二十的度量对象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其余的百分之二十的价值则来自剩余百分之八十的量化工作。

所以,如何把有效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这20%的目标中,采用恰当的量化管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计量单位、度量技术的不恰当选用也是导致工作量增加、可操作性降低的原因。

以代码行这种计量单位为例,若企业缺乏相应的资源与相应度量工具的支持,其度量结果的准确程度与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

即使有了较为准确的度量结果,若企业缺乏基准指标,则难以评价度量对象,难以完成各项目的比对;缺乏基准指标的度量结果提交给管理层,管理层仍然很难通过提供的数据做出决策。

Wolfhart Goethert和Matt Fisher在集合了目标驱动式量化管理GQ(I)M和基于平衡记分卡BSC量化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管理方法:BSC与目标驱动组合式的量化管理方法[4]。

我们将这种方法具体应用到软件企业的量化管理,结合量化四要素,结合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笔者认为应遵循的步骤如下:(1) 应先明确软件过程中的量化工作,该过程采用的:
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弄清楚企业想知道什么
从财务、客户满意、内部流程、学习和创新四个方面确定软件量化过程的子目标
根据识别出的子目标,确定可量化的问题和指标
确定过程中的度量对象、计量单位、度量方法和基准指标
确定软件项目中应度量对象、计量单位、度量方法和基准指标建立历史项目的度量库
(2) 延伸至软件项目时,可按如下过程具体化软件项目的量化工作:
确实业务目标、软件过程目标(在软件过程的量化工作中获得),结合两者,形成本项目的目标
从财务、客户满意、内部流程、学习和创新四个方面确定软件项目的子目标
根据认别出的子目标,确定可量化的问题和指标
结合软件过程中确定的度量对象、计量单位、度量方法和基准指标,制定本软件项目的度量对象、计量单位、度量方法和期望达到的基准指标(该项目的可以建立自己的基准指标)
制定度量计划
(3) 通过实际试用,及时纠正度量对象、计量单位、度量方法和基准指标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因素,以保证量化管理过程的有效性
(4) 持续改进:企业应基于自身的实际能力成熟度,建立适宜本企业的量化管理方法。

随着企业管理需求、能力成熟度的提高,通过量化过程、软件项目中的数据收集、统计分析,持续改进量化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4. 结论
通过度量库建设环节,能让管理层清晰了解企业目前状态,管理层的目标期望不至于太脱离企业目前的能力;采用这种量化管理方法,也能够保证软件项目的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找出需要量化的关键对象和基准指标。

同样,由于事先明确了计量单位和度量方法,可操作性得到了提高。

此外,由于软件项目的量化管理都是基于软件过程的量化管理基础上,就容易为企业建立一个统一的基线指标,容易将不同的项目进行比对。

另外,企业的目标是在不断调整与持续改进的,量化管理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量化管理水平将随着企业成熟度的提高而提高。

量化四要素也应在保持阶段性稳定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也应随着企业成熟度的提高而逐步改进、逐渐细化、精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