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几个显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A S T E R
045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几个显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齐 艳
摘 要: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英语是国际交流的一种主要语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冲突日渐凸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从词汇、亲属关系和法律等三个方面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究其根源,试图找出一条途径以期形成有效交流。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 文化差异 词汇 亲属关系 法律
众所周之,英语是国际交流的一种主要语言。在知识全球化与通讯技术日趋发达的今天,在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的同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也不容忽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其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的几点差异(一)词汇
课程认定为纯粹的技能型课程。同时,作为音乐教师和音乐传承人的目标培养,课程设置应该强化基础性、综合性、民族性和实用性,一些高深的理论课程如复调、和声学应该设置为选修课,供有兴趣的学生和需要加深专业学习的学生选修;专业基础性课程的内容要加大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介绍和对该项课程作出如下设置。
(1)必修课:音乐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国汉族音乐概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土家族苗族侗族音乐鉴赏、外国音乐史、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歌曲写作与配器。
(2)选修课:音乐美学、教师口语、音乐学概论、舞蹈名作赏析、中国民族经典音乐赏析、西方经典音乐作品赏析、中外音乐教育比较、中小学新课标新教材解析、声乐教学法、钢琴教学法、管弦乐器教学法、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曲式与音乐作品分析、和声学、复调。
(二)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设置按照必修主修技能课、必修辅修技能课和选修技能课,为体现学科特性,强化民族音乐教育,课程可以明确规定为:必修主修技能课每人确立一门专业主修课(如:声乐、钢琴、器乐、舞蹈),必修辅修技能课则必须确立为非主修技能课(主修为声乐的辅修必修钢琴、器乐、舞蹈),而且非主修技能课必修涉及有少数民族音乐课程;同时,选修课程中必修有一门为少数民族音乐艺术课程。
(1)必修课:专业主修课(声乐、钢琴、舞蹈、民族器乐、西洋器乐,开课学期为8学期)、专业辅修课(声乐、钢琴、舞蹈、民族器乐、西洋器乐,开课学期为4—6学期)、即兴伴奏(128学时)、合唱与指挥(64学时)、计算机音乐制作与合成
(64学时);
(2)选修课: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模唱、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编排、中国民族器乐、音乐教学课件制作。
(三)专业实践与考察课程
专业实践性课程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应用,是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使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也是教师基础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根本体现。专业实践课程主要包含三大类:一是专业实践课程,有毕业论文和毕业汇演、学年度音乐会等,通过专业实践课程整合音乐专业学科知识,强化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体验,重视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二是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有教育教学实习、教育教学见习与课堂教学模拟等,通过教育实践型课程,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日程教学的备、教、辅、改、考、评等基本环节,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了解学生和管理学生的能力;三是艺术考察与采风、基础教育调查等,通过这类课程,主要使学生了解地域特性或民族特性的音乐文化形态和音乐传承方式,为毕业论文或毕业汇演积累素材,收集资料,强化生活体验,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更为有效的经验储备;作为民族院校音乐学专业的考察类课程要侧重于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和教育现状展开调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使学生关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投身于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教育。
专业实践必修课程:实习、毕业论文、毕业汇演、学年度音乐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考察、教育考察与模拟教学、武陵地区音乐文化考察。
(康晓蕴: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少
数民族艺术与音乐教育。)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每个语言学习者要想熟悉使用这种语言,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掌握大量的词汇。学习英语词汇不仅要了解其读音、意义,更要了解其文化内涵。
1、elephant(大象)
有这样一则报道:某电池厂生产的“白象”电池在国内畅销,但相同的产品(包装上英文名为“white elephant”)出口到国外销路并不好。原来产品英文名处理不当。古泰国盛产白象,由于其体形庞大,性情温顺,毛色好看,而数量不多,所以被看成一种罕物,仅养于宫中,作为国王的宠物。国王为处罚失宠的大臣,就把食量惊人的白象赏赐给大臣。很快大臣的家当被吃个精光。但因为大象是国王所赐之物,大臣不敢随意处置,只得硬撑,直到一贫如洗。所以在英语里,也难怪以此命名的产品在欧洲市场不受欢迎。如果弄清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就不会造成如此重大失误和损失。
2、称呼意义的区别
字面意义和涵义字面意义就是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词的
涵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意义。例“peasant”一词,是“农民”之义,英语中的peasant与汉语中的“农民”所体现的意义有差异,英语中的peasant是贬义。《美国传统词典》给peasant下定义: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粗鲁的人等。在汉语中,“农民”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
3、亲属关系
说到亲属关系,人们最先会想到中国的亲属关系明显要比西方国家紧密。这种关系还有一些微妙之处。
许烺光认为,中国亲属体系的主轴是父子,而美国亲属体系则是以夫妻为主轴。中国父子轴的特点是:第一,延续性,其意义指父子关系是世代绵延不绝,父父子子是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第二,包容性,即儿子多多益善,多子多福;无子可以过继。第三,权威性,父对子的权威是勿庸质疑的,父的行为方式是子的学习榜样,子对父提出的要求应该绝对服从、恭敬有加;第四,非性性,因为父子是同性,因此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两性的差别。美国夫妻轴的特点则是:第一,非连续性,夫妻的关系最多一代为止。第二,排他性,夫妻关系是不可能容忍第三者插足的,是具有一种强烈的排他性关系。第三,平等性,美国夫妻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不大会出现夫对妻或妻对夫的绝对权威。第四,突出性征,夫妻分别代表不同的性别,所以有必要强调两性的差异,性不但不被忽视,而且要被突出。许烺光认为,以上的父子与夫妻关系两种轴的差别并不只是说明了家庭关系中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们各自深入到了其所存在的文化中,影响了家庭内外的其他关系,从而形成了两种文化中的各种差别。中国人把许多本来是不可能是连续的关系用连续的观念去看待。中国人常有来世再做夫妻的说法,美国人则认为是把夫妻当成父子。
封建社会的中国崇尚多子多孙,且子子孙孙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形成了一个个的家族,所以在这个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划分的特别清楚。父亲的兄弟叫叔伯,姐妹叫姑妈,母亲的兄弟叫舅舅,但在英语中uncle是男性长辈,aunt是女性长辈。至于英文中的cousin可以说是亲属关系中最显著的一个例子,除了没有分清是父方还是母方的同辈人,就连男女都要从上下文中去揣测。
4、法律
中西方文化差异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在法律方面。在一些期刊杂志甚至是在影片中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法律思想或法律意识与西方国家人们的法律思想是完全不一样的。
人治与法治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作为治理国家的方式,共同点在于实施治理活动的主体是“人”,不同点在于“人”在治理国家过程中所凭借的依据不一致。人治是以统治者自身主观的好恶和价值标准作为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和依据,法治却是将预先制定的法律规范作为标准。因此,人治体现出随意性、主观性和不可预见性,而法治更为稳定、客观且具有预见性。
长期以来孟子思想多少会对中国古代统治者有所影响,法治思想相对淡薄。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崇尚“礼”、“德”,并将两者政治化和泛化。虽然这种人文精神也强调人的价值重要性,但当政治权威践踏和毁灭人性和人的价值的时候,它最大限度只能给予统治者某种提醒和暗示,而决不可能形成与政治权威之间的紧张关系。西方的逻辑是以亚里士多德创立的演绎逻辑为核心的,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西方法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重视逻辑分析在法律领域中的作用,这成了西方法律的一种传统。实证主义思想开始渗透到法律科学领域是19世纪下半叶,它在法律领域结出的硕果就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二、引起以上几种现象差异的原因
(一)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风俗和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语音系统所造成的词汇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中为美,而在另一种语言中为丑;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内涵,而在另一种语言中毫无意义。
中国的传统色彩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范畴,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由儒、道、禅三家作为精神主干而共同构建的,区别于西方人的美学追求,与人神悬殊的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总体上保持着“天人合一”的终极宇宙观,它倾向于把自然与社会、心与物、超越与内在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
(二)中西方不同的宗教观和生命观
中国人的亲属主轴的父子关系,很好地解决了生和死的深刻的灵魂安顿问题。因为中国人看生命是一个“流”,把生命寄托在下代生命之中去,所以中国人孝道思想比较浓厚。而西方注重夫妻关系,而不注重父子之间的生命延续的关系,主要是与西方发达的宗教文化有关。西方人生时灵魂安顿在对基督的信仰中,死时灵魂可以在彼岸找到归宿,因此他们注重的是夫妻这个平行的关系,而不是中国纵向的生命寄托。这也许可以验证梁漱溟所认为的,宗教问题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的思想。
(三)中西方不同的伦理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必然与伦理价值观系在一起。中国人的传伦理道德观是一种建基于小农经济和封建宗法之上,理论上来源于儒家文化,以维护封建等秩序为价值目标的人伦系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差等的“仁爱”,由此产生了“忠君”、“孝父”、“从夫”的道义要求和“三纲五常”的行为规范。西方的伦理道德观建立在工业生产方式和资本主政治制度之上,理论上来源于经过宗教改革之的基督教教义和近代资本主义精神,强调无差等的“博爱”,由此产生尊重自由、平等、隐私的道义要求和独立、以法为纲的行为规范。在中国,“伦理至上”始终占据着人们思想的核心地位,人们通常从伦理道德上考虑问题,而不是从法律上考虑。西方人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人权意识,用法律标准和权利范围来衡量人们的行为。
三、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以上所谈到的几个方面,要求我们真切地了解中西方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土人情。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首先要了解目标语言国与母语国的文化差异,从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艺术交流,不断促进和加强各国人民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期达到有效的交流。
参考文献:
[1]毛睿.词汇中的中西方文化比较探析,[J].人文社科,2009.
[2]李银兵.亲属体系主轴下的中西方文化比较.兰州学刊,2007.
[3] 黄增镇.从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的视角考察法治在中国的实施,[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6.
(齐艳:滨州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