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精读P1582-P1591
春秋左传变迁的历史注解
春秋左传变迁的历史注解春秋左传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中的一部重要著作。
作为春秋时期的史书,它对于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春秋左传的内容解析,为读者提供关于变迁的历史注解。
春秋左传记载了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动态,共计288篇,是众多春秋时期诸侯国各自的国史。
作为左丞相左丘明的传记和史书,春秋左传以鲜明的立场、深入的分析和独特的叙述手法,为后人提供了解析春秋时期变迁的重要素材。
首先,在春秋左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诸侯国的兴衰和国家力量的变迁。
例如,在《襄公二十年》的篇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齐国在襄公统治下的强盛和扩张。
齐国襄公以聪明智慧著称,他积极争霸,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
然而,在他死后不久,齐国的势力逐渐衰弱,政治腐败和内部纷争导致了国家的衰败。
这一变迁从侧面展示了春秋时期诸侯国力量的兴衰和国家命运的变化。
其次,在春秋左传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的变迁。
例如,在《襄公二十年》的篇目中,可以了解到孔子担任鲁国司寇的事情。
孔子通过改革鲁国的法律制度,努力推动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平。
他提倡仁义道德,强调礼仪观念,并通过教育来影响和改善人们的思想观念。
他的这些努力为后世的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期的变迁呈现出了从仁义和礼制观念的强调到法治观念的逐渐转变。
此外,在春秋左传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各国间的战争和外交关系的变迁。
例如,在《昭公元年》的篇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楚国和卫国的战争。
楚国先后攻占了卫国的城池,大大扩张了自己的领土。
然而,在楚襄王即位后,楚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襄王开始采取更加和平友好的外交手段,与周围的诸侯国建立联盟关系,维护和平稳定。
这一变迁显示了战争和外交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时期国家间关系的波动。
最后,春秋左传还揭示了社会经济变迁的一些方面。
例如,在《宣公十一年》的篇目中,我们了解到楚国开始兴修水利系统。
《春秋左传》目录
《春秋左传》目录1.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2.石腊大义灭亲——让自然本能服从于道义3.曹刿论战——两军交战智者胜4.桓公伐楚——智慧是弱者的盾牌5.宫之奇谏假道——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6.晋国骊姬之乱——最能适应者为强者7.晋公子重耳之亡——磨难是一笔财富8.展喜犒齐师——依靠智慧和实力才能无畏9.晋楚城濮之战——仗越打越精10.烛之武退秦师——晓之以利益,动之以利益11.蹇叔哭师——利令智昏必遭惩罚12.晋灵公不君(宣公二年)——光明与黑暗的抗争13.宋及楚平——尔虞我诈不会绝迹14.晋鞌之战(成公二年)——勇斗须在关键时15.楚归晋知蓥(成公三年)——国家利益重于个人恩怨16.吕相绝秦(成公十三年)——有关说客的是与非17.晋楚鄢陵之站(成公十六年)——对外扩张治不了政治病18.祁奚举贤(襄公三年)——不偏不党的滋味19.师旷论卫人出其君(襄公十四年)——百姓也可以为国君上课20.伯州犁问囚(襄公二十六年)———上下其手最可恨21.蔡声子论晋用楚村(襄公二十六年)——人才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22.季札观乐(襄公二十九年)——听乐观舞论德政23.子产坏晋馆垣(襄公三十一年)——对傲慢无礼还以颜色24.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民心可疏导不可左右25.子产论为政宽猛——胡萝卜和大棒都不可少26.晏婴叔向论楚晋季世——末世是一个巨大的黑洞27.伍员奔吴——奸佞小人如耗子屎28.晏婴论和与同——和是万物人事的最高境界29.鱄设诸刺吴王僚——刺客的赌博游戏30.申包胥如秦乞师——为臣以尽忠为天职31.齐鲁夹谷之会——圣人知礼而有勇32.伍员谏许越平——穷寇不可不猛追33.楚国白公之乱——宫廷之争难说清。
春秋左传_《春秋左传》春秋左传_春秋_儒部
春秋左传_《春秋左传》春秋左传_春秋_
儒部
《春秋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又名《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是学习、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哲学和语言必读的典籍。
《春秋》: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
《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春秋》。
完整“春秋左传”原文及解释,多行不义必自毙篇,四书五经之必读!
完整“春秋左传”原文及解释,多行不义必自毙篇,四书五经之必读!《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
“春秋”本来是春秋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那时不少诸侯国都有自己按年代记录下的国史。
到战国末年,各国史书先后失传,只有鲁国的《春秋》传了下来。
它虽然用了鲁国的纪年,却记录了各国的事,实际上是一部通史。
《春秋》的作者是鲁国历代的史官,后来经过孔子编辑、修订。
它的记事年代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为止,一共二百四十二年。
它的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旧闻。
后来,儒家学者把《春秋》尊为“经”,列入“五经”当中,称为《春秋经》。
在“讲解”《春秋》的三传中,《左传》被认为较重要,也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部与《春秋》有关的、相对独立的史书。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左传》全书约十八万字,按照鲁国从隐公到哀公一共十二个国君的顺序,记载了春秋时代二百五十四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实,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者在记述史实的同时,也透露出了自己的观点。
理想和情感态度,记事写人具有相当的艺术性,运用了不少巧妙的文学手法,儿其是写战争和外交辞令,成为全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因此,《左传》不仅是一部杰出的编年史著作,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
有关《左传》的作者,至今仍然没有一致的看法。
唐代以前,人们大多相信作者是与孔子同时的鲁国史官左丘明。
但是这一税法存在很多矛盾,唐以后不断有人提出怀疑,有人认为作者是一位不知名的史学家,也有人认为作者不止一人。
不过,大多数人认为,《左传》的编定成书是在战国初年。
《左传》原文及译文之:隐公郑伯克段于鄢 ----- 多行不义必自毙初,郑武公娶于申[1],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2],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四部要籍选刊阮刻春秋左传注疏
《四部要籍选刊阮刻春秋左传注疏》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古代典籍,它不仅 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和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 古代文化的机会。这本书的注疏、编纂和注释都非常出色,值得我们反复阅读 和学习。
目录分析
《四部要籍选刊阮刻春秋左传注疏》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古代文献,它包含了春 秋左传的详细注释和疏解。这本书的目录是按照经、传、注、疏的顺序排列, 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这句话摘自《四部要籍选刊阮刻春秋左传注疏》中对于《论语》一章的注释。 这句话意思是说,君子能够与不同的人和睦相处,但是小人只会与自己意见相 同的人相处。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之处,也提醒人们要保持和睦的 关系,但是也要尊重不同意见的存在。
《四部要籍选刊阮刻春秋左传注疏》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包含了古代 经典文献的重要注解和诠释。以上是这本书的精彩摘录,这些摘录涵盖了国家 统中国文化、军事、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对于人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 一定的指导意义。
这本书的编纂非常严谨,采用了古文和今文的对照方式,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 解和比较两种不同的文献资料。这种编纂方式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春秋 时期的历史和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来处理古代文化典籍。
这本书的注释也很有特色。阮刻本的注释不仅详细,而且非常准确,对于我们 理解春秋左传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很有帮助。这些注释也很好地融合了古代文化 和现代文化,让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和区别。
四部要籍选刊阮刻春秋左传注疏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
书籍
重要
文字
左传注释版
左传【导读】《春秋》一书从性质上来说,是一种编年体史书。
这种史书体裁是先秦时代编写国史的通行方式,据说春秋末年的著名思想家墨子就曾读过“百国《春秋》”。
西晋初年在战国时代古墓中所发现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也是编年体的。
当时为什么要把编年体史书叫作“春秋”呢?据说,古人在一年四季中特别重视春、秋两季,就用春秋来概称年代,犹如后人用东西来概称世间万物一样。
据记载,当时各国的史书还有不同的名称,如晋国的史书名《乘》,楚国的史书名《祷杌》等等。
鲁国由于遵从周王室的旧制,所以它的史书是称为《春秋》。
在春秋中期,晋国的使者出使到鲁国,还见到过史官所保存的《春秋》,并感慨说:“我现在才知道鲁国先王周公的德行和周王之所以能得天下的道理了。
”孟子在谈到《春秋》这部书时说:“周室衰微,正道荒废,邪说、暴行随之兴起,臣仆杀害自己的君主的事出现了,儿子杀害自己父亲的事出现了。
孔子为之忧虑,就写作了《春秋》,希望以此使乱臣贼子感到害怕。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说,孔子在晚年根据鲁国的史书编写《春秋》,他完全按自己的意思对史事、人物下断语:希望以此来确立是非、善恶的标准,并对学生们说:“后人能了解我的是依据这部《春秋》,要怪罪我的也是依据这部《春秋》。
”当时流行的纬书中还记载说,孔子曾说过“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这样的话。
到现在,由于历代战乱造成的散失和秦统一后的焚书,春秋以前的史书已没有几部留存到后世了。
所以这部《春秋》虽然残缺不全如“断烂朝报”,却也弥作珍贵了。
《春秋》这部书的记事,上起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迄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共记载了鲁国十二位国君在位时二百四十二年的各诸侯国史事。
这一历史时代也因为这部书的记载而被后人称为春秋时代。
《春秋》这部书原先是写在竹简上的,再加上史官记事有一定的规则(古人称为“笔法”),所以它的文字极为简略,全书只有一万八千余字。
因此,后代学者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领会其中的含义,并将它作为孔子寄托是非标准的“微言大义”来接受。
春秋左传精读试读版-地图
图册目录西周 (3)知图六 (5)隐公 (7)隐图一 (9)隐图二 (11)隐图三 (13)隐图四 (15)隐图五 (17)桓公 (19)桓图一 (21)桓图二 (23)桓图三 (25)桓图四 (27)桓图五 (29)庄公、闵公 (31)庄闵图一 (33)庄闵图二 (35)庄闵图三 (37)庄闵图四 (39)庄闵图五 (41)僖公 (43)僖图一 (45)僖图二 (47)僖图三 (49)僖图四 (51)僖图五 (53)文公 (55)文图一 (57)文图二 (59)文图三 (61)文图四 (63)文图五 (65)宣公 (67)宣图一 (69)宣图二 (71)宣图三 (73)宣图四 (75)宣图五 (77)成公 (79)成图一 (81)成图二 (83)成图三 (85)成图四 (87)成图五 (89)襄公 (91)襄图一 (93)襄图二 (95)襄图三 (97)襄图四 (99)襄图五 (101)昭公 (103)昭图一 (105)昭图二 (107)昭图三 (109)昭图四 (111)昭图五 (113)定公 (115)定图一 (117)定图二 (119)定图三 (121)定图四 (123)定图五 (125)哀公 (127)哀图一 (129)哀图二 (131)哀图三 (133)哀图四 (135)哀图五 (137)西周知图图六隐公隐图图一隐图图二隐图图三隐图图四隐图图五桓公桓图图一桓图图二桓图图三桓图图四桓图图五。
春秋左传详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春秋左传详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简要介绍和概括,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明确本文的研究目标。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编写1.1 概述部分的内容:春秋左传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经典之一,它是一部描写春秋时期历史事件和政治斗争的史书。
左传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深入的思想内容和对历史事件详细的描述而备受赞赏。
本篇文章旨在通过对春秋左传的详细注释和解读,对其背景、作者和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会对春秋左传的背景进行介绍。
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有着许多政治、军事和社会变革。
了解这个时期的背景对于理解左传的内容和意义至关重要。
接着,我们将探讨春秋左传在古代文献中的历史地位。
作为一部古代史书,它对于后世的历史研究、政治理论和文化传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对左传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评价。
并且,我们还将深入研究春秋左传的作者和写作风格。
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写作风格对于解读左传的意图和思想内涵至关重要。
我们将通过文本分析、历史研究和文献对比等方法,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最后,我们将对春秋左传进行综合评价,并剖析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左传作为一部经典之作,对于后世的文化传承、历史研究和思想启迪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们将总结全文并对春秋左传的价值与意义进行归纳。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对春秋左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它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独特地位。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引发更多对春秋左传的研究与思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以下方案进行编写: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这篇长文的整体结构安排,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章。
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含了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春秋左传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在文章结构中,说明本文的整体结构,表明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目的中,说明本文的写作目的是探讨春秋左传的历史地位、作者和写作风格,同时评价其对后世的影响。
宫之奇谏假道—四书五经《春秋左传》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二年、五年)——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原文】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①。
公曰②:“是吾宝也。
”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
”公曰:“宫之奇存焉③。
”对曰:“宫之奇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
且少长于君,君昵之。
虽谏,将不听。
”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不为道④,入自颠柃⑤,伐溟三门⑥。
冀之既病⑦,则亦唯君故。
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⑧,以侵敝邑之南鄙。
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⑨”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
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
夏,晋里克。
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⑩,灭下阳⑪。
(以上僖公二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⑫。
虢亡,虞必从之。
晋不可启⑬,寇不可玩⑭。
一之谓甚⑮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⑯,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⑰,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⑲,是以不嗣⑳。
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㉑;为文王卿士㉒,勋在王室,藏于盟府㉓,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幅乎?亲以宠幅,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髫㉔,神必据我㉕。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故《周书》曰㉖:‘皇天无亲㉗,惟德是辅㉘。
’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㉙。
’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繁物㉚。
’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
神所冯依㉛,将在德矣。
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㉜,神其吐之乎㉝?”弗从,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㉞,曰:“虞不腊矣㉟。
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㊱。
”冬,十二月丙于朔㊲。
晋灭虢。
虢公丑奔京师㊳。
师还,馆于虞㊴,遂袭虞,灭之。
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膳秦穆姬㊵,而修虞祀㊶,且归其职贡于王㊷。
【注释】①晋:诸侯国名,姬姓,在今山西西南部。
旬息:晋国大夫。
屈:晋回邑名。
乘:这里指良马。
垂棘:地名,出产美玉。
虞:诸候国名,姬姓,在今山西平陆东北。
虢:诸候国名,姬姓,在今山西平陆南。
(完整word版)春秋左传注(修订版)_前言_杨伯峻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前言(一)春秋名義春秋本是當時各國史書的通名,所以國語晉語七說:「羊舌肸習於春秋。
」楚語上也說:「教之春秋。
」墨子明鬼篇也曾記各國鬼怪之事,一則說:「著在周之春秋。
」二則說:「著在燕之春秋。
」三則說:「著在宋之春秋。
」四則說:「著在齊之春秋。
」隋書李德林傳載其答魏收書也說:「墨子又云:『吾見百國春秋。
』」(今本無此文,孫詒讓閒詁辑入佚文中。
)春秋之名,似乎其來已久。
據唐劉知幾史通六家篇說:春秋家者,其先出於三代。
按汲冢璅語,記太丁時事,目為夏殷春秋。
由此,劉知幾論定:「知春秋始作,與尚書同時。
」但這種推理,很難使人信服。
汲冢璅語,現在我們已經看不到。
劉知幾看到其中有夏殷春秋之名,而記的是太丁時事,這個不必懷疑。
然夏殷春秋之名,是太丁時原有的呢,還是汲冢璅語作者所後加的呢?則難以肯定。
據史記殷本纪,殷商有兩個太丁,第一個是商湯的兒子,殷本紀說:湯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於是迺立太丁之弟外丙,是為帝外丙。
這個太丁既未曾坐過朝廷,自無時事可記。
第二個太丁是紂的祖父。
殷本紀說: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
帝太丁崩,子带乙立。
帝匕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
兩個太丁,後一個太丁,龜甲文實作文丁。
王國維所作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和續考未曾考及這個文丁。
據後漢書西羌傳和注及通鑑外紀,都引有大丁,或太丁,可能沿襲史記殷本纪把文丁作太丁之誤,唐劉知幾史通也誤把文丁作太丁,而其人為紂之祖則甚明。
但並無夏殷春秋之名。
徧考卜辭,確如于省吾歲時起源初考所言,「有春、秋而無冬、夏气更没有「春秋」這一雙音名詞,足見所謂夏殷春秋者,是汲冢璅語作者所加,並不是如劉知幾所云「其先出於三代」。
據墨子,各國的史書都叫春秋,所以左傳昭公二年傳說:晉侯使韓宣子來聘,......觀書於大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
孟子離婁下也說;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
那麽,「春秋」既是各國史書的通名,也是魯國史書的專名。
因為各國史書,有的各有專名,晉國的叫乘,楚國的叫檮杌,它們和魯國的春秋,是性質相同的書。
古诗春秋左传翻译赏析
古诗春秋左传翻译赏析《春秋左传》又名《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实际上,成书时间当在战国中期。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有史官记录其派驻国的史事,还有称为瞽蒙的盲史官讲述历史,左丘明便是一位盲史官。
后人根据左丘明的讲史记录和其他史官留下的各种材料整理成《左传》。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比《春秋》记事时间延长了许多。
是学习、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哲学和语言必读的典籍。
《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公羊传》、《谷梁传》是从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释《春秋》,而《左传》则从丰富的历史材料去诠释《春秋》。
唐刘知几《史通》评论《左传》时说:“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
”对研究春秋史和远古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左传》叙事敢于直书不讳,揭示事情的真实面貌,全书有关战争的文字较多,这些文字翔实生动,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郩之战、齐晋鞍之战、晋楚鄢陵之战,都有出色的叙述。
善于叙事,讲究谋篇布局,章法严谨,都是《左传》的独到之处。
正因为如此,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历代注释《左传》的著作颇多,西晋大学者杜预撰《春秋经传集解》,把《春秋》与《左传》合为一编。
唐孔颖达遵循杜预注而为疏,成为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注释之作。
清洪亮吉撰《春秋左传诂》、刘文淇撰《春秋左传旧注疏证》、今人杨伯峻撰《春秋左传注》,都是比较重要的注本。
《春秋左传》目录:◎隐公(元年~十一年)◎桓公(元年~十八年)◎庄公(元年~三十二年)◎闵公(元年~二年)◎僖公(元年~三十三年)◎文公(元年~十八年)◎宣公(元年~十八年)◎成公(元年~十八年)◎襄公(元年~二十年)◎襄公(二十一年~三十一年)◎昭公(元年~十年)◎昭公(十一年~二十年)◎昭公(二十一年~三十二年)◎定公(元年~十五年)◎哀公(元年~二十七年)---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左传原文及翻译
左传原文及翻译《左传》是中国古代史书《春秋》的一部注疏,共有五十九篇。
全书共记载了鲁国庄公到昭公二十四位君王的事迹,时间跨度为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共计二百四十一年。
《左传》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左丘明,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学家。
《左传》的创作目的是通过批判、评价和记录历史事件,来发掘历史的教训和启示。
作为《春秋》注疏,它叙述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国家兴衰和社会风貌,展现了当时时局的变化和封建王国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揭示了人物品德和人性的复杂性。
《左传》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瑰宝,对后世的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左传》中的篇章以年号为标题,每篇以“鲁庄公三年”之类的年号开篇,然后详细叙述相关事件,以左丘明自己的观点和评论贯穿其中。
以下是《左传》中的一段原文及翻译:《左传》第二篇:庄公二十五年吾闻之也,君不可如是而治也。
齐桓公,葬之日,言于国曰:“有臣有过,请和。
”公曰:“有臣,吾用之;有过,吾弗能改也。
如其过之,无以加于已。
有臣者,吾用之;如无有臣,吾取诸敌。
是亦君之过也,无能改也。
有过者,君之师也;无过者,君之贼也。
”如是者,可以无敌,不可不务也。
今君霸王之事虽云勉矣,弗怠能弗敌,吾是以知君之过也。
杀臧罪也,不胜任杀,不仁;曰杀而不喜,杀不足以代民,不智。
罚人以罪,德之贼也;不胜任德,不怀其民;曰予犹善也,罚不怠也,罚不至于民也;予小伯之德,予之罪也。
曰杀无罪,不胜任杀也,暴戾,不仁。
虽杀无罪,有罪者,不忍;不胜任杀也。
曰杀无罪,不胜任杀也,不辜罪;不胜任诛也。
曰小伯之德,小伯犹罪也。
诚念小伯之德,则不失矣。
夫失君者,罪之也;失臣者,过之也。
如夫背君之师,而求胜敌以亡国,则可乎?有背君之师,则众怨背矣。
In the twenty-fifth year of Duke Zhuang's reign...I have heard that a ruler cannot govern as you have. When Duke Huan of Qi died, on the day of his burial, he said to his subjects, "Some have served well, some have made mistakes. I ask for harmony." The duke said, "Those who have served well, I will continue to use them. As for those who have made mistakes, I cannot change that. If I were to change it, it would not add to what has already been done. Those who have served well, I will use them. If there are none who have served well, I will take them from enemies. This is also a mistake of the ruler, one that cannot be changed. Those who have made mistakes are the ruler's teachers; those who have not made mistakes are the ruler's enemies." In this way, one can be invincible and one must strive for it. Now, the ruler's ambition to become a hegemon is commendable, but if he does not slack off, he will not succeed. This is how I know the ruler's mistake. Killing Zang was a crime that Duke Zhuang was not capable of. To kill him was not benevolent. He said he killed him but did not rejoice in it. Killing him is not enough to replace the people; it is not wise. Punishing people for their crimes is the enemy of virtue. He was not capable of virtue, did not care for his people. He said he was still good, that he would not slack off in hispunishments, but his punishments did not reach the people. He compared himself to Xiaobo, but used Xiaobo's crime to punish him. He said killing him, who was innocent, was because he was not capable of killing him, was impulsive and not benevolent. Even if killing him is without fault, to kill those who have faults, he could not bear it. He said killing him, who was without fault, was because he was not capable of killing him, that he did not deserve punishment. He said the good he did for Xiaobo was like punishing him. If he truly considers the good he did for Xiaobo, he will not lose his way. To lose a ruler is a fault; to lose a subject is a mistake. If one turns away from the ruler's teachings and seeks victory over the enemy to destroy the country, is that possible? If one turns away from the ruler's teachings, then one will be hated by the people.。
《春秋左传全译》[原文 译文]
隐公隐公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晅来归惠公、仲子之赠。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
公子益师卒。
鲁隐公元年春天,周历正月。
三月,鲁隐公与邾仪父在蔑地结盟。
夏天,五月,郑伯在鄢地打败了共叔段。
秋天,七月,周平王派宰夫晅来鲁国赠送鲁惠公和仲子的丧葬礼物。
九月,鲁国与宋国在宿国结盟。
冬天,十二月,祭伯来到鲁国。
鲁国公子益师逝世。
惠公元妃孟子。
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
宋武公生仲子。
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
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
鲁惠公的元配夫人叫孟子。
孟子死后,续娶了声子,生下隐公。
宋武公生有仲子,仲子一生下来就有文字在她手上,说:“当鲁国夫人”,所以仲子也嫁给我们鲁君做正室,生下桓公,鲁惠公就去世了,所以隐公立桓公为太子而自己辅佐朝政。
元年春,王周正月。
不书即位,摄也。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邾子克也。
未王命,故不书爵。
曰“仪父”,贵之也。
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
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
不书,非公命也。
元年春,周历正月,《春秋》没有记载隐公即位,这是因为他只是代理国政。
三月,隐公和邾仪父在蔑会见,邾仪父就是邾子克。
由于邾仪父还没有受周朝正式册封,所以《春秋》没有记载他的爵位,称他为“仪父”,是因为尊重他。
隐公摄政而想要和邾国友好,所以在蔑地举行了会盟。
夏四月,费伯率领军队在郎地筑城。
《春秋》没有记载,因为不是奉隐公的命令。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春秋左传精读P1582-P1591
【禘于襄公】 为鲁襄公举行常禘。禘祭见闵二·二·春秋。【万】 万舞。【二人】 疑应为 “二八”,即二佾,两列舞者。【其众万于季氏】 季氏私祭家庙,与禘祭同日。季氏让乐舞者 先满足自己私祭需要,因此大部分乐舞者在季氏表演万舞。依礼制,君祭孟月 (每季第一 月),臣祭仲月 (每季第二月)。季氏与国君同日祭,已是违礼;又矫用乐舞,以私废公,更 是违礼。
人矣。”曰:“今之成人何必然?见 是成人了。”又说:“现在的成人哪里一定要这样?看见
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 利益能想到道义,遇到危险敢付出生命,即使长期处于
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困厄都不忘记平时的诺言,也可以说是成人了。”
1583
春秋左传精读
简子曰:“鞅赵简子也请终身守此言也。”
○据定三-定四·五·五,则游吉除上述言论之外,还告诫赵简子“无始乱,无怙富,无 恃宠,无违同,无敖礼,无骄能,无复怒,无谋非德,无犯非义”。
1588
昭二十五·五
伯。[懿伯] 辞曰:“臣与 yù闻命矣,言若泄,臣不获死。”[懿伯] 乃馆于 公宫。
【公为】 公叔务人。姬姓,名务人,字为,排行叔。鲁昭公 (襄三十一·三·五·一) 之 子,公衍 (昭二十九·三·三) 异母弟。哀十一年战死。
【公果】 姬姓,字果。鲁昭公之子,公叔务人之弟。【公贲】 姬姓,字贲。鲁昭公之子,公 叔务人之弟。
【卞】 见僖十七·三·春秋。此时为季氏私邑。 【竖】 见昭四-昭五·四。 【有司逆命】 官吏前来领受 [处理申夜姑的] 命令。
【一·二】 季、郈 hòu 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距。平子怒,益 宫于郈氏,且让之。故郈昭伯亦怨平子。
春秋左传要义卷九
春秋左传要义卷九卷九<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属事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卷九明傅逊撰鲁三桓弱公室【季友立僖公仲遂立宣公季孙宿专政意如逐昭公哀公逊越】庄公二十三年夏公如齐观社非礼也曹刿谏曰不可夫礼所以整民也故防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防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习之非是君不举矣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齐因祭社搜军实公往观之故刿諌谓国君以礼齐民朝防礼之大者防之所谋必皆尊王室脩臣礼是训其则也必号令诸国出贡赋多少是制其节也诸侯朝天子或小国朝大国其先后之次皆以王朝班爵之制为定是正其义也爵同则以年之长防为次是帅其序也有不朝不会或朝防而不率其常则征伐以讨之诸侯脩王事天子省四方皆大习朝防之礼人君必以是为举动当书之于策为后法知公此举非贻谋燕翼之道矣】○秋丹桓宫之楹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礼也御孙谏曰臣闻之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礼楹天子诸侯黝垩大夫苍士黈丹楹非礼也又礼天子之桷斵之砻之加密石焉诸侯之桷斵之砻之大夫斵之士斵本刻桷非礼也御孙鲁大夫俭则心敛而敬日跻故曰德之恭侈则心骄而恶日肆故曰恶之大】○秋哀姜至公使宗妇觌用币非礼也御孙曰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脩以告防也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而由夫人乱之无乃不可乎【公娶于齐夏已亲迎时齐女方至后諡哀姜贽之为言至也执之见人以表至诚公侯伯子男执玉诸侯世子附庸孤卿执帛卿执羔大夫执鴈士执雉章所执之物以表贵贱榛小栗脩脯防敬也皆取其名以示敬男女异物以厚别也今庄公在位日乆多越礼以行于夫人始至复自乱其别宜其起祸乱而弱后嗣也】二十五年春陈女叔来聘始结陈好也嘉之故不名【季友相鲁原仲相陈二人有旧故女叔来聘季友冬亦报聘卿以名书字之为嘉】二十七年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非礼也原仲季友之旧也【因季友与陈厚交故后遇乱奔陈友于此已见爱于庄故得越国行其私】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雩讲于梁氏女公子观之圉人荦自墙外与之戏子般怒使鞭之公曰不如杀之是不可鞭荦有力焉能投盖于稷门公疾问后于叔牙对曰庆父材问于季友对曰臣以死奉般公曰乡者牙曰庆父材成季使以君命命僖叔待于鍼巫氏使鍼季酖之曰饮此则有后于鲁国不然死且无后饮之归及逵泉而卒立叔孙氏八月癸亥公薨于路寝子般即位次于党氏冬十月己未共仲使圉人荦贼子般于党氏成季奔陈立闵公【党氏鲁大夫台临其家今山东曲阜县有庄公台孟任党氏女閟不从也公许以为夫人复割臂以为信既而生般雩祭天讲肄也女公子般妹也圉人掌养马者名荦以慢言戏之般鞭荦公以其力能自投接其屋之桷反覆门上鞭之恐衔忿作乱杀之乱弭时庆父威权已盛故公疾谋后而叔牙以为材季友知将有乱誓奉般以死忠节着矣复以君命酖叔牙而仍为立后至公薨庆父果使荦弑般季避患奔陈国人立公之庶子是为闵公时年八岁梁氏鍼巫氏皆鲁大夫僖叔牙諡酖鸟名其羽有毒以画酒饮之则死逵泉在今山东曲阜县鲁城南即位即丧位共仲庆父也】闵公元年春不书即位乱故也【国乱不得成礼】夏六月葬庄公乱故是以缓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请复季友也齐侯许之使召诸陈公次于郎以待之季子来归嘉之也冬齐仲孙湫来省难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十一月乃葬故缓闵公初立国家多难以季友忠贤故请伯主而复之落姑齐地湫齐大夫详见齐桓公之伯】二年初公傅夺卜齮田公不禁秋八月辛丑共仲使卜齮贼公于武闱成季以僖公适邾共仲奔莒乃入立之以赂求共仲于莒莒人归之及密使公子鱼请不许哭而往共仲曰奚斯之声也乃缢闵公哀姜之娣叔姜之子也故齐人立之共仲通于哀姜哀姜欲立之闵公之死也哀姜与知之故孙于邾齐人取而杀之于夷以其尸归僖公请而葬之成季之将生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闲于两社为公室辅季氏亡则鲁不昌又筮之遇大有之干曰同复于父敬如君所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成风闻成季之乃事之而属僖公焉故成季立之【齮鲁卜大夫公防知爱其傅遂成其意以夺齮田齮忿傅并及公故庆父使之弑公闱宫中门僖公闵公庶兄成季以之适邾至庆父奔乃以入而立之密鲁地今山东昌邑县有密城公子鱼字奚斯请免其死不许而自裁其后为孟氏○庆父罪浮于叔牙既不正其罪而皆为之立后季子之私也○哀姜与弑闵公齐为鲁杀之夷鲁地僖公请还其丧外欲以厚固齐内存母子之义卜楚丘鲁掌卜大夫在右言用事也两社周社亳社两社之闲朝廷执政之所干下离上大有六五变而为干干下干上其筮词曰同复于父敬如君所干为君父离变为干故云云以手文理自成为友故遂以名之成风庄公妾僖公母卦兆之占辞】僖公元年春不称即位公出故也公出复入不书讳之也讳国恶礼也【国乱身出而入故即位之礼阙掩恶善臣子之礼】冬莒人来求赂公子友败诸郦获莒子之弟挐非卿也嘉获之也公赐季友汶阳之田及费【郦鲁地求赂求还庆父之赂莒既不能为鲁讨贼前已受赂而复求其贪已甚故经以季友获之为嘉公固感其援立之恩因事而赐之二邑】夫人氏之丧至自齐君子以齐人之杀哀姜也为已甚矣女子从人者也【言女子有三从之义在夫家有罪非父母家所宜讨○于时鲁国乱君危小君又难于致戮桓方以义正天下况其所自出非桓讨之而谁也】八年秋禘而致哀姜焉非礼也凡夫人不薨于寝不殡于庙不赴于同不祔于姑则弗致也【寝小寝同同盟将葬又不以殡过庙故致之为非礼○哀姜以淫乱国在庙犹宜出之而况致之乎】三十三年春齐国庄子来聘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成而加之以敏臧文仲言于公曰国子为政齐犹有礼君其朝焉臣闻之服于有礼社稷之衞也【迎来曰郊劳送去曰赠贿敏速于事以礼相亲则社稷永固故曰衞】冬公如齐朝且吊有狄师也反薨于小寝即安也【小寝夫人寝也讥公就所安不终于路寝】葬僖公缓作主非礼也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于主烝尝禘于庙【僖公以十二月薨明年四月葬甫及其期但作主在二年则为缓又谓凡既葬卒哭则以新死者之神祔之于祖尸柩已逺孝子思慕故造木主立几筵焉用丧礼特祭于寝其四时常祭与禘祭则合祀之于庙此错简当在明年葬僖公下○按礼父母之丧哭无时既葬而虞乃卒无时之哭唯朝夕哭而已谓之卒哭卒哭而祔祔者告新主以当入祖庙而告祖父以当迁也庙也既告则新主复于寝三年丧毕递迁其应迁主而复奉以入庙此云君薨卒哭而不云反虞虞祭已有主如传云祔而作主则作主后矣又云特祀于主谓如小祥大祥禫则就寝特祀此主此于礼为近若夫丧服不以入宗庙又三年丧不为礼不为乐曽子问缌不祭而又云烝尝禘于庙与礼大异矣】文公元年夏四月丁巳葬僖公【见前】冬穆伯如齐始聘焉礼也凡君即位卿出竝聘践脩旧好要结外援好事邻国以衞社稷忠信卑让之道也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让德之基也【穆伯公孙敖諡庆父子也忠则无邪故曰正信则能守故曰固卑让则善日益故曰基】二年春丁丑作僖公主书不时也【见前】秋八月丁夘大事于太庙跻僖公逆祀也于是夏父弗忌为宗伯尊僖公且明见曰吾见新鬼大故鬼小先大后小顺也跻圣贤明也明顺礼也君子以为失礼礼无不顺祀国之大事也而逆之可谓礼乎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乆矣故禹不先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宋祖帝乙郑祖厉王犹上祖也是以鲁颂曰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君子曰礼谓其后稷亲而先帝也诗曰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君子曰礼谓其姊亲而先姑也仲尼曰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三不知也【礼父子异昭穆兄弟昭穆同僖是闵兄同为穆耳然僖甞臣闵僖应下今上闵故为逆祀宗伯掌宗庙昭穆之礼新鬼僖公也既兄死时又长故大闵公弟死时少弗忌明见其如此又以僖贤圣故自以为礼君子讥之臣继君犹子继父不得以齐圣为论齐中也禹汤文王不以齐圣而先其祖父帝乙微子父厉王郑桓公父亦不以不肖而不祖之忒差也皇皇美也后帝天也诗颂僖公郊祭上帝配以后稷诗邶风衞女思归不得故愿致问于姑姊二诗皆以尊先其亲讥弗忌阿比文公而先其亲父也臧文仲以贤称夫子讥以六事而逆祀在其中展禽栁下惠知其贤使在下位六关塞关阳关之属禁絶末游而废之家人贩席与民専利为不仁三虚器谓居蔡有器而无其位聴夏父跻僖公海鸟曰爰居止于东门外文仲以为神命国人祀之为不知三】九年冬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礼也诸侯相吊贺也虽不当事苟有礼焉书也以无忘旧好【追赠僖公并及成风送死不及尸故曰不当事亦书于典策垂示子孙使无忘过厚之礼】○【以上为季友立僖公以下为仲遂立宣公】文公二年冬襄仲如齐纳币礼也凡君即位好舅甥脩昏姻娶元妃以奉粢盛孝也孝礼之始也【谅闇既终嘉好之事通于内外内外之礼始备此除凶之即位也僖公薨在十二月乙巳至是未备二十五月其纳币诸昏礼皆在三年内传谓之孝不亦悖乎】四年夏逆妇姜于齐卿不行非礼也君子是以知出姜之不允于鲁也曰贵聘而贱逆之君而卑之立而废之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不允宜哉诗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敬主之谓也【礼娶必亲迎卿亦不行失甚矣允信也始不见尊贵终必不为所敬信公薨而出故曰出姜遂纳币为贵聘非卿为贱逆君小君不以夫人礼逆是卑废之主内主也诗颂言畏天威则保福禄文公反之宜其后之微也】十八年二月丁丑公薨六月葬文公秋襄仲庄叔如齐惠公立故且拜葬也文公二妃敬嬴生宣公敬嬴嬖而私事襄仲宣公长而属诸襄仲襄仲欲立之叔仲不可仲见于齐侯而请之齐侯新立而欲亲鲁许之冬十月仲杀恶及视而立宣公书曰子卒讳之也仲以君命召惠伯其宰公冉务人止之曰入必死叔仲曰死君命可也公冉务人曰若君命可死非君命何聴弗聴乃入杀而埋之马矢之中公冉务人奉其帑以奔蔡既而复叔仲氏夫人姜氏归于齐大归也将行哭而过市曰天乎仲为不道杀适立庶市人皆哭鲁人谓之哀姜【襄仲公子遂諡庄叔叔孙得臣諡二妃次妃叔仲惠伯也恶太子视其母弟君命诈以子恶命姜氏恶视之母出姜也大归归而不反所谓不允于鲁也】○莒纪公生太子仆又生季佗爱季佗而黜仆且多行无礼于国仆因国人以弑纪公以其寳玉来奔纳诸宣公公命与之邑曰今日必授季文子使司冦出诸竟曰今日必达公问其故季文子使太史克对曰先大夫臧文仲教行父事君之礼行父奉以周旋弗敢失队曰见有礼于其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作誓命曰毁则为贼掩贼为藏窃贿为盗盗器为奸主藏之名赖奸之用为大凶德有常无赦在九刑不忘行父还观莒仆莫可则也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奸为凶德夫莒仆则其孝敬则弑君父矣则其忠信则窃寳玉矣其人则盗贼也其器则奸兆也保而利之则主藏也以训则昏民无则焉不度于善而皆在于凶德是以去之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济其姜不陨其名以至于尧尧不能举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隠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嚚不友是与比周天下之民谓之浑敦少皥氏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谮庸回服谗搜慝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此三族也世济其凶增其恶名以至于尧尧不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故虞书数舜之功曰慎徽五典五典克从无违教也曰纳于百揆百揆时序无废事也曰宾于四门四门穆穆无凶人也舜有大功二十而为天子今行父虽未获一吉人去一凶矣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也庶几免于戾乎【纪公莒子号也莒夷无諡季文子名行父友之子克太史名则法也合法斯为吉处犹制也度量也食养也誓命要信也毁则坏法也掩匿也贿财也器国用也藏名掩贼为名也奸用用奸器也誓命至无赦皆九刑之书其书今亡还环同兆犹徴也八恺即垂益臯陶之伦旧云庭坚臯陶字未详恺和也八元即稷契朱虎熊罴之伦元善也后土地官禹作司空平水土故以禹在八恺契作司徒敬敷五教故以契在八元帝鸿黄帝少皥金天氏次黄帝颛顼即高阳氏缙云黄帝时官名浑敦穷奇梼杌饕餮俱恶兽名故取以为凶人之号缙云氏非帝王后故曰比裔衣裾喻边逺也魑魅山川异气所出为人害者五典克从八元之功百揆时序八恺之功四门穆穆流四凶之效举十六相去四凶为二十功也○是时宣公以簒得国行父以贤秉政而莒仆行与宣类宣喜纳之故行父必黜之以儆慑其心且盛称古圣贤之事以自夸比此宣公所以欿歉于心授之柄而不敢收也又按高辛子八人尧兄弟也尧岂不知而待舜且八恺主后土以揆百事地平天成伯禹之任八元使布五教契之任元恺八人既同德且同职何别无任乎若为长佐同主一事则不宜曰十六相也且与书文亦异此非文子见闻之谬则左氏之夸恐不足为据也】宣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子遂如齐逆女尊君命也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尊夫人也【前称公子后止书名故云然】夏季文子如齐纳赂以请防防于平州以定公位东门襄仲如齐拜成六月齐人取济西之田为立公故以赂齐也【春秋时簒立者既列于防则不得复讨臣子杀之与弑君同故宣公求防于齐侯以济西赂之拜成谢得防也平州齐地在今山东新泰县境襄仲居东门故以称今山东曲阜县有襄仲台】五年春公如齐高固使齐侯止公请叔姬焉夏公至自齐书过也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女自为也故书曰逆叔姬卿自逆也冬来反马也【公簒得国恃齐为安故齐留公强成昏公既见止连昏于邻国之臣厌尊毁列辱其先君而于庙行饮至之礼故书以示过礼送女留其送马谦不敢自安三月庙见遣使反马高固遂与叔姬俱宁故经传具见以示讥】七年春衞孙桓子来盟始通且谋防晋也夏公防齐侯伐莱不与谋也凡师出与谋曰及不与谋曰防晋侯之立也公不朝焉又不使大夫聘晋人止公于防盟于黄父公不与盟以赂免故黒\壤之盟不书讳之也【莱今为山东莱州黄县又有莱城国近齐故伐之公感齐定位之恩不事晋而专事齐于此又以兵防伐既而致晋辱黄父即黒\壤】八年夏有事于太庙襄仲卒而绎非礼也【绎又祭陈昨日之礼所以賔尸于时襄仲既卒有卿佐之丧宜废此礼而犹绎故曰非礼】○冬葬敬嬴旱无麻始用葛茀雨不克葬礼也礼卜葬先逺日辟不怀也【记礼变之所由茀所以引柩殡则有之以备火葬则以下柩古者葬必卜日必先卜其日之逺者怀亲之意】十年春公如齐齐侯以我服故归济西之田夏齐惠公卒公如齐奔丧【公亲奔丧非礼】秋师伐邾取绎季文子初聘于齐冬子家如齐伐邾故也国武子来报聘【文子以齐侯初立而聘子家名归父仲遂子也以伐邾取邑惧讨而往报报文子也】十四年冬公孙归父防齐侯于谷见晏桓子与之言鲁乐桓子告高宣子曰子家其亡乎怀于鲁矣怀必贪贪必谋人谋人人亦谋已一国谋之何以不亡【谷今山东东阿县有谷城乐乐其土也桓子晏婴父宣子高固也】十五年秋初税畆非礼也谷出不过借以丰财也【周法民耕百畆公田十畆借民力而治之税不过此使民富厚而国之财自丰】十七年冬公弟叔肸卒公母弟也凡太子之母弟公在曰公子不在曰弟凡称弟皆母弟也十八年公孙归父以襄仲之立公也有宠欲去三桓以张公室与公谋而聘于晋欲以晋人去之冬公薨季文子言于朝曰使我杀适立庶以失大援者仲也夫臧宣叔怒曰当其时不能治也后之人何罪子欲去之许请去之遂逐东门氏子家还及笙坛帷复命于介既复命袒括髪即位哭三踊而出遂奔齐书曰归父还自晋善之也【宣公德遂立已而宠其子以心膂不堪三桓之专与谋去之故季文子乘公薨逐之适谓子恶齐之甥襄仲杀之而立宣公南通于楚既不能固又不能坚事齐晋故云失大援宣叔文仲子武仲父许其名也时为司冦主行刑言子自以归父害已欲去者许请为子去之子家以君薨家遣故除地为坛而张帷介副也将奔使介反命于君已袒衣以麻约髪依在国即丧位三踊致哀而后奔善善其见逐尽礼以行】○【以上为仲遂立宣公以下为季孙宿专政】成公十八年八月己丑公薨于路寝言道也十二月孟献子防于虚朾请于诸侯而先归防葬丁未葬我君成公书顺也【在路寝得君薨之道五月而葬故曰顺○时成公薨襄公以冲年即位故政权益下移而季氏益强】襄公二年夏齐姜薨初穆姜使择美槚以自为榇与颂琴季文子取以葬君子曰非礼也礼无所逆妇养姑者也亏姑以成妇逆莫大焉诗曰其惟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季孙于是为不哲矣且姜氏君之妣也诗曰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偕【齐姜成公妇襄公嫡母穆姜成公母襄公祖母也是为姑妇槚梓属榇棺也颂琴琴名犹言雅琴皆穆姜自备终事文子取之以葬齐姜故为逆诗大雅言哲人行事无不顺不哲言其逆也言妣见卑于祖妣又诗周颂烝进也畀与也偕徧也言敬事祖妣则鬼神降福季孙逆取以葬是不以礼为不敬祖妣】四年秋定姒薨不殡于庙无榇不虞匠庆谓季文子曰子为正卿而小君之丧不成不终君也君长谁受其咎初季孙为已树六槚于蒲圃东门之外匠庆请木季孙曰略匠庆用蒲圃之槚季孙不御君子曰志所谓多行无礼必自及也其是之谓乎【定姒襄公生母无榇者素不备榇至死方作季氏以定姒本贱既无器备议其丧制欲殡不过庙又不反哭匠庆鲁大匠谓如季孙所议则为夫人礼不成慢其母是不终事君之道君长知之必季任其咎蒲圃塲圃名文子树槚欲自为榇请木将为定姒榇也略不以道取也既许故仅不御御止也季孙于穆姜定姒之薨皆不以礼而季氏旋卒故传引古志以騐之○定姒虽故贱身产襄公其礼虽不并嫡而亦当有加行父简忽如是其心悖矣传明言其罪而前注皆与传异西山真氏乃谓季孙意抑妾母又以略取槚不禁为贤何大谬哉】五年冬季文子卒大夫入敛公在位宰庀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丧大记略云大夫丧将大敛君至主人迎入门右巫止于门外君释菜祝先入登堂君即位于序端又士丧礼君若有赐焉则视敛既布衣君至升自阼阶西向庀其也○大率下而盗上者必立贤行美名以外收人誉故能隂操其柄自古簒窃奸雄皆阶此以济而忠贤大臣为众望所归其迹亦与之类人君于此能辨其邪正而进退之斯可以称明矣】七年夏南遗为费宰叔仲昭伯为隧正欲善季氏而求媚于南遗谓遗请城费吾多与而役故季氏城费【南遗季氏家臣费季氏邑今山东费县有费城隧正主役徒昭伯叔仲惠伯之孙】九年冬公送晋侯晋侯以公宴于河上问公年季武子对曰防于沙随之岁寡君以生晋侯曰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君可以冠矣大夫盍为冠具武子对曰君冠必以祼享之礼行之以金石之乐节之以先君之祧处之今寡君在行未可具也请及兄弟之国而假备焉晋侯曰诺公还及衞冠于成公之庙假钟磬焉礼也【季武子文子之子名宿防沙随在成十六年岁星十二岁而一周天冠成人之服必冠而后生子故为嘉礼之大必备礼以行祼谓灌鬯酒享祭先君金石钟磬也以钟磬为举动之节祧即庙也以庙之兆域为言成公献公曽祖○天子诸侯无冠礼近世儒者论之详矣使果宜冠则返国而行乎祖庙何后事之有乃寄他国以行此季氏弱其君非礼速冠以阿伯主意传谓之礼则何适而非礼也】十一年春季武子将作三军告叔孙穆子曰请为三军各征其军穆子曰政将及子子必不能武子固请之穆子曰然则盟诸乃盟诸僖闳诅诸五父之衢正月作三军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子各毁其乘季氏使其乘之人以其役邑入者无征不入者倍征孟氏使半为臣若子若弟叔孙氏使尽为臣不然不舍【鲁固有三军时已废坏季氏欲专其民人故假以作为名请分为三而各征之穆子知季氏将执鲁政必厚自封殖不能终均为三也武子方志在分国而固请穆子料其必复变故盟之僖闳僖宫之门五父衢道名在今曲阜县西南诅以祸福之言相要于是三家各毁其家乘以足成其数季氏使其军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二】 士伯告简子赵简子曰:“宋右师必亡。奉君命以使,而欲背盟以 干盟主,无不祥大焉。”
【干】 犯。 【无不祥大焉】 即“不祥莫大焉”。 ○下启定十年乐大心出奔曹 (定九·一、定十·三)。
【审则宜类】 审慎 [地定立] 法则,适宜各类事务。【六志】 六种心情活动,哀、乐、 喜、怒、好、恶。
简子曰:“甚哉,礼之大也!”
[子太叔] 对曰:“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
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大,不亦宜乎?”
【尚】 尊崇。
【故人……成人】 所以那些能经由或曲或直的途径奔赴“礼”的要求的人,可以叫做“成
春秋左传精读
○昭元·八·二医和亦曾论及六气、五味、五色、五声之事,可参看。
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
【六畜】 见僖十九·二·二,一般饲养家畜。【五牲】 牛、羊、豕、犬、鸡,一般祭祀 用家畜。【三牺】 牛、羊、豕,祭天地、宗庙时用家畜。
为九文、六采 (彩)、五章,以奉五色;
【九文】 九种文饰。龙、山、华 (花) 虫、火 (半圆形似火)、宗彝 (虎与蜼 [一种长尾 猴]),此五种文饰皆画于衣上。藻 (水草)、粉米 (白米)、黼 (形如两“己”相向,半 黑半白)、黻 (形如两“弓”相背,半黑半青),此四种文饰皆画于裳上。【六采】 天地四 方之色,青 (东)、白 (西)、赤 (南)、黑 (北)、玄 (天)、黄 (地)。【五章】 青与赤为 “文”,赤与白为“章”,白与黑为“黼”,黑与青为“黻”,五色俱备为“绣”。
【跦跦】 跳行貌。【乾侯】 在河北省成安县东南十三里。晋邑。参见 《图集》 24-25② 5。【公在乾侯,征褰与襦】 国君住在乾侯,问人要裤子短袄。
○鲁昭公寄居在乾侯,季平子送衣物给鲁昭公,是其验 (参见昭二十九·三)。
鸜鹆之巢,远哉遥遥,裯 chóu 父 fǔ丧劳,宋父 fǔ以骄。
【裯父丧劳】 裯父死于辛劳。【宋父以骄】 宋父因此骄傲。 ○鲁昭公 (名裯) 在流亡期间死去,鲁定公 (名宋) 接替鲁昭公为国君,是其验 (参 见昭三十二·六及定元·二)。
【卞】 见僖十七·三·春秋。此时为季氏私邑。 【竖】 见昭四-昭五·四。 【有司逆命】 官吏前来领受 [处理申夜姑的] 命令。
【一·二】 季、郈 hòu 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距。平子怒,益 宫于郈氏,且让之。故郈昭伯亦怨平子。
【介其鸡】 给鸡带上甲胄。【为之金距】 距,鸡腿后突出部分。这里说的是用薄金属片套在 鸡距上 [以增强其攻击力]。
亥与公思展与公鸟之臣申夜姑相 xiànɡ其室。
【季公鸟】 姬姓,季氏,名或字鸟。季武子 (襄六·五·春秋) 之子,季平子 (昭九· 六·二) 叔父。昭二十五年前卒。【甲】 犹言某甲,某人。
1586
昭二十五·五
【季公亥】 季公鸟之弟。【公思展】 名展。季氏族人。昭二十五年前被季平子所拘。【申夜 姑】 申氏,名夜姑。季公鸟家臣。昭二十五年前被季平子所杀。
【公甫】 公父穆伯。姬姓,季氏,名靖,字甫 (父),谥穆。季悼子 (襄二十三·八·一· 一) 之子,季平子之弟。其后为公父氏。【要余】 要挟我 [服从季公亥]。
【公之】 姬姓,季氏,字之。季悼子之子,季平子之弟。其后为公之氏。
平子拘展于卞,而执夜姑,将杀之。公若泣而哀之,曰“杀是申夜姑, 是杀余也”,将为之请。平子使竖勿内 (纳),[公若] 日中不得请。有司 逆命,公之使速杀之。故公若怨平子。
1588
昭二十五·五
伯。[懿伯] 辞曰:“臣与 yù闻命矣,言若泄,臣不获死。”[懿伯] 乃馆于 公宫。
【公为】 公叔务人。姬姓,名务人,字为,排行叔。鲁昭公 (襄三十一·三·五·一) 之 子,公衍 (昭二十九·三·三) 异母弟。哀十一年战死。
【公果】 姬姓,字果。鲁昭公之子,公叔务人之弟。【公贲】 姬姓,字贲。鲁昭公之子,公 叔务人之弟。
鸜鹆鸜鹆,往歌来哭。’
【往歌来哭】 去的时候歌唱,回的时候嚎啕。○鲁昭公生时出逃,歌;死后方还, 哭,是其验。
童谣有是。今鸜鹆来巢,[公] 其将及 [于难] 乎?”
1585
春秋左传精读
昭二十五·四 地理鲁见昭图一。
春秋秋,七月上辛辛卯,三日,[我] 大雩 yú;季辛辛亥,二十三日,又雩。
【上辛】 上旬的辛日。【雩】 见桓五·四·春秋。【季辛】 下旬的辛日。
【平子……让之】 季平子 [由于斗鸡失败而] 发怒,于是侵占郈氏土地以扩大自己的宫 室,还斥责郈氏。
【郈昭伯】 姬姓,郈氏,名恶,谥昭,排行伯。厚成叔 (襄十四·五·六·一) 之后,鲁 孝公 (哀二十四·三·一) 八世孙。昭二十五年被孟氏所杀。
1587
春秋左传精读
【一·三】 臧昭伯之从弟会臧顷伯为谗于臧氏,而逃于季氏。臧氏执旃之 焉。平子怒,拘臧氏老。
“异哉!
吾闻文鲁文公、成鲁成公之世,童谣有之,曰:
‘鸜之鹆之,公出辱之。
【公出辱之】 国君出逃受到羞辱。 ○本年鲁昭公逊于齐,是其验。
鸜鹆之羽,公在外野,往馈之马。
【公在外野,往馈之马】 国君住在郊野,臣下去送马匹。 ○鲁昭公出逃之后,季平子每年送马匹给鲁昭公,是其验 (参见昭二十九·三)。
鸜鹆跦 zhū跦,公在乾侯,征褰 qiān 与襦 rú。
【三·一】 宋乐大心曰:“我不输粟。我于周为客,若之何使客?”晋士 伯士景伯曰:“自践土以来,宋何役之不会,而何盟之不同?曰‘同恤 王室’,子焉得辟 (避) 之?子奉君命,以会大事,而宋背盟,无乃不 可乎?”右师乐大心不敢对,受牒 dié而退。
【我于周为客】 我们对周朝来说是客人。宋为商王室之后,周人以客礼侍之,并尊其爵为 “公”参见僖二十四·四。
将禘 dì于襄公鲁襄公,万者二人,其众万于季氏。臧孙臧昭伯曰:“此之 谓不能庸先君之庙。”大夫遂怨平子。
【禘于襄公】 为鲁襄公举行常禘。禘祭见闵二·二·春秋。【万】 万舞。【二人】 疑应为 “二八”,即二佾,两列舞者。【其众万于季氏】 季氏私祭家庙,与禘祭同日。季氏让乐舞者 先满足自己私祭需要,因此大部分乐舞者在季氏表演万舞。依礼制,君祭孟月 (每季第一 月),臣祭仲月 (每季第二月)。季氏与国君同日祭,已是违礼;又矫用乐舞,以私废公,更 是违礼。
【臧昭伯】 姬姓,臧氏,名赐,谥昭,排行伯。臧为 (襄二十三·八·七·一) 之子,臧 宣叔 (宣十八·六·二) 之孙。鲁卿,任司寇。昭二十五年随鲁昭公奔齐。【会】 臧顷伯。 姬姓,臧氏,名会,谥顷,排行伯。臧宣叔之孙,臧昭伯从父兄弟。昭二十五年为鲁卿,任 司寇。
【老】 见襄十七·六。 ○本段所叙之事详见本年末 (昭二十五·九)。
人”。
○ 《论语·宪问》 中载有孔子对于何为“成”的论述,此处录其原文及白话译文以备参
考: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 仲由问怎样才是成人。孔子说:“具备臧武仲那样的
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 智慧,孟公绰那样的清心寡欲,卞庄子那样的勇敢,冉求
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 那样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来成就他的文采,也可以说
人矣。”曰:“今之成人何必然?见 是成人了。”又说:“现在的成人哪里一定要这样?看见
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 利益能想到道义,遇到危险敢付出生命,即使长期处于
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困厄都不忘记平时的诺言,也可以说是成人了。”
1583
春秋左传精读
简子曰:“鞅赵简子也请终身守此言也。”
○据定三-定四·五·五,则游吉除上述言论之外,还告诫赵简子“无始乱,无怙富,无 恃宠,无违同,无敖礼,无骄能,无复怒,无谋非德,无犯非义”。
左传秋,[《春秋》] 书再雩,旱甚也。
昭二十五·五 地理鲁、齐、晋见昭图一。鲁、齐、莒;阳州、野井、卞、阚、费、平阴、铸;沂水 (近
鲁都曲阜者) 见昭图四。
人物鲁昭公 (襄三十一·三·五·一)、齐景公 (襄二十五·一·四)、叔孙昭子 (昭四-
昭五·八)、季公鸟、季公亥 (昭二十五·一·三)、公思展、申夜姑、季姒、饔人、秦姬、 公父穆伯、公之、季平子 (昭九·六·二)、郈昭伯、臧昭伯、臧顷伯、鲁襄公 (襄元· 〇)、公叔务人、公果、公贲、侍人僚枏、子家懿伯 (昭五·三·一)、孟懿子 (昭七·十· 二·一)、鬷戾、左师展
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 (婚) 媾、姻亚,以象天明;
【甥舅】 见成二·八。【昏媾】 昏,妻之父。媾,重叠交互为婚。【姻亚】 姻,婿之 父。亚,两婿互称。【以象天明】[六亲和睦,以事奉严父,] 以比象上天 [众星拱北辰 (北极星)] 的明亮。
为政事、庸力、行务,以从四时。
【政事】 在君为“政”,在臣为“事”。【庸力】 民功为“庸”,治功为“力”。【行务】
1582
行其德教,务其时要。【以从四时】 以顺从 [春、夏、秋、冬] 四时。
昭二十五·二
为刑罚、威狱,使民畏忌,以类其震曜 yào杀戮;
【震曜杀戮】 震即雷,曜即电,两者皆可杀人。
为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
民有好 hào 恶 wù、喜怒、哀乐,生于六气。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 志:哀有哭泣,乐有歌舞,喜有施舍,怒有战斗;喜生于好 hào, 怒生于恶 wù。是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死生。生,好物 也;死,恶物也。好物,乐也;恶物,哀也。哀乐不失 [于礼],乃 能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
【此之……之庙】 这就叫做不能 [让鲁昭公] 在宗庙里酬谢先君。庸,酬功。 ○ 《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可参看。
【二】 公若季公亥献弓于公为公叔务人,且与之出射于外,而谋去季氏。公 为告公果、公贲 bēn。公果、公贲使侍人僚枏 nán 告公鲁昭公。公寝,将 以戈击之僚枏,[僚枏] 乃走。公曰“执之”,亦无命也。[僚枏] 惧而不 出,数月不见,公不怒。[公果、公贲] 又使 [僚枏] 言 [于公],公执戈惧 之僚枏,[僚枏] 乃走。[公果、公贲] 又使 [僚枏] 言,公曰:“非小人之所及 也。”公果自言。公鲁昭公以 [去季氏之谋] 告臧孙臧昭伯,臧孙以难;告郈 孙郈昭伯,郈孙以可,劝 [公为之]。[公] 告子家懿伯。懿伯子家懿伯曰: “谗人以君徼 jiǎo 幸,事若不克,君受其 [恶] 名,不可为也。[鲁君] 舍 民数世,以求克事,不可必也。且政在焉,其难图也。”公退之子家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