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复习课堂优秀学案
《光现象》复习教案
《光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规律,理解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3. 通过光学现象的探讨,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光的色散现象。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规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光屏、白纸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如水中倒影、彩虹、透镜成像等,引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现象,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 光的传播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光的传播规律,学生跟随教师思路进行学习。
3. 光的反射教学活动:讲解反射定律,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反射现象,并进行随堂练习。
4. 光的折射教学活动:讲解折射定律,演示凸透镜、凹透镜的折射现象,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光的折射。
5. 光的色散教学活动:通过三棱镜分解白光,让学生观察彩色光谱,解释色散现象。
6. 光的波长与频率教学活动:讲解光的波长、频率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光的性质。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2.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折射定律: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关系。
4. 光的色散:白光分解为彩色光谱。
5. 光的波长与频率:光的性质及影响因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的传播规律。
(2)画出光的反射、折射示意图,并解释其原理。
(3)解释光的色散现象,以及与光的波长、频率的关系。
2. 答案:(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界面时发生反射、折射。
(2)反射示意图: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界面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折射示意图: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在界面法线两侧,入射角与折射角遵循斯涅尔定律。
八年级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学案(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学案(附参考答案)设计人: 物理教研组班级姓名【知识梳理】一、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用来表示光的的直线。
3.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即C = 。
4.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二、光的反射5.光的反射定律(1)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2)异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两侧。
(3)等角:角等于角。
6.可逆性: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
7.两种反射:和,它们都光的反射定律。
三、平面镜成像8.平面镜成像特点(1)虚实:成的像为。
(2)等大:像和物的大小。
(3)等距: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垂直:像和物的连线与垂直。
(5)对称:像和物关于平面镜。
9.平面镜的应用(1)潜望镜:由两块组成。
(2)塔式太阳能发电:利用凹面镜将太阳光会聚。
四、光的折射规律(1)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
(2)异侧: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两侧。
(3)角不等:①②折射角随着入射角增大而。
(4)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5)可逆性: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
11.光折射的应用:折射使池水“变浅”,水中物体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的高一些。
五.光的色散12.光的色散(1)定义:用三棱镜将太阳光(白光)分解为的现象。
(2)白光:由七色光混合而成。
(3)应用:彩虹是太阳光发生而形成的现象。
13.色光的三原色: .14.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①定义:之外的辐射。
②特点: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即热作用越强。
③应用:遥控、红外线夜视仪、诊断疾病。
(2)紫外线①定义:在光谱的以外看不见的光。
②特点:灭菌、杀死微生物、使荧光物质。
③应用:医用、钞票防伪标识。
【聚焦考点】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例1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点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等都表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现象复习学案
光现象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空气中)的速度为3×108m/s。
2、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4、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比较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发生的条件,规律的异同以及各自特有的光现象。
5、通过复习,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6、通过相互复习,培养合作学习的态度。
复习重点: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及其运用等基础知识的复习。
复习过程:【基础诊测】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
分为。
2、光的传播①传播规律: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叫做光线。
光线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③应用及现象:a b c④研究光的传播时,显示光的径迹的方法有。
3、光的速度真空或空气中C= m/s= km/s光在水中、空气中、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为。
4、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能__________的颜色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能___________的颜色决定。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
3、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4、反射分为和。
使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物体。
5、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处理通常有两种方式:①直接得出结论②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推理得出结论。
下面的几个结论是通过哪种方式获得的:①光的直线传播②真空不能传声③光的反射定律。
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①②③④。
2、成像原理:3、实像和虚像:实像: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的会聚点所成的像4、平面镜的应用:和。
5.凸面镜对光线具有作用,成的像是虚像,可以。
凹面镜对光线具有作用。
6、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白纸的作用是,用未点燃的蜡烛代表点燃的蜡烛的像,所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我们学过的采用同种方法的事例还有。
光现象复习课教学案教案
光现象复习课教学案教案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光现象复习课讲学稿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的颜色是怎样确定的。
2、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3、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记住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4、知道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了解平面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知道光的反射定律,了解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典型例题】1、光源及其分类例1、下列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月亮、开着的电视机荧光屏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萤火虫、恒星、液晶C.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熔炉中倾倒出的炽热的铁水D.月亮、正在放映的屏幕、太阳、发光的水母2、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例2、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是按的顺序排列的。
例3、让红光、蓝光混合后通过一蓝色玻璃后照在一红纸上,则纸呈()A.黑色 B.红色 C.蓝色 D.绿色例4、通过红玻璃看绿布是黑色的,这是因为()A.红玻璃将绿布反射的光染成黑色B.绿布反射的光通过红玻璃与红玻璃透出的红光混合成黑色光C.红玻璃几乎吸收绿布所反射的所有色光,因而没有光透过红玻璃D.红玻璃将绿光全部反射因而没有透过红玻璃3、光的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例5、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C.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光年是天文学中的时间单位例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太阳光传到地球大约需要500s,那么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大约为 km。
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光现象》复习学案
一、知识梳理[课前学习]㈠基础知识【光的色彩、颜色】1.光源是的物体,可分为光源、光源.(会举例)2.光的色散表明太阳光是由组成的.最早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3.用挡在发光的手电筒前面,可以得到红色光.研究表明:、、三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它们(能/不能)用其他色光混合得到,这三种色光叫光的三原色.4.当白光照射在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一部分被物体;若物体是有色透明的,则还有一部分光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5.光具有能量叫,可以转化为能(会举例) . 在可见光中____光的发热本领最大. 【人眼看不见的光】6.红外线的特点是具有,应用有;紫外线的特点是能使物质发光,应用有.紫外线的危害有,防护方法为.【光的直线传播】7.光在中沿直线传播,应用有.光的传播需要,真空中的光速为. 我们可用来显示光的路径,用来表示光线,光线是建立的一种模型. 【平面镜】8.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与物大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平面镜的应用有、. 虚像是能被人看见, (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光的反射】9.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两侧;反射角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的夹角.10光的反射分为反射、反射(会举例).生活中的光污染有,防止的方法.㈡图片解读(看图说说:What? Why? How? 什么现象?为什么?怎么探究或应用?)①光的分解②光的混合③光能利用④手影游戏⑤观看烛焰《光现象》复习学案⑧玻璃幕墙⑨探究光的反射⑩光的反射⑦探究平面镜成像⑥浇不灭的蜡烛㈢光学作图①由室内点光源经墙缝发出的两条光线确定点光源位置;②作出手影及光路;③画出小孔成像及光路;④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⑤已知两条入射光线,作出其反射光线.二、实验探究[课堂学习](关注:器材及作用、设计与步骤、分析与总结、讨论与交流)1.通过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⑴如图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太阳光可以分解成 种色光 ;光屏上A 、B 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 为______光,偏折程度最大的是______光. ⑵我们用 测试不同区域中光的发热本领,发现色散区域____光的外侧存在的 热效应最显著.⑶将100元人民币的放在B 的外侧可以检验真假,是利用 的性质.2.进行小孔成像实验探究可知:⑴用图示底部钻有小孔的易拉罐观察窗外景物会看到小花_____(正立/倒立)的实像,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传播的.⑵在硬纸板上挖不同的小孔如图,在阳光下靠近..地面观察光斑与________(小孔/太阳)相似,不断增加小孔与地面的距离会看到光斑会变成与________(小孔/太阳)相似,再增大纸板到地面的距离,将见到地面上的光斑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3.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 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⑴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器材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透明玻璃板做平面镜是为了便于找像B.刻度尺用来测量物与像到镜面是否等距的C.铅笔是用来标出物与像的位置的D.光屏是用来呈现平面镜所成实像的⑵实验时他们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从A 侧观察,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解决上面问题后,图乙是他们的三次实验,蜡烛B 与蜡烛A的像都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⑶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 ,从而得出: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分析还发现蜡烛A 离镜面越远,像的大小将 .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用方格纸的好处是 . BA① ② ③ ④ ⑤⑷他们验证像的性质的操作是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屏上 (有/无)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4.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白色硬纸板的作用是:①呈现 ;②判断 . 第一步(图甲),改变 的方向,反射光线方向也改变,实验发现:反射角 入射角; 第二步(图乙),把纸板的半面F 向前折或向后折,则不能看到 .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第三步,入射光线沿图甲BO 射向镜面,反射光线将沿 方向射出,说明反射光路是 的.三、互动练习1.把下列物体进行分类,⑴太阳,⑵月亮,⑶正在播放的电视,⑷正在使用的投影幕,其中一类分为 ,(填序号)依据是 .2.用放大镜靠近正在播放的电视观看,会看到电视画面由 三种颜色的光点组成.电视遥控器是靠发出不同的_______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下列物品挡在遥控器前能实现遥控的: (填序号),A.书本,B. 玻璃杯,C.透明塑料袋,D.木板,E.眼镜片.将遥控器指向背后的墙壁,或斜向上指向天花板,_____实现遥控(选填“能”或“不能”).3.骄阳似火是指太阳的热主要以 形式传到地球,而过量的 照射也会引发白内障,导致皮肤衰老,甚至发生癌变,所以应防止这种光污染.自然界的臭氧层好像是地球的保护伞,它能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 ,我们应禁止使用氟利昂制品来保护臭氧层.4.如图 (甲/乙)是日食现象,形成条件是太阳、月亮、地球三者处在(或近似在) , 挡住了太阳光形成的. 而月食是月球走进地球挡住太阳形成的地影区而发生的,此时嫦娥一号卫星绕月亮运转时,短时间内将不能获得 能.5.如图所示,中午12h 前后,选一个有太阳光的地方,在平地板上竖直插上一根杆,将见到一个影子,每过15min 记下杆顶端的影子,发现OC 处影子最短,可知此时影子指向______方向,推知从早到晚影子的变化情况是 .6.如上右图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到平面镜上,用屏接住镜面反射后的光斑,画出光斑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如绕O 点顺时针转动入射光线,则光斑会向 移,说明α减小,β会 .7.光垂直射向镜面,入射角为 ,反射角为 .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反射角为 .8.小明身高 1.60m ,站在平面镜镜前0.50m 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镜面______m,像高甲 乙 纸屏OA OB_______m ;当他慢慢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将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 “杯弓蛇影”和立竿见“影”,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引起的,后者是由于光的_____引起的.10.弯曲反光纸做成柱面镜,观察做成的凸形柱面镜,可以使物体成 像,观察凹形柱面镜,可以使物体成 像,像的高度 ,宽度 .图示鹦鹉在凹形柱面镜前,看到自己的像是 ( )11.同学们在教室的每个位置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的缘故.这时每一条反射光线 (是/不)遵循反射定律,有时黑板反光是由于发生了 .12.夏日下午,为了防止自行车被曝硒,学校的四层教学楼边有如图的四个露天停车区,你认为停车的最佳位置是( ) A.停车区① B.停车区② C.停车区③ D.停车区④1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画出人眼所在位置的范围14.画字母F 在平面镜中的像15.通过潜望镜的B 点看到A 点物体,完成光路.16.完成自行车尾灯角反射器光路图.四、复习检测[课后学习]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是( )A.正在放映的投影幕B.正在使用的投影仪C.课本D.圆珠笔2.下列属于红外线应用的是 ( )A.验钞机B.声纳C.激光笔D. 电视遥控器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外线有热效应B.白光由多种色光组成C.光速为340m/sD.光能照亮周围是由于光具有能4.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应用的是 ( )A.潜望镜B.自行车尾灯C.激光准直D.梳妆5.面向南站在太阳光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左侧,这个时候是 ( )A.早晨B.中午C.下午D.无法判断6.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杯弓蛇影B.形影不离C.形单影只D.立竿见影A B CD树叶 泰山7.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 )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8.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 ( )A.花本身的大小B.平面镜的大小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9.如图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A.∠1B.∠2C.∠3D.∠410.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A.3mB.4mC.5mD.6m11. 钟表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实际时间为( )A.8∶20B.3∶40C.4∶20D.8∶4012.如图所示,表示物体“F ”在平面镜内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 )13.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图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14.人看到物体必定是 ( )A.物体是光源B.来自物体的光射入人眼C.白天才能看到D.物体人眼在一直线上二、填空题15.光的色散表明太阳光是由 组成的. 在可见光中____光的发热本领最大.16.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幕是用粗糙白布做成的,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 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彩色画面.17.区分红外线与紫外线的方法是 .红外线应用有 .18.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km/s ,比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 .19.太阳发出的光经过8min20s 射到地球上,则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是 .日食的形成是因为 .发生日食时,是 的影子落在 上.20.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 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像,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m ;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 处,这时她_____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A B CD21.黑板用久了会产生“反光”现象,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 反射出来的光线比粉笔字发生 反射出来的光线 .(填“强”或“弱”)22.如图所示,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当光电屏上的光斑S 向左移动时,说明液面在 (上升/下降).三、解答题23.⑴平行光竖直向下照射,试画出物体AB 在地面上的影子与光路;⑵画物体CD 在平面镜中的像;⑶使图示阳光水平射到室内的A 点,画出平面镜与光路.24.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下左图所示, 回答:⑴图中A 是玻璃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 ,放在“烛焰”上的手指 被烧痛(会/不会),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像是 (实/虚)像;在记录数据表中发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几组不相等,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⑵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如下右图,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⑷为了便于测量及减小误差,必须保证玻璃板______(选填“水平”、“竖直”或“倾斜”)放置.2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 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将 ,测多次数据发现:反射角 入射角,多次实验目的是(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 上看不到 ,说明26.晚上在台灯下写作业时,书桌上垫的玻璃会反射出刺眼的光,影响学习.请写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每种方法所运用的原理.⑴方法一: ;其原理是 .⑵方法二: ;其原理是 .27.某眼镜店空间较小,请你帮助设计出扩大视觉空间的方法 . 其依据是. A B CD。
2024年《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2024年《光现象》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光现象》复习课,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涉及第十二章《光与眼睛》和第十三章《光的性质》两章内容。
具体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成像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光的基本性质,能运用相关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2. 理解光的反射、折射现象,掌握透镜成像规律,能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规律,透镜成像。
难点:光的色散现象,透镜成像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多媒体设备。
学具:练习本、笔、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教室内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回顾光的传播规律。
2. 知识点回顾(15分钟)(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4)光的色散: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5)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成像规律。
3.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讲解透镜成像的计算题,强化学生对成像规律的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光在科技、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透镜成像等知识点。
2. 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
(2)计算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距,并根据成像规律判断物体与像的关系。
2. 答案:(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影子、日月食等。
(2)凸透镜焦距为正值,成像为实像;凹透镜焦距为负值,成像为虚像。
光现象复习学案
(4)如果让光线沿 BO 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方向射出,这说明什么
【典题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 竖立
的玻璃板 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 再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 B 放在
成像处,如图所示。
(1)该实验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下效
果更好
(2)实验中为什么用薄的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
出的光经过 A 点的光路图
【尝试 10】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
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中考模拟: 你复习的怎么样自主完成以下试题,来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1、平静的湖面上能够映出天空中飞翔的小鸟,人站在湖边能看见水中的鱼儿与鸟儿在一
起嬉戏。看见水中的“鱼”是光的 象形成的。
现象形成的,看见水中的“鸟”是光的
现
2、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 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 光与镜面成 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 30° 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进行解释的是( )
A.湖中的倒影 B.碗中的筷子 C.世博会夜晚的灯光 D.镜中的陶罐
4、小红在池塘边观察水中月亮的视线与水面的夹角是 30°,如图,
此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的度数是
.
5、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 5m。如图所示,
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 3m. 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
距离应为( )A. 1m B. 1.5m C. 2m D. 3m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第四章《光现象》的复习课,主要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光现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回忆起光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光现象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学生能够通过复习,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幻灯片、投影片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图片,如镜子、彩虹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二、知识回顾(10分钟)教师简要回顾第四章《光现象》的主要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与光现象相关的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五、课堂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光现象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镜子的工作原理、彩虹的形成等。
六、板书设计(5分钟)七、作业设计(5分钟)1. 请简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请举例说明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请运用光现象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镜子的工作原理、彩虹的形成等。
作业答案: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介质中传播。
反射:光在遇到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被界面反射回来。
折射: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光的色散:光经过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从而形成彩虹等现象。
《光现象》总复习优质教案初中物理
《光现象》总复习优质教案初中物理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涉及《光现象》章节的内容。
具体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透镜及其应用、光与色彩等子章节的详细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基本性质,如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2. 使学生了解透镜的种类及其成像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3. 培养学生对色彩形成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光的反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
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色彩的形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光具座、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激光准直、镜子反射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具有哪些性质。
2. 例题讲解(1)光的直线传播:讲解光的传播规律,通过激光穿过烟雾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
(2)光的反射:通过平面镜成像实验,引导学生学习反射定律。
(3)光的折射:通过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实验,让学生了解折射现象。
(4)透镜及其应用:讲解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以及眼镜、照相机等实际应用。
(5)光与色彩:通过三棱镜分解白光,让学生认识色彩的形成。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利用镜子扩大空间感?为什么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速度等。
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
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
4. 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凹透镜成像规律。
5. 光与色彩:三原色、色彩形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性质。
(2)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A. 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 凹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眼镜的度数与透镜的焦距成反比。
2. 答案(1)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速度为3×10^8 m/s。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和规律。
2.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认识物体的颜色形成原理。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光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和物体颜色的形成。
难点: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白屏等。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不同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光的传播现象,提出问题:“光是如何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现象?”2. 例题讲解(15分钟)(1)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哪些?(2)什么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3)什么是光的折射?列举光的折射现象的实例。
(4)光的色散现象是什么?物体颜色是如何形成的?3. 随堂练习(10分钟)(2)计算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角。
(3)简述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 知识拓展(10分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介绍光现象在科技、艺术等领域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光速、光年等。
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
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视深等。
4. 光的色散:彩虹、三棱镜分解白光。
5. 物体的颜色:吸收、反射、透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规律。
(2)举例说明光的色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计算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角,并解释原因。
2. 答案:(1)光的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速为3×10^8m/s,光年表示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
(2)光的色散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彩虹、太阳镜、光纤通信等。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原因: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大于在水中的速度,根据折射定律可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024年光现象复习课教学案教案
2024年光现象复习课教学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光学》教材第四章“光现象”,具体内容包括: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电效应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的基本原理。
2. 学会运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干涉、衍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光学演示仪、光源、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光源、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水面反光、彩虹、光的传播等,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光的反射:讲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原理,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
(2)光的折射:讲解光的折射现象,解释为何在水中物体看起来更浅。
(3)光的干涉:讲解干涉现象的原理,演示双缝干涉实验。
(4)光的衍射:讲解衍射现象的原理,演示单缝衍射实验。
3. 随堂练习:布置与光学现象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光的反射:原理、反射定律、应用。
2. 光的折射:原理、折射定律、应用。
3. 光的干涉:原理、条件、应用。
4. 光的衍射:原理、条件、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解释为何在水中物体看起来更浅。
(3)简述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及其原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光的反射、折射现象掌握较好,但对光的干涉、衍射现象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讲解和实验演示。
2. 拓展延伸:(1)研究光在非线性介质中的传播现象。
(2)探索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应用。
(3)了解光学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包括:教学难点、例题讲解、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第四章 光现象 复习学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2、了解光的反射,知道光的反射定律及反射种类。
3、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并能通过实验探究它,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4、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的折射规律,会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5、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
学习过程:学习活动一:阅读教材P69---P71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1、的物体都叫做光源。
如:、。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能证明这一点。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在水中的速度、在玻璃中的速度。
学习活动二:阅读教材P73---P75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3、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表面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
反射和反射是光的发射种类。
4、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反射角入射角。
垂直照射时反射,反射时光路。
5、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叫。
用虚线画。
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
6、入射光线是平行光,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的反射是反射,如:、、对光的反射。
入射光线是平行光,反射光线朝向不同的方向的反射是。
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了。
学习活动三:阅读教材P77---P79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7、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像是立的,像。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8、平面镜的应用:(1)日常生活中;( 2)牙医检查牙齿用;(3)军事上的潜望镜里用。
(4 )许多按一定规律排列起来,从而利用太阳能发电。
学习活动四:阅读教材P81---P82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9、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叫。
1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垂直照射时,,在折射现象中,光路。
学习活动五:阅读教材P86---P87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11、光谱的红光之外的辐射叫,红外线作用:1、作用强。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中考物理光现象复习课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复习关于光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讨论人眼能够看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物体的原因分析,体会到光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如光的色彩与物体的颜色,了解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理解物理上的影和像的含义,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了解光的热效应,直到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教学重点和难点]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教具和学具]光源、投影仪、三棱镜、三色玻璃纸、硬纸板等[课前准备]请同学在课前把中考指导书上的知识框架整理好,能够自己整理归纳知识点。
把“学法指导”部分的6个问题预习一下,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把不理解的部分整理出来,[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复习整理知识框架(10分钟)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说一说,你知道光现象的哪些知识点?学生活动:利用实物投影仪把学生的整理结果展示出来。
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本章主要知识点的归纳和整理,没有整理出来的,引导学生相互补充。
让学生的预习情况得到认可。
二、课堂教学(20分钟)同学们关于光学的知识作了很好的总结与归纳,在同学们归纳的知识框架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还有很多基本知识点。
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光的基础知识。
问题:我们为什么能够看到生活中五颜六色的各种各样的物体?我们的生活是彩色的,但太阳光是白色的,如何让我们看到彩色的光呢?实验:光的色散现象介绍光的三原色。
通过实验演示复习色光的混合。
问题:透明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如何判断的?问题:不透明的物体颜色是丰富多彩的?复习颜料的三原色和颜料的混合问题: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就会形成影子,但我们学过光学元件还可以成像,那么影和像的含义各是什么呢?从科学意义上把影与像区分开来.影通常是指不透光的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在物体后面留下的一个暗区称为影,影的边缘反映了物体的轮廓,它的几何形状和物体相似;而像是利用光学元件(面镜或透镜),根据光的传播规律(反射或折射)使物体成像。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第四章《光现象》。
具体内容包括:1. 光的传播:教材第4.1节,涉及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基本概念。
2. 光的反射:教材第4.2节,包括镜面反射、漫反射、光的反射定律等内容。
3. 光的折射:教材第4.3节,包括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视深与实际深度的关系等。
4. 光的色散:教材第4.4节,涉及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的形成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2. 学会运用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认识自然界中的光学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基本概念的理解;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光屏、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光现象图片,引导学生复习本章内容。
2. 光的传播:a. 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b. 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c. 学生随堂练习:画光线路径图,分析光在介质中的传播。
3. 光的反射:a. 讲解镜面反射、漫反射、光的反射定律等内容。
b. 演示光的反射实验,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
c. 学生随堂练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4. 光的折射:a. 讲解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视深与实际深度的关系等。
b. 演示光的折射实验,让学生观察折射光线的方向。
c. 学生随堂练习:运用折射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5. 光的色散:a. 讲解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的形成等。
b. 演示光的色散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分解现象。
c. 学生随堂练习:分析彩虹的形成原因。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理解光的传播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难点:光的折射规律、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等。
学具:每组一套光学实验器材,包括光源、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激光笔穿过烟雾、水中光路等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规律。
2. 例题讲解(15分钟)(1)光的直线传播:讲解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结合影子、日食、月食等现象进行分析。
(2)光的反射:讲解光的反射定律,结合平面镜成像等现象进行讲解。
(3)光的折射:讲解光的折射定律,结合透镜成像等现象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画出光的传播路径,判断光的反射、折射现象。
(2)让学生分析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并说明如何矫正。
4. 小组讨论(10分钟)(1)光在自然界中有哪些现象?(2)光的传播规律有哪些?(3)光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规律。
2. 透镜成像规律。
3.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光沿直线传播的原因。
(2)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3)简述光的折射定律。
2. 答案:(1)光沿直线传播的原因是光在真空或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恒定。
(2)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与折射角成正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光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研究光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光现象复习学案
《光现象》复习学案复习目的:1、了解光的几种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会辨析光现象2、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3、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重点:光的几种现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难点:会辨析光现象复习过程:月亮、霓虹灯、宝石、太阳、闪电、烛焰、水母哪些物体属于光源?一、光的直线传播1、我们站在阳光下会出现影子;通过小孔的物体也能成像;画出影子形成和小孔成像的光路图。
影子是光___________形成。
小孔成像成_____立的_____像,是由形成的。
2、若同种介质不均匀,光的传播路径会发生_______,所以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练习1.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A.小孔成像 B.水中倒影 C.手影 D.树下阴影二、光的反射太阳光射到地面上的镜子会发生_________现象,画出光路图。
【例1】如图,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
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入射光线AO向法线ON靠近,则反射光线OB__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ON;(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 ;(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1:(4)要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 。
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线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反射,我们平常说黑板“反光”是 反射现象。
初四物理《光现象》复习课导学案
初四物理《光现象》复习课导学案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 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现象 1、光的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 (2)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 (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______成像、影子、日食、______ (4)光速:光在________中速度最大,约为_____________m/s(5)光线:带箭头的能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______的直线2、 光的反射 光的 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_________ ③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2)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3)两种 反射 ①镜面反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反射光束仍是平行的 ②漫反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4)平 成像原理:光的_________定律 ②成像规律 成____像 像与物大小_____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 像、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像物关于 镜面对称 应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成像 3、 光的折射 (1)光的 折射规律 (2)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3)光的色散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_________ ③入射角增大(减小)时,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__); ④光从空气(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空气) 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射角。
《光现象》复习教案
《光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复习《光现象》这一章节,具体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基本概念;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成像特点;透镜的种类、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光谱与光的色彩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基本性质,如传播、反射、折射等,能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使学生了解不同光学元件的成像特点,能运用透镜成像规律分析生活中的实例。
3. 培养学生对光的色彩现象的认识,了解光谱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规律、色散现象。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平面镜、透镜的成像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光具座、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凹透镜、色散实验器材。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如水面倒影、透镜成像等,引发学生对光现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光的传播: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光速等概念。
反射: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介绍反射定律。
折射:讲解光从空气进入水、玻璃等介质时的折射现象,介绍折射定律。
成像:分析透镜的成像规律,以凸透镜为例,讲解实像、虚像的形成。
3.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完成与例题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10分钟)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展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的光谱。
六、板书设计1. 光的基本性质传播、反射、折射、色散2. 光学元件成像特点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透镜3. 光谱与色彩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说明平面镜、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描述光的色散现象。
2. 答案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平面镜成像规律:物距等于像距,物像等大;凸透镜成像规律:实像倒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正立、放大。
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学现象,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4年《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
2024年《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物理I》中第五章《光现象》的内容,具体包括第5.1节光的直线传播,5.2节光的反射,5.3节光的折射,以及5.4节光的色散。
详细内容涉及光的传播原理、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以及光的波长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的原理,了解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光的反射、折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理解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光的波长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以及光的色散现象。
难点: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光具座、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激光笔、白屏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准备光具座、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激光笔、白屏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光具座上的小孔,观察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光的反射、折射定律,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光的反射、折射知识。
4. 分组讨论与实验(10分钟)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光的色散现象,解释光的波长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7. 课堂小结(5分钟)学生回答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师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光的直线传播2. 光的反射定律3. 光的折射定律4. 光的色散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运用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分析实际现象。
(3)简述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原因。
2. 答案:(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根据反射定律、折射定律进行解答。
(3)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导致偏折程度不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光现象复习课学案.doc
一、 复习目标:1.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 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 = 3X108m/So3. 能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解释相关现象并会作图。
4. 能正确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5. 了解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日常生活屮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二、 复习重、难点: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反射定律。
2. 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解释相关现象。
三、 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1.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是 _________ m/So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光经三棱镜分解后,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色按序 排列的彩色光带叫光谱。
这说明 ______ 不是单色光。
3. 色光的三基色是:红、—、蓝。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直线传播,生活中应用该性质来—5. 光在传播途径中斜射到不同或不均匀介质表面会发生 射 r i.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和入射光及法线在同一平而内,反射光和入射 光分居于 __________________ 的两侧,反射角 ______ 入射角。
2.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 ____________ 定律。
3. 平面镜成像:成的是—像,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成像特点 简记为:成—大的、 ________ 立的、对称的、 ______ 像。
4. 平而镜应用: __________ 、穿衣镜、自行车尾灯等。
5. 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 ____________ ,应用:汽车后视镜、街头转角 处的反光镜等。
6. 凹面镜:能使平行光线 ______________ ,应用:太阳灶、牙医的头镜、 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等。
<7.反射屮光路是 ___________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现象》专题复习课
姓名:
【目标达成】
1.通过数字引导构建基本知识体系
2.通过问题拓展强化物理思维方法
3.通过题目训练升华解题思路技巧
【知识回顾】
3 3类光现象:⑴光沿直线传播(在中)
⑵光的反射(在两种介质的交界表面)
⑶光的折射(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11个原理:光路可逆原理
33个规律:
22种像:虚像与实像
22种物理研究方法:
⑴光线的引入——法
⑵研究平面镜成像,用两支一样长的蜡烛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法
【课堂大闯关】
第一关:光现象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对着镜子画脸谱
B . 林中的影子
C . 天空中的彩虹
D . 碗中的筷子
拓展 1.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
小明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他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分别将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蜡烛在塑料膜上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 (填选“有”或“无”)关。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在塑料膜所成的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 (填选“有”或“无”)关。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填选“正”或“倒立”)的实像,其原理是 。
(4)夏天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形成的原理与之 (填选“相同”或“不同”),这些光斑是太阳的 (选填“虚像”、“实像”或“影子”)。
我的收获:
1. 三类光现象 (1)光的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 (3) 光的折射
2.小孔成像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成像特点:倒立的实像
注:成像形状由物体决定,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第二关:实验回顾
2.小明使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
的反射定律,其中M 是一面水平放置的小镜子,半圆形纸板EFN 由两个大小相同的扇形面板E 、F 连接而成,F 板可绕接缝ON 转动。
(1)小明将F 板向后折转某一角度,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0、300、450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所示。
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
中的原因应该是。
3.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做“探究平面镜
成像特点”实验.
(1)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中
选取的A、B两支蜡烛的长度应(选
填“相同”或“不同”).
(2)在观察A烛蜭的像时,眼睛应在
(选填“A”或“B”)一侧通过镜面
观察.
(3)该实验中用代替镜子进行实
验,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
(4)实验中,若用光屏放在镜面的B侧,
光屏上将(选填“能”或“不能”)
得到烛焰的像,平面镜所成的是像
(选填“实”或“虚”).
(5)在本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操作的目
的(选填“得到普遍规律”
或“减小实验误差”).
拓展 2.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
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
折射角是,玻璃在侧.
我的收获:
第三关:光路问题
4.作图:
(1)如图1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
桌子下面的小球。
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
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
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
律画出平面镜。
(2)如下图2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
璃砖的一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
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
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3)如图3所示S为发光点,MN为平面
镜,请画出由S点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后通
过A点的光线。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4中作
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要求保留
作图痕迹)。
图1 图2
图3 图4
拓展3.如图所示光路图,若要使光电屏上
反射光线照到的光斑S向右移动,可以采取
的方法是:
(1)将入射光线向(选填“左”
或“右”)平移;
(2)调节液面高度,使液面(选
填“上升”或“下降”)适量高度。
(3)入射点不变,使入射光线(选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偏转适当角度。
拓展4.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
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
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Q点在S点的下方,P点和S点重合
我的收获:
小试牛刀:
1.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2.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在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
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A.白云倒影B.游动的鱼
C.白塔倒影D.绿树倒影3.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手机查看信息时,手机屏是光源B.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C.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D.光在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4.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B.
C.D.
5.光射到镜面上,如下图,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若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
夹角变为10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顺时针旋转10°B.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10°C.镜面不动,入射光线远离镜面旋转20°D.镜面不动,入射光线向镜面旋转20°
5题图6题图
6.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上图,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A. 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 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度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