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中国耕作制度区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耕作制度区划
一、综述
我国气候、地形、上壤、作物十分复杂,人多耕地少又是农业的根本特点,因而决定了耕作制度的集约性与复杂性。
(一)历史发展我国黄河流域六七千年前已开始了农业。商代(公元前16世纪至11世纪),实行刀耕火种的撩荒制。西周(公元前11 世纪)后到战国时期,休闲制逐步兴起,总耕地中己有1/3-1/2面积种植作物。秦汉以后,休闲已减少到总耕地1/3以下。唐宋以后,南方农业兴起。清朝开始,人口增加到1亿以上,人均耕地减少到5亩以下,集约耕作制渐渐增多。
(二)1949年以来的变化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耕作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①复种指数增加较多,1949年约为128%,而1978年已达151%。因复种而增加的播种面积3亿多亩。全国实行复种的耕地7亿多亩,约占耕地的1/2,复种播种面积则达全国总播种面积的2/3,它所生产的粮食已占全国3/4以上。可见,复种已是我国耕作制度的突出特点。1978年以后,由于调整结构,复种指数下降,到1983年为146.4%,但到1987 年又回升到151%的水平;②扩大间作套种。我国旱地上历来多间混套作。1949 年以后,混作面积减少,间作,
尤其是套作发展甚快,主要形式是玉米大豆间作、小麦玉米间作、小麦玉米套作、麦棉套作、稻田套种绿肥等。目前,世界上约有复种的耕地面积15亿亩左右,间混套10亿亩左右,我国分别占世界的1/2与1/3。
(三)现状 1949年前,我国南方以单季稻和麦稻两熟为主,双季稻较少(仅6000万亩)。50年代,长江以南改间作稻为前后连作稻,并开始单季稻改双季稻,淮河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则扩大小麦油菜冬种,发展稻麦(油菜)两熟。60年代,双季稻北移至长江流域。到70年代,改两熟为三熟,发展冬闲-稻-稻、油菜-稻-稻、麦-稻-稻、绿肥-稻-稻。双季稻与单季稻播种面积之比接近2:1。1979年,三熟制(包括绿肥-稻-稻在内)面积达1.5亿亩,约占南方稻田面积的一半。近10年来,这种双季稻为主体的三熟制面积略有减少。目前,长江以南(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皖中南、鄂中南)以双季稻或双季稻三熟制占多数,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以及西南地区则以麦(油菜)稻两熟居多数。
华北平原在1949年以前,以一年一熟与两年三熟(如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为主。1949年以后,随着灌溉面积的扩大,小麦-玉米、小麦-大豆等一年两熟面积扩大。目前,复种指数约150%。棉花在过去以一年一熟为主,近年来麦棉套种两熟在迅速发展。
东北、西北以玉米、春小麦、谷子等一年一熟为主。有少量麦后种植
填闲作物,也有极少量休闲田。
(四)展望随着人均耕地的减少,发展多熟多层种植势在必行。经研究,在2000年前,全国复种指数的可能潜力达到160%上下,约可增加播种面积1.5亿亩。复种的土地不必从头建设,而且投资少见效快,因为这些土地水、热、土、肥条件较好,一亩复种耕地产量往往等于在边远地区开荒的5倍以上。据预测,复种潜力最大的在粤、桂、闽三省,主要是开发冬闲田,约有复种指数50%的潜力,由当前的188%增加到247%;长江中下游(浙、苏、赣、湘、鄂)可从206%发展到223%;西南三省可由170%增加到185%;华北的京、津、冀、鲁、豫从151%增加到158%;西北与东北主要是减少休闲,只局部地区可复种,西北复种指数可由103 %增加到109%,东北由99%增加到102%。此外,各种类型的间套作,立体种植模式可因地制宜推广。当然,间套复种的增加,必须以增加投入,改善农田质量为前提。
二、分区简述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地域差异性极大、耕作制度多种多样,若只按同一指标逐级分区就难以反映实际情况,故在本区划中采用了分级分类方法。即同一0级带内的一级区划分指标是一致的,但不同0 级带间一级区的具体指标是不同的。在指标中,环境指标主要是热量、水分、地貌、人均耕地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种植制度主要指标是熟制,其次是作物类型。按此,全国共分3个0级带(一熟带、二熟带、三熟带),12个一级区与38 个二级区。各一级区主要特征如下。
Ⅰ.青藏高原喜凉作物一熟轮歇区共99县,总人口446万,农业人口321万,耕地955万亩,人均2.14亩。主要分布于河谷与盆地,海拔大部为2600-4000米。≥10℃积温500-2300℃,无霜期70-130天,最热月平均温度只10-17℃,只能种喜凉作物,年降水量300-600毫米。农业以牧为主,实行一年一熟制,仍多撩荒,主要作物是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等。复种指数90%,耕作较原始,投入少,但45%耕地实行灌溉。
Ⅱ.北部中高原半干旱喜凉作物一熟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南部和黄土高原西部,共93县。农业人口1741万,耕地8830万亩,人均耕地4.73亩,人少地多,耕作粗放,历史上为草原牧区。海拔较高(1000-2000 米),气候冷凉、干旱。最热月平均温度16-19℃,不能大面积种植喜温作物,以春小麦、马铃薯、莜麦、胡麻等为主,一年一熟,复种指数只90%。仍以有机原始耕作为主,广种薄收,粮食单产极低(69公斤/亩),人均收入最少。
Ⅲ.北部低高原易旱喜温作物一熟区紧邻Ⅱ区东南,包括内蒙古高原东南部,黄土高原东部等。海拔大部在400-1000米之间。温度≥10 ℃积温2500-3600℃)、降水(450-550毫米)均比Ⅱ区好,最热月温度已超过20℃,可种喜温作物,但仍易旱多灾,水土流失严重。本区以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一年一作,复种指数为100.8%。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实行不规则的作物换茬与连茬,耕作较粗放。
Ⅳ.东北平原丘陵半湿润喜温作物一熟区共186县,农业人口 5022万,耕地20700万亩.人均2.87亩,主要分布于平原。气候温和湿润,≥10℃积温2000-3600℃,无霜期140-170天,降水量500-800毫米,是我国主要农业与商品粮、豆基地。一年一熟,复种指数99.7%,南部水浇地上可实行麦田复种,但实际面积甚少,有玉米与大豆间作。轮作换茬较为普遍,如春小麦-大豆-玉米。历史上采用畜力垄作,耕种结合。当前机畜并存,起垄播种与平播后起垄相结合,翻耕、深松与耙茬相结合。
Ⅴ.西北干旱灌溉一熟兼二熟区主要包括内蒙占河套灌区,宁夏引黄灌区,河西走廊与新疆,共117县,农业人口1664万,耕地6905 万亩,人均2.9亩,呈块状或带状分布。属于旱荒漠气候,降水量100-250毫米,均实行灌溉。光热资源较好,≥10℃积温2800-3200℃,南疆达4000 ℃以上。是西北地区的农产品基地。种植业是主体,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适于棉花、甜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生长。大部分地区实行一年一熟,全区复种指数97.2%。南疆已可一年二熟,其它地区已适于套种或复种短期作物。生产潜力较大。
Ⅵ.黄淮海平原丘陵水浇地二熟旱地二熟一熟区本区是我国最大平原。有502县,农业人口22411万,耕地38585万亩,人均1.49亩。≥10 ℃积温3600-4800℃,无霜期170-200天,适于一年二熟。年降水量500-950毫米,有旱涝威胁。土壤深厚、平坦、上质适于耕作,潜力较大。作物以冬小麦、玉米、大豆、甘薯、棉花、花生为主。复种指数149.2 %,在水浇地上以及黄淮平原旱地上广泛实行小麦与玉米(或大豆)一年二熟,多套种。棉花、花生原以一年一熟为主,现正向套种两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