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四大职能1
管理学总结的必背知识点
![管理学总结的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b5e3a2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6.png)
一、管理概念和管理学的历史发展1. 管理的概念及其含义2. 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3. 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二、管理者的基本职能和角色1. 管理者的四大职能2. 管理者的角色理论3. 管理者的有效行为三、组织结构和设计1. 组织和组织结构的概念2. 组织结构的类型和特点3. 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四、领导与决策1. 领导的概念和特点2. 领导风格和领导能力3. 决策的过程和方法五、沟通与团队管理1. 沟通的定义和作用2. 沟通的原则和技巧3. 团队建设和团队管理六、人力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2. 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3. 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1.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2. 竞争战略和绩效评估3. 变革管理的过程和方法八、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1. 项目管理的定义和特点2. 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组3. 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方法九、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1. 企业文化的含义和作用2. 建设和传播企业文化3.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实践十、全球化和跨文化管理1. 全球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2. 跨文化管理的挑战和机遇3. 国际化经营的策略和方法以上这些知识点构成了管理学的核心理论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应用这些管理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
同时,用心用功,将这些管理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才能真正发挥出管理学知识的价值和社会效应。
管理学的四大基本职能
![管理学的四大基本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017dd84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5.png)
管理学的四大基本职能计划就像是航海前绘制的那张超详细的藏宝图。
你不能随便乱画几笔就出发,得考虑风向、暗礁、海怪(虽然可能不存在,但就像那些未知的风险)。
管理者做计划的时候,那脑袋得像超级计算机,要算出各种可能,什么时候起航,带多少干粮,船要怎么修,不然就像没头的苍蝇,在茫茫大海里乱撞。
组织就像是搭乐高积木。
你得把各种形状的小积木(员工)放在合适的位置,不能把方形的硬塞到圆形的孔里。
管理者就是那个搭积木的高手,要清楚这个“大积木建筑”(企业或者团队)的整体架构,谁是做地基的(基础岗位),谁是盖楼顶的(高级岗位)。
要是乱组织,那就会像搭到一半就倒的积木塔,“哗啦”一声全完蛋。
领导就像是当超级英雄。
管理者要在团队迷茫的时候像超人一样飞出来,大喊一声“跟我来”。
领导可不是只会在办公室里翘着二郎腿发号施令的,那得像孙悟空带着小猴子们闯花果山一样,有危险冲在前头,有好处也得想着兄弟们。
要是领导没个领导样,就像一个没有超能力的超级英雄,徒有其表,谁会听你的呢?控制就像是给汽车装上刹车。
要是没有刹车,汽车一路狂飙,那不得冲出悬崖啊。
管理者得时刻盯着各项指标、各种进度,就像盯着汽车的速度表和里程表。
发现哪项工作像脱缰的野马跑得太快或者太慢,就得赶紧踩踩“刹车”或者踩踩“油门”。
要是不控制,那整个团队就像一群没头的马,乱跑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
计划是先行的指南针,要是它歪了,那后面的一切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得乱七八糟。
组织是骨骼,支撑着整个团队的形状,要是骨骼错乱,就成了歪歪扭扭的怪物。
领导是灵魂,没有灵魂的团队就像行尸走肉,不知道要往哪里去。
控制是缰绳,没有缰绳的马只能是野马,难以驾驭。
这四大职能就像一个美食拼盘,少了哪一样都觉得味道不对。
管理者要是能把这四大职能玩转得像杂技演员玩球一样,那这个团队或者企业就会像火箭一样“嗖”地飞起来。
每个职能之间还得像齿轮一样紧密咬合,要是有一个齿轮松了,整个机器就会运转不畅。
《管理学基础》四大职能计划职能的计划编制的过程与方法
![《管理学基础》四大职能计划职能的计划编制的过程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e4ae70cc22bcd127ff0c08.png)
计划编制的原则
(三)经济效益原则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任务,也是计划管理的中 心任务。企业在安排经营计划时,首先要做好市场预测,按照市场 需求来安排生产;其次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量、本、利分析,做到 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收益。
计划编制的原则
(四)灵活性原则
过低的指标没有激励的效果,只有先进的计划才能激发和调动 员工的积极性,但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也会挫伤员工的进取心,因而 计划指标必须是广大员工经过努力拼搏能够达到的。同时,为了预 防企业内外各种条件的意外变化,计划应留有余地,具有一定的弹 性,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计划编制的原则
(二)确定目标
目标是指期望的成果,即组织预期在一定时期内达到的数量和质 量指标。目标是计划的灵魂,也是组织行动的方向,主要计划要 根据企业目标规定各个主要部门的目标,而主要部门的目标又依 次控制下属各部门的目标。
计划编制的原则
(二)确定目标
确定企业计划中的 目标要注意三点:
1、高低适中 2、尽可能做到指标量化 3、目标要具体明确
计划编制的原则
(五)远粗近细、宏粗微细原则
时间越长、涵盖面越广、各种情况的变化越复杂,不确定因素就越 多。因而,宏观长期计划要用粗线条勾画,微观短期计划则应细些, 以具有可操作性。
(六)跟踪反馈原则
计划的编制、执行、反馈和调整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计划执行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反馈给计划部门,以便及时纠正偏差。
计划编制的方法
(三)计划评审技术
3、绘制网络图的步骤
➢ (1) 划分作业项目。划分作业项目就是对项目活动任务进 行分解
➢ (2) 分析和确定作业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确定作业之 间的逻辑关系即分析各项作业之间的工艺要求和组织条件, 确定作业之间的先后顺序。
管理学复习要点
![管理学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0dc6c2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e.png)
管理学复习要点管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1、管理者的四大管理职能P9⑴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⑵组织职能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⑶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⑷控制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而进行的活动.要正确理解各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在管理实践中,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一般是顺序履行的,即先要执行计划职能,然后是组织,领导职能,最后是控制职能.但另一方面,上述顺序不是绝对的,在实际管理中这四大职能又是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 正确处理管理职能的普遍性与差异.原则上讲,各级各类管理者的管理职能具有共同性,都在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但同时,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管理者执行这四大职能时的侧重点与具体内容又是个不相同的.2、明茨伯格管理角色论P10(1)、人际关系角色:人际角色直接产生自管理者的正式权力的基础。
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作为头头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角色)、领导者角色(管理者和员工一起工作并通过员工的努力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联络者角色(与组织内个人、小组一起工作、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所扮演的角色)。
(2)、信息传递角色: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具有足够的信息,从而能够顺利完成工作。
整个组织的人依赖于管理结构和管理者以获取或传递必要的信息,以完成工作:监督者角色(持续关注内外环境的变化以获取对组织有用的信息,接触下属或从个人关系网获取信息,依据信息识别工作小组和组织潜在的机会和威胁)、传播者的角色(分配作为监督者获取的信息,保证员工具有必要的信息,以便切实有效完成工作)、发言人的角色(把角色传递给单位或组织以外的个人,让相关者(股东、消费者、政府等)了解感到满意)。
(3)、决策制定角色: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管理者以决策让工作小组按照既定的路线行事,并分配资源以保证计划的实施。
管理的四大职能
![管理的四大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ce4ad5f2fab069dc50220129.png)
管理的四大职能之计划和领导09国贸三班 09122317 李婷婷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管理就是有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一边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效果而进行的活动。
管理就是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便答道既定的目标。
管理就是在社会组织中,为协调个人目标与组织的差异,以达到提高组织效果和效率目的的社会活动。
管理师具有职能的。
管理的智能就是指组织的管理活动由哪些基本的工作构成,这涉及管理工作的内涵,即管理工作酒精在一个组织中负责哪些方面的工作。
在最早奠定管理学理论框架的法约尔的论述中,讲管理工作划分为五种职能: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zing)。
指挥(commanding)、协调(coordinating)和控制(controlling)。
目前较为流行的看法是四职能说,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计划。
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
它包含确定组织的使命和目标,制定组织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以及如何科学地将计划层层展开、落实、具体化,协调组织按时、按标准地完成各项任务。
2. 组织。
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它包含明确组织所承担和需完成的任务,由谁去完成任务,组织机构的设置,信息指令的传递渠道的建立,以及权力的划分和组织任务的工作的萧条。
2. 领导。
领导就是寻求从企业拥有的所有资源中获得尽可能打的利益,引导组织达到它的目标。
它包含如何确定领导的模式;如何去激励下属,引导他们实现组织的目标;如何选择有效地沟通渠道,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以及解决组织成员之间的冲突。
4. 控制。
控制就是注意是否一切都按已计划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组织进行的各项工作尽可能的符合计划和按照计划运转,并完成计划中所指定的各项目标。
它包含控制标准的设置,现场的监督与管理,收集工作进行的信息,讲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工作中的缺陷,及时地采取纠正措施,确保组织工作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管理学解释
![管理学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b12c2c028ea81c758f578ae.png)
第一章1.管理: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四大职能: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生产力有关,与生产关系无关。
管理的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有关。
4.管理者的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高层管理概念技能、基层管理技术技能)5.亨利明茨伯格理论;①人际角色(代表人:对外代表组织形象。
领导者:对内、下属的领导。
联络者:联系内外。
)②信息角色(监督者:收集信息。
传播者:对内发布信息。
发言人:对外发表信息)③决策角色(企业家:决定组织未来的方向。
干扰应对者:解决冲突,资源分配者:分配资源。
谈判者:对外谈判)第二章1.管理的社会文化背景:封建时期开始。
2.中国传统管理者的流派:①儒家:代表人:孔子、孟子、荀子,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个人道德修养。
②道家:代表人:老子、庄子,主张顺其自然,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③法家:代表人:商鞅、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
3.驭下七术;(1)众沸参观。
(2)必罚明威。
(3)信赏尽能。
(4)一听责下。
(5)疑诏诡使。
(6)挟知而问。
(7)倒言反事4.西方:①亚当斯密;1916年《国富论》,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对管理的贡献(1)劳动分工论。
(2)提出基础经纪人假设。
②泰罗;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内容:(1)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
(2)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并固定下来。
(5)把管理和劳动相分离,出现了专职的管理者。
对泰罗的评价;(1)先进性:①奠定了管理的学科基础。
②确实提高了工人的效率。
③促进了管理学科的发展。
(2)局限性:把工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
③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
内容:(1)提出了企业活动的六大职能:技术、经营、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2)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提出了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管理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管理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d999a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a.png)
管理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管理学中的“计划”是指()A. 组织B. 领导C. 控制D. 决策答案:D2. 管理层次的划分依据是()A. 管理职能B. 管理对象C. 管理幅度D. 管理层次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管理的职能?()A. 规划B. 组织C. 协调D. 创新答案:D4.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的是()A. 人际关系B. 工作条件C. 工作效率D. 工作满意度答案:C5.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管理理论的四大流派?()A. 系统管理理论B. 人际关系理论C. 科学管理理论D. 行为科学理论答案:A6. 决策树分析法属于()A. 定性决策方法B. 定量决策方法C. 风险决策方法D. 非程序化决策方法答案:B7.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A. 组织结构B. 组织目标C. 组织价值观D. 组织制度答案:C8. 以下哪项不是组织变革的阻力?()A. 惯性B. 恐惧C. 利益冲突D. 组织文化答案:D9. 以下哪项是领导权力的来源?()A. 法定权力B. 奖励权力C. 强制权力D. 所有以上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激励理论?()A. 双因素理论B. 公平理论C. 期望理论D. 系统理论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管理的基本原理?()A. 系统原理B. 人本原理C. 效益原理D. 反馈原理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组织结构的类型?()A. 直线制B. 职能制C. 矩阵制D. 事业部制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领导理论?()A. 特质理论B. 行为理论C. 情境理论D. 路径-目标理论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控制的类型?()A. 前馈控制B. 同期控制C. 反馈控制D. 过程控制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组织变革的策略?()A. 渐进式变革B. 激进式变革C. 计划性变革D. 自发性变革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管理的四大职能。
管理的四大职能
![管理的四大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df99690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8.png)
管理的四大职能管理的四大职能⑴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⑵组织职能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⑶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⑷控制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而进行的活动.四大职能是通过具体的管理活动来发挥作用的,任何一项企业的功能都涉及到计划/组织/控制.比如说财务管理方面,预算反映了计划, 审计反映了控制等等;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职业发展规划是计划,绩效考核是控制,组织构架是组织和指挥协调等等.传统商业模式发展的思路挑战与机遇一起到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出现郊区化、分散化的趋势,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对传统店铺经营的影响日益显露出来。
城市中心人口日益减少,使得处于优越地理位置的传统商店周围的人群越来越少。
小区居民住所周边的商店分走了越来越多的顾客。
一些有代表性的新兴商业企业以市场细分为手段,通过对不同消费群的特点分析、确定服务对象,从而瓜分了市场份额,确立了市场地位。
同时,由于是新建单位,企业没有历史负担,可以按照全新的模式构建企业。
超市、连锁店的迅速兴起,改变了过去商业百货商场一统天下的局面。
总之,传统商业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而网民数量的增长速度表明,互联网上的用户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用户群,存在着广大的市场。
这一市场的挖掘无疑会带来新的机遇,但互联网的发展对于传统商业的挑战也不容忽视:随着互联网上电子商务的发展,没有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将失去先机。
网上电子商务将威胁传统商业企业在社会商品流通中的中介地位。
商业企业的店铺对于生产者而言,将不再象今天这样重要,而面向互联网的生产企业,通过企业自身的站点或是网络企业的门户站点直接面向消费者,进行产品展示或销售。
传统店铺所提供的货架将不再是生产企业展示、销售产品的近乎唯一的渠道,传统店铺的商业企业将有可能面临一种新业态的竞争,而不是同一业态的重复竞争。
管理学知识点简明整理
![管理学知识点简明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8f29270912a21615792901.png)
P1【管理的四大职能和三大技能】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以人为中心来协调各种资源,以便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计划: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做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的群体和个人,解决冲突控制:监控活动以确保他们按计划完成管理者的技能包括: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高层管理者相对更加需要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对所有管理者同等重要基层管理者相对更加需要技术技能学习管理很重要,这主要源于下面几个原因:(1)管理的普遍性,指的是在所有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在组织的所有层级和工作领域,在全球的所有地方,管理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2)工作的现实,即你要么是管理者,要么是被管理者。
(3)作为一名管理者的回报(例如,创造有助于员工在工作中发挥自身最大能力的工作环境;支持和鼓励他人;帮助其他人发现工作的意义和成就等)和挑战(例如,这是一份艰辛的工作;文案工作甚至多于管理任务;需要与各种性格的人打交道等)。
P2【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组织成员普遍遵守和奉行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的总和拥有强文化(精神文化层)的组织,其员工的忠诚度要高于弱文化的组织;强文化与高组织绩效紧密相连;使员工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以及组织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能够做出快速应对以解决问题。
一般来说,组织文化的功能具有凝聚功能、导向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渗透功能和塑造功能。
凝聚功能指组织文化通过影响个人的行为思想、感情、信念、习惯,培育组织成员的认同感、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建立起成员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与整体趋势。
导向功能是指组织文化反应了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利益,对员工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力约束功能是指员工在长期交往中的精神、风格、习惯、心理的沉淀,一经形成,反过来又会对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起到约束作用。
管理学重点
![管理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b96e95333d4b14e8524689a.png)
管理学重点1 管理学的四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 不同层次管理者对管理技能的需要差异:高层管理人员:概念技能长占比重大中层管理人员:人际技能占比重大基层管理人员:技术技能占比重大3 管理技能:①技术技能含义: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内容:专业知识,经验;技术,技巧;程序、方法、操作与工具运用熟练程度②人际技能含义: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内容:观察人,理解人,掌握人的心理规律的能力;人际交往,融洽相处,与人沟通的能力;了解并满足下属需求,进行有效激励的能力;善于团结他人,增强向心力,凝聚力的能力;③概念技能(构想技能)含义: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内容:对复杂环境和管理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对全局性,战略性的,长远的重大问题处理与决断的能力;对突发性紧急处理的应变能力等,其核心是一种观察力和思维力;练习:(1)以下不属于管理职能的算是:CA:组织活动B控制活动C有效获取资源D计划与决策(2)将管理要素目标的要求结合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管理的(B )职能A计划B组织C领导 D 控制4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①泰勒是“科学管理”思想的奠基人;②提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主要实验:搬运生铁实验、铁铲实验、金属切削实验;④主要思想:劳动方法的标准化;工时研究与工作定额;科学挑选与培训工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离;实行“例外原则”;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是“一场彻底的心理革命”(2)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①他重点研究整个企业的组织与管理,古典组织理论的奠基人,被称为“经营管理之父”②主要贡献:第一是提出经营活动的六项不同活动,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第二是提出管理的五大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第三是提出管理的14项原则(分工,权利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指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报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保持稳定,创造性,集体精神)(3)人际关系学说——乔治.埃尔顿.梅奥①梅奥是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②霍桑试验是人际关系学说产生的标志;③霍桑试验的结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以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新型领导通过增加员工满意度来提高“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4)X-Y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①X-Y理论是两种相对的人性假设;X理论阐述了独裁式的管理风格;Y理论阐述了民主式的管理风格;X:雇员:天生懒惰;工作为了生活;回避责任;没有抱负;寻求安全;管理方法:胡萝卜加大棒;专制式管理;Y:雇员:天生勤奋;自我约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创造能力;有高层次的需求;管理方法:尊重人,把人当作组织,最宝贵的资源;民主式管理;练习:1 法约尔是古典组织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过著名管理五大职能,在下列职能中,()职能是法约尔没有提到的:A计划B组织C控制D领导2 泰勒是科学管理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对)3新的管理理论层出不穷,对实际工作中的新问题做出了较好的解释,因此可以说,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等古典理论已经彻底过时,除了尚存历史意义外,对管理实践早已丧失了指导作用;4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5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6 霍桑试验的结论是什么?【决策】决策方法:决策方法内容定性决策(直接利用人们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进行决策的决策方法)1、头脑风暴法2、德尔菲法3、名义小组技术法定量决策(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的决策方法)1、盈亏平衡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2、决策树法(风险型决策方法)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乐观,悲观,最小后悔值)4、波士顿矩阵法(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将对解决某一问题有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在完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在相互启发中发表意见,从而进行决策的一种方法;头脑风暴的实施原则:(1)禁止批评,鼓励表扬;(2)重在数量(3)观点不可雷同,强调建立新观点;头脑风暴的优点:(1)易操作执行,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2)体现了集思广益,体现合作的智慧;(3)能有效开阔思路,激发灵感;确定型决策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考察产量(或销售量)、成本和利润的关系以及盈亏变化的规律来为决策提供依据。
王凤彬《管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王凤彬《管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e5d5131b14e852459fb5771.png)
第1 篇概述第1 章管理者与管理工作1.1 复习笔记一、管理的概念、作用和任务1.为什么需要管理组织需要合作、协作或协调。
管理伴随着组织的出现而产生,是协作劳动的产物。
组织(organizations)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组织中的活动包括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两大部分。
管理工作是促进作业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和保证。
2.什么是管理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使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个定义有四层含义:(1)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过程;(2)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3)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构成的。
这些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它们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有效的管理必须充分考虑组织内外的特定条件。
3.管理的目标管理不存在自己独立的目的或目标。
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而应该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进行管理。
管理的目标是与组织的目标联结在一起的,具体可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全面地衡量管理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情况:(1)组织的产出目标从产量与期限、品种与质量、成本花费等单项指标的水平来衡量所管理的组织是否能按质、按量、按期、低成本地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或服务。
(2)组织的绩效目标组织的绩效目标是对组织所取得的成果与所运用的资源之间转化关系的一种更全面的衡量。
组织的绩效高低表现在效率和效果两方面。
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
管理工作的完整任务必须是使组织在高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正确的活动目标,也就是要达成组织活动的效果。
其中利润是经市场检验的衡量效果的一项客观的指标。
效率涉及的只是活动的方式,它与资源的利用相关,因而只有高低之分而无好坏之别。
效果则涉及活动的目标和结果,不仅具有高低之分,而且,可以在好和坏两个方向上表现出明显的差距。
管理学基本概念及理论
![管理学基本概念及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4d7438289ec3d5bbfc0a7465.png)
.管理学的基本观点及理论一、基本观点第一节管理的含义1、管理:管理是必定组织中的管理者,经过实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别人的活动,率领人们既有成效又有效率的实行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此中确立目标和门路是计划职能所要达成的两大任务。
3、管理的性质: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广泛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重申其实践性。
第二节管理者的分类与决议纵向分类: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础工作人员横向分类: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管理者的技术:技术技术、人际技术、观点技术第三节组织与环境组织的含义:指由复数的人所构成的、拥有明确的目的和系统性构造的社会实体。
第四节公司与公司管理公司是依法建立的从事营利性的商品生产、流通或服务性经营活动,进行独立核算的社会基本经济组织。
一般以为,营运、财务和营销是公司组织所拥有的最中心的三大职能。
公司法人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是公司制公司最鲜亮的两大特征。
公司家:指那些擅长掌握时机,勇于创新、试试和冒险的创业者和开辟者。
第管理思想的演二章进计划职能第三章计划职能概括计划职能:旨在明确所追求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行动方案的活动计划就是早先决定要做什么、如何去做、何时何地去做和有谁来做。
计划是控制点基础,它为有效控制供给了标准和尺度,没有计划,控制也就不存在了。
计划的内容:我是谁,我的办事原则是什么,我要到哪里去,我如何到哪里去。
计划的性质:目的性、首位性、广泛性、效益性计划的步骤:估计时机、确立目标、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详细见P60)、确立实现目标的备选方案、评论备选方案、选择方案、制定派生计划、用估算将计划数字化。
其上当划过程中确实定备选方案、评论备选方案、选择方案也就是决议的过程,能够看出,计划是决议活动的中心。
展望的含义与作用展望是对未来环境的预计,即是对未来事件或此刻事件的未来结果做出的预计。
这类预计不是凭空的揣测,而是依据事物的过去和此刻推断它的未来,由已知展望未知。
管理学重点
![管理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b22b5dfa1c7aa00b52acb6b.png)
管理学重点1 管理学的四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 不同层次管理者对管理技能的需要差异:高层管理人员:概念技能长占比重大中层管理人员:人际技能占比重大基层管理人员:技术技能占比重大3 管理技能:①技术技能含义: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内容:专业知识,经验;技术,技巧;程序、方法、操作与工具运用熟练程度②人际技能含义: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内容:观察人,理解人,掌握人的心理规律的能力;人际交往,融洽相处,与人沟通的能力;了解并满足下属需求,进行有效激励的能力;善于团结他人,增强向心力,凝聚力的能力;③概念技能(构想技能)含义: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内容:对复杂环境和管理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对全局性,战略性的,长远的重大问题处理与决断的能力;对突发性紧急处理的应变能力等,其核心是一种观察力和思维力;练习:(1)以下不属于管理职能的算是:CA:组织活动B控制活动C有效获取资源D计划与决策(2)将管理要素目标的要求结合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管理的(B )职能A计划B组织C领导 D 控制4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①泰勒是“科学管理”思想的奠基人;②提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主要实验:搬运生铁实验、铁铲实验、金属切削实验;④主要思想:劳动方法的标准化;工时研究与工作定额;科学挑选与培训工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离;实行“例外原则”;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是“一场彻底的心理革命”(2)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①他重点研究整个企业的组织与管理,古典组织理论的奠基人,被称为“经营管理之父”②主要贡献:第一是提出经营活动的六项不同活动,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第二是提出管理的五大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第三是提出管理的14项原则(分工,权利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指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报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保持稳定,创造性,集体精神)(3)人际关系学说——乔治.埃尔顿.梅奥①梅奥是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②霍桑试验是人际关系学说产生的标志;③霍桑试验的结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以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新型领导通过增加员工满意度来提高“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4)X-Y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①X-Y理论是两种相对的人性假设;X理论阐述了独裁式的管理风格;Y理论阐述了民主式的管理风格;X:雇员:天生懒惰;工作为了生活;回避责任;没有抱负;寻求安全;管理方法:胡萝卜加大棒;专制式管理;Y:雇员:天生勤奋;自我约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创造能力;有高层次的需求;管理方法:尊重人,把人当作组织,最宝贵的资源;民主式管理;练习:1 法约尔是古典组织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过著名管理五大职能,在下列职能中,()职能是法约尔没有提到的:A计划B组织C控制D领导2 泰勒是科学管理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对)3新的管理理论层出不穷,对实际工作中的新问题做出了较好的解释,因此可以说,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等古典理论已经彻底过时,除了尚存历史意义外,对管理实践早已丧失了指导作用;4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5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6 霍桑试验的结论是什么?【决策】决策方法:决策方法内容定性决策(直接利用人们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进行决策的决策方法)1、头脑风暴法2、德尔菲法3、名义小组技术法定量决策(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的决策方法)1、盈亏平衡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2、决策树法(风险型决策方法)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乐观,悲观,最小后悔值)4、波士顿矩阵法(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将对解决某一问题有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在完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在相互启发中发表意见,从而进行决策的一种方法;头脑风暴的实施原则:(1)禁止批评,鼓励表扬;(2)重在数量(3)观点不可雷同,强调建立新观点;头脑风暴的优点:(1)易操作执行,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2)体现了集思广益,体现合作的智慧;(3)能有效开阔思路,激发灵感;确定型决策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考察产量(或销售量)、成本和利润的关系以及盈亏变化的规律来为决策提供依据。
管理学复习
![管理学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81ca0d284254b35eefd3413.png)
一.管理1.管理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欲望之间的矛盾2.有效性衡量:效率(低浪费)与效益(高成就)有效管理要求既讲究效率又讲究效益;讲求效率而不讲究效益——碌碌无为;讲究效益而不讲究效率——得不偿失。
效率与效益相比较,效益是第一位的。
什么事情应该做,取决于价值观向和目标定位。
如何把该做的事做好,取决于方式方法的使用。
3.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工作:确立目标、制订行动方案。
——着眼于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组织工作:组织设计、人员配备、权力配置。
——着重于合理的分工与明确的协作关系的建立;领导工作:指导、协调、激励。
——致力于积极性的调动和方向的把握;控制工作:检查和监督。
——着力于纠偏。
4.管理的定义——通过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
5.管理的基本思维方法•第一招:很难说。
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招:统统摆平。
兼容并蓄,目标导向。
•第三招:关键在我。
责任在我,从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做起。
6.管理原则第一式:目标为中心第二式:以人为本第三式:创新为要第四式:注重系统性第五式:提高管理者素质7.总结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协调;管理产生的原因在于欲望的无限与资源有限间的矛盾;管理的功能是通过科学的方法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的目标;管理是一个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一个系统过程;管理的实质是人们为了有效实现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二..组织1.组织的功能:通过分工克服个人力量的局限性,实现靠个人力量无法实现或难以有效实现的目标。
2.组织成员能力互补,志同道合.3.组织的本质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组织是通过分工协作形成群体力量,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实现每一个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
因此,一个人只有认同组织理念、愿意遵循群体规范,并能为组织作出自己的贡献,才能为集体接受并成为群体当中的一员。
4..组织中最大的分工操作者:在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的业务的人。
管理学填空考点
![管理学填空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b870c0d950e2524de5187e74.png)
33.韦伯认为,在(合理化—合法化)的组织中,权威来自法理与理性,也就是说只有符合规则和程序的做法才是合法的。
34.韦伯对理想组织的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构思,提出了十条准则。其中,(官员)应受严格而系统的纪律约束和监督。
6.(甘特)提出的对工长的奖励,是第一次有记载的试图把教工人们学会最正确的方法同工长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的行动。
7.因其在动作研究上的成就,(弗兰克?邦克?吉尔布雷思)被后人誉为“动作研究之父”。
8.亨利?法约尔在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对之后整个管理理论的影响很大。
9.法约尔提出企业全部活动可以概括为(技术活动、商业活动、管理活动)财务活动、会计活动、安全活动六项。
39.(莉莲?吉尔布雷思)被人们尊称为“管理第一夫人”。
40.20世纪20年代后期,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这些研究广泛地受人注目,并被人们提出过这么多种不同的解释,以及受到了同样众多的赞扬和彻底的批评。这就是管理学史上著名(霍桑研究)。
41.霍桑研究之后,掀起了对工人的关心,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他们的满意度高度相关。这就要求管理者与工人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并需要了解怎样才能使工人对工作感到满意。
1.(规则)就是执行程序中所规定的每一步骤工作时应当遵循的规章,是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条件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
2.(程序)是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须遵循的标准操作方法,它规定了一个具体问题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和顺序来进行处理。
3.(政策)是对组织成员作出决策或处理问题所应遵循的行动方针的一般规定。
管理学四大基本职能
![管理学四大基本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e9308c8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4.png)
管理学四大基本职能
管理学的四大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是指
在一定时间内明确目标,确定行动计划和资源调配方案;组织是指根
据计划,从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中选择最佳方式来组织人力、物力和
财力;领导是指管理者通过有效沟通、指导和激励,引导员工实现组
织目标;控制是指在组织活动进行中,管理者对结果进行监督和改进,确保组织目标达成。
这四大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它们相互
协调、互相支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管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要点
![管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da14c4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b.png)
管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要点管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要点1.管理的基本职能并简要说明各个职能的含义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职能指管理者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做的谋划和安排。
包括选取合适的组织目标,制订战略方案以及实现这些目标。
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任何管理都是从计划开始的。
组织职能指管理者有效地组织和调配资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实施计划任务。
管理者建立组织结构来协调激励组织成员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职能指管理者建立有效的组织指挥体系,指导、激励和协调组织成员。
控制职能指管理者按目标计划制定管理标准,对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及时纠偏,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2.怎样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管理的科学性在于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丰富,可复制学习,可知道人们实现有效的管理。
管理的科学性强调人们必须按照管理科学规律进行管理,强调学习管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和创新性。
要有效地实现管理,管理者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
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管理者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还要灵活运用管理知识,讲究管理技巧。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
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与基础,管理的艺术性是科学性的补充与提高。
3.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管理者的基本技巧是指管理者将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用于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技术、知识、方法和程序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又称“人事技能”,是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主要包括理解、激励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
《管理学基础》管理学四大职能之计划第一节计划概述
![《管理学基础》管理学四大职能之计划第一节计划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ef987fc03d8ce2f0166236a.png)
计划作用
(四) 明确标准,进行控制
计划和控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没有计划的活动是无法控制 的,计划是控制的基础和标准。控制活动通过纠正计划执行过程中产 生的偏差,使组织活动保持既定的方向。计划工作为组织活动确定了 目标和标准,使得控制职能能够将实际的业绩与计划目标进行对比、 发现偏差,以便及时纠正。因此,没有计划也就没有控制。
计划形式
(四) 策略
策略是实现目标的具体谋略,它是指管理者对未来行动的总体构想 与实现目标的一整套具体谋略方案。组织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有用的策 略,首先必须进行彻底的自我评价。其次,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策略 要为组织目标的实现与计划的完成服务;策略的制定应具有连贯性;策 略应有弹性;策略应当是成文的。
计划特点
4、效率性
计划的效率性主要指时间和经济性两个方面: 时间性是指任何计划都有计划期的限制,也有实施计划时机的选 择。 经济性是指计划应该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也 就是说既要“做正确的事”,又要“正确地做事”。 计划工作本身具有讲求效率的内在要求。
计划特点
5、创新性
计划工作是面向未来的设计和安排,未来充满变数,各种不确定因 素层出不穷。 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 化、新机会而做出的决定, 因而它是一个创造过程。无论什么计划, 一味因循守旧是不可能应付变数的,因此,寻求创新也是制订计划的 特性和要求。
计划形式
(九) 预算
预算是一种数字化的计划,它是以数字来表示预期结果的一种特殊的计划形式。西方企业 中所制定的预算并不仅仅是财务预算。其预算中所用的数字既可以是财务性的,也就是用货币 形式来表示的,如现金、开支和收入等方面的指标;也可以是非财务性的,即用非货币形式来 表示的,如消耗的工时、完工期限和产品生产量等。借助预算,企业可以对工作计划的内容加 以数量化、精确化。不仅如此,预算也为汇总有关数字提供了便利的手段,同时它还可以直接 作为控制工作的依据。所以,预算的编制受到了许多企业的普遍重视。但应该注意到,编制和 执行预算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应该将其作为手段来看待。预算不是孤立存在的,不能为了执行 预算而置其所服务的计划于不顾,也不能在编制预算时一味地考虑过去预算中的数字而忽视当 前预算所服务的特定对象。无论是预算的制定还是考核,都必须紧密结合其所要落实的具体任 务的要求和上一层次的计划及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职能的核心内容及其关系
管理学是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管理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有综合性、实践性强、不精确等特点,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研究管理学主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管理是各级管理者在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项基本职能的过程中。
通过优化配置和协调使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人力、财力、物理和信息等,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职能活动的开展,组织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使用各种资源,而在一般情况下,组织需要用有限的资源去最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
这就涉及一个效率和效益的问题。
在效率和效益中,效益是第一位的。
管理所包含的四种职能,每一项职能都是一个过程,再每个职能中也包含了其他职能的内容。
例如计划职能,威力了提出组织的目标,并制定出一个实施的步骤,我们也改为之制定一个计划:要做些什么工作、选什么人来参加、每一项工作由谁来负责、如何调配所用的资源、时间进度、整个计划进行的过程中怎样进行领导、信息怎样沟通、怎样发挥参加人员的聪明才智······
一:计划是管理最基本的职能,也是管理的基本活动。
计划是是管理者确定目标、预测未来、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行动方针的过程。
从名词方面看,计划就是指计划行动的结果,包括组织使命和目标的说明,以及战略、政策、预算等计划方案。
从动词方面看,计划是指对各种组织的分析、制定和调整以及对组织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的设计这一系列相关联的行动、行动和活动。
计划工作的任务是通过计划的内容来实现的。
计划工作的内容可以概括为5W2H;即为何做、合适做、何地做、谁来做、怎么做、需要多少成本。
计划具有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效率性、时效性、动态性和创造性。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计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计划期限不同,可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按制定计划的层次不同,可分为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和作业计划;按计划的内容不同,课分为综合性计划和专业性计划;按计划的具体职能的不同,可分为生产计划、销售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等。
计划工作作为一种基本的管理职能活动,有自己应遵循的规律和原则。
计划工作的主要原则有:限定因素原则、承诺原则、灵活性原则和改变航道原则。
制定计划常用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甘特图法、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和投入产出法。
二:组织职能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合理的确定组织成员、有效地安排工作任务及各项活动,并对组织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
组织职能的只要内容包括: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成员的选择和配备、组织文化的培育和建设、组织运作和组织变革等。
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是,主要有6个关键因素需要考虑:工作专门化、部门化、管理跨度、直线与参谋、集权与分权、正规化。
在进行组织设计时,还需考虑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组织设战略、组织规模、技术和组织环境。
管理者应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组织设计,常见的组织设计结构有:直线型结构、职能型结构、事业部型结构、矩阵型结构、无边界组织、学习型组织。
组织变革是任何组织都不可回避的问题。
推动组织变革的力量有外部力量,包括: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制度结构的变化、技术的变化、经济的变化;内部力量,包括:组织战略的变化、员工队伍的变化、管理者的变革要求。
组织变革需要经历解冻、变革、冻结三个有机联系的过程。
组织变革的类型有:结构变革、技术变革、人员变革。
三:领导职能是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对组织中人的行为施加影响。
每一个组织都是有人组成的,组织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领导职能要求管理者在合理的制度环境中,针对组织成员的需要和行为特点,运用适当的方式,正确地指挥和引导组织成员,采取一系列措施去提高和维持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组织成员间良
好的信息沟通,使组织成员统一思想,化解矛盾冲突,充分发挥他们的技能和水平,进而使组织去得更高的绩效。
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管理者需要了解内外部信息,需要达成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个群体和各级人员的协调工作,而这些都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