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含泥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细集料含泥量的标准
细集料含泥量的标准细集料含泥量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合理控制细集料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渗性能和强度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细集料含泥量的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
一、细集料含泥量的定义。
细集料含泥量是指细集料中所含有的泥土、粉尘等杂质的含量。
泥土和粉尘的存在会影响细集料的分散性和表面性质,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二、细集料含泥量的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用石英砂》(GB/T 14684-2011)的规定,细集料含泥量的标准如下:1. 泥土含量,泥土含量应控制在3%以下;2. 粉尘含量,粉尘含量应控制在1%以下。
三、控制细集料含泥量的方法。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控制细集料含泥量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严格选择原料,在选用细集料时,要选择质量好、含泥量低的原料;2. 加强筛分,对原料进行筛分,去除其中的泥土和粉尘;3. 洗涤处理,采用洗涤的方法,去除细集料中的泥土和粉尘;4. 合理储存,储存细集料时,要注意防止其受到污染,避免增加泥土和粉尘的含量。
四、细集料含泥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 工作性能,细集料含泥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降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2. 抗渗性能,细集料含泥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加,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3. 强度,细集料含泥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胶凝体系,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五、结语。
细集料含泥量的标准对于混凝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合理控制细集料含泥量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之一。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浅析砂含泥量对掺聚羧酸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究 尚处 于起 步 阶段 , 需要 大量 的试 验研 究 来证 实 、 化 。 优
一
●'
L
,一
5结 束 倍
细 骨料 含 泥量 显著 影 响减水 剂 效用 和 掺量 , 其 原 究 因是其 对减 水 剂会有 很 强 的吸 附作 用 , 消耗 掉 了相 应 减 水 剂用 量 的效 能 。从 原 因分 析 中不难 看 出 , 的含 泥 量 砂
表 2 试 验 配 合 比 (g m) k/。
3试 验 结 果
() 含 泥量 对 掺 改 性聚 羧 酸 混凝 土 工 作性 能 和 力 1 砂
学性 能 的影 响 ( 表 3 。 见 )
表 3
编 号 含 落 度 (m 抗 折 强 度 抗 压 强 度 碳 化 深 度 (m 砂 坍 a r) a r)
加 了腐 蚀破 坏 作 用 , 从而 降低 了混 凝土 的强 度 , 混 凝 且
土 强度 越 高影 响越 明显 。 这从 混凝 土破 型试 验 的试块 破 裂 面 可 以看 出 , 石 没 有破 损 , 砂 破坏 的是 水 泥 基 和集 料
【 考文 献】 参 的粘 结界 面 。若 在混 凝 土 中出现 较 大 的泥 团 , 受 力破 [] 长 圣 , 霞 , 小 飞 , 兵 . 砂 含 泥 量 对 混 凝 土 性 能 的 影 其 1耿 王 倪 孙 浅析 坏 点 就在 泥 团处 。试 验表 明, 泥量 高 的砂 拌 制混 凝 土 响 . 含
() 泥 为 P I 4 . R 其 比表 面积 : 7 m/ g 标 准 1水 . I25 , 3 4 2k ;
S 3 S 4 S 5
1 2. 2. 27 2 35 O OO 8 9 . .1 .5 30 0 2. 2. 25 5 32 4 6 7 . . 1 .5 2. 2. 23 9 3O 8 4 6 . . 1 .5 O
一立方米c25混凝土用砂含泥量标准
一立方米C25混凝土用砂含泥量标准一立方米C25混凝土用砂含泥量标准涉及到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砂的含泥量标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它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寿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深入了解一立方米C25混凝土用砂的含泥量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来了解一下C25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应用范围。
C25混凝土是指28天抗压强度设计值为25MPa的混凝土,它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等级,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水利工程等领域。
对于C25混凝土,其配合比中砂的含泥量标准尤为重要。
根据国家标准GB/T14684-2011《混凝土用砂》的规定,砂的含泥量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1. 泥块含量:不应大于砂总质量的3%。
2. 粉含量:不应大于砂总质量的3%。
3. 粒径分布:根据实际工程需要,砂的粒径分布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对混凝土性能和材料特性的深入研究和理论总结,其目的是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我们在实际工程中应该严格遵守这些含泥量标准,且不能随意更改或忽视。
在实际施工中,如何保证砂的含泥量符合标准呢?我们需要选择质量可靠的砂石供应商,确保其生产的砂石符合国家标准并能提供相关质量证明。
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砂石受到外界污染和水分的侵入,以保证砂的质量。
在混凝土搅拌和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要求,确保砂与水泥、骨料的配合比例准确无误。
一立方米C25混凝土用砂的含泥量标准是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性能的关键因素。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做好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施工操作,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只有在深入理解和严格执行这些标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生产和使用高质量的混凝土,为建筑工程提供坚实的保障。
以上是对一立方米C25混凝土用砂含泥量标准的文章撰写,希望对于您了解相关内容有所帮助。
一立方米C25混凝土用砂含泥量标准是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含泥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含泥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解决方法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混凝土作为工程当中最主要的材料,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就是对工程的负责体现。
现代建筑工程量大,对工程的质量要求较高,资料显示,我国每年使用的混凝土量大概在几十亿吨,所消耗的砂石以及水泥等原材料也非常巨大,对于砂石来说,如此大规模的消耗导致优质砂石不断减少,在一些工程的混凝土当中,如果所用砂石质量较低,含泥量较多,就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导致工程稳定性和耐久性变差,所以对混凝土中含泥量的影响应当提高重视,并及时研究解决方式。
关键词:含泥量;混凝土性能;影响;解决引言国家对于建筑行业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对混凝土中的含泥量也设定了合理的指标,但现代的很多商品混凝土的性能却不能达到标准,导致工程的建设当中,由于含泥量过大,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变差,坍落度经时损失增加,对于工程的顺利开展造成阻碍,如果长此以往,混凝土的性能将逐渐下降,不仅会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对人民的财产安全以及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导致工程企业信誉受损,无法长期有效发展。
一、含泥量的主要来源混凝土的原材料当中,泥的主要来源在于细骨料和粗骨料,在生产厂家采砂的过程当中,主要以河砂和山砂为主,河砂在采集的过程当中,往往河底泥含量较大,不可避免的被仪器带入到砂石当中,而山砂的泥含量较比河砂更大,混入泥更多,很多情况下,如果骨料所覆盖的泥得不到清洗,而直接进行破碎,就会造成骨料当中泥含量超标,包含在骨料当中的泥颗粒由于吸水性较强,容易在吸水后产生膨胀,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影响。
二、含泥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一)含泥量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影响现代一些工程施工当中,利用黏土颗粒代替部分砂子进行拌合,但由于黏土中所包含了大量的吸水矿物,对拌合物的成果造成影响。
混凝土在拌合当中,由于黏土较为吸水,拌合水的量较为固定,黏土颗粒大量吸附拌合水,导致拌合水的流动性较差,一些黏土由于吸水后膨胀,导致拌合物更加粘稠,对拌合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而且一些混凝土在拌合后,由于拌合水被蒸发,黏土体积变化产生裂痕,造成混凝土的质量变低。
砂实验报告范例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砂的基本性质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 掌握砂的颗粒级配和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3. 熟悉砂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砂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本实验通过对砂的基本性质进行测试,分析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砂筛分装置、筛孔尺寸分别为2.36mm、1.18mm、0.60mm、0.30mm、0.15mm、0.075mm的筛子、洗砂机、天平、烘箱等。
2. 材料:天然砂、水、水泥、标准砂。
四、实验步骤1. 砂的筛分- 称取1000g天然砂,置于2.36mm筛子上进行筛分。
- 将筛分后的砂依次过1.18mm、0.60mm、0.30mm、0.15mm、0.075mm筛子,分别收集筛上和筛下的砂。
- 计算各筛孔的累计筛余量,确定砂的颗粒级配。
2. 砂的含泥量测定- 称取100g砂,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 将混合物通过0.075mm筛子,用水冲洗筛下的砂,直至冲洗出的水清澈。
- 称取冲洗后的砂,计算含泥量。
3. 砂的密度测定- 称取100g砂,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 将烘干后的砂放入量筒中,加入适量水,使砂完全浸没。
- 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计算砂的密度。
4. 砂的安定性测定- 称取100g砂,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 将混合物装入试管中,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 将烘干后的砂重新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
- 观察砂的膨胀情况,判断砂的安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砂的颗粒级配- 通过实验,得出砂的颗粒级配为:2.36mm筛孔累计筛余量为0,1.18mm筛孔累计筛余量为15%,0.60mm筛孔累计筛余量为30%,0.30mm筛孔累计筛余量为50%,0.15mm筛孔累计筛余量为70%,0.075mm筛孔累计筛余量为85%。
- 结果表明,本实验砂的颗粒级配较为合理,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砂的含泥量- 通过实验,得出砂的含泥量为2%。
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配 合 比设 计 采 用 基 于 最 佳 浆 骨 比 的紧 密 堆 积
法, 砂率为 3 9%, 粉煤灰掺量为 2 0% , 具体配合 比
Re e r h & App iato o sac lc i n f Buid ng M a e i l li t ra s
8・
维普资讯
id c t d t r u h e t t a he sr n t f c n rt i n i ae h o g ts h tt te gh o o c ee s
凸一
种或几种杂质 , 在混凝土 中 以不 同的形 式起作 它们
用, 对混凝 土 的强度会 产生不利影 响 。本 文研究 了砂 石 骨料 中黏土和石 粉含量对混凝 土强度 的影 响 。
1 试 验 用 原 材 料
() 1 水泥 : 北 曲寨 水泥公 司 生产 的 P・ 2 5 河 04 .
2 1 碎 石 中黏 土含量 对混 凝土 强度 的影 响 . 图 1 碎石 中黏 土含量 对 C 3 为 0和 C 6 0混凝 土
2 压强度 的影 响 。从 图 1可 以看 出 , 8d抗 黏土 含 量 对 不 同强度 等级 混凝 土 的影 响是 不 同的 。黏土含 量 对 低强 度混 凝土 的影 响不 大 , 而对 高 强度 混 凝 土 的 影 响 较 大 。随 着 黏 土 含 量 的增 大 ( 0~2% ) C3 , 0 混凝 土强度降低 不 明显 , C6 而 0混凝 土从 6. a 78MP 降至 5 . a 降低约 2 3 6MP , 1% , 主要 是 因为 黏土 的 这 存 在 降低 了骨 料对 水 泥 的粘 结 力 。 由于 C6 0混凝 土 的结 构 比较密 实 , 对粘 结力更 为敏 感 。 其
砂含泥量及其对混凝土的影响
含泥量是指砂中粒径小于75μ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母岩不同并吸附性相对较强的细微颗粒含量。
天然河砂中的泥主要来源于河底的粘土,机制砂中的泥来源于岩石表面的粘土未经过清洗,直接进行破碎,混入机制砂中。
泥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土,蒙脱土,伊利土,这些矿物成分多为层状硅酸盐矿物,由铝硅酸盐组成的结晶水合物。
蒙脱石是由二层硅氧四面体片与其间的铝氧八面体片相结合形成的,铝氧八面体与硅氧四面体通过中间的氧原子进行连接,结构中的高价Al3+常常被低价态的Mg2+,Fe2+替代,Si4+常常被Al3+替代,导致蒙脱石带有多余的负电荷,且结构中层与层的联接力比较弱,使蒙脱石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膨胀性。
高岭石由硅氧四面体片与铝氧八面体片组成,但是结构片层是堆垛而成,联接片层的静电力比较强,使得高岭石吸水不会膨胀。
伊利石是由层间的钾离子与层状结构联接,使得结构比较稳定,伊利石吸水后不会膨胀。
(一)砂含泥量检测方法目前,测定砂中含泥量,一般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中的检测方法。
其主要过程是:称取经缩分烘干至恒重的干砂400g,置于注入饮用水且水面高出砂面约150mm的容器中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使岩屑、淤泥及粘土与砂粒分离,并悬浮或溶于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上面为 1.25mm下面为0.075m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mm颗粒。
再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容器内洗出的水清澈,终止淘洗。
然后,将充分洗除小于0.075mm颗粒后的0.075mm筛及1.25mm筛上剩留颗粒和容器中已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烘干至恒重,冷却后称重,计算该试样的含泥量。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砂中含泥量测定值,要求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避免丢失砂粒。
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法测定砂中含泥量,尚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终止淘洗的条件不易准确掌握标准方法测定砂中含泥量主要是通过对试样反复进行淘洗实现,终止淘洗以“容器内洗出的水清澈为止”作为判定界限。
砂石含泥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混凝土主要是由胶凝材料、粗细骨料、水、外加剂、掺合料组成,简称为砼,其基本性能包括工作性(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强度(抗压、弯拉、劈裂、弹性模量)和耐久性。
上述几种原材料的品质和构成均会对砼的工作性、耐久性产生直接影响,比如,砂石的含泥量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
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建筑材料研究人员就砂石含泥量对混凝土性能产生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开展了相应的试验来验证砂石含泥量对混凝土各方面性能的影响。
1砂石含泥量的现状与影响钢筋混凝土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建设用砂石,砂石含泥量会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耐久性等产生一定影响。
但是随着优质砂石的大量使用,天然河砂被禁止开采,优质砂石的存量越来越少,只能使用含泥量较高的次级砂石来代替。
砂的含泥量是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质量。
砂中含有的泥会和粒径微小的砂粒混合掺杂在一起,一般的清洗办法很难将其清洗干净,且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水资源,导致洗砂过程的施工成本大大提高。
而且洗砂时容易带出小于0.300mm的细砂颗粒,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天然砂的颗粒级配,对拌制出的混凝土性能造成了不良影响。
随着工程建设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砂石集料的需求不断增大,目前造成建设用砂质量不稳定的最明显原因是含泥量的增加。
而建设用砂中的泥对砂浆、混凝土质量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砂石中的泥会降低集料和水泥石的粘结力,降低混凝土和砂浆的强度,增大混凝土和砂浆的塑性收缩,甚至会和水泥或减水剂等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影响混凝土品质。
这主要是因为泥会吸附减水剂和水分,减少拌和浆体中有效的减水剂含量,使得能够与水泥充分接触并发生水化反应的自由水也会相应减少,从而致使水泥净浆、砂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明显下降,进而对工程质量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应对砂石含泥量加以严格控制。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建筑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基建行业对建筑工程质量愈发重视,而且随着基建行业市场中用砂数量的与日俱增,其对砂石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依据砂子含泥量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依据砂子含泥量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朱效荣(混凝土科技网北京 100048)一、砂子含泥产生的问题随着外加剂的大量使用以及砂石料质量的不断劣化,减水剂在混凝土生产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当砂石含量泥量较高时,经常出现外加剂在做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时效果很好,但当用相同掺量配制混凝土时,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很差,或者干脆不流,在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时候,混凝土强度降低。
对于使用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厂家,这个问题特别突出。
为了使混凝土拌和物满足泵送施工要求,同时保证强度,有的单位将外加剂的掺量成倍增加,使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大大增高,影响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直接经济效益;有的单位采用多加水的办法来解决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导致混凝土实际水灰比变大,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二、砂石含泥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1、砂子含泥对外加剂适应性和拌和物工作性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对砂子含泥量影响外加剂掺量混凝土工作性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数据分析与现场观察,砂子含泥量高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在混凝土拌和物初期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对减水剂的适应性也特别明显,造成混凝土初始坍落度小,坍落度经时损失大。
在其他材料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砂子中的含泥量增加,由于含泥量实际是粘土质的细粉末,与胶凝材料具有相同的吸水性能,而在配合比设计时,没有考虑这些粉料的吸水问题,因此增加的粘土粉需要等比例的需水量才能达到表面润湿,同时润湿之后的粘土质材料也需要等比例的外加剂达到同样的流动性。
这就是相同配比的条件下,当外加剂和用水量不变时,含泥量增加,混凝土初始流动性变差、坍落度经时损失变大、外加剂掺量成倍增加的根本原因。
2、石子含泥及吸水对外加剂适应性和拌和物工作性的影响石子含泥量及吸水影响外加剂掺量和混凝土工作性的原因进行分析,石子含泥对外加剂的适应性和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的影响与砂子相同。
根据现场观察,石子吸水对外加剂适应性和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坍落度损失方面,配制的混凝土初始坍落度都不受影响,但是当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时,几分钟之内就失去了流动性,并且石子的表面粘有很多砂浆的颗粒,加水之后仍然没有流动性,强度明显降低。
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
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精度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性能。
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规范中明确规定了一系列的允许偏差。
首先,我们来谈谈混凝土原材料的偏差控制。
在水泥方面,其品种、标号、厂别、出厂日期等都必须符合相关标准。
对于水泥强度的检验,实际测定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偏差应在合理范围内。
砂和石子作为混凝土的主要骨料,其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等指标也有严格的允许偏差。
比如,砂的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 3%,若超过这个数值,就可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也有明确限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密实度。
混凝土拌制过程中的偏差控制同样不容忽视。
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允许偏差通常较小。
搅拌时间也应符合规定,过短可能导致混凝土搅拌不均匀,过长则会影响生产效率且可能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外加剂的掺量必须精确控制,偏差过大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如凝结时间、强度增长等。
在混凝土浇筑环节,模板安装的偏差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和形状。
模板的平整度偏差一般不应超过 5mm,相邻两模板表面高低差不应超过 2mm。
模板的垂直度偏差也有严格要求,对于层高不大于5m 的结构,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 6mm。
如果模板安装偏差过大,可能导致混凝土构件出现涨模、漏浆等质量问题。
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偏差是大家较为关注的方面。
对于基础的轴线位置,允许偏差通常在 15mm 以内。
独立基础的尺寸偏差一般要求在±10mm 以内。
对于墙、柱、梁等构件,其轴线位置的允许偏差也各不相同。
例如,墙、柱的轴线位置允许偏差为 8mm,梁的轴线位置允许偏差为 5mm。
构件的截面尺寸偏差也有明确规定,比如梁、柱的截面尺寸允许偏差为+8mm、-5mm。
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也是重要的控制指标。
对于平整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表面,如地面、楼板等,允许偏差通常在 8mm 以内。
《机制砂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范文
《机制砂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篇一一、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质量和寿命。
机制砂作为混凝土的主要骨料之一,其品质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机制砂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为提高混凝土质量提供参考。
二、机制砂品质的评估机制砂的品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粒度分布、形状、强度、含泥量、有害物质含量等。
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1. 粒度分布:机制砂的粒度分布应符合设计要求,过粗或过细的砂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形状:机制砂的形状应均匀,针片状颗粒过多会导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下降。
3. 强度:机制砂的强度应满足要求,以保证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不会因骨料强度不足而发生开裂。
4. 含泥量:机制砂的含泥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多的泥沙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5. 有害物质含量:机制砂中不应含有过多的有害物质,如硫酸盐、氯化物等,这些物质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三、机制砂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 强度:机制砂的强度和粒度分布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显著影响。
强度较高的机制砂和合理的粒度分布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 工作性能:机制砂的形状和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有较大影响。
形状均匀、含泥量适中的机制砂能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使其更易于施工。
3. 耐久性:机制砂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含有过多有害物质的机制砂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导致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腐蚀等问题。
4. 体积稳定性:机制砂的级配和粒度分布对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级配和粒度分布能提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减少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和开裂。
四、提高机制砂品质的措施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机制砂的品质。
具体措施包括:1. 控制原料质量:选用质量稳定的原料,减少原料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
论河砂含泥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王森
论河砂含泥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王森发布时间:2022-02-25T07:03:38.229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30期作者:王森[导读] 对于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有所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天津市贰拾壹站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000摘要:对于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有所影响的因素比较多,例如集料的含泥量就会对其有着直接影响。
其主要是高含泥量的集料上会附着一定的粘土和粉尘等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吸附水泥、外加剂等成分,使其对混凝土坍落度、强度、和易性有所影响。
所以,本文主要从河砂入手,分析河砂含泥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混凝土性能;集料;河砂含泥量1.试验用各种原材料本文所采用的原材料主要是以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登汝高速三分部拌合站所用的材料进行拌制。
水泥则是由中联水泥厂所生产的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技术指标中比表面积为322㎡/kg,标准稠度则是为27.6%,初凝时间为187分钟,终凝时间为236分钟,3天抗折强度是5.7MPa,3天抗压强度为24.1MPa,28天抗折强度是45.9MPa。
粗骨料主要是选择了某个石料厂所生产的5-10mm、10-20mm的碎石,应用为5-20mm连续级配的碎石,其中10-20mm碎石技术指标中表观密度为2.698g/cm³,含泥量为0.6%,针丶片状颗粒含量为3.2%,压碎值为11.9%,泥块含量为0.2%,5-10mm的碎石技术指标中表观密度为2.696g/cm³,含泥量为0.7%。
针、片状颗粒含量为3.4%,泥块含量为0.2%。
细骨料主要是采用了某砂石厂所生产的河砂,河砂指标中细度模数为2.74,表观密度为2.658g/cm³,堆积密度为1.566g/cm³,泥块含量为0.0%,按照试验所需,含泥量主要是按照0.5%、1.0%、1.5%、2.0%、2.5%、3.0%、3.5%、4.0%、4.5%、5.0%等十种,人工的精准掺配合成。
建筑工程中砂石质量的检测与分析
建筑工程中砂石质量的检测与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材料中的砂石检测的几种测定方法,得到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探讨了检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对的解决措施,其根本意图在于严把工程质量关,作为施工现场一线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注意检测的细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砂石;灌砂法;灌水法;研究砂石不仅是自然矿产资源,也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材料之一,其在混凝土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在混凝土材料中的占比高达75%,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物理性能以及抗压强度,因此必须做好建筑工程砂石质量检测工作。
一、砂石质量对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影响1、砂石级配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拌和物的稠度。
合理的砂石级配可以减少拌和物的用水量,得到流动性、均匀性及密实性均较佳的混凝土,同时达到节约水泥的效果,因此颗粒级配是砂石质量中一个重要检测项目。
2、砂石所含的泥若包裹在骨料表面,不利于骨料与水泥的粘结,将影响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若含的泥是以松散颗粒存在,由于其颗粒细与表面积大会增加混凝土的用水量,特别是粘土的体积不稳定,干燥时收缩、潮湿时膨胀,对混凝土有干湿体积变化的破坏作用。
总之砂石的含泥量超过标准要求时,对混凝土的强度、干缩、徐变、抗冻及抗冲磨等性能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3、砂石的坚固性是检验砂石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他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砂石的坚固性差,会直接影响混凝土耐久性与强度,特别是要求高质量的混凝土强度。
4、砂石的密度大说明颗粒坚硬致密,可配制高质量混凝土。
砂的松散堆积及振实密度越大,所需采用胶凝材料填充的空隙就越少。
二、建筑工程砂石质量检测的样本要求建筑工程砂石质量检测的样本要求体现出原料真实状况,因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应该利用四分法将样本缩分到实验所需数量。
石子的颗粒很大,于是可以在自然潮湿的情况之下把样本进行缩分,但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对全部细小颗粒进行收集。
砂子的颗粒很细,为了确保在缩分操作时拌混均匀,有效避免细小颗粒损失等情况,在缩分操作时需要处在潮湿状态。
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粗细和级配对混凝土强度及性能的影响
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粗细和级配对混凝土强度及性能的影响作者:刘洪中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3期摘要:砂石最为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在混凝土强度和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根据实际的试验方式,在控制不同砂率和级配的条件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比对,得出砂率和级配对混凝土造成的影响,并详细介绍了设计配合比中最佳的砂率和级配。
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确定合理砂率和级配的基本原则,充分遵循实际施工的需要得出最优的配合比。
关键词:砂率;级配;混凝土强度;坍落度砂石作为混凝土中的细骨料主要起到填充和密实的作用,但是由于施工环境不同,砂石采挖的条件不同,导致混凝土用砂的粗细和级配不相同,以至于后期配置的混凝土强度不同。
为了更好的了解砂石的特性,应对现阶段砂石短缺的因素,在混凝土研究中深入对原材料控制的方法探索,从不同角度出发,了解砂石材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一、混凝土用砂基本概况骨料在混凝土中占比达到60%以上,骨料的特性和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直接表观的影响就是混凝土的密实度。
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中,砂石来源不同,对细骨料的级配和密度无法进行保证。
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对砂石的控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
一是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充分考虑砂石粒径对拌合中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二是砂石的颗粒级配对混凝土密度的影响。
三是不同的级配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面就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的方式对砂石的粗细和级配改变,了解对混凝土产生的性能影响。
二、试验相关情况混凝土拌合试验中选用水泥为P42.5硅酸盐水泥,Ⅰ级粉煤灰和粒径为5-25mm三级配的碎石,外加剂选用高羧酸减水剂。
根据测算,碎石的含泥量为0.5%。
细骨料采用细度模数2.5,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
根据砂石的颗粒级配不同,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比对,将砂石的级配分成五个等级,分别是800kg/m3、810kg/m3、820kg/m3、830kg/m3、840kg/m3,定义组别为1、2、3、4、5。
混凝土砂石要求标准
混凝土砂石要求标准混凝土砂石是指用于制作混凝土的石料,它们通过碎石机加工而成。
混凝土砂石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和强度有重要影响,因此有一些相关的要求标准需要遵守。
1.粒径分布:混凝土砂石的粒径应满足一定的分布要求。
通常要求使用细骨料和粗骨料来满足不同的用途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粒径的分布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
2.平均粒径:混凝土砂石的平均粒径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平均粒径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通常用砂石的孔隙率表示平均粒径的大小,孔隙率越小,表示砂石的平均粒径越大。
3.坚固性:混凝土砂石应具备一定的坚固性,即不易破碎、不易变形。
坚固的砂石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常见的坚固性检测方法包括压碎性检测和点负荷试验。
4.抗压强度:混凝土砂石的抗压强度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破坏前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抗压强度是评价砂石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价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参数。
5.石粉含量:混凝土砂石中石粉的含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石粉含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坍落度降低、流动性变差,同时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6.含泥量:混凝土砂石的含泥量是指砂石中黏土颗粒的含量。
含泥量的增加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能。
7.含水率:混凝土砂石的含水率是指砂石中含有的含水量的百分比。
高含水率会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流动性,也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8.干燥收缩率:混凝土砂石的干燥收缩率是指砂石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而引起的体积变化程度。
干燥收缩率越大,表示砂石含水量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越大。
以上是对混凝土砂石要求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国家的相关标准,可以进行更加详细和具体的要求。
使用符合要求的混凝土砂石,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强度,确保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砂含泥量对混凝土拌合物状态及强度的影响分析
收 稿 日期 :2 1 — 3 2 0 2 0 —2
泥化 学 分析 方 法 》( 1 6 2 0 ) 行 测试 水 泥 性 GB 7 — 0 8 进
8 C I NRT 02 9 O 9 8 H A OC EE21. N . NC 0 3
采用德龙矿粉¥ 5 , d 9 级 7 活性指数为7 %, 5 流动比为
,
也是混凝 土中重要 的材料 组成 。 在建 筑施 工中, 砂 9 %, 6 密度为28 g 比表面积 为4 8 k , . / , 6 m 4 m /g 含水量 为
浆、 混凝土 的性能受 到砂 含泥量、 泥块含量等质量指标 O3 %, .6 烧失量为03 %, . 7 氯离子为0 2 %。 . 9 0 的影 响, 在国家 、 行业标准 中, 均有限制其含泥量 、 泥块
2 e , 小时为1e , 0i 1 n 8r 密度为1 9 / a .g m。 1 c 117材料检 测 依据 ..
选用 扶风 冀东 水泥 P・ 4 .级 。 0 25 其物理 力学性 能
见表 1 。
水泥检 测按 《 水泥胶 砂强 度检验方 法 (S 法 ) IO 》 ( B T 7 7 - 9 9 、《 泥标 准稠 度用 水 量 、 结 G / 16 1 19 ) 水 凝 时间、 安定 性 检 验 方 法 》( B T1 4 — 0 1 及 《 G / 3 6 2 1) 水
效控 制 混 凝 土质 量 。
关键词: 砂石 ; 泥量 ; 凝 土 含 混
刖 吾
112粉 煤 灰 ..
采用河津 Ⅱ 级灰 , 其性能见 表2 。 随着基 础设 施建 设 投资 的 日益加大 , 混凝 土 的用 量不断 增加 。 是现代 建 筑施 工中不 可缺少 的材料之 砂
机制砂中泥粉含量对混凝土的影响
引言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及天然砂的大量使用,我国不少地区出现了天然砂资源匮缺的现象,砂的数量和质量已经不能满足混凝土用砂需求,影响工程进度及质量。
本文研究机制砂中泥粉对于混凝土的各项指标的影响。
一、亚甲蓝值检测的作用及原理亚甲蓝值(以下简称MB值)是确定机制砂中是否存在膨胀性黏土矿物(泥粉)并确定其含量的整体指标。
机制砂检测中,主要是反映小于0.075㎜的细颗粒主要是石粉还是泥粉的作用。
MB值检测的试验原理是向集料与水搅拌制成的悬浊液中不断如入亚甲蓝溶液,每加入一定量的亚甲蓝溶液后,亚甲蓝为细集料中的粉料所吸附,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悬浊液滴到滤纸上观察是否有游离的亚甲蓝放射出的浅蓝色色晕,判断集料对染料溶液的吸附情况。
通过色晕试验,确定添加亚甲蓝染料的终点,直到该染料停止表面吸附。
二、MB值的变化与黏土的关系泥粉(黏土粉)的基本特性及测量准确性黏土(泥粉)主要是蒙脱土、蛭石、纯高岭土等矿物,他们颗粒小、表面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大,对亚甲蓝染料有极大的吸附能力,而纯石粉的吸附能力就小的多,根据有关资料,10%的纯石粉MB值为0.35,20%的纯石粉仅为0.75,变化非常的小,说明机制砂纯石粉对亚甲蓝不敏感。
不言而喻,石粉对MB值的影响是较小的,MB值的变化主要与黏土增量有关。
1、对机制砂中小于0.075㎜的细颗粒经亚甲蓝试验是为了证明石粉中是否含泥及其增量情况,同时也说明其方式可行的。
2、一般情况,如果机制砂亚甲蓝值在0.3-0.7左右,说明其泥含量是非常少的,也说明石粉颗粒表面致密黏土性杂质较少。
3、加强MB值检测,强化含泥量的控制,也是更好的利用石粉,减少石粉浪费,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方法。
三、机制砂MB值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当混凝土强度较低时,尤其是机制砂混凝土,离析、泌水的倾向较为明显,混凝土中的自由水易于富集在粗集料表面,弱化了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降低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当机制砂中含有一定的泥粉时(即MB值提高),改善了新拌混凝土的保水性,自由水在粗集料表面富集的状况得到了改善,提高了硬化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路面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含泥量对混凝土的性能的影响
混凝土含泥量对混凝土的性能的影响摘要:关键词:1概述混凝土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是骨料,约占混凝土体积的75%左右。
混凝土中的含泥量基本上全部由骨料带入。
含泥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施工性能。
泥的颗粒一般比较细小,通常小于0.05mm,通常情况下泥粉裹在骨料表面,形成比较软弱的界面层,影响混凝土中水泥与骨料的胶结力;有时泥粉会聚集成团,在混凝土中形成软弱区域,成为混凝土中的薄弱区,而且含泥量的多少会增加混凝土中的材料的微粉量,从而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吸附大量的拌合水和部分外加剂,使得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变得很差,有的甚至难以施工。
本文从混凝土的应用角度来分析混凝土中的含泥量对混凝土的性能的影响,以便找出一个基本合理的范围或结论。
2、试验材料水泥:东台磊达水泥厂生产的P.O42.5水泥,R28=48.5MPa粉煤灰:扬州热电厂产F类II级灰,细度:17.6%砂:兴化产水洗砂,细度模数Mx=2.7,含泥量=0石:安徽芜湖产,粒径5~16/16~31.5,两者配合成连续级配5~31.5,含泥量=0 外加剂:浙江五龙产ZWL-A-III型萘系外加剂,减水率=17.5%,掺量1.0%泥:粘土粉,粘土浸泡后烘干,过0.075mm筛后所得的泥粉。
3、配合比设计根据JGJ55-2000配合比设计规程中的要求,进行相关设计,具体配合比如下:序号水灰比水泥粉煤灰水砂石外加剂1 0.35 400 100 175 5.02 0.45 312 78 175 3.93 0.55 256 64 175 3.2国内外相关标准:美国标准ASTMC33规定受磨损的混凝土的限值为3%,其他混凝土限值为5%;德国DIN4226、英国BS882标准中最严格的要求均为4%。
我国砂石国家产品标准中规定I类产品为1%。
行业标准中规定C60及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含泥量为2%。
机制砂含泥量标准
机制砂含泥量标准机制砂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而机制砂中的含泥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机制砂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因此,建立和遵守机制砂含泥量标准对于保障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机制砂含泥量标准的建立是基于对机制砂质量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
机制砂中的泥含量过高会导致砂浆粘结性变差,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也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和裂缝的产生。
因此,合理的机制砂含泥量标准是保障工程质量和使用效果的关键。
其次,机制砂含泥量标准需要根据不同工程的要求和机制砂的使用环境进行具体制定。
一般来说,对于高强度混凝土工程,机制砂的含泥量应该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而对于一些普通建筑工程,机制砂的含泥量标准可以适当放宽,但也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控制,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效果。
另外,机制砂含泥量标准的监测和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机制砂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料矿石进行严格的筛分和洗选,以确保机制砂的含泥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在施工现场,也需要对机制砂的含泥量进行定期检测,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施工配合比,以保证机制砂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总之,机制砂含泥量标准的建立和遵守对于保障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机制砂含泥量标准,才能保证机制砂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从而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施工方能够重视机制砂含泥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努力,提升工程质量,推动行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含泥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砂是现代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亦是商品混凝土中重要的材料组成,随着日益加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砂的用量日益增多。
在建筑施工中砂浆、商品混凝土的性能受到砂含泥量等质量指标的影响,在国家、行业标准中均限制其含泥量、泥块含量指标,但目前关于砂的含泥量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影响,尚无系统的试验和足够的数据证明。
因此,本文通过不同含泥量的砂配制商品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其对商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在当地配制合理等级的商品混凝土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1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1.1原材料
1.1.1水泥:选用中联P.O4
2.5级采用宿迁巨龙水泥厂PO42.5级,
1.1.2粉煤灰
采用淮安华能电厂Ⅱ级灰,其性能如表1-2表1-2粉煤灰性能细度(%)需水量比(%)活性指数(%)烧失量7d28d12.610375833.8
1.1.3粗集料
碎石玄武岩,产地盱眙,其性能指标如表1-3表1-3表观密度(㎏/㎡)堆积密度(㎏/M3)针片状含量(%)压碎值(%)级配(㎜)269015803.48.15-25
1.1.4细集料
选用宿迁骆马湖中砂,细度模数2.6,性能指标见表1-4表1-4砂性能指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M3)空隙率(%)细度模数(%)颗粒级配25501550362.6Ⅱ区
1.1.5外加剂
采用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JM-Ⅷ高效减水剂,其性能指标见表1-5表1-5 JM-Ⅷ性能指标密度g/m掺量%减水率%含气量%凝结时间(h)抗压强度比(%)初凝终凝7d28d1.241.320.42.61012142130
1.1.6 材料检测依据
水泥检测按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及GB176-1996《水泥化学
分析方法》进行测试水泥性能。
按GB1596-1991《用于水泥和商品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测试粉煤灰性能,按GB/T18736-2002《高强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测试矿渣微粉性能。
按GB14684-2001《建筑用砂》和GB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测试粗细集料性能。
参照GB8076-1997《商品混凝土外加剂》和JC476-1998《商品混凝土膨胀剂》测试外加剂性能。
1.2 试验方法
1.2.1砂含泥量是根据试验的不同要求,将粘土和砂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再进行商品混凝土试验。
砂含泥量为0%是将同批砂用水冲洗干净,再进行测定,将不超过0.5%含量的砂均视为含泥量0%。
1.2.2配合比计算及试验是参照JGJ55-2000《普通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试验采取相同配合比,除砂的含泥量不同外,其它材料均一样。
试验配合比见表1-6表1-6试验配合比(kg/m3)水水泥粉煤灰砂碎石外加剂1803206070011005.21.2.3商品混凝土性能测试参照GB/T50081-2002《普通商品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普通商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和GB/T80-85《普通商品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等。
2、试验结果及分析
2、1砂含泥量对商品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随着含泥量的增加,商品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愈来愈低,当含泥量达到13%时,在相同材料的情况,商品混凝土拌合物初始坍落度为0;这说明,随着含泥量的升高,泥含量对外加剂及水的吸附越来越大,使得商品混凝土的用水量要加大才能保证要求的流动性。
随含泥量的增高,商品混凝土的保坍性能也越来越差。
在试验中发现,用含泥量为3%以上砂的商品混凝土,为了保证初始坍落度能达到180㎜,需增加用水量调整,其1h坍落度损失远超过含泥量为1%的商品混凝土。
给出砂含泥量对商品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数据,从其中可以看出随着含泥量的增加,商品混凝土的7d、28d商品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明显降低。
这是由于砂表面的粘土泥的包裹,阻碍了集料与水泥基的粘结,形成强度的薄弱区,降低了水泥基与砂粘结力,同时粘土杂质会对水泥的水化产生影响,增加了腐蚀破坏作用,从而降低了商品混凝土的强度。
这从商品混凝土破型试验的试块破裂面可以看出,砂石没有破损,破坏的是水泥基和集料的粘结界面。
若在商品混凝土中
出现较大的泥团,其受力破坏点就在泥团处。
试验表明,含泥量高的砂拌制商品混凝土在相同的工作性能情况下要增加用水量。
为了保证商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就需要增加水泥用量,这无形中就加大了商品混凝土的生产成本。
2、3砂含泥量对商品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
砂含泥量对商品混凝土碳化性能影响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砂含量的增加,商品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明显增大,抗碳化能力逐渐变差。
3、小结
(1)随着砂含泥量的增加,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减小,且经时损失明显。
(2)砂含泥量对商品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很大。
随砂含泥量的增加,商品混凝土强度降低,工作性能变差。
在相同的含泥量、商品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的要求下要增加水泥用量和用水量(或增加外加剂掺量),增大了商品混凝土的成本。
(3)砂含泥量大的商品混凝土,其早期碳化较为严重,对商品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4)将砂中的总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其商品混凝土各项性能均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