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 胰腺 解剖 影像 学习62页PPT
合集下载
脾脏及脾脏疾病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脾脏通过门静脉、淋 巴管和神经与肝脏、 胰腺等器官相连。
脾脏由被膜包裹,内 部由红髓和白髓组成 ,具有丰富的血供和 淋巴组织。
脾脏的生理功能
脾脏具有过滤血液的功能,能 够清除衰老的红细胞和病原体 。
脾脏参与免疫应答,产生免疫 球蛋白和补体等免疫分子。
脾脏还具有造血功能,在胎儿 和新生儿期参与骨髓红细胞的 生成。
脾脏与免疫系统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参与免疫应答和炎 症反应。
脾脏能够产生多种免疫分子,如免疫球蛋白、补体和细胞因子等,这些分子在抵御 感染和维持免疫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脾脏还通过淋巴管和淋巴结等结构与周围组织器官相连,形成一个广泛的免疫网络 ,共同维护机体的健康。
PART 04
病例分析
REPORTING
病例一:脾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结词
脾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通常包括脾脏增大、形态改变、密度不均等特征。
详细描述
脾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通常包括脾脏增大、形态改变、密度不均等特征。这些表现可能与肿瘤的性质、大小和位 置有关。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中,脾脏肿瘤可能表现为低密度或高密度病灶,有时还伴有钙化或坏死。这些 特征有助于医生对肿瘤进行诊断和分类。
病例三:脾脏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总结词
脾脏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通常包括 脾脏增大、形态改变、病灶密度不均等 特征。
VS
详细描述
脾脏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通常包括脾 脏增大、形态改变、病灶密度不均等特征 。这些表现可能与感染的性质、严重程度 和病程有关。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中,脾脏感染性疾病可能表现为低密度病 灶、增强后强化或不强化等。这些特征有 助于医生对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和分类。
医学影像学-胆系、胰腺和脾脏PPT课件
或分层高密度(结石)。 2、胆系钙化灶:多为结石,胆囊壁钙化 3、胆管扩张:先天或后天 4、胆管狭窄或阻塞:炎症、结石、肿瘤等 5、充盈缺损:病变本身
ppt精选版
9
胆囊结石、壁厚
ppt精选版
10
ppt精选版
11
胆道积气、扩张
ppt精选版
12
胆道异常MRI表现
• 胆汁T2WI高信号(同 水);
• 胰腺最常见的肿瘤。 • 40岁以上中老年多见。 • 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可出现梗阻性黄疸。 • 胰头癌常见,且症状出现较早。 • 绝大多数源于胰管上皮,极少部分源于腺泡上皮。 • 常局部侵犯(血管、神经、邻近脏器)或远处转
移(血行、淋巴)。 • CT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ppt精选版
60
胰腺癌影像学表现
ppt精选版
73
ppt小、外形 • 信号:T1WI低于肝、
T2WI高于肝
ppt精选版
75
脾脏基本病变表现
• 脾数目、位置、大小和形态异常:数目增多—副 脾和多脾,数目减少—无脾;位置异常—异位脾、 游走脾;
• 脾密度及信号异常:
ppt精选版
76
副脾
ppt精选版
ppt精选版
18
胆囊结石。平片示胆囊区三个 阳性结石,形态稍有不同,周 围钙化,各有较致密的核心。
总胆管结石。“T”管造影显
示总胆管下段有5个阴性结石,
造影剂不能流入十二指肠。
ppt精选版
19
【CT表现】
• CT对胆道结石较平片敏感,不管是肝内或肝 外结石,绝大部分都显示为高密度,均匀或 不均匀,容易识别。
• 有关韧带:起固定作用,也为炎症、肿瘤扩展的 桥梁。脾肾、脾膈、脾胃韧带。
ppt精选版
9
胆囊结石、壁厚
ppt精选版
10
ppt精选版
11
胆道积气、扩张
ppt精选版
12
胆道异常MRI表现
• 胆汁T2WI高信号(同 水);
• 胰腺最常见的肿瘤。 • 40岁以上中老年多见。 • 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可出现梗阻性黄疸。 • 胰头癌常见,且症状出现较早。 • 绝大多数源于胰管上皮,极少部分源于腺泡上皮。 • 常局部侵犯(血管、神经、邻近脏器)或远处转
移(血行、淋巴)。 • CT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ppt精选版
60
胰腺癌影像学表现
ppt精选版
73
ppt小、外形 • 信号:T1WI低于肝、
T2WI高于肝
ppt精选版
75
脾脏基本病变表现
• 脾数目、位置、大小和形态异常:数目增多—副 脾和多脾,数目减少—无脾;位置异常—异位脾、 游走脾;
• 脾密度及信号异常:
ppt精选版
76
副脾
ppt精选版
ppt精选版
18
胆囊结石。平片示胆囊区三个 阳性结石,形态稍有不同,周 围钙化,各有较致密的核心。
总胆管结石。“T”管造影显
示总胆管下段有5个阴性结石,
造影剂不能流入十二指肠。
ppt精选版
19
【CT表现】
• CT对胆道结石较平片敏感,不管是肝内或肝 外结石,绝大部分都显示为高密度,均匀或 不均匀,容易识别。
• 有关韧带:起固定作用,也为炎症、肿瘤扩展的 桥梁。脾肾、脾膈、脾胃韧带。
胰腺及脾脏疾病的影像诊断PPT
的影像,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胰腺炎
9
胰腺炎
10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胰腺炎
11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胰腺炎
12
胰腺炎
13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蜂窝组织炎
胰腺炎
14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小网膜囊脓肿,产气菌感染
胰腺炎
15
急性胰腺炎-假性囊肿
胰腺炎
16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外科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间接征象:胰体尾萎缩、胰胆管扩张(双管征)、 周围侵犯、淋巴结转移、肝转移
双管同时受累对于胰头癌的诊断很有意义
胰腺癌
68
胰腺癌
69
胰腺癌
70
胰腺癌
71
胰腺癌
72
胰腺癌
73
胰腺癌
74
胰头癌
胰腺癌
75
胰腺癌沿胰管浸润导致多发潴留囊肿
胰腺癌
76
潴留囊肿
胰腺癌
77
胰头癌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胰管及胆管均明显扩张,呈典型的“双管征”
蜂窝型:多房小囊,囊内为无色清亮液体 寡囊型: 囊壁光滑,可有壁结节 小囊性腺瘤,良性,无恶变倾向 20%合并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囊肿
85
浆液性囊腺瘤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边缘光滑圆形或卵园形肿块,密度近于水 包膜光滑、菲薄,多房蜂窝样 中央纤维疤痕和分隔,可见条状不规则钙化或特征性
起病急 中上腹疼痛,向背部放射 发热、恶心、呕吐 上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背部放射 严重者有低血压、休克以及多脏器衰竭 WBC升高,血、尿淀粉酶升高
胰腺炎
胰腺炎
9
胰腺炎
10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胰腺炎
11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胰腺炎
12
胰腺炎
13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蜂窝组织炎
胰腺炎
14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小网膜囊脓肿,产气菌感染
胰腺炎
15
急性胰腺炎-假性囊肿
胰腺炎
16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外科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间接征象:胰体尾萎缩、胰胆管扩张(双管征)、 周围侵犯、淋巴结转移、肝转移
双管同时受累对于胰头癌的诊断很有意义
胰腺癌
68
胰腺癌
69
胰腺癌
70
胰腺癌
71
胰腺癌
72
胰腺癌
73
胰腺癌
74
胰头癌
胰腺癌
75
胰腺癌沿胰管浸润导致多发潴留囊肿
胰腺癌
76
潴留囊肿
胰腺癌
77
胰头癌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胰管及胆管均明显扩张,呈典型的“双管征”
蜂窝型:多房小囊,囊内为无色清亮液体 寡囊型: 囊壁光滑,可有壁结节 小囊性腺瘤,良性,无恶变倾向 20%合并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囊肿
85
浆液性囊腺瘤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边缘光滑圆形或卵园形肿块,密度近于水 包膜光滑、菲薄,多房蜂窝样 中央纤维疤痕和分隔,可见条状不规则钙化或特征性
起病急 中上腹疼痛,向背部放射 发热、恶心、呕吐 上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背部放射 严重者有低血压、休克以及多脏器衰竭 WBC升高,血、尿淀粉酶升高
胰腺炎
脾脏 胰腺 解剖 影像 学习
多见于4管腺癌多见, 约80%- 85%,导管腺癌中以高分化腺癌多见,间质纤维化一般较明 显
围管性浸润和嗜神经生长
按部位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尾癌及全胰癌,70-80%以 上的胰腺癌位于胰头部
早期胰头癌:肿瘤直径<=2.0cm
CT表现
• 解剖结构 • 正常影像 • 脾破裂 • 脾血管瘤 • 脾淋巴瘤 • 脾转移瘤 • 脾梗死 • 多脾综合征
脾脏
解剖结构
1. 成年人的脾长约10cm~12cm,宽6cm~8cm,厚3cm~4cm 2. 正常人脾重100-250g. 3. 位于左季肋深部,9-11肋 4. 韧带:胃脾韧带,脾肾韧带,膈脾韧带,脾结肠韧带 5. 脾的血循环: 腹腔动脉→脾动脉→脾叶动脉→脾段动脉→小动脉→终末动脉 脾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短动脉 脾静脉→门静脉
• 边缘:胰腺边缘清楚可见,有时可呈轻度分叶状
急性单纯性胰腺炎
•CT表现:
• 轻型病人CT可无阳性表现 • 多数胰腺体积不同程度弥漫性增大 • 胰周渗液 • 胰腺轮廓模糊,左侧肾前筋膜常增厚增强 • 胰腺均匀增强,无坏死区域 MRI表现: • 胰腺密度正常或轻度不均匀下降,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脾淋巴管瘤
• 成因:局部淋巴液引流受阻,积聚而形成囊状扩张。又称 淋巴水瘤,为良性淋巴管畸形。
• 病理上分毛细血管状、海绵状和囊状。囊状主要见于身体 的软组织部位。
• 病变累及多个脏器称淋巴管瘤病。 • 影像学表现:脾大,单或多个低密度灶,界清,内见粗大
间隔,CT值偏高(含有蛋白);增强后瘤壁及间隔强化, 中心无强化。 MRI表现为长T1、长T2的病变。
胰腺内分泌肿瘤
胰岛素瘤(几乎全是多血管性)
DSA
优选肝胆胰脾解剖演示ppt
第29页,共42页。
第30页,共42页。
第31页,共42页。
二 CT 正常腹部
10
胰头钩突
第32页,共42页。
二 CT 正常腹部
8
胰头
第33页,共42页。
二 CT 正常腹部
7
胰体
第34页,共42页。
二 CT 正常腹部
6
胰尾
第35页,共42页。
脾脏的解剖
第36页,共42页。
第37页,共42页。
肝蒂及肝门的解剖
第8页,共42页。
第9页,共42页。
第10页,共42页。
肝脏的血管走行
Glisson系统 肝内胆管 肝门静脉 肝固有动脉
肝静脉系统 肝右静脉 肝中静脉 肝左静脉
第11页,共42页。
Glisson系统
第12页,共42页。
肝静脉系统
第13页,共42页。
第14页,共42页。
命名。
▪
S1 尾叶
S2左外上段
▪
S3 左外下段
S4 左内叶
▪
S5 右前下段
S6 右后下段
▪
S7 右后上段
S8 右前上段
第19页,共42页。
肝右静脉分右叶为前后段;以镰状韧带将左叶分为内外侧 段;横向于第一肝门水平沿右和左门静脉主干将肝右叶和 左叶外侧段分为上下段。
第20页,共42页。
第21页,共42页。
第15页,共42页。
二 CT 正常腹部
5
肝圆韧带 肝总A 胆总管
门静脉
肝尾叶
下腔静脉
右膈脚
胸主动脉
左膈脚
第16页,共42页。
二 CT 正常腹部
6 门静脉
肝总A
脾静脉
第30页,共42页。
第31页,共42页。
二 CT 正常腹部
10
胰头钩突
第32页,共42页。
二 CT 正常腹部
8
胰头
第33页,共42页。
二 CT 正常腹部
7
胰体
第34页,共42页。
二 CT 正常腹部
6
胰尾
第35页,共42页。
脾脏的解剖
第36页,共42页。
第37页,共42页。
肝蒂及肝门的解剖
第8页,共42页。
第9页,共42页。
第10页,共42页。
肝脏的血管走行
Glisson系统 肝内胆管 肝门静脉 肝固有动脉
肝静脉系统 肝右静脉 肝中静脉 肝左静脉
第11页,共42页。
Glisson系统
第12页,共42页。
肝静脉系统
第13页,共42页。
第14页,共42页。
命名。
▪
S1 尾叶
S2左外上段
▪
S3 左外下段
S4 左内叶
▪
S5 右前下段
S6 右后下段
▪
S7 右后上段
S8 右前上段
第19页,共42页。
肝右静脉分右叶为前后段;以镰状韧带将左叶分为内外侧 段;横向于第一肝门水平沿右和左门静脉主干将肝右叶和 左叶外侧段分为上下段。
第20页,共42页。
第21页,共42页。
第15页,共42页。
二 CT 正常腹部
5
肝圆韧带 肝总A 胆总管
门静脉
肝尾叶
下腔静脉
右膈脚
胸主动脉
左膈脚
第16页,共42页。
二 CT 正常腹部
6 门静脉
肝总A
脾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