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新近效应是什么意思

合集下载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一们解释、预测、调空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观察并记录、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3、测验法:是指使用特用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4、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5、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6、构造注意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结构,认为意识结构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把心理分解成这样的一些基本元素后,再逐一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

7、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重视意识的动态特征,詹姆斯认为意识是像水流一样的,他称之为“意识流”。

8、行为主义心理学:该学派思想的很大程度上受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

认为我们只要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再根据条件反射原理给予适当的强化,使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起牢固的联系,那么就可以预测、控制和改变人的行为。

总之,行为主义心理学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9、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他们着重在知觉的层次上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

10、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弗洛伊德认为人除了有意识的活动——即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活动,还有无意识活动。

精神分析主要就是试图用各种方法发现和揭示病人在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11、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

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教育心理学中的12个效应

教育心理学中的12个效应

教育心理学中的12个效应1.皮格马利翁效应理论知识:乂称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在智力测验中发现,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现象。

研究的结果表明,如果教师认为某些孩子聪明,对他们有积极期望,认为他们以后智力会发展很快,那么若干个月后,这些孩子的智力果真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

相比之下,没有得到教师这种积极期望的孩子智力的发展并不明显。

而两类孩子原来并没有什么差别。

例子:这一效应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与学生,放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处也是同样可以的, 比如现在大家讨论比较广泛的“鼓励式教育",它的对立面是“打压式教育〃,实际上,就是说教育的过程要给予孩子更多的信心,让儿童觉得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个体,之前写过专门的文章,宝宝们可以看看:教育文摘|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沟通的时候,要积极的引导孩子。

多鼓励,无论是口头还是物质奖励,都不要吝啬。

要让他们得以更好的发展,不以分数论英雄,始终以促进学生成长为目的。

2.酝酿效应理论知识:当个体对于某一个问题白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先停下来,暂时性的放松,一段时间之后,突然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故事渊源:以前,有个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乂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

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冥思苦想还是没有解决问题。

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坐进澡盆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例子:日常学习中,我们可能会对某一个难题束手无策,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比如背书背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记不住,这也是正常的,有可能是你没有找到知识之间的逻辑或者对这个知识点的具体含义尚未明确,只是处在一个机械背书的阶段,当你反复阅读、背诵这个知识点,某一天可能明口了其中的道道,知识点也就记牢了。

心理学新近效应是什么意思复习

心理学新近效应是什么意思复习

心理学的新近效应是什么意思新近应该是最新最近的意思吧。

在心理学中有近因效应与之相符。

近因效应指个体在对别人总体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知觉生长模型》理论对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同时作出生理心理学的剖析,详见如下:一、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概念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卢钦斯用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生活片段的文字材料做实验材料,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为一个热情并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

实验中,他将两段文字加以组合: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卢钦斯让四组被试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结果,第一组被试者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中只有18%的被试者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者有95%;第四组只有3%的被试者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这项研究结果证明,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另一位心理学家也做过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 更聪明。

这就是受第一印象影响而产生的。

所以,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效应。

卢钦斯进一步用上述文字材料作研究,发现如果在两段文字之间插入某些其他活动,如做数学题、听故事等,则大部分被试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信息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知觉起了更大的影响作用,即受到近因效应影响而产生的。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测验法: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调查法: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意识: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不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随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但是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生物节律:是指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它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日节律:存在于动物和人身上, 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 以及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

感觉: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使人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感受性: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剌激存在或剌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超感知觉:通过不同于人类感观而获得有关外部世界、其他人或未来的信息的可能性。

最小可觉差: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简称jnd.视觉适应:是在剌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是提高感受性,也可以是降低感受性。

心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心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心理学名词解释一、效应1.序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最初效应)近因效应:新近获得的信息(最近效应)2.刻板效应(P58)——社会刻板印象: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在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

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

4.投射效应——以己度人、疑邻盗斧、将心比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

5.登门槛效应(低球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6.霍桑效应——宣泄效应又称霍索恩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是指当被观察着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

启示:1)给予学生额外的关注,真的会造就这个人。

【从旁观者角度】2)你认为自己是什么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从学生自身角度】(这里的被观察着认为他们被抽到是因为他们是优秀的、被关注的)7.启动效应启动效应是指由于之前受某一刺激的影响而使得之后对同一刺激的提取和加工变得容易的心理现象。

8.南风效应---温暖法则拉封丹(法)9.星座效应——巴纳姆效应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将某些特性往自己身上套)10.马太效应——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我们倾向于对优秀者表扬鼓励更多,而对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

1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团体面临外在威胁时,会更加团结12.詹森效应(P174)平时成绩好,因情绪紧张而在正式场合不能正常发挥的效应。

13.德西效应(不好,不应采用)当学习者对学习产生内在动机时,如果人为的给予外在鼓励,反而会降低其学习动机。

14.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P103)正向的肯定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15.维持性期望效应老师认为学生将维持以前的发展模式,而对学生特别是差生的改变视而不见,甚至否认的现象。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概论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提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测验法: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学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

是在德国出现的一个心理学派别,主要活跃于1912年到20世纪4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魏太默、考夫卡、苛勒等人。

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着重在知觉层次上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的。

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重视心理实验,强调心理实验,强调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现场实验:现场实验即自然实验。

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配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的研究方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中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心理学流派。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罗杰斯。

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

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

认知:认知是指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

口语报告法: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推理、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时采取的一种研究方法。

口语报告法也称“大声想”,即经过一定训练后,让被试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内进行的活动,事后由心理学家对之进行分析。

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

控制变量: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为了避免这些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设法予以控制。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意识:心理学上的意识有两层含义。

一种是把它当作心理的同义词使用。

第二种含义指的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awa reness)。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全书重要名词解释(总结)1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2 第一信号系统:凡是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这是动物和人共有的。

3 第二信号系统:凡是以词语作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它是人和动物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4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是人们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和做出更有准备反映的保证,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5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

6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的对一定的事物所发生的注意7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

8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觉器官觉察刚刚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9差别感受性:对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差异强度,才会引起人的感觉。

对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

10 绝对感受阈限: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人的感觉,刚刚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11 差别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12 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13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的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14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的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是人脑对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

包含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三过程15 识记: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具有选择性的特点16 保持:已获得的知识在人脑中巩固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环节17 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的恢复或提取18 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的过程。

八大心理学效应

八大心理学效应

八大心理学效应四、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例如: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者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者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五、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例如:张林与李萌是小学的同学,从那时起,两个人就是好朋友,彼此之间非常了解,可是近段时间李萌因家中闹矛盾,心情十分不快,有时张林与他说话,动不动就发火,而且一个偶然的因素的影响,李萌卷入了一宗盗窃案。

张林认为李萌过去一直在欺骗自己,于是与他断绝了友谊。

其实这就是近因效应在起负作用。

六、投射效应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

例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良少年吴某,别人无意中瞟了他一眼,他就动手打人,认为别人瞧不起他,但实际上是他自己潜意识里瞧不起自己。

七、登门槛效应登门槛效应是指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登门槛效应起源于法国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出席一次慈善机构募捐,一天过去了,捐款箱里的善款还是寥寥无几。

于是第二天,他在募款箱上贴了一句话:哪怕一分也好。

果然,在第二天的时候,捐款箱里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

八、留面子效应留面子效应是指在向别人提出自己真正的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大要求,被拒绝后,再提出自己相对小的要求,别人接受这要求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比如,员工希望老板给自己加薪一千元,如果直接提出可能会被拒绝,该员工可以先向领导要求加薪两千元,被老板拒绝后,老板同意为员工加薪一千元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

心理学名词解释(1-12)

心理学名词解释(1-12)

交往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

人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盛会和学习的。

人在交往中为自己的行为吸取信息进行定向,以自己所做的同人们期待他做的进行核对,从而调整自己的需要、观念和行为,使自己在符合群体要求的情况下得到发展;否则就会感孤单、别扭或焦虑,这就是使人产生一种交往的需要和动机。

社会知觉: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人为对象的知觉,有时又称作人际知觉。

算法式:也叫穷举式,式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找到答案。

这种方法的优点式能够保证问题的解决,缺点式需要大量的尝试,费时费力,当问题空间比较大时,人们难以用这种策略解决问题。

年龄特征:是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具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接受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也是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

教师讲授,学生接受,这是可他那个学习的主要形式。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行为:是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被定义为对外部和内部刺激的觉知。

无意识现象:是人在正常情况下察觉不到、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现象。

精神分析:是指通过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展病人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使所受到的压抑得到宣泄,从而治疗疾病。

观察法:是指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

调查法: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定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

自变量:即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

参与观察:指观察者参与被观察的活动,作为被观察者的一员,将所见所闻随时加以观察、记录。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细胞体和由细胞体发出的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组成。

突触:是指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些神经元的树突和细胞体接触的区域。

布洛卡区:法国医生布洛卡1861年解剖尸体发现,身体右侧瘫痪的人大脑左半球发生病变,同时换有不能说话的“失语症”,其位于额叶后下部,后来人们把这一区域称为布洛卡区。

教师招聘考试名师浅谈—社会心理学之印象形成效应

教师招聘考试名师浅谈—社会心理学之印象形成效应

教师招聘考试名师浅谈—社会心理学之印象形成效应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社会心理学的几个概念是常考知识点,经常在选择题中出现。

本店铺老师对几个常考的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帮助大家对这些概念形成更清晰透彻的理解。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或者第一印象效应。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有关实验: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编撰了两段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的文字,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外向的人,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他走在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新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说吉姆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没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

在实验中,卢钦斯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卢钦斯让四组人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发现,第一组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中只有1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人有95%,第四组只有3%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第一组和第二组条件下,相同的内容,只因顺序不同,人们对吉姆的印象差别竟然如此之大!也就是说,信息呈现的顺序影响了对人的整体看法,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这个现象叫作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对人们后来的认识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

更有意思的是,卢钦斯的实验并没有就此中止,他改变了实验条件。

首先,告诉参加实验的人不要受第一印象的误导,要全面地进行评价,然后,将描述吉姆不同特征的两段文字隔开呈现。

心理学几大效应

心理学几大效应

生活常见的应用场合: 一见钟情 一见如故 一见倾心 首因效应在面试过程中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 是以貌取人。对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应聘者容 易赢得主考官的好感,二是以言取人,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者往往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
2.晕轮效应
幽默笑话: 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课,看到两个学生 枕着书睡觉,其中一个是成绩优秀的学生 ,一个是差生。教师把那个差生拉起来骂 道:“你这个不思上进的家伙,一看书就 睡觉,你看人家连睡觉也在看书。”
生活中常见的几种 社会心理学效应
1. 首因效应
背景小故事: 《三国演义》中曾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 去拜见孙权,“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 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庞统又见 刘备,“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不悦”。孙 权和刘备都认为庞统这样面貌丑陋之人不 会有什么才能,因而产生不悦情绪,不愿 重用。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有时又称为第一印象效应,指 的是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 用。具体说,就是初次与人或事接触时,在心理上产生对 某人或某事带有情感因素的定势,从而影响到以后对该人 或该事的评价。
晕轮效应(Halo Effect)又称光环效应,是指某 人或某事由于其突出的特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忽视了其它的心理和行为品质。它有时会产生 “积极肯定的晕轮”,有时会产生“消极否定的 晕轮”,这都会干扰人们对信息的评价。 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 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 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 会给予较好的评价。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 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 、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 环效应。
第一印象是在短时间内以片面的资料为依据形成的印 象,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 产生第一印象。它主要是获得了对方的性别、年龄、长相 、表情、姿态、身材、 衣着打扮等方面的印象,判断对 方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 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 主导地位。并且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 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

近期效应的名词解释

近期效应的名词解释

近期效应的名词解释近期效应是指个体或群体对近期事件或信息的特别关注和重视,将其给予较大的影响力和权重,而对于过去事件或信息的反应则相对较弱。

这种偏好情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不仅在个人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社会和经济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近期效应在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领域被广泛研究和讨论。

其实质源于人类认知和情感的限制,人们更容易注意和关注与当前处境紧密相关的新鲜事物,因为这些事物通常更容易唤起兴趣、激发情感,并引发行动。

这种偏好反映了人类在信息处理中的一种效率偏向,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环境和决策。

在个人决策中,近期效应对我们的选择和判断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当我们购买商品时,更容易受到近期的广告宣传或特别优惠的影响,而忽视了过去的消费经验或其他因素。

在金融投资中,近期的市场表现和消息也往往会对投资者的判断产生重要影响,导致他们更容易跟随市场短期趋势,而忽视长期价值和风险。

然而,近期效应并非总是具有积极影响。

它可能导致我们忽视长期后果和潜在风险,并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比如,当我们只看到近期的经济增长数据时,容易产生对经济状况过于乐观的错误判断,而忽视结构性问题和长期发展动力的考量。

在政府决策和舆论引导中,近期效应也被广泛应用,有时可能带来偏颇的结果。

此外,近期效应还在社会和经济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在社交媒体的盛行时代,人们更容易受到近期的热门话题或事件的影响,关注度更高,参与讨论更积极。

这可能导致信息传播的不均衡和偏向,以及社会舆论的扭曲。

在经济领域,近期的市场波动、公司业绩和政策变动往往会引发投资者和企业决策者的行为,导致市场短期波动加大,甚至出现过度反应。

为了应对近期效应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冷静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首先,要客观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被虚假新闻或短期统计数据误导。

其次,要关注长期趋势和结构性变化,以多维度的视角进行权衡判断。

最后,要独立思考,不被他人的意见和舆论左右,尽量以自己的判断做出决策。

社会心理学中的邻近效应探讨

社会心理学中的邻近效应探讨

社会心理学中的邻近效应探讨在社会心理学中,邻近效应是指人们对邻近的事物或人更加喜欢、更容易注意和记忆的心理倾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体验到邻近效应的存在,无论是选择商品还是社交互动,邻近效应都能对我们的判断和决策产生影响。

本文将对邻近效应的原理、机制和应用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邻近效应的影响。

邻近效应的原理可以归结为两个基本因素:距离和相似性。

首先,距离因素指的是物体之间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距离越近,邻近效应的影响越显著。

这可以解释为我们对近距离的事物有更多的接触和经验,从而更容易产生好感。

其次,相似性因素指的是物体之间的共同特征、属性或类别的相似程度。

我们往往更喜欢和喜欢我们自己的事物或人接近,因为它们与自己更相似。

这种类似吸引相似的原则也可以解释为,我们更容易相信和与与我们意见相同的人更加接近。

邻近效应对个体的判断和决策有着明显的影响。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在商品选择中的邻近效应。

研究表明,当消费者进入一家商店时,他们更容易选择陈列在离他们最近的货架上的商品。

这是因为这些商品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以及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地接触到它们。

类似地,在社交互动中,邻近效应也能够影响我们对他人的评价和偏好。

人们更容易与与自己相似或身边距离较近的人建立联系和友谊。

邻近效应在广告和市场营销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广告商经常会将他们想要推广的产品放置在电视节目中的场景中,以便触发观众对该产品的注意和喜爱。

此外,邻近效应还可以通过将产品和品牌与受欢迎的人物、音乐或事件联系起来,来增加消费者对其的好感和认可。

这些市场营销策略都是基于邻近效应的原理,通过将产品和购买者之间的距离拉近,来影响购买行为。

然而,邻近效应也可能引发一些负面影响和误导。

例如,在犯罪调查中,警方常常会面临邻近眼证据的问题。

邻近眼证据是指目击者在选择犯罪嫌疑人时,倾向于选择与其外貌特征或行为类似的人。

这种基于邻近效应的选择可能导致错误的认定和冤假错案。

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的区别

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的区别

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1、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2、首因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二、产生原因不同
1、近因效应: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2、首因效应:一种解释认为,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构成脑中的核心知识或记忆图式。

后输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这个记忆图式中去,即这是一种同化模式,后续的信息被同化进了由最先输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记忆结构中,因此后续的新的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属性痕迹。

三、特点不同
1、近因效应:受近因效应的影响,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改变原有看法,作出错误判断,如有的企业组织一直因某职工见义勇为受到
媒体和上级的表扬,就被认为一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用一时一事来肯定或否定一个企业的全面工作,很容易片面、失误。

2、首因效应: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心理学近因效应

心理学近因效应

心理学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是指人倾向于记忆中最后出现的信息,而对前面出现的信息印象较弱的现象。

在心理学中,近因效应是人们在记忆和决策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偏差。

近因效应可能出现在各种情境中,包括学习、记忆、评估和决策等。

在学习和记忆中,近因效应意味着人们更容易记住最新学习的内容,而忘记早先学习的内容。

这可能是因为最新的信息更容易在短期记忆中保持,并且在记忆检索时更容易被提取出来。

在评估和决策中,近因效应可能导致人们对最近获得的信息更加重视,而忽视之前的信息。

例如,在进行面试评估时,评委可能更容易受到最后一个候选人的表现所影响,而对之前的候选人的表现印象较弱。

这可能会导致评价的不公正和决策的偏差。

近因效应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最新的信息在短期记忆中占据了较大的位置,而较早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减弱或被替代。

另外,情感的影响也可能起到作用。

较新的信息可能更容易激发情感反应,从而更容易被记住和重视。

为了减少近因效应的影响,人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

例如,在记忆中重复和强化早先的信息,以增加其在长期记忆中的保持和提取。

在评估和决策中,人们可以尽量减少最近获得的信息对决策的影响,而要全面考虑所有的信息。

总的来说,近因效应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偏差,会对记忆和决策产生影响。

了解和认识这种效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信息。

新近效应的名词解释

新近效应的名词解释

新近效应的名词解释新近效应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们对于最近接收到的信息更为关注、记忆效果更好的倾向。

这一效应是心理学家在研究人们对信息处理方式时发现的普遍现象。

新近效应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释和理解。

首先,新近效应与人类的记忆特点有关。

人类的记忆是有限的,而且存在时间衰减的特征,即较新接收到的信息在记忆中的持久性更高。

这是因为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机制决定了新近接收到的信息优先进入短期记忆,而长期记忆需要经过反复强化才能稳固下来。

因此,人们更容易记住最近的事件和情境。

其次,新近效应与注意力和情感有关。

人们在面对各种信息时,会选择性地关注其中的某些内容,而忽略其他的信息。

对于新近接收到的信息,人们会给予更多的注意力,因为这些信息更与当前的情境相关。

比如,我们更容易记住昨天发生的事情,也更容易关注最近的热门新闻。

同时,新近的信息往往伴随着较高的情感体验,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共鸣,因此更容易被记住。

再次,新近效应还与认知加工过程有关。

人们对待新近信息的认知加工更深入和详细。

这是因为新近信息与我们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记忆有较强的联系,更易于获得较高的理解和解释。

相反,过去的信息可能与我们当前的认知状态脱钩,因此在加工和理解上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思。

在信息充斥的时代,新近信息更容易满足人们对知识更新和获取的需求。

另外,新近效应还与社会和文化环境有关。

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使得新近信息的获取更为容易和迅速。

人们更容易接收到来自社交媒体的新闻、事件和观点。

同时,媒体机构对于新近和热门话题的报道和推送也更加频繁。

这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改变,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对新近信息的关注和记忆。

然而,新近效应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首先,过度关注新近信息可能导致对历史和长期记忆的忽视。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近信息会被新的新近信息所取代,人们更容易忘记过去的事件和状况。

其次,新近信息往往受到媒体选择和社交媒体算法的影响,存在信息过滤和偏差的可能。

心理学 近因效应 简书

心理学 近因效应 简书

心理学近因效应简书近因效应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们对最近发生的事件或信息更为关注和重视,而忽视了过去的经历。

这种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在决策过程中,人们常常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

比如,在购物时,我们往往会受到最近的广告或推销活动的影响,而忽视了过去的消费经验。

这就是为什么商家经常会采用促销策略来吸引消费者的原因。

通过提供折扣、赠品或限时优惠,他们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购买欲望。

近因效应还可以影响我们的记忆和判断。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们对于最近接收到的信息更容易记忆和回忆,而对于过去的信息则记忆不深刻。

这也是为什么在考试前临时复习往往效果不佳的原因。

我们应该在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中注重反复强化,以提高信息的记忆和理解。

除了对决策和记忆的影响外,近因效应还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评价和判断。

根据一项研究,人们对于最近接触到的人更容易产生亲近感和好感,而对于过去接触较少或较久远的人则往往缺乏感情投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往往更喜欢和熟悉的人相处,而对于陌生人则保持距离的原因。

近因效应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完全忽视过去的经历和信息。

相反,我们应该意识到近因效应的存在,并在决策、记忆和判断中保持客观和全面的态度。

我们应该尽量从不同的角度和时间段考虑问题,以减少近因效应对我们思维和行为的影响。

近因效应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决策行为和人际关系。

了解和认识近因效应对于我们提高思维能力和决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注意和减少近因效应的影响,我们能够更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近因效应名词解释

近因效应名词解释

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

1957年,心理学家A·卢琴斯根据实验首次提出。

实验证明,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不同的刺激物依次出现的场合,印象形成的决定因素是后来新出现的刺激物。

例如介绍一个人,前面先讲他的优点,接着“但是”,讲了许多缺点,那么后面的话对印象形成产生的效果就属于近因效应。

当沟通者提出两个以上不同的论据(刺激物)时,认知者产生首因效应还是近因效应?1960年,心理学家J·怀斯纳的实验证明,这时取决于认知者的价值观念,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依附于主体价值选择和评价。

如果提出的论据不是当场依次提出,而是间隔了较长时间,那么近因效应发生的机遇则更大些。

1964年,心理学家C·梅约和W·克劳克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认知结构简单的人,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认知结构复杂的人,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有关的学者还指出,认知者在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起较大作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较大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的新近效应是什么意思新近应该是最新最近的意思吧。

在心理学中有近因效应与之相符。

近因效应指个体在对别人总体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知觉生长模型》理论对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同时作出生理心理学的剖析,详见如下:一、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概念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卢钦斯用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生活片段的文字材料做实验材料,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为一个热情并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

实验中,他将两段文字加以组合: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卢钦斯让四组被试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结果,第一组被试者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中只有18%的被试者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者有95%;第四组只有3%的被试者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这项研究结果证明,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另一位心理学家也做过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 更聪明。

这就是受第一印象影响而产生的。

所以,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效应。

卢钦斯进一步用上述文字材料作研究,发现如果在两段文字之间插入某些其他活动,如做数学题、听故事等,则大部分被试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信息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知觉起了更大的影响作用,即受到近因效应影响而产生的。

上述实验无论在首因效应还是近因效应占多数的情况下,都有例外(少数人),显然,除信息内容及呈现顺序外,还有秘密没有被发现。

那么,这个秘密是什么?二、发生机制《知觉生长模型》的解释是:当外界第一个刺激信息发生后,会形成记忆痕迹,即第一印象。

这个记忆痕迹可以是永久记忆,也可以是暂时的记忆。

如远方来客,一次见面后,很长时间没有再见面,当我们提及他的时候,兴奋能量只能进入这个唯一的永久记忆痕迹中,可见第一印象多么重要。

上述两个实验产生的记忆痕迹也可以只是暂时记忆,不一定会成为被试的永久记忆。

但是,在当时实验环境下,最初接触到的刺激信息形成的暂时记忆区域(暂时性联系区域)(下面简称前期区域)是处于充满兴奋能量的状态,然后,兴奋能量扩散,就会产生评价。

由于兴奋能量贮留,这些评价一直处于“兴奋渗透层”中。

随着后期信息不断出现,兴奋能量所占据的暂时性联系区域就会不断发生扩大和改变,由于实验中阅读材料不多,所以前、后期刺激信息形成的暂时性联系区域会同时存在,前期产生的评价也存在,于是出现了首因效应,这是第一种情况,简式:前期信息+前期评价+后期信息=首因效应。

后期信息形成的暂时性联系区域(下面简称后期区域)的兴奋能量同样会扩散,同样会产生评价,即产生改变前期评价的评价,出现近因效应。

这是第二种情况,简式:前期信息+后期信息+后期评价=近因效应。

三、剖析除上述机制外,利用知觉生长模型还发现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有关的秘密如下:(一)首因效应中没有后期评价的原因1、在暂时记忆中,后期信息还来不及扩散,被试就被要求作出评价(或者自己已经迫不及待作出评价),于是“意识流”“回头”寻找答案,后期区域兴奋能量更加不足,无法向其联系的评价方向扩散,不可能产生后期评价。

这就是卢钦斯实验多数人产生首因效应的原因。

2、在长时记忆中,首因效应内没有后期评价的原因:a没有后期刺激信息,当然不会有后期评价。

如上面所举远方来客的例子,没有再见,自然只有前期印象和评价。

b同上述暂时记忆一样的原因,即后期信息还来不及扩散,没有产生后期评价。

(二)近因效应中没有前期评价的原因1、在暂时记忆中,前期评价区域兴奋能量已经消失,进入抑制状态,甚至某些人前期信息的区域也进入了抑制状态,所以,只有后期评价,就出现了近因效应。

卢钦斯实验中途插入了某些其他活动,如做数学题、听故事等,结果是让“意识流”进入了这些活动刺激产生的区域中,于是,前期信息区域中贮留的兴奋能量大量减少,有的人甚至进入抑制状态。

与此同时,由前期信息区域兴奋能量扩散形成的前期评价区域的兴奋能量本来就更微弱,将会首先进入抑制状态,即前期评价没有了,所以,只能出现近因效应。

2、在长时记忆中,第一印象随着生活时间的推移,“痕迹”会逐渐变浅,出现记忆印象越来越淡忘的现象。

当后期信息出现时,从后期信息区域出发的兴奋能量容易扩散产生后期评价,却很难扩散至淡忘了的“第一印象痕迹”中,更加不可能从“第一印象痕迹”出发,继续扩散产生前期评价。

(三)近因效应实质等于首因效应如果“第一印象”区域由于“遗忘”等原因而处于抑制状态,那么后期刺激信息实质上相当于最新刺激信息,产生的评价现象似是近因效应,实质上属于首因效应。

(四)前、后期刺激信息的区别如果前、后期刺激信息变化不大,将会出现基本相同的评价。

如破产的富豪再次出现在电视机前,华丽的服饰不变,笑容不变,不知内情的观众得到的最新印象和评价不变。

这个“不变”被看成首因效应。

如果前后期刺激信息变化较大,则有可能改变前期印象,出现近因效应。

如看见认识的富翁神情呆滞,正在挤公交车。

反差巨大,马上可以改变以前的印象出现近因效应。

如果前后期刺激信息有变化,甚至较大变化,也可以不出现近因效应,而是前后期信息都贮存在一起,成为相互参考的资料。

如上例挤公交车的富翁,看见后你可以认为他破产了(近因效应),也可以只是怀疑。

关键是个体对新事物的习惯性态度。

如你熟知这个富翁是个个性谨慎的人,那么,他怎么可能突然破产呢?想到这里就会产生怀疑;如果你是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逢事都会认真分析,那么,为什么他挤公交车?为什么他精神不振?自然会找到很多可能的原因,更加不会随便下结论。

(五)属“判断”范畴在前期评价和后期评价共存的状态下,个体的评价只会是其中之一,这实质上属于心理学中“判断”的范畴。

也就是说,这时出现的只是类似首因效应现象或类似近因效应现象,而非真正的首因效应或近因效应。

(六)中段评价问题在信息接收的全过程,依据信息内容的不同,可以在全过程的任何一个时段产生评价。

中途评价的作用:可以是前期评价的后期评价,也可以是后期评价的前期评价。

总之,人脑知识结构内兴奋能量区域不断变幻的形态,产生了不断变幻的认知结果。

这样的认知结果是人类最常见的,但不象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那样具有“鲜明的时间性”特点。

四、影响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知觉组织a、“注意”对首因效应的影响:心理学研究早已发现,在与陌生人的接触中,首因效应起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初次接触,会格外认真,这实质上是个体的注意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注意”时所携带的兴奋能量特别多,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由此产生的前期评价同样会相当深刻,所以多数人会以首因效应为主。

b、欠缺“独立思考”系统(注解1):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发生首因效应后,不能回过头来分析或检讨自己的认识,从而没法改变首因效应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早已发现,近因效应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

在长期共同生活、长期共事的人之间,许多人往往将对方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对方的依据。

因而令夫妻反目、朋友绝交、合作变成对抗等等。

相反,往日的对手立即成为朋友、“坏人”立即成为“好人”等等。

善于独立思考是个体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内建立的一个系统组织,没有形成这个组织的人,一旦发生近因效应,同样不能根据历史往事做出比较和分析,结果是无法改变以偏盖全、不客观、不公正、不正确的近因效应评价。

(注解1):欲知“独立思考系统”比较详细的知识,请看教育改革的心理学依据这篇博文,内有详细介绍。

c、个性与品格:《知觉生长模型》认为,个体的个性与品格都是先天遗传与后天培养的结果,实质就是自我构建的、独一无二的知觉网络组织。

例如性格暴躁的人,就是由于他没有构建起情绪控制的“神经线路”,或者这条“神经线路”不够“宽敞”,容易失效(即处于抑制状态),所以表现出情绪控制能力差,“情商”低的特点。

又如个性倔强的人,遗传是重要因素,然而,后天教育可以让这条“神经线路”更加“宽敞和深刻”,成为一个意志坚强,不屈不挠的人(反面就是顽固不化)。

同样,后天教育可以建立起许多抑制这条“神经线路”的线路。

如“三人行,必有吾师”、“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和“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等等教育,可以让倔强的人能够理智地虚心接受意见,却不失主见等等。

个性与品格对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影响可以发生在当时,也可以对它们发生之后的“能否改变”发生影响。

对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有明显影响的个性品格结构主要有如下几种:(1)欠缺自我反省能力:遇事总是别人错,自己对,永远在寻找借口推卸责任的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欠缺自我反省能力,于是,他们只能永远“跟着感觉走”,让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尽情发挥”。

(2)自私:雷锋之所以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榜样,正是在于这种品质的稀缺性,谁都无法否认几乎所有人都是自私的这个现实,只是,自私的程度有天壤之别。

越是自私的人,遇到不利于己的事,甚至只是不能完全满足自己愿望的小事,都会产生不快感。

不良情绪是一个强大的“兴奋源”和“吸引力点”,甚至可以将所有兴奋能量吸引到它这里聚集,出现失去理智的现象。

总之,越是自私越容易觉得别人对不住自己,越是自私越难压抑自己的情绪,越难公正看待事件,难以改变自己的态度。

(3)固执:固执实质上是由众多“深刻的神经线路”所构成的组织。

越是深刻的痕迹越难以消退和被抑制,所以表现出人们称为固执的现象。

要消除固执的消极影响,最好的方法是如上所述的建立起许多抑制这些“神经线路”的线路。

(4)不懂感恩:感恩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是谅解和宽恕对方的“神经线路”。

不懂感恩,就失去了谅解和宽恕对方的可能。

现实生活中的父子成仇、谊友翻脸等发生后,无法谅解,很多与不懂感恩有关。

五、编后语明白了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发生机制,以及认识到它们可能做成的认知错误和原因,才有可能改正和消除它们的消极作用。

祖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应该继承的教诲,对克服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消极作用很有帮助。

如“士别三日,另眼相看”、“三人行,必有吾师”、“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养儿方知父母恩”、“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