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现状及展望

合集下载

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大气环境监测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1. 传统监测技术的不足过去,大气环境监测主要依靠人工取样与分析,这种方式显然不够快速、高效和全面。

人工取样容易受到个体误差的影响,结果可能不够准确。

而且,人力和物力成本较高,无法实现实时监测。

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和应用更先进的监测技术。

2. 先进监测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监测技术开始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

其中,无人机监测技术成为了当前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无人机监测技术利用遥感和传感器技术,结合卫星图像,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和采样。

无人机具有灵活、快速、低成本等优势,可以获取到空间分辨率较高的数据。

这种技术在空气质量监测、大气污染源追踪、排放监测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另外,人工智能技术也在大气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建模,人工智能可以精确预测和评估污染物的扩散和影响范围。

这种技术不仅能提供决策支持,还能实现智能化的污染治理,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3. 技术发展的挑战与前景虽然无人机监测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显示出很大的潜力,但是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推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相信这个问题能够逐渐得到解决。

其次,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对于无人机监测技术来说,传感器和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需要不断提高,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来说,算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是需要不断改进的。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大气环境监测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除了无人机和人工智能技术,还有其他一些新兴技术也值得期待,例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大气环境监测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亟需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面对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应当加强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管理,探索可行的治理技术和措施,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并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本文将针对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重金属污染的现状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g/cm³的金属元素,包括铅、镉、汞、铬等,这些重金属元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废弃电子产品、矿山尾矿等,这些来源都可能导致周围环境受到污染。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壤、水体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已经超过环境质量标准,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污染: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积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从而危害食品安全。

2. 水体污染:重金属元素进入水体后,会对水产养殖和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长期饮用受污染水源可能导致慢性中毒。

3. 大气污染:工业废气中的重金属元素经排放到大气中,降尘后附着在土壤和水体上,成为重金属污染的另一重要来源。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亟需加强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管理,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二、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1. 加强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管理(1)加强重金属污染源的监测与排放控制。

对工业废气、工业废水等重金属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测,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和限值,加强对排放企业的监管和检查力度,确保排放达标。

(2)开展重金属元素在土壤、水体中的监测。

建立土壤、水体中重金属元素的监测网络,定期对受污染地区的土壤、水体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污染扩散的趋势。

大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研究与治理

大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研究与治理

大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研究与治理重金属污染作为一种严重破坏大气环境质量的污染物,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研究和治理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影响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燃煤等活动。

工业生产过程中释放出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这些重金属经过大气传输,最终会沉积在土壤和水资源中,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交通运输中的汽车尾气和工业燃煤排放的烟尘也是重要的重金属污染源。

长期暴露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人体会出现中毒症状,同时也会对植物和动物造成严重的生态危害,破坏生态平衡。

二、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为了更好地了解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和影响,许多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利用现代分析技术,他们对大气中的重金属进行了监测和分析,并研究了重金属在大气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

研究表明,重金属在大气中主要以颗粒态形式存在,随着大气扩散和沉降,沉积在土壤和水体中。

同时,研究人员还对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了解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

三、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为了减少和控制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许多治理方法被提出并得到了应用。

其中,最重要的是减排和防控措施。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生产工艺的环保性、采用绿色材料和清洁能源等措施来减少重金属的排放。

在交通运输领域,可以推广新能源车辆和提高尾气净化技术的效率来减少汽车尾气中的重金属排放。

此外,加强废水和废气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严格监管和执法也是重要的措施。

另外,利用植物吸附和修复技术也是重金属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许多植物具有吸附和转运重金属的能力,通过植物修复技术,可以将土壤中的重金属转移至植物体内,从而降低土壤和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

此外,还可以采用土壤修复和水体净化等技术,对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水体进行修复和净化。

综上所述,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和治理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中国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监测技术与方法综述

中国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监测技术与方法综述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 析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析
1、工业排放:中国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重工业和化工企业的大量排放,是 导致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析
2、交通尾气:城市交通拥堵和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交通尾气排放成 为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析
3、农业活动: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污水灌溉等不规范农业行为,也 会导致大气中重金属颗粒物的排放。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析
4、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焚烧和处理过程中,部分重金属元素会以颗粒物的形 式释放到大气中。
4、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焚烧和 处理过程中,部分重金属元素会 以颗粒物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参考内容
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来 源及控制建议
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来源及控制建议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其 中,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尤为突出,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控制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我们需要对其来源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 切实可行的控制建议。
一、采样技术
一、采样技术
大气颗粒物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为了获取具有代 表性的样品,需要采用合适的采样技术。目前,常用的采样技术包括滤膜捕集法 和惯性撞击法等。滤膜捕集法适用于采集PM2.5和PM10等细颗粒物,而惯性撞击 法适用于采集PM10和PM5等粗颗粒物。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监测需求选择合适 的采样技术。
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现 状和影响
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影响
大气颗粒物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物质,其来源复杂,包括工业 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和生活垃圾等。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元 素,如铜、锌、铅、镍等。这些重金属颗粒物在大气中难以降解,会对人体健康 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重金属污染是环境污染领域的重要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环境保护领域的一大难题。

重金属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为了做好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保护治理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强监管与管理,推动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革,共同保护地球的环境资源。

一、重金属污染现状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高于5g/cm3的金属元素,包括汞、铅、镉、铬、镍、铜、锌等。

在自然界中,重金属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生物体和人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重金属元素来维持生命活动,但如果重金属在环境中积累超过了环境容忍的水平,就会对生物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目前,我国的重金属污染情况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包括工矿、电镀、化工等行业的废水、废气排放。

2. 农业活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和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物质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中,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重金属污染。

3. 城市垃圾: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化学废物、旧电池、废弃药品等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若随意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4. 气溶胶沉降:大气中的重金属元素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沉积到地表,也是环境重金属污染的重要途径。

5. 污染食品与饮用水:重金属污染使得蔬菜、水果、水产产品、饮用水等成为重金属污染的介质,危害食品供应安全与人们的健康。

以上种种重金属污染的现状,都对环境与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二、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面对重金属污染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着力推动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1.加强立法与监管在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中,国家应加大立法力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重金属排放标准,建立有效的监测与监管机制,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与惩治。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重金属污染是指由重金属元素或其化合物在环境中积累而引起的环境污染现象。

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严重的危害,长期而言,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在新形势下,为了有效治理重金属污染,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重金属污染的现状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至大气、土壤和水体中,严重影响了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

砷、镉、铬、汞、铅等重金属元素是目前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之一,通常来源于燃料燃烧、工业排放、废弃物处理和农业活动等。

1.对环境的影响重金属元素进入自然环境后,会富集在土壤和水体中,通过生物链逐级富集,最终进入人类食物链,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重金属的长期积累和富集会导致土壤失去肥力,影响作物的生长和质量,甚至导致土壤酸化及生态系统的崩溃。

在水体中,重金属元素会影响水质,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从而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重金属污染物经由蔬菜、水果、水、土壤等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摄入会引发慢性中毒,对人体造成严重健康问题。

铅中毒会导致儿童智力发育受损,镉中毒会引发骨质疏松等。

重金属污染物还可能通过空气中的微粒悬浮物进入人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诱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二、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针对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我们需要在新形势下采取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以减少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1.加强监管和法律法规建设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业活动的监管,建立健全的重金属污染监测和排放标准,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对重金属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重金属污染“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的法治理念。

2.推动清洁生产和减排技术的应用鼓励和支持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技术,降低重金属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

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

加强环境监测,提高环境数据的获取和分析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得到提升和完善,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本文将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1. 大气监测技术的进步大气环境污染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大气监测网络的建设,不仅在城市地区建立了大气环境监测站点,还在工业区域、交通要道等重点区域加强了监测点的建设。

我国还推广了PM2.5、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的在线监测技术,实现了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实时监测和发布,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2. 水质监测技术的突破水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我国积极推进水质监测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建立了覆盖城乡、河湖、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全面水质监测网。

在水质监测技术方面,利用遥感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水域的遥感监测,并结合水质自动监测站点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了精准的水质信息。

3. 土壤监测技术的完善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我国加强了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工作。

利用遥感技术和现代化的土壤采样分析方法,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和评估。

我国还建立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布图像化,加强了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和评估能力。

4. 环境监测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等,实现了对大范围区域的环境监测,提高了监测效率和数据采集的精准性。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监测数据建立的模型,对环境污染的溯源分析和趋势预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与展望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扩张,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大气污染不仅威胁着人类健康,损害着生态环境,还阻碍着社会经济发展。

为了治理大气污染,科学家们开发了各种技术手段,其中一些已经实现了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一、大气污染现状1.1 首要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对人体健康影响最为深远的是PM2.5和O3。

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够悬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对健康产生危害,如引发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O3是一种有害的氧化物,会导致眼睛和呼吸道刺激,引起哮喘、咳嗽等症状。

1.2 污染源大气污染宏观上看,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活动和城市建设等,其中又以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为主要贡献源。

此外,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温度、湿度和大气稳定度等因素,都会对大气污染的形成和扩散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

二、治理技术现状2.1 燃烧技术燃煤和柴油的燃烧,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

为了减少这种污染,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系列燃烧技术,包括煤的低氮燃烧技术、喷氨技术等。

煤的低氮燃烧技术可以减少NOx的排放量。

喷氨技术即向燃烧器中喷入氨水,使NOx和NH3发生反应,生成无害氮气和水。

2.2 吸附技术吸附技术是通过吸附剂将污染物附着在颗粒表面,然后将吸附剂和污染物一起去除的技术。

吸附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分子筛吸附等。

活性炭吸附技术适用于中小型的治理设施,离子交换吸附技术适用于处理废水,分子筛吸附技术则广泛应用于石化、制药等行业。

2.3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主要是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来实现大气污染的治理。

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膜反应器等。

生物滤池将水流通过多孔槽或洞壁,使微生物附着和生长,降解有机物,生物膜反应器则有两个反应池,底部放置填料,上部用于曝气和回流。

重金属污染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重金属污染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重金属污染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本文概述重金属污染是当代生态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大气等自然环境中,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重金属污染生态学作为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旨在研究重金属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及其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机制。

本文将对重金属污染生态学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概述,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通过深入了解重金属污染生态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为制定有效的重金属污染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与影响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其来源广泛,影响深远。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可以分为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大类。

自然来源主要包括地质活动,如风化、侵蚀、火山喷发等,这些过程会导致重金属元素进入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

然而,相比自然来源,人为活动对重金属污染的贡献更为显著。

人为来源主要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活动以及城市生活等。

工业生产中,尤其是矿产开采、冶炼、化工、电镀等行业,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如果不经过妥善处理,就会直接或间接进入环境,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生态环境,也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在生态环境方面,重金属会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影响植物生长。

重金属还会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进入水生生物和陆地生物体内,破坏生物的生理机能,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在人类健康方面,重金属可以通过食物、水和空气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积累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铅中毒、汞中毒、镉中毒等,严重影响人体神经、消化、免疫等系统的正常功能。

因此,对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制定有效的重金属污染防控策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整合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全面揭示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迁移转化规律、生态风险及人类健康影响机制,为重金属污染的防控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中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

环境监测中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

环境监测中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重金属污染是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常见问题。

由于其具有长期性、难以治理等特点,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加强环保意识,对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环境监测在重金属污染预防和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将从以下方面分析环境监测中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重金属污染防治现状、环境监测技术、防治技术措施等。

一、重金属污染防治现状在当前社会中,重金属污染特别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土壤重金属污染发生后可能对农作物生长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给人体带来不同程度威胁。

因此,重金属污染如何治理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而应对重金属污染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防治。

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以减少有害污染物排放,阻断存在的污染源并还原已经污染的环境等。

二、环境监测技术为了有效地治理重金属污染,需要在不同阶段建立环境监测体系。

环境监测是对环境状态及其影响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评价的系统工程。

环境监测重视对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定期及时准确的检测。

常见的环境监测技术如下:1. 重金属污染源监测技术重金属污染源监测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进行。

监测数据可以在短的时间内收集相关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环境。

2. 环境污染监测技术环境污染监测技术适用于土壤、水、大气等环境介质,监测时需要收集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数据。

如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可以通过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来完成。

3. Ecotox监测技术Ecotox技术主要是以植物为样本,对物种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实验监测,从而分析污染物对生物的危害程度。

三、防治技术措施治理污染需要具体的手段,多种治理技术应用在不同污染场景中,可起到相应的效果。

重金属污染防治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技术措施:1.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以微生物为核心技术来实现种种治理效果的。

通过固定化土壤微生物降解重金属污染物,并提高降解效率。

2024年大气汞排放检测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大气汞排放检测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大气汞排放检测市场分析现状简介大气汞排放检测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监测任务,旨在了解和评估大气中汞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汞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对人体和生态系统具有严重危害。

汞的排放主要来自于燃煤、工业生产和废弃物处理等活动。

因此,准确监测和控制大气汞排放对于环境管理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大气汞排放检测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需求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对大气汞排放检测的需求不断增加。

政府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机构对大气汞污染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法规和标准对大气汞排放的监管越来越严格。

此外,企业和工厂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对大气汞排放进行自我监测和控制。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和数据统计,预计未来几年大气汞排放检测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

根据行业的需求和政府对环境管理的要求,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X%。

主要技术和方法目前,大气汞排放检测主要依赖于物理化学分析技术和仪器设备。

常见的大气汞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质谱法和荧光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可靠性,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检测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例如光纤传感技术、气象学模型和遥感技术等,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市场竞争情况大气汞排放检测市场竞争激烈,存在许多国内外的厂商和供应商。

国内企业在仪器设备和检测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国外企业在大气汞排放检测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占有率,且部分企业已实现国内外市场的布局。

市场前景和挑战大气汞排放检测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政府对大气汞排放监管力度的加强,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然而,市场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大气汞排放检测技术和设备的成本较高,一些中小型企业难以承担。

此外,大气汞排放检测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题,如检测准确性、数据分析和标准化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1. 引言1.1 重金属污染的定义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水体或大气中含有过量的重金属元素,如铅、汞、镉、铬等,超过环境容许的浓度而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这些重金属元素长期积累在环境中,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作物生长,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内脏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引发各种疾病。

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废弃物、矿产开采、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等。

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威胁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挑战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为了有效应对重金属污染问题,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绿色发展,共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1.2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重金属污染会通过饮食、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暴露于重金属中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肝肾功能异常、癌症等。

特别是儿童和孕妇更容易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导致智力发育受损、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

2. 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重金属在环境中的积累和传播会影响土壤、水体、空气等各个生态组成部分,导致植物凋零、动物死亡,破坏生态平衡。

一些重金属还会在食物链中逐级富集,最终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3.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重金属污染不仅增加了环境修复和治理的成本,同时也会影响农产品质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一些重金属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也会影响农业生产、工业发展等领域。

2. 正文2.1 重金属污染的现状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中的重要课题,主要包括铅、镉、汞、铬等多种元素。

这些重金属物质在生产、排放和处理过程中大量释放到环境中,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7000万人口暴露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其中约2.5亿人患有重金属中毒。

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排放,同时也与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有一定关联。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重金属污染是指那些相对密度大于或等于5的人类活动所排放的金属,如汞、铅、镉、铬等,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中,并在环境中积累和富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的一种污染。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发展的加快,重金属污染成为当今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本文将就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以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进行探讨。

一、重金属污染的现状1.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重金属污染源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如矿山、冶炼、化工、电镀、皮革制造、纺织等行业的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废水和废气中所含的重金属物质大量排放到环境中;二是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中所含的重金属物质的排放,如废水处理不当、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排放等都会造成重金属的污染。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首先是对土壤的影响,重金属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得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适宜性受到影响,导致土壤生态系统失衡。

其次是对水体的影响,重金属会积累在水体中,使得水质受到污染,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最后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由于食物链的传递,重金属会通过植物进入人体,长期摄入会导致中毒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对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等造成伤害。

针对重金属污染,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都加强了治理工作。

在政策层面,国家不断出台了相关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对重金属污染的排放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在科研方面,加强了对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工作,研究了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在企业层面,推行了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降低了重金属排放。

二、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面对重金属污染的严重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重金属污染的整治力度,对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增加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推动清洁生产企业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源头,应推动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采用节能环保技术,降低重金属的排放量。

2023年重金属污染治理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重金属污染治理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重金属污染治理行业市场分析现状重金属污染治理行业是指针对大气、水体、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的一类产业。

重金属污染治理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行业发展趋势、政策环境和竞争格局等方面对该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重金属污染治理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重视程度的提升,对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污染严重,每年产生的废水量超过100亿吨,其中重金属污染占比较大。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政策力度的加大,对于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其次,重金属污染治理行业呈现出一些发展趋势。

首先是技术更新换代。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兴的治理技术不断涌现,包括化学处理、生物修复、吸附分离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提升治理效果和治理效率。

其次是产业升级。

重金属污染治理行业在提供治理技术和设备的同时,还涉及到运营和维护等环节,未来行业将更加重视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并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服务行业。

此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治理将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

再次,政策环境对重金属污染治理行业的影响较大。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力度逐年加大,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重金属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另外,政府在财政上也对该行业进行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提高治理效果和治理效率。

最后,重金属污染治理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目前,该行业存在着多个规模不一的企业,涵盖了从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到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

同时,一些大型的矿山企业和工业企业也纷纷进入到该领域,希望通过治理自身的污染问题,达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与竞争对手保持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重金属污染治理行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全球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全球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全球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的进展与展望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多,全球大气环境的污染和变化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都在积极推进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本文就全球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的进展与展望进行阐述。

一、传统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在过去,全球大气环境监测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监测手段和设备。

其中,较为普遍的是利用气象站和空气质量监测站等设备进行监测。

这些设备利用传感器、仪器等检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温度、湿度、风速等信息,并传递到中央处理器处理后输出监测数据。

这些传统的设备虽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但存在的问题是监测范围狭窄、单点监测等问题。

无法准确反映全球大气环境的整体情况。

二、新兴大气环境监测技术为了提高全球大气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覆盖面,各国也开始引入新兴的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如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监测技术、物联网技术等。

1.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在太空中对地球表面进行高精度的监测。

如MyOcean项目中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全球海洋和气候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

目前,卫星遥感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监测气象、海洋、森林和农业等领域。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大气环境的数据,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建立。

2.无人机监测技术无人机监测技术是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监测的技术,其不仅能够在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中实现密集监测,还可以在不便于人类进入的气候恶劣区域中进行监测。

例如,2019年澳大利亚的山火,无人机在灾区的大气环境监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与传统的大气环境监测设备相比,无人机监测技术注重全方位覆盖,监测范围广泛。

3.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将各种物体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形成智能网络,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全球大气环境监测的信息采集、传输和应用。

物联网技术通过对设备的互联互通,能够自动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全球大气环境建立起立体化的监测体系。

三、展望通过上述新兴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全球大气环境监测的精度和覆盖面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大气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现状

大气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现状

我 国 大 气 重 金 属 污 染 大 多 数 来 自重 工业 生 产 、 燃 烧 煤 炭 产 生 的废气 、 汽车尾气 的排 放 、 焚烧垃圾秸 秆 , 火力发 电 , 矿 山开采 等 3我 国 对 于 大 气 重 金 属 污 染 的 研 究
产生 的有 害气体和粉尘 。这些细微颗粒 物悬 浮于空气 中, 其 中包 我国很多城市大气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 , 我 国对这几个重点 括一些 重金属元 素如 c d 、 z n 、 P b 、 c u等 ,对人体 健康造成很 大的 城市如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郑州 等城市开展 了重金属 污染 的 危害 。铅污染 主要来 自各种废 旧电池 、 冶金行业 、 电镀机械行业 、 研究 。根据报告显示 , 我 国大气重 金属 研究 主要 集中在以下几个 生产染料行业等 。 镉污染主要来 自采矿行业 、 化工企业 、 合金生产 方 面 : 等 。镍污染主要来源于矿 山开挖 、 重工业废气排放等 。 3 . 1 大气重金属污染物检测分析方法研究 ,要研究 大气重金属污 1 . 2大 气 重 金属 污染 的特 征 染物 , 通 常我们需要对 大气污染物进 行采样 , 大气 污染物样 品大 污染 源产生 的重金属 污染会 随着 一些气 象条件进 行迁移转 多数 情况只有几 十毫克 ,这 让我们检测 重金属含 量变得 十分 困 换 。这些重金属 污染 物 , 一般 不能进行降解 , 有着 生物富集 , 毒性 难 。近些 年来 随着科技的进步 , 各种采集方 法分 析方 法得到了飞 持续 时间长 的特征 , 重 金属污染 物一旦进 入生态环境 系统 , 就能 速的发展 , 一些新型 的仪 器和技术得 到 了使用 和发展 , 例如粒 度 成为潜在持续 的污染 物质 ,在生态环境 中能进行 不同价态转换 , 分级采样器 , 表 征技术 , 微波消解技术等 。 这些技术和仪器 的投入 不能被生物链分 解。还有一些重金属物质 , 严重 的威胁人类 的健 使用对 重金属颗粒检测和研究起到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在检测的 康, 如果摄 人量 过多会导致人类各种严重疾病 的产生 。 灵敏 度 上 也 有 很 大 的提 升 。 各重金属污染 物有着 自己独特的特征 , 并有催化协 同的作用 。 3 . 2我 国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 的生活 习惯大不相 同 ,从 而导致污 重金属物质在大气 中 , 经过 降水作 用 , 氧化作用等 之后 , 可能会催 染 的严重程度也不相 同 , 从 研究看来 , 我国污染重金 属元素 主要 化 出众多其他有害物质 , 污染物随着降雨 流入土地 , 并被 动植物 吸 有 F e 、 c a 、 Mg 、 s i 、 c u 、 A s 、 z n 、 № 等污染元 素 , 其中, 对 人体能造 成

空气污染物监测技术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空气污染物监测技术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空气污染物监测技术的现状及未来趋势空气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人类的生活方式及工农业活动释放出大量的污染物质,严重危害着环境与人类健康。

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科学家研制出许多空气污染物监测技术,并不断进行更新。

本文将分别从传统的空气监测技术和新型的空气监测技术两个方面,探讨空气污染物监测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传统的空气监测技术传统的空气监测技术主要包括紫外线吸收法、原子吸收法、荧光法、色谱法等。

这些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多年,已经成为了对空气质量监测的标准方法。

它们采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吸收来测量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

其中比较常见的是紫外线吸收法和原子吸收法。

紫外线吸收法主要用于检测空气中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浓度。

这种方法基于一个简单的原理,紫外线在通过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化合物时,会被这些化合物吸收,从而减弱光线的强度。

原子吸收法常用于检测重金属、汞、和总烃等有害污染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

但是传统的空气监测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

例如,它们不能在实时或远离监测点的情况下监测空气污染。

另外,它们往往依赖于复杂且昂贵的仪器来完成精确的测量,这增加了监测的成本和难度。

二、新型的空气监测技术为了克服传统空气监测技术的一些局限,科学家们正在开发和使用新型的空气污染物监测技术。

这些技术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并能够实现实时监测、点对点监测和网络化监测。

我们将对其中常用的一些技术进行具体介绍。

1. 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一种新型的空气污染物检测技术,它可以测量二氧化碳、臭氧、颗粒物等物质在大气中的浓度。

这种技术通过测量光的散射和吸收来检测污染物的存在。

激光雷达可以在远距离范围内检测空气污染,而且是一种实时监测技术。

激光雷达的最大优点是其精度高,可以达到如米级的高精度,而且还可以实现三维探测,构建三维空气监测平台。

但是,激光雷达的成本较高,需要较大的能量支持,暂时还不能很好地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大气污染监测与预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大气污染监测与预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大气污染监测与预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大气污染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监测和预警大气污染,科技领域不断提出新的技术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大气污染监测与预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一、传统监测技术传统的大气污染监测技术主要依靠地面监测站和移动监测车等设备,通过采集和分析样品来获取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数据。

这些监测站设备通常由多个传感器、采样装置和数据传输系统组成,可以实时监测污染物的浓度,并将数据上传到中心服务器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成本相对较低,监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然而,由于监测站设备数量和布局有限,无法实现对大范围区域的全面监测,因此在大气污染的监测和预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遥感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是利用卫星、飞机或其他远距离传输设备获取大气污染信息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区域的监测,并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优势。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取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和变化趋势等信息。

遥感监测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实现远距离、高效率的监测,可以及时获取大气污染的全局情况。

然而,由于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较为复杂,以及遥感技术在监测精度和定量化方面的局限性,使得该技术在大气污染监测与预警中还存在一定挑战。

三、无人机监测技术无人机监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大气污染监测与预警技术之一。

无人机配备有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可以在较低高度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

无人机监测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对复杂地形、小范围区域甚至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此外,无人机监测技术还可以结合遥感技术,实现对大范围区域的快速监测。

然而,该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和携带量的限制,以及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挑战。

四、智能化与大数据分析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和大数据分析在大气污染监测领域也得到了应用。

《2024年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与区域扩散预测》范文

《2024年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与区域扩散预测》范文

《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与区域扩散预测》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气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的重要问题。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其中心城区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亦不容忽视。

本文旨在通过对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特征的分析,结合区域扩散预测模型,为城市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二、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一)数据来源及监测方法为全面了解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状况,我们采用多站点长期监测的方法,收集了近五年的大气重金属浓度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污染现状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包括铅(Pb)、汞(Hg)、镉(Cd)等。

这些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建筑扬尘等。

其中,交通干道附近的污染物浓度普遍较高。

(三)污染特征1. 时间分布特征:重金属污染物的浓度在一天内呈现出明显的变化,早晨和傍晚的浓度较高,中午较低。

2. 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区域的污染物浓度存在差异,工业区和交通密集区的污染较为严重。

3. 污染来源特征:除了本地排放外,区域性传输也是造成成都市中心城区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

三、区域扩散预测模型构建及应用(一)模型选择与构建针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大气重金属污染问题,我们选择采用空气质量模型(AQM)进行区域扩散预测。

该模型能够综合考虑气象条件、地形地貌、污染源分布等因素,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传输和转化进行模拟和预测。

(二)模型应用我们利用构建的模型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的重金属污染物进行了区域扩散预测。

预测结果显示,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重金属污染物容易在城区内积聚,特别是在工业区和交通密集区。

同时,我们还发现区域性传输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的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影响,需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同治理。

四、对策与建议(一)强化源头控制严格控制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排放,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和治理。

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技术

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技术

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技术当今的工业化进程中,我们越来越依赖于重金属。

然而,重金属这一化学元素具有极强的毒性,超过一定浓度后对人体甚至生物环境都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

因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技术的研发变得至关重要。

一、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现状重金属污染是指破坏环境与健康安全的生态现象,其危害性大大超过了一般的污染。

重金属污染不仅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如中毒、内脏器官损伤等,还会间接地危害生态环境和生物种群,破坏生态平衡。

据统计,全球每年重金属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也频繁发生重金属污染事件,如该事件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重金属的监测技术为了及时发现重金属污染,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必须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

目前,重金属污染监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1)传统手工取样分析技术。

该方法需要人工采样、实验室测试等过程,并需要耐心、精确的实验操作。

虽然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但其耗时且费用较高。

(2)光谱技术。

此方法是根据不同重金属离子间的吸收特征或者荧光发射特性进行分析,依靠仪器来精准地读取分析结果。

该方法具有快捷、准确、可控的优点,被广泛运用在现代监测方法的研发中。

三、重金属的治理技术目前,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学空气净化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重金属镉的吸附、转化、稳定三个进程,将空气中的重金属污染物粘住并分解成无害的物质。

这种技术不仅节省能源,而且还可以减少药品的使用,不会在治理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2)化学吸附技术。

该技术可以让重金属污染物颗粒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离子,这些离子随后被吸附到基质上,从而使其脱离污染物。

该方法易于操作,成本不高,因此成为常用的污染治理技术之一。

(3)生物降解技术。

利用一些特殊的菌种来降解重金属物质,将其变成更安全、无害的物质。

这种技术不仅污染治理效果明显,而且成本也较为低廉,非常适用于农业、小规模工业污染的治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盟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 定或电感耦合等离子 质谱法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ICP-AES)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美国试验 材料学会 美国试验 材料学会 法国
质谱法
中国 中国 中国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 光度法 巯基棉富集-冷原子 荧光分光光度法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 酸银分光光度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 光度法 吸收分光光度法
建立
于1973年,由25个监测站组成。1981年开始监测重 金属,现在网络中有38个测量点,主要监测PM 10中的 Pb、Cd、As、Ni、Zn、Cu、Sb、Cr和Mn。测量方法是在 现场用blanco滤纸采样,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分 析,此种分析方法与AAS或ICP-MS方法等效。 英国的重金属监测网络中大约有16个站点。网络 的目的是测量重金属的背景浓度和沉积量。这些站点 特定选择在农村地区,不会受到工厂或主要交通干线 等污染源的影响。还有单独的英国环境-资助的网络(由 NPL管理) , 监测城市和工业地区的重金属。 监测的重金 属主要有铝 (Al) 、 砷 (As) 、 锑(Sb) 、 钡 (Ba) 、 铍 (Be) 、 镉(Cd)、钙(Ca)、铯(Cs)、铬(Cr)、钴 (Co)、铜(Cu)、铁(Fe)、铅(Pb)、锂(Li)、 锰(Mn)、镁(Mg)、 汞(Hg)、 钼(Mo)、 镍(Ni)、 钾 (K) 、 铷(Rb) 、 钪(Sc) 、 硒 (Se) 、 钠 (Na) 、 锶(Sr) 、 锡 (Sn) 、 钛 (Ti) 、 钨(W) 、 铀(U)、钒(V)和锌(Zn) 等。 2012年印度的网络监测中对重金属的监测采用TSP 采样器,根据每6天采集一次每日24h的样品,然后使用 火焰原子吸收的方法分析含量。监测网络中有6个站点, 监测砷、铍、镉、铬、铅、锰和镍等。
以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为材料,用尼龙筛网(网 眼2.0mm×2.0mm)做成15.5cm×5.5cm的矩形袋子,每 袋放3g,2007年3月22日悬挂于各监测点,完全暴露在 空气中,2个月后取回,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样品中 Cu、Cd、Cr、Pb、Zn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 该方法是大气颗粒物测定的一种传统方法,价格较 低,可测定的元素达70多种,但普遍存在测试劳动强度 大、效率低,线性范围窄的问题,原则上只能进行单一 元素的检测,不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且在测定一些元 素的灵敏度上也不能令人满意。 市面上有LUMEX-MARKETING Ltd生产的基于Zeeman效应原子吸收光谱的RA-915型空气汞监测仪,可以 用于空气中汞的实时在线监测。 1.2.3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Virag S z i l a g y i 等 [8]用 X 射 线 荧 光 光 谱 法 ( X R F ) 分 析 了大 气气 溶 胶 中 的 金 属 元 素 N a 、A 1、 K、 Ca、 Mn、 Cr、 Fe、 Co、 Ni、 Cu、 Zn、 Sr等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无损检测、测定快速、前处 理简单等特点,检测下限为µmol/mol,是大气颗粒物 分析中的一种新方法,但至今国内外还没有合适的颗粒 物标准样品。 目前Coope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LLC 公司的XactTM 620大气金属监测仪(AMM)可以在线测定颗粒物中的 Sb、As、Ba、Br、Ca、Cr、Co、Cu、Fe、Pb、Hg、Mn、 Ni、Se、Ag、Sn、Ti、Tl、V、Zn等重金属含量。 1.2.4 原子荧光光度法(AFS) 许月辉[9]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富集氧化汞,用原 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汞含量。 该方法的检出限比原子吸收法要低,谱线清晰,干 扰少,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大,但是测定的金属种类 有限。 1.2.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廖可兵等[10]用ICP-MS测定大气颗粒物中14种微量金 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其检出限比ICPAES法要低2~3个数量级。如何凰[11]等测定了2002年厦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Prospect of Atmospheric Heavy Metal Pollution
WANG Chun-ying, MA Yue-chao, CUI Yan-qing, LIU Ye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环境空气 污染特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 重, 灰霾、 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较为 突出, 重金属污染也成为 “十二五” 凸显的重大环境问题。 我国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 燃煤气体 释放、 汽车尾气排放及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大量含重金 属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 这些可吸入颗粒物分散并悬浮 在大气中, 其中的一些金属元素如Pb、 Cd、 Cu、 Zn等, 对人 体的危害极大 [1]。 因此监测大气中的重金属, 对于直接判 断环境空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评价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制定防治对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Communication Platform
交 流 平 台
49
大气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 现状及展望
王春迎,马越超,崔延青,刘 晔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 050035) 摘 要:大气重金属污染对人和生态环境影响巨大,迫切需要进行大气重金属含量的监测;文章列举了 国内外测定大气重金属的标准及几种常用的测量方法及仪器,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国内外 大气重金属监测网络现状;提出应积极开发大气重金属在线监测仪,进行日常监测。 关键词:颗粒物;重金属;测量方法;监测网络 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377(2012)05-0049-03
[12]
开展重金属污染物监测项目, 也未建立重金属立体监测网 络, 因而无法建立有效的环境重金属扩散和迁移模型, 缺 乏重金属污染物排放自动在线以及便携式监测设备, 重金 属监测分析多以取样带回实验室分析为主, 不能快速对未 知污染源进行追根溯源和定位, 也不能快速地进行重金属 污染趋势预测以及污染预警。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 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 光度法 丁二酮肟-正丁醇萃 取分光光度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 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 光度法
1.2.2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娄涛等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 的重金属Pb、Cd、Cu、Zn,采用HNO 3 -HClO 4 消解 体系,把样品完全消解,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 高 。 吴 明 开 等 [7]用 藓 袋 法 监 测 铜 陵 市 大 气 的 重 金 属 (Cu、Cd、Cr、Pb、Zn)污染状况,选取5个监测点,
光法、电化学分析法等[2]。 部分国家或组织的有关标准见下表。 1.2 大气重金属元素测量方法及仪器 1.2.1 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李玉武等[3]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 中的无机元素,采用HNO3-HClO4消解体系把样品完全消 解,选用石英滤膜测定了大气颗粒物中的重金属元素, 测量精度优于5%。周有福[4]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 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空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多种 元素的方法,采用中流量TSP采样器及过氯乙烯滤膜采 样,以硫酸-灰化法处理样品,选择合适的内标元素, 得到样品中多种共存元素的含量。邓继等[5]采用密闭微 波消解ICP-AES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受干扰小、灵敏度高、线 性范围宽、多元素同时测定或依次顺序测定等优点。但 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灵敏度略低,可用于除 Cd、Hg等元素以外的绝大部分重金属的测定。
Communication Platform
交 流 平 台
51
2 国外重金属监测网络
美国建立了完善的National Air Toxics Trends Station (NATTS),拥有较先进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自动在线 以及便携式监测设备,可以立体监测大气中的有毒有机 物和重金属。近日, EPA又提出2011—2015年的战略计划: 开展National Air Toxics Assessment, 通过National Air Toxics Trends Station (NATTS) 监测有毒空气, 包括有毒有机 物, PM10中的重金属 (镍、 砷、 镉、 锰、 铍、 铅) , TSP中铬、 苯并芘、萘等污染物,采取措施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 监测重金属采用的方法是IO3.5,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 谱(ICP-MS)法测量PM10中的重金属。对所有污染物监 测的采样频次是每6日1次,持续一年。 佛兰德斯Flanders的空气污染物监测网络
1 大气重金属监测技术
1.1 国内外大气重金属测定的相关标准 大气颗粒物中的金属元素分析目前多用等离子体原 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中子活化分析法、原子荧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2012.5
50
4 展望
本文综述了大气重金属监测的标准和常见的测量分 析方法,及国内外监测网络现状。虽然测量分析重金属 含量的方法很多,但是大部分分析仪器携带不方便,价 格昂贵,无法应用到环境大气在线监测项目中;虽然在 大气重金属的来源、化学特征、迁移与转化及其生物有 效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性成果,国外也建立了许多 重金属监测网络,但是开发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轻便 的大气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及进行大规模的日常监测还 需要深入研究,进行大气重金属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有 待加强,从而为提高大气重金属污染的综合治理水平提 供重要依据。
美国EPA 美国EPA
IO-3.3 SPM - Metals in ambient PM by XRF IO-3.5 DETERMINATION OF METALS IN AMBIENT PARTICULATE MATTER USING 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ICP/MS) BS EN 14902-2005 环境空气质量 测量 悬浮颗粒物质PM10成分中Pb、Cd、As和Ni 的标准方法 ASTM D 7035-201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 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气载颗粒物 中的金属和类金属物质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4185-2006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金属用标准实 施规程 NF X43-026-2005 环境空气质量 悬浮颗 粒物质的PM10成分中Pb、Cd、As和Ni测量 的标准方法 HJ 539-2009环境空气铅的测定石墨炉原 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542-2009环境空气 汞的测定 巯基棉 富集-冷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540-2009 环境空气和废气 砷的测 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 法(暂行) HJ/T 65-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 锡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64.3-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 定 对-偶氮苯重氮氨基偶氮苯磺酸吸收 分光光度法 HJ/T 64.2-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 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64.1-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 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63.3-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 镍的测定 丁二酮肟-正丁醇萃取分光光度法 HJ/T 63.2-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 镍的测 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63.1-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 镍的测 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