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特点

摘要: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是日本新思潮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其十多年的短暂创作生涯中,创作了《罗生门》、《鼻子》、《地狱图》等一批优秀的历史小说,受到了文艺界的高度评价。本文通过分析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代表作,阐述其历史小说特点。关键词: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特点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和新思潮派的杰出代表之一,生于1892年,卒于1927年,在十多年的文学生涯中共发表了148篇小说。受益于深厚的汉学修养和对古典小说的热爱,芥川龙之介创作的作品具有精巧、别致、深刻、隽永等特点,在日本文学家中独树一帜,被誉为大正时代的文坛的“鬼才”。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创作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历史小说,代表作有《鼻子》、《罗生门》等;第二阶段主要为现代小说,代表作有《河童》、《大导寺信辅的前半生》等。本文重点分析其历史小说的特点。

1.脱离传统正史

取材广泛是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特点之一,他的小说不仅涉及日本的古代、近代史,还涉及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历史。创作历史小说是如何处理历史与虚构之间的关系,是历史小说的核心之一。对此,日本近代文学家芥川龙之介、井上靖、森鸥外各有风格。森鸥外的历史小说更注重尊重正史,力求展现历史正史。井上靖在注重正史的基础上也加以大量虚构。不同于井上靖、森鸥外,芥川龙之介认为历史小说是可以虚构的,历史小说创作应深入历史事件和

任务中探寻其精神实质,不是简单的历史事件的描述,而是进行艺术加工,并通过这些加工后的人物和事件表达作者的思想。《罗生门》和《鼻子》就体现了这一点。《罗生门》以《今昔物语》中的两篇古典物语为原型进行加工,故事情节简单,描写了日本平安时代饥荒时,一个京都的仆人,被主人解雇后在罗生门城楼避雨的故事,仆人在城楼上看到一老妪在拔一个女尸的头发,了解到老妪以此做假发为生和女尸生前卖蛇肉后,仆人不再拔刀问责,反而将老妪的衣服抢走的故事。仆人、老妪和女尸在《今昔物语》中是分属于不同古典物语的人物,但芥川龙之介创作的《罗生门》中却将其者合而为一,用合并后的故事表现出人性丑恶的一面。同样取材于《今昔物语》的《鼻子》,讲述一个老和尚处理其丑陋长鼻子的故事,刚开始老和尚由于长鼻子受人们嘲笑,在其将鼻子恢复正常仍然被嘲笑时,又将自己的鼻子恢复成最初怪异的模样,最后老和尚摸着原来的长鼻子,豁然开朗。芥川龙之介通过《鼻子》告诉读者,只要人在乎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只要有利己主义的想法,就不会快乐。

2.以人性的探索为主题

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大多以人性的探索为主题,揭露人性的自私。芥川龙之介用哲理方法进行人性思考,站在世界人类精神的高度审视生命本身。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不像井上靖那样有英雄的主题,他是通过一个个的小人物故事,揭露和鞭挞人性中的“恶”。《罗生门》的故事虽和古典物语有相同因素,但通过对人物和情节

的艺术加工,表达了探索人性“恶”的主题。《罗生门》中仆人在开始是“善”的,在经历了被人解雇,看到躲雨的楼上成堆尸体和以拔尸体头发做假发卖钱为生的老妪后,仆人的“善”一点一点消失。为了生存,他放弃了“善”,抢走了可怜的老妪的衣服。通过作品告诉大家在生存面前,人性中的“善”是多么脆弱。《鼻子》通过描写老和尚为了自己所谓的自尊,而围绕鼻子所发生的一场场闹剧。通过作品,我们看到了作者对过于关注周围的老和尚的同情和对闹剧的无奈,通过描写周围人对老和尚的嘲讽,作者表示了对“人本善”的怀疑及对“人自私”的无奈。

3.构建独具匠心情节和妙用意象的艺术表现

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习惯用构建独具匠心情节和妙用意象性语言的艺术表现。短篇历史小说要求作者用较少的文字表现人物和事件,这就需要构建情节。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在构建独具匠心情节上注重抓住情境转换,通过瞬间情节的矛盾,为读者展现作品的美感。《罗生门》重点描述了仆人“是否要沦为盗匪”的思想矛盾,当其看到老妪时产生了“对邪恶反感”的善良,为此他抓住并质问老妪。此时作者着重描写了瞬间情节的矛盾,老妪解释说她不认为为了生存自己干了什么坏事。老妪的所作所为击碎了仆人最后的善良,在矛盾中,他选择了盗。芥川龙之介也注重在情节和人物描写中运用“火”和“月”等一些意象。火在人类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在文学中有一席之地。芥川龙之介善用火光的变化渲染故事情节的发展。火能给予光明,更能凸显明暗的对比,显露人

物的心理活动。《罗生门》中,从吸引仆人的“昏黄的火光”,到“朦胧的火光”中看到尸骸遍地,再到最后老妪在“微弱的火光”中看到罗生门的黑夜。芥川龙之介通过火的“昏黄、朦胧”展示了黑暗的强大,也通过“微弱的火光”展现了人们思想的斗争。

4.结语

芥川龙之介通过对正史的虚构,运用构建独具匠心情节和妙用意象的艺术表现手法,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历史小说。芥川龙之介不注重历史的事实,更注重通过合理虚构情节,体现作者对人性探索的主题。

参考文献:

[1]李春红.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的现代意识[j].日本研究,2004,(1).

[2]李先瑞.谈近代日本历史小说创作的三种方法——以森鸥外、芥川龙之介、井上靖的历史小说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3]芥川龙之介.罗生门[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9.

[4]肖书文.试论芥川龙之介〈鼻子〉的深层意蕴[j].外国文学研究,2004,(5).

[5]杨希.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中的人性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