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他 们 积极 学 习 的情 感 、 兴趣 。 因此 . 师应 巧 设 课 堂导 人 , 最 教 在
短 的 时 间 内 让 学 生 进 入 最 佳 的 学 习 状 态 在 “ e ’ g e L tS o t t oh
合 作 等方 式 , 实现 教 学 目标 , 受 成 功 。 ” 而 面对 纷 繁 复 杂 的 感 然
教 学 活 动 , 们 困 惑 了 : 心 设 计 的许 多 活 动 为 什 么 没 有 收 到 我 精 预期 的效 果 ? 为什 么 课 上 热 热 闹 闹 . 后 学 生 却 很 难 独 立 完 成 课
p r. 一 课 的起 始 阶 段 .笔 者 先 让 学 生 看 一 段 精 心 准 备 的 ak”
用 “o k p p rS i o8 操 练 新 学 句 型 . 学 生 猜 拳 来 决 定 谁 是 rc — a e- c sr” s 让 发问者 . 这样 做 既 将 主 动 权 交 给 了学 生 . 较 好 地 激 发 了他 们 也 的 学 习 积极 性 : “ok a d g es 时 , 师 画 简 笔 画 , 玩 l n us” 教 o 让学 生 观
≯ 妇 - 一 . 0 0 - 瓤 0’
≯ ≯ | | ( 建湖县第二实孽 、 _ 别 学. 豇苏 燕湖 l 2 錾 2|
叠 臻稼i 鸶 鼍毫 电 謦 ? | 薯 甏 毫 ; 々孽 | 蠢 一~ | 簿 羹 麓; 罄l 0薯毫 瓢誊 鬻’ 。
.
毒
。
英语 课 程 标 准 指 出 :课 堂教 学 应 该 采 用 活 动 途 径 , 导 体 “ 倡
术 性 . 能 够 使 学 生 自然 而 然 地 进 入 新 知 识 的学 习 . 而 激 发 就 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性
教无 定法 , 位教师 都有 自己的课 堂处 理方式 与技 巧。如何 每 让 自己的课堂教学获 得实效 呢 ?有一份 关于课堂教 学效果 的 资料 说得好 , 面把英 语课堂概 括成 四方面 :. 教材 、 里 1 立足 超 越教材 的课 堂 。2 师 生平等互 爱 、 学求知 的课 堂 。3 突 出 . 乐 . 重难 点、 的放矢 的课堂 。 . 有 4 关注 学 生体验与 成长 、 尊重 个体 差异 的课堂 。根 据这 样 的概括结 合 自身的实 际教学经 验 , 我
3注重 师生 间的平等和 谐号 隋感交 流 .
教学 思路 , 那些没 有预 习的学 生, 而 像在看 表演 , 课后 可能只
有模糊 的记忆 。 因此 , 让每个 学生提 高 自己的课 堂效果 , 要 应
该充分重视 预 习, 让学生 养成 良好 的预 习 习惯 , 小学的 中高 在 年级阶段 更应该提 倡预习 , 日后更 好地进行 学习作好准 备 。 为
高 课堂教 学效果 。
“ ” “ ” 疑 与 思 是学 习过程 中很重要 的部 分 , 生有 疑 问才 学 会 去思考 问题 , 会有所 发展 与创造 。而在 过去传 统 的教 学 才
中, 很大 部分 学生少 主动参 与 , 多被动 接受 知识 。 生都被束 学 缚在 教材 里、 教师 预设 的课堂 中 , 不敢跨 越 雷池半 步, 大部 分 学 生的创造 性和个 性受到 抑制 。 因此在 课堂教 学 中我 们要提
N
莹 磺然
旁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性
周结娟
广 州 市番 禺区小谷 围街穗 石 小 学 ,广 东 广 州 5 10 14 0
了对 教材 的理解 , 加没估计和顾 及到学生 的现实情况 , 更 以至
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小学英语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语言交际以及跨文化认知的基础阶段。
有效的课堂活动设计与组织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活动设计、教学资源以及评估方法四个方面,浅谈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活动设计的出发点,既要符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首先,明确每节课的语言知识目标,例如单词、句型、语法等;其次,确定学生能力发展的目标,如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最后,挖掘课文或主题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认知。
二、活动设计2.能力训练活动设计能力训练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英语交际能力。
例如,在听力训练中,可以设计听力填空、听力对话匹配等;在口语训练中,可以设计角色扮演、小组交流等;在阅读训练中,可以设计阅读理解题目;在写作训练中,可以设计写日记、写作文等。
通过针对性的能力训练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合作学习活动设计合作学习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设计小组互动活动,让学生自主分组进行任务探究;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
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3.游戏活动设计小学生喜欢玩游戏,游戏化的学习活动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例如,可以设计单词卡片游戏,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图片来说出对应的单词;可以设计趣味竞赛活动,让学生通过比赛来巩固所学知识。
游戏活动能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资源有效的教学资源能够增加课堂活动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以准备实物或道具,让学生通过触摸、感知等方式来进行学习。
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浅谈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三个要素
今天认真学习了?点亮小学英语有效课堂与评价的十盏灯?这门课,这堂课对我来说启发很大,这门课里有很多教师关注的英语课堂教学关注的焦点问题。
通过学习,给我的理论教学带来了很大帮助。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课程应把“是否进步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和兴趣,是否增强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才能,以及学生是否养成了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等〞作为评价教学有效性的根据。
本课中提出有效课堂离不开的五大教学要素,即: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媒体、教学管理。
每一个要素都明晰深化的做出了讲解。
其中,我对教学活动这一环节的讲解感触最深。
一节成功的英语课程与一个好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在小学英语课中运用活动教学,从各个方面看都有一定的优势。
特别是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英语学习角色。
在调节课堂气氛,稳固学习语言知识,进步学生英语思维才能等都有着很大的作用。
活动教学可以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之中,这要看教师怎样利用和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时更容易,更轻松的习得英语。
在课堂中教师的一个生动的面部表情,哪怕是让学生做一个手部动作,也能激活课堂,提起学生的兴趣,这就要看教师如何在适当的时候,适当地运用。
所以,只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活动教学这一方法,会有助于小学儿童打下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根底。
俗话说,乐而易精。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一个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他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多样性的,充满乐趣,,可以调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使他们在各种轻松的教学活动中学会英语,爱上英语,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英语之路,无疑是打下了良好坚实的根底。
总之,一次有效的课堂教学,就要求教师具备处理教材的睿智、设计活动的智慧和当场评价的机智。
公开教学也好,常规教学也罢,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心的教学设计、真实的教学过程、科学的学习方式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一定能实现我们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最正确化。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英语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核心素养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合作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探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在小学英语教育领域,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针对这一背景,深入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推动小学英语教学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本研究将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探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旨在为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通过研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深入分析核心素养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来说,通过研究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分析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明确核心素养理念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含义;二是探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揭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独特性和特殊需求;三是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意义,阐明如何通过核心素养理念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四是分析影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揭示影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五是提出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如何结合核心素养理念设计和实施小学英语教学。
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其有效性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第l O卷 第3期 20 0 8年6月
基础英 语教 育
J u n lo sc En ls u a o o r a fBa i gih Ed c t n i
Vo . 0,No 3 11 . J n ,2 0 u . 08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传统教学设计大都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 中 心、 教师为中心,教学上的许多决策都是凭教师
个人 的经验 和意 向作 出的。其结 果是 教师 上课效
果参差不 齐 ,差别很 大 ,学 习者 的积极 性得 不 到
充分发挥。而现代教学设计是在教学理论、学习
理论、传播理论指导下,运用系统的方法对各个
Fx f ,nte o.D c , uk i te u 。 并 配 o ,0 i h x uk dc ,n h g ” x b h
上相应 的图画 。这样 学生便 会对 这些 原本 枯燥 的
语音学 习产生浓厚 的兴趣 ,达到 良好 的教学效果 。
学习者的分析有多么重要。这一环节做不好,其 还有 ,来 自浙 江的一 位教师在讲授 “ isi’o Entn l e S d
效果可想而知。如果 教师能够 理解新 课改 的基 本
理念 ,或稍 微有些 教学经 验 ,就应该 为这些元 音
结果还 是有 问无答 ,很是 尴尬。笔者 认 为,学 生 不 回答第 一个 问题 ,可能是 因为 它太简单 了 ,问
这样一个妇孺 皆知 的问题 ,他们 认为教 师太小 看
以及那些含有元 音 的词 汇设计 一定 的语 境 ,在语 境 中与学生 产生 互 动。利 用这 些 单 元音 和词 汇 , 可以设计一些韵 文或韵 句 ,如 “ pl, pl,o A pe ap e n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有效性的思考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有效性的思考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原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优化组合的策略。
只有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一)按照教学套路,进行模板教学。
如pep教材每个单元的结构类似,基本课型分别有单词课、对话课和阅读课,许多老师在教了五六年这个教材之后,基本上形成了自己上课的套路,不用多备课,拿起书来,就知道怎么上。
这样的课堂,缺少的是新的教学理念和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策略的调整,更多的只是走过场,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
(二)下载网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资源日新月异,各类教学资源层出不穷。
有这么多教学资源参考,本是好事,可许多教师往往存在下载资源不经自己修改,就直接拿来上课的问题。
这就势必造成老师一知半解,学生走马观花,这更多的不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而是牵制教学。
二、有效教学设计的策略(一)以学生为出发点,创新教学思路,突破常规模式。
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教师只有以学生为出发点,不断改进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真正贴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用噱头吸引学生。
如pep五年级下unit4 parta let’s learn 的内容是现在进行时,呈现drawing pictures,cooking dinner,answering the phone,doing the dishes,reading a book这5个动词短语,常规的方法是通过打电话问what are you doing?引出。
而我在上这课时创设了生日时收到四个礼物的情境,分别引出这五个词组,“书”引出“reading a book”,“画”引出drawing pictures,“手机”引出answering the phone,“全家聚在一起时的视频光盘”引出“爸爸在doing the dishes,妈妈在cooking dinner”。
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也变得十分活跃。
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成为主流,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这是好的一方面,当然也伴随着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比如,英语课程的低效情况一直出现在老师的周围,教学时常出现误差,这种情况十分令我们担忧。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老师的本身,那么,应该如何改变老师的教学行为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体会:一、准确定位目标教学目标引领着师生的教与学,是一堂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只有在教学前准确、全面地定位好教学目标,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落实各个目标点,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有效发展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
这三大目标紧密联系,不能分割。
因此,我们要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出发,在英语课程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全面、具体、系统地考虑分析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点,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确定多维、立体的动态目标。
具体地说,英语课学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三个方面。
我们在确立和表述教学目标时,知识要从技能立足,技能要从策略出发,并且目标的完成还尽量要有行为表现。
例如,《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4教学的句型是what do youlike?do you like?通过钻研教材,我发现i like……这一话题深受孩子们喜爱,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于是我就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单词pup pet,puzzle,kite,doll”及句型what do you like?do you like……?”2.能力目标:能熟练运用句型进行生活化的语言交际。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表达自我情感,积极与他人用英语交流的信心与态度,并渗透跨文化以及文明礼貌教育。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倡导教师要跳出文本,并不是不要文本,而是要基于文本。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课堂是小学英语的主要学习场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已成为目前大力倡导的学科主题。
所谓课堂教学实效性:即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本节课的相关知识,从而真正落实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教学目标。
要想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要从根本上加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单位时间内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地位,培养小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一、结合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时增减,解放眼睛,解放双手。
大胆驾驭教材,提高课堂实效。
教材是教师授课的工具,但是教师却不能因此被所教的教材束缚,在充分研究教材之后,更好的驾驭教材,才能最大化的发挥教材的作用。
所以,教师在教授内容时,可以适当地把一些内容提前或推后教学。
如在老师上TV show 时,让五年级的孩子用英语去表达电视节目以及对它们的看法,为了让孩子们对这个话题能展开讨论,教师在文本出现的children’s show,nature show的基础上再加入cooking show,news show,music show。
首先这几个词组都是学生学过的旧知,其次也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孩子们也比较熟悉和喜欢的。
于是在课的开始教师们就让孩子们观看了对于各个节目剪辑的短片,并在观看的同时加以英语解释,这么一来就让孩子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让他们对这个话题有话可讲,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丰富化,解放空间,解放时间。
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地把语言材料设计到能听、能看、能触摸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去,先让他们通过听、读、看、仿等形式理解单词和句子,在逐步模仿说,最后能够用简单的句型进行问答,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生活化的任务,与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提供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材料,并提供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体现语言实践活动的交际意义。
探究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教育31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强学生英语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养成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教学实质上就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有效教学,是提高小学生英语能力的关键。
因此,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了各个小学英语老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现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浅谈下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巧用教学方法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往往给学生带来亲切的感觉,留下难忘的印象,富有艺术性的开端,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爱学,因此教师要巧设开头,先声夺人,用最短的时间,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小学英语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我经常采用:1.歌曲式导入,2.提问式导入,3.图片、幻灯等电教手段导入,4.悬念式导入,5.复习式导入等等。
例如,Book Three《Lesson 9》本课第一部分内容要学5个商店名称bicyle shop、clothes shop……我让几个学生拿上各种道具,扮作卖主,老师介绍每一个卖主是一个商店,我在一个商店买到一辆自行车,问学生,我们应该给这个商店起个什么名称呢?(××shop),学生就会给出bicycle shop,以此类推,tea shop、tire shop……经过这个有趣的小故事的导入,学生学起来特别轻松,并由此可以向外延伸许多生活中新的内容,shoes shop、pants shop……逼真的情景,以其声情并茂的优势将抽象,枯燥、呆板的语言文字变得直观、形象、明了、清晰,使语言的功能在动态的画面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更为深刻。
二、设计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不能平淡如水,每一节课都要有学生最活跃、最有兴趣的时候、也就是知识最容易掌握的时候,因此,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教学高潮,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兴趣盎然、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这就是重要的教学艺术。
浅谈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三个要素
浅谈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三个要素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红山子乡总校张庆斌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课程应把“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和兴趣,是否增强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学生是否养成了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等”作为评价教学有效性的依据。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从有效的教学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英语教学活动的蓝图,它体现了教师关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措施等要素的设想。
它一旦付诸实施,就成为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小学英语教师要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工作。
具体说来,有效的教学设计要达到以下要求:1.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有效的教学设计要把学习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应该尽量挖掘学生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英语课堂学习中享受无穷的乐趣。
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要尽量满足小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特点,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够持久,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从多种角度、多个层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2.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小学英语有效教学还要求教师设计大量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英语教科书已经创设了不少真实自然的语言情境,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野餐、问路、看病等,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他们,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实物带进课堂,创设某一特定情境;可以利用挂图来再现课文的情境;可以选择一些难易程度适合学生的音像教材来展示情境。
总之,教师可利用一切可行的方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金二小学张艳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
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
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课堂教学定义: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效性.教学认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通俗的界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从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
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即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目标,任一维度的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质服务,缺少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
总之,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乏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
小学英语教学浅谈
小学英语教学浅谈下礤小学李育坤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本学期我担任了六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
六年级两个班的情况各不一样,虽然是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内容,可用同样的方法是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在接手初期我对班级情况还不熟悉时教法基本差不多,可很快发现效果完全不同。
二班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氛围风气较好,班上学生都喜欢学英语;一班则两极分化明显,学生基础差异很大,但学生很好组织。
为了让学生都能更好的学好英语,我备课时认真备了学生实际。
努力根据学生实际、根据教材实际、根据教学内容实际,在教学中尝试了不同的教法。
我主要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教材教学目的的一个关键环节。
让他们学习英语,不能让他们感到是一种负担,要培养他们的学习乐趣。
小学英语教学,应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来培养他们学习的热情,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玩中学、做中学、画中学、唱中学。
小学生好胜心强,教学设计应具有挑战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成功感并树立必胜的信心。
反之,如果对英语没有兴趣,他们是学不好英语的。
经过一学期的英语学习,从一窍不通到初步入门,可以说对英语已经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使他们能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情趣,教师要加倍努力,让学生通过听听、说说、做做、摸摸、唱唱、玩玩、演演等方式来学习,用亲切的微笑、眼神、语言以及游戏、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使学生在宽松、民主、愉快的气氛中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学科。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交际就是运用语言去做事情,去完成有实际目的的任务。
就英语教学而言,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等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很好掌握。
教材中的话题和内容都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语言情景真实、自然,语言本身鲜活、实用。
浅谈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国
t o y s h o p的第四课时 , 我 首先利 用歌 曲活跃气 氛 , 接着 与学 生进行 日常会话 交流 , 让学生 在 良好 的氛 围中进 行学 习 , 接
着 通过 出 示 G 1部 分 的 图 片 , 让 学 生看 着挂 图 进 行 练 说 与 讨
论, 通 过 自己 的观察 与 学 说 了解 故事 的内容 , 并 通过 A s k a n d a n s w e r 活动 中的游戏 T o u c h a n d g u e s s 进行学习 , 并对 F 部分 的语音 部分 进行 巩固 , 充分 调动 学生的多种 感官 , 激发 他们 的学习兴趣。
既巩固了相关句型 , 又 提 升 了学 生实 际 的交 际 能力 。
性 。然而 ,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 教学 中, 许 多教师仍 然是 让孩 子们死记单词硬 背语 法 , 忽视 了学 生学 习的 主体性 和 自主 性, 忽视了学生英 语 活动 的趣 味性 和实 践性 。在教 学过 程 中始终都是 教师牵着学生走 , 学生处 于求 知的被 动地位 , 他 们在英语学 习的舞台上不能发挥 自己的特长 , 都是 “ 坐享其 成” , 谈何教学 的有效 性 呢?因此 , 我们 必 须彻 底改 变 这种 状态 , 努力提升教学 的效 益。现笔 者谈 谈 自己的一些实践 。 务 实、 合理地 使 用现 代教 育技 术 , 提 高 学 生 英 语 学
在客厅里 , B e n一 家 人 在 讨 论 万 圣 节 晚 会 所 需 物 品 ; 二 是 在
悦的课堂 中 , 他 们才 能 “ 全 神贯 注 、 聚精会 神 ” 地用 “ 心” 学
习, 从 而 感 受 到乐 趣 。 如 , 教 学牛 津英语 4 A中 U n i t 2 I n a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今年,有幸参加在龙岩市实验小学举行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
来自龙岩各县、区的八位小学英语教师展示了她们的精彩课例,给老师们带来了无限的震撼和惊喜,开阔了视野。
尤其是来自厦门的张老师向在场的老师们展示了她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及扎实的教学功底。
同是来自厦门的教研员康老师的一场讲座又让老师们在思想观念上得到升华和理论知识的充实。
现就几位教师的课堂实例谈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坚持多种词汇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词汇作为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既是语言的基本材料,也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更是人类进行思维和完成交际的重要信息符号。
只有掌握了充足的词汇量,才能听i董和读懂他人的话语和文章,才能畅所欲言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也才能在交际中得心应手,所以说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活动中,教师们展示了多样的词汇教学技巧:重视语音的词汇教学:英语学习的一大难点就是它的读写不一致,很难掌握它的语音。
大部分教师都意识到:应渗透语音知识进行教学单词。
采用直观法进行词汇教学: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课堂中除了语言环境以外,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是通过生动形象的直观事物辅助教学。
来自漳平的陈老师采用了新奇、反常的方式呈现单词,利用丰富多样的游戏来进行词汇教学:游戏是每个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的活动。
运用游戏,会使沉闷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会使枯燥乏味的单词变得有趣生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出学生们记忆的欲望和潜能。
本次活动中多位教师采用了抢读单词、看图猜词、猜袋中物、找卡片等多样的游戏形式进行巩固单词,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优化选择和组合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小学英语课的活动既要灵活多变,又要活而有序。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段 时间的教学后 , 学生有 了明显 的进步与发展 。 学生 的进步 与
具备打破学科界限的素质 , 具备整合学科之间的能力。 我们大家
发展 是判断教学有 效性 的唯一指标 ,而不能片面地 以老 师完 成 都知道 ,对英语的学习与掌握不单纯地只是满 足人 与人 之间交 教学 内容或以老师的教学态度为标杆 ,而是应该把学生学 习的 往 的需要 , 也是利用英语语言获取其他方面的信息。 因此 , 我们 效果作 为衡 量标准 。如果学 生不愿 意学或 学习 了没有一点儿 收 所设计的活动既要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作用 ,而且还 能促进 学
( 1 ) 小学英语课 堂教学活动设计要 以“ 顺序 ” 与“ 秩 序” 为先 , 保证 活动 具有 可控性 。 新课 程标 准倡 导教学活动多样化 , 尽可能 二、 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 1 ) 教 学设计的 内容 。教学设计 一般 由教 学 目的 、 语 言内容
建议 从 l a n g u a g e f o c u s( 语 言点) 、 f u n c i t o n s( 功 能项 目) 、 o b j e c t i v e s ( 教 学 目标) 、 a i d s ( 教学 材料) 、 p r o c e d u r e s ( 教学 过程) 等五 个方面 来设 计教学。
获, 即便老师再敬业 , 再辛苦 , 也不能算是有效 的教学 。
一
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具体 活动设计 时 , 可在针对某些方 面与 其他学科恰当联系 , 增强信息量 。 比如在英文单词 “ C o l o r ” 的教学 中, 我们可 以联 系美学或美术方面的知识对孩子进行美的熏陶 ;
【 学 习妙招 】
【 才・ 思】
提 高 英 语 课 堂 教 学 有 效 性 促 进 学 生 全 面 发 展
浅谈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
浅谈小学英语有 效教学 活动明设计
福建 省龙 岩 师 范附 小 李桂 春
[ 摘 要] 实施新课标 , 更新 了教 师的教 学观念 , 转换 了教师 角色, 改 变了传统教 学模式 , 给课 堂教 学注入 了新的 活力, 但 同时也发 现 不 少教 学活动流 于形 式, 缺乏有效性 , 影 响教 学任务的 完成 。设计 出合理 有效的英语课 堂教 学活动是 实现新课标理 念 , 调动课 堂气 氛, 提 高小学生 学习兴趣 , 顺利 完成教学任务的 关键 。 [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设计 有效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 的全面推进 , 教 师的教 学观念 、 教学方式都在发 生 着变化 。 目前 , 小学 英语课 堂教学 正呈现 出勃勃 生机 , 以往那 种灌输 式, 一潭 死水式 的课 堂 已不 多见 , 取 而代之 的是热 热 闹闹的景 象 。然 而, 笔者在有些 课堂活 动中发现 , 一些 教师只注 重活动的热 闹场面 , 忽 视 活动的有效性 , 从而导 致活动流 于形式 。这样不 但学生英语 语言综 合运用 能力得 不到培养 , 而且基本教学任务也难 以完成。对此 , 笔者按 照英语新课标 的要求 , 结合 自己的教学实践 , 就 如何设 计小学英语课堂 活动 , 提高活动 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 设 计 活 动 要 有针 对 性 随着课改 的全面推进 , 多数教师根据新课标 的教育理 念 , 在课堂教 学 中穿插 了许 多如猜谜 、 竞赛等活动 。这些活动虽然调节 了课堂气氛 , 调动 了学生 的兴趣 。但是 如果有 的游 戏活动 占用 了课 堂 的大部分 时 间, 而 不能很好地 完成教学任 务 , 那么这堂课 不是华而 不实吗? 因此 , 在我们 的英语教学 中 , 任何形式 的活动都是 为了使学生 获得语 言能力 而设计的 , 如果这些 活动 不能紧扣教学内容 , 缺少 了应有 的教学 目 标 的 指向 , 活动的主题偏离 了教学 目标 , 学生的语言能力达不到任何 的训 练 和 提高 , 再 好 的教 学 形 式 也是 枉 然 。例 如 , 在教学“ Wh a t w o u l d y o u l i k e ? ” , 教 师设计 了“ Me n u ” 让学生到“ 餐馆 用餐” 的活动 , 让学生练 习食 物 的单 词 r i c e ,f i s h ,b e e L s o u p ,n o o d l e s , v e g e t a b l e , j u i c e ,b r e a d , mi l k , c h i c k e n , h o t d o g , h a mb u r g e r 和句 型 Wh a t w o u l d y o u l i k e ?C a n I h a v e s o me n o o d l e s , p l e a s e ?S u r e . H e r e y o u a r e 。这个教学活 动教学 目标 十分明确 , 学 生表述食 品和要求食物 的能力都得 到 了一定程 度的发展 , 这样 的教 学 活动是有效 的教学 活动 。而有些 活动的教学 目标 指 向性不 强 , 甚至 指 向错误 的教学 目标 。如 , 在一 次听课 中 , 有位教 师在 教学单 词 C h i — n e s e b o o k , E n g l i s h b o o k , ma t h b o o k , s c h o o l b a g , n o t e b o o k的拼写 时 , 让学 生用身体 的运 动写 单词的字母 , 有 的学 生显得 很兴奋 , 而有的学生纯 粹 是在那里乱扭 , 甚至连 字母 都不拼读 , 只是觉得好 玩 , 好笑 。这样 的 活 动看似热 闹 , 但不能起 到真正强化单 词拼写 的作 用。像这样 不能指 向正确 的教学 目标 的活动我们不能认 为它是有效教 学。 在努 力实现新课 标理念 的同时 , 课 堂教 学有效 活动应针对 教学 目 标和教学 内容 , 遵 循小学生语言学 习规律 , 依据所学 知识 的难易程度和 学生 的实 际水平 , 来精心设计。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 , 先 想想通过这个 教学环节 , 是 否能完成教学任务 , 在这个基础上再考 虑能甭让 自己的教 学活动更 加生动 , 富有情趣 , 富有吸引力 。让每个学生 乐于接受 , 积极 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 中去 , 通过参加活动发展学生 的各种能力 。 二、 设计活动要有层次性 国外 大量 的研究证 明 , 学 生学 习语言 存在差 异 , 有的学 生善 于分 析, 有 的记 忆力强 , 有的较会应对 等 。因此 , 课 堂教学活 动的设计要遵 循 由浅人深 、 由易到难 、 由单 一到综 合的原则 , 拾级而上 ; 要 面向全 体学 生, 兼顾各 种程度 的学生 , 因材施 教 , 注意层次 性 、 坡度性 , 既要设计 出 适 合 中等 生和成绩较 差生的理解力 和活动 内容 , 又要适 当安排提 高优 等生学习兴趣 的活动 , 使 大多数学 生找到学习的起点 , 增加各类学 生的 学习机会 。比如 : 让学生根据提供 的情 景 , 围绕所学语言 内容和知识 编 对话 , 对于 基础较差 的学 生 , 只要求 弄懂意思 , 配合其它 同学简单地表 演; 对于基础 一般 的学 生 , 要求就 书上的对话进行 背诵表演 ; 对于基础 较 好的学生 , 要求能根据 对话进行稍 加改编表 演。这样让 每个 学生都 有 展示 自己才 能的机会 , 都能体验成功 的喜悦 , 让 优等生“ 吃得 饱” , 学 困生 “ 受得 了” 。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教育文档资料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一、引言“单元整体教学”是建立在“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上的,它是 1912 年始创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主义”。
格式塔心理学者认为: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立场出发,不仅学生应将学习情境视为一个整体来感知,教师更应努力把学习情境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
二、什么是英语单元教学设计?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是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的一种单元整体设计与实施的理念,即在教材单元主题的引导下,通过整合教材板块、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进行单元整体考虑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各课时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各课时任务的完成正好构成了一个单元任务,每一课时任务是单元任务的一个部分或一个环节。
三、日常英语单元教学设计现状1、单元总话题与课时分话题欠整体性。
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是由一个总话题和若干个分话题构成的,都是围绕单元总话题展开的,但在实际教学设计中,老师们对单元总话题和分话题的处理仅停留在形式上,孤立地使用,话题与话题之间毫无关系,严重欠整体性。
2、单元总教学目标与课时目标欠递进性。
教材在编排上采用“螺旋上升”的知识结构体系。
对单元整体设计目标的制定以单元教学目标、分课时教学目标等为着眼点,层层递进,使前一课时目标的达成成为后一课时目标达成的基础,逐步体现教学目标达成的坡度递进、内容的自然衔接和过程的逐步完善,让学生逐渐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但在日常教学设计中,很大部分教师缺乏对课程标准、整个教材宏观的把握,教学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往往只把目光聚焦在语言知识的学习和传授上,而忽略了教学总目标背后所承载的整体性,从而导致教学活动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滚动,教学活动重复低效。
3、单元总教学内容与课时分内容欠整合性。
教材内容在编排上采用新旧内容在每一课时的复现,使新旧知识在头脑里形成网状记忆。
但在日常的教学设计中,有的教师习惯于一个课时接着一个课时地进行讲授,缺乏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意识,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也只是片段的、零碎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林益琼摘要教师毕生都在追求好课堂。
而好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好课堂的重要前提。
本文关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从儿童立场出发,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并结合教学内容解读、挖掘文本内涵及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有效性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使用的“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谢利民 2005)小学英语学科由于学习者的特点和外语学习的特殊性,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狠下功夫,追求好的教学设计,把握住设计的有效性,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和目标的真正落实做好准备。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教学设计有效性是指教师为达成一定教学目标所使用的一种系统的方法,这种方法能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征,能优化教学材料,使教学目标得到最大化实现。
二、聚焦课堂教学设计的几个误区(镜头一)某农村教师在一次市级教研课中获得了一些多媒体课件。
她稍微进行了修改就拿到自己的班上进行教学。
由于不是自己原创的设计,该教师对很多环节都不是很熟悉,并且自身素质无法驾驭其中的一些环节。
学生对该教学设计反映平淡,一些学困生更是跟不上节奏。
一节课下来,教学效果离该教师的预期相差甚远。
误区分析:教学设计要做到以生为本,不可拿来主义。
(镜头二)某教师在教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B let’s talk想渗透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等单词,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设计时采用了蒙眼贴猪鼻的游戏。
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但是游戏本身与文本话题联系太少,并且游戏太费时,回到对话文本的时候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只得潦草结束。
误区分析:不是热闹的课堂就是有效的课堂。
还有很多类似的教学设计误区,就不一一列举。
值得我们老师反思的是: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考虑到了我们的教学对象了吗?考虑到了教学设计对教学对象所起的重要作用了吗?这作用是有效的还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呢?三、有效教学设计的原则(一)教学设计有效性要立足儿童立场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思考,以生为本的小学英语课堂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教师要怀揣一颗童心,了解儿童走近儿童的世界,才有可能受到儿童的喜爱。
正如特级教师李凤遐老师所说,她面对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年龄,她就是什么样的年龄。
俯下身去了解孩子们的世界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前提。
1、教学设计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身心发展和认知能力上有一些共性,这些共性都是我们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要特别要利用或避免的地方。
2、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宋朝的张载认为:“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
”若教人“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
”意思是说:教师如不能因材施教,不顾学生的内心要求,就不能使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反而会误人子弟。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
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因素,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每个孩子的发展。
(二)教学设计有效性要吃透教学内容改版后的PEP小学英语新教材与原来的旧教材相比有很大的改动。
教材内容上也有很大改进和提升,话题更加的丰富,插图更加有趣,语境真实、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文字表述更加地道。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有正确的教材观,要以教材、教学内容为蓝本,参照英语新课标,吃透新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来一一落实教学目标。
1、学会解读文本,挖掘文本内涵。
文本就是文字,即是一段对话,或是一个篇章。
就小学英语学科而言,文本应该包括话题、语境、文字、图片的综合体。
解读文本即是读者通过这些文本信息与作者交流,并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走近文本,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张洁萍 2015)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看待文本,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
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程度和高度决定着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程度和高度。
2、学会关注语言以外的东西。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英语学习既要体现工具性,也要体现人文性。
(英语课程标准 2011)(三)教学设计有效性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所获得的教学方法资源极其丰富,而新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涌现。
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地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
1、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核心即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而服务的。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实质,就是把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教材的内容有效的连接起来,使教学的基本要素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的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和作用,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征、教师素质、教学环境的不同的不同。
(谢利民 2005)2、情境教学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这种建构过程需要通过学习者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而适宜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重温旧经验、获得新经验。
好的英语教学情境的设计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实现学习交互、促进学生思维起着显著的作用。
情境教学法包含多种方式,如故事化情境、活动化情境、问题化情境、生活化情境等。
创设良好有效的教学情境要依据不同年龄的学生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定。
在情境创设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情境作用的全面性、情境作用的全程性、清洁作用的发展性、情境的真实性、情境的可接受性。
(谢利民 2005)四、怎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有效的?(一)从儿童的角度出发,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
小学中低段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动机资源。
多一些玄机和惊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喜欢有竞争性的活动。
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尝试不同形式的PK环节,如小组间、师生间、男女生间的竞争活动,这些活动都会极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又如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已经比较发达,理解力进一步提高,并能进行归纳和演绎。
教师的课堂提问设计或任务设计就要多些思维含量,多些开放性的环节,促进学生思维和语用能力更好地发展。
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将学生按照其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潜力分成若干个小组,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考虑到目标分层、活动分层、练习分层等因素,通过教师引导,同伴互助,小组合作学习,最后评价分层,让学优生体会自我发展的快乐,让学困生体会到自我肯定的愉悦。
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分层。
笔者在进行中年级词汇教学设计的时候,对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设定为:理解词汇含义,听说认读单词。
一些学生无法适应教师全英文教学,笔者在教学设计之初就预设学生学习的困难,通过肢体语言的设计、旧知的滚动、多媒体辅助、同伴互助等多种途径,有效降低学困生学习难度,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基本听懂课堂英语,尝试用英语思考问题,收获成功的体验。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习,知识目标定位为:学生能听说读写单词,并结合本单元的重点句型进行语言的输出。
教学设计紧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侧重点是加强对这部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领会课标精神,理解编者意图,多维度解读文本。
笔者一次参加读写课教学的培训,期间听了一节郑老师上的六年级上册unit2 ways to go to school B Read and write的一节读写课,感触颇多。
笔者以此为例,谈谈文本解读的一些想法。
文本如下:第二单元的主题是谈论上学的方式。
在本单元最后一课,文本节选了不同国家、地区孩子们上学的不同方式。
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初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这篇读写课很容易上成普通的阅读理解课-------教师解决完生字词,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完成书上的练习和相关问题,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
学生除了收获些语言知识以外,没有什么深入思考,似局外人在学习一篇不关乎自身痛痒的文章,这样的教学设计自然就不会引起学生共鸣,更不会投入情感。
而郑老师基于文本解读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抓住题眼different,在不同地区学生不同的上学方式上做文章。
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How many ways to go to school in the text?让学生快速朗读课文从文中划出四种方式。
二次朗读关注这些地区,让学生文中找出这些地方,然后教师分段推进文本,落实学生语音、语调等一系列问题,巧妙的将重点句型Don’t…/You must…局部落实在段落里。
前两步条理非常清晰,让学生对文本的整个脉络有了了解。
精彩的是,郑老师刨根问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方式去上学。
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激起了学生的讨论和表达。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介绍这几个地区“背后的故事”,提炼出了文本隐性的信息:不同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着了当地学生的上学方式。
再此基础上,郑老师继续发力,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拓宽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想说。
如不同的人上班的方式不同,不同的天气、不同心情等等都可能影响着上学上班的方式。
Different …,different ways to go to school/work.……给学生一些支架,学生就能展开话题说一说,写一写。
这过程就是学生思维激荡的过程,语言的输出仿佛一点都不费力,没有刻意的做作,水到渠成,自然生成,这就是认真解读文本,深挖文本的内涵所做的教学设计达到的教学有效性。
(三)关注儿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现阶段,评价一节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光有语言点的落实是不够的。
我们还应该关注语言以外的东西,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的形成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之上。
笔者在进行PEP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B read and write教学设计时就深有感触。
文本是一篇日记的形式记录了Wu Yifan和家人打算在中秋节想要做的事情。
语言点是be going to do sth。
特别有意思的是文本中还有一首英语藏头诗,组成family单词,突出中秋节家人团聚,团团圆圆其乐融融的美好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