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4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评论作者总会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这体现了新闻评论的( )
A.政治性B.理论性
C.针对性D.时效性
2.搞好选题立论的前提和关键是( )
A.了解政策精神B.具有丰富知识
C.提高逻辑水平D.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
3.从功能上看,以下哪一个新闻评论的标题与其它三个不.属同一类型( )
A.《赞“自报家门”》B.《岂可一走了之》
C.《早稻种了不收引出的思考》D.《不能搞“靓女外嫁”》
4.将现实生活中具有相似性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在求同之中显示事物的实质和趋向的说理方法是( )
A.对比法B.比喻法
C.例证法D.类比法
5.广播评论的“短小精悍”是通过“省意”来实现的。

以下关于“省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省意就是要压缩语言文字,节省篇幅
B.省意就是要精练内容,剔除无关紧要的东西
C.省意也需要在关节点上充分展开,仔细分析
D.省意的目的是做到“短而有物”、“短而易知”
6.以下不.属于新闻评论结构原则的表述是( )
A.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B.从评论写作的成熟模式出发
C.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D.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7.新闻评论结构的逻辑性既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 )
A.价值取向B.心理定势
C.主观立场D.思维规律
1
8.以下作品中哪一篇不.是毛泽东的作品( )
A.《愚公移山》B.《呻吟的哀音》
C.《别了,司徒雷登》D.《论人民民主专政》
9.对于评论工作者来说,最根本的是要树立(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B.机动灵活善于变通的思想
C.勇于开拓创立品牌的思想D.努力进取争当先进的思想
10.“社论是表明报纸的政治面目的旗帜,报纸必须有了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

”这段论述出自( )
A.约斯特《新闻学原理》B.马克思《六月革命》
C.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D.邓拓《关于报纸的社论》
11.以下关于短评“短小精悍”的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篇幅短小,结构简约B.主题重大,立论新颖
C.内容具体,文字精练D.行文精粹,不枝不蔓
12.对报道依附性最强的评论体裁是( )
A.专栏小言论B.短评
C.编者按语D.评论员文章
13.以下关于编后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可设置标题,也不能署名
B.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C.置于文末,大多起引申、生发的作用
D.不仅可以配合新闻报道,也可以配合图片、图表、漫画等
14.论坛评论是一种群言型的署名评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思想性和( )
A.鼓动性B.形象性
C.理论性D.目的性
15.以下新闻评论专栏中属于群言型专栏的是( )
A.生活周刊《小言论》B.人民日报《今日谈》
C.新闻周刊《今日与明日》D.新民晚报《未晚谈》
16.述评《中美关系史的新篇章》、《拜金主义要不得》、《警方应当如实立案》分别属于( )
A.工作述评、思想述评、事件述评B.工作述评、事件述评、形势述评
C.事件述评、形势述评、工作述评D.形势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
17.述评和新闻综述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 )
A.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B.提供相关新闻事实
2
C.转述相关人士的见解和看法D.加入说明或议论性文字
18.杂文是文艺性政论,既要讲求形象性,又要讲求( )
A.讽刺性B.联想性
C.逻辑性D.可读性
19.广播评论中的口头评论大多比较讲究话题具体、单纯,说理浅显、平易,语言表述符合( ) A.思维规律B.认知规律
C.听知规律D.视听规律
20.电视评论中,伴随事物发生的同期声是不以采录者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具有强烈的( )
A.现场感B.客观性
C.主观性D.参与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立论的前瞻性具体表现在( )
A.戒浮夸B.重提示
C.忌武断D.洞察力
E.预见性
22.标题的作用之一在于导读、导听、导视,“导”是指( )
A.指导B.训导
C.诱导D.引导
E.领导
23.构成新闻评论的要素是( )
A.论点B.论据
C.论题D.论述
E.论证
24.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要努力培养一支这样的新闻工作队伍:( )
A.政治强B.业务精
C.纪律严D.作风正
E.功夫硬
25.短评要源于报道又要高于报道,有效的做法包括( )
A.由点及面B.补充深化
C.面面俱到D.借题发挥
3
E.提炼升华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26.在选题立论上,必须警惕和避免哪两种不良倾向?
27.电视评论的画面可以分为哪几类?其表现功能是什么?
28.如何处理好评论写作中感情和形象的关系?
四、论述题(本题14分)
29.广播评论要做到上口动听,在语言方面有什么要求?
五、操作与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0小题20分,第3l小题15分,共35分)
30.为下面的报道撰写一篇配发式短评。

(字数:500字)(20分)
重庆污染企业无视停产处罚
本报重庆专讯隐蔽的草丛中,一根直径50厘米的排水管不断地向寿龙河中排放着像墨汁一样的臭水……昨日,重庆时报记者在位于重庆璧山县七塘镇建设二村附近的重庆市北碚宏鑫织染有限公司排污口看见了这样一幕。

而这个排污口的源头却是一个在l1月因排污超标被璧山县环保局责令停产整改的企业。

黑水气味“熏脑壳”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厂里高耸的烟囱正不断地向外冒着黑烟,而排污口处每隔3小时就会向河里排放高温“黑水”,每次排放的时间都在l小时左右,伴随着“黑水”一起涌出的还有非常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记者仅在排污口处停留了不到5分钟,就感觉头晕目眩。

沾到黑水就起红疙瘩
据附近的一位姓陈的村民介绍,以前寿龙河里的水不仅可以直接灌溉庄稼,还可以直接饮用。

在企业进驻后,不要说灌溉农田,就连洗手都不敢了,一些村民因为接触了污水,全身瘙痒起红疙瘩。

“这家企业都开了2年多了,每天排的污水上百吨,每次排水时,我们住在附近的人只有把窗子关上。

”这位村民称。

工人卸货企业称“没生产”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生产了。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但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装满布料的卡车停放在工厂门口,工人们正在卸货。

记者问:“污水从何而来?烟囱为何还在冒黑烟?”该负责人含糊其辞,拒绝回答记者的问题。

无视整改通知偷偷生产
当地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个月前就对该公司作出停产整改的处罚通知,可他们却无视通知偷偷生产。

该相关负责人称,今年11月因为该公司排放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氢氧化钠等化学物质,被责令停产整改,但由于该公司深居乡下,监管比较难。

该负责人表示,已向璧山县政府作了汇报,一旦证据确凿,将作出更严厉的处罚。

(来源:2018年12月4日《北京晚报》,作者:杨渝)
4
31.分析新闻评论《网上“恶搞”有悖和谐理念》的立论和写作特点。

(字数:800字左右)
(15分)
网上“恶搞”有悖和谐理念
光明网评论员
今年以来,“恶搞”成了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新词语。

针对网上“恶搞”愈演愈烈的现象,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批评意见。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网民对“恶搞”的消极影响有了清醒的认识,“恶搞”之风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遏制。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反对网上“恶搞”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小题大做、大惊小怪。

最近,有的互联网站负责人甚至公开宣称“‘恶搞’是好事,是和谐社会的一个代表”,并且表示要“将‘恶搞’进行到底”。

这些论调,使不少网民的思想产生了新的混乱。

那么,网上“恶搞”究竟是不是“和谐社会的一个代表”?这是一个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

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恶搞”的对象、手段和内容,并与和谐理念的要求相对照,就会得出否定的答案。

网上“恶搞”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对“搞”的对象不加限制。

和谐理念强调以人为本,要求社会成员之间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恶搞”则只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

有人说:“现在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这么大,娱乐一下还不行吗?”不错,人人都有娱乐的自由,但绝对没有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权利。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传播效应很强,网上“恶搞”和自己关起门来开玩笑有着根本的区别,用“自娱自乐”来为“恶搞”开脱是解释不通的。

一些人肆无忌惮地拿别人来“恶搞”,并且轻描淡写地说这是“幽默”,却从来不把自己作为“恶搞”的对象,由此可见,他们自己也是不接受这种“幽默”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公民道德的一条底线,也是做人最起码的良知。

为人处事最讲究将心比心,而“恶搞”恰恰缺失了一颗尊重别人的善心,这与和谐理念所倡导的仁爱思想是格格不入的。

网上“恶搞”的显著特点之二,是对“搞”的手段不加约束。

和谐理念强调民主法制意识,要求以理性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恶搞”则只顾自己情绪的发泄,不考虑采取的手段是否合理合法。

一些人之所以对“恶搞”持肯定态度,理由就是“恶搞”代表了网络文化的一种创新。

问题是,“恶搞”能算真正的创新吗?创新的核心在于创造新的事物,在于产生质的进步,而“恶搞”热衷于把矛头指向著名人物和经典作品,恰恰说明了其创新能力的不足。

简单归纳一下就会发现,“恶搞”所用的手段不外乎是断章取义、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哗众取宠之类,起的都是贬损、歪曲、破坏的作用,这和创新是沾不上边的。

实际上,由于上述“恶搞”手段的肆意使用,网上有关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方面的争议已经屡见不鲜,和谐有序的网络氛国已经受到极大的挑战。

只是由于网络维权成本较高、难度较大,才使这些行为更多面临的是道义上的声讨,而非法律的追究。

但是,和谐社会终究是不会包容超越法律的特殊行为的。

网上“恶搞”的显著特点之三,是对“搞”的内容不负责任。

和谐理念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要求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恶搞”则颠覆主流意识,混淆是非荣辱,置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于不顾。

随着“恶搞”作品在网上的流传,其中有些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然随之扩散,对网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人说:“难道所有的东西只能有一种解读吗?”诚然,和谐
5
理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百花齐放,但是,一个社会不能没有主流意识,多元之上必须有共同的思想基础。

我们建设和谐文化,要以国家的根本大法为指南,以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作为主导。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雷锋、董存瑞、任长霞这些英雄人物,毛主席诗词、《开国大典》、《闪闪的红星》这些经典作品,都是不能以任何形式被“恶搞”的,因为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和当今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无论从对象、手段还是内容来看,网上“恶搞”与和谐理念都是相悖的。

尽管有的“恶搞”作品很能吸引眼球,也确实得到了一些人的追捧,但是,并非如同一些人所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恶搞”不断冲击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法律底线和主流意识,导致文化虚无主义的产生,严重影响着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引起全体网民和网络工作者的高度警惕。

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人,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抵制网上“恶搞”之风,坚持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为建设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和谐网络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来源:2018年11月27日光明网)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